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联合测定对鉴别胸腹水性质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淑艳;杨永昌;赵满仓

    C反应蛋白(CRP) 和血清前白蛋白(PA)是与急性感染和组织损伤等有关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作为炎症标志物[1].本研究对125例胸腹水中的CRP和PA进行测定,探讨二者在鉴别胸腹水性质中的临床价值.

  • 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1例预存耐药分析

    作者:刘晓彦;徐纯琼;张栩;马丽娜;宋西卫;罗春慧;姜丹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国家,根据2006年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在1~59岁年龄段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1-2],由此可以推算,我国HBsAg携带者为9 300万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 000多万[3].慢性乙型肝炎首选抗病毒治疗,在选择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时,除优化选择患者外,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减少原发无应答和应答不佳的发生率,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对81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提取血清HBV DNA的P区基因片段,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对已知HBV P区80、169、173、180、181、184、194、202、204、236和250共11个耐药位点进行了检测分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择抗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之前,是否开展治疗前预存耐药基因检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

    作者:王晓燕;王丽英;张芹;袁咏梅;许香梅;谢丹;魏小刚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逐年增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发病率的上升,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往往主要由一支病变血管引起心绞痛症状,该病变血管称为"罪犯"血管[1] .罪犯血管是PCI术的首选血管.鉴别罪犯血管对于指导PCI术、提高治疗效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运动平板试验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方法是目前常用的引起心脏耗氧量高的器械运动方式,亦是接近理想的生理运动形式.运动平板试验可通过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中的缺血性ST段改变来确定缺血部位,进行大致的定位诊断,从而有助于确定罪犯血管及手术治疗方案[2].本研究选择合适受试人群,完善结果判定标准,通过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为进一步利用运动平板试验确定罪犯血管提供依据.

  • 不同碘摄入量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免疫机制的影响

    作者:苏俊平;张博;陈云霞;刘春燕;刘欣荣;赵淑玲;边芳

    碘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影响甲状腺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呈现一个U字形,即碘摄入量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增加.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提示,补碘后及高碘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的发病率升高.河北省渤海湾为国内外地方病学界公认的水源性高碘地区,水碘中位数417.77 μg/L[1],尿碘中位数(MUI)432.86 μg/L[2].为明确高碘对AITD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AITD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碘在AITD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针灸快速治疗化疗所致腹胀便秘疗效观察

    作者:梁健;常英;郭素敏;张红斌;刘亚彬;梁香存;才虹美;赵敏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病死率呈持续增长趋势,我国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l世纪初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分别为70万、117万和150万[1].顺铂作为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具有抗瘤谱广、价廉、疗效确切等特点,但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临床上在化疗中均给予大量止吐治疗,其中中枢止吐剂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大大缓解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同时,又带来了腹胀、便秘的不良反应.患者常痛苦难耐,对此处理方法一是内科药物治疗,二是针灸治疗.为此,我们做了对比研究,观察哪一方案更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患者的腹胀、便秘症状.

    关键词: 腹泻 便秘 针灸疗法
  • 儿童结核病患者结核接触史情况的回顾性调查

    作者:要玉霞;郭慧明;赵富山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一直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其中儿童在密切接触者人群中结核感染和发病的危险性更高于一般人群,密切接触史也是诊断儿童结核病的一个重要依据[1].为进一步了解儿童结核患者的接触史情况,分析接触类型,本研究对河南省儿童结核病200例患病前的接触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今后儿童结核接触者的筛查、早期发现工作规范的制订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结核 接触史 儿童 调查
  • 急性碳酸钡中毒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英梅;贾淑敬;刘文考;李华;闫巧;李玉芝;王藏梅

    集体急性碳酸钡中毒临床少见,Lidy于1868年首次报道,国内报道少见.碳酸钡为白色、无臭、无味粉末,易误食中毒,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辛集市是亚洲大的钡盐生产基地,误食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我院收治碳酸钡集体中毒12例,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 血尿酸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虹

    有研究表明,血尿酸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血清尿酸越高,病情越重,脑血管病的预后越差[1-2],本研究对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及分析,探讨其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脑梗塞 尿酸 预后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盛丽;郑烈;张宝洲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是异位骨化的一种慢性疾病,又称损伤性骨化,主要是在肌肉挫伤伴肌肉内血肿的基础上发生间质细胞的增生性反应、钙质沉着后形成[1].该病一般很少见,主要是由外伤后引起,病变较局限,临床表现大多以疼痛为主,目前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同时结合病史及超声图像的特异性表现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 急救医学系统在突发事件群体伤中的作用

    作者:邱发祥;黄明;赵全容

    急救医学系统(EMSS)主要是应对地震、水灾、火灾、重大交通事故、楼房倒塌、爆炸等灾难事故造成的群体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分3个阶段:①院前急救;②院内急救;③康复[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便捷,流动人群的增多,突发事件群体伤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及时启动EMSS对大批伤员进行快速准确的检诊和救治,能够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现将我们运用EMSS处理突发群体伤的体会报道如下.

