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铁和甲状腺的相互作用

    作者:柴晓峰(综述);连小兰(审校)

    甲状腺激素正常的合成及代谢过程,有赖于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正常。其中,铁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与碘缺乏一致,铁缺乏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铁缺乏可以影响体内铁依赖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代谢活性均降低,促进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也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碘+铁双重补充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同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也可以干预肝细胞的铁代谢过程。

  • 组织因子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凝血功能紊乱发生的影响

    作者:兰文家(综述);史策;周晋(审校)

    出血和血栓并发症是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在出血及凝血功能紊乱发生、发展中,组织因子( TF)的高表达可以造成患者血液高凝,进一步促进凝血紊乱的发生。 TF的高表达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密切相关。作为凝血活化的交汇点,选择性抑制TF对改善APL 出凝血紊乱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极为重要。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在妇产科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春;冯磊;梁素丽;曹宁;么福勤;闫杰培;王琪;李杨;郑引(综述);郭镭(审校)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高度多能性和可塑性,通过特定条件的体外定向增殖、分化培养,可获得包括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在内的多种体细胞。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相对纯净的新生儿脐带组织,具有成本较低、不涉及伦理问题且不损害供者等优势,为组织细胞工程在临床妇产科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作者:陈丽白(综述);吴学东(审校)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不同基因缺陷引起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有效方法。 HSCT来源不同,疗效、预后存在不同的特点。该文就不同来源HSCT治疗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维斯科特-奥尔德里奇综合征、高IgM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这四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 微颗粒与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方帆(综述);蒋桔泉(审校)

    微颗粒是多种细胞激活、损伤或凋亡时,细胞膜脱落产生的直径<1.0μm的膜性小囊泡。研究发现,微颗粒与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在介导内皮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凝血反应、内皮舒张功能减退、新生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微颗粒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生物钟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鹤(综述);戴泽平(审校)

    在生物进化的早期,生物体已建立起对昼夜节律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随机应激刺激同时产生适应性行为和生理反应的能力,这些昼夜节律及应激相关的反应是通过两个高度保守且密切相关的调控网络-生物钟系统和应激系统来完成的,生物钟系统由震荡分子起搏器,Clock/Bmal1生物钟转录因子构成,应激系统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其末端效应物糖皮质激素受体构成。两者在不同的信号水平上相互联系,任意一个系统出现调节异常均会导致病理情况的发生发展。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董健健(综述);程楠;韩咏竹(审校)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疾病。近年来,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机制也未完全清楚。随着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进步,疾病特异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被逐渐应用于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然而,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尚处于早期级阶段,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及产生效率较低等问题,未来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建立安全、高效、符合临床标准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作者:王帅(综述);张霄雁;李哲海(审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广泛,BMSCs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同时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可向脂肪、骨、软骨细胞分化。 BMSCs在合适的生长因子作用下可以快速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并且具有容易取材、容易分离、容易扩增、多谱系转化而不发生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随着使用增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生物学特性、分离鉴定、诱导分化和临床应用进展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霞(综述);石正洪(审校)

    载脂蛋白E( apoE)在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其基因多态性会引起apoE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目前国内外对于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此外,对于 apoE 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内部机制研究仍未完善,联合应用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技术也许可为阐释 apoE 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支持。

  • Toll样受体在介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郭雪玲(综述);刘辉国(审校)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致病菌,机体免疫反应在结核菌的防御和致病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中的Toll样受体( TLRs)能感知结核杆菌感染,并参与调控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TLRs 亦能介导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过程,促进慢性感染的发生、发展。利用免疫佐剂调控TLRs的功能水平可能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结核反应,并有望成为结核病预防和治疗的方向。

  •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景(综述);甄平(审校)

    骨组织工程支架初用于骨组织的结构性修复,现在负载生物活性物质用于骨诱导和血管形成,促进骨组织生长、修复骨缺损,并呈递生物活性物质。骨组织工程支架负载生物分子或药物等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特性逐渐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在对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方面,3 D打印技术以设计方便,构建不需要模具,可以轻易制备结构复杂、孔隙均匀、几何形态各异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被业内广泛认可。

