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侯爱利;钱远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死亡的第3大主要原因,其治疗费用昂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创通气是无须气管插管或切开的辅助通气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依然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孙海鹏

    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素抵抗是贯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相关疾病的主线,为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水平,并与吡格列酮治疗和辨证论治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和优势,开拓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金禄;王蕾;何晓峰;李采青;卢成;赵海春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可能是RA发病的一种触发因素[1].EB病毒与RA的发病关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以期了解EB病毒感染与RA的关系,为RA的诊断及进一步的病因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及治疗急性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子东;贾广志

    不同原因及病因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多见,是一种危险的临床急症,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急诊手术,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手术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后易再发出血[1].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介入诊疗技术能及时准确发现出血部位及原因,并且能快速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及药物灌注治疗,具有快速、简便、微创、有效等优点,对一些大出血患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介入诊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35例,其中134采用介入栓塞或药物灌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海欣;顾芳;王丽;黄英俊;宋钦;刘彦青;王立刚

    脑出血(ICH)患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ICH后血压升高特别常见,血压升高不仅促进血肿增大,而且还加剧脑水肿.国外学者研究发现ICH后脑水肿发生与发病24小时内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病史独立相关,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发生血肿增大的风险显著高于收缩压≤150mmHg者,认为ICH后降压治疗可减少血肿增大,减轻血肿周围水肿,改善临床转归[1-4].另有研究显示ICH 72小时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阻止血肿增大,但对血肿周围水肿无明显效果[2,5-6].因此本研究在ICH发病后对收缩压升高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硝普钠早期强化降压,以明确对ICH后再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90天时临床结局的改善,从而为临床治疗ICH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压 硝普钠
  • 30例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血钠代谢紊乱的处理

    作者:李铮;陈曙光;潘宝根;钱涛

    钠代谢异常是颅咽管瘤术后特别是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的常见表现之一,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本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对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钠代谢紊乱的规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对30例儿童颅咽管瘤进行显微镜下全切,均经术前MRI及术后病理证实,男17例,女13例,发病年龄2~14岁,中位年龄10.4岁.

  • 血型物质和二巯基乙醇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比较

    作者:康琼英;李亚威;孟亚丽;孙霖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以ABO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为常见[1].后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胎儿为A型或B型时.多表现为胎儿水肿、新生儿黄疸.轻者出现贫血,重者肝脾肿大,导致患儿死亡.目前,血型血清学技术可为HDN预防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指导临床采取必要措施预防HDN的发生.本研究对227例O型、RhD(+)的孕妇分别用血型物质和二巯基乙醇(2-Me)中和血清中IgM抗体后,采用经典抗人球蛋白法检测IgG抗A(B)效价,旨在发现更准确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降钙素原和白三烯B4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孙文舫;郭艳华;杜香提;史春花;王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新发生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其发生率高,病死率约为24%~50%,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病死率可高达76%[1].目前,VAP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病原学检查滞后,侵人性检查技术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传统的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特异性较低,给临床早期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并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2-3].因此,及时、准确诊断VAP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观察降钙素原(PCT)、白三烯B4(LTB4)与VAP的关系,旨在了解PCT和LTB4在VAP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白三烯B4的表达研究

    作者:赵立敏;张立海;李新玲;孙武装

    白三烯B4( LTB4)是强有力的细胞趋化剂,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使其在炎症区域募集和激活,参与炎症过程[1].有研究发现肺炎患者外周血LTB4表达增加,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后表达进一步增加,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LTB4表达减少[2].亦有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痰液、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盥洗液中LTB4表达增加[3-4].本研究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伴有RF或MODS患者外周血中LTB4的表达及LTB4与白细胞介素8(IL-8)、血气分析、肺功能的相关性,旨在探讨LTB4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红燕;丁敏;李月亚;项荣

    近年来,全球肺炎支原体(MP)感染呈上升趋势.我国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MP感染占18.5%[1].小儿MP感染引起呼吸道疾病较多.现对我院收治的100例MP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MP感染患儿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40天至14岁,平均(8.5±2.7)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秋冬季较多,有地区性流行,持续时间长,病程2~6周,多在病程第4~8日退热,长第10天退热,恢复期7~14天.其中肺炎40例(包括重症肺炎3例),支气管炎34例,喘息性气管炎10例,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10例,毛细支气管炎3例,哮喘3例.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墓碑形改变的价值探讨

