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药物剥脱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邱承高

    剥脱性皮炎又名红皮病,是一种累及全身或几乎全身皮肤的慢性红斑磷屑皮痕.药物剥脱性皮炎是严重药疹之一,严重时可导致伤残或死亡.尿毒症患者发生剥脱性皮炎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我科对10例尿毒症并剥脱性皮炎患者使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郭欣;樊胜彬;高香瑞;魏宏莲;范士英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估计已超过4 000万[1].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 床旁紧急临时起搏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过缓性心律失常时的应用

    作者:黄新平;洪云飞;张荣华;李慧娟;孙琳;刘帆;杨红玲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已为常见急危重症.随着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等再灌流疗法的开展,其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但若AMI并发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如心室率极其缓慢的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常使患者在未得到再灌流治疗前即死亡.紧急临时起搏治疗能否提高此类患者的存活率,目前尚存争议[1].

  • 短P-R间期综合征的食管电生理分析

    作者:路明慧;徐金义;王焕霞;秦巧云;赵桂华

    短P-R间期综合征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传统诊断为房束型预激综合征(LGL综合征)[1-4],但随着心脏电生理学进展,目前认为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类似心电图改变[3-4],我们对25例这种短P-R间期的患者进行了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laageal atrial pacing,TEAP)检查,总结报告如下.

  • 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玉洁;赵文萍;张新文

    手足口病是由加拿大医生Robinson在1957年发现并命名的,为柯萨奇A组病毒(CoxA)16型感染,此病在欧美国家均有病例报道.1981年我国首次在上海发现此病,以后在北京、河北、天津、福建等地均有报道.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欧阳迎春;郑舒展;余琴;罗兴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是生长激素发挥作用的中间信使,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生长激素(GH)的蛋白同化作用和促有丝分裂作用.有关IG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GF-Ⅰ方面,而IGF-Ⅱ的研究主要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体脂转移等方面,国内研究较少.

  • 单纯性肥胖伴暴食症患者胃排空与孤啡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红芬;刘丽;常丽丽

    据新统计,美国成年人中19.5%的男性和25.0%的女性患有肥胖症.我国2004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发病率为7.1%.肥胖症不仅给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作者:杨一凌;李凌;田丽晓;陈雅丽;董文杰;王丽蕊

    糖耐量减低(IGT)是指患者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都要经过IGT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IGT阶段已经存在明显的心血管风险,其程度与糖尿病基本相当[1].

  • 西南边远山区1 000例纤维支气管镜与胸部X线对比分析

    作者:徐萍;谢琪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40年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及临床实践,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1 000例肺疾病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胸部X线和临床表现对比分析如下.

  • 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100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高晓琳;黄永坤;李琪;刘梅;曾洁;李海林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引起的广泛性、无菌坏死性小血管炎,使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渗出性出血和水肿.主要病因有: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环境变化和其他如花粉和预防接种等.

  • 毒蜂蛰伤中毒211例临床分析

    作者:米琳

    我市地处秦岭以南山区,适宜野生蜂群的生长、繁衍,尤其是"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改善,野蜂生长更为迅速,每年8~11月,人们外出活动被毒蜂蛰伤中毒者较多,多数患者出现血尿及心、肝、肾等器官损害,现就我院收治的毒蜂蛰伤中毒211例患者病情分析如下.

  • 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认知功能及P300的动态影响

    作者:王洁;李雪斌;林栩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赖于生存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高通量透析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透析方式,可显著减少透析性骨病和顽固性瘙痒等合并症.ESRD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达65%以上,常伴有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表明事件相关电位P300(简称P300)可作为评价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1].

  • 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28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艳彩;党瑜华;陈魁

    主动脉窦瘤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在瘤体未破裂时无任何症状,普通体检也很难发现,瘤体破裂大多在20岁以后,一旦破裂症状严重,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将本院近期收治的主动脉窦瘤破裂28例分析如下.

