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青年脑梗死112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农媛;肖海;杨叶妮

    脑梗死过去被认为是老年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梗死呈现年轻化的趋势,45岁以下的青年脑梗死患者日益增多,这不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防治青年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拱忠影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吸收和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侧索及周围神经,严重时大脑白质及听神经均可受累.本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轻瘫、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及周围神经障碍等.本研究对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断的21例SC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野变化分析

    作者:李凤春;刘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目前成人失明的第一位眼病,是由长期慢性高血糖引起视网膜血管自我调节紊乱,血液流变异常以及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导致.由于DR具有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特点,因此早期发现DR微血管异常,通过积极控制血糖和合理的视网膜光凝等治疗措施,减缓DR的发展,降低致盲率显得非常重要.DR在临床上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本研究通过观察这两型糖尿病患者的视野变化,了解DR与视野改变之间的关系,通过视野变化了解DR患者网膜功能变化.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溶血磷脂酸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高连生;郝树森;陈稚丽;马娟春;张丽英;李军;常宁;倪志超;高乐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与多种疾病有关,特别是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尤其是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我们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LPA和HCMV的检测,探讨LPA与HCMV感染的相关性.

  • D二聚体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静芹;李娟;李丽芳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2型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DM患者中约有25%~40%将来会发展成DN[1].据美国肾脏病资料库2008年统计,在中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DN约占44.8%[2].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是诊断早期DN的重要指标,如果在微量白蛋白尿之前发现DN并进行干预治疗,可以逆转DN,甚至防止DN的发生[3].因此,我们采用D二聚体(d-dimer latex,D-D)为一观察指标,探讨其对老年早期DN的诊断价值及与DN进展的关系.

  • PCAI方案治疗结缔组织病伴发弥漫性肺间质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巩丹丹;方文龙;聂英坤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大类风湿性疾病的总称,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小血管炎及组织损伤为特征,全身多脏器受累为主要表现.虽然每一种CTD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主要受累靶组织器官,但这些疾病都是系统性疾病,均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其中呼吸系统受累极为常见.

  • 典型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差别

    作者:卢宏志;徐淑凤;乔华;刘丰遂;张向宁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症状为喘息、胸闷和咳嗽,以上症状也常常被称为哮喘的三联症.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特殊类型哮喘[1].哮喘是一类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性疾病,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却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两者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有何差别呢?目前,诱导痰细胞计数以及支气管镜灌洗液细胞计数是主要的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方法,诱导痰以其无创性、便捷性成为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诱导痰细胞计数,了解哮喘及CVA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情况,评价两者气道炎症的差异.

  • 荧光原位杂交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典型及非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

    作者:许力;林金盈;莫文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90%以上的CML可检测到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是其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改变.非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属于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范畴,同样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但aCML无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由于其临床表现、细胞学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不同,其治疗及预后不同[1],对于骨髓细胞学及白血病免疫分型提示符合CML或者aCML的患者,进一步完善染色体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以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我们分析CML及aCML患者的染色体变化及BCR/ABL融合基因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 高龄患者术后发生分水岭型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杜双霞;赵合意;张晓红;张海青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发展,高龄手术患者日益增多.而此类患者多存在有各种心、脑、肺等合并症,如果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有可能顾此失彼,甚至出现新的并发症,其中分水岭型脑梗死(WSI)尤其容易发生于此类患者.我们通过对我院外科系统手术患者进行系统回顾研究,发现术后出现脑梗死57例,其中WSI患者31例,占54.3%.通过对其发病原因、治疗过程等进行分析,旨在找到正确的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发义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心律失常报告病例逐年增多,多数呈良性过程,但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可合并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成立以来共收治该病患者20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变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秀梅;郭翠萍;商建军;刘静云;胡宝峰;朱红爱;马青松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之一,控制血糖、防治DM并发症势在必行.全面评价血糖水平是良好血糖控制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常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作为血糖水平的评估指标,其中HbA1c一直被视为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是关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其的影响,目前尚有争论.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DM患者不同HbA1c水平与空腹和餐后血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积极防治DM,改善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 尿转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志斌;腾学农;邵慧霞;多玲琴;王明洲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 stage renal failure,ESRD).然而,早期DN缺乏典型症状,因此经常有误诊、漏诊的情况.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是临床常用的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然而研究表明[1-2],经冻融离心后的尿mALB测定值可低于实际值的20%~50%,这样可使一部分出现尿mALB的患者漏诊.并且尿路感染、月经期、运动等因素均可以影响尿mALB,其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尿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和尿mALB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

