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内镜直视下置放全覆膜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

    作者:牛桂军;陈卓琳;张启芳;唐余林;叶家琳

    我院应用全覆膜可回收金属支架,在电子内镜直视下治疗各种食管及贲门部良、恶性狭窄,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食管狭窄疾病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6岁,其中≥60岁27例(87.1%).

  • 贝尔麻痹236例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罗霄鹏;曾国华;包正军

    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急性进展的面部表情肌麻痹为主要临床特点,一般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差,留有后遗症,严重影响面部外观,给患者造成生理与心理的伤害.为此,我们对贝尔麻痹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高频电结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21例

    作者:陈素丽;李香兰;赵敏;李幸彬;刘宁

    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chial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及支气管软骨的结核性病变,在临床上约占肺结核患者的10%~60%[1].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是EBTB的并发症,临床以咳嗽、呼吸困难、喘鸣和阻塞气道部位的肺脏反复感染等为主要表现.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患者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我院对EBTB 21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应用高频电与球囊扩张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微创式胸腔积液引流术的体会

    作者:王玉生

    胸腔积液患者除病因治疗外,胸腔穿刺排液亦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我院采取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积液持续引流[1-3]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进展性脑梗死14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黎红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渐进性加重,在48小时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1].患者往往在住院期间病情加重,是一种难治的脑血管病,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进展性脑梗死有过报道,认为是多种原因所产生的多种状态的组合.我们对进展性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寻找其发生的早期预测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 高龄患者吸入性肺炎60例临床分析

    作者:闫巍;王全录

    当前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患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现将我们收治的6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干部保健科收治的AP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80~97岁,平均(87.0±4.7)岁.全部病例符合2008年中华感染学杂志的诊断标准[1]①伴有基础疾病:如脑血管病、各种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等.②临床表现:食物在口腔滞留咀嚼时间过长,吞咽前、中、后发生咳嗽、窒息,餐后口腔残留食物等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以及肺部炎症的症状或体征阳性.#③影像学提示肺部炎症.④痰培养阳性.

  • 脑出血患者血肿内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作者:刘绪宏;张辉;黄卡亚;喻欣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出血急性期血浆、血清或脑脊液中自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表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在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2].临床上由于取材困难,只能通过血清、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间接判断脑出血后中枢内炎症反应情况.而血肿内组织成分的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是病变局部炎症反应的真实体现,测定其水平变化有助于了解中枢及病灶内炎症反应情况及其与外周炎症反应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索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机制.为此,我们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同时,对其血肿内液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进行了观察.

  • 食用火烤蝗虫中毒7例

    作者:爱民;金花

    我院急诊科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进食蝗虫中毒患者7例,其中死亡1例.食用火烤蝗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肉眼血尿等中毒症状,经抗炎、抗过敏、对症治疗痊愈6例,其中1例出现休克、肾衰竭、呼吸衰竭、血小板减少等医治无效死亡.提示对蝗虫中毒患者给予抗炎、抗过敏治疗治疗同时,若出现急性肾衰竭,应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关键词: 中毒 血尿 复视 死亡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临床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杜纪兵;刘寅;高静;陈树涛;丛洪良

    随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也随之普及和不断发展.但是再狭窄(restenosis)的发生却使PCI技术的有效性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尽管近些年来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的广泛应用,再狭窄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是国内外一系列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涂层支架仍然存在5%左右的再狭窄率[1-2],而且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一些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管造影下的病变特性和支架术中的技术参数也会影响再狭窄发生.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单莉;洪云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调节能量平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AS)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血清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累及部位广,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基础是AS.本研究通过测定正常人群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脂联素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

  •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路伟;杨钧;付玲娣;钱涛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是不动杆菌菌属中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为条件致病菌,约占不动杆菌属的70%以上.该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肺炎、皮肤伤口感染,泌尿生殖感染等[1].

