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

    作者:徐敏;李芝峰;袁正强;何炯红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室间隔缺损结构复杂,缺损形态多样易受周边重要结构的影响,既往需要开胸手术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及方法的改进,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成为现实.国内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得到迅速发展,其技术日趋成熟.我院从2005年6月开展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先后为1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了介入封堵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单个导联ST段下降程度与临床预后关系

    作者:邢玉龙;蒋廷波;杨俊华;杨向军;刘志华;蒋文平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挽救濒临坏死的缺血心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尽管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血流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3级,但仍有25%~30%的患者ST段无明显下降,且与左心室功能恢复有关[1].心电图指标是临床常用的简单的反映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无创客观指标.传统的应用心电图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疗效的方法为所有导联ST段下降幅度(SumSTR),但这种方法太繁锁费时.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个导联ST段下降幅度(Single-lead STR)评价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组织灌注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 心力衰竭病因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红俊;龚少愚;邹逊;魏慧渊;陆曙

    脑利钠肽(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分泌的激素,它能特异性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改变,因而BNP浓度在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预后估测以及心肌梗死危险度评价,监测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随着研究深入,BNP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同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的机制有差异,对血浆BNP水平可能会存在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心脏疾病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 通过诱导痰评估吸烟者气道炎症的变化

    作者:黄翠萍;杨和平;刘金艳

    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肺部疾病的患病率为不吸烟者的5~10倍,在吸烟者中发展为有明显症状的COPD患者占15%~20%.虽然50%的吸烟者仅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而无气流受限者,30%的吸烟者为"正常吸烟者",但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极有可能发展为COPD患者[1].因此,戒烟应该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分析吸烟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以期为戒烟工作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 酷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桥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沈光莉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一些脑桥梗死的患者未出现经典的交叉综合征,而出现中枢性面舌瘫、偏身运动和(或)偏身感觉障碍等酷似对侧大脑半球病灶的定位体征,根据经典的定位理论[1],临床上常常将此类梗死定位于对侧大脑半球.本研究对此类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临床定位错误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 卒中性舞蹈症10例

    作者:黄智江

    临床上卒中出现半侧舞蹈症少见,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1].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合用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作用的研究

    作者:肖敏;姜荣华;张绪国;陈立东;易显富;张正军;朱艳霞;王栋梅

    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是我国中毒患者数量多的急性中毒,病死率高达10%以上[1].有报道4小时达到阿托品化可明显降低病死率[2].尤其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长期以来,阿托品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阿托品为非选择性抗胆碱药物,疗效差,不良反应多,人们一直探索可替代阿托品的新型抗胆碱药物.近年来,新型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商品名:长托宁)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但是肌肉注射长托宁血中达峰时间需0.56小时[4],要想4小时内达到"长托宁化[4]",显然是难以控制的,因此根据两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我们观察了长托宁合用阿托品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的治疗作用.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少兰;陈兰英;乔海平;邹玉安;刘进香

    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有关,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了急性脑梗死患者及非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pnDNA,旨在探讨Cpn感染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血小板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志伟;王英剑;翁萌炜;谢鑫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可伴有多种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其中血小板数量、活化状态对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血小板数量和活化指标α-颗粒脂蛋白-140(GMP-140,P选择素)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 P波离散度预测扩张型心肌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秀红;苏凯

    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约24%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出现心房泵功能丧失,心脏血流动力学恶化,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观察DCM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大时限(Pmax),P波大时限和P波小时限的差值(Pd)的变化,探讨Pmax、Pd和Pmax+Pd对DCM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 急性脑血管病应激状态的观察分析

    作者:李保国;任琳;朱晓临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48小时左右,患者可出现某些应激性反应,称之为应激状态.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14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连续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白细胞介素6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炳庆;马立新;张学军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已有许多研究显示SBP患者血清及腹水的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增高,但对SBP患者腹水IL-6水平在治疗前后变化研究极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腹水中变化及其对诊断、治疗的意义.

  • 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变化关系

    作者:常卫国;姜昊;颜爱英;陈海光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常出现高血糖症,但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的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治疗康复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鲜见报道.本研究选择了1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血糖水平与上述因素的临床关系.