  • 螺内酯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素华;刘哲;张利宣;赵维江;黄建敏;潘丽萍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使用螺内酯治疗前后血清醛固酮、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ITP)水平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减轻心房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房颤患者67例和条件相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30例,并将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及螺内酯(20mg/d)治疗组(34例),治疗6个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醛固酮、PICP及CITP水平.另选对照组为30例,无房颤发作史,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一般资料匹配.结果 房颤组血清PICP、CITP、醛固酮浓度及左房大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房颤组血清醛固酮与左房大小呈正相关( r=0.302,P<0.05)、血清PICP浓度与左房大小呈正相关( r=0.369,P<0.01),螺内酯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醛固酮、PIC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但螺内酯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两组血清醛固酮及PIC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螺内酯通过降低房颤患者血清醛固酮、PICP水平,从而减轻心房纤维化,延缓房颤的发生发展.

  • 主动脉夹层分离1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庆;张新金;杨蓓;杨志刚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分离(AD)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连续确诊的114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本研究114例AD患者中95例(83.3%)有高血压病史,以疼痛为首发症状占103例(90.4%).超声、CT、MRI、主动脉造影(DSA)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60.0%、94.1%、96.6%、100%.确诊后经内科保守治疗78例,外科手术11例,支架植入术25例,其院内、发病后1年、2年、3年以上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5.4%,66.7%,64.9%,63.2%,其中内科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为66.7%、53.8%、51.3%,51.3%,外科手术组的生存率均为81.8%,支架植入术组的生存率分别 为100%、100%、100%、92.0%.结论 高血压是AD的主要病因,疼痛是常见的首发症状.超声、CT、MRI 3种技术联合运用有助于AD的诊断和定位,快速诊断和及时的标准化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并且,根据临床分型和病情进行外科或介入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 兰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检测及分析

    作者:薛一鸣;林丽星;陈婧;陶仲宾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肺炎支原体在不同季节、呼吸道疾病、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间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768例住院患儿,采用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7种常见病毒的IgM抗体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 IFV)、副流感病毒(PIF)、艾柯病毒(ECHO)、柯萨奇病毒(COX)、EB病毒(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HHV-4),并对其中509例进行肺炎支原体(MP) IgM抗体检测.结果 768例标本中阳性检出率44.5% (342/768),其中RSV占阳性率的48.8% (167/342),以1~3岁年龄组检出率高为57.6% (129/224).21例大叶性肺炎患儿进行MP-IgM抗体检测,其中42.9% (9/21) MP-IgM抗体阳性.结论 病毒仍是兰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RSV常见.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也是引起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

  • 新疆维吾尔族单胺氧化酶B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作者:曾文晶;张晓莺;李燕云;刘燕;李燕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多巴胺代谢酶-单胺氧化酶B(monoamine oxidase B,MAOB)基因内含子13G/A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LFP),经卡方检验,分析95例PD患者与104例健康对照的MAOB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结果 PD组与健康对照组MAOB基因G/A等位基因频率、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PD组与男性健康对照组、女性PD组和女性健康对照组等住基因频率、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PD组与女性PD组等位基因、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4,P<0.05;x2=18.030,P<0.01).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MAOB基因内含子13 G/A多态性可能与PD遗传易感性无关,男性PD组与女性PD组基因型分布不一致.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亚型肠上皮化生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赖跃兴;徐萍;杨道华;徐凯;王静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肠上皮化生不同亚型中突变型p53 (mt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14碳-呼气试验检测Hp,通过爱显蓝-雪夫(AB-PAS)和高铁二胺-爱显蓝(HID-AB)黏液染色区分肠上皮化生亚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法检测mt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肠上化生各亚型Hp感染率均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各亚型之间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性结肠化生mtp53蛋白表达率为24.4%,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和非萎缩性胃炎;不完全结肠化生组Hp阳性患者中mtp53蛋白表达率为36.0%,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 不完全性结肠化生中突变型p53表达升高,其表达可能与Hp感染有关.

  • CDH1基因甲基化与食管鳞癌的关系

    作者:李永丽;张立玮

    目的 探对食管鳞癌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状况及其与烟酒史、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食管鳞癌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组织CDH1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1.6%(32/62)、22.6%(14/62)和0(0/18).癌与癌旁组织比较,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和正常组织比较,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84,P<0.01);癌旁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87,P>0.05).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与其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食管鳞癌发生关系密切,在食管鳞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CDH1基因甲基化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常规染色体分析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和20q-异常

    作者:唐元艳;梁艳;熊涛;张利铭;虞咏知;黄知平

    目的 比较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CCA)及荧光原住杂交(FISH)两种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8号和20号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40例MDS患者,CCA法采用骨髓短期培养法,核型分析采用R带技术.FISH法采用间期FISH,选取探针组合检测+8和20q-.结果 采用CCA法,+8和20q-检出率分别为7.5%(3/40)和7.5% (3/40),而利用FISH技术,+8和20q-检出率分别为12.5%(5/40),20.0% (8/40).采用FISH可以提高8号和20号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但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结合FISH能提高MDS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与CCA比较,采用组合探针的FISH更为敏感和特异.

