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炜平;许龙

    肺癌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长,目前在城市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诊断肺癌是降低肺癌病死率的关键.提高对肺癌的诊治水平,预防其复发是肿瘤临床工作的当务之急.肺癌的确诊仍多依赖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目前虽发现肺癌组织中多种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改变及产物的异常表达,但这些方法都须通过活检有创性获取组织,不易重复获取,因此血中肺癌肿瘤标志物(TM)检测成为人们的理想指标.为探讨其在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联合测定了150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血清TM,现报告如下.

  • 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军翔;宋冬林;刘新林;姜铁民;李玉明

    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常规入径是经皮穿刺股动脉,传统的人工压迫止血方法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适,而且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1].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出现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适合使用压迫止血器,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从而探讨压迫止血器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Ⅰ型和Ⅱ型形态学诊断与骨髓活检病理学特征

    作者:朱芸;姚丽;杜行严

    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为恶性克隆性疾病,其临床及血液学表现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态造血现象,又有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入骨髓增生异常(MD)和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中[J],并根据外周血及骨髓中原始细胞的数量分为CMML-Ⅰ型和CMML-Ⅱ型,属于老病种新分类.CMML,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多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临床症状和形态学有重叠之处,给诊断造成了困难.本研究对CMM-Ⅰ型和CMML-Ⅱ型临床及形态学并结合骨髓活检病理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及实验室医师对CMML的诊断水平.

  • 乳糜性腹水247例国内文献分析

    作者:王秀茹

    乳糜性腹水临床少见,主要症状为腹胀,特征是腹水呈乳糜样.病因复杂,有时诊断甚为困难.近10余年的国内文献大多为短篇或个案报道.笔者复习国内文献104篇,对247例乳糜腹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乳糜腹水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作者:李佳芮;李新胜;许金秀;刘博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症候群,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常合并出现,这些病症之所以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它们都与胰岛素抵抗(IR)所产生的代谢紊乱有关<'[1]>.这一组综合征在临床脑卒中患者中常合并存在的,但急性脑血管病合并M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收集了脑卒中合并MS 80例和同期住院脑卒中非MS 82例,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工作.

  • 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联系

    作者:田惠玉;齐会卿

    清胆碱酯酶是一类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脑、肝、血及胆碱能神经末梢的突触间隙中,是目前协助诊断有机磷中毒和评估肝实质细胞损害的重要手段.而美国学者Knaus等[1]发明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对入院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病死率的判断具有很高的实际操作意义.通过观察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以探讨胆碱酯酶水平对判断重症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降压调节分析

    作者:房丽;荣绍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是临床普遍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为了观察长期治疗效果,提高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达到逐步减小nCPAP治疗压力、甚至达到一定时期停用机械通气的目的 ,我们对2003年1月起接受nCPAP治疗的46例OSAHS患者进行了随访复查和降压调节试验,部分患者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常规超声探头两点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应用体会

    作者:王德安;李继光;王继云;路雪娇;杜雪萍

    肾活检历来被认为是肾脏疾病必要的确诊手段.临床上应用的超声引导肾活检方法常采用穿刺探头和附加刺架.我院采用B型超声探头两点定位,应用活检枪对145例肾脏患者进行肾活检,其效果与穿刺探头或穿刺架引导下的肾活检定位的效果相近.主要优点为超声导向灵活,针对显示清晰,简化了探头的消毒环节,提高了穿刺的灵活性和成功率.现将临床实践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 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临床分析

    作者:宁家辉

    重型肝炎是机体在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肝脏在短期内大量坏死所致的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是肝炎治疗中为棘手的难题,其临床表现复杂,病势凶险,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若能及时合理的治疗,既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又能节省医疗费用,是临床医师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探讨各种因素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对指导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科收治的10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睿;陈莉明;常宝成;单春艳;于珮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始动因素,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2 型糖尿病的决定性因素[1].二者在2 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2 型糖尿病患者进入肾衰竭期后,其胰岛素用量较前明显减少,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停用胰岛素仍保持血糖平稳达标.由此提示:随着肾病进展,2 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如何变化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我们调查了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功能的特点,以期明确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在糖尿病肾病糖代谢中的作用.

