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抑制素A与相关病理妊娠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璨

    抑制素A在妊娠期间主要来源于胎盘,其合成与分泌与胎盘功能密切相关,参与妊娠的发生、发展.抑制素A的水平在正常妊娠时表现为两个高峰,但在不同的病理妊娠中有不同的变化.通过研究抑制素A与病理妊娠的关系,可为相关病理妊娠(如子痫前期、流产、异位妊娠等)的预测、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 Th17细胞在免疫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岳睿

    Th17细胞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不同于Th1、Th2细胞的新CD4+T细胞亚群.它与Th1、Th2、调节性T细胞是构成CD4+T细胞的4个主要亚群.Th17细胞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病过程,并在机体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对Th17细胞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其在免疫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也渐露端倪,该文就此予以综述.

  • 尿酸转运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懋

    尿酸在肾脏的代谢需要依赖转运蛋白.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s)主要位于肾近曲小管,其介导众多带负电的代谢产物(包括尿酸、酸性神经递质、甾体激素、前列腺素等)和药物的跨膜转运,对药物排泄和药代动力学有重要影响.尿酸阴离子转运体1(URAT1)是有机阴离子转运家族的新成员,表达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主要负责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人类遗传性疾病的产生.该文将对OATs和URAT1的生理特性、功能调节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等进行综述.

  • 水通道蛋白在羊水量异常调节机制中的地位

    作者:石小芳;卢仙明;崔燕;柴成良;王俊青

    羊水是胎儿赖以生存、发育的环境,羊水量异常严重威胁着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危.近年来关于水通道蛋白(AQP)与羊水量调节的研究引起了重视,尤其是AQP-1、-3、-8、-9、-11的特点及其在胎盘胎膜的表达.该文通过回顾羊水量异常与AQP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旨在发现AQP家族在胎盘的分布及其随羊水量变化表达程度的变化,为羊水量异常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低氧诱导因子1α促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汪卫东;张洪峰

    大脑是对缺氧非常敏感的器官,氧浓度降低可以诱导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快速大量表达,尤其在缺血半暗带,及时挽救该部位的神经元是减轻缺血性损伤的关键.HIF-1α是一种核转录因子,能够诱导胱天蛋白酶、p5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Bcl-2等促凋亡基因的转录表达、促进氧自由基的产生以及影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近年来,许多研究阐述了HIF-1α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尤其是促神经元凋亡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学特征和住院干预

    作者:王彦海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精神障碍中一个常见的疾病类型,但是与其他类型人格障碍的大量研究相比,关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研究却很少.从仅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可能与生物、神经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由于人格结构不能被改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也变得十分困难,目前为普遍的治疗方案是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针对其危险行为进行对症治疗、辅助心理治疗.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秦缤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手术患者,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有的甚至出现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该文从长时程增强、炎性反应增加、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浸润、铁积累、高迁移率族1蛋白参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神经毒性方面,就其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 白细胞介素4和干扰素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德锋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在认为Th1/Th2比例和功能失衡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学发病机制之一,其中白细胞介素4和干扰素γ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呼吸道重构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呼吸道炎症反复损伤和修复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重构.

  • Wnt信号通路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作者:谢妮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滑膜炎症和增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持续性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随着对RA研究的深入,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滑膜细胞异常的信号转导.Wnt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在RA滑膜炎症以及调节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RA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Wnt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发挥效应,促进骨质疏松、骨质侵蚀的发展.

  • 转基因小鼠在生命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科科

    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利用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从生物整体上研究基因组的功能得以实现,并且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将与疾病相关目的基因插入到与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的小鼠基因序列中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由于技术受限影响其应用.近年来,新的转基因小鼠技术,如靶向转基因、快速定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 微RNA在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战涛

    微RNA(miRNA)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生物体中,mi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多种生命进程和心肌肥厚、心室重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miRNA在心血管方面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越来越被关注,很有希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 三维多孔支架血管化研究进展

    作者:陆梦漪

    三维(3D)多孔支架在组织修复与重建方面的应用研究是组织工程领域众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功能性血管网络的构建是其成功的关键.许多因素均能影响这一构建过程,比如支架材料的特性、血管生成的相关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的缓释控制、支架与细胞联合培养等.不论在支架材料选择、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应用及支架与细胞联合培养中,联合应用均呈现出更大的优势.