  •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赵清珍;刘刚;刘超;赵丽娜;戴士鹏;籍振国;刘坤申

    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显著相关[1].一些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强化降脂治疗能更有效的使血脂降低到理想水平,更好的预防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证实了强化降脂治疗的安全性.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中一个高效调脂药物,为减少不良反应,我国冠心病患者一般服用10 mg/d,达标率低,故未达到应有的疗效.本研究旨在评价我国冠心病高危患者服用国产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糖尿病足60例临床分析

    作者:圈启芳;薛海波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一组由严重下肢血管病变或(和)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征候群,一旦足部出现溃疡,可发生感染,而大面积的感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如超出血管所承受的代偿负荷,便出现足坏疽,甚至截肢,所以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故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至关重要.我科从1996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糖尿病足60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 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对乙肝DNA复制的影响

    作者:陈宝昌;高国林;韩小梅;田朝霞;李彦敏;任常军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基因区(HBV BCP)突变多见的是nt1762A→T和nt1764G→A的联合变异[1],已有报道此处双变异与重型肝炎和严重肝损伤有关[2],BCP区双变异对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检测儿童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BCP双变异及HBV DNA定量,以初步探讨BCP区双变异对HBV复制的影响.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肠道菌群观察

    作者:宋红娥;王晓明;赵瑞芹;郭映辉;于玉玲;杨春霞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呈多样化,为进一步提高对腹泻病时肠道菌群变化特点、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动小儿腹泻病的正确防治,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6年4月对我院住院的急性腹泻病患儿进行了大便涂片,革蓝染色检查,以了解肠道菌群情况.报告如下.

  • 冰冻血小板输血及输注后效果评价

    作者:杨秀丽

    随着医学新技术的开展和广泛应用,大剂量输血和疑难复杂手术增多,使临床应用血小板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各种慢性血小板生成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是血小板输注的主要适应证.同时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或肿瘤患者经放射、化疗等血小板减少情况下引起的出血.但有时保存时间长了血小板会溶解或发生输注无效,我们通过冷冻保护剂二甲亚砜将浓缩血小板在低温下或深低温下长期冰冻保存而不影响功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小板 输血 出血 止血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寇忠爱;相波;赵仁亮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的24小时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其发病后1天、2天、4天、8天、12天血清MMP-9浓度.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于发病后1天、2天、4天、8天、12天分别为(261.7±128.4)μg/L、(382.8±151.6)μg/L、(302.7±138.4)μg/L、(283.5±121.3)μg/L、(236.6±112.9)μg/L,与对照组水平(147.1±108.6)μg/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发病后2天水平升高尤著,此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大梗死灶组患者发病后2天血清MMP-9水平高于中、小梗死灶组(F=6.179,P<0.01),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灶大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天血清MMP-9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482,P<0.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天血清MMP-9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0.536,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MMP-9水平各时间点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越大、脑损伤越重,血清MMP-9升高越明显.血清MMP-9水平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关键词: 脑梗塞 明胶酶B 预后
  •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脂联素血清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王战建;王振贤;王书畅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240例受试者,其中2型 糖尿病患者(DM组)104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46例,正常对照组(NGT组)90例,各组按体质量指数(BMI)分 成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FIN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 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结果 ①IGT组和DM组脂联素水平较NGT组明显降低,(5.29±1.13)mg/L,(4.15±0.76)mg/L vs(8.08±0.45)mg/L,DM组降低显著(P<0.05).②与NGT组相比,IGT组的BMI、腰 臀比(WH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G)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下降(P<0.05或P< 0.01);DM组的收缩压(SBP)、BMI、WHR、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I)、TG的水平均高于前两组,HDL-C明显低于 NGT组(P<0.05或P<0.01).③脂联素与WHR、IRI、SBP、FBG和TG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①脂联素水平在IGT和DM人群中明显降低,提示脂联素在2型DM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可以作为2型DM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②各组肥胖亚组中IRI明显升高,说明肥胖人群存在IR,而各组肥胖亚组脂联素水平也明显降低,提示脂联素可能是联系肥胖、IR和2型DM的一个纽带.

