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抗β2糖蛋白I抗体在SLE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文玲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继发性的抗磷脂综合征(APS)的典型代表.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是APS的一种主要抗体,是沟通免疫和凝血两大生理系统的桥梁之一.但β2-GPI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只有部分发生血栓/栓塞.人群中抗β2-GPI抗体不仅可分为不同的亚型,更存在不同的亚群,可识别抗原不同的功能区,并与血栓事件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性.该文就β2-GPI抗体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作者:赵伯翔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由于其高敏感性,血浆D-二聚体检测被广泛地应用于排除可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但由于其特异性不高,常需与临床概率评估、下肢静脉加压超声、CT及静脉造影等联合用于VTE的诊断.该文就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用于排除VTE、诊断VTE、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作者:杨芹

    随着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的提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常见的形式之一,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延迟及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可发生脑瘫.脑白质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主要依靠头颅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的检查,近年来,实验室检查及脑功能性检查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做出诊断,对其进行及早干预和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生长分化因子5调控细胞分化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文婷

    生长分化因子5(GDF-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熟的GDF-5含120个氨基酸残基,通过Smads介导和非Smads介导两种方式诱导目的 基因,调控机体的骨骼、软骨等组织的生长发育和修复.近年来,又有研究发现GDF-5能够作用于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使其分化成骨、软骨、肌腱.此外,GDF-5在神经系统保护、心脏组织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姜黄素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毅文

    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但由于姜黄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在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纳米给药系统具有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靶向性给药等特点.目前多种姜黄素纳米制剂,如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纳米粒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能改变姜黄素药动学和药效学,有效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及靶向性,进而提高姜黄素的有效性.该文就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纳米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宝丽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内质网应激等,血管细胞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血管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Hcy通过诱导活性氧类自由基产生增加,改变许多细胞的分子结构,导致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肥大细胞激活在术后肠梗阻神经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少辉;周春宇;杨成城;门斯烨;安佳琳

    术后肠梗阻(POI)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外科临床关注的焦点.除已知的神经反射抑制作用外,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炎性反应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肠操作激活肥大细胞成为炎性反应启动的关键,进一步导致巨噬细胞激活及白细胞聚集,加重肠肌层炎症并且与神经机制相互协同作用,从而不利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该文就肥大细胞在POI神经免疫机制中的效应与促炎过程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 Epiplakin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张伟

    Epiplakin(EPPK)是plakin家族中的新成员,属于细胞支架结合蛋白,是在表皮下水疱病患者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自身抗原.在人类和鼠类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基因及分子结构不完全相同.EPPK分布广泛,在单层及复层上皮都有表达,主要分布在肝脏、胰腺、小肠、结肠等组织中,体外实验证明与中间丝,特别是角蛋白关系密切.研究发现EPPK基因与视网膜发育有关,也可作为胰腺祖细胞和肝脏祖细胞的标志物.

    关键词: Epiplakin 结构 功能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作者:金淑萍;袁援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引起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伴随有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下出血及纤维瘢痕组织,导致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的下降.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术、经瞳孔温热疗法、黄斑转位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光动力疗法可减少黄斑病变患者视力损失的风险.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或延缓患者视力的损失,甚至可以提高患者的视敏度.尤其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外,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为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开辟了一条新路,受到了眼科医师的重视.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胰岛素抵抗与盐敏感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强;何燕铭

    盐敏感性高血压(SSHT)在高血压人群中普遍存在,积极降低盐敏感性及治疗SSHT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研究表明,SSHT人群中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异常激活以及胰岛素抵抗(IR),阻滞RAS除了降低SSHT患者的血压,还可以降低其IR程度;而降低IR又可不同程度地降低SSHT患者的血压,提示RAS、IR与SSHT密切相关.然而,以往对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多局限于其中两者,如RAS与SSHT的关系,以及IR与SSHT的关系,但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较少.该文对RAS、IR以及SSHT多个环节的联系进行综述.