  • 影响肥胖患者肺功能的代谢指标研究进展

    作者:张蒙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肥胖可以导致肺功能损害,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换气功能受损.具体机制除通过脂肪的堆积增加呼吸负荷外,还受代谢指标包括血脂、血糖、血压、超氧化物歧化酶、炎性介质及激素蛋白的影响.各代谢指标通过各种途径对气道、肺组织及肺部血管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肺功能的改变.了解肥胖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因素,能为肥胖合并肺功能损伤患者提供诊疗依据.

  •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作者:张争运;陈凯;许威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一种常见临床病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只有外科手术切除脾脏疗效明确.近年来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AE)因其创伤小、风险低、疗效肯定等优势,已成为治疗脾亢的重要方法,且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认识和重视.该文通过对脾亢基础临床资料、临床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予以综述,针对脾亢的介入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围生期心肌病诊疗新进展

    作者:华知奋

    围生期心肌病(PPCM)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病.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分娩后5个月内,无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史的孕产妇出现左心室功能减退及心脏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能完全确定,诊断较困难,治疗难度亦较大,可复发,且病死率较高.有症状的孕产妇需在多学科的合作下进行正规治疗以防心力衰竭.该文主要对PPCM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综述.

  • 益生菌在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赵晖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一种常见致病因素,清除Hp是治疗Hp相关疾病的主要目标.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一直是经典的Hp根除治疗方案,然而,随着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逐年升高,Hp根除率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益生菌辅助根除Hp感染的方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该文就益生菌可否提高Hp根除率、减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 留守儿童痫样发作临床诊治概况

    作者:朱珠;熊雁;何伟;邓伟林;潘泓华;曾伟星;唐水珍;蒋文贤

    留守儿童痫样发作是皮质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目前国内留守儿童痫样发作率高,多数患儿就诊条件及治疗情况不容乐观.痫样发作的鉴别诊断繁杂,且多与小儿癫痫诊断混淆,误诊率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精确诊断留守儿童癫痫及相关疾病并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政府可以建立留守儿童疾病网络动态数据库,实时观察并监护留守儿童,起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 硬化带在股骨头坏死塌陷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潼

    目前预测股骨头坏死(ONFH)的方法很多,认为ONFH的预后主要与坏死的范围、部位及自身修复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坏死范围大且坏死部位居于负重区者易发生塌陷;坏死发生后修复能力差者易发生塌陷.硬化带为反应性界面周围生成的新骨,它的形成是ONFH自身修复能力的体现,但其在ONFH预后发挥的作用还与其形成的部位有关.在软骨下骨的位置形成完整的硬化带有利于股骨头的力学支撑,可起到延缓及预防塌陷的作用.

  • 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

    作者:刘翠婷

    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患者年龄更大、肺炎严重程度更高、接受不正确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者更多、住院病死率更高.学者们也陆续发现HCAP比CAP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率更高.作为和HCAP联系密切的基础疾病之一,COPD或许影响到HCAP的发生、发展.该文就近年国内外有关HCAP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尝试探讨HCAP与COPD之间的关系,以加深临床医师对HCAP的认识.

  •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章玲

    以简单复明为目的的传统白内障手术逐渐被个性化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所取代.通过不断更新手术设备、提高手术技巧、改良人工晶状体(IOL)等措施实现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伴随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和可折叠IOL的成功研制,手术方式也由大切口变为小切口,并在向微切口发展.IOL的快速发展也为临床不同类型病例提供了更多、更个性化的选择.视光学与现代白内障手术的有机结合,是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冒朋飞

    目前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已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而且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应用,CDI的发病率在明显增加,而且变得更加严重,更难治愈,也更容易复发.故如果缺乏早期对CDI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将会导致中毒性巨结肠、结肠切除、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几年,随着对CDI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CDI的诊疗也有了新的进展.

