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种人易患膀胱炎

    作者:田晓军

    在泌尿外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病人,她们倍受尿频、尿急、尿痛的困扰,反反复复,经久不愈,还经常伴有小便时灼热感、下腹部疼痛、下腹部不适以及尿道周围疼痛、会阴区不适疼痛等症状.这类病人常常是因为患了泌尿系感染,尤其是膀胱炎症,才导致了上述症状.膀胱炎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膀胱炎、特异性细菌性膀胱炎和非细菌性膀胱炎.非特异性细菌性膀胱炎常见的致病细菌有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细菌性膀胱炎则是结核杆菌侵入膀胱引起的结核性膀胱炎;非细菌性膀胱炎如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等,主要是由于膀胱自身炎症反应等引起的膀胱炎症.我们通常所说的膀胱炎是指非特异性细菌性膀胱炎.

  • 白及抗痨凝胶介入治疗结核性肛周围脓肿术后不愈合的研究

    作者:马济庶;韩元利;刘光霞;杨元磊;杨莹;康庄;徐会选

    结核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常常是慢性起病,常伴有低热,肛门直肠周围有肿块,继而局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寒战、神疲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患者痛不堪言。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运用白及抗痨凝胶治疗结核性肛周围脓肿术后不愈合50例,结果总结如下。

  • 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萍

    目的:探讨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微型导管留置胸腔持续引流胸水,观察组采用微型导管留置胸腔持续引流胸水注射尿激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胸水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微型导管留置胸腔持续引流胸水注射尿激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未注射尿激酶的患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多发结核性腹主动脉瘤一例

    作者:卢双动;王会哲

    结核性主动脉瘤相当少见,自1895年以来文献报道仅50余例,平均发病年龄60岁,其中88%为假性动脉瘤,且多为单发,而多发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仅4例.治疗结核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必须是抗结核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一经确诊,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早手术治疗,瘤体的大小不是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的决定因素.本例患者为60岁,女性,确诊结核感染,经血管造影诊断为多发结核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在主动脉根部可见大径约5cm×6cm的假性动脉癌,基底约3.5cm;在主动脉降部及腹主动脉可见各有2个假性动脉瘤,直径均约2cm.经抗结核治疗感染得到控制,,由于经济原因,家属放弃手术治疗,现患者仍健在.

    关键词: 多发 结核性 动脉瘤
  • 胸腔积液9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贵军;张爱梅;周朝红;昝贵连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是:结核性(42.22%)、恶性(21.11%)、心功能不全(16.67%)、类肺炎性(14.45%)、免疫系统疾病引发(2.22%)及其他不明原因(3.33%),其中结核性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免疫指标比较,结核性胸水的胸水ADA明显高于恶性胸水的胸水AD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水的胸水CEA明显高于血清CEA和结核性胸水的胸水CE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与肿瘤是引起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尽快明确病因,提高诊断率,正确评估预后.

  • 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附461例报告)

    作者:杨秀珍;周颖;赵和玲;金锋;张运曾

    目的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成功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7例,女144例;年龄6~79岁,中位年龄33岁.总结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术前予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宣传教育、药物护理等,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并早期发现并发症等措施. 结果 经过护理措施,全组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患者;461例中一次手术治愈445例,分期手术治愈6例.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12例,经对症处理及护理治愈;肺不张7例,给予指导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后均复张良好;肺部感染5例,给予抗炎并精细护理后治愈;支气管胸膜瘘1例,引流6个月后行瘘修补+肌瓣填塞术+局限性胸廓成形术后治愈;3例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换药护理治愈.结论 对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结核性脓胸手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 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疗效分析

