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83例重型肝炎临床分析

    作者:孙艳芳;李秀平;张素环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而重型肝炎是肝炎中严重的类型,临床表现为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1],诊治工作复杂.为了更好掌握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现将我科1998年以来收治83例重型肝炎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支架治疗癌性呼吸道狭窄

    作者:刘淑贞;柳立军;韩建京;潘旭东

    气管及支气管重度狭窄为呼吸系统急症,诊断容易,治疗困难.气管及主支气管狭窄严重影响通气功能.患者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常因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我科从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自膨胀型气管支架治疗气管狭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已治疗11例患者,报告如下.

  • 42例老年人败血症临床分析

    作者:张蔚;杨京华;梁瑛;胡尚基

    老年人败血症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而危及生命.尽管近年来新型抗生素不断应用于临床,但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未减少.为此,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42例老年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及免疫表型与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预后的关系

    作者:姚丽;王福旭;杜行严;刘泽林;张学军;郭晓楠;林凤茹;董作仁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组累及17号染色体维甲酸受体α基因,导致粒系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在早幼粒阶段的异质性肿瘤.其中t(15;17)(q22;q12)易位后形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在APL的重现率高,占90%以上[1];其余为t(5;17)、t(11;17)等易位形式[2,3].自从全反式维甲酸(ATRA)应用于临床以来,APL的早期病死率明显下降、缓解率明显提高[4],但是仍然有近20%的APL患者不能缓解.因此,本研究以63例形态学诊断为APL患者为对象,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及免疫表型与ATRA治疗预后的关系.

  • 60例老年肺结核X线分析

    作者:申胜彩;王玉珍;查月芳

    近年来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结核病的疫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青年结核病有所下降,而老年结核病有增多趋势.为了探讨老年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减少误诊,现对我院1994~1999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0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表现,与同期住院的60例中青年肺结核对照,分析总结如下.

  • 乙型肝炎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晶;王力;刘青;金瑞

    原发性肝癌(PHC)的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清楚,为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我们对115例PHC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家族史、感染时间进行分析,以探讨乙型肝炎与肝癌的相关性.

  • 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作者:王前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在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虽然机械通气能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但也会为各种通气并发症的出现提供机会.总结我院4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呼吸机 并发症 预后
  • 先天性佝偻病90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秀环;孟宪萍;董春光

    先天性佝偻病临床患病率高,但症状体征少,易漏诊或延迟诊断.近年临床报道不多,现将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入住我院确诊为先天性佝偻病的90例新生儿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加强儿科医师对此病的防治.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发抑郁症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刘锦云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笔者对我院1999年4月至2002年10月,老年FD伴发抑郁症的患者,进行了评价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

    作者:陈瑛;汤宾祥;刘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如不能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谭至柔;黄雪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国内鲜有文献报道,且只用单因素统计分析,难以充分说明其关系.为此,我们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

  • 脂蛋白(a)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危险关系的临床探讨

    作者:殷运收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60岁以上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为2%~4%,而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是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老年AF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治疗有很大进展,但慢性AF栓塞的并发症每年发生率仍为0.55%~20%,因而如何评估其预后并早期治疗值得探讨.已经证明在有血栓栓塞事件的AF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升高的程度比无血栓栓塞事件者更明显.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02例老年AF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老年AF患者LP(a)升高对其预后的影响,并比较LP(a)与FIB的临床应用价值.

  • 营养性贫血患者骨髓肿瘤坏死因子Fas和凋亡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荣琦;林凤茹;王啸飞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Fas和凋亡率与营养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营养性贫血患者骨髓中幼红细胞的Fas表达率及凋亡率.结果营养性贫血患者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混合性贫血3组中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极重度贫血组中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营养性贫血中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0.05);Fas表达率与凋亡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营养性贫血患者骨髓幼红细胞凋亡率增加,与促凋亡蛋白Fas表达增高有关.