  •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姬

    目前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死亡的首位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超过半数的患者还合并肺栓塞,从而增加了卒中急性期的病死率.卒中后患者LDVT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运用合适的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测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卒中后LDVT,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选择佳的内科(抗凝、溶栓等)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都是卒中后LDVT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脑卒中后LDVT形成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机制及预防措施

    作者:敬锐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大国,桡动脉入路为国内常选择的血管入路.而桡动脉闭塞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特有并发症之一.随着桡动脉入路的广泛应用,该并发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并非少见,甚至部分病例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该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经大样本荟萃分析,已经基本明确,但其发生机制仍未肯定.目前普遍认为,该并发症的发生与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有关.由此,临床工作者也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手段与治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现就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提高广大介入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及重视.

  • 6分钟步行试验与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陆咏;唐勇;沈宇;张芸

    目的 明确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用于诊断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PAD)的价值,探讨6MWT作为PAD初筛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进行踝臂指数(ABI)检测以及6MWT,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ABI值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6MW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P<0.05),且6MWT与ABI呈正相关(r=0.827,P <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6MWT对PAD(以ABI<0.9为标准)有鉴别价值(药时曲线下面积为0.936,P<0.01),当将6MW距离<408 m 时,其诊断PA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8%和88.4%.结论 6MWT检测简单、方便、安全、康价,适合相对“健康”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的PAD筛查.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

    作者:王正芳

    目的 总结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伴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湘潭市江麓医院收治的AMI伴UGH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单纯AMI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疗效,随访1年观察再出血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胃肠道病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抗凝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3例死亡,5例再次UGH;对照组2例死亡.结论 老年AMI伴UGH患者症状多不明显,易漏诊、误诊,预后差,应及早诊断、治疗.

  • 贺氏火针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作者:王桂玲;贺普仁

    目的 探讨贺氏火针技术临床治疗的优势病种.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1994年至2013年底相关贺氏火针文献,以人工阅读的方法,删去其中重复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 共有224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再按纳入、排除标准决定取舍,共有160篇文献符合研究条件,全国有105家各级医院或单位在临床运用;单用贺氏火针或以贺氏火针为主联合其他方法可治疗101种疾病,其中运动系统疾病(骨病、痹证等)62篇,神经系统疾病61篇,皮肤科病36篇,外科疾病19篇,妇科疾病22篇,五官科疾病8篇,呼吸系统疾病4篇,儿科疾病l篇,癌症类疾病2篇,肛肠科疾病1篇,其他类疾病2篇.结论 火针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在骨科、神经科、皮肤科、外科、妇科等方面,同时还发现多数临床研究尚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上,大多没有设对照组,科研设计不够严密.

    关键词: 针灸 火针 评述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效果分析

    作者:吕品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黄梅县人民医院儿科于2013年2~8月收治的90例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改善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显著短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9.7±1.5)d比(12.1±1.7)d、(9.9±0.9)d比(11.6±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7d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低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98±6) μmol/L比(121±5) μmol/L,P<0.01],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41.2±0.7) μmol/L比(38.6±1.1) μmol/L,P<0.05];两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可显著提高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的治疗效果.

  • 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丽琳;沈永祥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不同放疗方案[化疗+放疗+化疗(46例)、化疗+放疗(37例)、单纯放疗(27例)]、受照剂量[≤50 Gy(83例)、>50 Gy(27例)]以及照射野(锁上野46例、腋锁野32例、胸壁野23例)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情况.结果 不同治疗方案(化疗+放疗+化疗,化疗+放疗,单纯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照剂量(≤50 Gy、>50 Gy)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1,P<0.05);照射野不同(锁上野、腋锁野、胸壁野),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照射野、受照剂量不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也显著不同.