  • 降钙素原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朱星成

    降钙素原(PCT)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有明确的临床价值,PCT可用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反应蛋白(CRP)特异,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性感染引发脓毒血症快捷、敏感、准确的监测手段.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在PCT指导下安全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PCT水平对疗效判断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全中枢放射治疗的进展

    作者:杨美玲

    全中枢放射治疗是治疗易沿脑脊液或脑膜播散的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但佳的治疗方案,包括照射野的设计、照射剂量、照射技术以及是否联合化疗一直存在争议.该文探讨了降低全中枢剂量的可行性、联合化疗是否必要、不同放疗技术在全中枢治疗中的优劣势及应用前景,认为不应该盲目降低放疗剂量,螺旋断层放疗在全中枢放疗中具有剂量的均匀性、适行性及对正常组织保护的优势.

  •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周兆坤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机体免疫失常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皮肤受累外,还可以侵犯其他系统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其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角化和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免疫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关键词: 银屑病 治疗 进展
  • 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共识的再认识

    作者:谢钢

    胸外心脏按压是抢救心搏骤停的有效措施,连续胸外按压能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对于院外心搏骤停的急救,大多数目击者不愿意或者不能实施传统的心肺复苏,除此之外,实施单纯胸外心脏按压与传统的心肺复苏有相似的生存率及神经学预后.因此,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强调普通急救者只需实施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即可,提高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依从性和可行性.单纯胸外心脏按压法应当被大众熟悉,并期待更多的目击者参与到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中来.

  • 脑小血管病与视网膜血管异常

    作者:孔珍

    视网膜血管与脑小血管具有共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也是人体唯一在非入侵条件下直接观察到的小血管,能较早期地反映全身微小血管的变化.脑小血管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通过检测视网膜血管变化预测脑小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甚至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回顾相关的研究,对脑小血管病与视网膜血管异常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洲

    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由于内固定器械置入、椎体切除、内固定矫形等因素可能导致脊髓功能的损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可以及时发现手术中的不当操作和可能出现的损伤并及早进行纠正和补救,因而可有效地降低脊柱畸形矫形术中脊髓功能的损伤.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传统的唤醒方法发展到今天比较完善的诱发电位监护技术.该文就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应用予以综述,并介绍近年来IONM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继超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解除患者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RA患者有特殊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行TKA术较骨性关节炎患者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当今仍有争议.该文通过近年文献资料的回顾,就TKA围术期处理、手术操作、术后康复等方面予以综述

  • 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机制及治疗

    作者:董凤良;杜方民;董小芳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常用的止痛药物,通过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起到止痛的作用,但同时抑制了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容易导致便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引起疼痛患者的不适.便秘是阿片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而传统的通便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国外致力于研究治疗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新药,这些新药通过阻滞外周阿片受体起到治疗的作用,同时不影响中枢止痛作用.该文就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情况予以综述.

  • 围术期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洁

    围术期脑卒中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H型"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脂异常等.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者,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H型"高血压患者的两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上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由于心房颤动患者快速心律失常及低血压引起脑血流低灌注或者心源性脑栓塞,因而围术期心房颤动存在引起脑卒中的风险.脂质代谢异常也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颈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呈正相关.

  • 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及脑复苏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英杰;王绚

    心搏骤停后为全脑缺血状态,脑损伤机制复杂不仅要渡过急性期的各种并发症,还要面对未来长期病残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经济负担,因而对脑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脑保护和脑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脑复苏是后成败的关键,国际复苏委员会将心肺复苏的概念扩展到心肺脑复苏,将脑复苏提到与心肺复苏同等重要的地位.脑功能恢复的关键是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改善脑灌注,终极目标为大程度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近年脑复苏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着重于对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及脑复苏进行阐述.

  • 对比剂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振花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心脏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对比剂肾病(CIN)已成为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占全部病例的11%,其病死率高达14%.CI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的主要观点是CIN的发生与对比剂渗透压、对比剂黏度、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比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

  • PICC继发性异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兆蓉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继发性异位增加了血栓、血栓性静脉炎、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心脏压塞、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危险.留置期间的观察及后继的X线检查对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继发性异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加强对PICC继发性异位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导管监测、异位预防以及出现异位后的妥善处理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培训,确保置管后的护理质量.

  • 电风暴的治疗新进展

    作者:刘鹏

    电风暴的新定义为24 h内发作3次或3次以上明确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需要电除颤(或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的临床综合征.其首发症状多表现为晕厥或猝死,心电图显示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对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敏感,通常需要多次电除颤,病死率极高.电风暴的发生机制与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有关,急性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对于非急性期的患者还可选择射频消融、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双侧交感神经阻滞术.