    作者:刘红燕;陈宁;陆民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电图检查中具特征性改变的一种因急性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坏死的疾病,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主要表现为坏死型Q波出现,异常ST-T改变,而尤以ST段形态改变为特征性表现.所谓ST段墓碑形改变是指:ST段抬高有一快速上升时期,其改变多见于心肌梗死部分ST段抬高的有关导联,凸起的ST段顶峰高于其前面的r波,r波持续时间短暂(通常≤0.04秒),并且幅度很小,ST段与其后T波的升高支相融合.本研究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出现墓碑形改变患者病变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钱海红;李铭婷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一种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约2/3的NSCLC被诊断为晚期肺癌[1],虽然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间肺癌患者的预后并无显著改善,而NSCLC的发病机制也尚未完全揭示.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是NSCLC肿瘤生长和迁移的关键因素,但血管和淋巴形成的生物标记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在NSCLC患者的预后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VEGF和MMP-9在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二者对NSCLC转移和预后的意义,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受累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冯秀媛;闫慧明;王永福;高岚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SL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炎.本研究分析了2004年7月至2010年5月我院住院确诊的SLE患者322例,旨在探讨SLE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与血液系统受累的相关性.

  • 右心耳与相邻解剖结构毗邻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婧;崔炜;刘凡;谷国强;鲁静朝;郑红梅;张光明

    传统的心房起搏电极置于右心耳,电极很容易达到该部位且获得长期稳定的固定.但是单纯右心耳起搏不能改善心房内、心房间电的同步性,容易诱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学者们对双心房同步起搏、右心房双部位同步起搏进行了尝试[1-2].无论是单纯右心耳起搏还是多部位心房起搏,右心耳的影像学位置都对起搏器心房电极的植入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右心耳造影来观察其与周围X线显影的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对起搏器植人心房电极提供影像学参考.

  • 房室间期搜索功能与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对不良心室起搏的影响

    作者:彭湖;刘烈;梁远红;陈东骊;费洪文;陈燕;汤娇娇;陈泗林

    目的 研究房室间期搜索(Enhance Search AV,Search AV+)功能与心室起搏管理(Management Ventricular Pacing,MVP)功能减少右心室起搏的比例.方法 入选50例患者,均植入美敦力Adapt ADDR01起搏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Search AV+功能组和MVP功能组.术后关闭Search AV+功能和 MVP功能,术后1个月Search AV+功能组开启Search AV+功能,MVP功能组开启MVP功能,术后1、3、6个月采用起搏器程控仪测试各项起搏参数,比较不同起搏功能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结果 Search AV+组与MVP组术后1、3、6个月心室起搏百分比经常用对数校正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0.09)、-(0.29±0.64)、-(0.35±0.71) vs(1.87±0.09)、-(0.40±0.83)、-(0.61±0.55)(P<0.01),而术后3、6个月,Search AV+组与MVP组心室起搏百分比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arch AV+功能与MVP功能均能有效的减少右心室起搏累计百分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作者:陈景红;李娜;王建华;王天俊;郭振华;高俊淑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n=60)发病后3、7和14天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头颅CT或MRI测量梗死灶的大直径,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①VEGF血清含量在脑梗死发病3天、7天和14天分别为(440±54) ng/L、(598±83) ng/L和(506±68) ng/L,均高于对照组(245+29)ng/L(P <0.01),VEGF高峰时间在发病7天(598±83) ng/L,显著高于3天和14天(P<0.05),并持续增高到发病后14天;S100-β蛋白发病3天血清浓度(0.76±0.15)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0.10±0.03) μg/L(P<0.01),并在发病后7天、14天恢复正常.②VEGF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S100-β蛋白与大面积梗死灶及重型脑梗死有关.结论 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含量在惠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VEGF和S100-β蛋白在发病早期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参与了修复过程.

