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泻来袭 科学应对

    作者:吴捷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在儿科门诊,因腹泻就诊的宝宝仅少于呼吸道感染.家长常困惑的是,这么精心地照顾宝宝,宝宝怎么还会拉肚子?这和小儿自身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他们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因此消化能力差,正常肠道菌群还未建立,而生长发育快,进食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所以极易因各种原因而出现腹泻.

  • 补充维生素A口服有效

    作者:陈日益

    相关资料表明:秋冬季节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诱因.因为维生素A缺乏,会降低人体的抗体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其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比正常儿童高两倍、腹泻的发生率高3倍,并且体格营养状况正常而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格营养比较差但维生素A正常的儿童.

  • 健康卫士联邦赛福欣

    作者:江永

    换季时节,一些常发病如呼吸道感染等也如期而至,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头痛和咽痛等症状."健康卫士"联邦赛福欣提醒您,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防寒保暖.

  • 咳嗽与支原体感染

    作者:袁越

    秋冬季节来临之后,气温骤然转冷,空气更加干燥,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咳嗽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部分患儿咳嗽同时伴有发热,其持续时间可达一周,甚至长达1至2个月,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其实,大部分患儿的咳嗽,尤其是剧烈咳嗽超过一周者,多数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 沈阳市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齐英;陈叶;王冰;安向东;陆莹;李天宝

    目的 了解沈阳市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构成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0~7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门急诊病例,共218例,收集其个案调查信息进行分析,并对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病例、病毒种类、时间的病毒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在218份样本中,检出阳性126份(57.8%).不同种类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07,P<0.01).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高,为18.4%(40/218),其次为肠道病毒(17.0%,37/218);甲型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在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7.21和39.01,P值均<0.01).不同年龄儿童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8,P=0.003),其中,4~7岁高,为67.4%(60/89).检出2种以上病毒阳性样本34份,占27.0%(34/126).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是引起沈阳市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发病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4~7岁.不同季节的主要病原体不同,在冬季主要为流感病毒,秋季主要为肠道病毒.

  • 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奕;杨鹏;王小莉;刘文婷;王全意;Chandini Raina Maclntyre;Holly Seale;SimonCauchemez;Neil Ferguson

    目的 探索医务人员在院内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院感防范重点及感染控制改进建议.方法 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的9家二级以上医院,将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作为一个队列,对其医疗行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依据咽拭子病原学检测结果判定研究对象的呼吸道感染状况,并将他们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比较两组人员在职业暴露与防护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数据分析应用STATA11.0软件完成,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共有481名医务人员完成本次研究,随访率为100%.在481名研究对象中有40例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纳入病例组,其他441人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级别、工作科室、高危操作、接触病人后洗手等四个因素可能与医务人员发生呼吸道感染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共有2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从事高危操作(OR =2.42,95% CI1.06 ~5.50)为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接触病人后洗手(0R=0.41,95%CI0.19 ~0.89)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为防止医务人员在院内感染呼吸道传染病,针对其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亟待开展.

  • 2010~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人博卡病毒检测与分析

    作者:李奇凤;张斌;柳彩霞;韩艳;杜爽;余亮;贾娜尔;阿依代;段招军;孙荷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检出情况.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525例,用巢氏PCR扩增人HBoV NS1片段检测HBoV 1 ~4型.结果 在525份标本中,HBoV总阳性检出率为8.38% (44/525),其中HBoV 1型6例,HBoV 2型38例,未检出HBoV 3、4型.各民族患儿之间HBoV阳性检出率统计分析发现,维族、回族患几分别高于汉族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V 1型与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7.7% ~ 99.4%,HBoV2型与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3.6~ 100%.HBoV的检出时间主要以冬春季为主,HBoV感染在年龄及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 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存在HBoV 1、2型的流行,以HBoV 2型为主,维族、回族患儿HBoV的检出率分别高于汉族患儿.

  • 一起人7型腺病毒引起的幼儿园聚集性疫情调查

    作者:潘欢弘;魏雄杰;宗俊;杨其松;刘晓青

    目的 分析江西省某幼儿园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例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探寻疫情发生原因,为此类疫情的防控提供经验.方法 通过询问幼儿园园长和各班级老师,以及调阅医疗机构的病例信息等方式搜索病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发病经过,以及流行病学史等内容.使用荧光定量PCR仪对采集的病例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结果 本次疫情发病32例,均为学生,发病率为15.69%(32/204);90.6%(29/32)的病例集中在4月27日至5月4日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并伴有肺部炎性改变;病例中年龄大的6岁,小的2岁,发病年龄集中在3~5岁,占病例总数的90.6%(29/32).大(1)班发病率较高,为17.7%(6/34),学前班发病率较低,为9.4% (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9,P=0.74);男性发病率为17.82%(18/101),女性为13.59%(14/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69,P=0.45);一楼学生发病率为13.08%(14/107),二楼为18.56%(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P=0.34).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在病例标本中检出H7型腺病毒.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人H7型腺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幼儿园通风条件差、晨午检等制度不健全,是造成疾病蔓延的主要原因.