  • 单体核型在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意义

    作者:栾彦彦(综述);初晓霞(审校)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遗传学是判断其预后独立的重要的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体核型患者普遍完全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生存期短。单体核型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存在多重耐药基因和TP53改变有关。目前尚无针对单体核型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部分学者认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以大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化疗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在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坏死性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刘小伟;陈以胜(综述);程世翔;涂悦(审校)

    颅脑创伤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细胞发生改变,包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其他支持细胞等,其中神经元死亡是引起神经系统退化和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其机制也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资料显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RIP)家族在介导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RIP1在多种形式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近几年研究新发现的坏死性凋亡,即一种不依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类型。

  • 梅毒血清学固定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哲(综述);郑淑云(审校)

    梅毒血清学固定是指梅毒患者经正规驱梅治疗后,血清滴度维持在低滴度不再下降的现象。其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目前认为可能与梅毒治疗不规范、药物选择不当、梅毒的病期、治疗时梅毒血清抗体的基线滴度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相关。梅毒血清学固定是梅毒复发、胎儿宫内感染以及发生神经心血管梅毒的危险因素。该文就其研究背景、概念,特别是病因、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文斌;黄江鸿;徐伟力(综述);王大平(审校)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进行性退行性变为特征的软骨病变,终导致关节不可逆功能障碍。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有活性的软骨细胞,通过复合支架材料移植到软骨缺损区,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微创和有效的治疗方式,作为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重点,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细胞因子、信号间的传导通路、物理影响因素及支架材料的构建等方面。

  • 2009~2013年《医学综述》在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指标与排名情况

    作者:《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核心版

    关键词: 医学综述 期刊
  • 血清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相关性研究现状

    作者:肖学慧(综述);刘艳阳;张越(审校)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多种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参与此炎症反应,也参与不稳定性斑块的病理形成过程及随之发生的斑块破裂。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脂质的聚集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变过程,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使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狭窄,而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脂质核心的大小、斑块纤维帽的厚薄及炎症活动性决定斑块的稳定性,已发现多种炎性因子参与此炎症反应。现就炎性因子及炎性细胞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平衡与狼疮性肾炎

    作者:米佳蕾(综述);林慧;何东初(审校)

    在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中,Th1和Th2型细胞因子通常维持动态平衡的状态,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狼疮性肾炎( LN)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的 Th1和 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是LN的主要发病机制,同时可决定疾病的活动程度,而通过调节机体内紊乱的 Th1、Th2细胞因子网络,使其恢复或趋于平衡,有利于控制LN的发病及病情的进展。

  • NT-proBNP与BMP-7水平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阎劲松;周丽荣;袁丹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糖尿病肾病( DN)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52例作为DN组,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尿蛋白组(20例)和临床尿蛋白组(14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法、电化学检测法测量52例 DN 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 BMP-7、NT-proBNP 水平,并检查患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eGFR)水平。结果 DN 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 BMP-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DN患者病情损害程度的增加, NT-proBNP 水平显著上升,而 BMP-7水平显著下降( P <0.05)。NT-proBNP 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而与 eGFR呈负相关(P<0.05)。 BMP-7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负相关( P<0.05),而与 eGFR 呈正相关( P<0.05)。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与单一指标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较高。结论 DN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功能损害, NT-proBNP与BMP-7与肾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NT-proBNP、BMP-7水平能有效预测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和肽素、血清热激蛋白70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曙初

    目的:探讨和肽素、热激蛋白70(HSP70)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鹤峰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认知功能测评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48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82例),另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血清和肽素、HSP70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和肽素、HSP70显著高于对照组[(274±56) ng/L比(103±21) ng/L,(24±9) g/L比(12±3) g/L,P<0.01];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和肽素、HSP70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372±77) ng/L比(224±60) ng/L,(28±8) g/L比(20±5) g/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和肽素、HSP70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r=0.589,0.331,P<0.05)。结论和肽素、HSP70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通过检测血清和肽素、血清HSP70可以间接预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马晓英;赵晓玲;金明磊;马建华;杨阳;张杰;王静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16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40 mg/d)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20 mg/d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12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TC、LDL-C 水平分别为(3.15±0.65) mmol/L、(2.38±0.35) mmol/L,低于对照组的(3.98±0.64) mmol/L、(3.11±0.3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 hs-CRP水平为(2.45±1.06)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1.2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清hs-CRP水平。