  • 黏附分子在房颤炎症相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沈金龙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近年来,炎症与房颤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黏附分子作为炎症中必不可少的调控因子可能在房颤的发生、发展、维持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了解其结构、功能及在炎症相关机制中的作用,对进一步阐明房颤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 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卢波;韩莉;尹航;赵小辉;何妮娜

    目的 分析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保定第二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涿州市新农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0例(A组)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349例(B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稳定性脑梗死患者220例(C组)及缺血性脑卒中初发患者414例(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发热、椎动脉狭窄均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压控制不良、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心房颤动、卒中家族史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根据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早期防治措施,可降低进展性脑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发生率,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杨艳;张芳;孙之芹;王飞歌

    目的 分析与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及同期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分别列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发热情况、高热比例、肺部症状体征等.结果 支原体肺炎组高热>39 ℃患儿32例(64.0%),其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的21例(42.0%);发热持续时间支原体肺炎组为(11.2±7.4) 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的(6.4±2.8) d(t=5.15,P<0.05);两组患儿肺部体征比较,支原体肺炎组呼吸音减低的比例高于细菌性肺炎组,肺水泡音及干、湿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χ2=19.2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60% vs 32%,χ2=20.1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住院时间[7~37(16.2±6.2) 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16(9.2±2.4) d](t=7.16,P<0.01).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热多见,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肺部症状多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肺部体征不显著,多为呼吸音粗糙、减低,肺外并发症多见.

  •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

    作者:曾学平

    目的 研究住院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阳性率以及抗体的特异性.方法 选择海口市解放军第187医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住院后需要输血的患者3454例,运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进行DAT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同时对阳性患者的血液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 3454例患者中共检测出6例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17%,其中2例为抗-E、1例为抗-C,1例为抗-c1、1例为抗-s1、1例为抗-Jka,35例为DAT阳性,阳性率为1.01%,其中18例为IgG型抗体、7例为C3型抗体、10例为IgG+C3型抗体.有输血史或者妊娠史的患者出现DAT或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远远高于无妊娠史及输血史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输血前要对DAT及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特别是有妊娠史及输血史的患者,这样可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同时降低出现溶血反应的概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韩永洁;葛自力

    目的 探讨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的45例为传统术式组,采用改良术式治疗的45例为改良术式组,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改良术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均少于传统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术式组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或积涎、耳周皮肤麻木、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12个月在面瘫、面部畸形各分级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能降低并发症.

  • 胰腺混合性腺泡-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连敏;张小文;李越华;邹浩;王琨;谢明;张世博

    目的 探讨胰腺混合性腺泡-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MANEC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确诊需病理检查,B超、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后提示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行胰腺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术后病检确诊为MANEC,术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MANEC,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外科手术是唯一可根治MANEC的治疗方法.

  • 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吴凌云;徐旭;马红梅

    目的 调查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提高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138例高龄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问卷调查.结果 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为(8.78±4.61)分,睡眠质量差的高龄老年人为77例,占总人数的55.80%.影响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睡觉时做梦、生活大事件、医药费等(P<0.05).结论 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护士应从心理压力、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提高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谭立军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297例,给予Given公司生产的无线胶囊内镜吞服,以吞服后8 h为检查时间.观察胶囊内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胶囊回收率、不同性质出血患者检出阳性率及检出阳性患者的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胶囊在消化道通过时间胃内约为25 min,小肠约为270 min.共有204例(68.69%)患者在结束检查时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另外93例(31.31%)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未完全通过小肠.显性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为86.93%,与隐性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阳性率(7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者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而且女性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多于男性(P<0.05),年龄≥50岁者肠克罗恩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结论 使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而且无创伤,安全性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医疗法对60例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

    作者:程跃;周晋

    目的 探讨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麻仁丸组采用麻仁丸治疗,每次6 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3周;济川煎组采用济川煎治疗,每次250 mL,温服,7剂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证候改善情况、排便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周后,济川煎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麻仁丸组(P<0.05).济川煎组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麻仁丸组(P<0.05).济川煎组用药1周、用药2周、用药3周的排便次数均显著多于麻仁丸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济川煎加味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附82例分析)