  • 血清肌钙蛋白Ⅰ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作者:马莉;李晓惠;陶凌;刘云庆

    目的 现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与1年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8年1~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5例,根据住院测定的cTnI浓度将患者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异常组再分为轻度增高组、中度增高组、增高组,记录其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发生的心脏性事件.结果 225例患者随访1年发生心脏性事件58例(25.8%),异常组病死率依次高于正常组(60.0%>40.8%>24.0%>18.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论 cTnI增高是随访1年发生心脏性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是死亡的预测因子.血清cTnI>0.10 μg/L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高危人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作者:李杰;刘惟优;赖庆文;曾治平;刘建生;袁平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AECOPD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抵抗素、TNF-α水平,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3.2±1.9)μg/Lvs(4.2±2.4)μg/L,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1 505±252)ng/L vs(397±6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营养不良患者抵抗素水平低于非营养不良患者,(2.6±1.8)μg/L vs(3.5±2.1)μg/L(P<0.01).AECOPD患者抵抗素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客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体质量指数(BMT)及胸围、腹围呈显著正相关(r=0.356~0.493,均P<0.01),而TNF-α与FEV1、FEV1/FVC、BMI及胸围、腹围呈显著负相关(r=-0.521~-0.395,均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下降,合并营养不良时下降更加明显,而TNF-α水平则升高,合并营养不良时升高更加明显.

  • 海拔对不同生活环境藏、汉两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马平;宋克勤;王向农;来焱华;李玉琴;李宝娟;高艳辉;李进祥;王砚琴;齐社宁

    目的 探讨海拔时不同生活环境藏、汉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为不同海拔地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预防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275例被调查者为世居或长期生活在海拔3 500 m及2 400 m的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人群,测定被调查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尿酸、血脂,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 500 m海拔中,城镇汉族收缩压高于城镇藏族收缩压,(121.83±18.22)mmHg vs(111.92±12.97)mmHg(P<0.05),牧区藏族血糖高于城镇藏族血糖,(6.07±2.29)mmol/L vs(4.58±1.13)mmol/L(P<0.01),城镇汉族甘油三酯(TG)高于牧区藏族TG,(1.52±0.94)mmol/L vs(1.07±0.64)mmol/L(P<0.05),牧区藏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城镇汉族LDL-C,(2.58±0.75)mmol/L vs(2.13±0.94)mmol/L(P<0.05),但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之间舒张压、血尿酸、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400 m海拔中,牧区藏族舒张压高于城镇藏族舒张压,(86.14±9.84)mmHg vs(80.17±10.98)mmHg(P<0.05),城镇藏族HDL-C高于城镇汉族HDL-C,(1.73±0.45)mmol/L vs(1.49±0.27)mmol/L(P<0.05),但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之间收缩压、血糖、血尿酸、TG、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500 m海拔中牧区藏族血糖及LDL-C高于2 400 m海拔中牧区藏族血糖及LDL-C(P<0.05或<0.01),而收缩压、舒张压、TG、HDL-C却低于2 400 m海拔中牧区藏族收缩压、舒张压、TG、HDL-C(P<0.05或<0.01).3 500 m海拔中城镇藏族舒张压、TG、HDL-C低于2 400 m海拔中城镇藏族舒张压、TG、HDL-C(P<0.05或<0.01).两个海拔中城镇汉族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拔对牧区藏族及城镇藏族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 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膜结合CD14受体的表达与预后关系

    作者:郭皓;王海燕;祁红辉;张天敏;胡振杰

    目的 观察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膜结合CD14受体(mCD14)的表达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35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按预后分为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1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mCD14表达在病后不同时间的动态改变.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发病后0小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分别为SOFA(18.93±9.37)分vs(20.75±8.6)分、SOFA(9.27±3.90)分vs(9.10±3.21)分(P>0.05),发病后0、12、24和48小时PBMC表面mCD14表达2.61±1.59、2.93±1.92、3.05±1.73、4.14±1.99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64±1.79(P<0.01),48和72小时逐渐升高4.14±1.99、4.51±2.08.但未达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0、12、24、48和72小时mCD14表达3.14±1.95 vs 2.66±1.50、3.11±2.03 vs 3.45±2.01、3.66±1.87 vs 2.84±1.70、5.30±1.95vs 3.51±1.55,第48~72小时生存组明显高于死亡组,组间(F=15.969,P<0.01),不同时点(F=17.347.P<0.01),组间·不同时点(F=29.138,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CD14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改变对重症脓毒症的转归有一定的预警意义.