  • 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分析

    作者:曾丽萍;梁秋红;何苑苑

    目的: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40例宫内窘迫胎儿,后续出现新生儿窒息症状患儿68例,无症状72例,依据娩出后是否出现窒息症状分成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72例),分析和对比产妇高危因素、胎儿高危因素和分娩高危因素。结果研究组产妇高危因素:贫血症(16.2%)、妊娠期合并症(8.8%)、胎盘异常(16.2%)和胎膜早破(19.1%),胎儿高危因素:羊水污染(51.5%)、胎动消失(25.0%)、脐带异常(52.9%)和胎心率异常(23.5%);分娩高危因素:剖宫产(48.5%)和产程延长(14.7%),对照组分别为16.7%、8.3%、5.6%、16.7%,30.6%、9.7%、30.6%、16.7%,22.2%和4.2%。两组在胎盘异常、羊水污染、胎动消失、脐带异常、剖宫产及产程延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胎儿高危因素是导致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症状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分娩高危因素,再次为产妇高危因素(仅胎盘异常)。

  • 输尿管镜联合碎石清石系统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英龙;柳健珍;覃柱艺;王植柔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联合碎石清石系统( 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输尿管镜联合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27/30)比69.4%(25/36)](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比,输尿管镜联合 EMS 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术式。

  • 脾氨肽治疗和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谭头娇;刘国英;廖继尧;曾国庆;甘璐;卢水兰

    目的:探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 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诊治的RRI 患儿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脾氨肽治疗组(49例)和常规治疗组(4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抗病毒、对症治疗,脾氨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脾氨肽冻干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分析患儿 T 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脾氨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5%,常规治疗组为5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氨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CD8+百分比增加(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能增强 RRI 患儿的免疫功能,对治疗和预防RR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99 Tcm 核素SPECT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钟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锝99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99 Tcm-SPE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3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患者均进行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与99 Tcm-SPECT显像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为68.1%,特异度为90.1%,阳性预测值为71.9%,阴性预测值为88.3%,准确度为84.6%;99 Tcm-SPECT甲状腺显像时灵敏度为52.8%,特异度为90.6%,阳性预测值为88.8%,阴性预测值为82.7%,准确度为80.3%;两者联合应用时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98.4%,阳性预测值为95.6%,阴性预测值为97.0%,准确度为96.7%;两者联合应用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两者单独使用( 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99 Tcm-SPECT显像联合应用在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作者:金笛;桂壮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R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荆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GER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雷贝拉唑胶囊和多潘立酮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和病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5%,西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组证候有效率为95.0%,西药组证候有效率为77.5%,两组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与治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龙胆泻肝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胆热犯胃型GERD结果部分补充不良反应情况有效。

  • 高尿酸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李弘磊;周玲;杨涛;范红旗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在南京市大厂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83例体检者,根据EH和HUA诊断标准,将其分为3组:EH+HUA组(63例)、EH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和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 HOMA-β),对各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HOMA-IR在EH+HUA组、EH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EH+HUA组和EH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空腹胰岛素、HOMA-IR均显著升高[(156±12) mmHg (1 mmHg=0.133 kPa),(150±6) mmHg比(133±5) mmHg,(93±6) mmHg,(88±8) mmHg比(80±8) mmHg,(456±26) mmol/L,(330±4) mmol/L比(312±48) mmol/L,(15±5) mU/L,(12±3) mU/L 比(10±3) mU/L,(1.35±0.48),(1.01±0.36)比(0.78±0.27),均 P <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降低[(0.89±0.10) mmol/L,(0.92±0.13) mmol/L比(1.04±0.17) mmol/L,P<0.01];EH+HUA组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于 EH 组[(93±6) mmHg 比(88±8) mmHg,(5.58±0.50) mmol/L 比(5.26±0.47) mmol/L,(15±5) mU/L 比(12±3) mU/L,1.35±0.48比1.01±0.36,(5.11±0.53) mmol/L 比(4.85±0.64) mmol/L,(1.57±0.35) mmol/L 比(1.47±0.40) mmol/L,均P<0.05]。结论 HUA可能通过IR机制加重EH及IR;HUA与EH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 中西医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关节功能障碍分析

