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氧化应激在放射性肺损伤机制中的作用进展

    作者:孙万良;游华;魏丽;张晶;章金刚

    辐射引起的活性氧类物质堆积容易引起肺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启动、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能够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激活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路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抗氧化应激反应元件途径,诱导增加抗氧化物酶表达、抑制氧自由基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和酶系、调节免疫功能等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为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 Vimentin与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三高

    波形蛋白(vimentin)是存在于间充质细胞中的一种主要的中间丝蛋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vimentin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Vimentin调节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等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黏附、迁移、侵袭和细胞信号转导.近年来,在各种恶性肿瘤包括胰腺导管腺癌中都已检测到vimentin的异常表达.胰腺癌疗效不佳,预后极差,是迄今为止致命的人类肿瘤之一.探讨vimentin在胰腺癌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有可能进一步阐明肿瘤产生的机制并探索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就vimentin与胰腺导管腺癌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裴颖皓

    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和评价预后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至关重要.微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调控着信使RNA的翻译.它们大量存在于外周循环中,性质稳定,易于测量.大量的研究发现,心源性miRNA在AMI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目前关于miRNA和AMI诊断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为研究者在miRNA和AMI诊断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 Toll样受体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冯媛媛

    Toll样受体(TLRs)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受体之一,外界微生物可与TLRs结合并激活固有免疫、炎性反应,并进一步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一些内源性配体也可与TLRs结合,激活炎性反应.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由此导致的糖尿病肾病(DN)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对于TLRs与DN关系的研究较少,仅限于TLR2和TLR4.研究表明,TLR2和TLR4可通过介导代谢性炎性反应而调节糖尿病及DN的发生、发展过程.

  • 花粉症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的新进展

    作者:张静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花粉症治疗的诸多方法中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长期以来皮下注射一直是花粉症治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花粉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对花粉症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该文将着重对花粉症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如皮下注射、舌下含服、口服、淋巴注射等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评价各种方法的安全性.

  • 再灌注治疗中缺血心肌的保护策略

    作者:谢倩倩

    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并且理论上难以避免.如何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已成为心肌保护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保护缺血损伤心肌的研究大量涌出,主要方法有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控制性再灌注等,旨在提高再灌注疗效,改善患者预后.该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保护缺血心肌免受损伤的两种主要方法及其现状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述它们的应用前景.

  • 转录因子TBX3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硕;乌兰其其格

    T-box 3(TBX3)基因有两个亚型TBX3和TBX3+2a,其转录调控因子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的器官发生和形态发生学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TBX3基因主要是通过p19ARF(p14ARF)/p53和p21WAF1/Cip1两条途径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分裂.TBX3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非常复杂,该文对TBX3基本结构、生物学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其与PTEN之间的相互作用予以综述.

  • TRAIL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作者:王晗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影响着化疗的疗效.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治疗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肿瘤上有独特作用.在部分肿瘤中TRAIL能通过特定分子机制调控P-糖蛋白,进而产生逆转肿瘤耐药的生物学效应.该文对上述研究的进展予以综述.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对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进;杜波

    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细胞间信号转导分子,参与体内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一氧化氮合酶是合成体内一氧化氮的关键酶,其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是重要的关键酶之一.eNOS是由eNOS基因翻译、转录而来.近年来,eNOS基因多态性研究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重要热点,该文就eNOS基因多态性与体内NO水平的关系予以综述.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亚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屈园园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人类疱疹病毒(HHV)α亚科,是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原体.VZV虽然是HHV中具遗传稳定性的病毒,但不同毒株间基因组仍存在差异.通过各种不同的基因分型技术将世界各地流行的VZV株划分为不同基因亚型,用以了解VZ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止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该文就VZV基因分型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 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病理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树青

    建立可靠稳定的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疾病预防和治疗起重要作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力衰竭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但目前对于ISO诱导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损伤机制报道比较杂乱,现认为ISO主要是通过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诱导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诱导心肌损伤.该文就ISO诱导心力衰竭的病理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严广东