  • 258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歌;郑丽丽;杨静;李志臻

    目的 认识肾上腺肿瘤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58例肾上腺肿瘤,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58例肾上腺肿瘤中库欣综合征79例(30.6%),嗜铬细胞瘤71例(27.5%,71/25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9例(26.7%,69/258),意外瘤62例(24.0%,62/258)(其中有功能瘤12例),肾上腺恶性肿瘤27例(12.2%,27/222).结论 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疑诊患者应行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和影像学检查.意外瘤在肾上腺肿瘤中的比例增高,临床上应予以重视,避免漏诊.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罗萍;杜松;段红艳;朱好辉

    目的 评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患病情况及与血尿酸、心肾功能、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老年CHF患者(年龄>60岁)进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测定,并与血尿酸、心肾功能、NT-proBNP及TNF-α水平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AU患病率为41.2%.MAU与血尿酸(r=0.423,P<0.05)、NT-proBNP(r-0.416,P<0.05)、TNF-α(r=0.324,P<0.05)呈正相关,而与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无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MAU与血尿酸独立相关(β=0.223,P<0.05).结论 老年CHF患者MAU检出率高且与血尿酸、NT-proBNP、TNF-α水平相关.

  • 急性白血病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振华;刘世超;牟凤萍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血清HGF和VEGF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SIA)法动态检测并分析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血清HGF和VEGF的水平.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血清HGF水平(1 196.86±282.31)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32.55±65.16)ng/L(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血清HGF水平(1 224.53±283.19)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332.55±65.16)ng/L(P<0.01);ANLL患者C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分别为(1 140.31±266.23)ng/L,(478.50±183.75)ng/L(P<0.01),N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分别为(1 432.51±235.30)ng/L,(1 386.63±197.95)ng/L(P>0.05).结论 AL患者血清HGF及VEGF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HGF水平及VEGF水平升高.血清HGF及VEGF水平可作为监测AL的疗效指标.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AL的预后判断指标,血清HGF水平对白血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 C反应蛋白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韶华;谢永强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大肠癌,84例大肠腺瘤、36例肠镜正常者CRP和肿瘤标志物表达结果.结果 血清CRP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在大肠癌组表达强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和肠镜正常组(P<0.01或<0.05).大肠癌组内上述指标的表达强度为Ⅲ、Ⅳ期>Ⅰ、Ⅱ期(P<0.01或<0.05),阳性率为Ⅲ、Ⅳ期>Ⅰ、Ⅱ期(P<0.05),而Ⅲ、Ⅳ期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Ⅰ、Ⅱ期CRP阳性率高于CEA、CA12-5、CA19-9的阳性率,Ⅰ期40.0% vs 5.0%、10.0%、5.0%(P<0.05),Ⅱ期66.1% vs 27.4%、37.1%、35.5%(P<0.01),而在大肠癌Ⅲ、Ⅳ期中上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价值,临床医生不应忽略CRP持续升高患者在排除其他升高原因后有潜在肿瘤的可能性,应尽早作进一步检查.