    作者:易进科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关节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康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康复、中药泡浴与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行为能力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康复前手法肌力评定评分、运动能力评定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均显著上升(P<0.01),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改善,对于改善和维持患者的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子馨;包小慧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 RL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鄂州市鄂钢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住院治疗52例尿毒症合并 RL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25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联合治疗组(27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RL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分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 RLS评分、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7.3±2.9)比(10.6±3.4),(5.4±2.6)比(8.7±3.1),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PTH及β2-MG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567±151) ng/L 比(775±174) g/L,(29±13) g/L 比(48±20) g/L,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 RLS 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血清iPTH、β2-MG等中、大分子毒素。

  • 奈达铂、顺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新春;周彦杰;曹味纯

    目的:探讨奈达铂、顺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行奈达铂+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奈达铂组)与顺铂+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顺铂组),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奈达铂组41例有效,有效率为95.4%;顺铂组32例有效,有效率为74.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奈达铂组复发率显著低于顺铂组[7.0%(5/43)比25.6%(11/43),P<0.05],奈达铂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顺铂组[9.3%(4/43)比32.6%(14/43),P<0.01]。结论奈达铂+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比顺铂+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更少的不良反应。

  • 干预措施对骨科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认知程度的影响

    作者:刘艳;杨军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骨科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178例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对疼痛和PCEA 的认知程度,并比较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组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骨科术后患者对疼痛的认知程度处在较低水平,73.6%(131/178)的患者认为术后疼痛是必然的,认为疼痛会对生理、心理造成影响的患者分别为42.2%(75/178)和61.2%(109/178),认为疼痛会影响切口愈合的仅有26.4%(47/178);骨科术后患者对PCEA 的认知程度非常低,仅有6.7%~15.2%对6项内容完全了解,绝大部分表示为不了解,干预后患者对6项内容的了解程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P <0.05);骨科术后患者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后,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的患者对PCEA 的认知程度均明显改善(P <0.05),且文化程度越高组和年龄较轻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对疼痛和PCEA 的认知状况较低,应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加强PCEA 的知识宣教,使骨科患者术后镇痛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天舒

    目的:探究临床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取围术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取围术期的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较对照组好,手术前的胃肠道准备工作中,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试验组排便次数为3次,对照组排便次数为5次;试验组口渴次数为2次,对照组口渴次数为5次;术后试验组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55±10) h比(76±10) h,(3.6±1.5) d比(6.2±2.3) d,(5.2±1.2) d 比(10.6±2.8) d,P<0.05或P<0.01];术后7 d试验组总蛋白(58±7) g/L、白蛋白(32±3) g/L、前白蛋白(170±15) mg/L、白细胞总数(1.36±0.23)×109/L、血红蛋白(100±17) g/L,低于对照组总蛋白(66±7) g/L、白蛋白(36±4) g/L、前白蛋白(210±16) mg/L、白细胞总数(1.76±0.36)×109/L、血红蛋白(112±17)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传统的治疗手段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恢复肠道功能,提升患者的肠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慧兰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岳阳市岳化医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异丙托溴铵20μg 和沙丁胺醇100μg,每次1喷,每日2次;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喷,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治疗6周、12周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治疗12周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 P<0.05);临床症状、活动能力、社交心理、总体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能改善 COPD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典型Maffucci综合征一例

