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作者:周助权;张民军;周仁芳;黄益民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同时静脉血回流受阻,引发血液动力学以及神经体液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系统的一种肽类激素,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研究表明,BNP水平可反映CHF患者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客观指标;同时也是判断CHF患者预后和进行危险评估的有效指标[1-3].D-二聚体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4].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BN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与CHF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为临床对CHF患者心功能评价、早期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依据.

  • 糖尿病足病变严重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作者:杨蔚;刘倩;李代清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在糖尿病基础上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口].高达85%的糖尿病相关截肢是由足溃疡引起的[2].应用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非侵入性指标,是很强预测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的独立因子[3].而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已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糖尿病足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以及由于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与非截肢患者之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比较.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4例临床分析

    作者:黎雪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少.近10年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发现甲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14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 血清α-甲胎蛋白水平与肝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作者:郑奇;龙剑

    肝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发现时往往已为晚期并且临床进展迅速,多数HCC患者的预后很差[1].因此,对HCC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使用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国内血清α-甲胎蛋白(AFP)仍是普遍的监测HCC的肿瘤标志物[2].AFP是一种胎儿特异性血清蛋白,在胚胎早期的卵黄囊和胎儿肝细胞合成,在健康成人体内合成量很少或是几乎不可测.多数HCC患者可出现血清AFP水平升高,目前研究发现HCC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肿瘤组织的AFP水平有关.例如,AFP水平与肿瘤大小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之间可能有直接关系.而AFP水平与肿瘤分化等级和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血清AFP水平与HCC的病理学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为HC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淑华;娄芳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DM)、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DM人群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是非DM人群的2~3倍[1].DM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2型DM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终末期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DN合并甲减的临床研究较少,我们旨在观察DN合并甲减患者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探讨DN与甲减之间的关系.

  • 幼年与成年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特征的比较

    作者:白丽杰;李鸿斌

  • 幽门螺杆菌毒素分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作者:吴婧;刘改芳;赵丽伟;孟霞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属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然人群检出率40%~90%,平均59%.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1-2],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H.pylori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从根除H.pylori治疗中获益[3].H.pylori 毒力因子可能与其感染后出现不同的临床后果有关,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protein,CagA)和细胞空泡毒素(vaculating cytotoxin A,VacA)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毒力因子[4].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很多CagA、VacA与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然而结果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本地区H.pylori毒素分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进行CagA及VacA的检测,以对比不同疾病中CagA及VacA的阳性率,了解H.pylori毒素分型与不同胃肠疾病的关系.

  • 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叶酸对其影响的研究

    作者:苗青;杨菲;戚静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是造成人类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大量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脑梗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Hcy与脑梗死患者的关系,以及叶酸对其影响,现报道如下.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肾功能和肌酶的改变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黎瑶;兰天;唐明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因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或抵抗而导致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除了影响蛋白、脂肪、糖及能量代谢外,还损害内脏器官,尤其对肾功能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临床工作中不乏见到甲减误诊为肾功能衰竭的报道[1-2].肌酶升高是甲减可能导致的另一个问题[3],而肌酶如肌红蛋白的升高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本研究拟分析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肌酶、肾功能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原因.

  • 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早期干预

    作者:季荣霞;叶剑虹

    卒中是当今世界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者除有肢体功能障碍外,常伴发卒中后的情感障碍,且大多表现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它是卒中患者常见、严重的异常负性情绪反应.其发作期患者出现焦虑、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淡漠、兴趣减退、体质量减轻及恐惧、紧张、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等,易被临床神经科医生所忽视或误诊[1].严重阻碍了患者认知、躯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增加了残疾率、自杀率和病死率.病后的早期干预日益得到相关学者的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已成为目前卒中患者神经康复治疗方面一个热点.

