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初步观察

    作者:凌霄

    近年来,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1];OX-LDL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的关系国内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通过对ICVD患者血浆OX-LDL含量的测定来初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浆OX-LDL含量测定在ICV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锁孔穿刺引流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

    作者:薛秀丽;郭荣彬

    脑室出血是临床急症,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我们应用锁孔穿刺引流+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88例,取得良好疗效.

  • 冠心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脂质异常和纤溶活性改变的研究

    作者:马付坚

    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所促成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水平、脂质代谢和纤溶活性改变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 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作者:王圣巍;梁延宏;贺秀莉

    高血压作为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旨在探讨血液流变学与高血压的关系.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

    作者:高顺忠;盛晓东;范韬;顾涌藻;祁平东

    目的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对42例症状严重的正常心脏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进行治疗,男28例,女14例,年龄(42.2±7.8)岁.将消融电极送至右室流出道区域,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性期前收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为消融靶点,后者以室性期前收缩时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42例室性期前收缩全部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其中3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以室性期前收缩在放电后10秒内消失,并维持窦性心律30~60 min为即刻成功标准.结果消融即刻成功率为 90.5%(38/42),其中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94.4%(34/36),游离壁66.7%(4/6).20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数分别为(20 800±1 040)次/24 h和(110±120)次/24 h(P<0.001).1例患者消融术中出现室颤经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其余无任何并发症.随访4~16个月症状缓解率为89.5%(34/38),复发率为5.3%(2/38),均为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室性期前收缩.随访期间亦无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地治疗症状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

  • 晕厥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唐德萍;李吕力;宁加玲;何有屏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Multi-DopX4型TCD仪对110例晕厥患者发作间歇期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 110例患者组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06.00±32.88) cm/s、(57.23±19.17) cm/s、(66.50±18.99) cm/s,血管搏动指数(PI)值分别为0.87±0.18、0.84±0.21、0.88±0.22,对照组血流速度分别为(91.36±9.77) cm/s、(48.22±5.55) cm/s、(54.78±5.30) cm/s,PI值分别为0.81±0.10、0.75±0.10、0.78±0.1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大脑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14.45±45.24) cm/s、(55.18±13.68) cm/s,对照组分别为(94.00±10.47) cm/s、(48.56±6.27) cm/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大脑前动脉PI值0.88±0.18与对照组0.81±0.1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晕厥的常见病因之一.

  • 舌下含化硝苯地平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顺银;黄德嘉;李勇;温国华;邓卫国;吴勇群;熊均辉;王宏志

    目的探讨舌下含化硝苯地平倾斜试验(sublingual nifedipine head-up tilt testing,SN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VVS患者(VVS组)及44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baseling head-up tilt testing,BHUT),阴性者再进行舌下含化硝苯地平倾斜试验.结果 VVS组48例中,BHUT阳性12例,阳性率25%,而对照组为0,阳性者由平卧位至HUT阳性时心率由(72.3±8.9) 次/min降至(55.9±11.4) 次/min(P<0.01),平均动脉压由(80.3±11.5)mm Hg降至(50.7±10.6)mm Hg(P<0.01).VVS组剩余36例SNHUT阳性16例,阳性率44.4%,而对照组仅2例阳性,阳性率4.6%.VVS组阳性者由平卧位至HUT阳性时心率明显下降[(65.8±7.7)次/min降至(53.7±10.8)次/min(P<0.01),平均动脉压由(78.3±10.9) mm Hg降至(48.6±11.1) mm Hg(P<0.01)].SNHUT阳性组从倾斜开始至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比BHUT阳性组明显缩短,分别为(10.3±9.8) min 与(19.3±11.7) min(P<0.05).VVS组仅2例而对照组仅1例出现头痛、面红等副作用,但均能坚持试验.结论 SNHUT方法诊断VVS,敏感性好,特异性高,而且操作简便省时,副作用少,是一项实用的检查技术.

  • 帕金森病患者视觉电生理的研究

    作者:何建明;苏前;李玉蓉;麻长军;韦英秀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对46例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进行分析.结果 PD患者VEP的P100潜伏期(15.3±10.7) ms较对照组(103.5±9.2) ms明显延长(P<0.01); P100潜伏期与PD患者的病程和病情呈正相关(r=0.49,0.43,P<0.01);美多巴治疗后,PD患者P100潜伏期(101.3±6.5) ms较治疗前(117.8±9.5) ms明显改善(P<0.05) .结论 VEP作为一种电生理检查,可客观反映PD患者由于视网膜内多巴胺变化所致的视网膜电生理改变,对PD的诊断及判断预后、观察药物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检测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卢学勉;杨虹;叶成夫;陈良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28例)与无大血管病变组(48例),比较三组间sICAM-1和sVCAM-1的水平.并对糖尿病组中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与sICAM-1和sVCAM-1作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大血管病变组及有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P<0.01),有大血管病变者又高于无大血管病变者(P<0.05).糖尿病组中颈总动脉IMT分别与sICAM-1和sVCAM-1呈正相关(r=0.202 ,P<0.05;r=0.358 ,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升高,表明了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白细胞的激活,并参与了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病情监测的血清学指标.

