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黎显瑞;张九进;黄万昌

    大咯血是指24小时内咯血量在500 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300 ml以上,部分患者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仍无效,常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为介入治疗措施,对大咯血处理效果好,现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8例进行BAE介入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3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大咯血患者8例,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后进行BAE治疗,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40~68岁,平均(50.3±6.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依据[1].每例咯血量为1 000~4 200 ml,且无手术适应证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 河南省部分市县儿童结核病结核菌素反应及卡介苗接种情况的回顾性调查

    作者:要玉霞;赵富山

    儿童结核病流行状况目前已逐渐演变为评价国家抗结核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状况间接地反映社会结核病的传染源状况及疫情的严重程度[1].因此,及早发现和确诊儿童结核病对整个结核病控制工作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儿童结核病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病原学证据获得相对困难[2],因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和接种史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我省7县市2002~2010年300例儿童结核患者,对其PPD反应情况及卡介苗接种史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今后的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借鉴.

  • 胎盘Hofbauer细胞及新生儿胃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达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中的作用

    作者:孙淑媛;杨丽萍;逯旭红;张瑞芬;聂敏翠;张占学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据报道30%左右的慢性乙型肝炎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新生儿宫内感染已成为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约90%可形成慢性乙型肝炎,并在成年后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1-2],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胎盘Hofbauer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感染HBV胎盘中的Hofbauer细胞中成熟病毒颗粒大而饱满,其在病毒母婴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3].

  •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70例临床分析

    作者:蒋萍萍

    急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危害,影响健康,而且随着近些年来临床研究的深入,脑血管类病变在发病时可能同时诱使心脏产生不良反应,危及生命.尤其是老年患者机体耐受性差、抵抗力弱、并发症多,在抢救脑疾病的同时还要应付心脏病变,给治疗和预后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脑心综合征(CCS)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心电图检测时复极发生改变,出现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等心脏的不良反应,易发生猝死[1-2].为减少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并发CCS,为治疗与康复赢得机会,本研究选取我科急性脑血管病合并CCS的老年患者共70例行临床研究,以探讨该病的发病特征、机制,进而提出预防策略.现报道如下.

  •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文忠;袁艳敏;刘德芬;王庆海;张全围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很高病死率与致残率.由于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使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被视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技术、经济、设备等原因,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诊断冠心病的简便手段,但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一直备受质疑.在特定的人群中,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中,其诊断价值如何,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了112例糖尿病拟诊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其ECG及CAG结果进行分析,探讨ECG 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支架置入术在高危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玲;杨欢;李双成;李建霞;张良洪

    颅内外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严重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率70%~99%)2年内同侧卒中累计复发率高达25%[1],药物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降低卒中的两种有效治疗方法[2].随着介入技术的逐渐成熟,利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血管狭窄预防卒中这一方法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本研究旨在探讨对于老年高风险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慢性硬膜下血肿CT误诊为硬膜外血肿8例

    作者:夏佐清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常见的颅内疾病,约占血肿的10%[1],钻孔引流被认为是操作简便,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但有些硬膜下的血肿容易误诊为硬膜外血肿,进而影响了手术的方式及患者的预后.现对本院8例误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进行查阅,分析相关影像学资料,查找误诊原因,总结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硬膜下血肿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9~79岁,平均(62.6±11.3)岁,其中3例有高血压病史,4例患者于2~5个月前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头痛,为持续性胀痛和波动性头痛,低头弯腰和咳嗽时加重,头晕,记忆力减退,单侧肢体乏力,甚至偏瘫,智力障碍,神经行为异常.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偏头痛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李自平;杨立新;霍清霞

    偏头痛是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常反复发作,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我们对50例偏头痛患儿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结合临床治疗,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曲周县医院儿科门诊和曲周县中医院针灸科就诊偏头痛患儿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9~12岁,平均(10.3±0.9)岁.诊断依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HIS)诊断标准[1].选择同期就诊非偏头痛患儿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9~11岁,平均(10.7±0.8)岁.每位患儿的家长均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符合伦理要求.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建泉