  • 组织多普勒与左心室造影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岩芬;杜玉花;马小川

    舒张功能不全是非特异性的,不仅见于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也见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患者,加之缺乏DHF的特殊鉴别方法,故认为有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表现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患者[1]定义为LVEF>50%的心力衰竭(HFNEF)较DHF 更为准确.一些学者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oppler tissues imaging,DTI)测定左心室壁心肌纵向运动时发现,一些LVEF正常的患者已存在左心室壁心肌纵向运动异常,那么他们的舒张性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将DHF命名为HFNEF较为妥当.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常发生在收缩功能改变之前[2],患者初期可能无症状,诊断无症状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对阻止DHF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心导管术和左心室造影被认为是目前评价心脏舒张功能的可靠的方法,多数诊断舒张功能不全的基本标准都源于心导管术和左心室造影,比如传统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金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3].但因心导管术操作复杂、创伤性、易产生并发症及价格昂贵很难作为一种诊断方法而被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DTI和传统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金指标”LVEDP进行比较,并限制所选病例及对照组LVEF>50%,旨在利用ROC曲线探讨DTI评价HFNEF的临床价值.

  • 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18例分析

    作者:张卫强;刘吉福;赵京;刘克强;裴迎新;梁海龙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脏表面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新生儿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所有新生儿中的1%~2%,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更为罕见.我院收治足月新生儿气胸18例,经影像学检查和胸腔穿刺抽气确诊,现报告如下.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探讨

    作者:刘如泉;文媛;王柳堃;孙翔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而AMI发生时常常合并血糖升高[1].研究表明,检测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是评价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本研究通过观察入院时不同血糖水平的AMI患者在入院次日和第5天BNP、cTnI值的变化,探讨AMI患者心功能受损状况及预后.

  •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单形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英强;冯涛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各种心脏病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目前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比较积极,而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采用保守姑息的治疗办法.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无器质性心脏病亦无症状的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等症状.随着心脏电生理学和心脏解剖学的发展,我们发现非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者占相当的比例[1-2],采用能量毁损局部病灶可达到根治室性期前收缩的目的.为此国内外有诸多文献报道了导管射频消融成功治疗顽固性无器质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5]的患者.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标测方法的更新以及消融导管的改进,目前射频消融术治疗无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在临床上日趋成熟.现对2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单形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疗效进行随访研究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

    作者:李洪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动脉血供急剧下降,使相应的受血区心肌急性变性、缺血导致的缺血性坏死,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一种重要疾病.因此早期快速诊断AMI并进行治疗是降低AMI病死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胱抑素C (CysC)表达于所有的有核细胞,参与细胞内外蛋白水解的调控,保护细胞免受不适当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蛋白酶水解.以往的研究认为Cys C是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率过滤功能的新指标[1].近年来发现Cys 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但国内关于Cys C水平与AMI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测定AMI患者血清Cys C浓度,分析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及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以评估Cys C检测在AMI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急性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在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孔伟丽;戴京涛;肖娟;王雷;白江来

    急性病毒性脑炎(以下统称AVME)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在基层医院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分析探讨AVME患者病程早期脑脊液(CSF)细胞学的变化及临床特征,旨在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燕;吴广胜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实验组)42例,依据法美英(FAB)诊断标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同时,根据有无髓外浸润再分为髓外浸润组和非髓外浸润组,又根据诊断与治疗分别分为复发和初诊、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亚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DGF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PDGF(406.77±119.3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28.59±15.23)ng/L(P<0.01);ALL血清PDGF (503.32±89.78) ng/L高于ANLL(334.36±81.67) ng/L(P<0.05);但在ALL和ANLL各亚型之间PD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髓外浸润组PDGF(437.11±100.99)ng/L比非髓外浸润组(330.93±131.99)ng/L表达高(P<0.05);复发患者PDGF(442.20±91.26)ng/L、初诊患者(447.70±100.46)ng/L表达均高于部分缓解(280.07±34.64) ng/L、完全缓解组患者(253.27±91.53) ng/L,(P<0.05);急性白血病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PDGF(406.77±119.35) ng/L明显高于治疗后(181.25±52.69)ng/L(P<0.05).结论 PDGF在急性白血病中高表达,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及疗效有关.