  • 氯胺酮麻醉前不同时间肌内注射阿托品对小儿呼吸道的影响

    作者:秦建生;陈中梅;胡丽敏

    目的 探讨氯胺酮麻醉前不同时间肌内注射阿托品对小儿呼吸道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0例)于氯胺酮麻醉前30~ 6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B组(50例)阿托品(0.02 mg/kg)与氯胺酮同时间肌内注射.两组患儿均于氯胺酮肌内注射2 ~4 min后入室准备手术,术中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呼吸道和肺部的听诊变化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 A组I级(即呼吸道未受影响)44例,Ⅱ级以上(即呼吸道受到不同程度影响)6例,阳性率为12% (6/50);B组Ⅰ级33例,Ⅱ级以上17例,阳性率为34% (17/50).两组患儿呼吸道受影响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氯胺酮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能有效降低氯胺酮对患儿呼吸道的影响,提高术中患儿的安全系数.

  • 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中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郭蓉;张雯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在罗湖区人民医院产科病房住院待产的160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0例前置胎盘孕妇中18例经病理证实存在胎盘植入,其中15例术前超声明确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2例误诊,3例漏诊;声像主要表现为胎盘增厚,内可见胎盘漩涡,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子宫壁肌层明显变薄或消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胎盘漩涡中部多为无回声区,近子宫肌层区域的胎盘漩涡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子宫旁血管增粗,血流紊乱、湍急.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灵敏度高,对于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前诊具有重要意义.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旺明;刘继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腹主动脉瘤(A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北亚医院同时行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53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AAA瘤体及其相关参数测量中的差异.结果 MSCTA各成像方法(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与DSA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应用MSCTA重建方法,能直接显示AAA的血管形态变异,并且能够显示血管腔内的结构及形态,了解剖结构及其分支,精确测量瘤体各参数,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 不同营养状态婴幼儿血微量元素水平的研究

    作者:彭荣春;廖军娟;饶斯清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状态下婴幼儿血清微量元素的水平.方法 选取2012年l ~12月在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0~2岁营养不良婴幼儿50例、单纯性肥胖婴幼儿50例及健康婴幼儿50例,比较3组婴幼儿血清铜、锌、锰、镁、铁、铅的水平.结果 3组婴幼儿血清铜、锌、镁、铁、铅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营养不良组婴幼儿的血清铜、锌、镁、铁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婴幼儿(P<0.05),单纯性肥胖组婴幼儿血清锌、铁、铅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幼儿(P<0.05),营养不良组婴幼儿血清铜、锌、镁、铁、铅的水平显著低于单纯性肥胖组要幼儿(P<0.05).不同类型的营养不良婴幼儿血清铜、锌、锰、镁、铁、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营养状态婴幼儿血微量元素水平不同,在对营养不良或单纯性肥胖婴幼儿进行饮食干预时需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和调整.

  • 中药祛痰开窍汤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薛向上;徐文利

    目的 研究中药祛痰开窍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沁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78例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39例,51耳)和阿奇霉素组(39例,53耳).阿奇霉素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中药治疗组则以自拟祛痰开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听阈上升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4%(50/51),阿奇霉素组为86.80%(46/53),中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阿奇霉素组(Z=3.868,P=0.001).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阿奇霉素组纯音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显著高于治疗前比较,且中药治疗组听力改变显著高于阿奇霉素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祛痰开窍汤治疗SOM的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其可显著提高疗患者的听阈情况.

  • 磁共振成像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闵朋;徐松;刘志刚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病理性椎体骨折患者80例,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进行预后判断与MRI检查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椎体前缘与椎体中部高度明显高于术前,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之间的JOA评分与椎体高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强度信号降低42例、不变18例、增强20例;高强度面积减少20例、不变50例、增加10例.不同的MRI信号状况与面积变化的JOA评分变化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MRI中的脊柱骨折处信号和面积变化与手术预后无明显相关性,需要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 斑块稳定性和血脂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于明月;牛慧敏;刘欣;于明娟;薛红元;焦荣红;李红艳

    目的 探讨斑块稳定性、血脂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既往有1次脑梗死病史者37例,脑梗死初诊患者59例.对所有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超声弹性成像(UE)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考察斑块稳定性和血脂水平对评估脑梗死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脑梗死初诊患者中易损斑块(UE评分≥5分)检出率为33.89%,二次脑梗死患者为72.97%,两者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易损斑块(UE评分≥5分)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更高(P<0.05).UE评分、血脂水平是评估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UE评分、LDL-C是危险因素.结论 斑块稳定性和血脂水平对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1%阿托品眼用凝胶与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眼发展的1年期疗效观察

