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观察

    作者:章俊华;胡启江;钱淑平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是临床急症,其并发症多,即使充分使用肟类型复能剂及胆碱能拮抗剂,病死率仍很高.我院3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HP),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肺部真菌感染30例临床分析

    作者:赖庆文;赖丽萍;刘惟优

    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占所有深部真菌感染之首位[1],特别近年来由于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日益增多,现就我科2002~2004年住院患者诊断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0例基础疾病包括:做一总结,分析如下.

  • 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43例分析

    作者:宋京中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s failure,MOF)是发生于老年患者群体中一个重要的临床综合征.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干部病房9年中住院的593例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资料,旨在分析老年人肺部感染与MOF之间的因果关系.

  •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30例诊疗观察

    作者:杨颖丽;陈琍;胡秀荣;陈晓青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是指儿童时期的一种结缔组织病,病因至今不甚明了,并常以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表现起病,经过一段时间本病症状才明显[1].现将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诊治的30例JAS患儿报告如下.

  • 急性酒精中毒1 778例分析

    作者:马玉腾;田英平;石汉文;吕翠环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疾病,我院急诊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1 778例,为了解急性酒精中毒的流行病学规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我们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急性 治疗
  • 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注射治疗顽固性癌痛

    作者:徐贯杰;曹殿赢;李智岗

    神经阻滞和神经破坏仍然是癌痛药物三阶梯治疗的有效补充手段,它是晚期癌性疼痛治疗的"第四阶梯"[1].腹腔神经丛的交感神经主司上腹部脏器的感觉传导,阻滞或破坏这些交感神经纤维后对躯体感觉、运动和内脏消化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对152例顽固性上腹部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在X线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行腹腔神经丛破坏术(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NCPB)镇痛,现总结报道如下.

  •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胡爱学;陈琦;万毅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慢性气流阻塞并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患病人数多(3%),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防治尤为重要.近年来,有关治疗COPD稳定期的药物很多,但均不能阻止或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价其能否达到阻止或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92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与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转录活性的关系

    作者:张学军;孟钊;王丽亚;牛会忠;宫颖新

    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是临床常见病,可以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易发生出血、感染、休克、胃肠道功能损害、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1].OJ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但关于免疫抑制的机制目前有许多学说[24],其中内毒素血症可以使免疫抑制.淋巴细胞核的核仁是由位于某些染色体D和G上的核仁组成区(nuclear organizer region,NOR)产生.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Ag-NOR)的嗜银强度是反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r-DNA)转录活性及蛋白合成水平的重要标志[5].r-DNA转录活性是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三叶因子Ⅰ与黏蛋白5AC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祁绍艳;李继昌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我国居恶性肿瘤首位,发病机制迄今未明.近年来,关于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s,TFFs)、黏蛋白(mucins)与胃癌的发生、发展逐渐引起关注.在此,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三叶因子Ⅰ(TFF1)与黏蛋白5AC(MUC-5AC)在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改良食管pH电极管置入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健;魏岩岩

    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p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但由于pH电极管较细,在气温升高时,导管变软,造成置管困难,特别在精神紧张配合不好者或老年人等更为突出.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将置管操作做以下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电子内镜下行OB胶黏堵术治疗食管气管瘘11例体会

    作者:柳慧;韩建京

    临床上常见的食管气管瘘可由外伤、感染、晚期中段食管癌引起,也可为食管癌放疗后的并发症之一.此症难以自行愈合,多数患者短期内死于吸入性肺炎、气管阻塞及营养不良等,临床处理极为棘手.目前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和带膜食管支架堵瘘术为主,外科手术疗效甚差[1],带膜支架治疗亦存在不足之处:支架放置的位置可能无法完全堵住瘘口,且可能对食管甚至食管以外的器官造成损伤,支架本身属异物,可能导致食管局部增生而致狭窄.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我科室应用医用OB胶经电子内镜行黏堵术,治疗食管气管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高压注射器在脑动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贾香丽;付凯亮;刘增品;王铁钢;赵林