  • 曲美他嗪对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干预的配对交叉研究

    作者:康美尼;王健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常规治疗的老老年(年龄>8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用以明确曲美他嗪在老老年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是否能改善受损的自主神经功能.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老老年患者20对,其中男性12对,女性8对.纳入标准依据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剔除含有中途退出试验的对于.病例采用两处理二阶段配对交叉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配对条件进行配对,再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中之-(A组)先采用A处理方式(服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再用B处理方式(不服用曲美他嗪),另一研克对象(B组)则先用B处理方式再用A处理方式,健这两种处理方式在研究过程中交叉进行,患者单盲.分别在试验开始前、第2周末、第5用末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束试验.观察指标为心率变异性参数:24小时全部正常窭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小时内每5分钟时间段窭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小时全部正常窭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RVTI).结果 A组的心率变异性增加具有纯计学意义(F SDNN=226.024,F SDANN=57.654,F rMSSD=2 735.080,F HRVTI=85.462)( P<0.05或<0.01).结论 除常规治疗外,应用曲美他嗪治疗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具有不依赖于其他改善血流动力学药物的显著正性作用,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可能是此方面作用的主要基础.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2518G/A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作者:梁华峰;王宏;张云霞;张惠丽;余鹃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及MCP-1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CI)的关系及其与脑梗死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0例新疆哈萨克族脑梗死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MCP-1( 178.23±13.56)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6.88±15.21) ng/L(t=4.385,P <0.05);脑梗死患者中、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中型组(P<0.05);脑梗死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439、7.853,P<0.05);脑梗死重型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轻型组(X2=7.627,P <0.05).结论 MCP-1基因-2518G/A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上调MCP-1表达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 河北省肿瘤高、低发地区饮水中“三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玉;粱索原;赤泽宏平;张富治;黄胜兵;王士杰

    目的 对比邯郸市涉县与张家口市赤城县上消化道肿瘤高、低发区食管癌发病及饮水中“三氮”含量情况;探寻饮水中“三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为食管癌高发区病因学及一级预防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调查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涉县及低发区赤城县1990~2009年食管癌发病率;分别检测两县三乡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含量.结果 涉县、赤城县1990~1999年与2000~2009年食管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涉县与赤城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县、赤城县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亚硝酸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率呈正相关,亚硝酸盐与食管癌发病率无明显相关.结论 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可能是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的重要病因.

  • 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后6个月营养状况研究

    作者:邓晓清;金佩文;仝军;肖清宁;蒋红焱;张立湘;向平;黄丽华;雷英

    目的 通过观察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从发病1用至6个月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特点,营养不良与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抑郁、日常生活能力(Bl)、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独居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登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8例,于梗死后1周、5周、3个月、6个月分别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测量同期健康者128例的体质量、BMI、AC、TSF,计算AMC,以平均值的90%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范围,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下降者为营养不良.记录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是否独居、评定神经功能、包括吞咽功能、认知功能、抑都状况、BI.结果 脑梗死组5周至6个月体质量及BM[显著降低(P<0.01);1周至6个月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1),5周至6个月转铁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1);1用至6个月TSF,AMC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由1周48例(37.5%)下降至6个月35例(27.3%);脑梗死后1周营养不良亚组与营养正常组神经功能(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及BI<50)及独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感染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抑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7.5%,主要为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TSH、AMC、体质量及BMI下降,脑梗死后6个月,血清白蛋白浓度及转铁蛋白浓度上升,TSH、AMC、体质量及BMI仍下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3%,营养不良患者脑梗死后1周独居、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及BI<50发性率高于营养正常患者,但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抑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降钙素原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判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杜娟;高伟良;冯清洲;左右;刘晅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38例VAP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22例)和死亡组(16例).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分别于出现VAP后第1、3、5天进行血清PCT水平测定,同时检测并记录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死亡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2.20±0.69) μg/Lvs (3.10±1.04) μg/L;存活组血清PCT水平随着感染控制后明显下降,死亡组无下降,两组治疗后第1、3和5天血清PCT水平分别为(2.20±0.69)μg/L vs(3.10±1.04)μg/L,(1.39±0.48) μg/L vs(3.78±2.29)μg/L,(0.82±0.30) μg/L vs(4.91±3.94)μg/L;第1天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20,P<0.01).结论 血清PCT水平对早期判断老年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20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综合工作能力研究