  • 瞬目反射在脑干卒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湘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在脑干卒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健康成人及28例脑干卒中患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并且所有的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将其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组R1、R2、R2′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1.1±1.5)ms、(35.9±3.9)ms、(35.0±3.75)m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并且瞬目反射的异常无特异性.结论瞬目反射对脑干卒中患者的敏感性较高,并可为临床脑干损害提供佐证.

  • 120-ICU模式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莉玲;王永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120-ICU模式急诊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方法 120现场诊断的可疑AMI无溶栓禁忌证患者,按患者意愿直接送至韶关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溶栓治疗(A组),或送至急救中心再辗转至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治疗(B组).记录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病到溶栓时间,再通率、以及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入选89例可疑AMI患者,A组40例,B组49例.现场诊断AMI的总体准确率为96.6%.两组转运途中并发症(室速、室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1.6%.确诊为AMI患者A、B组接受溶栓治疗比例分别为97.3%和30.6%(P<0.01).A组就诊到溶栓时间较B组缩短101 min[(44.4±17.3) min与(146±59) min], P<0.01.A组发病到溶栓时间较B组缩短99 min[(195±171.4) min与( 294±83.6)min],P<0.01.A、B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2.2%和33.3%(P<0.01),两组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和46.9%(P<0.01),病死率分别为5.4%和22.4%(P<0.05).结论 120-ICU模式急诊溶栓治疗AMI安全可行.与入院后溶栓相比,显著缩短发病到溶栓时间,提高溶栓比例,降低病死率.是我国中小城市值得推广的AMI救治模式.

  •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刘彩玲

    我院应用卡托普利与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 培哚普利和非洛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对比观察

    作者:孟婉玉;李方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脏改变,能否逆转左心室肥厚是衡量降压药物是否理想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培哚普利与非洛地平长期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刘新建;王汴凤;杨秀玲;孙海成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viability,HRV)分析是一有效的心电检查的非损伤性指标,其变化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型心血管疾病的监测,成为辅助诊断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HRV时域分析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HRV的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

  • 眩晕的临床药物治疗

    作者:汪建文

    眩晕是内科常见症侯群之一,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患者感外物旋转和自身倾倒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近年来,临床上发现许多药物对眩晕治疗有较佳疗效,现综合报道如下.

    关键词: 眩晕 药物疗法
  • 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金生;王同聚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25%~80%)和对中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不良影响,已日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圣约翰草提取物[商品名:路优泰(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300 mg/片)],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抑郁症治疗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疗效[2],但在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收集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采用路优泰治疗并与阿米替林作单盲式对照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美托洛尔对心律失常及胸痛的影响

    作者:张福全;袁麦顺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抗凝剂、溶栓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已显著降低了AMI的病死率,但其病死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仍相当高.虽然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早期足量应用美托洛尔治疗AMI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早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并续用口服制剂来观察美托洛尔对AMI心律失常及胸痛的影响.

  • Brugada综合征1例

    作者:盛晓东;范韬;金骁琦;高顺忠;顾涌藻;祁平东

    患者,男,42岁.因发作性夜间昏厥5年,加重5天入院.患者于5年前夜间突然发生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约半分钟后神志转清,伴全身冷汗.3年前又发作了一次,本次入院前5天,每天夜间均发作一次,后一次伴小便失禁.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好,甲状腺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清心肌酶谱和电解质正常,X线胸片正常,超声心动图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3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图1).入院1小时后,患者突发神志丧失,抽搐,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予以电除颤(图2).入院诊断:Brugada综合征.治疗:植入Medtronic Jewel Ⅱ 7223型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and defibrillator,ICD).

  • 左侧自发性气胸致酷似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1例

    作者:王鲜英;李利;任方英;张继增

    患者,男性,44岁,主因左侧持续性胸痛来诊,自诉其疼痛不向肩部放射,呼吸及咳嗽时加重,经休息无明显缓解,轻微活动后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明显.查体:体温36.2℃,心率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气管右移,左侧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左侧呼吸音消失,心音遥远.查心电图(图1)示:心率113次/min,Ⅰ导联呈rS型,Ⅲ导联呈R型,Ⅴ1~Ⅴ5导联呈rS型,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电轴轻度右偏;③高度顺钟向转位;④右心室肥大? X线胸透示:左侧气胸压缩85%,诊断为左侧自发性气胸,于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行胸腔穿刺术,抽出气体约1 600ml,术后患者疼痛消失,呼吸困难缓解,复查心电图(图2)示:心率97次/min,Ⅰ导联呈Rs型,Ⅲ导联呈R型,Ⅴ1、V2导联呈rS型,Ⅴ5、V6导联呈Rs型.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正常心电图.