  • 心电图提示缺血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

    作者:邸龙辉;张华;马红建;陈彩莲;张瑞红;荆全民;李海禹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动态、直观地观察病变的部位及程度,目前仍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之前依靠心电图异常改变及胸痛症状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能正常.本研究通过对因心电图出现ST-T异常或病理性Q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608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患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为临床上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和参考.

  • 胃液pH值与胃内细菌的关系

    作者:孙秀兰;井永泉;隋艳杰;郝学军;姜晓冬;王秀君

    正常人胃液pH值为1.5~2.0,主要成分为盐酸,胃内酸环境可有效杀灭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微生物,维持胃和小肠的无菌状态[1],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及正常生理功能;但正常人胃内仍可分离出少量细菌,以链球菌、奈瑟球菌多见[2],但含量通常<103 cfu/ml;传统认为年龄、胃黏膜萎缩、血糖等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但临床意见未统一.临床上为常用的抑酸药物(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显著降低胃酸分泌,导致胃内pH值升高、防御机制受损,甚至定植微生物大量繁殖.为此,我们对99例患者胃液的pH及微生物进行了检测,探讨胃液pH对胃内细菌繁殖的影响.

  • 血栓抽吸联合山莨菪碱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水平灌注的影响

    作者:赵玉君;董秋立;马潇潇;刘少云;张海涛;傅向华;汪雁博;王东颖;孔立茶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山莨菪碱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改善心肌水平灌注的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行PCI的STEMI患者,初始血管造影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级,行血栓抽吸后,随机分配到A 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1 000 μg山莨菪碱,n=72)和B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生理盐水5 ml,n=71).所有患者入选时即予静脉注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10 μg/kg)然后以0.15 μg·kg-1·min-1连续泵入36小时.主要终点为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完全ST段回落率(STR).次要终点包括TIMI血流分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PCI术后2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cTFC水平较低(23±8)帧 vs (28±7)帧(P<0.01); STR率较高(70.8% vs 53.5%,P<0.05) ;TMPG 2~3级比例较高(70.9% vs 53.5%,P<0.05);CK-MB峰值较低(170±49) U/L vs (198±51)U/L(P<0.05);两组之间TIMI 3级血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 vs 93.0%,P>0.05);术后2周LVEF水平较高(60±7)% vs (51±6)%(P<0.01).结论 STEMI患者行PCI术中行血栓抽吸后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山莨菪碱不仅改善心肌灌注而且改善术后心室收缩功能.

  • 替米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祖细胞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

    作者:印章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 选择经临床诊断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以替米沙坦治疗,B组为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同等剂量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束后即刻及应用药物4周后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EPCs数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 PCI治疗4周后A组(应用替米沙坦组)的EPCs数量百分比较B组(安慰剂对照组)有明显升高(0.059±0.041)% vs (0.041±0.031)%(P<0.05),A组与4周前比较数量增多(0.059±0.041)% vs (0.027±0.021)%(P<0.01);血清hsCRP水平分析显示,A组较B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2.9±1.7) mg/L vs (4.7±1.7) mg/L(P<0.01).结论 替米沙坦具有促进EPCs增殖、迁移、黏附等功能,同时具有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可为临床中脉粥样硬化型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

    作者:李莺;贺铿;石刚

    目的 观察临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在急诊介入术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而对照组只采取急诊介入术,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 研究组术后90分钟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峰值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 657.52±326.14) U/L vs (2 519.83±459.76) U/L(P<0.01),血管终末段显影祯数少于对照组,(18.12±4.34)祯 vs (23.33±5.45) 祯(P<0.01),ST段下移程度比显示末端血管灌注优于对照组(68.14±12.57)% vs (53.20±11.14)%(P<0.05).结论 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改善心肌的灌注,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造影冠状动脉桥血管对比分析