  • 医务人员配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评价的整群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作者:杨鹏;张奕;石伟先;黎新宇;张海燕;张震;郭菁;王全意

    目的 评价医务人员配戴N95口罩和外科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的差异,为制定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以及做好未来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和准备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的方法,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北京市15家医院,根据分组的情况(外科口罩组;未经适合性检测的N95口罩组;经适合性检测的N95口罩组),对招募的1441名医务人员进行配戴口罩的干预试验,并进行随访观察.在随访期间通过每日询问或自我报告的方式,了解医务人员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对于出现异常症状者采集其咽拭子标本通过多重PCR的方法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 1441名研究对象中外科口罩组492名、未经适合性检测N95口罩组488名、适合性检测N95口罩组461名;共有466名研究对象参加了配戴N95口罩的适合性检测,其中461名通过检测(通过率98.9%).在针对四种不同研究结局(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样症状、呼吸道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中,N95口罩组研究对象的发病率均低于外科口罩组;且未经适合性检测的N95口罩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外科口罩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整群效应后的P值[Pm]=0.045).在经多因素分析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配戴N95口罩的研究对象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OR,0.38[95%CI,0.17-0.86];Pm=0.022)和呼吸道病毒感染(OR,0.19[95%CI,0.05-0.67];Pm=0.011)的风险均显著低于配戴外科口罩者.配戴N95口罩研究对象出现头痛、呼吸困难、压迫鼻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配戴外科口罩者.结论 医务人员配戴N95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优于配带外科口罩;与外科口罩相比,配戴N95口罩更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配戴N95口罩是否需要进行适合性检测仍有待商榷.

  • 怀柔区流感住院病例特征及其住院率估计

    作者:赵小娟;张奕;杨剑;田兴军;王保东;李超

    目的 分析怀柔区2017-2018年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S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估算流感导致的SARI住院率.方法 在北京市怀柔区的SARI哨点监测医院选择2017年第14周至2018年第13周筛查登记的SARI病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临床病程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并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计算SARI病例住院率及流感导致的SARI住院率.结果 2017-2018年怀柔区共纳入SARI病例724例,采集咽拭子标本657份,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0.4%(134/657),134例流感确诊SARI病例组年龄中位数(P25,P75)为5(3,58)岁,低于非流感组[24(3,62)岁](Z=-2.24,P=0.032);流感确诊SARI病例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比例[6.0% (8/134)]高于非流感组[1.2% (6/523)](x2=9.70,P=0.002).2017-2018年估算的全人群SARI住院率和实验室确诊流感住院率分别为269/10万和55/10万;0~1岁年龄组SARI病例住院率高,为2 317/10万,2~4岁年龄组实验室确诊流感住院率高,为529/10万.新甲型H1N1[A (HINI) pdm2009]、季节性甲型H3N2[A (H3N2)]和乙型Yamagata系(BY)流感病毒所致住院率分别为23/10万、13/10万和18/10万.结论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人群是罹患流感的高危人群,2~4岁组儿童的流感住院负担较重.

  • 北京市儿童和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呼吸道病毒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田国保;王笑灵;孙静怡;潘玥;谭雅楠;董建平;龚成;李茂中;张铁刚;李爱华;王怡婷;董梅;罗明;黄芳

    目的 研究呼吸道病毒在儿童和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ma,CAP)病例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450例CAP病例的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多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分析儿童和成年人CAP病例中呼吸道病毒的分布情况.结果 450例CAP病例的呼吸道标本中病毒检出率为32.4%(146/450).其中儿童(<14岁)CAP病例病毒检出率为40.8% (78/191),经检测,副流感病毒占12.0%(23/191),鼻病毒占9.4%(18/191),呼吸道合胞病毒占7.9%(15/191),流感病毒占4.2%(8/191);成年人(≥14岁)CAP病例中呼吸道病毒的检出率为26.3%(68/259),其中流感病毒占8.9%(23/259),鼻病毒占5.4% (14/259),冠状病毒占3.9%(10/259),副流感病毒占3.5%(9/259).结论 北京市CAP病例中,病毒性肺炎所占比例较高,且病毒分布与年龄相关.