    脑动静脉接触性溶栓是经过脑血管造影确诊后,在微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选择性置于患侧脑动脉或脑静脉(静脉窦),进行局部用药,此方法易于化解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我院自1999年8月至今已对15例患者开展了此项介入治疗.在治疗中我们应用高压注射器灌注尿激酶进行接触性溶栓代替了自动加压输液泵及人工手推方式灌注药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急诊内镜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郝英霞;闫国华;张金卓;张彦;杨颖;李攀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在我国占急性胰腺炎(AP)总数的一半以上.随着胆道疾病内镜器械的发展,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已普遍用于胆总管疾病的诊治,为ABP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简便易行,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成本低等优势.ABP的急诊内镜治疗是指发病24~72小时内行ERCP和(或)EST和(或)ENBD,及时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流,减少胆汁胰管反流,从而使ABP患者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我院消化内科对32例ABP患者行急诊内镜治疗(均在入院24小时内,距发病12~72小时,平均50小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联合艾迪注射液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秋萍;史周印;姜祖光;郭新宇

    目前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仍然是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生存率低,病死率高.由于多数患者发现为肝癌时,均为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机会,介入疗法已被医学界公认为非手术治疗PHCC的佳方案,但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但近年来,中医中药在肝癌治疗中愈来愈受到重视,艾迪注射液是纯中药复方制剂,近年在肿瘤临床广泛应用,具有提高或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笔者对48例PHCC患者进行介入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任粉玉;朴熙绪;任淑子

    目前研究认为,病毒和机体免疫状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病情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而辅助型T细胞(Th)应答类型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Th1/Th2类细胞失衡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有关[1,2].为了研究HBV特异性Th1/Th2类细胞因子与一些临床指标的关系,我们检测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对其意义作初步探讨.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毅;夏瑞祥;曾庆曙;蔡学杰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70例MM患者中初治组40例,复发组15例,缓解组15例,并设正常健康人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 MM患者sIL-2R的表达,复发组(890.1±2228.3)kU/L高于初治组(680.7±101.4)kU/L及缓解组(271.5±87.1)kU/L(F=128.17,P<0.01),缓解组高于对照组(203.1±72.9)kU/L(P<0.05);初治MM患者sIL-2R的表达水平与疗效、临床分期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等部分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监测sIL-2R的表达水平有助于MM的疗效及预后评定.

  •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评分模型与晚期肝病模型的比较

    作者:周莉;董培玲;丁惠国;张斌;霍宏蕾

    目的科学、准确地预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我们已建立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评分模型(SMSVH),研究了12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其中慢性重型肝炎34例,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为40、46例,随访终点为6个月;应用Kaplan-Meier进行统计分析,预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周、4周、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并通过接受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将SMSVH与晚期肝病模型(MELD)比较.结果 SMSVH基线分值≤4分为A组,SMSVH基线分值≥5分为B组,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内科治疗2周后,总分无变化或增加者,其4周生存率为60.5%;总分降低1分者,其4周、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1.2%、58.8%和38.2%;总分降低2分以上者,其4周、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100%、81.0%及61.9%(均P<0.001);预测6个月病死率时SMSVH基线值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经2周治疗后SMSVH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而MELD分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689,明显小于前两者(P<0.001).结论 SMSVH对于预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6个月内)优于MELD,可作为预测内科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指标之一,对临床合理的治疗决策具有指导价值.

  • 干扰素和穿孔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杀瘤效应探讨

    作者:黄作平;邹冰心;谢强;赵荡;王红霞

    目的探讨干扰素和穿孔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杀瘤效应.方法将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抽取35例,分析其在Ⅰ、Ⅱ、Ⅲ、Ⅳ期中白细胞抗原分化群8阳性T淋巴细胞(CD8+T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γ和穿孔素,并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Ⅰ、Ⅱ、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4.14±10.80)%、(43.21±8.57)%、(32.17±7.27)%,(24.52±5.61)%;CD8+T细胞表达干扰素-γ占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9.84±12.34)%、(56.27±10.57)%、(45.15±8.54)%、(38.58±6.89)%;表达穿孔素占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6.24±13.57)%、(55.28±11.73)%、(43.87±8.84)%、(36.21±5.85)%;各时期非小细胞肺癌两两相比,CD8+T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γ和穿孔素的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与CD8+T细胞及其表达的干扰素-γ和穿孔素的百分比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824、-0.764、-0.746(均P<0.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T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γ和穿孔素均下降,具有杀伤肿瘤效应的免疫功能减弱.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永凤;刘巨源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意义,并探讨其临床诊断要点.方法对近8年来临床确诊的36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例进行临床与影像学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11例,肺心病合并肺纤维化25例.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多数界于上述两种病变之间,胸部X线及CT兼具二者特点,肺纤维化病变在肺心病组多见.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其中临床症状及胸片是诊断的重要线索,高分辨率CT是临床确诊的佳方法.