    作者:孔强;李康;刘志;李博宇;李静;史力生;张钰聪

    目的 探讨桡动脉途径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造影方面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桥血管造影患者50例,分为经左桡动脉途径25例,经股动脉途径25例,对比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内乳动脉到位时间,X曝光时间,造影管数量,造影剂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左桡动脉组有1例因穿刺不成功,2例因血管痉挛交叉至经股动脉组,经左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96.0%(24/25) vs 100%(25/25)(P>0.05),造影成功率88.0%(22/25)vs 100%(25/25)(P>0.05),内乳动脉到位时间为(2.94±0.70)分钟 vs (3.64±0.58)分钟(P<0.01);X线曝光时间为(27.04±5.03)分钟 vs (23.35±6.06)分钟(P<0.05);造影管数量为(2.04±0.57)个 vs (1.32±0.47)个(P<0.01);造影剂用量(130.90±9.71) ml vs (127.14±16.91) ml(P>0.05);经左桡动脉组血管痉挛2例(P>0.05),经股动脉组血肿3例(P>0.05),假性动脉瘤1例(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可以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造影的选择路径之一.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项守奎;华飞;任建如;杨洁;钱凤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取我院健康体检人群资料,随机抽取甲减患者42例(甲减组),健康对照者56例(对照组),分别记录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血红蛋白(Hb)、HbA1c、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资料,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甲减组的PBG及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5.62±1.82) mmol/L vs (5.34±1.33) mmol/L,(5.70±0.43)% vs (5.45±0.35)%,而FBG、Hb显著低于对照组,(4.61±0.48) mmol/L vs (4.92±0.64) mmol/L,(135.2±15.8) g/L vs (141.8±17.6) g/L(P<0.05或<0.01).相关分析表明HbA1c与PBG呈显著正相关,与H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甲减能够升高HbA1c水平,在使用HbA1c评估血糖控制水平时应注意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 脑结核瘤与脑神经胶质瘤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吴俐健;陈树元;苍保宏;邹博;贾本智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脑结核瘤与脑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资料,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6年中收集并经病理和MRI证实脑结核瘤患者(脑结核瘤组)11例和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脑神经胶质瘤组)1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症状、既往史、实验室检查、脑MRI表现.结果 脑结核瘤组发热和脑膜刺激征者多于脑神经胶质瘤组,分别为81.8%(9/11)vs 0和81.8%(9/11)vs 16.7%(2/12)(均P<0.01); 脑结核瘤组结核抗体阳性率、PPD试验阳性率、脑脊液结果异常和血沉升高者多于脑神经胶质瘤组,分别为81.8%(9/11)vs 16.7%(2/12)、72.7%(8/11) vs 25.0%(3/12)、72.2%(8/11) vs 8.3%(1/12)和90.9%(10/11) vs 41.7%(5/12)(P<0.05或<0.01).两组病理检查结果显著不同,脑结核瘤表现为结核性肉芽肿,脑神经胶质瘤显示肿瘤呈分化不一的幼稚胶质细胞.MRI检查注射对比剂后脑结核瘤呈结节状强化或环状强化,成熟结核结节在T2WI呈典型的"靶征",增强后呈结节状;脑神经胶质瘤MRI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大小不一,信号不均,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有不同形式的明显强化.结论 脑结核瘤与脑神经胶质瘤均为临床罕见疾病,确诊需靠病理检查结果,通过临床症状及体征、脑脊液检查、MRI可以有效区分两种疾病.

  • 理性情绪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毕晓红;司晓芸;吴岚;王文峰;吴小燕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3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疗程1年.应用理性情绪疗法干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常规血生化指标和各种遵医行为;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MHD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状况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与心理干预前比较,MHD患者PSQI总分显著下降,(8.04±6.11)分 vs (9.53±5.06)分(P<0.05);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和白天功能紊乱明显改善.随干预时间延长,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改善,透析后血清钙(Ca2+)水平逐渐升高,血清钾(K+)、磷(PO3-4)、超滤量和体质量增长与干体质量比值(IWGR%)稳定下降,血压逐渐改善,血红蛋白上升(P<0.05).睡眠质量因子得分与血清Ca2+和血红蛋白负相关,与血清K+、PO3-4、超滤量、IWGR(%)和收缩压正相关(P<0.01).结论 理性情绪疗法能够明显改善MHD患者的睡眠质量,其改善作用可能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有关.