    作者:孔令伟;孔庆柱;冯震;赵景新;王瑜;金宇

    Maffucci综合征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不足1/100万,多见于女性,无种族、地域差异。全世界仅200余例报道[1]。患儿出生后外貌和智力均正常,在手指、足趾及长骨上逐渐出现结节及肿块。结节和肿块分布常呈不对称性或呈单侧性,以后在结节或肿块部位可逐渐发生扩大的静脉及海绵状血管瘤[2]。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恶变,软骨瘤可恶变为软骨肉瘤,血管瘤也可发生肉瘤样变,诊断该病应结合病史、体征、放射学及组织学检查。本研究对1例典型Maffucci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

  • 联合检测血清CRP、CA125、CA19-9和CA72-4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周旭军;关秀军;邓斌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CA)125、CA19-9和 CA72-4联合检测对诊断大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12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44例大肠癌患者作为大肠癌组,大肠息肉患者28例为大肠息肉组,另外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大肠癌组手术前后、大肠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 CRP、CA125、CA19-9和CA72-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患者血清中4种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且大肠癌组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和CA72-4水平显著高于大肠息肉组(P<0.05)。大肠癌Dukes C~D期患者4种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Dukes A~B期患者(P<0.01),同时大肠癌高、中分化患者4种标志物水平与低分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大肠癌患者作根治性切除术后1个月4种标志物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 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RP、CA125、CA19-9和 CA72-4水平可作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 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作者: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可以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可以起到情报检索与文献计量研究作用;可以节省论文篇幅。

  •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高龄ASAⅢ级患者全髋骨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孔荆荆;余奇劲;刘荣莉;杨昌明;强华贵;周玉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用于高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Ⅲ级患者全髋骨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7例高龄(≥90岁) ASAⅢ级全髋骨置换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其中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27例( 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30例( B 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呼吸循环的稳定情况和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术后24 h随访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麻醉满意度情况。结果①A组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P>0.05)。 B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后血压和心率均出现显著波动( P<0.05)。 B组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药物使用比例显著高于A组患者( P<0.01)。②A组患者18例术后直接回病房,9例在麻醉恢复室观察0.5~1 h;B 组13例术后控制呼吸直接回重症医学科病房,9例拔除气管导管,回重症医学科病房;8例在麻醉恢复室观察1~2 h。③B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显著高于 A 组(P <0.05),同时麻醉满意度低于 A 组(P<0.01)。结论适度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是高龄 ASAⅢ级患者全髋骨置换术时一种有效和安全的麻醉方案。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程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作者:邱峰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ACMP)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随州市曾都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假愈期、脑部CT、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以及临床特征、病程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假愈期≤14 d组治疗有效率为80.4%,治愈率为19.6%(10/51),而假愈期≥15 d组治愈率高达45.7%(16/35);假愈期≤14 d组中病程<30 d占47.1%(24/51),≥30 d占52.9%(27/51);假愈期≥15 d组病程<30 d占65.7%(23/35),≥30 d占34.3%(12/35)。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脑受损部位为双侧基底节病患占14.8%(13/85),皮质下白质损害病患为70.4%(61/85),两种损害同时存在者为12.4%(11/85)。其所受损部位双侧基底节、皮质下白质损害、两种损害同时存在发病至病情好转时间分别为(45±10)、(38±12)、(61±17)、(7.5±2.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学特征检查对 DEACMP患者进行临床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对患者及时进行影像学特征检查。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对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汪质良;崔海忠;潘军武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对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日)联合卡培他滨[1650 mg/(m2· d),口服,第1~14日]方案;观察组(32例)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80 mg/(m2· d),口服,第1~14日]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 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IgG IgM、IgA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IgG、Ig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Karnofsk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④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⑤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⑥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相比,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患者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 导乐仪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过程及结局的影响

    作者:韩桂芹;楚艳艳;李欣荣

    目的:探讨导乐仪分娩镇痛联合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分娩方式及产后产妇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0例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产妇在常规待产室待产,无任何陪伴分娩及分娩镇痛的应用,观察组采用导乐仪分娩镇痛联合全程责任制一对一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时心理反应、终分娩方式及产后产妇泌乳素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正常心理反应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在宫口开全分娩前、产后2 h、产后24 h中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导乐仪分娩镇痛联合责任制陪伴分娩能降低产妇不正常心理反应,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增加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从而有利于产后早泌乳和多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 宫腔镜在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玲;刘新琼;黄蓉;邓宇傲;张丹瑜;胡小良