  • 强迫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的超慢涨落图分析

    作者:韩国玲;刘桂兰;王玉超;阿怀红

    目的 利用强迫症患者超涨慢落图分析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方法 用ML2001型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检测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其谱线变化,反映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结果 强迫症患者组S1、S2、S3和S1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两组间S4、S5、S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4.57±5.14 vs 21.06±6.24,15.66±3.82 vs 17.68±4.15,8.29±3.15 vs 10.92±3.71(均P<0.01),提示强迫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乙酰胆碱受体、多巴胺活动无明显异常,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活动显著降低,5-羟色胺活动显著升高.结论 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活动异常可能参与了强迫症的发病.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可作为一项有效的辅助诊断的检测方法.

  • 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曾文;吴文成;王彦;傅淑霞

    目的 研究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及与ACE活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8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CE活性,以87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①患者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不同(P<0.05),其中缺失型(DD型)频率升高(43.6%vs 24.1%,P<0.01);②DD型、缺失/插入型(DI型)、插入型(II型)酶活性在对照组分别为(33.8±12.0)U/L、(18.6±7.2)U/L、(13.4±5.0)U/L,在患者组分别为(31.1±10.2)U/L、(26.3±8.0)U/L、(18.4±7.5)U/L,均表现DD型高,II型低(均P<0.01);③患者组AC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5.9±10.4)U/L vs(20.7±11.2)U/L(P<0.01);两组ACE活性DD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I型间和II型间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①DD基因型在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分布频率升高,是高危因素,与其ACE活性增高有关;②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ACE活性升高,增高程度与基因型有关;因此基因型和ACE活性的检测可作为指导治疗的指标.

  • 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短期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作者:王嗣欣;赵亮;周丽红;林大正;高燕军;米艳娟;刘志华

    目的 评价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术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方法 分析25例接受内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复查血管造影的时间为6~12个月,就术前、术后3天以及造影复查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支架术后3天血浆HCY水平高于术前,(19.67±3.34)μmol/L vs(16.31±2.44)μmol/L(P<0.01);术后6~12个月血浆HCY水平分别与术前和术后3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09±4.25)μmol/L vs(16.31±2.44)μmol/L,(18.09±4.25)μmol/L vs(19.67±3.34)μmol/L(P>0.05).结论 支架术后短期内血浆HCY水平处于增高状态.

  •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可建

    目的 系统评价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搜集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23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研究得分均低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RR为1.22,99%CI为(1.12,1.33);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的RR(99%CI)为7.40(1.56,35.05).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三七制剂具有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的趋势,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存在临床异质性及发表性偏倚可能性较大,以及待评价研究等因素影响,降低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因此目前三七制剂对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尚不够充分.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

  • 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作者:邹文蓉;房亚萍

    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MM)在老年疾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多数患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疗方案多种多样,但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商品名:马法兰)加醋酸泼尼松(商品名:强的松),简称MP方案,仍被认为是初治患者的标准方案.然而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采用MP方案化疗3~6个疗程不缓解或缓解后很快复发,为此我们采用MP+沙利度胺治疗这类MM,并与采用其他化疗方案(VAD)治疗的患者同期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比索洛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卫;苏晓灵;常容

    比索洛尔是具有高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长期服用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总体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心源性猝死以及降低住院率、改善心功能及减少心力衰竭恶化[1].但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致命性的气道阻力增加,故禁用于哮喘或支气管痉挛性疾病.但也有研究表明在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潜在优势可能会超出肺功能恶化的风险[2].且随着高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出现,此类用药更趋安全.由此我们于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观察了6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比索洛尔血气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 咪达唑仑、哌替啶及山莨菪碱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莉;罗会平;郑继荣;许晴晴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的常用方法,但是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和疼痛,常导致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严重者可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在一些年老体弱或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患者,甚至会诱发心肺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跳停搏及脑卒中等.对这类患者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从而接近生理状态,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们对咪达唑仑、哌替啶及山茛菪碱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缬沙坦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平洋;何晓虹;张幼祥;曹衡;倪薇华;吴成权;董静

    关于缬沙坦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重构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我们作初步的超声观察研究.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作者:鲁静朝;刘凡;谢瑞芹;崔炜;杨秀春

    患者,男,62岁,主因发作性晕厥2天入院.查体:血压100/6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47次/min,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47次/min,律齐,心音可,可闻及大炮音,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余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心脏超声: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正常.心电图(ECG)示:窦性P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伴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见图1.