  • 布鲁菌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作者:谷藏言;王会娟

    患者,男性,40岁,主因反复发热、胸闷、气短4个月,加重伴不能平卧1个月入院.4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5℃,伴轻度寒战,同时感心悸、胸闷、气短.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及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当地医院间断给予"青霉素、头孢曲松(商品名菌必治)"等抗生素及抗心衰治疗,病情无缓解而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后查体:体温36℃,脉率12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7.5/60 mm Hg(1 mm 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次/min,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3/6吹风样杂音,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于剑突下8 cm,肋下6 cm,质中等,有轻叩痛,脾不大,双手指及足趾呈杵状指趾,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伴心肌缺血.胸片示:心脏增大,两侧胸腔积液(少量),两侧肺血增多.

  • 肾移植后环孢菌素A等免疫抑制剂引起肝衰竭3例

    作者:郭雁宾;吴玉环

    例1,男,38岁,因肾移植术后4个月,尿黄,食欲不振3周入院.曾于入院前4个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中输血400 ml,术前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肝功能正常,术后当日服环孢菌素A(CsA)400 mg/d,硫唑嘌呤(AZP)50 mg/d,泼尼松60 mg/d,并按常规逐渐减量.

  •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预激综合征伴旁道3相阻滞

    作者:王明明

    患者,男,38岁.反复心悸,既往曾患心肌炎.体检:血压12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8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均正常.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动态心电图(MV5、MV1)显示(见图1):窦性心律,节律规整,P-P间期 0.68 s.QRS波群有三种形态:①正常传导的窦性搏动:P-R间期 0.14 s,QRS时限 0.08 s;②室性期前收缩:出现宽大畸形QRS波,时限 0.14 s,其前无P波,其后代偿间歇完全;③预激搏动:P-R间期 0.09 s,QRS时限 0.12 s,QRS波起始部有δ波,P-J间期0.22s.预激搏动仅在室性期前收缩长代偿间歇后出现.

  • 交感神经链炎4例报告

    作者:乔彦生;王晓燕

    交感神经链炎是一种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其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现将我们在2000年2月至2001年10月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

  • 低钠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刘秀洁

    患者,女,62岁,教师.5天前因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40℃,曾在其他医院检查治疗,诊断为"咽炎",给予"先锋Ⅵ号"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并于4天前出现全身乏力,自主活动受限,摔倒一次,于3天前体温再次达39.8℃,出现大小便失禁,神志欠清晰,于2001年7月15日来我院急诊.

    关键词: 低钠血症 意识障碍
  • 房性期前收缩揭示位相3左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李秀兰;田俊芝

    患者,女性,75岁,主因胸闷、气短、间断出现1~2年,前后心有间断灼热感、疼痛、憋气、活动时症状更明显,近2~3天病情加重,即来我院就诊.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广谱青霉素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丁力;孙倩;曲亚萍;姚玉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当前临床应用多的一类抗菌药物.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至今已有半个世纪,许多具有新特点的β-内酰胺类品种不断问世,并被临床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我国对抗生素的应用尚无明确的政策规定,各级医务人员均可自由使用抗生素,甚至患者亦可从药房购买自行服药打针.这种不加控制广泛使用抗生素的后果之一,必然是细菌获得耐药性的增加和耐药性转移、播散问题的加重[1].本文就细菌耐药机制及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作者:邵素霞;马洪骏;张雷

    成年个体心肌一旦损伤只能由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目前对心肌梗死的一些治疗手段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只能恢复再灌注,而不能逆转已坏死的心肌.而收缩细胞的缺失可导致心衰造成死亡.细胞移植,即把健康的细胞移植到病损的心脏中,现被认为是增强心脏功能及限制心肌梗死扩大的重要方法[1].在有关细胞移植的众多研究中,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因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受到科学家的青睐.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研究进展

    作者:顾伟;李云秀

    暴发性肝衰竭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病势凶险,常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可高达78%~80%,近年来,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FHF已日臻完善,并逐步建立了从非生物型到混合型人工肝系统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可暂时辅助或替代严重病变的肝脏,提高重型肝炎治愈率.现就人工肝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人工 重型肝炎
  • 6分钟步行试验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王大英;范维琥

    1976年McGavin等[1]将12分钟步行试验用于评价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此后12分钟步行试验就用于测量一系列慢性肺病患者体育和药物的治疗效果.后来Butland等[2]发现2分钟、6分钟和12分钟步行试验的相关性很强,建议用6分钟步行试验.1985年Guyatt等[3]完善了6分钟步行试验并用于评价心衰患者的活动能力,从此6分钟步行试验的应用由初的评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转为评价心衰活动能力和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1,2,4].因其安全、简单,对门诊患者也是一个辅助解释预后和选择治疗的有用工具.