    目的:探究宫腔镜在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各130例。宫腔镜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宫腔镜手术前后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1个月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宫腔镜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111/130),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患者的70.0%(91/130);宫腔镜组治疗时间为(28.3±2.6) d,显著短于腹腔镜组的(42.3±3.2) d(P<0.05),且随访至2014年8月,宫腔镜组的妊娠率为43.8%,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患者的30.0%( P<0.05)。结论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在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患者中,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宫腔镜手术不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进;李镝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 CT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锦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58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将两者联合检查及单项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排螺旋CT的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0%和79.3%,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1.4%,高于单项检查( 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 CT可提高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Graves病131 I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朋;代文莉;胡涛;严凯;胡伟(综述);崔邦平(审校)

    Graves病( G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异常增高、功能紊乱,甚至组织器官损害的综合征。目前,GD有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核医学131 I治疗三种成熟的治疗方法。核医学131 I治疗以其独特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临床医师所接受,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熟悉治疗原理、正确选择适应证、合理制订给药剂量、预防可能的不良结局,是GD 131 I治疗的基础。

  • 从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认识恶性淋巴瘤诊治的进步

    作者:谢琳(综述);卿晨(审校)

    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提高了人们认知、发现疾病的能力。用哲学思维分析医疗技术进步在恶性淋巴瘤诊治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可以发现医疗技术的进步不仅影响了诊治,还从临床思维和医学人文等各个方面影响了现代临床医学。面对医疗技术的日益更新,临床医疗工作者需要在不断学习了解新技术的基础上以患者为核心,合理选择,使新的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实现医疗效益的大化。

  • 慢性肾脏疾病并发心房颤动的治疗

    作者:赵梦华;石建平(综述);李廷贵(审校)

    慢性肾脏疾病( CKD)与心血管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 CKD 3期以上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死于肾衰竭的风险。心房颤动(房颤)是 CKD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而10%~15%的房颤患者患有CKD。目前研究认为,不是所有控制心率和节律的治疗措施均适用于CKD的房颤患者。此外,对CKD房颤患者是否给予抗凝治疗以及如何给予抗凝治疗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该文就CKD并发房颤的治疗予以综述。

  • 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概况

    作者:崔建林(综述);陈继祥(审校)

    近年来,耐药结核患者逐渐增多,结核病治疗面临严峻挑战,新型抗结核药物研发愈加迫切,倍受关注。其中利福霉素类及其衍生物、氟喹诺酮类、新型大环内脂类等到中成药及其他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该文就这些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尤其对利福布丁、莫西沙星、PA-824、TMC-207、利奈唑胺及PNU-100480进行重点介绍,以期为临床医师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 降钙素原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作者:朱琳(综述);解汝娟(审校)

    降钙素原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其在多种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均显示出高度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鉴于传统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检测手段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开始倾向于将降钙素原纳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指标,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因此,降钙素原可以作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检测指标,其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雪峰(综述);杨万杰(审校)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其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婴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既往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方面的研究常局限于单个脏器,但其常累及多个脏器(如:心脏、肝脏、肾脏)胎盘及神经系统。该文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所涉及的脏器损害进行总结回顾,从而系统了解其研究进展,对恰当的评估患者病情、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改善新生儿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 二磷酸果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作者:汪明慧(综述);解旭东(审校)

    1,6-二磷酸果糖(FDP)是细胞内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通过调节糖代谢过程中若干酶的活性产生药理作用,具有稳定细胞膜、维持细胞能量代谢的稳定性、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外源性FDP作为药物,广泛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大量研究证实,在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缺血、缺氧及损伤的保护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外源性FDP不良反应小,配伍禁忌少,应用简便,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肿瘤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艾军华(综述);时军(审校)