    作者:柯典闪;俞烜华;王燕;任新颖;叶洪江;李忆农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性与综合工作能力(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CWA)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206例及正常对照组206例的CWA进行测评,同时计算观察对象的Bath强直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强直性脊柱炎整体指数(BAS-G),并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①AS组CWA指数(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 index,CWA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2.5±8.6 vs 55.1±6.9(P<0.01);②AS组SAS和SDS值超过正常对照组(66.1±9.3)分vs(45.4±7)分(P<0.05);(61.8±11.4)分vs (41.9±8.3)分(P<0.05);③AS疾病活动指数( BASDAI,BASFI,BAS-AG)和CWAI呈负相关(r=-0.326、-0.407、-0.371,P<0.05);④AS组的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SDS值和SAS值)和CWAI呈负相关(r=-0.296、 -0.249,均P<0.05).结论 AS患者的CWA下降,CWA下降与疾病活动、焦虑及抑郁相关.

  • 动态脉压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影响

    作者:宋丽清;张萍;关望;薛嫱

    目的 探讨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102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做动态血压监测( ABPM)及颈动脉超声,随访2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出现以下三者之一即为颈动脉病变进展(total progress of carotid,TPC)病例:①颈动脉狭窄加重(PCS);②新出现颈动脉复杂斑块(CP);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展(IIMT).统计分析动态PP对TPC的影响.根据ABPM测量,102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依次被分为24小时PP升高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白天PP(dPP)升高组(55例)与对照组(47例),夜间PP(nPP)升高组(40例)与对照组(62例).结果 ①102例患者中,总计TPC 71例(69.6%),其中,PCS病例28例(27.5%),新出现CP病例52例(51.0%),IIMT病例22例(21.6%),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及有后遗症的脑血管病,无死亡病例.②全天PP(24PP)升高组TPC(80.4% vs 58.8%,x2=5.607)及PCS(39.2%vs 15.7%,x2=7.089)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PP升高组TPC(80.0% vs 57.4%,x2=6.093)及PCS(36.4% vs 17.0%,x2 =4.761)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PP升高组TPC(87.5% vs 58.1%,x2=9.958,P <0.01)、PCS(42.5% vs 17.7%,x2=7.482,P <0.05)度新出现CP(65.0% vs 41.9%,x2=5.176,P<0.05)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③多因素分析结果:nPP≥60 mmHg( OR =5.909,95%CI =1.860~18.733,P<0.01)为TP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动态PP尤其是nPP可以预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2年后的TPC程度.

  • 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层黏连蛋白、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林涛;许欣

    目的 探讨层黏连蛋白(laminin,LN)、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60例食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LN、CD44v6和VEGF的表达.结果 癌旁组织中LN阳性率为60.0%(36/60),CD44v6阳性率为50.0%(30/60),癌组织中LN阳性率为48.3%(29/60),CD4v6阳性率为60.0%(36/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癌患者外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Ⅲ~Ⅳ的LN、CD44v6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外膜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Ⅰ~Ⅱ(P<0.05或<0.01).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为70.0%(42/6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90.0%(54/60)(P<0.01);低分化癌、外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Ⅲ~Ⅳ的食管癌患者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癌、无外膜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Ⅰ~Ⅱ的食管癌患者(P<0.05或<0.01).癌组织中CD44v6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329,P <0.05).结论 LN、CD44v6和VEGF的表达增强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这3项指标对判断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NT-proBNP和QRS积分变化及预后

    作者:魏洪杰;芦涤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电图QRS积分变化情况,探计其临床意义.方法 102例ST段抬高型AM1患者分为急诊PCI组(n=52)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组(非PCI组,n=50),发病24小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第7天查心电图测定QRS积分、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分别对血浆NT- proBNP、QRS积分与LVEDD、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非PCI组比较,PCI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性降低(693.8±273.3)ng/L vs (378.9±183.7) ng/L( P<0.05),QRS积分显著性降低(6.4±0.5)分vs (5.5±0.4)分(P<0.01),LVEDD显著性降低(55.5±6.6)mm vs(47.2±5.2)mm(P <0.01),LVEF显著生增高(46.5±7.9)% vs (58.4±8.8)%(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QRS积分呈正相关(r=0.428,P <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421,P <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02,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的增高能预测AMI面积及早期心室重构.