    医院内感染是患者在医院范围内或住院期间所获得的感染,肾内科住院的患者,大部分都存在基础的肾脏性疾病,这些患者通常会因为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力功能低下,很容易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发生[1].另外,肾内科的住院患者会经常使用大量的广谱抗菌药物,对耐药株进行了选择,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肾内科住院的患者如果出现医院内感染,不但会影响自身的治疗情况,而且还会加大自身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加治疗费用,严重的还会引起患者的死亡[2].现将我院近些年来,在肾内科住院发生医院内感染的92例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报道如下.

  •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领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平勇;宋振虎;程豪

    目的 评估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在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类对比分析51例肿瘤患者WB-DWI和CT图像中的异常信号和异常密度病灶.结果 在实质器官中,CT发现的病变在WB-DWI中均能清晰显示,27处(11.0%)病变WD-DWI能清晰显示而CT却未能显示.在空腔脏器中,WB-DWI发现51处中心型肺癌与CT一致,未能发现57处肺内体积较小的瘤灶.在骨骼系统中,WB-DWI发现异常信号477处,CT仅发现骨骼异常改变309处;其中9例患者有56处WB-DWI异常信号而CT显示正常,数月后CT复查,相应部位均出现骨质破坏.在淋巴系统中,WB-DWI发现异常淋巴结189个,CT发现异常增大淋巴结141个,其中病变位置一致114处.CT图像上25处大于1 cm的淋巴结在WB-DWI图像上未显示,而75处(34.7%)小淋巴结在WB-DWI图像上却呈高信号.结论 实质脏器和骨骼系统中WB-DWI比CT更多更早发现肿瘤病灶,还可提示异常小淋巴结,并且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很高的敏感性.颈部、腹部空腔脏器WB-DWI不易发现体积较小病变.

  • 青中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银霞;赵世刚;齐晓飞;张国华;朱铁红

    目的 探讨青中年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以脑梗死为因变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纤维蛋白原、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颅内动脉狭窄及吸烟为自变量,分析内蒙古地区青中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100例18~45岁青中年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并分为两组,青年Ⅰ组年龄18~35岁(26例),青年Ⅱ组年龄>35~45岁(74例),及100例48~62岁中年脑梗死患者资料,按TOAST分类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年龄、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颅内动脉狭窄和吸烟是内蒙古地区青中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组脑梗死男性多于女性,中年组血脂、血Hcy水平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分析显示:18~35岁青中年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脑栓塞(即先天性心脏病)各3例(11.5%),小动脉闭塞4例(15.4%),其他病因8例(30.8%),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外伤后动脉夹层2例、烟雾病2例、大动脉炎1例,病因不明8例(30.8%);>35~45岁青年,大动脉粥样硬化40例(54.1%),小动脉闭塞26例(35.1%),心源性脑栓塞3例(4.0%),包括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例、卵圆孔未闭1例,其他病因4例(5.4%),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烟雾病、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各1例,病因不明1例(1.4%).青中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1.0 mm)比例高于中年组,颈动脉斑块、狭窄或闭塞的比例低于中年组(P<0.05);颅内外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比例低于中年组(77.0% vs91.0%),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约为2.0∶1,中年组约为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中年脑梗死病因复杂、多样,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为35岁以上青年脑梗常见病因,青中年脑梗死病变侧侧支循环代偿丰富,致残率低,预后良好.