    作者:兰汀隆;董伟杰;范俊;唐恺;李元;严广璇;秦世炳;许绍发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此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时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和脓胸的病程时间分为2个组.A组:27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前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短于4周者.B组:12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大于4周,则待胸膜纤维板较厚,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者.39例患者均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后侧入路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式1);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2);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3);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4);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5);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术式6);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7).结果 A组27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1~4周施行,平均(2±1.7)周;B组12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8~12周施行,平均(9±1.4)周.5例选择术式1,11例选择术式2,9例选择术式3,5例选择术式4,3例选择术式5,2例选择术式6,4例选择术式7.所有患者均无死亡及发生严重心脑血管、肺、肝、肾并发症.术后胸腔管引流时间6~33 d,平均(15±10.9)d.术后切口一期愈合35例,一期愈合率(89.7%);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内愈合,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后行清创后愈合.5例术前并发脊髓损伤,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呈骨性融合者28例,骨性融合率达71.8%(28/39);术后1年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骨性融合者35例,骨性融合率达89.7%(35/39).术后随访2~3年,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见结核病复发迹象.所有患者受累及的胸腔均已粘连闭合,未见胸腔积液或脓胸.结论 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患者的治疗需同时兼顾胸椎结核和胸腔积液或脓胸,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 结核性多发浆膜炎45例临床分析

    作者:吕青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发浆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结核性多发浆膜炎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45例结核性多发浆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岁以下的中青年多见.(2)发热、腹胀为常见临床症状.(3)均并发胸膜炎,且单侧胸腔积液并发腹腔积液为常见.(4)近半数三腔同时出现积液患者肺内发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含RFP治疗组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高龄、并发心包炎、并发低蛋白血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发热伴有胸闷、腹胀的中青年患者,应进行胸片及B超检查以除外结核性多发浆膜炎,对已发现浆膜腔积液的患者亦应注意其它浆膜腔的相关检查,血播型结核应进行各浆膜腔的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并采用含RFP方案治疗,效果较好.

  • 8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膜剥脱术术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吴进超;高欣悦;王丽

    目的探讨胸膜剥脱术术后结核性脓胸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0-2016年期间我院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8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施行胸膜剥脱术,本组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0.20±5.60)岁.全脓胸13例,占16.3%;局限性脓胸67例,占83.7%.患者手术前病程3~30个月,术前均经内科给予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4~28个月,平均(7.60±4.60)个月;均曾行4~12次胸腔穿刺抽液,平均(6.00±4.20)次;其中53例患者曾接受过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测定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和大通气量(MVV)等,了解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测定结果均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所获得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监测指标FVC [分别为(70.60±10.12) %、(89.40±9.47) %]、FEV1 [分别为(68.00±9.23) %、(83.97±8.56) %]、PEF [分别为(67.20±11.04) %、(78.20±8.85) %]、MVV [分别为(60.60±15.63) %、(81.50±15.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5、-7.812、-3.965、-4.975,P值均<0.05),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胸膜剥脱术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脓胸患者的肺功能,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单纯结核性脓胸患者,手术仍是有意义的治疗方式.

  • 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后社会适应性研究

    作者:赵和玲;杨珊;臧渝梨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后的社会适应状况,探索并检验便捷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一阶段采用质性研究,选择2008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于山东省胸科医院某胸外科病房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的131例住院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及年龄段分组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抽样,对抽样患者进行电话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及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第二阶段采用量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5日至2017年1月13日于同一家医疗机构胸外科病房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的7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两组,将2016年12月18日前手术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将2016年12月18日后手术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健康教育手册及临床路径表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简称“宣教”).手术前1周内及出院后1个月时分别使用SF-36量表(包括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测量两组患者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 第一阶段共成功访谈35例患者,提炼出4个社会适应性主题,包括身体不适、心理反应、知识缺乏及适应对策,针对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制定患者术后康复手册及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第二阶段手术前1周对照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分别为(77.42±2.81)、(41.13±5.86)、(68.82±3.66)、(62.74±3.29)、(65.00±3.09)、(73.79±3.50)、(46.24±6.12)、(72.00±2.28)分,与观察组患者得分[分别为(78.59±2.32)、(42.95±4.77)、(68.66±3.21)、(61.92±2.93)、(64.36±2.79)、(72.44±2.61)、(49.57±5.32)、(71.49±2.0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2、0.24、0.03、0.19、0.15、0.32、0.41、0.17,P值分别为0.747、0.808、0.974、0.853、0.878、0.752、0.681、0.868);出院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8个维度得分分别为(80.32±1.59)、(46.77±6.32)、(75.27±2.81)、(68.39±3.30)、(74.84±1.51)、(79.03±2.49)、(62.37±4.83)、(77.16±1.58)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得分[分别为(85.64±1.15)、(67.31±5.75)、(83.76±1.77)、(78.31±2.27)、(81.03±1.36)、(86.86±2.05)、(77.78±3.74)、(82.56±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2.40、2.66、2.67、3.03、2.45、2.57、3.07,P值分别为0.007、0.002、0.010、0.010、0.003、0.017、0.013、0.003);且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仅在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4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2.66、1.58、2.24,P值分别为0.017、0.012、0.033、0.033),而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7.51、3.85、5.33、5.68、4.42、3.45、5.58,P值分别为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结论 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后会面临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压力,健康教育手册及临床路径表的使用,可以提高医院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结核性脓胸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