  • 脑出血患者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研究

    作者:张彤;TAI Li-wen;台立稳;赵桂森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IL-4、IL-6与脑出血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检测8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IL-4、IL-6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IL-4、IL-6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4(63.6±23.7)ng/L、(60.9±23.4)ng/L VS(17.9±7.1)ng/L(P12~24 h,>24~72 h,>3~7 d)静脉血清IL-4、IL-6含量比较,>24~72小时含量高,此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IL-4、IL-6参与了脑出血急性期的炎症反应,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 基质金属蛋白酶12在各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贾启明;李莉;陈晓杰;陶峰;杨长宝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CHD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l)组15例.按Gensini评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另13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列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病例血清MMP-12浓度.结果 UAP组和AMI组的血清MMP-12水平,分别为(2.96±1.46)μg/L、(3.43±0.88)μg/L,均明显高于SAP组(1.95±0.41)μg/L和对照组(1.63±0.60)μg/L(P<0.01),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UAP组轻度增高,但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MMP-12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CS患者血清MMP-12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其有助于冠心痛的危险分层,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乳腺癌扩增1基因表达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刘桂方;张志广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乳腺癌扩增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l)基因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快速尿素酶法和改良吉姆萨(Giemsa)染色法检测Hp,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AIB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率分别为73.3%、71.4%和43.3%,AIB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75±0.24、1.92±0.26和1.10±0.19.胃癌组及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Hp感染率及AIB1mRNA的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或<0.01).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阳性AIBl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与胃黏膜组织中AIBlmRNA的过表达有关,可能是其新的致癌机制之一.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特点及耐药率监测

    作者:秋爽;宋志香;殷显德;刘晓燕;陈炜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流行特点及其耐药率的监测,以期指导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1~2007年本院住院患者(2003年由于非典流行未做统计)痰、尿、血标本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型分布、耐药性、MRSA的流行趋势进行评定.结果 ①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 754株(15.2%),为球菌感染的第2位.其中MRSA 3 480株(92.7%),来源于60岁以上患者3 360株(89.5%);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74株(7.3%).MRSA标本的构成为院内感染2 718株(78.1%),院外感染762株(21.9%);标本分布为痰3 303株(94.9 %),尿71株(2.0 %),血106株(3.0%);②MRSA阳性检出率由2001年的7.3%增加至2007年的17.1%,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趋势.)χ2=115.276,P=0.000),而MSSA的阳性检出率变化不大(χ2=3.371,P>0.05).③MRSA对20种常用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2001~2007年分别为79.9%、83.2%、78.4%、80.6%、77.1%、79.6%,MRSA除对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外,其他抗生素都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其中高的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在80%以上;磺胺甲口噁唑/甲氨嘧啶耐药率逐年下降分别为97.8%、69.7%、45.2%、31.6%、13.5%、3.8%.结论 MRSA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及对抗生素多重耐药仍然是医院感染治疗的重要问题,制定对策以提高抗生素合理应用和院内感染防控水平甚为重要.

  • 香菇多糖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商素亮;黄建安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LNT)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奥沙利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8例经临床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NP方案)和观察组(LNT联合NP方案).对照组应用长春瑞滨25~30 mg/m2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总量均分后于第1~3天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注射剂1 mg,每周2次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完成2~4周期后进行疗效测评.结果 对照组:部分缓解(PR)46.2%(12/26),稳定(SD)30.8%(8/26),进展(PD)23.1%(6/26),总有效率为46.1%;观察组:PR 50.0%(26/52),SD 42.3%(22/52),PD 7.7%(4/52),总有效率为50.O%,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受益反应: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增加>20分者占76.9%;体质量增加者>7%,占57.6%,止痛药用量减少50%者,占42.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8.4%、30.7%和3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血液学毒性.结论 香菇多糖注射剂联合NP方案化疗具有改善生活质量和明显协同、增效、减毒作用,不良反应作用轻微,可以作为化疗的重要辅助用药.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作者:甘思林;孙慧;马杰;陈黎

