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经皮血管缝合器与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建起;姜铁民;李玉明;刘军翔;梁国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穿刺部位的处理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人工或机械压迫,存在不少弊端[1],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缝合器和封堵器使用的优势、安全性和有效性.

  • 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谢瑞芹;刘凡;崔炜;都军;郝玉明;祖秀光;李保华;吴金凤

    对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单支病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强调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狭窄严重程度中的重要性.

  •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意义

    作者:房爱萍;展英华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危害极大的心肺血管疾病,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该病以误诊率、病死率高为主要特点,故早期正确诊断肺栓塞是临床上极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将15例肺栓塞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表现总结如下,以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作者:王丽芳;任贵云;李永军;张晋霞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一般认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但有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并无上述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浆(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动静脉血栓栓塞以及周围血管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总HCY水平,探讨它与脑梗死的关系;同时测定血脂各参数,观察血脂与HCY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 脑出血胃轻瘫临床观察

    作者:尹榕;杨金升;石向群

    胃轻瘫(gastroparesis)是一种常见的胃运动性疾病.它在全身性疾病中的表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糖尿病性胃轻瘫、帕金森病、脑干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所致胃轻瘫、手术后胃轻瘫等.近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许多脑出血患者亦有胃轻瘫的临床表现,为进一步探讨脑出血与胃轻瘫的关系,现将我们观察的66例脑出血以及100例脑梗死病例中并发胃轻瘫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出血 胃肌轻瘫
  • 冠心病患者血中壳三糖苷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

    作者:刘兴晖;王伟灵;周新

    近年来,感染和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越来越受重视, 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的敏感标志被赋予新的意义,巨噬细胞是其中重要的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发展为泡沫细胞已被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壳三糖苷酶作为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多的蛋白之一,它的表达可能与人体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脂质沉积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本研究中我们测定了1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壳三糖苷酶的活性,及传统的炎症因子CRP和同样由巨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IL-6),旨在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小静;张小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thy,HIE)是围产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HIE时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medullin,ADM)、内皮素(endothelin,ET)变化,探讨其与HIE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体位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各项参数影响

    作者:黄宝晨;刘会玲;刘克侠;高淑梅;张钧;李民;王竹君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近几年在我国广泛应用, 其国人诊断标准尚未出台,主要是参照12导联常规心电图的各项指标进行诊断.常规心电图是在一种体位下检查,而动态心电图是在多种体位下记录心电信息的.体位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各项心电指标的影响,目前仍然是一项空白.探讨体位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各项心电指标产生的差别,对提高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5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

    作者:李春梅;王晓云

    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心肌细胞坏死的生物化学标记物释放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病理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NSTEMI的梗死相关血管(IRA)阻塞情况,摸清规律,指导治疗.

  • 胰岛素泵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晓梅;李必迅;满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病程较长,血糖波动较大以及急、慢性并发症较多.通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并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强化胰岛素皮下治疗有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常规的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胰岛素泵是目前世界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胰岛素泵给药可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具有更灵活方便的给药方式.本研究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过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常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方法对比,比较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胰岛素泵治疗围手术期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慧芹;刘阁玲;李伟娟;俞芳

    糖尿病患者常因合并外科疾病需接受手术治疗,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在围手术期均需纠正糖代谢紊乱,达到良好内环境稳态,以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目前多采用强化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MSII)在控制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别.

  • 不同年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作者:李民强;王德峰;王海涛;白宝银;牛红霞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仍是诊断冠心病和了解其病变特点的重要手段,其病变类型常直接影响治疗手段的选择,是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还是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临床上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多见复杂、弥漫病变,但糖尿病患者是否在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范围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同却仍有争论.大多数的研究均直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而很少考虑糖尿病发病年限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年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来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范围的影响.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脑病与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关系探讨

    作者:刘守江;游秀平;邓华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迟发性脑病一般继发于重度中毒患者[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资料显示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二者比值与AOPP的中毒程度密切相关[2],但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我们测定27例AOPP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CK、CK-MB及其比值,初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 冠心病不同病变支数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