  • 应用生物电阻抗法对临床评估达干体质量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水负荷的研究

    作者:张俊霞;徐金升;崔立文;何雷

    目的 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评估正常人群和临床评估达干体质量的透析患者体内水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并比较在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石家庄市区健康志愿者240例作为对照组(A组),男120例,年龄(43.4±10.2)岁,记为A1组,女120例,年龄(44.7±13.5)岁,记为A2组;病例组(B组)选自2008年1~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法评估均达到干体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男20例,年龄(45.6±10.8)岁,记为B1组,女20例,年龄(43.7±13.9)岁,记为B2组;所有患者均处于肾疾病的终末期,平均透析时间(20.0±7.2)个月.生物电阻抗测定并记录A组、B组透析前、B组透析后的总水含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TBW%)、细胞外液占总水含量的百分比(ECW/TBW%)、细胞内液占总水含量的百分比(ICW/TBW%),与A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透析中的主诉、症状、血压、心率等.结果 B1组TBW%透析前与A1组比较(71.83±7.83)% vs(60.53±4.98)%和透析后与A1组比较(70.63±7.43)% vs(60.53±4.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W/TBW%、ICW/TBW%则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B2组TBW%透析前与A2组比较(71.28±10.38)% vs(59.07±6.73)%(P<0.05)和透析后与A2组比较(69.41±8.17)% vs(59.07±6.7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CW/TBW%、ICW/TBW%则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透析前患者TBW%高于正常人,增加的水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同步增加的.②透析后临床法评估达到干体质量的患者,用生物电阻抗测定TBW%仍高于正常人,说明临床评估干体质量的方法粗略,不精确.③生物电阻抗分析法通过对人体内水含量及其分布的测定,对干体质量的评估比临床法更准确.

  •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婉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

  •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骆晓豪;骆淑华;危艳平;农海玲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胀、早饱、暖气、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为主,但多次检查并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相比之下,中青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高,老年人则相对较低,但当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易被误诊,而且易诱发其他严重的老年性疾病,故应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大量的资料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多数属于动力障碍型[1].但根据我们的观察,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虽然为功能性,但经消化酶制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我们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赏和;傅晓骏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在我国DN已占DM患者总数的15%左右,且以每年8%~10%的速率递增[1].为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DN减少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贝那普利联合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研究

    作者:余静;王长元;李风英;康乃新;曹俊英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后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因此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1].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及时有效地减少尿白蛋白,是逆转或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肾脏的关键[2].仅西医治疗不能完全阻止肾功能进行性下降,近几年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一定效果.

  • 肝硬化伴发结核性脑膜炎1例

    作者:詹东昂

    患者,男,41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史3年,因尿黄、乏力、腹胀30天,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及精神疾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6.3℃,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18次/min,心率76次/min,意识清楚,全身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掌(+),蜘蛛痣(+),心肺末见异常,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末触及,脾肋下3 cm,中等量腹水,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5例

    作者:满祥鑫;孔岩;郭素彦;张正春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血管内膜破损后,血液穿过病变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间,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急症,发病率为5~10/100万,AD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48小时内未经治疗病死率高达50%以上[1].以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症状的AD往往首先就诊于神经内科,现将我们在2007~21309年遇到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而首诊于神经内科的AD 5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RS3PE综合征1例

    作者:王维;吕昭萍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双手肿痛1个月",于2009年12月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双手背、手指肿胀明显,伴隐痛,晨间明显,晨僵时间>1小时.查体:面无红斑,未见口腔溃疡,双手背及双手指凹陷性肿胀、压痛,握拳困难,双腕屈伸受限,类风湿因子、环瓜氨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RA33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可浸出核抗原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结核菌素试验均阴性.X线片:双手软组织肿胀,未见骨质破环.

    关键词: 滑膜炎 体征和症状
  • 恩替卡韦治疗抗结核药物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魏茂周;郑嵘;韩冰冰;董安山;王琼

    例1,男,43岁,既往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此次因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于2008年5月6日入院治疗.入院后查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HBV DNA)3.8×104 copies/ml.入院后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口服异烟肼0.3 g、利福平0.45g、乙胺丁醇1.0 g、泼尼松30 mg,每天1次.治疗10天复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220 U/L,HBV DNA 4.2×105copies/ml.随停用抗结核药物,加用甘草酸二胺(甘利欣)、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药物保肝治疗.