    目的 分析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影响伊马替尼疗效的因素.方法 6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口服伊马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CP)51例,加速期(AP)5例,急变期(BP)7例.结果 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CP 94.1%(48/51),AP 40.0%(2/5),BP 28.6%(2/7),累计82.5 cA(52/63),完全遗传学缓解率(CCR):CP 60.8cA(31/51),AP 20.0%(1/5),BP 14.3cA(1/7),累计52.4%(33/63);部分遗传学缓解率(MCR):CP 82.4 0A(42/51),AP 40.0%(2/5),BP 28.6%(217),累计73.O%(46/63).可评估分子效应的21例患者中,8例迭完全分子效应(38.1CA),4例发生主要分子效应(19,0%),累计57.1 0A(12/21).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和骨谴抑制,可通过调整剂量或药物治疗控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恶心、水肿等)发生率较高,但大多程度轻微且可耐受或自行消失.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高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遗传学缓解率及分子效应,不良反应轻微.常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轻度水肿,大多程度轻微,患者能够耐受.个体化正规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 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肽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琤;张苗;蒋春明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腹膜透析(PD)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一肽(AGEs-P)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测定25例稳定的非糖尿病PD患者血清AGEs-P水平,同时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生化、透析充分性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AGEs-P与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的关系.结果 PD患者血清AGEs-P与PD时间、透析葡萄糖剂量、血清hsCRP及血清MDA呈显著正相关(r=0.883、0.901、0.715、0.828,均P<0.01),与残余肾功能、血清GSH、T-SOD呈显著负相关(r=-0.785、-0.817、-0.826,均P<0.01);透析葡萄糖剂量、残余肾功能是影响血清AGEs-P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非糖尿病PD患者血清AGEs-P水平与PD时间、透析葡萄糖剂量、残余肾功能、慢性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有关,其中透析葡萄糖剂量、残余肾功能是影响血清AGEs-P水平的关键因素.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邓武权;魏静;吴绮楠;王富华;宋大宇;姜友昭;陈兵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cNOS)基因内舍子4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4VNTR)插入/缺失多态性(4b/a)和外显子7单核苷酸多态性(G894T)与男性2型搪尿病(T2DM)并发勃起功能障碍(DED)的关联性.方法 提取108例男性T2DM患者、94例DED患者及100例男性健康人(NC)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法(PCR)测定4VNTR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测定G894T多态性.结果 DED组吸烟史、糖尿痛周围血管痛变(DPA)均高于T2DM组(P<0.01),NC组、T2DM组、DED组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2.37±0.86)mmol/L、(2.85±0.74)mmol/L、(3.12±0.9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1c)分别为(6.40±0.64)%、(5.06±1.09)0A、(7.32±o.66)%(P<0.05或<0.01);T2DM组、DED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均高于NC组,TG为(1.76±0.66)mmol/L、(1.89±0.52)mmol/L vs(1.35±0.54)mmol/L,TC为(4.95±0.77)mmol/L、(5.06±1.09)mmol/L vs(4.31±0.86)mmol/L(均P<0.01);NC组、T2DM组、DED组3组间4VNTR多态性基因型(χ2=7.142,P=0.028)、等住基因(χ2=9.929,P=0.007)和G894T多态性基因型(χ2=2.118,P-0.002)、等位基因(χ2=15.468,P=0.000)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ecNOS 4a等位基因(OR=2.282,P=0.012)、T等位基因(OR=5.217,P=0.002)以及合并DPA(OR=3.958,P=0.006)的T2DM患者并发DED的危险性更高.结论 携带ecNOS基因内含子4a等位基因、894位点T等位基因以及合并DPA是男性T2DM并发DED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与葡萄糖钳夹试验中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李佳;姜鲜;陈秋

    目的 评价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正常糖耐量者、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钳夹试验中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15例正常糖耐量者和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以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并测定其他临床指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糖耐量者相比,2型糖尿痛患者外周血MCP-1水平明显升高(P<0.01),Rd值明显降低(P<0.01),其中MCP-1(65.64±17.67)ng/L VS(144.39±61.63)ng/L,Rd(10.05±2.24)mg·kg-1·min-1 VS(6.33±2.41)mg·kg-1·min-1,两者呈负相关(P<001).Rd值、MCP-1均与体质量指数、腰围呈中度相关.偏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CP-1是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外周血MCP-1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既独立于体质量、腰围、血脂等因素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又与之紧密相关,促进胰岛素抵抗的进展.