  • 以巨大倒置T波为主要心电图表现的肺栓塞1例

    作者:王梅;郑红梅;崔炜;王秉臣;柳宁

    患者,男,47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气短1个月,加重5天入院.胸闷、胸痛、气短在活动时出现,经休息3~5分钟内缓解.既往有下肢静脉曲张史.入院时查体: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5次/min,律齐,无杂音,P2>A2.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1~V4T波倒置,呈冠状T波,且有动态变化(见图1,2).初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肺栓塞?入院后多次查肌钙蛋白Ⅰ(-)、心肌酶均正常.胸片示:心肺隔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肺动脉压力升高.血气分析示:pH 7.363,PaO2 73mm Hg,PCO2 38.1 mm Hg,HCO3- 21.7 mmol/L,BE-4mmol/L.D-二聚体:>3.0 mg/L.肺动脉强化螺旋CT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及左肺动脉主干、左下肺动脉、舌段动脉栓塞(见图3).后诊断为肺栓塞.

  • 经食管左心室调搏终止特发性室速1例

    作者:谷国强;刘凡;崔炜;谢瑞芹;王秉臣

    患者,男,26岁,主因间断心悸、胸闷3天,加重2小时到我院急诊科,心电图如图1,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普罗帕酮(商品名:心律平)、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地尔硫(艹卓)(商品名:合心爽)等药物效果不佳.食管调搏发现房室分离,考虑为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利多卡因等药物无效,为进一步诊治收入病房.

  • 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实验室检查特点

    作者:刘丹丹;孙光

    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987年由Lee等[1]首次提出,1991年由法美英(FAB)协作组将其归入AML,确定为M0[2].M0仅根据光镜下的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很难确认,常被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随着电镜细胞化学和细胞免疫学的发展,特别是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M0得以诊断,并陆续有文章发表,但例数都很少.现总结我院近年来诊断的4例M0病例资料,并对其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诊断做一分析.

  • 糖尿病并发舞蹈症1例

    作者:蔡晓宁;陈冬;马建国

    患者,女,75岁,主因周身不自主扭动1天入院.主要表现为以肩、肘、腕、髋、膝、踝大关节为轴的不自主扭动,并有以躯干为轴的身体扭动,以头为轴的头部扭动,并见伸舌、咧嘴、挤眼等鬼脸动作.上述活动无目的性,于做自主活动时减轻,休息时加重,睡眠时消失.不自主运动时言语欠流畅,但吐字尚清晰.无肢体无力现象、无吞咽障碍,无发热及关节肿痛.既往有糖尿病史3年,未治疗.2周前曾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扭动,于院外按脑梗死治疗,1天后症状消失.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入院时查体:血压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言语欠流畅,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躯干见舞蹈样动作,面部见鬼脸样动作.余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内科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 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

    作者:王朝辉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大多数病例根据其缓解复发病程、两个以上病灶等特点,不难诊断.但少数MS在临床上首先表现为痫性发作性症状,容易误诊或漏诊.我们统计了1990~2005年的住院MS患者,并对首发为痫性发作的典型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经动脉直接溶栓治疗肱动脉栓塞成功1例

    作者:韩文生;信栓力;赵秀峰;张强

    患者,男,40岁,主因突发左前臂麻木12天入院.患者12天前在扫地时突感左前臂麻木、发胀,无明显疼痛,当时自扪左前臂发凉,桡动脉搏动消失,用力时出现皮肤苍白、花斑.1天后左前臂皮肤渐变红润,麻木、发胀感减轻,8月15日发现左无名指尖颜色变为紫黑色遂去当地县医院就诊,左上肢彩色超声结果:左肱动脉下段至桡、尺动脉分叉处管腔内充满低回声,未见血流通过,可见侧支形成,双侧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肱动脉、尺静脉管腔结构清晰,血流充盈好,无返流.当地医院诊断为左肱动脉栓塞,予复方丹参液、黄芪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 脑梗死致偏侧投掷症——偏侧舞蹈症1例