  • 电子线阵探头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胃肠道类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水蓉;穆金玲;叶静;韩扬;倪燕丽;杨小青

    目的 研究电子线阵探头对胃肠道类癌的诊断价值,观察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肠道类癌的效果.方法 应用线阵探头超声内镜对胃肠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并在内镜下行ESD治疗后送病理,13例胃肠道类癌病理证实.结果 电子线阵探头超声内镜(EUS)显示类癌多为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均匀或欠均匀的低回声,大部分病灶紧邻固有肌层下.13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并行黏膜下肿瘤剥离术,切除标本边缘和基底无肿瘤累及,无1例出现穿孔.结论 EUS对于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明确类癌的壁来源、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性质、有无肌层和周围血管浸润、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等疾病,从而指导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胃肠道类癌疗效确切.

  • 黄骅市高碘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长霞;王艳芳;刘存杰;赵海云;李冲;张秀丽;韩红伟

    目的 探讨黄骅市高碘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120例甲亢患者与健康志愿者100例进行调查,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析其颅内动脉狭窄,检测甲状腺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结果 甲亢组颅内动脉狭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6.6%(32/120) vs 8.0%(8/100)(P<0.01).甲亢患者常见的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MCA).甲亢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素(TS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TG、HDL-C降低、FT3、FT4和病程是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 甲亢患者常见的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多发生在MCA,甲亢的病程、HDL-C降低,血糖、TG、FT3、FT4增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张璐;余伍忠;张琼;邹红云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2年2~8月共收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6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并进行性别与年龄的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IL-8和IL-1β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IL-8和IL-1β含量分别为(32.235±34.321) ng/L和(6.014±13.949) ng/L.健康体检者血浆IL-8和IL-1β含量分别为(17.778±8.510) ng/L和(0.676±0.818) ng/L.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 血浆中IL-8和IL-1β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天宇;马春野;李春艳

    目的 探讨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4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将治疗后好转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恶化死亡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感染,血氨、血肌酐、血清蛋白、血钾、血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胆红素异常(44.4% vs 66.7%)、血钠异常(16.7% vs 37.5%)、HE分期(43.6% vs 25.0%)、感染(33.3% vs 54.2%)等诱因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氨异常、血清蛋白异常、血钾异常、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异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分期、Child分级、消化道出血、血钠及血肌酐均为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具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等诱因的多少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HE分期、血肌酐、血钠是影响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 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C肽释放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谢媛;马向华;倪娟;桑谊荃;李晓娜;俞岭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C肽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分别在0、30、60、120、180分钟测定血糖、胰岛素和C肽.根据胰岛素和C肽高峰出现时间分为胰岛素C肽分泌高峰同步组和胰岛素C肽分泌高峰不同步组,使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胰岛β细胞功能、Matsuda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 insulin sensitive index, Matsuda IS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胰岛素C肽分泌高峰比较,同步组与不同步组C肽高峰均在120分钟,不同步组胰岛素高峰在60分钟,同步组在120分钟;同步组120分钟胰岛素、C肽(35.54±28.98) mU/L、(2 317.02±973.21) pmol/L,高于不同步组(24.72±20.88) mU/L、(1 956.93±657.22) pmol/L;同步组C肽曲线下面积(3.15×10 5±1.21×105) pmol×min高于不同步组(2.82×10 5±8.62×104) pmol×min.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显示,胰岛素、C肽释放高峰同步的患者实际胰岛素抵抗程度要高于不同步组,当两者不同步时,C肽释放试验更能反映2型糖尿病的真实病理生理状态.