    作者:赵宏伟;刘怡;白凤华

    目的 分析1%阿托品眼用凝胶与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眼屈光度和眼轴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就诊的近视眼患者86例(170眼),告知家长方法细则并取得知情同意后采取自愿原则分为3组:框架眼镜组47例(94眼)、角膜塑形镜组23例(44眼)、阿托品眼用凝胶组16例(32眼).观察1年后各组的屈光度和眼轴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阿托品组、角膜塑型镜组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1);在治疗前后屈光度的差值方面,阿托品组、角膜塑型镜组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1).阿托品组治疗前后眼轴长度的差值低于框架眼镜组和角膜塑型镜组(P<0.01).结论 1%阿托品眼用凝胶与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儿童近视眼屈光度进展;在1年观察期内,前者在近视眼轴发展的控制上效果更佳,而两者远期疗效的差异尚待进一步观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度与血清IL-6和IL-8及TNF-α表达的关系

    作者:谢会忠;王莉;符仲标;刘昌江;杨维忠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密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13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L-6水平,放射免疫法测检测IL-8和TNF-α水平,病理学诊断Hp密度及胃黏膜炎症分期.结果 134例受检患者中病理诊断Hp感染83例,阳性率为61.94% (83/134);Hp感染密度1级41例、2级29例、3级13例.慢性胃炎轻度18例、中度50例、重度15例.活动期炎症66例,炎症静止期共17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5例、重度3例.Hp阳性炎症活动期IL-6、IL-8和TNF-α水平高于静止期(P<0.05);重度组IL-6、IL-8和TNF-α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p密度组间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引起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后者可能参与Hp阳性胃黏膜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再述

    目的 比较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嘉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服用24周),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服用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多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血清总胆固酵[(3.1±0.6) mmol/L比(4.2±0.6) mmol/L]、三酰甘油[(1.5±0.4) mmol/L比(1.7±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胆固醇[(1.7±0.4) mmol/L比(2.5±0.4)mmol/L](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胆固醇[(2.2±0.6) mmol/L比(1.8±0.6)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5±0.11)mm比(1.21±0.14) mm、横切面大面积[(13.02±2.48)mm比(15.26±2.37)mm]、纵切面大厚度[(1.92±0.15)mm比(2.03±0.31)mm]、斑块面积[(19.70±8.25)mm2比(22.85±7.32) mm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55±0.23) mg/L比(2.21±0.4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联素[(24.38±4.05)μg/L比(21.06±3.88)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一氧化氮[(22.14±5.36) μmol/L比(18.06±3.22) μmol/L]、血管内发素1[(18.70±4.25) ng/L比(21.03±3.32) ng/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发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药理作用更强.

  • 慢性肺心病患者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大登;魏小妹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肤前体(NT-ProBNP)及D-二-聚体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湖北省江陵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4例(A组),检测A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血浆NT-ProBNP、D-二聚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B组).结果 A组治疗前NT-ProBNP、D-二聚体、PaCO2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A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A组治疗前PaO2低于B组(P<0.01),A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B组(P<0.01).A组治疗前后NT-proBNP与D-二聚体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监测,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便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疾病的预后.临床还需改善患者缺氧状况、通气及适当的抗凝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 不同固定材料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谢铁松;雷如军;邵义敏;侯俊

    目的 探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聚左旋丙交酯乳酸(PLLA)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十堰市铁路医院就诊的53例下领骨骨折需固定患者通过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PLLA固定组(26例)和钛板固定组(27例),分别采用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PLLA内固定术和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张口度,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愈合时张口度、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固定稳定,无异常骨动度,咬合关系好,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LA是下颌骨骨折可靠、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具有等同钛板一样的固定效果.

