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封艾滋病病人的来信

    作者:刘彦春

    王俊聪编辑:您好!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同时我又是一个倒霉的家伙,现在需要您的帮助.我在十年前的一次输血时不幸"中招",感染了艾滋病毒.现在我每年在当地的疾病防控中心体检复查,并且服用国家正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已经连续服药一年半的时间,基本恢复健康.

  • 血液:既可救人也可致病

    作者:肖为

    血液是人生命的源泉.人体离开了血液如同庄稼离开了水一样,必然走向死亡.所以,在医学临床上,输血是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曾有一位产妇在生下孩子后,大出血不止,当时产妇除了心跳尚存外,其他生命指征全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为她输血1万毫升,相当将她身体中的血液换了2遍,终于使产妇死里逃生,可以喜悦地拥抱她的孩子了.

  • 用药知识问答

    作者:

    问:慢性肠炎该用些什么药呢?答: (1)消炎止痛:细菌感染,除选用致菌培养有效抗生素外,可选用黄连素0.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肠灵4片,每日3次.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

  • 血型决定"人种"?

    作者:欧阳江南

    1900年,生理学家肖特克和朗特斯托发现了人的血型.人的血型由于红细胞所含"抗原"(又称凝集原)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A型、B型和O型.红细胞只有A抗原的,就是A型血;只有B抗原的叫B型血;AB抗原都没有的即O型血.人对人输血,血型一定要相应,否则,红细胞就会凝集,严重时致人死命.

  • 161例低出生体重儿输血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孙振民;王京;张晓卿

    目的 研究探讨低出生体重儿血液制品输注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161例输血(巨细胞病毒血清检测阴性)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尿液,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其巨细胞病毒的滴度,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来评估低出生体重儿输血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25例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儿输血后,2例中患儿尿液中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101例少白悬浮红细胞输注的患儿输血后,尿液中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5例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儿输血后,尿液中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0%).结论 输注巨细胞病毒血清检测阴性的少白悬浮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几率与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感染几率有显著差异(P<0.05).

  • 丹东市249名街头献血者HBsAg、抗-HCVRPR、HIV不同检验方法阳性率分析

    作者:吴晓霞;林宏

    为控制由输血引起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的传播,我市在献血员特别是街头献血员筛选上,分步骤使用不同方法检测HBsAg、抗-HCV、RPR、HIV指标,结果分析如下.

  • 输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两例调查分析

    作者:王爱红

    目的 为探讨改进从献血到受血的各个环节流程,降低因输血而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风险.方法 对整个输血感染HIV过程进行分析,探讨HIV关键控制点.结果 献血者献血标本抗-HIV检测阴性,分别输注了其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两例患者一段时间后均被检出抗-HIV阳性,追查献血员重新取样检验,抗-HIV确认阳性,确认是因窗口期造成的输血感染.结论 做好献血到用血的每个环节,特别做好献血员的宣传招募、征询体检、血液检测、临床用血管理是阻断经血传播HIV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输血 HIV 阻断 措施
  • 在器官移植和输血的接受者中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新调查

    作者:

  • 老年回盲部憩室致反复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

    作者:陈继红;白羽

    临床病例患者男性,80岁.3年前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多发憩室.无任何临床症状.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坠痛,随即排出暗红色血便约500ml.8小时后又相继排出血便3次,共约1700ml.经输血和止血治疗,5天后大便潜血阴性.复查纤维结肠镜示回盲部升结肠多发憩室,横结肠以上毛细血管扩张.2年后病人因痛风再次人院.又无明显诱因突发暗红色血便,每天3~5次,每次大约300ml,持续5天.

  • 血液病患者应用不同血小板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方定安

    在临床治疗中,以贫血、出血、发热、凝血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血液病患者,是血小板输血的重要治疗措施,但输注血小板后疗效不一。为了探讨血液病患者输注不同血小板制剂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制剂提供参考依据,现对辖区用血医疗机构某院血液科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108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 尿毒症患者输血发生高钾血症原因及护理

    作者:杨丽亚;李经津;范冰;牛姗姗

    高钾血症是尿毒症的危险合并症.笔者发现1例尿毒症患者输入红细胞悬液库血后发生严重高钾血症不良反应.针对临床上出现的这一病例,笔者对保存期为零周、1周、2周、3周、4周、5周的红细胞悬液标本进行红细胞内ATP水平、上清液K+、Na+浓度测定.提出输血时护理人员应注意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 输血前检查血液传染病的必要性