  • N端前体脑钠肽和胱抑素C对心肾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顾俊英;廖敏蕾;徐中

    目的 观察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胱抑素C(Cys C)在心肾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91例,按照是否具有肾功能衰竭,分为心肾综合征组(126例)和单纯心力衰竭组(165例).其中心肾综合征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53例,Ⅲ级62例,Ⅳ级11例,按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分为肾功能储备代偿(Ⅰ组)27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Ⅱ组)32例,肾功能衰竭(Ⅲ组)29例,尿毒症(Ⅳ组)38例.并观察NT-proBNP,Cys C,血肌酐(SCr)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心肾综合征组的NT-proBNP,Cys C和SCr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提高(P<0.01),而LVEF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降低(P<0.01).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Cys C和SCr水平随着心力衰竭分级和肾功能分期升高而升高(P<0.01),心力衰竭分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NT-proBNP(1.97±0.63) μg/L vs (2.73±0.76) μg/L vs (3.33±1.09) μg/L、Cys C(1.47±0.43) mg/L vs (1.84±0.61) mg/L vs (2.25±0.54) mg/L、SCr(276.43±55.86) μmol/Lvs (462.98±72.43) μmol/L vs (555.07±102.92) μmol/L(均P<0.01);肾功能分期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的NT-proBNP(1.44±0.28)μg/L vs (2.29±0.87)μg/L vs (2.78±1.09)μg/L vs (3.09±0.98)μg/L、Cys C(0.97±0.12)mg/L vs (1.18±0.21) mg/L vs (1.65±0.65) mg/L vs (2.76±0.87) mg/L、SCr(167.91±37.32) μmol/L vs (226.27±58.59) μmol/L vs (448.58±67.48) μmol/L vs (649.43±117.16) μmol/L(均P<0.01),而LVEF值随着心力衰竭分级Ⅱ级(48.32±10.34)% vsⅢ级(42.65±11.56)% vsⅣ级(31.37±9.64)%和肾功能分期Ⅰ组(55.76±10.87)% vsⅡ组(46.87±11.76)% vsⅢ组(39.87±12.87)% vsⅣ组(36.54±10.75)%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 联合NT-proBNP和CysC的检测对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心肾综合征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 老年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谱及药物敏感状况分析

    作者:夏晓黎;毛菊秀;牛志刚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谱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2011年确诊的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病原体分离鉴定,标准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测定药物敏感状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2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2%(143/237),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P<0.05).革兰阳性菌占11.6%(27/237),真菌占28.2%(67/237).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噁唑耐药率高.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引起,耐药率高,对β-内酰胺酶有抗性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药物敏感试验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慢性肾脏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对肾性贫血的影响

    作者:李芸;傅淑霞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对红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外露表达水平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 我科住院初治慢性肾脏病患者97例,按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分为1~2、3~4和5期,及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测PS外露表达水平;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CKD3~5期患者PS及血清MDA含量显著增高,分别为PS(0.43±0.23)%、(0.67±0.37)%、(1.24±0.29)%;MDA(5.33±2.11)μmol/L、(7.96±3.54) μmol/L、(12.41±4.01) μmol/L、Hb浓度和血清SOD活力显著降低,Hb(127.57±8.85) g/L、(90.46±20.48) g/L、(74.41±13.29) g/L;SOD(130.85±45.54) kU/L、(105.07±27.90) kU/L、(89.36±34.24) kU/L(P<0.05或<0.01),其中CKD5期患者PS及MDA水平是对照组的2倍;②随肾功能减退贫血逐渐加重、PS及MDA含量升高,PS(0.49±0.36)%、(0.67±0.37)%、(1.24±0.290)%; MDA (5.19±2.09) μmol/L、(7.96±3.54) μmol/L、(12.41±4.01)μmol/L以及SOD活性明显降低分别为(129.98±47.9) kU/L、(105.07±27.90) kU/L、(89.36±34.24) kU/L(均P<0.05);③CKD3~5期患者:Hb与SOD正相关、与MDA负相关(r=0.330、-0.410,均P<0.01);PS与Hb及SOD负相关(r=-0.418、-0.459,均P<0.01),与MDA正相关(r=0.491,均P<0.01).结论 CKD患者随着肾功能减退体内氧化应激增强,其促进红细胞PS外露(寿命缩短)而导致或加重肾性贫血.