  • 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及治疗新策略

    作者:张丽杰;赵振军

    早在1972年Kerr等人就提出了细胞凋亡的概念,但对其较深入的研究近10年才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目前有关细胞凋亡的详细分子机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虽然不能用凋亡解释肿瘤的所有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细胞凋亡与肿瘤有着密切关系.肿瘤不仅是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的疾病,本文拟对细胞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其治疗新策略的作用作一综述.

  • 阵发性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崔琪琼;张薇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在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4%以上,而在70岁以上年龄组可达9%[1].房颤可根据病程、临床表现的不同来分类,新近的房颤防治指南建议将其分为阵发性(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持续性(persistant atrial fibrillation)和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3型.在去除可逆病因的条件下,房颤持续时间≤7天、可反复发作、能自行终止者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可反复发作、不能自行终止者为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如经药物或电转复后恢复窦律,即使持续时间≤7天,亦不能称为阵发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指药物或电复律不能转复的持续房颤患者[2].PAF约占初诊房颤患者的35%~45%[1],研究发现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可影响PAF的进展,以风湿性心脏病高,其次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3];本文就近年的PAF的电生理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出血性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逄涛;李存江;赵利杰

    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性卒中而延误治疗,现将笔者近10年来临床遇到的经病理证实的15例出血性脑肿瘤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从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与脑出血进行比较,探讨其特点,为临床尽早确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血管意外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

    作者:刘霞;游树荣;郄占军;王琴;李军

    心肌致密化不全为先天性发育不全的罕见类型,是一种心内膜胚胎发育停止导致的先天性心肌病[1],本病主要累及左室,亦可累及右室,国内少见报道.现将本院诊断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报道如下.

  • 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病36例临床分析

    作者:蒋显成

    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酒生产量及人均消耗量均有明显增加,由饮酒造成的各种危害也随之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各脏器的损害,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本研究对1996年以来在我科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病的36例患者分析如下.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14例报告

    作者:徐蕾;肖文;李忆琴

    自2000年8月至2001年9月,我科先后对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共14例次,成功14次,现报告如下.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病因分析

    作者:黄永新;陆正齐;黄美莲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或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率为0.6~1.9/10万.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1].但该病的临床分型尚有争议,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为探讨GBS的临床分型及病因,对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40例GBS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以深静脉留置导管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

    作者:王翔;冯国定;常西高;任品芳;魏丹

    心包穿刺术是心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但其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致命性的并发症可高达11.4%~20.0%,大于冠状动脉造影术[1].我们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心刺包穿刺引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操作的危险性.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结核性脑膜炎22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作者:李瑶宣;莫祥兰;滕晓茗;董艳玲;李吕力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近年有上升的趋势,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典型病例逐渐增多.已有大量结脑的临床报道,但有关病理的报告很少,现报道22例经病理证实的结核性脑膜炎,并探讨结脑的诊断问题、误诊原因及病理特点.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误诊 病理学
  • 丘脑出血46例临床与CT分析

    作者:杨钢林;邝明子

    过去认为丘脑出血占全部脑出血10%~15%,自CT问世以来,可得以准确诊断,故丘脑出血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增加,目前已达20%~35%.本文收集了近几年来经CT扫描证实的丘脑出血4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青年女性脑卒中61例临床分析

    作者:武静华;王竟靖;马翚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易患疾病,但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青年人患脑卒中,并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的脑卒中,青年人的比例可达20%左右,本研究通过对61例青年女性脑卒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青年女性脑卒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 基层医院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治

    作者:杨鹏伟;杨清波;赵光煊

    肺栓塞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病,病死率占全部疾病死因的第3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1].我国目前尚无发病率的确切统计,但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意识和临床检验手段不断提高,临床工作中肺栓塞的检出率逐渐增多.我院近2年诊断出急性肺栓塞18例,并对其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53例临床分析

    作者:秦正良;石静萍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脑动脉炎是钩体病常见的神经系统后发症,在钩体病流行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儿童、青壮年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酷似脑梗死.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共收治53例钩体脑动脉炎,现报道如下.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糖代谢紊乱

    作者:王麟士;周俊英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以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可引起多种脏器损伤及代谢紊乱,其中糖代谢紊乱在临床时有所见,且每与病情及预后有关.本文仅对HFRS合并的严重糖代谢紊乱,包括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NKDC)及较少见的顽固性低血糖或低血糖危象作一简要探讨.

  • 药监公安将联合打假

    作者:

    关键词: 公安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