  • 胰腺自身免疫抗体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晓凌;祝方;周翔海;纪立农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抗体(IC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的影响.方法对315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0、1、2、3、10、30、60、120、180分钟血糖、胰岛素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ICA阴性和阳性组患者比较,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在抗体阳性组明显下降,表现为阴性组比阳性组的IVGTT 0~10分钟曲线下面积[AUC(0-10)]为(119.48±222.02)mU×min/L vs(69.46±71.26)mU×min/L(P=0.006),第一时相胰岛素峰值平均数(LN值)为(1.96士0.96)mU/L vs(1.46±0.96)mU/L(P=0.003);GAD阴性和阳性组患者比较,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在抗体阳性组明显下降,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峰值平均数(LN值)为(1.97±0.97)mU/L vs(1.69±0.96)mU/L(P=0.036),AUC(0-10)为(123.70±237.00)mU×min/L vs(81.13±74.44)mU×min/L(P=0.017);任意一抗体为阴性患者与ICA和GAD抗体均为阳性患者比较,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在抗体阳性组明显下降,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峰值平均数(LN值)为(1.92±0.98)mU/L vs(1.30±0.77)mU/L(P=0.017),AUC(0-10)为(115.89±213.63)mU×min/L vs(49.10±29.33)mU×min/L(P=0.000).结论 ICA和GAD抗体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重要因素.

  • 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睡眠结构的变化

    作者:冯宗怀;孙素真;王铭维;张凤珍

    目的探讨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患儿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变化.方法利用多导睡眠仪(PSG)监测TS组及健康对照组共62例儿童多导睡眠图,Polysmith softwear分析其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 TS组睡眠效率(82.0±9.3)%、对照组(96.0±6.4)%,TS组慢波睡眠百分比(12.0±8.2)%、对照组(16.0±4.3)%,TS组Ⅰ期睡眠百分比(14.0±6.1)%、对照组(9.0±3.1)%,TS组觉醒次数(3.0±0.1)次/h、对照组(1.5±0.1)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S组总睡眠时间(428.0±93.1)min、对照组(446.0±60.2)min;TS组Ⅱ期睡眠百分比(52.0±9.0)%、对照组(52.0±8.1)%,TS组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百分比(23.0±5.1)%、对照组(23.0±6.2)%,TS组REM潜伏期(98.0±7.0)min、对照组(96.0±6.2)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组患儿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TS组患儿的情绪及日间抽动程度.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加速给药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耿海华;唐元升;宋尚明;董兆强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 mg加速给药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例:小剂量rt-PA加速给药,rt-PA给予8 mg静脉注射,继之42 mg在60分钟内静脉滴注;对照组116例:rt-PA给予8 mg静脉注射,继之42 mg在90分钟内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肝素治疗,以用药后临床2小时再通指标为主要终点.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84.1%vs 70.7%,P<0.05)两组出血率无差别,两组各有1例颅内出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rt-PA加速给药治疗AMI疗效更好,且同样安全.

  • 血浆脑钠素水平测定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闫晓临;郝玉明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2例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ACS组),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BNP测定,并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ACS组血浆BNP(36.45±14.96)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45±3.95)ng/L(P<0.01);在ACS组内,心肌梗死(AMI)亚组中血浆BNP(43.19±15.26)ng/L,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亚组(31.73±12.85)ng/L(P<0.01);正常对照组无1例发生心血管事件;ACS组中,BNP>30 ng/L亚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5%,显著高于BNP正常亚组的16.3%(P=0.029),比数比(OR)2.146(95%可信区间为1.07~4.29),血浆BNP>30 ng/L判断心血管事件的阳性预测值为29.5%,阴性预测值为83.6%.结论血浆BNP检测对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牛好敏;刘远洪;葛晓航;马娜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国外报道脑卒中后焦虑(post-stroke anxiety,PSA)的发生率为27%~28%[1,2],国内脑卒中后焦虑发生率高达62%~79%[3,4],直接影响着脑血管病的近期康复及预后[5],但关于药物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现对60例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症状及其治疗2周、6周的疗效报告如下.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晖;张小玲;邵凤民;朱清;楚天舒;程银桢

