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患有类风湿多做手指操

    作者:王晓非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疾病呈慢性过程.药物治疗对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恢复固然重要.但是,由于该类疾病的特点,关节功能锻炼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手段,对改善病人预后非常重要.锻炼可以增加肌力,保存关节的活动能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萎缩.这一点是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那么,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何时及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呢?很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锻炼问题上都存在误区,有的是绝对的卧床休息,有的则是拼命锻炼,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 乳牙龋坏尽早治

    作者:钟洁

    有些孩子的乳牙龋坏了,父母会说: "乳牙就不必治了,等到换了牙就好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喊牙疼了,甚至脸都肿起来了,家长又慌慌张张地跑到医院治疗.而这时候再治,不仅加重了孩子的疼痛和恐惧,也为治疗增加了难度,更为预后增添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要知道,乳牙不仅是孩子在乳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的咀嚼器官,它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列的形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 治前列腺增生须保证生活质量

    作者:高冰

    排尿不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切身感受,为患者本人所重视.由于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下尿路症状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排尿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程度是治疗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应向患者交代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及可选择药物的种类和适应症.轻度下尿路症状(I -PSS评分≤7)的患者,以及中度以上症状(I-PSS评分≥8)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应该向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提供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相关知识,包括下尿路症状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特别应该让患者了解观察等待的效果和预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在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同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括质量是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

  • 肥胖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彦红;高凌

    肥胖与乳腺癌危险性及其临床表现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对于绝经后妇女,尤其是老年绝经妇女来说,用各种方法定义的肥胖均与乳腺癌危险性成正相关.但绝经前体重增加与乳腺癌危险性成负相关.对于绝经前乳腺癌和绝经后乳腺癌,体重及肥胖对癌症危险性的影响机制均与雌激素活性有关.尽管重点强调雌激素是解释肥胖对乳腺癌影响的原因,但其他因素证明也同样重要或比雌激素更重要.本文论述了其中的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瘦素、它们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转录因子.

  • 个体化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宁清秀;李烨;李冰;郭红阳

    目的 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对不同面积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86例ST段抬高型前壁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运动方案,观察组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LVEF、室性心律失常、再住院率、再梗死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个体在康复运动过程中不适症状更少,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较慢、室性早搏较少.12周时,观察组LVEF显著高干对照组.观察组因心血管疾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干对照组.2组患者的再梗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同面积的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可改善预后.

  • 运动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发病率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郑华彬;方文胜;林长泰;郝东阳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E)的发病率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对80例长期坚持运动锻炼的老年人ISHE的发病情况进行追踪观察和34例ISHE患者运动与否对其预后的影响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ISHE人年均发病率运动组(0.71%)明显低于对照组(1.16%)(P<0.01);ISHE患者8年观察间运动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降压效果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降低ISHE的发病率,而且还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赋;胡少敏;黄达;王兴文;吴飞燕;冯清春;吴碧莹;彭美娟

    目的 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CT和MRI影像数据结果、CISS分型(改良TOAST)特点及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组(100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清醒时卒中组(10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IHSS评分)、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饮酒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并作为危险因素统计各因素在两组中所占比例.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所有患者NIHS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 经分析,性别、年龄、糖尿病是导致觉醒型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觉醒型卒中组明显高于清醒时卒中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觉醒型卒中组死亡率为3.00%,清醒时卒中组死亡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Cox回归分析,年龄为影响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觉醒型卒中与清醒时卒中众多危险因素下,性别、年龄、糖尿病是导致觉醒型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觉醒型卒中后循环发病比例较高,神经功能恢复较差,对其进行影像观察尽可能使用静脉溶栓治疗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老年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作者:郝通利;洪宝发;吴意光;陈文政;张磊;李钢;蔡伟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5例老年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免疫组化、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分级、出现激素非依赖时间等指标的相互关系及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 5例前列腺癌活检标本均有嗜铬素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不同程度的表达,符合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断;4例患者确诊时有转移;5例中1例1个月死亡,1例6个月死亡,3例3年内死亡.患者5年生存率(0)明显低于同期不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前列腺癌患者(67%).确诊时(未治疗)PSA值(4.10~18.25ng/ml)均高于正常,但并非随疾病进展而升高.患者初对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有效,但很快出现激素非依赖情况.小细胞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分级相关.结论 老年前列腺小组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预后差,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相关的免疫组化和Gleason积分等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判断预后.