    作者:刘梅

    患者,男,51岁,因右侧肢体麻木20天,伴不自主异常运动1天入院.20天前,患者在工作中无诱因突感右手麻木,逐渐累及右侧上下肢,间歇性发作,未重视.1周后出现口周围肌抽动及右侧颜面麻木,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于1天前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屈伸、翻转、甩动、投掷等异常运动,遂前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遗传病.

    关键词: 脑梗塞 舞蹈症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白血病漏诊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侯静;张帆;刘琦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hematosis,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因长期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增加了肿瘤发生的几率.而SLE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贫血、腹痛等多种症状,合并白血病的SLE患者早期往往缺乏典型症状,较难与活跃期SLE鉴别,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SLE并白血病漏诊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望引起临床医师对同类病例的重视.

  •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徐仁佃;陶玉慧;吴成斯;杨云珠;易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运动神经系统的退化性疾病,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均会受侵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肉逐渐地萎缩与无力,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ALS的发生率约为1~2/100 000,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大部分的患者在50多岁发病.近20年来对于ALS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形成了多种发病机制的假说.而这些假说也形成治疗的基础,根据这些假说有许多不同的药物被尝试,笔者就ALS的病因假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 非诊室血压监测

    作者:张海燕;郭艺芳

    目前汞柱式袖带血压测量技术仍是判定血压水平的"金标准",几乎所有涉及血压的临床研究与诊疗指南均以此为基础.但由于这一传统的血压测量方法主要应用于医院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测量血压的频率,使得我们难以更为全面细致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特别是血压的昼夜波动与血压变异性.此外,医院这一特定环境还可能对患者的血压水平产生一过性影响(即所谓"白大衣性高血压"),仅仅依靠诊室血压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的血压分类错误[1];另一方面,又可能使那些在诊室血压正常但在其他环境血压升高(即"隐匿性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得到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汞柱血压计的逐步家庭化及其测量技术的日渐普及、以及多种新型血压检测设备(如真空机械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腕式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设备等)的问世,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家中进行血压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诊室血压的不足.实际上"真实"血压是指人体长期的血压平均水平,而任何临床测量的血压都可视为患者"真实"血压的替代指标.非诊室血压监测(如动态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更为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真实"血压水平,并因之成为当今高血压防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就非诊室血压监测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 Flt3及其突变与白血病的关系

    作者:王静;郭晓楠;徐世荣

    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el disease,MRD)是白血病复发的原因,及时检测并尽早清除MRD,才能降低白血病的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3,Flt3)基因在白血病中广泛高表达,并与疾病转归相关,有望成为白血病的泛基因.现将Flt3基因及其突变型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综述如下.

    关键词: 白血病 点突变 Flt3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现状

    作者:孙林娟;周磊;杨文明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Alzheimer disease,AD)的发病率在升高.AD病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造成患者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维力、推理能力、认知功能、情感、性格及空间关系等功能丧失,后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很大帮助.AD的病理特征主要是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以及选择性神经元丢失.迄今为止,AD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系列益智药及辅助治疗对延缓痴呆进展和促进智力恢复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现就AD的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7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临床分析

    作者:危小军;谢东明;钟一鸣;谢东阳;王小萍;廖伟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它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任一心腔、大血管或冠状静脉窦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0.5%,多数患者因发现心脏杂音而就诊,由于其临床征象类似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窦瘤破裂等,所以有时难以鉴别.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开展,尤其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日臻成熟,冠状动脉瘘的报道日渐增多,现就我院近年来经行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的7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殷小伟;韦国桢;俞小卫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通过常规胸片、肺CT、纤维支气管镜、胸水实验室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等,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明确原因,从而导致误诊或延误治疗.我们在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对不明原因的49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