    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及纤溶系统的激活,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鉴别的可靠指标,同时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性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DD检测可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近年来,DD检测在临床应用上有了很多新的拓展.该文对DD临床应用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表观遗传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丽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慢性肝脏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多,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作为近年较为热门的研究,与NAFLD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存在密切联系.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广泛调控脂肪细胞合成与分化、脂肪代谢与转运、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等多方面.该文主要从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调控三个方面与NAFL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Ghrelin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宁

    生长素(Ghrel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多肽,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的内源性配体.研究发现,ghrelin及其受体在体内广泛表达,除了具有增加摄食及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外,还具有降低血压、调节糖脂代谢、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提示其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效应.

  • 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维立

    血管外肺水(EVLW)增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实施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但是实施小潮气量通气不利于塌陷肺泡的复张.因此,有必要在肺保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肺复张进行治疗.肺复张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施加高呼吸道压力进行短暂肺膨胀促使塌陷肺泡复张,起到减少分流、改善氧合、减少炎性介质产生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作用.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肺复张可以降低EVLW,但是肺复张如何影响EVLW仍有一定争议,该文对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青年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昊;宋宏杰

    近年来青年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可能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酒量大及摄入脂肪量增加等有关.相对于中老年卒中而言,其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非动脉硬化所占比例大,部分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早期缺乏特征性改变,早期就诊少.虽然有些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先天且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但多数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是可干预的,甚至有些病因,如卵圆孔未闭、夹层动脉瘤等是可治疗的.因此,研究青年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对其早预防有重要意义.

  • Lenstar LS900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维一;周伟

    准确眼生物测量为眼科疾病诊治提供有力依据.各种眼生物测量仪不断改进更新,从超声原理发展到部分相关干涉原理,准确性明显提高,但仍有局限性.近年上市的新型眼生物测量仪-Lenstar LS900,基于低相干光反射原理设计,具有易用、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和一次测量可获得多个眼生物参数且不需重新调整视轴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就Lenstar LS900测量仪原理、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良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于晓红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该文对近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良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减少相关疾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临床的常规治疗方法.未来的研究应重点观察抗菌治疗的远期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 终末期肾病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诊治进展

    作者:万力

    矿物质和骨异常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并发症.肾脏替代治疗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仍不能很好地解决慢性肾衰竭中钙磷及骨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转移性钙化等问题.该文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分型、诊断以及相关的治疗进展,以便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现状

    作者:马学梅;李小玲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尚不清,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腹部超声可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彩超的诊断标准存在争议.肠系膜淋巴结大在健康儿童中很常见,因此肠系膜淋巴结短轴直径超过8 mm可提示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包括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以及淋巴瘤.治疗主要针对病原抗炎及对症治疗.

  •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旺斌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翼状胬肉通过对角膜的牵拉压迫作用、局部泪膜的透镜作用、角膜组织的瘢痕作用等来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而翼状胬肉所引起的角膜散光大小则与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宽度、深度,手术次数,活动隆起情况等因素相关.该文就翼状胬肉引起角膜屈光状态改变的机制及胬肉中影响角膜散光大小的因素予以综述.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超反应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魏强

    根据单中心和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且能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然而,依据现有的入选标准选择患者,仍有30%的患者对CRT疗效不佳,也有部分患者接受CRT后出现超反应,即除明显地提高患者的射血分数和逆转心肌重构外,还可使心脏大小和功能恢复正常.能预测超反应出现的因素众说纷纭,该文就目前所研究的相关预测因素予以综述.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依托必利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静;饶慧燕;范惠珍;吴裕文;李川

    目的 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联合促动力药盐酸依托必利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宜春市人民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按计算机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每组20例,A组予以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00 mg和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50 mg,每日3次;B组予以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00 mg,每日3次;C组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50 mg,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改良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估分数的改变值,并计算有效率.结果 改良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估各项评分:A组的腹胀痛严重度评分、非腹胀痛症状评分下降值分别为(13.2±5.2) 分、(5.3±2.7) 分,生活满意度评分上升值为(7.7±4.0)分,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65%、45%,A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盐酸依托必利可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和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优于单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和单用盐酸依托必利者.