  •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功能与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秀霞;姜涛;张敏;杨浩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多数糖尿病患者在心脏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出现舒张功能异常.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研究

    作者:吕学丽;武保军;周雪莲;贾爱堂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而动脉硬化正是脑梗死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Hp感染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从而为脑梗死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秦淑辉;封彦凤;吕志平;肖文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clrome,SAS)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e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者达60%~90%[1].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么太成;王贺龙;杜艳英;高文静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夜间呼吸暂停次数,纠正低氧血症,并降低0SAHS患者多种并发症和病死率[1].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莉华;张丽;王晓玲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雏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 55例MHD 0.5年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左卡尼汀小剂量治疗组(B组)及大剂量治疗组(C组).治疗组除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透析治疗外,在每次透析结束时B组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C组则给予2.0 g静脉注射,随访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末患者的血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表达.结果 A组1、3个月末时CRP、IL-6较透析前增加,(8.93±0.23)g/L,(9.44±0.27)g/L vs(8.67±0.38)g/L;(87.97±0.82)/μg/L,(90.59±0.70)μg/L vs(86.75±1.52)μg/L(P<0.05),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NO略有下降(P<0.05).B组在1个月时CRP、IL-6较治疗前有所下降,3个月末则有明显下降,(6.60±0.11)g/L vs(8.82±0.21)g/L;(76.82±1.74)μg/Lvs(87.01±1.81)μg/L(P<0.01),在第3个月时,患者的Hb,ALB及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94.74±1.64)g/L vs(86.96±4.16)g/L;(40.25±0.89)g/L vs(37.66±0.46)g/L;(64.24±1.72)μmol/L vs(55.95±0.98)μumol/L(P<0.05),C组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 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抑制CRP、IL-6的产生,使NO水平升高,减轻MHD患者慢性炎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可能有延缓作用.

  • 3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的临床比较

    作者:王文清;崔志新;柴叶红;张静;高静;谢瑞智

    目的 比较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和常规神经发育技术(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5例)、强制组(15例)和常规组(15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周、第3周、第5周和第8周的随访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法(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的功能评定.结果 在治疗前3组患者上肢的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的STEF评分均有上升趋势,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的上升趋势有所不同,CIMT组上升很快,治疗后2周在3组中评分高,由治疗前的(42.3±9.6)分提高到(72.3±5.7)分,随访时提高到到(75.2±8.4)分;mCMT组治疗后3~5周近乎直线上升,由治疗前的(42.1±9.7)分提高到(73.6±4.7)分,随访时仍继续提高到到(79.8±5.1)分,并在治疗后8周维持在3组的高水平;Bobath组作用缓慢,由治疗前的(41.2±9.8)分提高到(56.6±4.7)分,在治疗3周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降低到(50.3±5.3)分,为3组中评分低.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和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常规神经发育技术治疗更为有效.对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的提高和效果的持续时间,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马晓艳;张言镇;迟慧;周衍菊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79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所有患者HIF-1α、VEGF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HIF-1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HIF-1α(117.6±28.6)pg/L、(110.2±17.1)pg/L vs(49.9±20.5)pg/L、(43.1±16.3)pg/L,VEGF(215.0±51.5)ng/L、(194.4±38.4)ng/L vs(94.3±34.2)ng/L、(90.3±32.9)ng/L(均P<0.01);SAP组VEGF、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CHD患者血清HIF-1α、VEG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VEGF浓度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HIF-1α、VEG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无关,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决失稳定有关,可能是斑块的不稳定的标志.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

    作者:薛建波;林懋惺;杨丽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之间的关联及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技术,对11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36例正常人群中的ACE(第16个intron I/D基因)ATlR(3′-U TR 1166A/C)的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ACE intron I/D基因多态性中各基因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ACEI/D基因型的分布在有无腹水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腹水组ACE D/D基因型的频率高于无腹水组(27.8%vs11.6%,P<0.05),两组ACE的D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2%vs 31.4%,P<0.0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随着Child-Pauph分级的增高D/D基因型的比例逐渐增大(P<0.05);A、B、C 3级中D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 1166A/C基因多态性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的intron D/D基因型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不利因素,它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形成相关,并可促进肝硬化的进展;而AT1R的1166A/C基因位点的变异尚未显示其与肝硬化有关.

  • 永久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临床评价

    作者:李萍;石泉;胡建新;程晓曙;吴清华;吴延庆;程开诚;陈静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 55例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缓慢心律失常惠者随机分为2组,27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28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固定电极组),比较2组电极植入时间和心电图QRS渡宽度,电极植入时及随访起搏阚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的植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组,(25.82±1.84)min vs(20.07±2.45)min、(15.75±1.99)min vs(8.50±1.89)min(均P<0.05).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130.10±4.00)ms vs(152.30±10.80)ms(P<0.05).主动电极植入组即刻阈值比被动电极组高,(0.71±0.27)V vs(0.51±0.17)V(P<0.01),术后随访3个月,2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主动电极组阻抗要低于被动电极组,(431.00±76.90)Ω vs(588.39±160.79)Ω(P<0.01),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应用可行而稳定.