  • 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血糖控制应个体化

    作者:王全胜;李骏;刘晓丽;倪卫慧;吴静;邵晓丽;祝保艳

    目的 探讨我院近3年来20例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针对我院急诊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降糖药物选用方式、发病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年龄分成两组:≥65岁组(13例)和<65岁组(7例),从中找到引起低血糖昏迷的常见原因,由此探讨预防的措施.结果 我院低血糖昏迷主要发生在高龄糖尿病患者中;与口服磺脲类长效降糖药物和注射预混胰岛素有关;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昏迷发作时间以夜间为主,且与HbA1c较低有关;与<65岁组相比,≥65岁组患者有更低的HbA1 c(5.4±1.2)%vs(7.3±1.6)%(P<0.01),发作时更低血糖(1.58±0.59) mmol/L vs (2.39±0.67)mmol/L(P<0.05)和更长的病程(10.7±3.2)年vs (6.2±2.4)年(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血糖控制宜个体化.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儿童难治性紫癜性肾炎

    作者:王康;李少莉;胡永翠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少儿时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程有迁延倾向,也是小儿慢性肾衰竭主要病因之一,HSPN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HSPN的发生率在20%~30%,各家报道不一,从肾脏病理学分析,有人提出HSPN发病率高达100%.而难治性紫癜性肾炎(RHSPN)更是目前临床慢性肾病治疗为棘手,预后较差的病种,目前对RHSPN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应用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激素治疗RHSPN,并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疗法作比较,观察MMF的治疗效果.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韦哲;尚春风;高爱鲜;周巍巍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极高.急性期积极有效治疗对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2010年以来,笔者对50例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从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消退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经济性评价荟萃分析

    作者:王琳;胡金云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相关、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居多.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正在迅猛增加,治疗此类疾病主要以口服降糖药为主[1-3].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种类很多,主要是以西药为主.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有以下几类:磺脲类降糖药物、双胍类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剂.本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两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双胍类中的二甲双胍,磺脲类中的格列吡嗪)的经济学评价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选择经济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

    作者:薛建峰;陶蕾;翟荣慧;段鲁勤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房颤发生机制复杂,但目前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显示炎症在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起重要作用[2-3],炎症在房颤中的作用也已引起人们的重视[4].C反应蛋白(CRP)是肝脏合成的急性期反应蛋白,被认为是重要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之一,其升高标志着机体处于一种炎症状态.本研究尝试探讨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阵发性房颤对血清CRP水平的影响.

  • 原发性肝癌患者碘普罗胺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作者:陈光武;陈新梅

    患者,男,58岁,因乏力、纳差、肝区不适1周于2011年11月2日入院;患者有饮酒史20余年,白酒每天约100 9左右;血糖升高5年,具体血糖不详,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本次入院查肝功能、血糖;丙氨酸转氨酶100.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80.0 U/L,总胆红素43.4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 179.3 U/L,谷氨酰转肽酶(GGT)559.7 U/L,葡萄糖7.6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肝炎系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余均阴性;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500μg/L,癌胚抗原11.7 μg/L.胸片、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色超声提示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主干及分支管腔内可见絮状中等回声,考虑栓子形成;肝实质回声不均匀,胆囊壁毛糙增厚;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 巨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致食管严重受压1例

    作者:王佳旺;鲁静朝;刘凡;谢瑞芹;崔炜;裴玮娜

    患者,女,71岁,间断胸背部疼痛6个月,加重7天于2011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缘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呈撕裂样疼痛,伴出汗,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肩背部不适,无头晕、黑矇,症状持续约14小时未见明显缓解,遂于我院心外科住院治疗,诊断为:“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高血压”,拟行主动脉带膜支架植入术,但因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缩窄”,导管不能顺利通过,而未能手术.此后给予控制血压、减慢心率等治疗后好转出院.

  • 较大剂量帕罗西汀治疗阴道肛门疼痛的老年抑郁症1例

    作者:王佳亭;俞爱月;苏巧荣

    患者,女,78岁,大学文化,2009年11月就诊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主诉阴道肛门疼痛近40年,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伴失眠、便秘、紧张、担心、怕冷、食欲下降、全身乏力、行走困难等症状.患者数十年奔波于北京、上海、杭州及本地各大医院,行超声、CT、磁共振、X线、血常规生化等各种检查,妇科、肛肠科检查,均无明显的异常发现,呈用针灸、按摩、热疗、中药等治疗,也用过多种“止痛”、“神经营养”、“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均因患者依从性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而未见明显疗效.检查:患者痛苦面容、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诊断为抑郁症,建议抗抑郁治疗为主.