  • 嵌顿痔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作者:赵智勇;张娜

    目的 探讨嵌顿痔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迁西县人民医院确诊为嵌顿痔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外剥内扎法的80例患者作为A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外痔血栓剥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及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末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组[(15.4±1.1) min比(38.7±0.5) min,(5.3±0.6)d比(12.4±1.3)d,P<0.01];B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88.8%比66.3%),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17.5%比33.8%,5%比18.8%,P<0.05).结论 PPH结合外痔血栓剥除术临床疗效显著.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建荣;万小蔹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增生侵犯肺实质和肺淋巴管引起的缓慢进展性肺部疾病,与结节性硬化症基因突变有关.肺部损害表现为广泛的组织重塑,导致结构扭曲;可在胸、腹部合并存在淋巴管肌瘤或血管肌脂瘤.2000年前后,关于PLAM方面的研究和认识进展显著,并且很快应用到了实际的治疗中.就现有情况看,PLAM为一种单基因、温和的肿瘤生长方式,其分类既不是良性又不属于恶性.得益于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肺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移植后的肺组织中很可能出现淋巴管平滑肌细胞,形成疾病复发.

  • miR-200家族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建城

    miR-200家族是微RNA (miRNA)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许多肿瘤中表达异常,包括miR-141、miR-429、miR-200a、miR-200b、miR-200c等.miR-200家族在肿瘤转移中扮演关键角色,其抑制了肿瘤转移关键步骤——上皮-间质转化过程;miR-200家族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其还具有肿瘤分类的作用.该文就miR-200家族在肾癌中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血管生成、分类及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恶变可发生于卵巢和非卵巢部位,发生于卵巢者称为EMs相关性卵巢癌.目前为止,卵巢EMs恶变的病因尚不清楚.该文主要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凋亡、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免疫及炎症改变以及氧化应激等5个方面对卵巢EMs恶变的病因进行了阐述.此外,信号转导途径异常、纤维酶原激活系统异常、二恶英、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参与了卵巢EMs恶变.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海英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的代谢感受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一种不典型的丝/苏氨酸激酶,在进化中也具有高度保守性,主要通过调控蛋白合成来调节细胞的生长,mTOR激酶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实现对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其中营养信号激活通路为细胞外的氨基酸通路LKB1-AMPK途径.二甲双胍(LKB1/AMPK的激活剂),可抑制mTOR的活性,从而可以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目前研究表明AMPK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 Yes相关蛋白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宁;王玉;王智勇

    转录辅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1(YAP1)作为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主要效应因子,在调控器官大小、促进组织再生和维持干细胞自我更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YAP1研究的深入,发现YAP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并可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因此,YAP1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YAP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郝东云;刘晓明;赵静;王娜;孙秀梅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早期应用对首发急性前壁伴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南堡开发区分院收集的ST段抬高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试验组A、B、C从治疗开始即使用阿托伐他汀,对应的药物剂量分别为20、40、80 mg/d,并继续使用30 d.整个试验过程中监测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第1周内,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CRP值逐渐降低.用药30 d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CRP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1周,各组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0 d LDL水平降低,与其他剂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降低CRP,但对LDL降低有意义,对CK-MB影响不明显.

  •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14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的研究

    作者:刘海霞;杨诚;马医安;王鸿轲;徐彩霞;李继昌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MPS检查发现的14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来源及病理结果.结果 上消化道低回声隆起性病变的好发部位依次是胃(47.1%)、食管(45.7%)、十二指肠(7.2%);食管病变以下段好发,中段次之,上段少;胃部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底、胃窦、胃体及胃体窦交界处;十二指肠病变相对较少.病交大小:大部分≤1 cm,占62.9%,以1~3 cm次之,占35.7%;≥3 cm占1.4%,少.超声诊断结果,食管病变大部分为平滑肌瘤,而胃、十二指肠均为间质瘤;食管病变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42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22例;胃部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的62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4例;十二指肠病变均起源于固有肌层.从病理资料显示,食管病变中支持超声内镜平滑肌瘤诊断的18例;胃、十二指肠共16例患者中,支持超声内镜间质瘤诊断的为12例.结论 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中食管病变多<1 cm,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多<3 cm,食管病变多起源于黏膜肌层,而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多起源于固有肌层.MPS对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手术切除是此类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