  •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艳芳;丁长霞;刘存杰;赵海云;李冲;张秀丽;韩红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前瞻性探讨甲亢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住院甲亢患者120例与健康志愿者100例进行调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超声分析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检测甲状腺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结果 甲亢组颅内动脉狭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6.6%(32/120) vs 8.0%(8/100),P<0.01].甲亢患者常见的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甲亢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和狭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空腹血糖、HbA1c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促进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对甲亢患者应常规检查血糖、血脂及超声检查.

  • 瞬时弹性测定在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

    作者:孝奇;冯爱东;刘志权;冯军花;杜瑞清;叶立红;梅志勤;戴二黑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scan,FS)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FS对239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前肝脏弹性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 )的测定,同时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及A/G生化指标的检测.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肝纤维化进行分期及炎症分级,比较肝硬化与非肝硬化LSM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S诊断肝硬化的准确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LSM显著高于非肝硬化患者,26.3(63.4) kPa vs 7.0(33.5) kPa(P<0.01),FS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敏感度0.98、特异度0.8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肝脏LSM与患者年龄有线性回归关系,回归系数为0.335,P<0.05.结论 FS诊断肝硬化的准确性较高,且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较少,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诊断
  • 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的多排螺旋CT灌注研究

    作者:邢千超;冯平勇;程豪;高志红;柳青

    目的 应用多排螺旋CT(MSCT)灌注扫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胰腺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16排MSCT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行胰腺CT灌注检查,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患病组与正常组,分别测量两组胰腺不同部位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病组与正常组胰腺体部的BV值(13.41±3.69) ml/kg vs (16.43±5.14) ml/k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MTT及PS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头部及胰腺尾部各灌注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灌注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组织的血流变化分析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建刚;张兵;刘春燕;崔玲

    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广泛病变致使急性脑梗死时临床症状重,发生进展性卒中率高,预后差.丁苯酞可改善缺血区微循环,增加缺血区脑灌注量,改善缺血后能量代谢,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等,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我科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固尔苏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作者:许贵书;马秀娥;许贤书;赵会荣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呼吸末肺泡萎陷,致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NRDS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质量儿或过期产儿[1].外源性PS配合机械通气防治NRDS,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应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固尔苏防治NRDS,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作者:崔世怡;吴乃中;韩瑾;张硕敏;贾苗辉

    抗菌药物是我国临床上应用广、品种多的药物之一,它是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其应用情况可客观反映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AUD)是抗菌药物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可实现各种水平的比较,能更准确地反映抗菌药的消耗情况[1].现对河北省某综合医院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进行分析,旨在客观反映综合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作者:马国营;肖青勉;王维展;李伟;李百艳;刘永建;王璞

    一氧化碳(CO)中毒是我国北方农村冬季的常见病,也是急诊常见病之一.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OP)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尚无特效救治方法,近年来我们应用盐酸纳美芬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葡萄糖和胰岛素联用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丽萍;崔兆文;李惠珍;单睿君

    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常见,二者互相影响,合理处置对临床预后意义重大.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滴注葡萄糖后,由于葡萄糖在脑缺氧环境下发生无氧酵解反应,导致乳酸增加从而加重脑缺血和水肿,故长期以来主张以盐水作为溶媒输注.而胰岛素化的葡萄糖非但无此反应,还可为缺血脑实施保护和供能,并能避免以盐水作为溶媒可能引起的水钠潴留,从而防止心力衰竭加重.当急性脑梗死和心力衰竭并存时,以葡萄糖加胰岛素和以盐水作为溶媒在心脑功能改善方面的作用孰优孰劣,国内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揭示两种溶媒的效用,为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力衰竭时药物溶媒的选择提供初步依据.

  • 特发性矮小儿童生长激素治疗前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萍;保丽丽;李政良;朱永红;王红飞;申莉;王佩薇

    身材矮小在儿童中很常见,发病率大约为3.3%[1],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指原因不明的矮小患儿,病因复杂,发病除了与遗传因素相关外,其次是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GH /IGFs) 轴的功能异常[2].本研究对46例ISS患儿在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nk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nk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ISS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

    作者:齐磊;田春英;王国泉;张文汇;尹梓琪;牛欢欢;和康

    患者,女,76岁,主因发作性胸骨后烧灼感5个月,再发10天于2012年3月28日入院.初步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示: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均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不等,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弥漫性狭窄,达90%以上.行介入治疗,首先行球囊扩张术,后植入火鸟2药物涂层支架3.0 mm×33 mm(直经×长)1枚,支架释放后,边缘突出血管内膜,考虑病变太硬,可能会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后又植入火鸟2支架3.0 mm×18 mm 1枚,释放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示:支架释放满意,远端血流通畅.