    肿瘤干细胞( CSCs)是肿瘤中能通过分化成异源的癌细胞系而具有自我更新并保持肿瘤启动能力的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 CSCs 是肿瘤治疗后复发转移的起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EMT)可产生与CSCs分子特征相同的细胞,而且EMT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是开启早期肿瘤进入侵袭性恶性表型的关键过程。因此,开发阻止肿瘤细胞发生EMT的治疗策略,将不仅可从源头上消灭肿瘤复发的“种子”,还可抑制早期肿瘤进展为侵袭性表型的过程,从而达到有效防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目的。

  • 尿液中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志红(综述);刘志宇;王梁(审校)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很难早期发现治疗,早期诊断对于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寻找早期特异性的前列腺癌诊断方法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对于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理想的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应该具有客观的,非侵入性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特点。前列腺液通过尿道排出,因此尿液有望成为筛查前列腺癌的理想材料。

  • EMT与骨肉瘤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种阳;李国军;张世谦(综述);邵明;杨艳梅(审校)

    上皮-间质转化( EMT)是指上皮细胞转化为间充质细胞的过程,EMT可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既往研究发现,EMT可以通过影响多种基因及通路来影响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除此之外,EMT也会与细胞周期中的某些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骨肉瘤细胞作为骨肿瘤中转移性较强的一种,其转移性与EMT的关系尚未明确。该文旨在阐明EMT与骨肉瘤细胞转移性的相互关系,希望可以为抑制骨肉瘤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 急性胰腺炎病情早期预测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张高峰(综述);汤礼军(审校)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新的亚特兰大标准,急性胰腺炎可以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胰腺炎病程有自限性,预后一般较好;重度急性胰腺炎常伴有持续性器官衰竭,后期发生感染概率高,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根据急性胰腺炎分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早期对病情的评估和预测显得非常重要。临床上有许多预测急性胰腺炎的指标,该文就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预测的指标予以综述。

  • 端粒酶与人乳头瘤病毒及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巧丽;陈晓红;马守叶(综述);王海琳(审校)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只有一部分HPV感染的患者终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HPV感染后引起的端粒酶活性改变与宫颈病变息息相关。其不仅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可用于宫颈病变的疗效评估。宫颈癌发生前有一个循序渐进且可逆转的癌前病变过程;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该文对近年来端粒酶中的hTERT、hTERC与HPV、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未来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miRNA在膀胱癌发生发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月喜(综述);卢鸿雁;宋东奎(审校)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微RNA( mi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因此miRNA可作为膀胱癌诊治的潜在生物学靶点;近年来膀胱癌相关 miRNA 的作用靶点及分子靶向机制不断被发现,了解miRNA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尿液和血液中膀胱癌相关的 miRNA的研究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奠定基础。 miRNA与膀胱癌的进一步研究将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基因靶向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方向。

  • 树突状细胞在肝细胞癌免疫治疗中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作者:刘杜菲(综述);王正中(审校)

    树突状细胞( DC)是人体内一种专门承担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具备摄取并加工抗原的作用。高水平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和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有效激发T细胞免疫。 DC是目前已知体内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培养扩增、作用机制和DC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动态予以综述。

  • 小肠腺癌的致病因素及化疗

    作者:李玲;马华玲;张文娟(综述);杨赤兵(审校)

    小肠腺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不健康饮食、基因突变和某些遗传性疾病有关,十二指肠是好发部位。小肠腺癌的5年生存率较低,临床多采用手术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式。术后辅助化疗能改善无瘤生存期,但对总生存期无明显改善;对晚期癌症患者,使用FOLFOX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疗效较好。血清中基础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水平是评估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分子靶向治疗尚处在探索中。

  • 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筛查的历程与展望

    作者:武丽萍;王智红(综述);王洪(审校)

    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检测不合格曾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一度困扰着国内血液机构。随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进步,ALT值早引入献血者筛查的目的已经发生了转变。相比于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做法,国内输血界对现行国家标准产生了质疑,是否取消ALT的筛查或改变ALT筛查限值的讨论曾成为国内血液行业热议的焦点,同时许多地区对当地献血者ALT参考值开展了调查。多项举措降低了ALT不合格的血液报废,使该难题的解决看到了曙光。