  • 青霉素过敏引起的Kounis综合征1例

    作者:郭晓玲;张慧恩;孙丽;王蒙琴;金树琦

    目前,抗生素应用越来越广泛,引起的不良反应亦表现各异,我科曾收治1例药物过敏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痉挛,特报道如下.患者,女,28岁,护士,于2003年7月17日配制青霉素液体时突然出现手背瘙痒,继之周身麻木、乏力、胸痛、胸闷、心悸,当时测血压为80/60 mmHg(1 mmHg=0.133 kPa),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率96次/min,两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2 mg皮下注射,吸氧,利多卡因75 mg静脉注射,急查肌钙蛋白I 0.5μg/L,血钾3.5mmol/L,给予口服补钾和静脉补钾,极化液、维生素C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经过积极抢救患者3天后心电图及肌钙蛋白恢复正常.

  • 糖皮质激素早期大剂量冲击联合小剂量长时间递减维持治疗对重度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林;冯顺易;李勇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早期大剂量冲击联合小剂量长时间递减维持治疗重度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实验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76例,实验组给予甲泼尼龙15mg·kg-1·d-1冲击治疗3天,后逐渐减量,每3天减为原来剂量的1/2,直到40 mg/d,之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每7天减少5mg,直至5mg/d;对照组给予现行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案,8 mg·kg-1·d-1,连续冲击3~5天,比较2周存活率,对存活超过2周的患者于2、4、6和12周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实验组2周生存率为52.6%,对照组2周生存率为28.9%(log rank检验,x2=5.902,P<0.05).在2、4、6、12周,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验组为(76.40±5.54)%、(82.50±3.75)%、(83.30±4.22)%、(83.30±3.38)%,对照组为(64.80±3.90)%、(76.80±3.35)%、(77.20±3.75)%、(77.60±3.50)%;用力肺活量(FVC)在实验组为(69.60±5.74)%、(76.10±7.30)%、(75.00±6.04)%、(76.50±5.38)%,对照组为(62.40±1.52)%、(69.60±5.30)%、(68.60±5.32)%、(70.80±4.27)%;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在实验组为(64.20±6.76)%、(68.40±5.27)%、(68.90±4.70)%、(71.10±5.53)%,对照组为(56.00±4.30)%、(62.00±3.39)%、(62.60±2.41)%、(65.40±3.05)%.两组FEV1、FVC及DLco均呈逐渐增高趋势,FEV1、FVC及DLco在组间、不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在组间与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的早期大剂量冲击联合小剂量长时间递减维持方案救治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能够提高生存率,且对远期的肺功能有益.

  •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作者:张小青;毕会民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尿白蛋白测定结果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 5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U) 7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CAU)38例,采用5分钟短程频域分析法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指数.结果 与NAU组比较MAU组高频功率(HF)明显下降,3.32±1.40 vs 2.44±1.77(P<0.05).CAU组总功率(TP),5.67±1.28 vs 4.14±1.41 (P<0.01),极低频功率(VLF),4.70±1.31 vs 3.28±1.50(P<0.01),低频功率(LF),3.97±1.30 vs 2.75±1.35( P<0.05),高频功率(HF),4.21±1.69 vs 2.44±1.77(P<0.01)明显降低,平均心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随着尿白蛋白增加,HRV各指标降低.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与糖尿病肾病有关.