  • 联检脑脊液中LAM-IgG和TB-DNA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作者:薛承岩;刘兰芳;刘霞;刘李承;米艳娟

    目的了解脑脊液(CSF)中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和TB-DNA指标对结脑的诊断价值.方法以CSF为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LAM-IgG,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B-DNA.结果 102份结脑病人CSF标本,LAM-IgG阳性率51.0%(52/102),TB-DNA阳性率81.4%(83/102),LAM-IgG阳性及/或TB-DNA阳性共93例(91.2%).40份非结核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例的CSF标本,均未检出LAM-IgG和TB-DNA.结论 LAM-IgG和TB-DNA均是诊断结脑的较好的指标,两者联检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敏感性.

  • 慢性脓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琳;侯黎莉;赵萌

    目的 调查慢性脓胸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慢性脓胸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慢性脓胸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问卷由结核科各病区专科护士到病房及门诊进行发放,所有问卷内容均由患者自行填写,现场发放问卷84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97.62%;获得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的4个维度(生理领域6个题目、心理领域6个题目、社会关系领域4个题目、环境领域8个题目)及2个独立问题的分数和总分(每个条目按照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分别计分1~5分,计算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月收入、病程、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引流管不良事件、耐药情况等10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慢性脓胸患者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得分及总得分分别为(58.51±13.25)分、(57.42±12.63)分、(50.81±5.31)分、(60.98±7.89)分、(231.71±32.26)分.慢性脓胸患者中,病程≤12个月、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无并发症、未发生引流管不良事件、对药物敏感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236.38±11.23)分、(258.63±10.31)分、(252.51±8.13)分、(259.51±10.47)分、(243.78±6.99)分,分别高于病程>24个月[(178.51±12.25)分]、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31.74±9.28)分]、有并发症[(228.11±12.25)分]、发生引流管不良事件[(187.51±13.14)分]、耐药[(232.57±10.11)分]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F=1.68,t=-2.36,t=-3.33,t=-2.37,t=-1.93;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慢性脓胸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引流管不良事件(OR=3.27,95%CI=1.85~4.73;OR=2.95,95 %%CI=2.76~5.82;OR=2.89,95%CI=2.33~4.87).结论 慢性脓胸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积极治疗并发症,加强胸腔引流管的安全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闭合式与开放式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对比研究