  •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赛(综述);陆军(审校)

    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两省市率先发现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现已累计报告数百例病例。 H7 N9禽流感病毒因其对人类的高致病性和迅速的传播速度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快速、准确的检测对H7 N9禽流感的疫情监测和控制极为重要。该文就目前应用于H7 N9禽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基因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环介导等温扩增、基因芯片、液相芯片、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法、高通量测序等)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网织红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应用

    作者:徐玉婵(综述);林发全(审校)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可为临床提供更精确更多的检测参数。相信随着网织红细胞检测的标准化进程及循证医学的发展,网织红细胞检测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韩雅君;王丽媛;朱慧(综述);何涛(审校)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时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期间出血率和病死率,同时影响ACS治疗。而血小板减少症人群仍有发生血栓事件的可能。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生ACS时,血小板计数<30×109/L时出血概率增加,不宜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当血小板>30×109/L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提高血小板治疗,评价出血风险,密切监测血小板变化。如果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建议裸支架治疗。 ACS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主要的原因是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包括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等,但应及时诊断方能准确治疗,要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进行鉴别。

  • 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明雅(综述);周晓梅(审校)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主要特征是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血症以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代谢紊乱,尤其是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在 PCOS患者很常见。PCOS患者维生素D状态与代谢紊乱存在相关性。 PCOS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妇女明显偏低,提高维生素D水平可能有助于PCOS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的改善。该文就维生素 D与PCOS代谢紊乱的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阳;吴红梅;杜焕民;李春蕾(综述);牛凯军(审校)

    代谢综合征( MS)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有较高的患病率。生活方式,尤其是膳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是M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将膳食模式而非单一的营养素摄入水平作为评估膳食习惯与MS发病之间关系的途径。研究表明多种膳食模式,包括地中海膳食模式、西方膳食模式、日本膳食模式、东方传统膳食模式等与MS发病率有相关性。

  • 院外随访对ACS患者PCI术后影响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红霞(综述);董平栓;杜来景(审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主要治疗手段,大大降低了ACS患者的病死率;然而在PCI术后的近期或远期仍然会发生各种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降低了PCI的疗效。已有研究显示,加强医护人员院外随访可以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 ACS 患者 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差及不良生活方式未得到改善是影响PCI术后MACE的因素。如何加强患者 PCI术后危险因素的控制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是今后医护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 代谢综合征与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研究概述

    作者:刘彬;孙红霞;王燕(综述);韩荣(审校)

    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是复杂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适应性免疫及固有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机制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不同亚群的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参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发生与发展,其中 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已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开辟了代谢综合征的免疫治疗这个全新的领域。

  •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骆丹(综述);刘新伟(审校)

    腹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近40年的历史,现已广泛开展于多学科手术,为患者术后恢复带来很大益处。但在使用腹腔镜手术建立人工气腹时产生的高腹压和高碳酸血症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从而引起人体内环境紊乱,产生特有的并发症,因此对麻醉的实施及管理要求高于一般手术。近年来,有研究使用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以减少腹腔镜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该文将阐述PEEP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原因及进展。

  • 输尿管镜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冠奕;黄星华(综述);周建华(审校)

    近年来,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腔镜技术以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并且提高了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微创和术后较短的康复住院时间,大大降低了住院成本等优势,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而输尿管镜术更是泌尿系内腔镜技术上的重要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输尿管及以上部位难于进行直观检查及输尿管与肾脏疾病必须行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的传统概念。现就近年来输尿管镜术运用于上尿路的结石、上尿路肿瘤诊治及其他非结石病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泌尿系统损伤的体会

    作者:陈静;欧靖华(综述);王海琳(审校)

    腹腔镜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还可同时诊治其他盆腔疾病,临床上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所接受。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也不断扩大,凡是能在剖腹条件下完成的妇科手术几乎都可在腹腔镜下完成。但与传统的腹式手术相比,腹腔镜有着其自身的缺陷,如子宫切除术时,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概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而损伤的主要是输尿管及膀胱,严重的损伤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如何预防损伤及损伤后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