  • 老年高血压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胡庆华;王金玲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情况,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市延庆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老年高血压伴COPD组,另外选取同期该院70例老年高血压不伴COPD患者设为老年高血压非COP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高血压不伴COPD予以常规降压治疗,高血压伴COPD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改善呼吸功能等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老年高血压伴COPD临床表现以肺部症状为主,体征以肺部湿啰音为主.在临床效果上,老年高血压非COPD组显效27例(38.57%),总有效率为81.43%;老年高血压伴COPD组显效41例(58.57%),总有效率为91.86%.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白细胞介素(IL)1、干扰素α、IL-8、IL-10、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高血压伴COPD组与老年高血压非COPD组治疗后在IL-1、干扰素α、IL-8、IL-10、PaO2、PaCO2、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COPD临床症状典型,在治疗上要随症运用.

  • 羟苯磺酸钙联合川芎嗪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脂质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作者:李立定;周华丽;王鹏

    目的 研究羟苯磺酸钙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以及对脂质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 将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DR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川芎嗪组和单用川芎嗪组,各80例.联合川芎嗪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川芎嗪进行治疗,单用川芎嗪组仅采用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 联合川芎嗪组好转率显著优于单用川芎嗪组(77.5% vs 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川芎嗪组和单用川芎嗪组患者的血清LPO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而SOD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两组间LPO和SOD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川芎嗪组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单用川芎嗪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羟苯磺酸钙和川芎嗪治疗DR通过调整体内LPO和SOD的水平达到了更好的疗效.

  • 妇科手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作者:陈心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妇科手术围术期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临高县人民医院50例妇科手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同类妇科手术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术前、术中及术后控制血糖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记录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住院时间为(12.4±1.9)d;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住院时间为(11.2±2.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合并2型糖尿病并不是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禁忌证,围术期要积极对血糖进行控制和监测,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或血糖轻度升高,有利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妇科手术顺利进行,能够有效地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

  • H型高血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病特点及小剂量叶酸在H型高血压中的应用

    作者:李静媛;徐冬艳;方静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病特点及小剂量叶酸在H型高血压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海淀区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48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降压药组和联合叶酸组,每组各174例,降压药组患者采取贝那普利治疗,10 mg/d,口服;联合叶酸组在降压药组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0.4 mg/d,口服;同时选取在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未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知晓率、治疗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H型高血压患者比较的男性发病率(42.0% vs 60.9%)、年龄[(57.3±8.9)岁 vs (62.2±8.3)岁]、心率[(72.4±1.7)次/min vs (76.3±2.0)次/ min]、舒张压[(81.3±3.5) mm Hg vs (86.2±3.2) mm Hg]、肌酐[(63.9±14.9)μmol/L vs (69.3±15.9) μmol/L]、尿酸[(291.2±72.4) μmol/L vs (313.4±71.6) μmol/L]均显著低于H型高血压患者,脉压[(60.2±13.7) mm Hg vs (56.7±15.2) mm Hg]、知晓率(48.8% vs 23.3%)、治疗率(30.1% vs 12.9%)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联合叶酸组与降压药组比较,收缩压[(121.3±10.3) mm Hg vs (125.4±11.3) mm Hg]、舒张压[(82.4±2.9) mm Hg vs (84.2±2.7) mm Hg]、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1±1.9) μmol/L vs (12.9±0.8) μmol/L]、三年内脑卒中发生率(8.1% vs 14.4%)均显著低于降压药组(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高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对于心血管以及肾脏均有严重影响,小剂量叶酸可以有效治疗H型高血压,改善预后.