    作者:郭杰;常志文

    目的了解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心病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收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56例,其中单支病变17例,双支病变18例,三支病变21例;并从健康查体人群中选取2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6±4.6) mg/L vs (12.2±4.9) mg/L,P=0.002].血清脂联素与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呈负相关(r=-0.33,-0.29,-0.16,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呈正相关(r=0.33,P<0.01).3支病变组脂联素浓度较单支病变组显著降低[(5.1±2.6) mg/L vs (7.1±2.2) mg/L,P<0.05].结论低脂联素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且可以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一个指标.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作者:刘涛;陈美璞;何东华;刘兆荣;张学勇;叶继锋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Coutter-JJ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7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43例,无微血管病变33例)和68例正常对照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MPV、PCT、PDW、PLT高于对照组[(8.9±0.9) fl vs (7.9±0.7) fl,(1.7±0.3)% vs (1.5±1.3)%,(15.9±2.5) fl vs (17.6±1.0) fl,(201±661)×109/L vs (241±85)×109/L,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MPV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9.2±0.8) fl vs (8.5±0.7) fl,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MPV与FPG呈正相关(r=0.77,0.62,均P<0.01). 结论测定MPV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作者:葛庆峰;闫杰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MI组34例及正常对照组33例,AMI组在入院时、24小时、72小时、7天及28天抽取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AMI组入院时血清脂联素浓度[(8±5) 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浓度[(14±12)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AMI组动态血清脂联素浓度的监测中发现,24小时血清脂联素浓度[(6±4) mg/L]、72小时血清脂联素浓度[(6±3) mg/L]与入院时相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其浓度在7天[(8±4) mg/L]和28天[(7±4) mg/L]时逐渐升高,但未达到初水平;AMI组入院时和28天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差值与入院时CRP呈负相关关系(r=-0.587,P=0.01).结论在AMI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存在动态变化,其在AMI发病和早期恢复中可能起到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并参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神经肽Y的研究

    作者:苏伟青;余泽琪;沈如晖;李树裕;宁晓明;李少兰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浆神经降压素(NT)、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各40例血浆中NT、NPY浓度变化,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NT、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T(149±31) ng/L vs (59±20) ng/L,P<0.01;NPY(253±75) ng/L vs (103±18) ng/L,P<0.01],慢性肺心病稳定期NT[(63±24) ng/L]、NPY[(98±20) ng/L]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NT、NPY水平明显升高,提示NT、NPY参与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汤建民;张丽华;董建增;袁义强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72例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计算手术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校正后QTd(QTcd).结果冠心病不同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术前QTd及QTcd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QTd为(49±20) ms vs (57±24) ms、(46±18) ms vs (61±18) ms、(48±18) ms vs (61±20) ms,P<0.05;QTcd为(56±28) ms vs (68±25) ms、(56±18) ms vs (71±20) ms、(59±20) ms vs (69±22) ms,P<0.05]; 单支病变组术后QTd、QTcd较其他病变组下降显著[术后单支血管病变与2支病变、3支病变的比较为QTd(38±18) ms vs (50±24) ms vs (52±16) ms,F=15.86,P<0.01;QTcd(45±20) ms vs (56±18) ms vs (58±27) ms,F=9.60,P<0.01].结论介入治疗前冠心病患者QTd 及QTcd 与受累病变血管支数无关,在介入治疗后随着心肌缺血及心室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善而降低.