  • 氟氯西林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108例的临床评价

    作者:李建华;张力燕;王华;宋丰贵;徐加相;杨绍明;胡福定

    氟氯西林是一种半合成的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与目前临床所用的其他3种同类青霉素(氯唑西林、双氯西林、苯唑西林)相似.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加速细菌细胞壁的分解,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并通过侧链改变,使其具有耐青霉素酶和耐酸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外伤、皮肤及耳鼻喉等部位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1].为评价注射用氟氯西林治疗临床常见的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试验以注射用氯唑西林为对照药,在昆明4所医院进行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米立军;郭鸿;金国华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多种因素的诱发下,慢性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其特征是以弥漫性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威胁患者生命.拉米夫定是一种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核苷类似物,能够抑制逆转录酶,阻止DNA链的延伸,从而明显抑制HBV复制,使HBV载量减少,因此能阻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恶化,并减少其病死率.本研究对6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现将结果报告下.

  • 胰激肽原酶与卡托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影响

    作者:杨杰;赵亮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DN一旦进入到临床肾病阶段,将出现不可逆的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及进行性的肾衰竭;而早期DN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以延缓其发展甚至逆转病程.除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外,降低血液黏稠度对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和延缓肾衰竭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本院住院治疗及门诊治疗的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采用口服胰激肽原酶及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种药物对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

  • 持续小剂量未分馏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建如;韩旭东;张素燕;黄晓英

    在脓毒症,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中,活化的血管内凝血被普遍认为是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决定因素[1].尽管在严重感染患者,明显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仅有30%~50% ,在全身感染患者,激活的凝血连锁反应是一个早期的和普遍存在的反应[2].因此,抗凝治疗期望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研究以持续小剂量未分馏肝素静脉注射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脓毒症 肝素 炎症
  • 胸腺肽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蒙志好;刘存旭;杨日耀;苏凌松;张勇

    艾滋病(AIDS)的流行使全球结核病的疫情回升,结核病又是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和死亡原因之一,两病的流行对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AIDS和结核病双重感染诊断难度大,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2006年以来对诊断明确的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采用胸腺肽辅助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罕见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

    作者:尹超;宋达;李拥军

    患者,男,51岁.间断胸闷心悸3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08年10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心率70次/min,律不齐,偶可闻及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分析心搏数92005,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1 320次/min,呈单发、2联律及3联律.室上性期前收缩7个,呈单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见: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粗大,近端发出海绵丛状分支引流至肺动脉,前降支近段发出粗大分支,远端呈丛状引流至肺动脉(图1,图2).结论 :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建议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住院2周后出院.

  • 甲氧氯普胺致精神障碍1例

    作者:刘朝军;田素英

    患者,男,7.5岁,因吃不洁净水果而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无腹泻、腹疼、发热、头疼等,亦无其他症状,家人为其服用自备的甲氧氯普胺1片(10 mg).2小时后患者出现情绪紧张,表情恐怖,谵语.就诊时查体除感腹部不适外无任何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检查合作;有幻视,如看到墙上有发黄的东西,看到墙上有卡通人及电视上放过的妖怪画面等;有感知综合障碍,感到房子倾斜,本来住在6层楼却说住在1层;无幻听;思维联想可,表达清楚,说有人要打自己,但说不清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打.患者表情紧张、恐惧,伴有躲藏行为,抓住家长的手,无自知力,记忆、智能正常.门诊给予输液排泄及小剂量利堵酮(0.5 mg,每天2次)治疗,次日症状完全消失,未再服药.此后1年来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 酒精戒断综合征并伴心肌酶增高1例

    作者:李君梅;乔山

    患者,男,47岁,主因"头痛、头晕伴呕吐、震颤6小时"于2008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6小时前无诱因出现前额及后枕部闷痛,伴眩晕,呕吐4次(呈非喷射性、为少量胃内容物);伴全身颤抖、心悸、大汗、站立不稳;无发热,无咳喘,无黑且蒙,无偏瘫及抽搐.院外测血压为180/140 mm Hg(1mm Hg=0.133 kPa),给予"硝苯地平"10 mg含服后入院.

