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MAPK家族ERK5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盛晓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其亚族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近年来研究发现,ERK5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调节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故阐明ERK5通路的作用机制,将为一些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现重点对ERK5的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CDK-5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丽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它既不受细胞周期素调节,也不调节细胞周期,而是受非细胞周期蛋白p35和p39的调节.研究表明CDK-5可调节多种底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起重要作用.然而,CDK-5激酶活性异常升高会导致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因此,CDK-5活性的调节可能成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靶点,现就其与神经变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人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鼠模型研究

    作者:肖田田

    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特征的恶性血液肿瘤,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进行潜在治疗药物的前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提.日益广泛应用的稳定的T-ALL小鼠动物模型主要有小鼠的异种移植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现就T-ALL的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从小鼠品系、移植用细胞株、建模方式及模型的应用进行综述.

  • 活性氧簇及其介导的自噬

    作者:黄雷招

    活性氧簇与自噬的关系复杂,近年的科学研究发现,活性氧簇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参与细胞内自噬的形成.现对活性氧簇与自噬的相关联系,包括调节自噬的活性氧分子,活性氧簇介导自噬的机制,以及活性氧簇和自噬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关键词: 活性氧簇 自噬 疾病
  • HBV感染与宿主基因及病毒DNA甲基化

    作者:张敏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病因,HBV感染诱导的宿主基因组甲基化及病毒自身DNA甲基化改变可能是病毒感染慢性化及慢性肝病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HBV基因组及HBV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甲基化在调控病毒复制和蛋白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HBV DNA甲基化对于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指导HBV感染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自噬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家卓

    自噬是存在于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分解途径,以降解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内容物,包括长寿蛋白和细胞器.在生理情况下,心肌细胞的自噬对更新细胞器起重要作用;在应激情况下,自噬则可以上调起保护细胞的作用.自噬存在于心力衰竭的心肌细胞中,与凋亡、坏死共同存在,并参与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的心肌肥大和心室重构,但是至今还未清楚自噬代表的是心力衰竭细胞的修复还是一种自杀死亡途径.

  • mRNA3′末端非编码区及其多态性在炎症与免疫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田鹏

    信使RNA 3′末端非编码区(3′UTR)含有多种顺式反应元件,该顺式元件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其中,存在于3′UTR的A/U富集元件(ARE)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ARE介导的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广泛存在.人类细胞内ARE-containing 基因主要编码一些短暂生物学过程,如免疫、炎症及凋亡等的蛋白质.另外,人类基因中广泛存在多个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位点,产生不同3′UTR长度或不同蛋白质产物的转录本,而且人体很多3′UTR改变的事件涉及机体免疫及炎性反应.

  • 醛固酮和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素芳;姚晓光

    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在幸存者中绝大多数留有后遗症状,部分患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多项研究显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靶器官损害出现更早、程度更重,在高血压人群中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尽早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或许可以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可降低致死、致残率.

  • Genistein抗高血压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静涵;周珊珊

    近年来,Genistein(金雀异黄素/染料木素)的血管活性作用越来越受到的重视.目前研究表明,Genistein可通过内皮依赖性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缩系统调节血管平滑肌舒缩,这些影响涉及基因组和非基因组机制.Genistein还可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通过多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类雌激素作用.另外,Genistein可作用于肾脏,增加肾血流量及尿钠排泄.Genistein也可针对体液调节系统(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动物研究数据显示,以上作用相互协同可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魏春山;阮班魁;唐海鸿

    目前干细胞移植已成为肝病治疗研究的热点.基础研究侧重于结合分化诱导剂的研究,临床研究种子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或脐血,成功率有一定差异.经综合分析干细胞来源、分化诱导剂、治疗病种、结局及影响因素,认为优化干细胞来源、增强定向分化的确定性,是影响肝干细胞移植结局的关键.

  • 核苷类药物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作者:路显锋;王晓丹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阻断HBV复制,只有清除HBV才能阻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发展,减少并发症.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制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近年来核苷类似物成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该类药物抗HBV作用较强.现主要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安全性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进展

    作者:楼永坚

    尽管对旋转暴力型踝关节骨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并且基本治疗策略已较为成熟,但向纵深和细微发展,还存在较多的争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如某些骨折类型的手术指征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同,如何精准评估下胫腓联合的损伤还值得深入探讨,在下胫腓联合固定和后踝固定方面也还存在不同意见.随着技术的进步,可吸收内固定及微创技术的应用可望在骨折治疗中取得更好的结果,但对其手术经验和远期治疗效果还需更多的观察与总结.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进展