  • 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5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任才

    目的分析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新沂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压缩以及骨折脱位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不同时间段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其他各时间段的出血量(P<0.05);术后通过X线检查,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良好,其中40例患者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骨折脱位椎体完全复位;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显著优于术前(P<0.01).结论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能有效增强椎体强度,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

  • 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及整合素β3表达与胚胎移植异位妊娠的关系

    作者:张敏旗;杜敏;邱耀芳;叶丽霞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整合素β3表达与体外受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因男方因素、不明原因不孕实施IVF/ICSI-ET的患者106例,根据其助孕结局分为未孕组46例、宫内孕组39例、异位妊娠组21例,测定IVF/ICSI-ET治疗前周期黄体期子宫内膜ER、PR、整合素β3的表达.结果 宫内孕组整合素β3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强,未孕组弱;异位妊娠组和未孕组ER、PR表达强于宫内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整合素β3在子宫内膜异常表达,可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风险.

  • 严重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探析

    作者:李梅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保定市第五医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8例严重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按就诊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空肠置管内营养支持为主、静脉营养为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营养支持为主、口服营养为辅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压迫症状的消失时间、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恢复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患者烧伤创面的修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压迫症状消失时间(43±7)h、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7±17)d、正常进食的恢复时间(61±1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3±25)h、(48±22)d、(122±37)h;观察组检出2例创面细菌,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例创面细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照组2例血液细菌、4例静脉炎、2例肠道感染、1例胃溃疡、1例脏腑功能不全,观察组均无此并发症的发生;术后7 ~14 d观察组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可有效地治疗严重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

  • 腹腔镜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213例临床分析

    作者:纪珮;刘华倩;刘强;孙雪冰;金秀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西安俪人医院于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EMT合并不孕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探查术中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第2日皮下注射亮丙瑞林3.75 mg,以后每28 d 1次,共3次,同日给予中药灌肠及盆腔微波理疗,连续7 d.术后1周开始口服中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EMT合并不孕的总有效率为99.1%,12个月总的妊娠率为49.8%.妊娠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Ⅰ ~Ⅱ期与Ⅳ期EMT的12个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及中西医结合治疗EMT合并不孕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妊娠率.

  • 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文献回顾

    作者:柴雷子;丁亮;薛锋

    目的 综合分析关于多孔钽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已发表文献,探讨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需要数据,采用循证医学分析方法,加权汇总纳入文献样本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指标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共检出112篇相关文献,按照筛选标准筛选后,共有10篇被纳入分析,共有186例患者(223髋),其中男128例、女58例,加权平均年龄为38.3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12.0个月.加权平均手术时间(34.9±4.9) min,加权平均出血量(57.8±10.0) mL,术后髋关节加权平均Harris评分较术前高[(86.3±3.9)分 vs (59.2±1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6,P<0.01).未出现感染、伤口不愈合、深部血管栓塞、骨折、神经损伤、多孔钽棒松动和断裂等其他并发症,仅少数患者出现术后不可解释的疼痛和异位骨化.结论 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短期内临床疗效良好.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作者:刘昌伟;李晋;朱睿;黄晓峰;曾环创;宋吉贵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东莞广济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择期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n=50):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两组患者均经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CSEA组经硬膜外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2.5 mL;CEA组硬膜外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 mL.两组患者均向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根据诱导后5 min感觉阻滞平面,硬膜外追加0.75%盐酸罗哌卡因,使阻滞平面达T8水平开始手术.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追加用药量.结果 CSEA组患者麻醉效果评价优于CEA组(P<0.05).CSEA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2.0±1.6) min,阻滞完善时间(8.3±3.5) min,硬膜外追加用药量(7.1±3.1) mL;CEA组麻醉起效时间(5.2±2.2) min,阻滞完善时间(17.3±4.2) min,硬膜外追加用药量(16.4±5.6) mL,两组间各观察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短,镇痛完全,肌松效果满意,麻醉效果好.

  • 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贺宾

    目的研究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的患者,应用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填充术,观察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随访1年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非常满意29例,满意11例,无感觉一般及不满意的患者,总满意率为100.00%.随访一年患者均表示乳房形态良好,柔软弹性,手感自然.未出现脂肪液化、硬性结节、微钙化、纤维囊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术能够较好的治疗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患者满意度高,且并发症较少.