  • 蒲参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临床观察

    作者:周路;周卫惠

    目的 观察蒲参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接受降糖治疗、糖尿病教育、运动疗法、饮食控制的基础疗法,治疗组另加用蒲参胶囊口服,对照组加用蒲参胶囊安慰剂口服,两组实验均为期8周.实验前后检测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血脂和血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SSR指标,治疗组治疗后上下肢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上肢(1.39±0.16)s vs(1.81±0.74)s(P<0.01),下肢(1.81±0.95)s vs (2.72±0.79)s(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下肢波幅增高,上肢(2.90±0.19) mV vs (1.73±0.44) mV(P<0.01),下肢(2.31±0.69) mV vs (1.07±0.61) mV(P<0.01).治疗组治疗后潜伏期缩短、波幅较治疗前增高(P <0.05).血脂和血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明显降低,TC(5.95±1.38) mmol/Lvs (6.52±0.93) mmol/L(P<0.05),TG(2.11±1.04) mmol/L vs (3.51±1.98) mmol/L(P<0.01),LDL-C(3.65±0.15) mmol/L vs (4.05±0.55) mmol/L(P<0.01),全血高切(4.11±0.51) mPa·s vs (4.90±0.70) mPa·s(P<0.01),全血低切(7.80±1.11) mPa·s vs (11.01±0.89) mPa·s(P<0.01),血浆黏度(1.59±0.19) mPa·s vs(2.01±0.10) mPa·s(P<0.01).结论 蒲参胶囊能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变学和微循环,从而神经内毛细血管缺血和神经代谢改善,使周围神经得以修复、再生.

  • 早期B型利钠肽水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远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作者:孟晓京;李晓刚;杨红梅

    目的 探讨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远期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11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重构组(47例)和非重构组(63例),在胸痛发生第1天、4天及第7天时测定血浆BNP水平,在出院时及出院后12个月时行心脏超声随访,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长率(△LVEDV%).观察早期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与△LVEDV%的相关关系.结果 BNP水平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于第4天达高峰;重构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重构组,(843.69±284.46) ng/L vs(527.29±176.84) ng/L(P<0.01);4天与7天时BNP水平与△LVEDV%均存在正相关,但4天时BNP水平相关性密切(r=0.78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天及7天时BNP与远期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均存在相关,尤以4天时BNP水平显著(P<0.01).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第4、7天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与12个月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明显正相关,且第4天BNP水平可作为远期左心室重构的一个较好预测因子.

  • 前白蛋白对脓毒症炎症反应程度及蛋白质代谢的评估价值

    作者:骆月琴;杨慧华;杨文龙

    目的 通过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氮排出量的变化关系,探讨PAB在评估炎症反应程度及蛋白质代谢状态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0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50例.在能达到每日摄入非蛋白热卡836 kJ/kg,蛋白质1.3 g/kg的营养目标后分别于次日(第1天)和第5天测定血清PAB、CRP及连续4天测定24小时氮排出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PAB与CRP、氮排出量的相关性.按第5天CRP较第1天降低或升高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及恶化组,对比两组血清PAB水平及氮平衡变化.结果 血清PAB与CRP呈负相关,第5天血清PAB与后48小时氮排出量呈负相关.好转组第5天PAB较第1天PAB明显升高(P<0.01),恶化组5天PAB较第1天PAB明显升下降(P<0.01).好转组及恶化组96小时氮平衡总量均为负值,分别为(-23.8±16.1)g,(-25.0±12.8)g,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PAB是脓毒症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敏感的负性指标,降低表示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升高反之,提示应逐渐增加热卡及蛋白质摄入.

  • 咖啡酸片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片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娜飞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缺乏任何外源性或继发性原因,目前公认绝大多数的ITP是由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共同介导而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60岁以上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治疗上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激素依赖、激素无效的ITP发病率逐渐增高.血小板持续减少、病程长达12个月以上者为慢性ITP.常规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我科在治疗老年慢性ITP过程中激素联合咖啡酸片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丹参酮ⅡA黄酸钠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流变影响

    作者:房大明;李啸啸;刘俊;袁计生

    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病变,为各种诱因引发脑血液循环障碍,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1].我院运用丹参酮ⅡA黄酸钠治疗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明显,现对用药后患者血流变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符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的标准.男36例,女32例,年龄65~82岁,平均(72.2±6.5)岁.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度23例,中度31例,重度14例.