  • 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急性脑缺血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张雪梅;程立山;李艳;张晶;付锦

    目的 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脑缺血早期诊断及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83例急性脑血栓形成(ACT)、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30例健康时照者血清hsCRP、sCD40L及MMP-9水平.结果 ACT组和TIA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和MMP-9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hsCRP(458.2±13.4)μg/L、(433.5±21.1)μg/L vs (224.1±29.9)μg/L(P<0.01),sCD40L(7.8±1.3)kU/L、(7.0±1.2)kU/Lvs(4.2±1.1)kU/L(P<0.01),MMP-9(81.2±10.3)μg/L、(72.4±7.9)μg/L vs(33.9±6.7)μg/L(P<0.01);ACT组血清hsCRP、sCD40L和MMP-9均较TIA组患者显著增加(P<0.01).结论 sCD40L、MMP-9及hsCRP水平增高与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的发生有关,表明其可预测近期发生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抑制炎症反应可减轻病情.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毛建娜;郭长青;罗晓雅;高红伟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在食管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分为高分化组30例和中低分化组38例)和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 cm)中MRP2和MRP3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癌组织MRP2、MRP3的阳性表达率(72.1%和67.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40.0%和36.7%),两者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MRP2在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和60.5%(P<0.05);MRP3在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半分别为83.3%和55.3%(P<0.05).MRP2与MRP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RP2和MRP3可反映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食管鳞癌组织中MRP2和MRP3高表达可能是食管癌化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术后检测MRP2和MRP3不仅对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能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益肝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65例疗效观察

    作者:姚洪森;姚希贤;姚冬梅;冯丽英;张健;孙泽明

    目的 探讨中药益肝康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3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5例)给予益肝康袋装浓缩煎剂1袋,每日2次,对照组(60例)给予葡醛内酯(肝太乐)0.2 g,每日3次,水飞蓟宾140 mg,每日3次,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述症状,观察肝、脾变化,检测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和Ⅲ型前胶原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85.13±10.84)μg/L VS(121.43±10.91)μg/L,(175.03±7.14)μg/L VS(142.86±14.66)μg/L,(153.37±20.96)μg/L vs(128.00±18.52)μg/L(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肝、脾回缩,肝功能明显好转,白蛋白水平升高.结论 益肝康是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 奥美拉唑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王存瑞

    肝硬化使门静脉受阻引起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临床上出现呕血、黑便,同时有黄疸、蜘蛛痣、脾大及肝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也可导致弥漫性胃黏膜病变而出血.

  • 纳洛酮联合甲氧阿米苯唑治疗急性地西泮中毒疗效观察

    作者:王双彩

    急性地西泮(安定)中毒是I临床中毒常见的急症之一,笔者对急诊内科来诊的81例安定中毒昏迷的患者,采用了纳洛酮联合甲氧阿米苯唑(甲氯芬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辛伐他汀联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彦素;刘海东;孙素芬

    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一个早期改变.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减少心血管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含克拉霉素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临床观察

    作者:顾国容;包葵

    结核病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随着艾滋病的蔓延,活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耐多药结核病例不断增加,对全球结核病控制构成了严重威胁.耐多药肺结核不仅疗程长、费用高,而且疗效差、病死率高.为了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联合克拉霉素辅助治疗,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血色病1例

    作者:杨红兰

    患者,男,30岁,因乏力3个月余,加重1周,于2006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7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乏力,伴腹胀,弯腰后明显,无发热、盗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症状,未行特殊治疗.

  • 天疱疮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作者:张玉想;武新慧;孙莉霄;葛胜梅;胡振杰

    患者,女,51岁.主诉:咳嗽、咳痰半月余,胸闷气短1周,加重2小时,于2008年5月20日19:25人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半月前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就诊于所在工厂医院,胸片示.

  • 服用氯吡格雷致发热1例

    作者:潘冰冰

    患者,女,70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于2007年10月15日入院.人院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服用300 mg氯吡格雷,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治疗.患者无不适主诉.

  • 头孢曲松钠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高卿;周树玲;曹丽芳

    患儿,女,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08年5月6日在诊所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0 g加生理盐水150 ml,用药约5分钟后,患儿突然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口唇肿胀,呼之不应,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血压70/50 mm Hg(1 mm Hg=0.133 kPa).