    作者:程序;韩毅;曹小庆;李云松;肖宁;于大平;周世杰;刘志东

    目的探讨闭合式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9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闭合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组(简称"闭合式组")与开放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组(简称"开放式组").闭合式组患者74例,男52例,女22例;开放式组患者65例,男42例,女23例.分析两组间手术治疗方式差异及两种治疗方案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闭合式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68.8±51.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82.7±572.8) ml;开放式组则分别为(194.7±68.3) min、(842.3±733.7) ml.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2.507、-1.438,P值分别为0.014、0.153;闭合式组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合式组术后引流量平均为(1937.9±1289.0) ml、带管时间平均为(7.7±4.6)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5.8±7.1) d;开放式组则分别为(1822.5±1558.3) ml、(9.0±6.2) d、(17.9±10.3) d.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0.478、-1.388、-1.384,P值分别为0.633、0.168、0.1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闭合式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74/74),开放式组则为69.2%(45/65);两组比较,P=0.000(Fisher确切概率法).闭合式组二次开胸止血发生率为1.4%(1/74)、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1.4%(1/74)、Ⅱ型呼吸衰竭发生率为1.4%(1/74)、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2.7%(2/74)、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2/74)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1/74);开放式组则分别为1.5%(1/65)、6.2%(4/65)、3.1%(2/65)、4.6%(3/65)、9.2%(6/65)及4.6%(3/65).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0.000、1.125、0.013、0.022、1.648、0.410,P值分别为1.000、0.289、0.910、0.883、0.199、0.5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闭合式组总发生率为10.8%(8/74),开放式组为29.2%(19/65);两组比较,x2=10.467,P=0.001.结论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外科治疗中,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闭合式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与开放式纤维板剥脱术比较,治愈率高、术后炎症反应发生率低、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结核性胸腔积液实施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时机的研究

    作者:李辉;白峰;郄东磊;韩青松;栾艳超;陈丽会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外科早期手术治疗的时机,避免结核性脓胸形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住院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1例,年龄(45.3±7.3)岁,男464例,女137例.采用胸腔穿刺疗法(进行常规胸腔穿刺,并留置静脉引流细管进行持续的胸腔积液引流)461例(简称"穿刺组"),手术疗法140例(简称"手术组");并发肺结核171例,未并发肺结核430例;营养正常380例,营养不良221例;根据患者胸膜增厚程度分级,一级232例,二级287例,三级 82例.结合治疗方法及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得出早期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的临床证据.结果 手术组相对于穿刺组,单因素分析:手术组治愈率为94.3%(132/140),穿刺组治愈率为84.8%(391/461)(x2=7.7,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与穿刺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OR值为3.60,95%CI值为2.31~4.89.手术组相对穿刺组对于治愈率有着明显优势.对不同级别胸膜增厚的两组治疗结果,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下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疗法相对于穿刺疗法在胸膜增厚一级、二级、三级中的的OR值(95%CI值)分别是1.20(0.99~1.27)、2.01(1.75~2.27)、5.81(2.95~8.71), 说明手术组相对于穿刺组随着胸膜增厚级别的增加,优势度更加明显.结论 对于胸膜增厚一级的胸腔积液患者采取胸腔穿刺治疗较好,胸膜增厚达二、三级时推荐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徐宁;汤磊;朱峰;陈浩;王路;葛腾飞;胡俊

    目的 对比分析普通开胸手术及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以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胸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及手术方式共计纳入40例患者,包括行开胸手术者20例(简称“开胸组”)和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者20例(简称“胸腔镜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哌替啶使用量、住院时间及术后9个月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少于40例)的比较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开胸组与胸腔镜组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5.51±41.48) ml、(228.45±32.48) ml;术后3d引流量分别为(762.43±58.56) ml、(689.61±41.29) ml;拔管时间分别为(8.74±1.92)d、(5.26±1.37)d;术后镇痛药物哌替啶的使用量分别为(21.22±2.13) mg,(13.72±1.43) mg;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57±3.13)d、(12.15±2.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9、4.54、6.60、13.07、8.60,P值均<0.01).但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6.12±11.02) min、(82.79±13.96)min]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术后9个月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影像学复查均无胸膜腔积液形成、肺复张良好.术后对开胸组与胸腔镜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4.07±0.23)L、(4.11±0.27)L;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分别为(3.57±0.58)L、(3.63±0.69)L;肺总量(TLC)分别为(5.83±0.57)L、(5.78±0.46)L,均较两组患者术前[(2.65±0.11)L、(2.71±0.13) L;(2.17±0.28)L、(2.05±0.32) L;(5.22±0.43)L、(5.14±0.39)L]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t=24.91、20.89、9.72、9.29、3.82、4.75,P值均<0.01).结论电视胸腔镜相对于开胸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其创伤小、疗程短、愈合快,肺功能改善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临床实践中,不能盲目追求微创,要针对患者个体化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