    关键词: 抑郁 疼痛 阴道肛门
  • 肝内胆管囊腺癌诊治进展

    作者:李书良

    肝内胆管囊腺癌是一种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因本病缺乏典型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容易延误诊断.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诊治特点进行总结,旨在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 炎症性肠病致病因素及实验室诊断技术应用进展

    作者:程玉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由于两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病理学上共同表现为肠黏膜炎症,所以临床诊治较为困难.IBD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近些年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IB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现将近年来IBD的致病因素及实验室诊断技术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雅楠;李强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IR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糖尿病终末阶段易累及全身各脏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T2DM的主要危害之一.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是2005年发现的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不仅参与了肥胖、代谢综合征、IR、和T2DM的发生发展,且还作为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一种因素[1].现就RBP4与T2DM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做一综述.

  •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立鑫;刘立忠

    超声已经成为浅表软组织肿块检查与诊断的主要手段,但是二维超声只能提供有限的断面信息,三维超声成像则能够从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病灶的特征,信息更丰富.本研究对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对照诊断研究,探讨三维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的价值.

  • 彩色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钙化的相关性

    作者:马惠;冯国燕

    高血压患者主动脉瓣膜承受的血流冲击力增大,容易引起胶原纤维断裂形成利于钙盐沉积的间隙,即高血压患者更易罹患主动脉瓣钙化.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应用简便易行的超声技术监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价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已被临床医生所公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主动脉瓣钙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高海拔地区巨大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国强;尹慧娟;金仁波;王黎明;毛文凯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巨大ASD是指缺损直径>30 mm者[1].ASD介入封堵术已成为治疗继发孔型ASD的成熟方法[2],超声心动图在封堵术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总结分析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下巨大ASD封堵247例患者的资料,探讨TTE在高海拔地区巨大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药物中毒16例

    作者:李辉林

    急性药物中毒是医院急诊的主要病种之一.传统药物治疗虽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大多数药物无特效解毒剂,往往延迟救治时间,导致抢救成功率不高.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急性药物中毒,降低了患者病死率.现就药物中毒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组织损伤时氨溴索对肺组织Bcl-2/Bax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马玉腾;郭宪立;高恒波;苏建玲;霍淑花;胡军利;姚冬奇;王荣英;陈慧;刘建辉;田英平;石汉文

    目的 探讨在百草枯(PQ)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氨溴索(AM)对肺组织Bcl-2/Bax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6只、AM对照组(AM组)6只、急性肺损伤组(PQ组)16只和急性肺损伤+AM治疗组(PQ+AM组)16只.取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肺组织p38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表达;肺组织Bcl-2、Bax免疫组化分析;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C组和AM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PQ组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Q+AM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PQ组减轻.PQ组血清TNF-α水平、p38 MAPK和Bax蛋白表达、肺组织细胞凋亡均较C组和AM组显著增加(P<0.05),PQ+AM组较PQ组均有降低(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在AM干预后较PQ组升高(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导致了大鼠急性肺损伤,经氨溴索治疗后,通过调节p38 MAPK、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从而使肺组织细胞凋亡减少,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百草枯中毒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 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商玮;赵智明;赵凌杰;赵鹏;蔡辉

    目的 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和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的表达及姜黄素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SD大鼠,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甲氨蝶呤组.造模后9天起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50 mg·kg-1·d-1,连续14天;甲氨蝶呤0.5 mg·k-1·d-1,连续5次.取膝关节滑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滑膜微血管密度(MVD),半定量计算HIF-1α表达.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滑膜MVD(11.10±1.50)分和HIF-1α(1.50±0.33)分表达较正常组增加明显(P<0.01);②治疗后甲氨蝶呤组的MVD(8.73±1.15)分,HIF-1α(0.85±0.34)分和姜黄素组的MVD(8.81±1.14)分,HIF-1α(0.80±0.26)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甲氨蝶呤组、姜黄素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能有效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和HIF-1α的表达,这可能是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 2011年神经病学临床方面的主要进展

    作者:李震中;李世平;付金生;孙世超

    2011年国内外神经病学领域有诸多新的进展,但对临床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论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发布了血管因素可导致认知障碍和痴呆的一项声明,并发布了首个关于脑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其他学会分别推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治疗指南、2011年美国阿尔茨海默病新诊断标准等重要临床工作相关的指导性文章.这些指南、数据的公布及相关的建议和推荐都会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诊断 指南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