  • 静脉高氧液治疗3例面神经炎体会

    作者:苏军华;孙文明;时乐华;乔田英

    例1,女,72岁.不明诱因右耳后疼痛,有蚕豆大的肿块,流泪、跟睑下斜,晨起发现口角歪斜,漱口时漏水,味觉丧失、听觉过敏,总院磁共振成像排除颅内占位性疾病及其他脑血管疾病,于2009年11月18日来我部接受静脉高氧治疗.给予静脉滴注高氧液(制备方法:将5%葡萄糖或0.9%氯化钠的基液250 ml经高氧液体治疗仪以3 L/min的氧流量进行光量子溶氧活化10分钟后加入中药注射液备用)250 ml(0.9%氯化钠)+三七总苷(血塞通)300 mg,3个疗程共30天;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 ml+利巴韦林0.4 g,共10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共6天;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500μg,每日1次,共10天.第1疗程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第2个疗程痊愈,第3个疗程巩固.

  • TCF7L2基因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永红;戴武

    2型糖尿病(T2DM)正日益对公共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全世界约有6%的人口受其折磨,而且随着人类饮食的改变和肥胖症的增多,这一比例还将会提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T2D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糖尿病易感基因的遗传很复杂,它并不简单的遵循孟德尔显性和隐性遗传法则,而是呈复杂性遗传模式,即多个基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共同决定疾病的易感性.虽然目前研究发现T2DM与在第5号、6号、10号和12号染色体上的变异性基因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与具体某个基因的关联性却非常微弱.

  • 心脏起搏与脑钠肽、肌钙蛋白Ⅰ的水平变化

    作者:段兵;崔炜;都军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Sudoh等[1]首先从猪腩分离出来的利钠肽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心室的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或心室扩张是BNP释放的重要机制[2],其次BNP的分泌还受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Horie等[3]报道BNP是评价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血流动力学的敏感生化指标,不同起搏方式下BNP水平不同.近又有人提出BNP可以用作起搏器植入人群中心力衰竭的一项筛选工具[4],是其心力衰竭发生的一项独立预测因子[5].人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敏感和特异的指标,据报道心脏除颤起搏器(ICD)的植入可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因子水平的增高[6],其原因可能与除颤电流及电极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有关.

  • 溶血磷脂酸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作者:张晓峰;赵占胜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在AS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脂类分子[1],主要由活化的血小板和许多受炎性刺激的细胞产生[2],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影响靶细胞的功能.LPA在AS斑块中有较高的表达,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就LPA在糖尿病血管病变方面的机制综述如下.

  • 肾错构瘤12例影像误诊分析

    作者:刘晓宇;杨国财;唐桂波

    肾脏错构瘤(RAMLJ),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约占肾肿瘤的3%,好发年龄在40~50岁,80%为女性.肾错构瘤是遗传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X染色体的失活、突变或基因杂合性缺失有关[1].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肾癌.2000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两家医院术前诊断为肾细胞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共186例,其中术前及术后病理证实RAMLJ 12例.

  • 我国科研人员找到多发性硬化病潜在药靶

    作者:

  • 第二届华北长城会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09年年会特约专家精彩讲座摘录(七)

    作者:贾新未;傅向华

    11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张建新教授就"河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做报告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 南阳农村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流行病学及病因调查分析

    作者:何方;司春婴;秦立权;阎锴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rickets)是生长中的骨骼因缺乏维生素D,在成骨过程中不能正常沉着钙盐,导致骨软化并致骨骼畸形一种儿童疾病.自欧洲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佝偻病是各国婴幼儿的多发病,重症佝偻病因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肺炎、腹泻等疾病而增加小儿病死率.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自美国开始,因乳类强化维生素D及母乳喂养儿添加维生素D,发病率急剧下降.我国是佝偻病多发地区,尤以北方为甚.

  • 1018例医院在职人员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王晓军;苏运辉;刘文星;徐丽梅;吴一平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的患病率都在逐年增高,但其在医务工作者中的患病率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对我院在职职工进行了血糖、血脂、尿酸及血压的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56例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作者:曹艳萍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衍生物,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因其独特的抗菌活性、使用简便、无需皮试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该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也日渐增多,引起了临床上对克林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重视.为此,笔者查阅了1999~200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56例克林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供临床参考.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