  • 超声诊断Mikulicz病1例

    作者:柴永红

    患者,男,68岁.因眼干、口干2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4月19日就诊.查体:双眼轻度肿胀,右眼眶外上方及双耳后分别可触及实性结节,大小分别为2.5 cm×1.8cm、3.6cm×3.1cm、1.9 cm×2.6 cm,质软,无明显触痛.超声表现为双侧泪腺弥漫性增大,回声增强,边界不清,内可见低回声结节,眼眶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腮腺弥漫性增大,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图l、2).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内可见线状血流信号.超声印象:双侧泪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Mikulicz病可能.术后病理可见淋巴细胞增生,腺泡萎缩,并可见肌上皮岛(图3).支持Mikulicz病.

  • 丁苯肽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任古松;张春霞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显著,总体预后差,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我科采用丁苯肽(恩必普,石家庄制药集团生产)治疗发病72小时内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两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丁怡;唐暎;汪心水;张俊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2DM为一先天性免疫和低度慢性炎症性疾病,而且这种炎症状态促进了糖尿病的进展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3].本研究通过对初发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2种方案对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探讨2种方案的抗炎作用及其差异.

  • 超声引导下丹香冠心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的疗效观察

    作者:殷素婷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随着肌力的不断增高,偏瘫肢体将出现痉挛状态,从而影响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进~步恢复,治疗非常棘手.本研究利用丹香冠心注射液治疗上肢肌肉痉挛,并且在超声引导下定位注射,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淑梅;钟世顺;谢德辉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而HMG-CoA还原酶是肝细胞合成胆固醇(TC)过程中的限速酶,抑制此酶则阻碍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可有效地降低TC的水平.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1-2].近年来,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药物诱导的肝损害是他汀类药物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性肝损害发生原因有中毒性和过敏性两类.

  • 参脉注射液、多巴酚丁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重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斌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又称泵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病死率较高,预后差,因而受到临床重视.近年来,随着对CHF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发展,尤其是循证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CHF的治疗措施得以很大改进.我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脉注射液、多巴酚丁胺、硝普钠治疗CHF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特殊气管异物滞留气管内6个月漏诊1例

    作者:孙兴旺;李志明

    患儿,男,9岁.主因咳嗽1周,加重2天,于2009年12月28日入院.患儿1周前出现咳嗽,阵发非痉挛性,喉中有痰,发热,高温度达38.8℃,既往5个月前有吞食塑料笔头史(2009年8月5日始,有咳嗽,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在县医院静脉用药,具体药物不详,咳嗽未见减轻,先后3次拍胸片均未见异常改变),临床无明显呛咳病史.2009年12月28日因咳嗽、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4.90×109/L,中性粒细胞88.8,淋巴细胞6.7;影像检查:左下肺肺炎(图1).以左下肺肺炎入住我院,经抗感染、止咳治疗1周后左下肺炎已吸收,2010年1月5日复查胸片左下肺炎已吸收,出现左纵隔气肿、双颈部皮下气肿(图2).2010年1月29日胸片再次出现双肺感染(图3),经抗感染、止咳治疗后双肺感染吸收;2010年2月6日胸片和1月31日胸部CT又出现右肺不张(图4、5),2010年2月12日患者突然发生剧烈咳嗽,并咳出一塑料笔头,塑料笔头呈长柱型,其中心有一通气小孔.再次拍胸片右肺不张消失(图6).

  • 饮酒后出现双硫醒样反应1例

    作者:吴佳铭;张立;尹中;张培;薛宏芳;罗锡芹

    患者,男,38岁,主因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心悸30分钟,于2011年3月10日就诊.患者缘于30分钟前饮酒(约100 g左右)后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呕吐物以胃内容物为主,呈非喷射状.胸闷、气短、心悸,无胸痛,寒战、全身乏力,经休息无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急诊科.既往体健,平紊饮酒250 g左右后无不良反应.近1周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曾在当地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 g,每日1次,静脉滴注,患者自觉鼻塞流涕症状好转,停止治疗1天,但仍有咳嗽咳痰症状.查体;血压90/5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120次/min,嗜睡,呼之能应,能够正确回答问题;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莫沙必利治疗氯氮平所致动力性胃肠病1例