  •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雄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非常高的疾病,如何有效控制及治疗,减少功能缺损,是许多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超早期溶栓由于时间、费用、患者自身情况及风险等原因,一直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用法舒地尔治疗脑梗死结果报道如下.

  • 以腹泻首发甲状腺髓样癌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1例

    作者:唐光敏

    患者,男,41岁,因反复腹泻2年余,咳嗽咯血、双下肢水肿5天,发热3天于2011年6月8日入院.患者反复腹泻2年余,水样便,每日腹泻10余次,外院多次就诊,行肠镜等检查,诊断结肠炎,治疗效果差.5天前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起明显,继而咳嗽、咯血,小口鲜血,3天前出现发热,高体温38℃,收入华西医院感染科.入院时查体:体温38℃,心率10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30/61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慢性病容,皮肤颜色偏黑,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面容,无紫纹.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质稍硬,无粘连压痛.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作者:张宾;张二箭;田福利

    患者,女,39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憋气2年,Ⅱ重4个月于2012年4月9日入院.查体: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15次/min,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湿性啰音为著,双下肢重度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行心脏彩色超声考虑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左心室扩大(左心室74 mm),左心室运动幅度弥漫性减低,二尖瓣关闭不全(中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27%),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间断发作,活动耐量逐渐下降,夜间端坐呼吸,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行心脏移植,患者家属到北京阜外医院备案等待供体,在此期间患者心力衰竭症状逐渐加重,给予药物治疗几乎无效,夜间反复咯粉红色泡沫痰,应用组织同步显像(TSI)测量及显示左心室室壁同步性,根据各室壁达峰时间,后间隔基底段、中间隔、左心室侧壁达峰时间明显延长,室壁各节段单峰时间标准差68 ms,左心室室壁运动不同步,考虑到药物治疗效果差,建议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家属及患者同意,入院后第10天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为圣尤达5596,左心室电极应用新的细电极1258T 4F,手术共耗时1小时10分,左心室电极放在侧静脉中段,起搏阈值0.4V,无膈肌刺激,程控左心室起搏领先右心室20 ms,术后体表心电图肢体导联QRS波变窄,由0.12 ms变为0.11 ms术后继续加强药物治疗,当天晚上患者未咯血,憋气症状明显缓解,3天后完全平卧入睡,术后7天拆线出院,院外加强药物治疗,控制活动量,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左心室舒张内径64 mm,二尖瓣少量反流,射血分数38%,TIS测量左心室及左右心室同步性良好,患者可进行简单的家务活动.

  • 胆固醇结晶栓塞2例

    作者:项军;王岩;刘成

    胆固醇结晶栓塞(cholesterol crystal embolism,CCE)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其中的胆固醇结晶剥离后呈降雨样脱落,随血流阻塞远端末梢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综合征.CCE可自发出现,但更多出现于侵入性诊疗及抗凝、溶栓治疗后,病情常较为严重,预后差,有报告病死率达81%[1].我院2010年成功治疗CCE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 产后主动脉夹层1例

    作者:李军英;郭志刚;王桂英

    患者,女,25岁,孕期发现血压偏高(具体不详),未重视,未正规诊治.6天前于2012年10月19日孕足月顺产分娩一子,入院前1小时患者排便后突然出现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大汗、腹痛、烦躁不安、恶心,无呕吐,无发冷发热,无胸痛、咯血,无腹泻,阴道出血无异常,当地未治疗急来我院妇产科,查体:体温36.8℃,呼吸22次/min,脉搏94次/min,血压155/9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语利,五官端正,体形匀称,烦躁不安,大汗,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哕音,心界不大,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稍隆、柔软,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肾区轻叩痛,肠鸣音正常存在.各椎体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妇科检查未见异常.查子宫附件彩色超声:官腔积液.泌尿系彩色超声:右肾窦部回声分离.