  • Partin表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临床资料预测意义的验证研究

    作者:张磊;洪宝发;高江平

    目的 验证Partin表对预测我国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Partin表入组标准的收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病理分期资料,术前资料通过Partin表推断与病理分期实际结果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artin表的准确性.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符合标准病例97例,本组资料与Partin表基础人群相比较,年龄、PSA、Gleason评分高,临床分期晚.肿瘤器官局限性病例比例类似(73.2% vs 73.4%);包膜侵犯病例比重略低于研究基础人群(14.4% vs 22.3%);精囊侵犯率两者比例接近(5.2% vs 3.0%);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研究基础人群(7.2% vs 1.2%).利用ROC曲线计算器官局限、包膜侵犯、精囊侵犯、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637、0.817及0.570.结论 Partin表对前列腺肿瘤的局限性以及精囊侵犯有一定的预测意义,而对包膜侵犯诊断价值不高,对淋巴结转移诊断效果不佳.

  • 不同发病年龄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阚芳芳;方福生;孙般诺;田慧

    目的 通过一组老年2型糖尿病的长期随诊观察,比较老年前患糖尿病和老年后新发糖尿病两组人群的临床特征、血糖控制、合并症及预后情况,探讨老年糖尿病的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1996年~2013年在解放军总医院长期医疗保健、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并确诊糖尿病的老年人群,对其随访17年,并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根据糖尿病患病年龄将该人群分为老年前患病组(60岁之前患糖尿病即B-DM)和老年后新发糖尿病组(60岁之后患糖尿病即A-DM),对两组人群血糖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967例,其中B-DM组159例(16.4%),A-DM组808例(83.6%),老年后是糖尿病高发年龄段.随访17年,B-DM组死亡62例(40.0%),A-DM组死亡376例(36.5%,P=0.63),A-DM组(50.4%)的HbA1c控制达标率(6.5%)高于B-DM组(34.5%).B-DM组胰岛素的使用率(52.2%)高于A-DM组(22.9%,P=0.0000),且B-DM组在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方面均显著高于A-DM组(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以老年后患糖尿病者为多,血糖控制优于老年前患病组.两组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心血管风险因素,老年前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高于老年后糖尿病患者.定期做糖尿病筛查、综合分析、个性化治疗有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总体控制.

  • 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计达;贾立静;陈威

    目的 分析老年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急诊确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80例老年AD患者中查体无症状发病者占50.0%.胸骨后撕裂样剧痛者占36.2qc,高血压者占78.8%,吸烟者占47.5%,动脉粥样硬化者占66.2qc;男性占85.0%,多于女性的15.0%;DeBakeyⅢ型占81.2%;春季发病占40.0%,多于其他季节;非体力劳动者占82.5%; 88.8%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结论 老年AD患者具有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DeBakeyⅢ型多见等特点,其职业及危险因素有特殊性,诊治中应考虑.

  • 糖尿病对脑血管病预后影响的分析

    作者:俞兆凤;詹志伟;王熙然;渠战芬;许应南

    目的探讨脑梗塞与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120例脑梗塞患者,其中40例为糖尿病者组(1组);29例为糖耐量低减者组(2组);51例为血糖正常者组(3组).测定三组病人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血脂、血纤维蛋白原定量、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凝血酶原活动时间(PTT).结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1组高,2组次之,组间有明显差异(P<0.001,P<0.005);血甘油三脂(TG)值以1组高,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1组的脑梗塞预后差,无好转率为10%,死亡率10%,较3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脑梗塞病人的血糖升高对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严重的影响,积极控制血糖,对改进脑血管病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梗塞 糖尿病 预后
  • 卒中后高血糖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对患者预后及血糖的影响

    作者:孙亚云;张俊华;史志保;耿瑜睿;祁英杰;苏建华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伴高血糖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对患者预后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 ~2018年1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卒中后伴高血糖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给常规降糖方法(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给予强化降糖方案(强化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血糖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强化组的FPG、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和14 d,强化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和6个月,强化组的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强化组的血清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后伴高血糖的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方案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及患者的预后.