  • 尿毒症血液透析间期股动脉瘤破裂致巨大血肿1例

    作者:吴洋;杨晓峰;西桂杰;冷艳秋;孙秀梅

    患者,男,65岁,因右腹股沟搏动性肿物9个月于2012年2月2日突发肿胀伴局部淤血疼痛1小时入院.既往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CKD5期)病史1年,每周2次血液透析中.查体:体温36.8℃,呼吸25次/min,脉搏92次/min,血压82/58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呻吟不止.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2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右腹股沟见直径约25 cm巨大肿物,表面张力极大,有波动感,局部皮肤青紫.左侧下肢动脉波动正常,右侧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均无波动.辅助检查:红细胞2.71×1012/L、血红蛋白79 g/L、血小板140×109/ L;血尿素氮15.44 mmol/L、血肌酐541.86μmol/L;纤维蛋白原1.986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正常;彩色超声:右腹股沟肌层可见大小约25 cm×25 cm×5.5 cm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清,股动静脉位于其后方,考虑为血肿.因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故未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右下肢股动脉瘤破裂、右腹股沟血肿.家属拒绝手术,嘱卧床,给予吸氧、输血、抗休克、抗感染、外科指导下弹力绷带包扎局部压迫止血、无肝素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2小时30分钟).1周后复查彩色超声:血肿基本吸收.第10天出现频繁抽搐,肾功能示血尿素氮25.9 mmol/L,肌酐918 μmol/L,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补充诊断:尿毒症脑病、继发癫痫.改为每周4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每次3小时,抽搐控制,第15天出院,随访2个月无复发.

  • B型脑钠肽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和短期临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张小乐;苏永才;邓斌;冯新武;苏良献

    目的 分析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梗死面积及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之间的关系,评价BNP在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短期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非心力衰竭初发AMI患者82例,按照心电图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比较各组BNP水平;并按照BNP水平分为BNP<100 ng/L组,BNP≥100~200 ng/L组和BNP≥200ng/L组,比较各组MACE的发生率.结果 STEMI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NSTEMI组,(208.4±180.2)ng/L vs(93.6±76.8)ng/L (P<0.01).BNP≥200 ng/L组MACE发生率高于BNP≥100~200 ng/L组和BNP<100ng/L组(分别为46.2%,8.33%,3.12%;P<0.01).BNP与住院期间和短期MACE发生相关(HR=0.985,95%可信区间CI=0.973~0.996;P<0.01).结论 AMI患者的BNP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近期MACE发生率越高,高BNP水平是与住院期间和短期MACE发生率相关的危险因素.BNP测定有助于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 性别对结核筛查不同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检测的影响

    作者:杨辉;张国良;陈心春;吴爱武

    目的 比较结核相关抗原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6 (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与性别的关系.方法 应用ESAT-6抗原和CFP-10抗原,刺激男性健康人员951例和女性健康人员318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ELISPOT检测计数刺激后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结果 男性健康人员ESAT-6抗原刺激形成的SFC数量为(6.61±7.64)个,女性为(7.94±8.74)个,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健康人员CFP-10抗原刺激形成的SFC数量为(4.27±5.57)个,女性为(4.45±5.03)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健康人员ESAT-6抗原刺激形成的SFC数量高于男性,可能影响结核潜伏感染筛查.

  • 弥散加权成像在软组织脓肿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广忠;郎颖涛;段丽莎;张斌

    目的 探究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软组织脓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48例拟诊为软组织脓肿或囊肿患者.病灶的分布部位为:眶周1例,乳房3例,腹腔内13例,肌肉内31例.在其他放射学检查后,在1.5TMR系统中行DWI.在b-1000 DWI上定量测量病灶的信号强度值.行DWI后对所有病例进行穿刺,以穿刺抽吸到脓液作为诊断脓肿的金标准.结果 37例在DWI上呈高信号,其中假阳性结果2例,真阳性结果35例.10例在DWI上呈低信号,其中假阴性2例,真阴性8例.1例脓肿在DWI上未显示,而在增强MRI上显示,此例视为假阴性.DWI对软组织脓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80.0%.结论 DWI在软组织脓肿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是一种可能用于鉴别囊肿和脓肿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 国内超声与CT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符合率Meta分析