    作者:罗诚;杨俊伟;王延军;王忠

    患者,男,31岁,干部.因“服氯氮平3年,反复腹胀、恶心呕吐、大便不通2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4月8日第4次住院.患者于2006年4月因精神异常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过2年抗精神病药物一线治疗疗效不佳,于2007年8月开始服用氯氮平,每日2次,达剂量300 mg/d时疗效明显,精神症状大部分缓解,能自理生活,能胜任简单的工作.从2008年1月起,患者经常腹胀、恶心呕吐,不愿进食,有时只能进食半流质食物,大便不通,常需要3~5天才能解1次大便,排便过程需要20~40分钟,干涩痛苦,不敢吃食物.近2个月来腹胀不敢进食和大便不通症状加重,并常见恶心呕吐症状,近5天来未解大便,仅进食流质4餐,身体虚弱,精神高度紧张,在内科行胃镜排除器质性上消化道疾病,进行灌肠通便及对症支持治疗2日后,因担心精神病发作转入我院.患者3年来曾到多家医院诊治,疗效均不长久.多次尝试氯氮平减量,腹胀、呕吐和便秘得到迅速减轻,但很快精神分裂症病情波动,波动后需要住院加量氯氮平治疗才能控制.既往史和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中两名叔叔患有精神病史.

  • 动脉自旋标记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文静;付旷;孙媛芳;赵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组织灌注异常是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利用磁共振(MR)灌注成像可了解脑组织局部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对临床诊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早在1992年提出并在动物实验中采用[1],随后于1994年将该项技术初步应用于人脑灌注研究[2].ASL技术是磁共振灌注成像中两大技术之一,因其具有非侵袭性、无放射性、重复性好的优势,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就ASL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水通道蛋白1调节机制及其表达在心肌缺血组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雪松;李香营;韩向君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组参与跨细胞膜转运水的膜通道蛋白家族,1991年,Agre在分离、纯化Rh血型相关蛋白时偶然发现人红细胞膜上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03的细胞膜整合蛋白,将其克隆,此为第一个被克隆的水通道蛋白,因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03,当初命名为CHIP28,后经人类基因委员会命名其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1],目前已在哺乳类动物组织中鉴定出13种AQPs,其中AQP 1、AQP 3~11在人的心脏组织中表达,主要分布于无孔型血管内皮细胞[2-3]及心肌细胞[4],参与水的转运.近年研究提示,AQP1作为细胞膜特异性水转运蛋白,可能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体外循环、心肌功能障碍相关的心肌水肿和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作用[2,5-7].

  •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

    作者:辛香玉

    随着经济的转型,我国老年人口(≥60岁)已经超过1.4亿.高血压患病率随之增长,为15%.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其满意控制率仅为7.6%[1].人们对老年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够,宣教不广,措施无力,尤其是广大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处理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现就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综述如下.

  • 机械通气血液灌流救治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20例

    作者:李春荣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重症,中间综合征又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以呼吸肌无力、麻痹致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是有机磷中毒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为有机磷中毒重要的迟发死亡因素[1].如不及时抢救,可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60%.我们对收治的20例中间综合征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hVEGF165腺相关病毒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超;王林

    目的 探讨直接心肌注射基因重组hVEGF165腺相关病毒(rAAV-hVEGF165)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81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15只;心肌梗死组25只;生理盐水组25只;VEGF组16只.生理盐水组和VEGF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或rAAV- hVEGF165 100μl分3点注射于梗死史界处心肌内.于注射4周后测定心肌组织VEGF含量、超声心动图参数、梗死范围、微血管数量、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中3只大鼠、心肌梗死组中13只大鼠、生理盐水组中15只大鼠、VEGF组中7只大鼠死亡,43只大鼠进入研究.VEGF组心肌梗死范围较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小(38.6±3.0)% vs (42.5±3.8)%、(42.5±2.6)%(P<0.05).VEGF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61.11±8.37)%vs (44.17±5.31)%、(39.40±5.48)(P<0.01).VEGF组心肌组织中VEGF含量较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有所增加,血管计数显示,VEGF组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522.38±82.14) mm2 vs (419.99±32.17) mm2、(420.86±16.50) mm2(P<0.01).结论 梗死区交界处心肌内直接注射rAAV-hVEGF165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缩小梗死范围,促进心肌内新生血管的形成.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