  • 儿童散发Rett综合征突变基因的亲源分析

    作者:白欣立;李震中;王秀霞;张会丰;杨静

    Rett综合征(Rett syndrome,RTT)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精神运动发育的疾病,是女性严重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男童罕见,女童患病率为7/10万~10/10万[1].1999年Amir等[2]确定位于Xq28的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2基因(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是RTT的致病基因.RTT为X连锁显性遗传,但患者中99%以上的MECP2基因突变为新生突变,患者父母检测不到相应的基因突变[3].目前,研究者们试图积累更多病例,探讨RTT遗传机制和突变的亲源起源以满足患者家庭遗传咨询的需要.本研究对在我院临床诊断典型RTT并MECP2基因检测阳性的1例女性患者进行了突变亲源性的鉴定.

  • 成人慢性多发性抽动症1例治疗经验

    作者:康伟格;杨宝刚

    多发性抽动症(TS),尤其是成人慢性多发性抽动症,诊治经验少,误诊病例较多,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大,病情易波动,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措施.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成功治疗1例,报道如下.

  • 同时发生的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耿丽君

    例1,男,30岁,主因抽搐伴意识不清半小时于2004年2月12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血压120/270 mmHg(1 mmHg=0.133 kPa),深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双瞳孔直径约1.5 mm,对光反应迟钝,四肢肌张力增强,双侧巴氏征(+),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图1).入院诊断:①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②高血压病3级.给予脱水、止血、预防应激性溃疡、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患者入院当日频繁抽搐、呼吸急促,血尿素氮21.61 mmol/L,肌酐879.8 μmol/L,血糖6.9 mmol/L,家属拒绝手术治疗,次日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经抢救无效死亡.

  • 长QT综合征致反复室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田应芳

    患者,女,69岁,主因突发胸闷憋气半天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当天早晨睡眠中感胸闷憋气,恶心,休息1小时症状不缓解,来急诊查血钾3.14 mmol/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宽大倒置T波,Q-T间期延长为0.52秒.肌钙蛋白I 0.01 μg/L(正常范围0~0.4 μg/L).予以丹参酮静脉滴注,予以口服枸橼酸钾补钾治疗.于下午17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大汗、恶心、呕吐咖啡色物质,心电图提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急查肌钙蛋白I 0.09 μg/L,予以胸外按压后转复窦性心律,后又频繁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均能自行转复.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作者:雷鸣;陈哲

    患者,男,19岁,因持续头痛1月余于2011年7月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以左颞侧尤甚,伴恶心、呕吐,量不详,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样物质,伴左眼视力下降,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家族遗传病史.

  • 紫杉醇导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胡静;栾天燕

    患者,男,67岁,主因进食哽噎1个月,进行性加重半月,于2012年2月发现贲门占位1天入院.入院后行胃镜示"食管距切牙45 cm,见绕壁浸润性生长肿物,表面结节状突起,伴有糜烂及浅溃疡,披污秽血苔,质硬脆,有自发及接触性出血,因管腔明显狭窄,未能继续进境".取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贲门腺癌.诊断为:贲门腺癌Ⅲ期(T3N1M0).入院后共给予紫杉醇+卡培他滨(XT)方案,化疗6周期,2周期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肢体低电压.滴注紫杉醇时出现高血压Ⅰ级,滴注结束后血压很快降至正常范围,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心肌酶在正常范围.给予心宝丸提高心率治疗,心率维持在56次/min左右.目前治疗已结束.

  • 意识不清伴截瘫1例

    作者:柳建芳;田英平

    患者,男,46岁,主因意识不清伴截瘫1小时于2012年11月5日17时40分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血压高达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入院前1小时,患者在劳动中突然出现双下肢活动不能,随即出现意识不清,大汗,无抽搐,伴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例

    作者:王怀明;王红;刘凤荣;陈泽洁

    例1,男,79岁,左额顶部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罹患带状疱疹20余天于2010年8月24日住院治疗,局部皮肤可见淡红色瘢痕样改变,伴有剧烈烧灼样及刀割样疼痛,患者难以忍受,不思饮食,不能入睡,并伴有轻度精神症状,曾在院外使用卡马西平、多赛平(多虑平)、加巴喷丁、阿昔洛韦及理疗,症状无改善.入院后给予A型肉毒毒素(衡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受累区局部皮下注射,每间隔2~3 cm为一注射点,剂量为2.5~5 U(每支100 U,用4 ml生理盐水溶解,稀释为浓度为25 U/ml注射液,每点注射0.1~0.2 ml),呈网格状注射,3天后疼痛完全消失.