    作者:祖秋菊;许雪英;王燕红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超声与CT诊断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符合率.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2年)、万方医学数据库(2000~2012年)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2年),纳入超声与CT诊断AP患者的研究文献,手工检索其他相关文献.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6篇研究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与CT诊断胆源型AP患者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RR =1.14、95%CI=1.08~1.19);诊断轻型AP患者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 =0.69、95%CI=0.48~1.00);诊断重型AP患者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0.70、95%CI=0.55~0.91).结论 对于胆源型AP超声优于CT;对于轻型和重型AP诊断CT优于超声.二者相互结合使用,有利于AP的诊断.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炎添;熊燕;苏雪棠;谭雪萍;廖隆祥;杨慧敏;陈青龙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 AB)β-内酰胺酶基因和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 l-sull)的耐药性,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分离出的39株MDR-A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并且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39株MDR-AB中28株碳青霉烯酶-23 (OXA-23)阳性(71.8%),OXA-51阳性39株(100%),青霉素酶(TEM)阳性7株(17.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阳性6株(15.4%),丝氨酸酶(PER)阳性5株(12.8%),头孢菌素酶(AmpC)阳性23株(59.0%),qacE△1-sull阳性39株(100%).OXA-23和AmpC同时阳性17株(43.6%).OXA-24,OXA-58,内膜蛋白酶-1(IMP-1),IMP-4,波形蛋白酶(VIM-2)和产巯基变量型(SHV)均未检出.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来的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克洛、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90%,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MDR-AB主要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OXA-23和AmpC,根据其院内感染特征,为控制其传播,临床应加强有效的监测和隔离工作.

  •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宣;田利华;孙丹华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适应证之一.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推荐在GDM中应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控制血糖[1].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诺和锐与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R对GDM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探讨GDM患者佳的血糖控制方法以及药物选择,目的是使胰岛素优化降糖治疗更有效、安全和方便.

  • 红霉素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策略

    作者:曹海琴;毛金龙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1].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糖酸红霉素(EM)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水平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作者:于丽敏;刘绍先;王克铭;许泽辉;梁中信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以及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HIE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新生儿科医师的重要研究方向.神经节苷脂(GM1)作为神经保护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作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HIBD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GM1治疗后不同时间点HIE新生儿血清MIP-1α水平变化以及3月龄和6月龄时神经精神运动发育商(DQ)值的对比,探讨GM1对HIE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对患儿血清MIP-1α水平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肾功能不全营养治疗1例

    作者:李征

    患者,男,47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2周,伴胸闷、憋气及大汗,于2011年10月25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18日前在外院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顺利回家休养,于术后4天再次突发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憋气,较前发作严重,再次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支架近端完全闭塞,给予球囊扩张,但支架内仍见血栓影.患者既往有脑梗死史1年,无明显肢体运动障碍.入院体检:意识清楚,查体合作,腹部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左心增大,左心室节段运动,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肢体导联低电压.入院后全身麻醉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室壁瘤切除、二尖瓣成型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低心排量,给予呼吸机支持,低温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治疗.人体测量:身高168 cm,体质量71 kg,体质量指数25.2;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蛋白70 g/L,白蛋白37g/L,红细胞4.41×1012/L,血红蛋白139g/L,尿素氮7.93 mmol/L,肌酐76.1μmol/L,尿酸383.4 μmol/L,总淋巴细胞计数2.03×109/L,空腹血糖5.07 mmol/L,术后给予静脉营养,肠内营养(EN),逐步过渡为流质,半流质,患者脱机困难,患者术后处于镇静状态,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呼吸机辅助通气,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PN)氨基酸、葡萄糖并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量供给2152 kJ/d,蛋白质28 g.术后第6天,患者意识转清,锻炼自主呼吸,逐步减低呼吸机次数.第10天开始进食流质,静脉营养减量.