  • 脑胶质瘤病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马劲光;李东华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寻找本病患者生前确诊的方法.方法对高度怀疑脑胶质瘤病患者3例进行脑组织活检,将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3例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力增高表现,并伴有智能与精神障碍、癫痫、偏瘫等症状.影像学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弥漫性病灶,并灰白质均受累,占位效应不明显,没有显著强化.肿瘤细胞在大脑半球灰白质中广泛增殖,主要在血管、神经元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不形成团块.结论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合可帮助诊断,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 北京地区4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作者:常志文;王云;刘谦;刘国梁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积累临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及我院医务人员在酒仙桥医院收治的40例SARS患者和20例疑似后排除SARS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40例确诊SARS中30例(75.0%)有明确接触史,其中17例(42.5%)为家庭内传染,12例(30.0%)为医院内传染,而排除组20例均无明确接触史.40例确诊SARS患者均出现发热,部分伴咳嗽,咳痰,腹泻,肌肉酸痛,头痛,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减低,转氨酶增高,白蛋白减低,球蛋白增高,血气分析提示血氧分压(PaO2)<90 mm Hg(1 mm Hg=0.133 kPa)共31例(77.5%),血氧饱和度(SaO2)<97%共37例(92.5%),胸片提示单肺病变20例(50.0%),双肺病变20例(50.0%),14例(35.0%)给予1种抗生素治疗,而26例(65.0%)给予2种抗生素治疗,33例(82.5%)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23例(57.5%)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7.5%)需呼吸机辅助呼吸,确诊SARS病例1例死亡,排除组20例均好转.经两组间比较,流行病学史、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胸部X线片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如临床症状、血常规、血沉、生化指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RS通过密切接触传染,应积极切断传播途径.流行病学调查、影像学检查及血气分析对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支持治疗,氧疗,联合抗病毒及抗生素,适当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 乙型肝炎患者胃液与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胃部病变及传播途径的关系

    作者:陈安海;赵逵;刘模荣;龙晓英;王红;周稻菽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胃液乙肝病毒与胃部病变、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指标及其传播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8例血清HBV指标阴性的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胃液和血清中的HBV指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58例中的32例血清和胃液的HBV-DNA.结果 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液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及HBV-DNA阳性患者其胃部病变较重,主要表现为隆起或平坦糜烂性胃炎、门脉高压性胃病、慢性胃炎伴胃窦急性炎症.胃液中HBeAg和HBsAg的阳性率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类型中的顺序依次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中度,但HBeAg的阳性率在这3种疾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而HBsAg的阳性率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度(P<0.0167).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液中HBsAg、HBeAg及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51.7%、12.1%和34.4%.其胃液中的HBV指标与血清中的HBV指标无相关性(P>0.05),部分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阴性者,胃液中出现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液中可检出HBV标志物(HBVM)和HBV-DNA,具有传染性,且常伴有较明显的胃部病变,故应加强胃镜的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血清中HBVM和HBV-DNA与胃液中的HBVM及HBV-DNA不是平行关系,故胃液中HBV的来源可能不完全来自于血液的胃腔释放.

  • 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检测及其价值

    作者:薄磊;董桂珍;杨文东;袁振祥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尿酸(UA)水平,探讨其与并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价值.方法血UA采用尿酸酶法测定.对68例DM患者(36例并发血管疾病,其中21例发生微血管并发症,15例发生大血管病变)和50例健康成人取肘静脉血检测UA水平.结果 DM各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人组(P<0.01);大、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并发症DM患者血清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病变组血清UA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于正常±2s值为阳性判定标准,大、微血管病变组阳性率为80.56%(29/36),无并发症组阳性率为6.25%(2/32),有、无并发症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70,P<0.01).阳性预测值93.55%(29/31),阴性预测值81.08%(30/37),敏感性80.56%(29/36),特异性93.75%(30/32).结论 DM患者病情与血清UA水平相关,UA定量测定对DM患者并发血管疾病有判断价值.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同超滤模式下的血容量变化

    作者:徐丽平

    目的探讨不同超滤模式下血容量的变化.方法对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超滤模式下血容量变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滤模式3组的血容量下降值(11.383 3±5.563)%<2组(13.133 3±5.03)%<1组(13.916 7±5.091)%<0组(15.566 7±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透析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滤量较大的患者采用超滤模式3时血容量下降较小,透析耐受性及透析效果较好.血容量变化幅度是一个较血压更为敏感的监测指标.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河北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研究