  • 肺型恶性吞噬性组织细胞病1例

    作者:甄平;姚新洁;李庆禄

    患者,女,52岁,因发热,憋闷伴呼吸困难、咳嗽1周,加重3天于2008年9月20日入院.查体:患者精神差,面色紫红,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湿I罗音,体温39.6℃.入院胸部X线检查示左侧膈肌下移,胸腔大量积液.于是做胸腔穿刺引流,取引流液送检,同时取痰液送检.引流后,胸部CT检查示左侧肺门部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后因全身进行性衰竭,医治无效,于2周后死亡.由于患者病情危急,发展快,未行病理方面的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38,淋巴细胞0.47,单核细胞0.10;血小板85×109/L.血液临床化学检查:丙氨酸转氨酶37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62 U/L,总胆红素106.5 Fmol/L,乳酸脱氢酶986U/L,尿素氮26.2 mmol/L,肌酐176.0 pmol/L,血糖正常.

  • 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作者:毕希乐;佟飞;田英平

    患者,女,68岁.主因上腹痛10余天,皮肤黄染7天于2008年10月6日入院.1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上腹痛,当地超声示胆囊炎,给予抗炎、解痉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7天前发现黄染,伴纳差,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复查超声考虑胆总管低位占位性病变.

  • 成功诊治钩端螺旋体病1例

    作者:王扬;陈军;詹英

    患者,男,41岁,2008年9月3日夜间出现高热伴轻微咳嗽,至昆山当地医院治疗,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8.1×10s/L,血红蛋白(Hb)140 g/L,血小板(PLT)66×10s/L,给于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后逐渐出现皮肤散在出血点,并感咳嗽咳痰加重,头晕、胸闷,晕厥1次,骨髓穿刺结果提示粒系增生活跃,中毒颗粒可见,为进一步诊疗转至我院.在我院急诊时患者诉头晕、胸闷,当时测血压低,心率快,立即收住我科抢救治疗.查体:体温35.5℃(之前已使用激素),心率110次/min,血压70/55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精神极度萎靡,全身皮肤可见大量散在瘀点、瘀斑,以四肢为主,球结膜充血.右侧颈后可扪及多个绿豆样淋巴结肿大,腹股沟可扪及多个黄豆样淋巴结,触之无压痛,质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啰音.

  •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闪闪;张力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涵盖了非酒精性肝脏脂肪性改变,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近些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NAFLD与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及不适当的饮食)、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T2DM)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趋势相平行,目前肥胖和糖尿病的广泛流行提示NAFLD的发生率在不久的将来会进一步升高.医学界对NAFLD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琳;王富军;刘书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由此所致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足的传统治疗主要是内科的药物治疗和外科的血流重建,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外科血流重建应当是首先考虑的方法,但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缺乏远端动脉流出道,故无法接受动脉搭桥或血管介入,而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局部血管再生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 ,近年成为研究热点.

  • 肝硬化肝肾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利娜;姜慧卿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晚期肝硬化腹水并发循环功能衰竭时发生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肾衰竭.HRS系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肝硬化腹水、急性肝衰竭或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其临床特点有肝衰竭、循环功能不全、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索、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严重的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尽管HRS系一种功能性疾病,但预后极差,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2].

  • 2008年神经疾病主要临床进展

    作者:张祥建;董梅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在经受了突袭而来的南方冰灾、汶川大地震等巨大自然灾害考验的同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残奥会,并在载人航天科技领域又进行了一次新的腾飞,获得举世瞩目的 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神经科学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共同努力,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探索,在临床研究和科学实验等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我们将部分神经科领域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分别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 2008年消化系统疾病重要诊疗进展

    作者:张晓岚;安君艳

    近年来消化病学研究领域可谓空前活跃,与成绩斐然的2007年相比[1],2008年依旧热闹非凡,数十场国内外大型消化病学术会议相继召开,全球消化病学者济济一堂、广泛交流,消化疾病各研究领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多研究不断充实进来,同时诊断和治疗理念也得到不断更新.Barrett食管、消化性溃疡、胃癌、结直肠癌、慢性乙型肝炎等的诊疗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数部消化系疾病诊疗指南的相继出台和更新则成为本年度的一大亮点.现就2008年度消化系疾病各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进行简单回顾.

  • 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者:史旭波;白英;胡大一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慢性疾病死亡的50%,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的血栓事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死因,而抗血小板药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的基石.由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ADP受体抑制剂成为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药物.目前应用的ADP受体抑制剂还存在很多疗效和安全方面的不足,人们期待着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ADP受体抑制剂的出现.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