    瘦素(leptin)是近十年来新近认识的一种蛋白质,它由脂肪细胞分泌,能够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从而调节体质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有厌食及营养不良,据报道与瘦素增多有关,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纠正贫血的同时改善食欲,可能也与瘦素有关.因此,我们观察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后瘦素的变化,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 皮下注射胰岛素致昏睡1例

    作者:李枝巧;金普乐

    患者,女性,74岁.主因咳嗽、咳痰40余年,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2天而收住院.患者缘于4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黏痰,量中等,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可缓解,以后每年冬春两季发作,约持续2~3个月,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于入院前1个月无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夜间可平卧,间断咳嗽、咳白黏痰,不易咳出.当地对症处理后缓解不明显.

    关键词: 昏迷 胰岛素
  • 肝原发肉瘤样癌1例

    作者:朱朝勇;李富秀;旦措毛

    患者,男性,48岁.主因上腹部疼痛3个月,伴咳嗽、胸闷、消瘦于2005年4月8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咳嗽、咳痰、胸闷、乏力、恶心、纳差、消瘦,体质量下降10 kg.既往体健.查体:体能状况Ⅵ级,恶液质,左锁骨上、两侧腹股沟可触及数枚大小不等淋巴结,大约1.5 cm×2.0 cm,小约0.3 cm×0.4 cm,胸壁、腹壁可见多个皮下结节,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双肺可闻及少量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

    关键词: 肝肿瘤 肉瘤样癌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胡义亭;杨晶;苏少慧

    例1,女性,46岁,因上腹痛、腹泻8天入院.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腹泻,腹泻每天约10余次,为稀水便,无脓血,无发热,无里急后重.院外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上腹正中轻压痛,肝脾未触及,叩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听诊消失.

  • 干燥综合征合并腹膜后纤维化致肾衰竭1例

    作者:刘晓;毛永辉;王松岚;刘亚巍;吴华

    患者,女,46岁,因双下肢水肿,尿少,肾功能进行性恶化3个月于2005年2月由外院转入.患者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且渐进性加重,尿量偏少,600~700 ml/d,外院CT检查示双肾盂积水,双输尿管上段扩张,中下段狭窄,腹膜后纤维化.血肌酐325.3 μmol/L,于右输尿管内放入D-J管,尿量较前略增加,1 000 ml/d左右.但肾功能无明显改善,肌酐渐进性升高至1 060.8 μmol/L,外院予紧急血液透析3次后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1999年始口干、眼干明显,泪腺肿大,伴颌下淋巴结增生肿大,行唇腺、颌下淋巴结活检等检查诊断为原发干燥综合征、Mikulicz病,未予规律治疗,至3个月前予泼尼松40 mg,每日1次,口服,6周后渐减量,目前用量5 mg,每日1次,口服.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

    作者:孙利军;李秀霞

    患者,女性,68岁,主因口渴、乏力10年,加重伴呕吐1天入院.10年前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质量明显减轻,诊断为"糖尿病",曾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效果不显著,后改为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住院前两天,出现尿糖"阴性",遂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1天前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小便量多,大便干燥,来院就诊,急测尿糖(++++),尿酮体(++++),门诊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收住院.既往20年前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行放射性碘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减),服用甲状腺片50 mg,每日3次治疗.近3个月来,未服用甲状腺片.

  •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肺栓塞4例分析

    作者:赵光煊

    1998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肺栓塞患者39例,其中4例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性,57岁,从事裁缝工作,长期站立,因反复晕厥2周,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收住神经内科.查体: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2次/min,心率92次/min,肺动脉瓣第2心音大于主动脉瓣第2心音,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头颅CT未发现异常.住院治疗1周,无效,晕厥仍时有发作.复查心电图出现SⅠ QⅢTⅢ,怀疑肺栓塞,做超声心动图、肺核素扫描等检查证实为肺栓塞.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周,晕厥消失,口服华法林钠,痊愈出院,随诊6个月,晕厥未再出现.