  • 钠离子紊乱对机械通气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平;臧学峰;甄洁;朱曦;陈炜

    目的 分析血清钠离子对机械通气患者14及30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本院ICU住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247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电解质水平、APACHE II评分、肝肾功能、炎症指标、14及30 d预后结果等,分析电解质尤其是钠离子对14及30 d预后的影响,以及影响钠离子的因素.结果 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钠血症是14及30 d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钠离子水平对机械通气时间没有影响.钠离子紊乱发生率较高,低钠血症为24.7%,高钠血症为23.9%.APACHEII评分、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与钠离子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 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血钠 ≥145 mmol/L是14及30 d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冠心病及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隋善臣;于萍;陈萍;曲革非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冠心病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了15年的临床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心绞痛发作的有无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A组为心绞痛发作频繁,B组为偶发心绞痛或无心绞痛发作.结果A、B两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B组心脏猝死率显著高于A组(P>0.01).病死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心绞痛的频繁发作可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具有提高心肌细胞对严重损伤的抵抗力,可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降低病死率.

  • 胆管癌PHLDA1蛋白表达缺失的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巴恩平;刘琳;赵坡

    目的 研究胆管癌中PHLDA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8例胆管癌细胞中PHLDA1表达,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胆管癌PHLDA1表达阴性率为35.3% (77/218),胆管癌PHLDA1表达阴性分别与肿瘤部位(P=0.001)、组织学分级(P=0.020)和临床分期(P=0.001)相关;与年龄(P=0.085)、肿瘤大小(P=0.629)和性别(P=0.456)无关.预后分析结果显示,PHLDA1蛋白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有关(P=0.0001).结论 PHLDA1表达可能是胆管癌诊断和预后的重要辅助指标.

  • 不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患者与单纯左前分支阻滞患者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青洋;卢喜烈;谭学瑞;石亚君;张萍

    目的 探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 2013年间心电图表现为不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的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受检的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患者按照性别、年龄及临床疾病进行1∶4配对为对照组.通过(4.0±1.5)年的随访观察,根据临床资料和终点事件来评价双支阻滞的预后情况.终点事件定义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心绞痛症状加重、心律失常、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安装起搏器、再血管化治疗以及死亡.结果 两组比较,IRBBB+ LAFB组患者预后与器质性心脏病LAFB组患者在多个终点事件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状动脉疾病是IRBBB+ LAFB常见的原因,占52.6%,此类双分支阻滞还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等其他器质性疾病.结论 IRBBB+ LAFB患者病死率和病情进展程度与原发的基础疾病有关,临床预后情况也和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不同.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高光华;彭整军;张孝忠;李龙延;张智英;肖莎

    目的观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协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预后.方法 65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地高辛、利尿剂、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综合疗法;治疗组41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结果 5年观察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75.0%和26.8%(P<0.001),病死率分别为29.17%和7.32%(P<0.01);在观察期满时对心功能NYHAⅡ~Ⅲ级患者复查,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心功能、大运动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及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P<0.01),心脏超声测定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射血分数(LVEF)结果示均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协同其他治疗CHF的基本药物,卡托普利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长期预后.

  •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HS-AFP与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苏士珂;尹杰

    目的 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HS-AFP)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结合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离检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清HS-AFP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其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经肝癌介入治疗后,多数患者HS-AFP转阴,其阳性比例(38.46%)低于术前血清HS-AFP的阳性比(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FP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术后发生复发转移者在HS-AFP阳性组为90.00%,而阴性组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HS-AFP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HS-AF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术对原发性肝癌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检测HS-AFP有助于判断术前肝癌的病情,对肝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作者:何瑞;李爱娟;刘际清;刘剑立;胡学军;王幼宏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UA患者的临床特点、干预措施及预后.方法收集UA住院老年患者80例,其中男65例,女15例,平均年龄72±6.7岁.作UA诊断分型及临床危险分层.住院接受各种治疗,出院后随访3~6个月.结果心电图异常者71例(88.8%),其中ST段明显下降者42例(52.5%).住院期间发生AMI 2例(2.5%),心血管事件死亡(猝死)1例(1.3%),接受介入治疗24例(30%).随访结果:无1例死亡,心绞痛缓解率81.4%(48例).结论男性、高龄、血压高、心衰、糖尿病是UA住院老年患者的高危险因素;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和(或)介入治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药物可稳定心绞痛病情.

50883 条记录 1/2545 页 « 12345678...254425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