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刘婧;吴丽丽;林秋嫣;李红

    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无症状体检人群胃、小肠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7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胃肠镜中心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719例无症状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受检者胃内清洁度及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对受检者胃、小肠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719例受检者平均年龄(50.50 ± 12.1)岁,胃内优良清洁度为97.5%.胃内病变检出率高为慢性胃炎伴糜烂(52.6%),小肠病变检出率高者为小肠局部炎症(15.9%).结论 磁控胶囊内镜在无症状人群中对胃部及小肠病变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胃及小肠疾病常规筛查手段.

  • 高盐饮食对H.pylori感染的MGs胃黏膜TFF2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雪;胡又;谢颖;王莹

    目的:明确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高盐饮食对蒙古沙土鼠胃黏膜Trefoil factor 2(TFF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80只MGs建立H.pylori感染的胃疾病模型.免疫组化检测TFF2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H.pylori感染的MGs模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ylori+高盐饮食组中,25%(4/16)的MGs为TFF2高表达,明显低于H.pylori组61%(11/18).结论:高盐饮食会降低H.pylori诱导的MGs胃黏膜TFF2的表达.

  • 儿童胃镜检查6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月东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胃镜在小儿消化道疾病诊查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985-08/2003-09间650例小儿胃镜检查的资料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现上消化道疾病病人644例,阳性查出率99.08%,其中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率较高,6例未见异常.结论胃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大部分成人胃镜用于小儿检查是可行的,安全可靠的.

  • 试论我国胃疾病超声诊断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邱慧

    胃部疾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其中以胃癌及胃溃疡的发病率高.临床针对胃部疾病进行检查及诊断过程中一般实施X线检查及胃镜检查,两者虽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由于检查自身具有一定损伤性及有创性等特点导致X线诊断及胃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减少.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超声诊断在各个科室各个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越来越常见,且技术日渐成熟,具有操作方便、无创、诊断价值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好及不存在损害患者身体健康的危险等优势,能为胃部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及依据.为了分析我国胃部疾病实施超声诊断的现状及未来的展望,我院针对相应的超声诊断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 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在胃部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袁玉乾;李瑞;张珂珂;殷秀云

    目的:探讨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行胃部螺旋CT(spiral CT,SCT)扫描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胃部疾病患者口服显影比乐行胃部SCT扫描(显影比乐组),并与100例口服阳性对比剂1.5%泛影葡胺行胃部SCT扫描(对照组)比较,所获得图像与电子胃镜(FG)、胃肠钡餐造影(GI)和(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病变细节显示情况、对比剂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结果: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及阳性对比剂胃腔充盈满意率均90%以上(P>0.05);消除胃内气体与黏液,胃壁结构、胃黏膜显示,对周围图像的影响等观察指标,显影比乐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6.25%和92%(P>0.05);口服不同对比剂对病灶细节显示有很大影响,显影比乐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行胃部SCT扫描,提高了图像质量,病变细节显示清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加味枳术汤治疗胃潴留32例

    作者:季法成

    笔者自1986年以来.应用加昧枳术汤治疗胃潴留32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新加四逆散袋泡剂治疗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

    作者:俞承烈;陈明利;余国友;尚素华;屠敖荣;林吉品;叶风

    胆、胃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肝胃不和证又是胆、胃疾病常见的证型之一.我们用<伤寒论>方四逆散加蒲公英、徐长卿、玫瑰花等药物组成的新加四逆散,在临床汤剂应用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改汤剂为袋泡剂剂型,自1996年6月以来,进行了新加四逆散袋泡剂治疗肝胃不和证,胆、胃疾病及胆胃同病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在胃部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朱存英;袁伟;冯耀鸽

    目的:探讨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行胃部螺旋CT(spiral CT,SCT)扫描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胃部疾病患者口服显影比乐行胃部SCT扫描(显影比乐组),并与100例口服1.5%泛影葡胺行胃部SCT扫描(对照组)比较,所获得图像与电子胃镜(fiberoptic gastroscopy,FG)、胃肠钡餐造影(gastrointestinal series,GI)和/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病变细节显示情况.结果:口服显影比乐及1.5%泛影葡胺胃腔充盈满意率均在90%以上(P>0.05);消除胃内气体与粘液,胃壁结构、胃黏膜显示,对周围图像的影响等观察指标,显影比乐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6.25%和92%(P>0.05);口服不同对比剂对病灶细节显示有很大影响,显影比乐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行胃部SCT扫描,提高了图像质量,病变细节显示清晰.

  • 偶刺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胃下垂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雪;张晓彤;马涛;王涛

    目的 观察偶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胃下垂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偶刺结合常规针刺治疗,主穴:中脘、胃俞,配穴:梁门、天枢;脾俞、肝俞、胆俞;内关、合谷、风池、百会、上星;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操作:中脘、胃俞前后对应斜刺0.5~1.0寸,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采用捻转补法,余穴平补平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选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百会,两组患者均每日行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有效率76.67%(23/30),经Ridit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偶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胃蛋白酶原Ⅱ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作者:张祥瑞;黄飚;朱岚;李跃松;蒋叶华;肖华龙