  • 丙泊酚麻醉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对镇静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于花

    目的 分析丙泊酚麻醉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对镇静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朐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需使用麻醉进行各种手术的8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多巴胺组与单用丙泊酚组,各43例,联用多巴胺组患者在手术时先用丙泊酚麻醉,随后静脉注射多巴胺;单用丙泊酚组患者仅使用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后的镇静效果.结果 联用多巴胺组患者在注射多巴胺后平均动脉压(MAP)呈逐渐升高趋势,单用丙泊酚组仅呈低平的上升趋势,且联用多巴胺组注射多巴胺后桡动脉平均动脉压较单用丙泊酚组显著升高(P<0.05);联用多巴胺组注射多巴胺后脑电双频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单用丙泊酚组仅呈低平的上升趋势,且联用多巴胺组注射多巴胺后镇静程度较单用丙泊酚组显著减弱(P<0.05);联用多巴胺组患者在注射多巴胺后清醒状态的比率较单用丙泊酚组高(23.26% vs 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4,P<0.05).结论采取丙泊酚麻醉下静脉注射多巴胺的方法,可使患者易唤醒,对镇静的效果减弱.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刘汝平;任姜栋;张晓岗;曹力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三种固定方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比较三种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 ~18个月,平均14.6个月,无一例失访,三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PF-LCP组优良率为94.7%,较PFNA组和DHS组好,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并发症较PFNA组和DHS组稍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LCP较其他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优良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吴耀禄;曹波;白铁成;贺爱军

    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胃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文献,阐述近年来FTS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发现同传统的治疗模式相比,FTS应用在胃癌手术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以及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提出FTS理念应用于胃癌的治疗中是可行的,但具体的临床路径还需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规范化.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海鸥

    新辅助化疗是在乳腺癌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部分,但在治疗效果的预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保乳率,降低临床分期,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防止远处转移,提高病理缓解率.该文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基础、适用范围、临床意义、疗效预测因子等方面总结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 RUNX3基因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宇辉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在胃癌中被发现以来便以抑癌基因的身份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关注,认为其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中的关键性基因,此后在其他多种恶性肿瘤中也均有发现.并且,在多种肿瘤中RUNX3基因高甲基化能使其表达失活,尤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去甲基化能使沉默的RUNX3重新表达恢复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RUNX3基因为胃癌未来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熊果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悦霖

    熊果酸广泛分布在天然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活性.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形成及细胞毒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的分化及凋亡、抗侵袭性和抗肿瘤血管形成等多个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体内研究表明,熊果酸抗瘤谱广,且对正常细胞毒性低,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治疗和化学预防药物.因此,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化疗药物,将为引进一类高效低毒的天然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带来临床希望.

  • Geminin: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

    作者:郭建强

    Geminin通过与Cdt1的相互作用抑制DNA的重复复制,保证在一个细胞周期内DNA仅被复制一次.Geminin在肿瘤细胞系及肿瘤组织中高水平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的许多指标相关,可指示的肿瘤的预后.但当降低Geminin的表达水平时,在肿瘤细胞系出现了DNA的重复复制,细胞增殖停止,而正常细胞系的DNA复制则不受影响,细胞正常增殖.因此,以Geminin为治疗靶点能够选择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不影响正常细胞,其有望成为一个理想的肿瘤治疗靶点.

  • 小檗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娟

    小檗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其抗肿瘤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檗碱抗肿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概括小檗碱对肿瘤的发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诱导分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协同化疗药物作用及增强放疗敏感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小檗碱抗肿瘤作用及开发小檗碱新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 早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作者:余辉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宫颈癌的治疗一直是倍受关注的话题.其治疗指南多根据分期的不同以手术或放疗为主.在既往的观点中,化疗仅处于辅助治疗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对早期宫颈癌术前化疗的不断尝试,使其逐渐成为早期宫颈癌治疗方案的讨论热点.该文就早期宫颈癌术前化疗的应用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 恶性胶质瘤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杨永明

    恶性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无包膜,呈浸润样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局限性神经损害症状,单纯手术治疗易复发,晚期常死于脑疝.临床治疗常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如手术+放化疗、手术+中医药治疗等.近年来胶质瘤的治疗出现了一些新方法,该文就国内外临床各项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阿米福汀在头颈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朱秋霞;张振勇

    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黏膜炎、吞咽困难和重度口腔干燥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阿米福汀是一种细胞保护剂,可以对颌下腺、腮腺、口腔黏膜等起保护作用而不影响抗肿瘤效果,可减轻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阿米福汀静脉给药有一定不良反应,皮下注射操作方便且不良反应小.