  • 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利钠肽浓度变化

    作者:孟颖辉;郭雪微;徐义先;谢萍

    目的评价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变化.方法选择78例EH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房内径(LA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LVRWT).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浆中BNP浓度.结果按照经超声心动图测值计算的LVMI、LVRWT结果将78例EH患者分为4个亚组:左室构型正常组、左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室向心性肥厚组及左室离心性肥厚组.各组血浆BNP浓度与对照组(38±19) μg/L相比均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依次为:左室离心性肥厚组(782±407) μg/L、左室向心性肥厚组(446±368) μg/L、左室向心性重构组(194±63) μg/L及左室构型正常组(94±41) μ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17, P<0.01).结论不同左室构型组EH患者血浆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各组间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前列地尔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作者:左淑丽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N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此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可减缓或阻止其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如出现临床蛋白尿,则肾功能损坏的速度加快.所以积极有效的控制蛋白尿十分重要.本研究对DN 30例给予前列地尔(凯时)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洛汀新)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厄贝沙坦与吲达帕胺的降压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锦祥

    降压药物对性功能影响的好坏也是决定其顺应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氯沙坦(科素亚)的研究已较多,但对厄贝沙坦(安博维)和吲达帕胺(寿比山)的作用研究尚少.为此,我们进行了厄贝沙坦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及其对男性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 氟桂利嗪佐治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作者:周焕荣;薛功寿;陈华;陈敦风

    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科采用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量影响的超声观察

    作者:张平洋;邓又斌;杨好意;毕小军

    少数晚近的国外研究提示[1],他汀可以进一步抑制合并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本研究初步探讨辛伐他汀(舒降之)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质量(LVM)的影响.

  • 青年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1例

    作者:王振国;刘利宁;胡美琴

    患者,男,27岁,出租汽车司机,主因发作性心前区闷痛1周入院.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有吸烟史5年,40支/日,否认有冠心病家族史.查体:营养中等.脉搏74次/min,血压128/76 mm Hg(1 mm Hg=0.133 kPa) .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率7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TV1~V5低平.化验心肌酶正常,肌钙蛋白T轻度升高,胆固醇、甘油三脂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3 mmol/L,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心脏超声示心脏及瓣膜结构未见异常,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第3天行冠脉造影示:左主干中段85%局限性狭窄,予植入一枚4.0 mm×12 mm Cypher支架,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结果满意.术后复查心电图TV1~V5低平消失,未再出现心前区闷痛.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后分支阻滞1例

    作者:田泽君;李拥军;崔炜;张辉;杨秀春;王凤飞;张继增

    患者,男,7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2天入院.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13年.入院时于两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肌酶学升高(肌酸激酶22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8 U/L,乳酸脱氢酶376 U/L,羟丁酸脱氢酶346 U/L),肌钙蛋白阳性;血清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床旁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合并轻度二尖瓣返流,右房、右室直径正常(分别为30 mm和18 mm),少量心包积液,左室射血分数减低(34%).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08次/min),P-R间期0.14秒,Q-T间期0.33秒,QRS波群时间0.09秒,心电轴正常(+89°),Ⅰ、aVL呈rs型,Ⅱ呈qrs型,Ⅲ、aVF呈qr型,V1~V4呈QS型,其中QSV2~V4有顿挫,V5、V6呈qrs型,qV5>qV6,肢导联R+S<0.5 mV,STⅡ、Ⅲ、aVF轻度抬高,STV2~V4显著抬高与直立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图1).

  • 动态心电图记录变异型心绞痛1例

    作者:王凯;谢颖坤;肖玲

    患者,男,62岁.自述近来频繁发作心绞痛,持续数分钟,痛时大汗淋漓,能自动缓解.平静卧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T波普遍低平).动态心电图示:T波持续低平,并于06:22时至06:32时记录一次典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06:22:40时T波由低平变为直立(T波正常化),06:23时出现ST段抬高,至06:25:56时出现单向曲线,此时CM-V5ST段抬高达1.0 mV,此后至06:29时ST段继续抬高,高达3.4 mV.整个闭塞期(ST段抬高至抬高极期)历时6分48秒,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共计27次,其中单发20次,成对2次,短阵室速1阵次(见图1);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共计17次,其中单发8次,成对2次,短阵房速1阵次(见图2).06:29:28时ST段开始回落,06:30时ST段下降至基线水平,T波倒置呈冠状T,06:31时T波由深倒置变为浅倒置,06:32时T波由浅倒置变为低平,自06:33时T波恢复发作前的低平状态.再灌注期(ST段开始下降并恢复发作前水平历时3分32秒,发生房性期前收缩4次,均为单发.