    建立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包被PGⅡ单抗8101#和使用DTTA络合Eu3+标记PGⅡ单抗8102#,建立PGⅡTRFIA.结果用Log-Logit函数和四参数Logit函数数据处理.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2.1%和3.8%,平均回收率为104.6%,灵敏度为0.02μg/L.标准曲线呈直线,EDs0为16.21μg/L.与PGⅠ、AFP、CA50、CA125及CA242等无交叉反应.Eu3+标记单抗在-30℃保存,可达一年以上,免疫活性基本无损失.同批试剂连续分析8个月结果稳定,与IRMA测定结果基本吻合.应用TRFIA检测血清PGⅡ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时间短等特点,是一种适用于人群胃病普查的良好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胃黏膜线粒体DNA不稳定与白细胞介素8活性的关系

    作者:凌贤龙;房殿春;汪荣泉;杨仕明;罗元辉

    目的评价胃黏膜线粒体DNA不稳定(mtMSI)与组织白细胞介素8(IL-8)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mtMSI;组织IL-8含量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 30例胃癌检出mtMSI 11 例(36.7%),15例肠化胃黏膜组织中有2例为mtMSI,10例异型增生黏膜组织有2例为mtMSI,10例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有1例检出mtMSI.胃黏膜细胞IL-8水平在mtMSI阳性组[(76.8±3.8) pg/mg]显著高于mtMSI阴性组[(48.3±3.6)pg/mg,P<0.05].结论胃黏膜细胞mtMSI可能与IL-8释放有关,并参与了胃癌的发生.

  • 60例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标本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学观察——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探讨

    作者:陈光勇;张澍田;石晓燕;周小鸽;李鹏;冀明;黄受方

    目的 通过对胃黏膜内镜下剥离术标本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学观察,探讨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方法 采用目前通用的胃黏膜上皮肿瘤性病变的三个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即西方标准、日本标准以及2000年Vienna/WHO分类,对60例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标本分别作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学诊断,并比较各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按照西方标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17例中,按照日本的诊断标准其中15例诊断为腺瘤.按照日本标准诊断胃黏膜内癌43例,而根据西方标准,其中只有23例诊断为黏膜内癌.根据西方标准和日本标准,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的病理学诊断基本一致,但在胃早期癌的病理学诊断上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病理诊断系统及诊断标准,为便于临床和病理沟通,我们采用分别以Vienna/WHO分类诊断系统(包括西方标准)为主,并附加日本病理诊断系统的病理报告模式.

  • 食管和胃疾病病理近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张祥宏;金木兰

    由于特殊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食管和胃是炎症和肿瘤发生的常见部位。我国居民食管和胃炎症性疾病的发生非常普遍,同时我国也是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国家。因此,在日常病理临床工作中,从国内顶级医院到基层县级医院,食管和胃疾病的诊断均是常规工作。六十年来,我国病理学工作者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在食管和胃病理研究与诊断方面进行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如沈琼教授[1-2]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气囊拉网食管脱落细胞采集方法在食管癌普查中的应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了食管脱落细胞学的新纪元。又如张荫昌教授[3]对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研究,引领了中国胃癌防治研究不断进展。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食管和胃疾病发病谱、对食管胃某些疾病的认识和食管胃肿瘤治疗理念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病理界也结合我国的特点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点的食管胃病理体系。现就近十年来我国食管和胃病理工作作一简要回顾。

  • 新疆地区汉族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vacA亚型分布特征

    作者:许海峰;德里夏提·依米提;布海里切木·吾甫尔;王亚男;刘素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毒素相关蛋白基因(cagA)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vac4)是Hp的重要致病基因[1],本研究对新疆地区汉族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患者感染Hp的vacA基因型进行测定,探讨新疆地区汉族人群Hp vacA基因型分布及与胃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

    作者:陈劲频;张尤历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定植于人胃黏膜并引起不同胃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约有50%人群感染Hp,当今运用不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结果发现,其基因遗传学变异导致的生理学功能差异与致病的多样性有关[1].

  • 胃疾病的超声和内窥镜检查比较

    作者:阙玉玲;宁彩绿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胃疾病与胃内窥检查比较其准确性.方法 采用空腹饮水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胃炎符合率76.47%,胃癌符合率62.5%, 胃溃疡86.11%.结论 超声也是检查胃疾病的手段之一.

  • 超声诊断胃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坚锋

    目的探讨胃疾病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空腹饮水法对84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胃炎诊断符合率76.47%(26/34),胃息肉诊断符合率62.50%(10/16),胃癌诊断符合率86.11%(31/36),胃溃疡诊断符合率25.00%(3/12).结论超声诊断也是检查胃疾病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胃疾病 超声诊断
  • 56例残胃癌早期诊治临床分析

    作者:张丽娟;邢宝春;张国庆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分析56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多在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年后发病,毕Ⅱ式癌发生率82.14%(46/56),毕Ⅰ式癌发生率17.86%(10/56),两种手术方式癌变率呈显著性差异(P<0.01);胃镜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40例中患者生存3年以上27例(67.50%),生存5年以上13例(32.5%).姑息性切除9例生存12~30月,未能手术切除的7例生存2~14个月.结论:对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患者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则是进展期胃癌的佳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与浓

    目的:观察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胃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溃疡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5例,十二指肠溃疡59例,胃癌58例,每一类型患者均作为一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比较各组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均较高(P<0.05),PGⅠ/PGⅡ较小(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和PGⅠ/PGⅡ均较小(P<0.05),浅表性胃炎组患者PGⅠ、P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与胃黏膜病变关系密切,对胃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胃心综合征20例分析

    作者:施文红

    本院从1992~2002年门诊及住院部共诊治胃心综合征20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胃疾病 心脏病
286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