    作者:舒松;周坤

    目的 分析乳腺癌的影像学特点,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比较钼靶X线摄影和B超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好发年龄:40~49岁年龄组63例(45.12%).好发部位:外上象限多见56例(68.29%).乳腺癌钼靶X线影像特征:出现肿块65例(79.27%),伴有钙化52例(63.41%),乳头回缩7例(8.54%),乳腺血管增粗5例(6.10%),恶性晕圈征3例(3.66%),彗星尾征2例(2.44%).病理分型:发病率高为浸润性导管癌58例(70.73%),其次为浸润性小叶癌12例(14.63%).钼靶X线摄影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超声检测(P<0.05).结论 钼靶X线摄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乳腺癌的特征进行准确反映,并且可以较好地对大多数乳腺恶性病变进行诊断,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雨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如何控制肿瘤的转移播散是一直困扰着研究者和医务人员的问题.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因在肿瘤转移和细胞凋亡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疾病相关的研究发现其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倾向.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美秀

    研究证实多发性骨髓瘤(MM)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缺陷,并对其抗肿瘤免疫应答及免疫治疗产生显著影响,目前仍难以治愈.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负调控功能,其以一种主动的方式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对自身抗原和非己抗原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免疫抑制及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MM病程进展、免疫治疗及预后存在显著影响.

  • 低级别胶质瘤治疗时机与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实

    胶质瘤是由神经外胚层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所发生的肿瘤,其中Ⅰ级和Ⅱ级属于低级别胶质瘤(LGGs),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较高的临床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目前虽然LGGs的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尚缺乏询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随着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展,在显微手术技巧、手术辅助手段、放化疗方式制订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LGGs治疗经验的积累越发丰富,手术、放化疗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肾上腺腺瘤中KCNJ5基因体细胞突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丹

    肾上腺腺瘤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常见病因,人类KCNJ5基因编码G蛋白偶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GIRK4)蛋白,肾上腺腺瘤组织中KCNJ5基因突变导致GIRK4蛋白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GIRK4蛋白通道离子选择性缺失,且突变型与野生型临床表型之间的差异比较结果提示突变型临床表型更严重.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发现肾上腺腺瘤患者中KCNJ5基因存在多种体细胞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与肾上腺腺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存在更多的临床亚型.

  • Cyclin D1在肿瘤及妇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玉梅

    Cyclin D1是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家族的一个成员,具有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功能.随着细胞周期的进程,cyclin D1的水平呈周期性变化,并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促使细胞的分裂与增殖.Cyclin D1是与肿瘤有直接关系的癌基因.Cyclin D1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均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周期缩短,使细胞过度增殖.近年的研究显示,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作为一项新指标,cyclin D1可能为今后妇科肿瘤的诊断、预测发生、发展及预后开辟广阔的前景.

  • 嗓音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林智强;吴铖林;毛海燕;钟晖

    目的 探讨嗓音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德国艾克松(XION)嗓音学分析软件,对30例声带息肉手术前后进行嗓音学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声带息肉组术前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基频,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术后和术前比较,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下降,基频升高,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压级改变不明显,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嗓音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声带息肉嗓音质量,并评估手术疗效.

  • 超敏肌钙蛋白T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奇智;苟秋军;陈凯东;吴雪梅;陈群;梁红梅;彭常军;吴愿如;黄华

    目的 探讨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于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及非心脏病患者25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s-cTnT表达水平,依据其水平分为低于下限组(≤3 μg/L)、中间组(3~14 μg/L)、增高组(≥14 μg/L),分析超敏心肌钙表达水平的决定因素,探讨其对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255例患者中,134例(52.55%)可以检测到hs-cTnT≥3 μg/L,28例(10.98%)可以检测到hs-cTnT≥14 μg/L;超敏心肌钙表达水平与年龄、男性、脑钠肽前体、空腹血糖呈正相关性,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性(P<0.05);中间组、增高组AMI及心肌损伤10年发生风险显著高于低于下限组(OR=3.232,95% CI 2.254~4.653,P<0.01;OR=2.184,95% CI 1.685~4.654,P<0.01).结论 hs-cTnT≥3 μg/L、≥14 μg/L可能为鉴别诊断心肌损伤与 AMI的两个决定水平,对于预测及预后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2013年8月血府逐瘀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晓敏;马莉;曹树军;张银;郭丽敏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大兴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组额外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每日2次,疗程1个月.评价两组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①心绞痛疗效:联合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9.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1.6%(P<0.05);②心电图评价: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4.9%,西药组为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脂: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④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可显著纠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异常,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抑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张艳慧;王丽娜