  • 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王成;金锋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147例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3例,女64例;年龄6~77岁,平均(54.0±4.6)岁.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47例,其中对已经行胸腔闭式引流但效果不好的患者行脓胸病灶廓清术加胸腔闭式引流术33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及瘘修补术57例;行胸膜肺切除术29例;行胸廓成形术 26例;胸壁带蒂肌瓣填充联合局限性胸廓成形术9例.对并发胸壁窦道者一并行窦道切除术.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147例患者中经过引流治愈5例,一次手术治愈107例,复发14例,好转21例.术后7例发生迁延性肺漏气,9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结论 在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微导管引流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鲁琦;陈鲁豫;杨海炎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治疗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微导管引流胸液及腔内药物注入法.对照组42例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控制率为100%,达到完全好转93%,部分好转7%.对照组胸水控制率为86%,达到完全好转76%,部分好转10%,好转14%.结论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附59例报告)

    作者:张瑛;朱文;刘俊婷;林兵;李树维;劳海军;刘涛;周继明;司鹏飞

    目的 探讨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朝阳市第四医院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59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对本组患者行慢性结核性脓胸清除及纤维板剥脱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重点阐述了“流程优化”手术方法及效果.流程优化手术方法是笔者通过自身临床实践,为克服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诸多技术难点而设计的新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胸腔镜手术切口布局顺序,改进胸腔镜操作空间建立技术,统一纤维板剥脱顺序流程,独特的胸腔引流管放置方法等流程优化方法.结果 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持续时间60~180min,平均[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110(90,140) min;术中出血150~2000ml,平均M(Q1,Q3)]700(550,800) ml;引流管留置时间4~22 d,平均[M(Q1,Q3)]7(5,10)d;术后住院时间6~24 d,平均[M(Q1,Q3)]9(7,1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60):包括切口延期愈合5例、肺持续漏气5例、乳糜胸1例;3例切口再次感染形成慢性窦道,经正确处理切口均得到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M(Q1,Q3)]16(8,22)个月,患者均无脓胸复发.结论 采用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 结核性胸腔积液吸收后出现圆形肿块33例分析

    作者:刘道喜;郑鑫;崔冬梅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吸收后出现圆形肿块的原因.方法对33例病人出现肿块的时间、部位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肿块出现于患侧,以强化治疗阶段多见,X线表现为紧靠胸膜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影,继续抗结核治疗后消失.结论圆形肿块形成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变态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 结核性脓胸外穿性并发症的外科治疗(附90例报告)

    作者:张运曾;朱建坤;刘大伟;乔高锋;赵彬;王成;金锋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脓胸外穿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胸科医院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全部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或机化期脓胸(Ⅲ期)患者192例.其中,90例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观察组;102例未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女性、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术前行胸腔置管、术前行内科胸腔镜活检、脓胸为局限性的比率分别为36.67%(33/90)、23.33%(21/90)、47.78%(43/90)、15.56%(14/90)、96.67%(87/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61%(20/102)、11.76%(12/102)、14.71%(15/102)、4.90%(5/102)、78.43%(8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96、4.50、24.80、6.09、14.04,P值分别为0.008、0.034、<0.001、0.014、<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3.50(3.00,4.50)h、300.00(200.00,500.00)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3.50,5.00)h、600.00(400.00,675.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639.00、6692.00,P值分别为0.006、<0.001).观察组术中去除肋骨62例(68.89%,62/90)、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的M(Q1,Q3)为10.00(8.00,13.00)d、术后住院时间的M(Q1,Q3)为18.00(15.00,18.75)d、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12.22%,11/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例(16.67%,17/102)、8.00(7.00,10.00)d、16.00(15.00,18.00)d、4例(3.92%,4/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3.84、U=3065.00、U=3630.00、x2=4.57,P值分别为<0.001、<0.001、0.012、0.032).结论 结核性脓胸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将增加手术创伤、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胸壁结核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792 条记录 1/40 页 « 1234567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