    作者:陆庆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具有严重致盲性的一种青光眼,归因于新生血管生成阻碍房水外流,通常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眼部缺血综合征.NVG主要表现为封闭的房角,虹膜新生血管,严重的眼痛和视力通常较差以及非常高的眼压.因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对患眼威胁甚大.尽管多年来已提出相当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式,但仍未找到一种可治疗大多数NVG以及预防失明的治疗方法.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璇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晕厥甚至猝死,其猝死率高,为青壮年猝死的主要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治疗HOCM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余年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并且已成为治疗HOCM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此主要对HOCM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调节高密度脂蛋白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薇

    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和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认为,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呈负相关,其机制包括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抗氧化、抗血栓、调节内皮功能等.但是,由于高密度脂蛋白组成成分复杂,调节其功能比升高其总体水平更重要.目前调节高密度脂蛋白的治疗主要有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新近的生物制剂,以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 儿童脊柱结核术后后凸畸形的形成及预防进展

    作者:彭小忠

    儿童罹患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后出现脊柱后凸畸形是其主要的可能并发症之一,后凸畸形可导致患儿形态改变、身材矮小,甚至导致迟发性的神经、脊髓损伤,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近年来,人们在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如单纯前路、后路、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手术等)治疗儿童脊柱结核过程中,观察到不同手术方式对后凸畸形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不同手术方式对后凸畸形形成的影响,进而采用更为理想的术式及方法来预防后凸畸形是研究的热点.

  •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作者:杨海燕

    临床上有些青光眼难以应用传统手术和药物来解决,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对于难治性青光眼,尤其是晚期青光眼是一种佳的治疗方法.目前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睫状体破坏术手术方法,用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显著,并发症少,而且价格低、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现就其适应证、作用机制、能量参数、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发展前景予以综述.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外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立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以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反应.2009年版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强调每例患者临床病情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全身效应和各种合并症,而并非仅仅与气流受限程度相关.对COPD的阐述更注重肺外效应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在COPD的临床管理中也更关注对其肺外效应和合并症的处理.

  • 24 h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作者:于佳岚

    动态血压监测帮助临床医师可以获知以下内容:血压变异性,与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及压力反射的敏感性有关,可预测靶器官受损程度;晨峰血压,晨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及体液调节异常造成血压急剧升高,达一定数值将对心、脑血管造成危害;实时血压数值,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治疗过程可能出现"J曲线效应",准确得到血压数值及正确用药将决定患者预后.

  • 药品上市后临床试验的病例募集策略

    作者:曹红波

    病例募集是上市后药品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采取有效的募集策略往往有助于增加募集病例的数量、提高募集病例的质量,终保证临床试验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基于目前上市后药品临床试验的特点和现状分析,针对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病例募集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以后药品上市后临床研究的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和帮助.

  •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敏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尤其是胸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胸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从而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放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RIHN也日益增多,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临床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90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少清;汪力;秦花;黄艾晶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接受CRRT治疗的MODS患者9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电解质、肾功能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全部患者治疗后APACHEⅡ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个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pH值均得到较好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RRT治疗MODS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调节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子宫动脉结扎+纱布填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耿秀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宫腔纱布填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共39例,观察组21例行子宫动脉结扎+宫腔纱布填塞术,对照组18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结果 观察组21例均成功止血并保留了子宫.对照组18例中16例保留子宫,2例因止血不满意行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的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454±102)mL、(65±13)min,对照组分别为(1830±313)mL、(70±1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宫腔纱布填塞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可靠,简单易行,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保留了子宫,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健宝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实施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发生出血1例,经缝合后血止;出现吻合口瘘1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1例,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2例,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术后18个月因癌转移死亡,其余2例改行Miles手术而存活.术后6个月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术后排便次数和大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Kirwan分级主要集中于1 ~3级,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级别也随之降低.结论 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有较好的根治效果,患者术后早期肛门功能保留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刘海林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自愿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CRP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1.9%,低于对照组的26.3%(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手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 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邢益仿

    目的 探讨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胫骨骨折患者120例,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评定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在具体治疗中,可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 氯胺酮对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椎管内镇痛治疗带状疱疹低有效浓度的影响

    作者:姜建利;冯硕;刘轩;张铁文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的适氯胺酮剂量,及与之配伍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和剂量.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124例发生在胸部和腰部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3 mg/kg氯胺酮;Ⅱ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6 mg/kg氯胺酮;Ⅲ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9 mg/kg氯胺酮;Ⅳ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选择相应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 ~4.0 cm,分别注入15 mL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氯胺酮混合液.按双盲、序贯的方法,以前一例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患者所用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药液浓度,各组初始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浓度均定为0.12%.结果 各组镇痛后48 h与镇痛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组镇痛后48 h内,收缩压、心率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镇痛后收缩压、心率变化比较明显,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各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的EC50值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0.3 mg/kg 和0.6 mg/kg的氯胺酮得到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低有效镇痛浓度分别为0.075%和0.058%,两组均可达到满意镇痛,不良反应小.结论 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疼痛,适氯胺酮剂量是0.3 mg/kg 和0.6 mg/kg,与之配伍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分别为0.075%和0.058%.