  • 妊娠期重型脑炎1例

    作者:马晓伟;王培芝;王巍;王彦永;周贵福;王铭维

    患者,女,22岁,主因咳嗽、流涕9天,发热4天,意识障碍伴抽搐1天入院.查体:体温38.0℃,脉搏162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73/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度昏迷,呼吸浅快,不规则,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均可闻及湿啰音.

    关键词: 妊娠 脑炎 病毒性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2例

    作者:蒋立民;迟贤国

    例1,男,44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年,再发1天入院.10年前曾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本次入院前1天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向左肩背放射,经静点硝酸甘油2小时后缓解,因反复发作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入院查体:血压18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腹未见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呈QR型,T波倒置,Ⅰ、avL、V4~V6 T波低平或倒置,V1~V3 ST段上抬0.1~0.3 mV,左室肥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正常.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1段内膜不光滑,2段末见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远端血流TIMI 2级,给予植入4 mm×13 mm BRAUN支架一枚,覆盖夹层,远端血流TIMI 3级,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其V1~V3 ST段上抬考虑与其左室肥厚有关.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诊断 支架
  • 左心房肥大伴不完全房间阻滞68例

    作者:袁茹茹;王华亭

    患者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平均(13±72)岁.心电图均表现为,窦性心律,P波时限≥0.12秒,PⅡ、Ⅲ、aVF正负双向, 39例表现为窦性心律,P波间歇性正负双向,P-R间期不变.45例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15例发生阵发性心房扑动.超声心动图均表现为,左心房扩大(43±54) mm.36例有左心室扩大.29例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或不伴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史 (9±12)年.18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史(10±25)年.11例为缺血性心肌病,病史(13±21)年.10例为扩张性心脏病,病史(7±26)年.

  • 冠状动脉扩张导致心绞痛4例

    作者:张琴;张春红;孟海燕;朱蕾

    例1,女,70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年,加重9天"入院.患者15年来反复发作心前区隐痛,伴有左臂、左肩及后背部疼痛,持续时间5~15分钟不等,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效果不明显.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年,平时服用"巯甲丙脯酸片12.5 mg,每日3次" 血压控制满意.否认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2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心率72次/min,双下肢无水肿.血脂:总胆固醇6.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1 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前壁、下壁导联ST段压低0.2~0.3 mV.心脏彩超示左心房直径40 mm、左心室直径50 mm,左室无肥厚.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不稳定心绞痛;高血压病(2级中危);混合性高脂血症.给予卡托普利、肠溶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胸痛逐渐缓解.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扩张,直径约7~8 mm,血流缓慢.各主要冠状动脉未发现狭窄征象,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根据造影结果,修正诊断:冠状动脉扩张.出院后坚持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随访4个月,未再出现心肌缺血症状.

  •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致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

    作者:沈晓风

    例1,女,28岁,因怕热、心悸、颈部增粗2个月于1998年3月入院.查体:双眼轻突,甲状腺Ⅲ度大,质软、未触及结节,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10次/min,律齐.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5.83 nmol/L(1.3~3.1 nmol/L),血清甲状腺素(T4)284.96 nmol/L(66~181 nmol/L), 促甲状腺激素(TSH) 0.005 mU/L(0.27~4.2 m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38%(<30%),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24%(<15%),甲状腺超声: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先予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治疗,症状有所改善.1998年4月行介入栓塞治疗,应用Seldinger方法右股动脉插管,将导管选择性分别插入甲状腺上、下动脉行造影后,用无水酒精、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分别栓塞两条甲状腺上动脉.术后3天常规予地塞米松10 mg/d及抗炎治疗,继续服用丙硫氧嘧啶,术后第4周T3、T4、TSH恢复正常后停药,其后定期随诊.至2001年1月查T3 0.88 nmol/L,T4 35.95 nmol/L,TSH 51.52 mU/L,予甲状腺片40 mg/d,替代治疗至今.