    目的 探讨抑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造模大鼠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80 d龄SD雌性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达英-35组、抑睾调经汤高剂量组、抑睾调经汤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达英-35对照药组、抑睾调经汤高剂量组、抑睾调经汤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抑睾调经汤0.435 g/(kg·d)、48.6 g/(kg·d)、32.4 g/(kg·d).测定大鼠体质量变化以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雄激素的水平.结果 抑睾调经汤使PCOS模型大鼠体重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睾调经汤可显著下调PCOS模型大鼠血清LH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达英-35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睾调经汤能显著下调PCOS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睾调经汤亦能显著降低PCOS模型大鼠血清雄激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睾调经汤可降低大鼠LH、胰岛素、雄激素水平,具有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

  • 瑞替普酶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

    作者:李永东;刘丹;温慧华;魏丽娜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rPA)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溶栓组和磷酸肌酸钠组,每组各35例;磷酸肌酸钠组于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所有入选患者2周时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Simpson法测定和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两组治疗后2周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磷酸肌酸钠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溶栓组(65.7% vs 62.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CK-MB、cTnI、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SOD活性的升高低于CK-MB、cTnI升高的幅度(P<0.05),磷酸肌酸钠组治疗后血浆CK-MB、cTnI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常规溶栓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溶栓组(P<0.05).常规溶栓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高于磷酸肌酸钠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磷酸肌酸钠组.磷酸肌酸钠组较常规溶栓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而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和出血发生率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对心肌梗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rPA溶栓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较好的降低冠状动脉再通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 利拉鲁肽与脂联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杰君;罗彩娴

    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减轻体质量等作用,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脂联素是一种在脂肪细胞高度特异性表达、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脂肪因子,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症等作用,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在对小鼠的研究中发现,利拉鲁肽可能通过上调脂联素水平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 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应用心电图的价值研究进展

    作者:赵世田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预后不良,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无痛性心肌梗死等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人群.早期识别心电图参数的异常改变对实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该文就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试验、心电图改变及目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心电图在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肠促胰岛素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作者:邢春燕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而引起机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肠促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证实,但在1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仍有待评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腺α细胞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间接延缓胃排空和降低患者食欲来降低血糖水平,并且LP-1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运用肠促胰岛素治疗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的研究中证实肠促胰岛素有免疫调节、抗炎性反应及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能力,因此极有可能运用肠促胰岛素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阻止病情进展恶化、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

  • 线粒体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孙悦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累及肾脏微血管,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害,并迅速进展至肾病终末期.D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近期有研究发现,线粒体通过其内DNA水平异常、解偶联蛋白2抗氧化及线粒体抗病毒信号分子调节失衡、钙离子超载等参与了DN发生发展.

  • 七氟烷对肺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飞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于心胸外科手术术后以及失血性休克等的过程中,其对患者的恢复存在极大影响.七氟烷除具有诱导快、苏醒迅速、呼吸道刺激小等麻醉效能外,对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亦存在保护作用,其机制尚有争议.七氟烷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炎性因子的表达等表现出肺保护作用.与其他麻醉药相比,七氟烷通过缺血预处理样作用产生保护作用.该文对该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揭示七氟烷肺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为临床手术麻醉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晔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剂,通过激动分布于人体α2-AR,产生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临床已广泛应用于术前麻醉、ICU麻醉和各种精细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甚至还可以应用于小儿镇静、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啶还可以减少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右美托嘧啶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该文就右美托咪啶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 小儿行疝气手术麻醉复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明

    疝气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人体组织和器官由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某些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孔隙或缺损等薄弱区域进入邻近部位的情况统称为疝,疝常见于腹部.由于小儿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对药物反应的多样性,使得小儿疝气手术麻醉的可控性及安全性的要求相对较高.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新药物组合、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有了新的进展.该文对近年来小儿疝气手术麻醉复合用药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