  • 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疗效分析

    作者:梁毓源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诱发因素、限制食盐摄入、充分休息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强心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剂等.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口服,开始剂量为每次12.5 mg,每日2次,服用3 d后剂量改为每次25 mg,每日2次.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80 mL静脉滴注,连续应用2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检查.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和每分心排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型

    作者:陈萍;李小民;周和平;朱亚男;周元平

    目的 评价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影像特征对临床组织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 ~2010年经手术、支气管镜检及痰检等病理证实的8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对其中30例周围型小肺癌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对比分析,统计CT边缘有毛刺征的例数.结果 短细毛刺多见于周围型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腺癌,毛刺以背离肺门方向分布为特点.MPR显示病灶内的微小钙化及小空泡征明显高于薄层扫描.结论 多层螺旋薄层扫描及MPR图像可清楚地显示肺内小病灶影象特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病理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 超前镇痛对再植兔耳血液循环的影响

    作者:张绪东;张涛;赵金玉;王成森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对兔再植耳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家兔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超前镇痛组(B组),各5只.动态监测两组处理前后应激激素(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再植组织血流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不同时间点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处理后的各个时间点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组动物再植耳各时间点温度差,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植手术完及1 h、24h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可以显著改善再植兔耳组织的血液循环.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

    作者:孙会荣;李加美;王强修

    目的 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肠道NEN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肿瘤发病以直肠多见,胃次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组织学分型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G3型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22例行手术治疗,10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术后成功随访29例,中位存活期为53个月.29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78.5%和55.1%.结论 胃肠道NEN直肠多发,其临床表现多样;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肿瘤淋巴结转移与预后不同;手术切除及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是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具体选择应依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 子宫内膜癌的血管生成和靶向治疗

    作者:闫玉华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依赖血管生成,故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研究热点.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转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许多药物开始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其中包括贝伐单克隆抗体、siRNA及各种酶抑制剂等.现就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甲基化与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作者:胡婉贞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影响基因的表达模式,这种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一般发生在体细胞的增殖和发展过程中,并通过有丝分裂逐代传递,表观遗传包括至少两个方面,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反应密切相关.现就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甲基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原位新膀胱术后尿道肿瘤复发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军辉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原位新膀胱手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仍有尿道肿瘤复发等可能性.其复发机制涉及多种学说,危险因素亦包括多种.研究显示,注重术前对膀胱颈进行活检,术中对切缘行冰冻切片检查可能提高肿瘤的根治率.对复发尿道肿瘤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免疫治疗、化疗或基因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疗效.随着对原位新膀胱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尿道肿瘤的复发率将明显降低.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长瑞;牛帅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及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S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本病预后良好,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不统一,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尚不清楚.现就SPN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胃癌癌前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作者:余紫静;曾纪媛

    胃癌癌前病变是近年来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及早发现和治疗,阻止其发生癌变,对降低胃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成为胃癌防治研究中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国内外应用手术或西药治疗并不理想,而中医药治疗在这一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 宫颈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巫剑红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因此通过检测基因的甲基化异常来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重点阐述宫颈癌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总结目前宫颈癌甲基化基因的研究方法.

  • 抗真菌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爱芹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临床特征及抗真菌药物治疗VVC的敏感性.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000例妇科门诊患者的VVC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通过分离1000株念珠菌,白念珠菌为610例(61%),非白念珠菌为390例(39%).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念珠菌是VVC的主要致病菌,非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较白念珠菌低,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常见.

  • 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92例

    作者:王洪军

    目的 探究化疗基础上加服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72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80例,服用传统药物卷曲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丙硫异烟胺联合治疗;观察组92例,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氯法齐明强化,治疗后判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行痰菌及病灶检查,观察组痰菌阴转48例,阴转率为52.2%,对照组痰菌阴转21例,阴转率为26.3%,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55例,阴转率为59.8%;对照组痰菌阴转26例,阴转率为32.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病灶好转85例,好转率为92.4%;对照组病灶好转38例,好转率为47.5%.两组均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血象异常、皮肤色素沉着等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率为98.9%,复发率为1.9%;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00.0%,复发率为7.7%.观察组6个月、1年时两次检查痰菌阴转率、病灶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后者,而对比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氯法齐明联合卷曲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丙硫异烟胺等传统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较好,能够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患者的痰菌阴转和病灶好转率,建议临床广泛试用并进一步研究.