  • 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马纪冬;李俊峡;于富军;卫亚利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血管突发事件之一,其起病急骤,病程凶险,病死率高.心肌再灌注治疗(临床常用的为静脉溶栓治疗)是挽救心肌,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而能否及时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有赖于AMI能否及时准确诊断.要达到这一目标,临床所常用的心电图、心肌血清学检查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于急诊科室协助临床诊断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心脏急症有效的诊断措施之一.现总结急诊超声心动图在诊断AMI方面上的优势、特点及近年来的进展,希望能为临床医师尤其使心血管内科医师、急诊科医师提供一些启示.

  • 一氧化氮和帕金森病

    作者:任士卿;王彦永;王铭维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自从20世纪80年代证实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就是NO以来,目前已经知道NO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号分子和扩散性神经递质,涉及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例如维持动脉的扩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癌细胞的增殖、介导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保护机体对抗病毒、细菌的侵袭等.在神经系统,NO调节神经细胞的增生、分化和生存,尤其在调节突触功能和促进神经细胞可塑性上发挥重要作用[1].其作为神经递质能影响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助于控制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并能维持基本的脑血管张力,调节脑血流,影响脑血流的自身调节,增强学习和长期记忆功能等[2].但其主要作用是其神经毒性.证据表明NO 介导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细胞的死亡,尤其是神经退行性损害如帕金森病(PD)、阿尔采默病以及亨廷顿舞蹈病等.本文综述了NO与PD的研究进展.

  • 帕罗西汀的精神科应用

    作者:喻东山;余琳

    帕罗西汀为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s),可用于抗抑郁和抗焦虑,比三环抗抑郁药(TCAs)的不良反应小,过量后也相对安全,本文拟对帕罗西汀的精神科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帕罗西汀 精神病
  • 醛固酮在高血压血管重塑和靶器官损害中的作用

    作者:何玲;万国华;李拥军

    高血压血管重塑是近几年来提出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一种新机制,它既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变化,又是高血压维持、恶化的结构基础.随着人们对高血压重塑认识的深入,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目标已从仅控制血压水平,提高到了逆转血管重塑、减轻靶器官损害的高度.

    关键词: 醛固酮 高血压 血管
  • 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线粒体脑病1例

    作者:史玉莲

    患者,女,23岁,学生,主因视力障碍10余年,间断抽搐3个月,持续抽搐3小时入院.患者于10年前患感冒后发热、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在本院诊断为急性视网膜炎,给以静点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治疗,出院时双眼视力为 4.0, 借助放大镜坚持上学.

  • 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误诊分析

    作者:徐文苑;黄经纬;李辉华;吴裕臣

    例1,男,34岁,因头痛1周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无异常,双眼活动自如,双瞳等大,伸舌不偏,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感觉对称,右侧巴宾斯基征可疑阳性,脑膜刺激征可疑.血生化检查大致正常.脑CT:左额叶局灶性低密度影,大层面面积约1.6 cm×3.0 cm;脑电图:各导联弥漫性慢波.根据排他性诊断,考虑"颅内感染",给予激素、无环鸟苷等治疗,头痛稍缓解后出院.后患者常来复诊,诉头痛一直存在,并间歇性加重,考虑脑炎后遗症,给予"吡拉西坦"等口服,疗效不佳.两个月后患者又因头痛加重、右侧肢体抽搐入院.查体基本同前,仍按"颅内感染"处理,并加用止痉药.几天后患者突然昏迷,颅脑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发现左侧大脑前动脉分支附近的血管畸形,转脑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死亡.

  • 颅脑磁共振成像对颅内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宪民;冯凯;王海英;吕燕华;牟凤群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性疾病主要由身体其他部位如肺、泌尿生殖系和其他系统的结核经血行播散所致,其预后与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有关.我院1997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不同类型的颅内结核感染病例41例,现将其影像学改变及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结核
  • 医学名词介绍(33)

    作者:

    关键词: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