  •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现状

    作者:唐禹;李英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发病率逐年上升,发达国家约为6.5%~10.0%,我国大致在10%左右[1].当CKD发展到4~5期时,患者出现肾衰竭,5期患者只能行肾替代疗法维持生命.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肾移植等是常用的肾替代疗法.其中肾移植是目前对4~5期CKD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受限于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及肾源严重不足等因素限制,大多数患者不得不选择其他肾替代疗法维持生命,PD是首选替代疗法之一.相对于血液透析,PD能较好保留残余肾功能,具有较低的交叉感染危险,较高的早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2].但长期行PD易出现营养不良[3],国外报道发生率在18%~56%,国内约为43.2%[4].营养不良又与PD患者其他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PD患者营养不良研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我们就PD患者营养不良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影像学检查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平;韩若凌;叶卫华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且青年人发病比例较高.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有效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2010年第7版)诊断标准,根据直肠癌的不同分型、分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将影响患者的预后.

  • 白三烯调节剂在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芳英;申燕华;钱叶长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常常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

    关键词: 哮喘 白三烯类 治疗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马丽娜;李辉;张魄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是血液中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升高,而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在正常范围的内分泌综合征.SCH人群发生率为3%~7%,主要发生在女性和老年人群,60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为10%.近年来很多国内外研究显示,TSH减低会对靶组织与靶器官造成损伤,尤其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被列为心血管疾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下面就SCH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及其意义

    作者:陈望月;郑碧霞;程德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的不同,致使临床病情呈现出异质性和不同的表型.COPD表型的定义为"单一疾病或多个疾病综合特征,能够阐明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包括相关临床预后的差异、症状、急性加重、治疗反应、疾病进展速度和死亡"[1].目前,COPD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价主要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但肺功能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存在一定局限,如老年人肺功能生理性下降,患者配合不佳及重症患者不能耐受等,故其改变并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的演变过程,也不能独立作为COPD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且同一级别的肺功能水平所对应的结构和病理变化可能并不一致.从病理改变、细胞分子、基因蛋白组化等多个方面探讨COPD不同表型间存在的差异,以期研究不同的诊治方法及实现个体化用药,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但COPD的病理生理及相关因素错综复杂,作用互相影响叠加,很难明确地确立一种或几种分型模式,而临床上也时常出现误将COPD的严重程度分级作为不同表型来对待的情况.本研究就国内外有关COPD分型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 艰难梭菌在儿童中的定植与感染

    作者:温海楠;杨靖;赵建宏

    艰难梭菌是可以在次级端形成芽孢的革兰阳性杆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 diarrhea,AAD)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约15%~39%的AAD由艰难梭菌引起,且在成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1].

  • 晚期血吸虫肝硬化并发肝癌的临床及CT影像特征

    作者:杨文广;汪海滔;牛雪花;贾济波

    昆山曾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地区,虽然1993年昆山已达到了当时国家制定的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目前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在中老年人群中仍占一定的比例,我院作为江苏省昆山地区血吸虫唯一防治单位,收治的晚期血吸虫肝硬化患者298例,其中发现晚期血吸虫肝硬化合并肝癌30例,约占10.1%.分析讨论如下.

  •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胰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调节