  • 小细胞肺癌合并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1例

    作者:王旭;李薇;李恩喜;尹威民;马克威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ectopic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syndrome,EAS)是库欣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典型的副癌综合征,它是由垂体以外的肿瘤组织分泌过量的有生物活性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从而产生过量皮质类固醇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现就1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IC)合并EAS的临床生化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儿童视神经脊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傅大干;邹玲;徐庆玲

    患儿,女,9岁10个月,主因双大腿感觉缺失4天,伴左手麻木、头痛1天于2011年9月25日入住我科,无发热及咳嗽.患儿既往否认结核接触史;2005年曾患“川崎病”;2010年曾在外院诊断为“重症过敏性关节炎”;今年2月再次在该院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当时未腰椎穿刺).入院查体:体质量21 kg,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相关表现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仅左上肢远端肌力稍差约Vˉ级,双大腿节段性痛觉缺失,腹壁反射正常引出,双腱反射(++),颈强直可疑阳性,双侧巴氏征阴性.入院初诊考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能,予以抗感染、脱水及营养神经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血沉、肝肾功、电解质、免疫三项、补体三项、C反应蛋白、尿常规、粪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入院第2天磁共振示:①胸5~9椎体平面段多发散在异常信号,炎症脱髓鞘可能;②颅脑平扫颅内未见明确病变;③腰椎平扫未见明确病变.腰椎穿刺检查脑压偏高为250 mmH2O(1 mmH2O=0.0098kPa),脑脊液糖偏低2.2 mmol/L,余无异常.诊断考虑为“急性脊髓炎”,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剂治疗,治疗过程中患儿病情进展,入院第3天出现视力减退、复视、重影,眼科会诊(双眼视力0.1;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结合患儿病变转归、辅助检查及外地专家远程会诊,修正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可能,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20 mg·kg-1·d-1冲击5天、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剂2.0 g/kg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甘脂钠盐注射剂营养神经等相关治疗,1周后患儿视力缓解但仅可见黑白灰三颜色,眼科查视力双眼0.25;视盘边界清色正常;当天进一步复查磁共振增强提示:胸5~9椎体平面脊髓内模糊斑片状异常信号,炎症脱髓鞘可能.查双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双侧正中神经感觉诱发电位、双侧脑神经感觉诱发电位等均正常;视觉电生理检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双眼P100波潜伏期延长.抗核抗体谱正常.腹部超声未见异常声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冲击后予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巩固并营养神经、联合高压氧等治疗共22天后,患儿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无明显不适,带药醋酸泼尼松片(1.5 mg· kg-1·d-1)出院口服.

  • 罕见右侧游离壁隐匿性慢旁路伴房室结双径路成功消融1例

    作者:马永娜;崔英凯;曹雪滨;张刚

    患者女,36岁,主因间断心悸5年,加重1月于2012年4月8日入住解放军252医院.发作呈突发突止,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个月发作时间延长,长持续2小时.入院检查: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脏彩色超声未见异常.患者体表心电图无预激波,发作时心电图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QRS波群时限100ms,心室率150次/min.食管调搏S1S2刺激600/420ms无房室跳跃现象即可诱发规律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发作时食管心电图显示RP间期>70 ms,RP<P'R,提示为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能性大.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度肝功能损害1例

    作者:许超;张芳;耿洁;杨文彦

    患者,男,15岁.因面部红斑2年余,发热3天于2011年8月3日入院.病程中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双颊部红斑、尿蛋白(+++)、血液系统受累(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外院曾查抗核抗体(ANA)(+),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间断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硫唑嘌呤、沙利度胺、羟氯喹口服,环磷酰胺静脉滴注等控制病情.近两个月来,患者口服甲泼尼龙16 mg/早、4 mg/中、4 mg/晚,硫唑嘌呤50 mg/d,沙利度胺50 mg/晚.入院前3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症状,高达40℃,每晚间体温逐渐升高,晨起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发热前有轻度恶寒症状,无明显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外院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次,体温略降.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全身皮肤散在陈旧性血管炎样皮疹及色素沉着,面部、耳廓见少量新鲜皮疹.