    作者:吕华北;吕青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身体健康作为生命财产的根本,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确保临床医学的安全性,在输血医疗之前对患者做好全面的血液传染病检查,是当下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传染病检查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完善.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中输血前血液传染病检查技术进行探究,分析了其在病原体控制以及疾病传播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输血前的血液传染病检验对医疗纠纷等方面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

  • Rh血型系统在多次输血患者抗原表型检验中的重要性

    作者:占红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在安全输血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我院申请输血的血液标本1528例的临床资料,除行ABO血型鉴定外,还进行Rh抗原表型检验,筛查Rh血型病例.结果:Rh(E)阴性641例,占41.95%.Rh(D)阴性为3例,约占总申请数0.20%,Rh(C)阴性104,占6.81%.RH(c)阴性668例,约占43.72%.RH(e)阴性732 例,约占47.91%.结论:临床输血中除行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外,对于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做Rh抗原表型检验,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 静脉输血后冲管液量的研究分析

    作者:王庆芬;张文;荣玉红;张蕾;姜萌萌;周军霞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输全血后所用多少冲管液量才能将输液管内的血液冲净,为临床护士正确使用冲管液量提供依据.方法:用充满全血的输血器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以200ml/h的速度进行滴注,分别以每管1.8ml连续收集111管输出液体,用多功能酶标仪分别检测紫外线吸光度.结果:在冲管液量约为输血器容积2倍时,溶液试样中紫外线吸光度值迅速下降;冲管液量为 45ml时 ,溶液试样中紫外线吸光度值下降至 50%;冲管液量为 99ml 时,溶液试样中紫外线吸光度值下降 90%,并进入缓慢下降状态;冲管液量达到199.8ml时,吸光度仍未达到空白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值.结论:用100ml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管液能够达到冲洗输血管道的目的.

    关键词: 输血 冲管液量
  • 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时 使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马松波;侯春梅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时使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有无不良反应将纳入的85例对象分为对照组43例有不良反应和观察组42例无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凝血检验项目获得的数值.结果:输血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LT、HCT、RBC、Hb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时使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显著.

  • 临床工作中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

    作者:王香

    目的:对临床工作中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行输血治疗、血液透析患者50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临床血液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结果:血液传播疾病预防控制下,患者与医护人员均未出现感染情况.结论:血液传播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对避免患者与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的发生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将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工作中.

  • 输血治疗前使用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郑华

    目的 研究输血前检验意外抗体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受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参照组,试验组62例,参照组58例.在参照组接受输血治疗之前,仅检验血清中的抗-A及抗-B,对于试验组的62例受血者,输血前同时检验了抗-A、抗-B及意外抗体.结果 试验组中9例受血者的意外抗体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14.52%;抗体类型包括抗-E 3例,抗-C 1例,抗-D 3例,抗-M 2例.试验组受血者输血反应发生率为9.68%,参照组为24.14%,参照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结论 在实施输血治疗之前检验意外抗体,可避免延误临床救治,并可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抗体 输血 检验
  • 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及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作者:徐兆云

    目的 分析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及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对10000例于我院输血治疗的患者行微柱凝胶法筛查,统计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分析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并判断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意义.结果 10000例患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38例,检出率为1.38%;138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中,以Lewis系统分布高,其次是Rh系统、MNSs系统、Kidd系统和P系统.Lewis系统、Rh系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NSs系统、Kidd系统和P系统,MNSs系统的检出率高于Kidd系统和P系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特异性检查中,以抗-Lea、抗-E、抗-M检出率较高.138例患者中83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占60.14%;83例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分布中,抗-M、抗-Lea检出率较高,抗-C、抗-S、抗-Mur、抗-P1检出率较低.138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37℃反应抗体检出率为23.19%.结论 对输血患者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能明确输血过程中问题,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用意义高.

  • 输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冯军

    目的 研究并探讨输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输血,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人均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输血后,两组患者的Hb、RBC、HCT、PLT均较输血前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患者的RBC、HCT、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PT、APTT、TT均短于输血前,且观察组患者输血后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人均输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输血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同,限制性输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提高输血安全性的作用

    作者:白伟;李娟

    目的 探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提高输血安全性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需要输血治疗的1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93)和对照组(n=93),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与常规输血,观察两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交叉配血相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5%(6/93),明显低于对照组21.51%(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推广使用.

5339 条记录 1/267 页 « 12345678...2662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