    作者:孔维;唐瑞峰;田贵金;李智峰;孙超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在胰腺癌细胞的表达及IL-6对胰腺癌细胞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调节.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法(Northern blot)测定胰腺癌细胞Capan-1、Colo-357和5H中IL-6及其受体和VEGF-C mRNA的表达;以同法检测胰腺癌细胞Capan-1和Colo-357受IL-6刺激前后VEGF-C mR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 IL-6及其受体和VEGF-C mRNA在胰腺癌细胞Capan-1、Colo-357和5H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IL-6对胰腺癌细胞Capan-1表达VEGF-C mRNA的调节:以50 μg/L浓度的IL-6刺激Capan-1细胞3小时、6小时后,与对照组(0小时组)相比,2.4 kb片段的VEGF-C mRNA的条带强度减弱17%~40%,IL-6对胰腺癌细胞Capan-1 VEGF-C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并随作用时间呈正相关;IL-6对胰腺癌细胞Colo-357表达VEGF-C mRNA的调节:以50 μg/L浓度的IL-6刺激Colo-357细胞3小时、6小时后,与对照组(0小时组)相比,2.4 kb片段的VEGF-C mRNA的条带强度增强1.2~1.6倍,IL-6对胰腺癌细胞Colo-357 VEGF-C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P<0.05),但与作用时间无明显关系.结论 IL-6及其受体和VEGF-C mRNA在胰腺癌细胞Capan-1、Colo-357和5H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IL-6抑制胰腺癌细胞Capan-1 VEGF-C mRNA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胰腺癌淋巴结转移;IL-6促进胰腺癌细胞Colo-357 VEGF-C mRNA的表达,从而可能促进胰腺癌淋巴结转移.

  • 环孢素A对顺铂致急性肾衰竭的保护作用

    作者:丁勇;李春媚;孙琳

    目的 观察环孢素A对顺铂致大鼠急性肾衰竭(ARF)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特点.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顺铂组10 mg/kg,环孢素A 6 mg/kg对照组,环孢素A 1、2、6 mg/kg预防组,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顺铂组大鼠血中BUN、SCr和尿中NAG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1),病理改变明显,环孢素A对照组与顺铂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环孢素A1、2、6 mg/kg各预防组与顺铂组比较BUN、SCr和NAG明显降低(P<0.05或<0.01),病理改变较轻,但随着环孢素A剂量的增加,各指标有逐渐升高趋势.顺铂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环孢素A对照组、环孢素A 1 mg/kg组、环孢素A 2 mg/kg组、环孢素A 6 mg/kg组BUN分别为(60.56±22.85) mmol/L,(6.46±3.40) mmol/L,(6.12±1.79 ) mmol/L,(16.67±9.99) mmol/L,(25.09±11.81) mmol/L,(35.32±15.12) mmol/L,SCr(392.78±147.80) μmol/L,(51.36±8.90) μmol/L,(47.63±10.25) μmol/L,(73.71±38.25) μmol/L,(143.00±72.04) μmol/L,(163.63±98.67) μmol/L,NAG(274.04±74.14) μmol/L,(55.62±24.60) μmol/L,(97.95±79.67) μmol/L,(114.11±54.86) μmol/L,(187.80±47.10) μmol/L,(189.51±85.58) μmol/L.结论 在短期内,低剂量环孢素A有明显减轻顺铂致ARF作用.

  • 咯利普兰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郑志鹏;宋宁;侯迎秋;段林;吴建玲;张瑞芳;贺文舒

    目的 探讨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佐剂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体外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为选择性PDE4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备AA大鼠模型,收集PM,体外给予LPS及不同浓度咯利普兰共同孵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细胞内TNF-α mRNA、IL-1β 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相比较.结果 AA大鼠PM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细胞内TNF-α mRNA、IL-1β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大鼠,分别为(386.80±63.24) ng/L vs (48.53±6.47) ng/L(P<0.01)、(317.77±29.33) ng/L vs (77.75±11.60) ng/L(P<0.01)、77.92±12.55 vs 15.97±4.37(P<0.01)、49.30±10.06 vs 10.15±1.34(P<0.01).咯利普兰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的AA大鼠PM体外表达TNF-α mRNA、IL-1β mRNA,并抑制TNF-α、IL-1β产生.结论 咯利普兰能抑制LPS诱导的AA大鼠PM体外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用于RA的治疗.

  • 医学论文中表格的正确应用

    作者:许卓文;杜媛鲲

    表格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表达力强、易于领会、对比鲜明,易于分析的特点[1],是文字语言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已经成为现代科技文献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2],正确规范地应用表格,不仅使文章显得紧凑,而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在来稿和大量的医学文献中,有些表格设计不合理,有些表达不规范,甚至影响了论文的质量,黃建乡等[3]调查了16种影响因子较高的医学期刊论文257篇,其中190篇应用了表格(73.93%),应用表格总数为408个,有281个表格(68.9%)编排基本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127个表格(31.1%)编排不规范,共发现问题427处,说明表格的规范化应用还很不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表格规范应用和出现的问题分述如下.

    关键词: 医学论文 表格 写作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