  •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进展

    作者:毕利萍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疗效差.近年来,脑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的治疗以及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尽管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未能提高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但其他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期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罗华丽;蒋先洪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急救组和联合血液透析组各75例,其中常规急救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措施治疗,联合血液透析组患者在常规急救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联合血液透析组治愈率为92%,常规急救组治愈率为72%,联合血液透析组显著高于常规急救组(P<0.05),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中间综合征、迟发型神经损害、反跳次数、尿潴留显著低于常规急救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洛伐他汀壳聚糖海藻酸盐缓释微球治疗兔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作者:李中檀;马树强;黄醒中;王一民;黄爱军;林奇生;林昆

    目的 研究洛伐他汀壳聚糖海藻酸盐缓释微球联合洛伐他汀全身用药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造模后经X线筛选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40只新西兰大白兔中的36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股骨头坏死模型(A)组、单独给予洛伐他汀全身用药(B)组、洛伐他汀壳聚糖海藻酸盐缓释微球联合洛伐他汀全身用药(C)组、髓内钻孔减压治疗(D)组,另外再取6只新西兰正常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E)组;检测五组的血脂水平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BMP-2)的mRNA水平.结果 A组和D组的三酰甘油(TG)、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PPAR-γ水平高于E组,高密度脂蛋白(HDL)、BMP-2水平低于E组(P<0.05);B组和C组的TG、胆固醇、LDL、PPAR-γ水平低于A组和D组,HDL、BMP-2水平高于A组和D组(P<0.05);C组的TG、胆固醇、LDL、PPAR-γ水平低于B组,HDL、BMP-2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 洛伐他汀壳聚糖海藻酸盐缓释微球联合洛伐他汀全身用药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实验兔血脂代谢和股骨头局部状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血糖正常的成年人空腹血糖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作者:魏玮;王建洪;许麾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成年人血糖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来自海军92474部队医院进行体检的FPG正常的2532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血糖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吸烟、运动、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其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FP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增加,年龄越来越大(F=29.526,P<0.001),男性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χ2=56.929,P<0.001);在生活方式上,吸烟和运动的比例随着FPG水平的增高也逐渐增高,但不同FPG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9,P=0.194);随着FP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增高,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HOMA-IR)及hs-CRP的水平也逐渐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超重、肥胖、血压高、三酰甘油异常、HDL-C异常、HOMA-IR异常、hs-CRP异常个体所占的比例随FPG水平的升高也越来越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校正了性别、年龄、吸烟、运动和BMI后,在正常FPG中水平组高血压和三酰甘油异常是其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P<0.05),而HDL-C异常、HOMA-IR异常、hs-CRP异常非其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P>0.05);正常FPG高水平组高血压、三酰甘油异常、HDL-C异常、HOMA-IR异常、hs-CRP异常均是其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FPG水平正常的成年人中,高水平FPG值与多种心血管代谢异常因素有关,这种相关性独立于肥胖.FPG的检测有助于鉴别高心血管风险个体并开展差异化的监测管理.

  • PLGF、Flt-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芳;郭凤婵

    目的 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介导PLGF生物学功能的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妇产科剖宫产分娩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和正常妊娠组20例,用评分法比较各组患者胎盘中PLGF水平和Fl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用平均灰度比较各组患者Flt-1的表达定量.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PLGF评分较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加重,PLGF评分逐渐降低(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Fl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加重,Flt-1评分逐渐降低(P<0.05);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平均灰度随病情加重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 PLGF、Flt-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PLGF、Flt-1表达异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