  • 成人重症柯萨奇病毒性脑膜脑炎3例

    作者:姜昭;左宪华;王亚平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种肠道病毒,侵犯人类神经系统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脊髓炎等.柯萨奇病毒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呈流行性发病,临床症状轻,病程短、预后好.近期我院连续收治了3例成年柯萨奇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其临床表现危重、预后不良,影像学表现相似,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20岁.主因发热头痛3天,意识不清1天于2011年9月24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8.6℃,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 mm∶3 mm,光反应(+),压眶反应(+),眼底视盘边界模糊,颈抵抗,四肢刺激可动,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压力220 mmH2O(1 mmH2O=0.0098 kPa),白细胞92×106/L,小淋巴细胞95%,蛋白552 mg/L,葡萄糖3.16 mmol/L,氯化物119.4 mmol/L.

  • 新生儿颅锁骨发育不全1例

    作者:吕朝霞

    患儿,女,3天,主因发现呼吸困难1天于2010年5月20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足月,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2.4 kg.羊水少,胎盘、脐带情况不详.阿普卡(Apgar)评分不详,生后给予常压给氧2小时.入院前1天发现患儿呼吸快,转诊于当地县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颅骨缺如(图1).胸片示:气胸、肺炎.为进一步诊治以"新生儿肺炎"转入我科.其母血型O型,孕期体健,否认有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父亲体健.母亲"侏儒",患儿外公"胸部畸形",余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42次/min,呼吸48次/min,经皮氧饱和度92%.体质量2.2kg,头围34 cm,身长49 cm.皮肤轻度黄染,哭声可.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前囟平,张力不高7 cm×7 cm,触之有波动感,颅缝增宽0.5cm,后囟0.5cm×0.5 cm.

  • 溃疡性结肠炎与凝血功能异常

    作者:董时洁;马含夕;袁捷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我国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许多学者发现活动期UC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并有发生血栓等并发症的可能,提示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UC患者的高凝状态并发血栓性疾病受到日益关注.

  • 胰岛素抵抗与细胞因子Apelin

    作者:张萍;王战建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靶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胰岛素敏感性的恢复成为药物治疗的焦点.尽管IR的有效药物治疗已有进步,但世界范围的T2DM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远远超过了药物治疗的发展速度,因此研发新颖的治疗模式迫在眉睫.现将胰岛素抵抗与细胞因子Apelin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拓;刘志民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50岁以下人群的检出率约为35%~50%,60岁以上者可达>70%[1].其中,甲状腺癌约占5%~15%[2].近30年来,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治疗方法显著不同,但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因此,多借助辅助检查诊断.近年来,针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联合组织细胞学检查在TN的鉴别诊断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与风湿病的关系

    作者:黄立敬;魏平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ligand 1A,TL1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的新成员.TL1A可以作用于T淋巴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且在炎症的发病过程中,炎症细胞分泌的TL1A水平明显升高,它还可以促进其他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及分泌,在风湿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L1A自发现以来,它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其他风湿病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一直受到关注,但具体作用机制不太清楚.现就TL1A在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中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肝功能检测在心功能不全中的意义

    作者:杨帆;龚艳君;洪涛

    心功能不全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万人因为心功能不全入院,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每年的病死率仍高达20%[1].尽管不少新的治疗方法正在被尝试,但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2].为此,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CHARM研究中统计了7 599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建立了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了对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和死亡等不良结局有预测价值的21种因素[3].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肺癌化疗效果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艳芳;王藏海;迟红卫;曾艳红;徐倩;郭志军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14%,在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病因中居首位.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病变已属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因此早期了解肺癌的放化疗效果,使患者在早期停用无效的抗肿瘤药,避免药物的毒副反应,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够监测人体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间接反映肿瘤细胞密度以及细胞膜完整性等细胞水平的信息,在发现肿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和预测放化疗反应等方面都具有应用价值.现将DWI在评估肺癌化疗效果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作者:马娜;要林青;吴玉琼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血管内皮损伤、内外凝血系统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环氧化酶抑制剂,如阿司匹林等;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latelet glycoproteinⅡb/Ⅲa,PG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阿昔单抗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曾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的标准组合而备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 15-脱氧前列腺素J2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璞;刘江文;仝德峰;崔涌