  • 芹菜素对人CIK细胞杀伤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影响

    作者:魏沛;陈剑群;陈复兴;刘军权;陈玲

    目的 观察芹菜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及CIK细胞的作用,探讨芹菜素对人CIK细胞杀伤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分别诱导人CIK细胞和结肠癌细胞SW1116细胞24、48、72 h,四甲基偶唑蓝(MTT)法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生长.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体外培养10 d后,CIK细胞比例由3.12%增加到17.55%.与对照组比较,浓度1.17 ~4.7 μmol/L芹菜素作用后的CIK细胞的增殖率显著提高(P<0.05),浓度37.5 ~600 μmol/L的芹菜素对SW1116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提高(P<0.05),三个时间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浓度2.35 ~9.4 μmol/L的芹菜素作用48 h后,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芹菜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CIK细胞的生长,明显提高CIK细胞对SW1116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的生长.

  • 小探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医安;李继昌;刘海霞;吴育美;王鸿轲;杨诚;徐彩霞;陈西洲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消化道病变的302例患者行MPS检查,包括内镜发现的隆起性病变、溃疡以及糜烂怀疑癌变、内镜诊断肿瘤而病检不支持的患者,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结果 超声微探头检查的302例患者中,食管病变76例,胃部病变178例,十二指肠病变48例.对于病变位于黏膜层至黏膜下层的患者均行病理活检或由外科术后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结论 MPS可清晰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起源定位准确,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洪范

    目的 探讨影响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援尼日尔医疗队工作点玛拉迪地方医院外科295例肠伤寒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95例均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0.7%(61/2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穿孔-手术间隔、穿孔数量和术后肠瘘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穿孔-手术间隔(OR=4.723,95% CI=1.403 ~15.897,P<0.05)、术后肠瘘(OR=3.334,95% CI=1.102 ~10.087,P<0.05)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穿孔-手术间隔、术后肠瘘是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 伤寒 肠穿孔 预后
  • 声波与镍钛器械联合预备C形根管的应用

    作者:黎石坚

    C形根管是多发生于下颌第二磨牙的一种解剖变异的根管系统,国内人群发生率较高.由于此类根管解剖结构特殊,临床上对其清理和预备成形及充填存在诸多的困难,日益受到学者们重视.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声波与镍钛器械的临床应用,对其治疗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就目前对声波与镍钛器械预备C形根管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 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及其鼓室图分类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仁杰

    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检测是一种新用于临床、评估中耳功能的检测手段,对于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一点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目前,对选择哪种判断方法用于分析检测得到的鼓室图仍存在分歧.现就近年来有关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的研究予以综述,对比分析基于Linder/Jerger法的直观声导抗分类法、Kei直观声导抗分类法、Baldwin基线法及Vanhuyse分类法四种诊断方法.

  • 颈动脉斑块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柳明

    颈动脉斑块(CP)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体征,作为影响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项敏感指标备受关注.近年来,CP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易损斑块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斑块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准确诊断是临床的焦点问题.现就超声诊断、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手段检测CP的部位、大小、成分、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综述.

  • 影像学诊断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陈涛;张雷;李静;李莉;苟晓光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的严重类型,重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检查手段,随着软件、硬件的不断更新及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磁共振新技术为代表的检查手段在DAI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影像学诊断尤其是MRI各个序列对DAI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超声心动图评价存活心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四花

    有效地评价心肌存活性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状态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新的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出现,超声心动图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临床应用受到日益关注.目前,超声心动图主要是通过检测心肌收缩储备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等方法来评价心肌的存活性.现就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存活心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新发糖尿病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健婷;荆雪

    胰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近年来,糖尿病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热点,而新发糖尿病作为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以新发糖尿病患者为高危人群,筛查胰腺癌相关性糖尿病,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现就近年新发糖尿病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树娇

    内脂素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类胰岛素、参与炎症应答、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体内的一种炎性反应标志物,还是强烈的促炎性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已经证实有多种因素参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中炎性反应就是一个深受广泛关注的因素.研究上述两者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探讨内脂素与hsCRP之间的潜在联系,将为早期诊断及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提供依据.

  • 神经生长因子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彩霞;王元松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NGF是一种信号分子,其生物活性受酪氨酸激酶受体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调节.NGF能调节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生存和生长,并且NGF能选择性地营养小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均有证据表明NGF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关系密切.研究NGF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将有助于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