  • 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常文静;赵凌杰;蔡辉

    患者,女,35岁,主因反复发热10天于2011年11月12日入院.入院前10天间断发热,高40℃,伴全身酸痛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2天前突发右上腹部疼痛,压痛,无反跳痛.病后体质量无变化.查体:体温37.5℃,心率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88/6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精神差,面色萎黄,虹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腹部平软,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余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3 cm,脾脐上2cm,质中等.腹部CT提示肝脾肿大.血常规:白细胞1.8×109/L,红细胞2.83×1012/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12×109/L.尿常规:蛋白质(++).凝血7项: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120秒,纤维蛋白原0.73 g/L.肝功能:总胆红素119.2 μmol/L,直接胆红素85.0μmol/L,间接胆红素34.2μmol/L,丙氨酸转氨酶58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70 U/L,碱性磷酸酶471 U/L,谷酰转肽酶277 U/L,乳酸脱氢酶3392 U/L,甘油三酯10.99 mmol/L,α-羟丁酸脱氢酶2820U/L.肾功能:肌酐246μmol/L,尿素17.6 mmol/L,尿酸689 μmol/L.血清铁蛋白1500 mg/L.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均阴性,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实验阴性;疱疹、巨细胞及EB病毒等均阴性.传染病4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梅毒、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均阴性.肿瘤指标筛查正常.连续3次血培养均阴性.外周血涂片未见异常形态细胞,骨髓涂片显示:①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巨核系未见明显异常;②全血易见吞噬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占有核细胞的14%.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给予抗感染,抑酸,保肝,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补充新鲜血浆、血小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维持水电平衡及对症治疗等治疗,但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 CT诊断臀部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史小男;郭顺林;翟亚楠

    患者,男,73岁,主因发现右侧臀部肿物30余年,于2012年4月15 日收住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于30余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臀部肿物,肿物无疼痛未予重视,近日肿物略有增大,故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臀部外上方可触及一质地较硬肿块,大小约10cm×10cm,活动性较差,无明显压痛,肿块局部皮温不高,表面无红肿、破溃.入院行CT检查示(图1):右侧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缘光整,CT值约31.5Hu,左侧腹股沟区可见囊袋结构,内见肠管影.CT诊断为:①右侧臀部软组织肿物,考虑良性占位;②左侧腹股沟疝. 完整切除肿物,术中所见:囊肿与皮下组织明显粘连,囊肿约10cm × 10cm,破溃,内充满“豆腐渣样物,约300ml,有臭味剥除囊壁,止血,清洗,放置引流条.标本术后送病理,镜下:纤维囊壁内衬复层扁平上皮,囊内为层状角化物.

  • 载脂蛋白E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智钦;李弘夏;孔灵菲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全球有着大约3亿的患者,在中国发病率约为1%~3%,哮喘已成为全球健康杀手之一;哮喘的主要特征是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activity,AHR)以及气道重塑.其中气道炎症是哮喘的本质,糖皮质激素(激素)通过对抗气道炎症而成为主要的治疗药物,但是临床的广泛应用表明,有部分患者(约5%)出现了激素耐受或者激素不敏感,以致病情加重,而且他们的治疗费用占到所有患者的50%[1].因此,科学界也在不断研究哮喘的更好的治疗方法,其中有着抗氧化、调节免疫反应功能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大鼠脑出血后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

    作者:刘宏丽;邵彩慧;田力;滕伟禹;高岩;崔志杰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将5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脑出血组,两组分6小时、1天、3天、5天、7天5个时点,每个时点各5只大鼠.分别采用干湿重法、伊文思兰染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脑水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EB含量)和ICAM-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出血造模后6小时BBB通透性和ICAM-1表达开始升高,3天达高峰,7天开始下降,出血组和对照组EB含量6小时(0.592±0.106) OD/mg vs(0.309±0.044)OD/mg,3天(0.791±0.520)OD/mg vs(0.315±0.342)OD/mg,7天(0.455±0.082) OD/mg vs(0.308±0.032)OD/mg(均P<0.01).ICAM-1 6小时1.220±0.044 vs 0.884±0.336,3天1.638±0.07 vs 0.860±0.057,7天1.282±0.144 vs 0.872±0.048(均P<0.01).BBB通透性与ICAM-1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33,P<0.01),而且与脑水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ICAM-1mRNA表达增高,可能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并参与脑水肿形成.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