    目的 观察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建造NAFLD模型1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8只.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 kg-1·d-1;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15d-PGJ210 μg·kg-·d-1.干预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肝组织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C(1.27±0.26)mmol/g vs (0.74±0.18) mmol/g、TG(1.56±0.27) mmol/g vs (1.13±0.39) mmol/g(P<0.01);实验组肝组织TC、TG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TC(1.01±0.22) mmol/g vs (1.27±0.26) mmol/g、TG(1.15±0.20) mmol/g vs(1.56±0.27) mmol/g(P<0.05).光镜下未见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异常;模型对照组可见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组织多处点状坏死;实验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点状坏死较模型对照组减轻;正常对照组肝组织PPAR-γ普遍表达而TNF-α和IL-6几乎不表达;实验组肝组织PPAR-γ表达强于模型对照组,而TNF-α和IL-6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15d-PGJ2可以缓解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降低肝组织TC和TG水平,这种效果可能是通过增加肝脏PPARγ和减少TNF-α、IL-6的表达来实现的.

  • 多柔比星对p53缺陷细胞MDA-MB-231表达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影响

    作者:王辉;田波;鲁常青

    目的 探讨阿霉素对p53缺陷乳腺癌MDA-MB-231细胞表达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1)的影响.方法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表达BRCA1和PARP-1及其PARP-1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 阿霉素干预后BRCA1和PARP-1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阿霉素能抑制PARP-1的活性,但当给予恢复一定时间时,PARP-1活性将有所上调(0.5、1、1.5、2μmol/L浓度下PARP-1光密度比值4.998、5.356、5.626和6.047 vs对照组3.320);BRCA1表达不受时间影响,但在低浓度呈现高表达,当浓度达到2μmol/L时BRCA1表达有所下调但然高于对照组(0.784 vs 0.612);而PARP-1表达在整个过程中基本无变化,随着阿霉素浓度提高,其断裂有所增加;阿霉素能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在2μmol/L浓度时细胞凋亡率增加至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霉素持续作用能抑制人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PARP-1活性,但一定恢复时间能增强PARP-1活性;阿霉素对BRCA1蛋白表达影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 穴位刮痧疗法防治中风疗效观察

    作者:蔡黎;黄谷;周端;吕桦

    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已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认为是脑卒中(中风)的重要先兆;中风先兆的防治对预防完全性中风的发生、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1].我们用刮痧疗法辅助治疗中风先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2010年3~11月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有中风先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穴位刮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48~75岁,平均(66.9±7.0)岁;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51~75岁,平均(64.9±7.1)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常用几种实验设计统计分析方法的正确选择(二)——配对设计、区组设计,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闫丽娜;王立芹;唐龙妹

    统计分析是医学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要选用合理的统计方法,首先得确定实验设计的类型,本刊2013年28卷第2期"医学科研中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对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如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随机区组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已做详细介绍,其次应该分清数据资料属于定量资料还是定性资料,再者应该考虑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常用几种实验设计统计分析方法的正确选择(一)"对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如何选择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现将另外3种实验设计—配对设计、区组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对应的统计方法介绍如下.

  • 2012年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进展

    作者:傅淑霞

    盘点2012年肾脏病诊疗领域与其他学科一样精彩纷呈,2012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推出多项指南;在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肾替代治疗等方面都有很多的证据,当然也有争论,现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 KDIGO临床实践指南1.1 肾小球肾炎[1] 较2011年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新增主要内容如下.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