    作者:徐金升;张静;单保恩;马惠慈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175例河北地区汉族人[123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T2DM),其中69例合并糖尿病肾病(DN+),54例不伴肾病(DN-),52例为健康对照者(HC)]MTHFR基因第677位碱基多态性.分别测定各组MTHFR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比较各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尿病肾病(DN+)患者MTHFR基因纯合突变型(TT)和等位基因(T)频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DN-)患者及健康者(HC),分别为30.43% vs 16.67%、13.46%,Ρ<0.05,和54.35% vs 36.11%、37.50%,Ρ<0.01.结论 MTHFR基因677C→T突变为河北地区汉族人T2DM患者发生DN的一个遗传易感因素.

  • 6分钟步行试验对大剂量苯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

    作者:关继红;杨喜山;曾莉;董平栓

    目的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对大剂量苯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1~2周的基础抗心衰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①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组(A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苯那普利(10 mg/d,每日1次).②大剂量苯那普利治疗组(B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的苯那普利(20 mg/d,每日1次);疗程均为20周,在苯那普利治疗前后分别做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两组用苯那普利治疗20周后,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与小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与小剂量苯那普利相比,大剂量苯那普利更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

  • 苯那普利联合洛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赵春梅;张丽君

    随着糖尿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这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探讨DN的有效防治方法是国内外糖尿病和肾脏病学者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关于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TIIRA)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报道较多,但是对于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报道不多.本研究联合应用苯那普利(ACEI)和洛沙坦(ATIIRA)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GDE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研究

    作者:杨义明;张水兰;王科杰;李旭;黄金生;聂鋆

    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NHL患者,目前常规采用以联合化疗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进展型NHL经过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有一部分会复发,一部分起始治疗时即对化疗耐药,即使应用二、三线化疗方案,效果终也难尽人意.对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4月我们采用健择(Gemcitabine)联合顺铂(DDP)、足叶乙甙(Etoposide)、泼尼松(PDN),简称GDEP方案,共治疗难治性NHL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治疗作用观察

    作者:刘冰

    随着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延长,慢性合并症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缬沙坦(代文)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是近10年出现的新药,在降低糖尿病肾病血压的同时可减少尿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1].但其对老年人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疗效如何,我们进行了为期12周的观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9例疗效观察

    作者:万天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近年来运用溶栓治疗AMI已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使病死率进一步下降.现将76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观察尿激酶+常规治疗与仅用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 灭幽门螺杆菌胶囊四联和新三联疗法对溃疡再生黏膜成熟度的影响

    作者:张杰英;冯丽英;王恒树;江晓珑

    近的研究认为,愈合溃疡再生黏膜的质量与溃疡复发有关,本研究采用双盲对照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灭幽门螺杆菌胶囊四联)和新三联(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后对溃疡再生黏膜成熟情况的影响.

  • 表现特殊的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1例

    作者:王月珠;路秀敏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 hyperplastic lymphadenopathy,NHL)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从临床到病理完全独立的疾病.以长期发热,痛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对激素反应良好为主要表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日本学者描述,以后报道逐渐增多.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仅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经病理证实为此病的患者,甚为少见,现报道如下.

  • 弥漫浸润型支气管淀粉样变性3例分析

    作者:谢正福;廖宁;许辉

    弥漫浸润型支气管淀粉样变性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各地以个例报道居多[1,2],目前仍缺乏对该病的系统认识,并且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延误诊断.近几年我科共收治3例弥漫浸润型支气管淀粉样变性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作者:孙颖;刘建湘;谢鹏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由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及性状异常的一组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缺乏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的依据,目前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本征十分常见,西方国家成人患病率为8%~23%,平均约15%[1].在我国,北京地区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用罗马标准Ⅱ判断有IBS症状者约占人群的1%[2].由于本征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所以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学及排除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生理因素及小肠、结肠内激惹因子等因素在IBS发病病理生理机制中作用的不断认识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已开发出一批有希望的药物,其中部分已在临床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对近年来有关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 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金文;张建国;张杰;张民英

    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根据血流动力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如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完全再通型),先天性深静脉无瓣症.第二类为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完全闭塞和部分再通型、或骨肥大静脉畸形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s Syndrome,KTS),两者都可引起下肢静脉系统高压和瘀血的病理生理改变,如浅静脉曲张、肿胀、胀痛、足靴区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因此,很多下肢浅静脉曲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两类病变的一种症状.