  • 九种呼吸道病毒在北京市顺义地区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荆红波;张爽;王鹏;李颖;张彦春;史继新;张松建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PCR法和多重RT-PCR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间收集的573份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在573份样本中,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27.05%,其中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高(5.24%),其次为鼻病毒(4.36%)和呼吸道合胞病毒(3.14%).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14岁以下儿童病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阳性率较高,14岁以上人群病例中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不同月份检出的优势呼吸道病毒也不同.结论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顺义区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且不同病例类型、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的病毒谱不同.

  • KI和WU多瘤病毒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维;林书祥;党利亨;郭伟;杨洪江;徐勇胜

    1 KIPyV和WUPyV的发现2007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科学家Allander等[1]运用大规模分子筛技术从637份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和192份粪便中检测出一种新的人类多瘤病毒,并以发现者单位(Karolinska Institutet)命名为“KI多瘤病毒(KI polyomaviruses,KIPyV)”.同年5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Gaynor和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的Nissen等科学家利用分子病毒筛查法从一名患有肺炎的3岁澳大利亚儿童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检测到一种新病毒.在完成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后,鉴定为另一种新的人类多瘤病毒,并以发现者单位(Washington University)命名为“WU多瘤病毒(WUDolvomaviruses,WUPyV)”.

  • 人偏肺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吴迪;朱汝南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2001年由荷兰学者Van den Hoogen等人[1]发现的一种副粘病毒,是偏肺病毒属中首次发现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感染后引起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可发生在各年龄组,但主要易感人群为小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2-3].世界各地已相继报道并证实了人偏肺病毒感染的广泛存在.现代实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hMPV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的研究.目前针对病毒感染,疫苗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然而,还没有一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hMPV感染.本文就hMPV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人鼻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涛君;陆学东

    鼻病毒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一起被认为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病毒[1-3].鼻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相比,可导致大约三分之二的普通感冒以及其他疾病.美国每年花费在普通感冒上的研究经费可达400亿美元[4].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鼻病毒逐渐成为哮喘恶化和呼吸困难等慢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严重的哮喘恶化与鼻病毒密切相关,人鼻病毒是鼻窦炎和中耳炎的单独的病原,还可继发二次细菌感染.鼻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是当前的重点研究项目.

  • 人类副流感病毒研究新进展

    作者:汤云霞;王凌航

    副流感病毒是副粘病毒科具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1].根据基因组特征及血清学特点,分为四种主要的人类血清型(HPIV1,2,3,4),HPIV1和3是呼吸道病毒属的成员,而HPIV2和4是德国麻疹病毒属的成员.其中HPIV4又分为A和B两种亚型.各型病毒结构和生物学特征相似,但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各异.HPIV感染占儿童病毒感染所致下呼吸道疾病(如细支气管炎、肺炎)的20%~40%,其中2.8‰需要住院治疗[2].HPIV在美国造成每年大约30 000人次儿科住院,大部分HPIV相关住院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已经成为疾病负担为沉重的病毒病之一”[3].本文将就HPIV的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治疗、疫苗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为疾病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人肠道病毒HEV-D68研究进展

    作者:李世贤;杨学磊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由一大类微小的 RNA 病毒组成,病毒呈球形,无包膜,二十面体对称,直径 20~30 nm,属于正链 RNA 病毒.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2012 年新分类,本科共有17个属,主要的是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其主要包括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A~C 3 组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 A~J 9 组 [1]. 肠道病毒A~D组属于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具体血清型见表 1,HEV-D68 属于 D组 [1-2].

  • WU多瘤病毒-新发现的人类多瘤病毒的研究概况

    作者:张尼娜

    随着人类多瘤病毒的不断被发现,人们对它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大.自2007年人类WU多瘤病毒(WU polyomavirus,WUPyV)在呼吸道标本中被发现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发表了发现WUPyV的报道.WUPyV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可能在儿童时期获得感染,但大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尽管WUPyV经常在呼吸道标本中发现,但是WUPyV是否为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还有争议.WUPyV的传播途径和流行性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该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主要来自PCR检测和血清学试验.本文现就WU多瘤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学检测

    作者:朱关福

    1 影响检测的因素1.1解剖生理学特点呼吸道是人体中开放性器官,内外基本上相通,主要靠粘膜上纤毛运动阻挡异物渗入,因此各种微生物均有可能长驱直入引起各种感染,包括相当多见的混合感染,有的却是同时或相继感染,有的仅是伴随存在,这对病原诊断带来很大困扰.

  • 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作者:汤云霞;杨思园;于凤婷;马成杰;王凌航

    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感染病原谱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和腺病毒(Adenovirus, ADV).尽管病毒检测技术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对于多数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不易确定.2001年,荷兰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副粘病毒科偏肺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1],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本文对hMPV的病毒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5955 条记录 1/298 页 « 12345678...29729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