    关键词: 肺栓塞 晕厥
  • 甲状腺动脉栓塞并发脑栓塞及甲状腺危象1例

    作者:胡丽叶;朱旅云;王广宇;单巍;高瞻

    当今,临床上各科疾病趋向于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介入治疗,甲状腺栓塞术做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较传统疗法有明显优势,有效率可达100%,2~4年长期治愈率达80%以上[1-3],于近些年日趋普及.但其严重的并发症是脑栓塞,其次是术后的甲亢危象的发生,均需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供内分泌及放射科医生借鉴,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认识甲状腺动脉栓塞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 毳毛综合征2例

    作者:张华;李向欣;刘瑞来

    例1,男性,70岁,因皮肤多毛、间断性腹泻半年于1999年3月入我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意间发现皮肤多毛,纤细、柔软,似羊毛,以颜面部多,生长速度较快,可拔去或剃去,因而未引起重视.随后出现腹泻,每天多则10余次,少则3~4次,呈稀水样,间断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味觉改变.

  • 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的POEMS综合征1例

    作者:张晓峰;张雪坤

    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多发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为突出表现,常有多系统损害及浆细胞瘤相关的临床症候群[1],取其5个主要临床表现,即多发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P)、脏器肿大(organomegaly,O)、内分泌病(endocrinopathy,E)、单克隆γ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M)和皮肤改变(skin changes,S)的第1个英文字母而得名.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 月经性气胸1例

    作者:吕海英;王剑峰

    月经性气胸是指与月经周期有关反复发作的气胸.本病较为少见,只占女性自发性气胸的0.9%,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气胸 月经周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进展

    作者:杨建梅;郭晓蕙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的原因,既往认为是一罕见的疾病,在高血压中发病率小于1%,但随着对此病的认识和检查手段的改进,其发病率逐年增高,PA在高血压中发病率的报道3%~32%,平均为高血压患者的10%[1,2],其发病率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原因为使用的筛查方法不同,诊断方法也不同,现在PA的诊断尚无受到大家公认的金指标.而如何早期、正确诊断对临床至关重要,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益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可造成高血压,也可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伤[3],与原发性高血压比较,PA的患者更易发生伴随有心肌胶原蛋白沉积的心肌肥厚[4],更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5].因此对PA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醛固酮腺瘤或单侧肾上腺增生的PA患者可因手术获得根治,即使不能手术,如双侧肾上腺增生的患者也可因抗醛固酮药物的应用而获益.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研究进展

    作者:霰爱兰;高志星;季万胜

    胃癌形成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发生的复杂的过程,宿主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均对胃癌的形成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主要定植于胃内,目前已有证据表明Hp是胃癌的Ⅰ类致病因子,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均显著相关,因此根除Hp作为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受到广泛关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根除Hp治疗的适应证.为了更好的防治胃癌,有必要将关于Hp感染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以及本领域研究的新成果进行回顾分析.

  • 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进展

    作者:梁芳;崔炜;冯燕光;吕新湖

    冠心病是西方社会的主要死因.在美国,发病率约为0.2%~0.3%,每年约120万人患心肌梗死,60万人死亡.我国发病率约0.15%~0.2%,且有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因而早期发现、早期检测冠心病并进行相应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给影像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综合性医院内科医生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思维

    作者:甄承恩;康喜荣

    内科医生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述说有很多症状,曾在内科很多专业就诊,医生在各方面做了大量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患者展转于各大医院之间,长期求医,病情持续,顽固不愈.一方面患者反复述说病情,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医生苦思冥想,不能明确诊断,也无法解释病情.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只好解释劝慰,再做新的检查或重复检查;改换新药;后厌烦推托,动员其转科或转院.至此,医生也不明其理.其实,象这样的"疑难杂症"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或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类疾病,其中多见的就是抑郁、焦虑和躯体形式障碍等.

  • 中国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赵冬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近20年来,国内开展了许多有关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提供了不同年代中国人群血脂平均水平、分布特征(包括地理、人群、时间)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宝贵数据,而且全面的研究了中国人群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危险的关系.笔者总结其中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和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者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健康教育
  • 流行性出血热46例误诊分析

    作者:韩启锁;王联;刘生玉

    流行性出血热(EHF)临床类型多样,表现复杂,并发症多,极易误诊.我院从1998年至2005年6月共收住院EHF患者282例,其中误诊46例,误诊率16%,现报道如下.

  • 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2例分析

    作者:杨书良;许岩丽;席丰;王蕾;赵如同

    原发性食管结核颇为少见[1],国内外资料对其报道很少,临床常不被重视.因临床表现"吞咽困难"与食管癌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所以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结核易误诊为食管癌.我室自1990年以来在所有病理检查的食管标本中仅发现食管结核2例,术前均误诊为食管癌,现报告如下.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