  • 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爱玲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是人体血浆中的正常蛋白组分,正常人血液中的含量甚微.当机体造到各种损伤或被细菌感染、炎症时反应为敏感,被称之为急性时相蛋白.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儿科疾病中的发病率高,细菌和病毒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早期正确鉴定两者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我们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小儿进行CRP的检测,旨在探讨其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

  •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儿尿α1、β2-微球蛋白和IgG、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玲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首位[1].其严重的并发症是紫癜性肾炎,也是影响HSP预后的决定因素.以往根据尿常规和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改变判断HSP 肾损害,其发生率30%~90%,差异较大.我们总结了我科收治的76例HSP患儿,尿α1、β2-微球蛋白(α1、β2-MG )和免疫球蛋白G (IgG)、白蛋白(Alb)的含量,探讨其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

  • 纳络酮与醒脑静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6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玉彬

    近年来我们采用纳络酮和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患者4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病47例的临床与电生理分析

    作者:王淑英;张云书;底代起;高长玉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农药.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 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 OPIDN)是严重的中毒性神经病,恢复较慢,有的可致永久性肢体瘫痪,近年来已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重视,其诊断主要根据接触史与临床表现外,电生理检查有一定价值.现就我院1996~2002年临床及电生理确诊的47例分析报告如下.

  • 急性河豚毒素中毒致呼吸衰竭6例抢救成功的体会

    作者:何世贵

    我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因食用河豚而引起中毒者甚多,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1月,我科共收治74例急性河豚毒素中毒患者,其中6例合并呼吸衰竭,均抢救成功.

  • 血液灌流治疗艾司唑仑中毒的疗效研究

    作者:郎中兵;文亮

    在医院急诊抢救的病例中,因服用药物而引起急性中毒的发生率很高,其中尤以常用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多,治疗方法各异.笔者用血液灌流治疗过量服用艾司唑仑(舒乐安定)中毒昏迷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支气管动脉灌注长春瑞滨引起背部皮损1例

    作者:杨莹

    患者,女性, 53岁,1年前因咳嗽、痰中带血收住我院.经肺CT检查及肺穿刺活检,诊断为"左上周围型腺癌Ⅳ期".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给予长春瑞滨+顺铂×3周期治疗,CT复查,原发灶明显缩小,疗效评价部分缓解.于2002年4月至2002年6月又行同方案3周期治疗.评价稳定.因左上肺原发肿块仍较大(4 cm×3 cm).故应家属要求于2002年9月19日为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所用药物为长春瑞滨40 mg+卡铂400 mg.介入注药时,患者突感左肩背部针扎样疼痛,介入后此部位持续隐痛.5天后,患者背部左肩胛区右下约9 cm×10 cm大小区域出现红肿,边缘不规则,伴剧痛.请皮科会诊,诊断为"刺激性皮炎".随后红肿变为水疱,破溃,结痂.25天后结痂脱落,露出的新鲜皮肤为灰紫色,仍伴压痛.

  • 马兜铃酸肾病肾性尿崩症1例

    作者:谢玉贤

    近20年关于马兜铃酸肾病报道愈来愈多,临床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损害并发贫血和肾功能障碍,现报道1例马兜铃酸肾病表现肾性尿崩症的患者.

  • 经皮细针肺穿刺的技巧问题

    作者:帅训超;杨依祥;陈强;常远生

    X线、CT和磁共振已成为诊断肺部病变的重要方法,但有时定性困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大多可获得定性诊断,但对肺周边或支气管外的病灶活检亦有失败的可能.经皮细针肺穿刺可弥补上述检查方法的不足,正确诊断率高、并发症少、费用低,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熟练掌握肺穿刺术实属必要.1992年以来,我们经皮细针肺穿刺362例,正确诊断率为94%,现结合临床经验谈谈肺穿刺的技巧问题,供同道参考.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