    关键词: 药物过敏 头孢曲松
  • 不完全川崎病1例

    作者:田欣

    患儿,男,42天.主因发热、咳嗽、喘2天,于2008年7月26日住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精神差,呼吸平稳,无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黄染、皮疹,双侧睑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中小水泡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其他未见异常.

  • 心包恶性间皮瘤1例

    作者:丁宇

    患者,男,19岁,因发热8天、胸闷5天,于2006年3月4日入院.8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5℃,伴全身肌肉酸痛,给予抗生索治疗无效.5天前出现胸闷.既往曾患乙型肝炎、伤寒,否认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7.8℃,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点.

  • 化妆品胶囊过敏导致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阎渭清

    患者,女,31岁,因顽固痤疮,服用中药胶囊(排毒清痘素)3粒后1小时逐渐感气短,喘息和胸部不适,头晕无力,随后排橘红色尿1次.于服药后2.5小时来急诊科就诊.否认药物过敏史,不吸烟,幼年有哮喘发作,近10年内未发作.

  •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作者:宋相冬;许玉梅;武丽群

    例1,男,出生2天,生后周身瘀点、瘀斑46小时,皮肤黄染42小时,于2007年6月12日入院.患儿第1胎,第1产,孕40周顺娩,于生后2小时发现周身散在瘀点、瘀斑,生后6小时,出现周身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已排二便,睡眠好,人院治疗.

  • 瘦素与肝硬化

    作者:张宏力;赵东强;王和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ob)编码的一种多肽类激素,由Zhang等[1]于1994年首先发现,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早期发现瘦素的主要功能是中枢性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消耗、调节体质量[2],但目前研究证实,除全身的脂肪组织外,肝脏、胃黏膜、胎盘、胎儿心脏、骨骼肌、骨及软骨组织等均可以分泌瘦素,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3].

  • 硼替佐米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刘蕾;白砚霞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一种名为硼替佐米(万珂,简称PS-341)的药物出现在该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硼替佐米相关临床研究,评价其在MM治疗中的意义.

  • 冠状动脉闭塞试验生活质量与医疗经济学评估

    作者:金雅丽;郭艺芳

    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年会期间,正式报告了冠状动脉闭塞试验(Occluded Artery Trial,OAT)研究结果.该研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引起了很大震动.新近,OAT研究关于患者生活质量与医疗经济学分析的结果揭晓,表明对于已经失去佳再灌注时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并不优于药物治疗,但其医疗费用却显著增加.此部分研究结果同样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简介

    作者:

  • 2009版加拿大高血压指南解读

    作者:郭艺芳;金雅丽

    2009年伊始,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更新并颁布了高血压诊疗指南,其要点如下:①加强高危人群的血压监测:鉴于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该指南强调在所有成年人中应定期检测血压.由于高血压前期人群将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故应作为血压监测的重点,至少每年测量血压1次.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指南
  • 导致心力衰竭的遗传物质被发现

    作者:

    关键词: 心力衰竭
  • 2008年呼吸内科疾病诊疗进展概要

    作者:阎锡新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进步,到专业科室就诊患者明显增加,我们深切体会到我国绝大多数呼吸病患者没有得到适当的诊疗,要使基层呼吸病患者成为先进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受益者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 2008年肾脏病诊疗进展

    作者:傅淑霞

    2008年肾脏病诊疗领域与其他学科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 临床指南1.1 法国微白蛋白尿(MAU)和尿白蛋白排泄指南[1] MAU定义:30~300 mg/24 h;晨尿:20~200mg/mL或30~300 mg/g肌酐或2.5~25 mg/mmol肌酐(男性),3.5~35 mg/mmol肌酐(女性).

    关键词: 肾疾病 诊断 治疗 指南
  • 瓣膜性心脏病的抗凝治疗

    作者:史旭波;胡大一

    血栓栓塞是心脏瓣膜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抗凝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减少发生这一灾难事件的可能性.心脏瓣膜病变引发的瓣膜内皮损伤必然触发机体基本的防护反应一血栓形成,虽然有潜在的出血风险,但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栓栓塞的后果总体上讲比抗凝治疗引起的出血并发症更为严重,对于血栓栓塞危险性较高的患者应该接受长期抗凝治疗[1].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