  • 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作者:王健安;黄成军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的表达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4~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5例作为脑出血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1、4、7d的血清cFN表达水平,同时对应检测健康对照组血清cFN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FN在脑出血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ELISA检测结果显示,脑出血组患者1、4、7d血清cFN水平分别为(238±69)、(448±84)、(280±84)μg/L,对照组1、4、7d血清cFN水平分别为(138±30)、(141±40)、(139±15) μg/L,两组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FN表达水平与血肿体积的大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cFN表达水平升高,cFN表达水平可能与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关,但尚需临床大样本的试验研究.

  • 实时超声造影在甲胎蛋白阴性肝脏中型和小型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策均;黄巧玲

    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造影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脏中、小型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医院收治的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91例,经术后病理诊断良性占位28例为良性组,恶性占位63例为恶性组,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并比较实时超声造影、增强CT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 恶性组患者的峰值时间、增强时间、上升斜率均显著升高,而始增强度、达峰强度、上升时间、半廓清时间均显著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时超声造影的灵敏度为78.57%,特异度为95.23%;增强CT的灵敏度为32.14%,特异度为79.36%.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对AFP阴性肝脏中、小型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寒;付彩雯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是MAPK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是细胞信号传递的交汇点或共同通路,可被磷酸化为p-p38MAPK而激活,参与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及凋亡等多种细胞行为的调控.近的研究显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p1的转录与合成,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活化环腺苷酸反应原件结合蛋白等转录因子,加重肾脏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从而加速糖尿病肾病进程.

  •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超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糖尿病是包括心肌梗死、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及心力衰竭在内的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渐升高,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的机制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高血糖和糖基化终末产物、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增加亚临床炎症和血栓形成和纤溶异常.因此,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卫生负担有必要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 肠促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艳华

    肠促胰岛素作为一类新型降糖药备受关注,根据作用机制分为胰高血糖素样肤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两类.这两类药物除具有安全降血糖、不增加体质量的优点外,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对机体心血管、中枢神经、消化、运动等多系统发挥额外保护作用,包括降低血压、逆转心室重构、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脂质代谢,延缓肝脏脂肪变;保护神经细胞,减轻病变程度;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周辰光

    糖尿病足作为长期糖尿病患者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另一个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截肢的主要原因,而引发糖尿病足截肢的重要原因是PAD,因此必须有效治疗PAD,避免肢端缺血坏死,减少截肢.介入治疗具有徼创、高效的优点,可显著降低其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对患者的机体创伤小,可反复操作,安全性高.目前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已经成为PAD合并糖尿病足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对介入的深入研究,其运用价值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 槐耳及其复方制剂槐杞黄颗粒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书琳

    槐耳生长于槐树、洋槐及青檀等树上,为多孔菌科真菌槐菌栓的子实体,其菌盖半圆形,呈耳状,生长于古中国槐上,故古称“槐耳”.近年来研究发现,槐耳具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功效,其与枸杞子、黄精等配伍后可得到真菌类新药-槐杞黄颗粒,其更大程度的增强了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该文将对槐耳及其复方制剂槐杞黄颗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作者:曹筱筱;徐蓉;李福伦;李峰;陈洁

    银屑病顽固难愈,复发率高,属于中医学“顽癣”范畴,学习和了解银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可以更好地从中寻找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目前大多从血论治,但是临床中发现,一些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采用凉血解毒等常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很多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治疗,如从肺论治、从虚论治、从温法、散法论治、从玄府理论论治,给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水飞蓟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剑锋

    水飞蓟素是从菊科草本植物水飞蓟果实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应激、促进蛋白合成和细胞再生的作用,是治疗各种类型肝脏疾病及毒蘑菇中毒的传统药物.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其具有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抗炎、调脂及神经保护作用,铁螯合效应还被尝试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皮肤癌、膀胱癌、肺癌、结肠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肾脏疾病、皮肤病、血液病等其他疾病.该文就近年来水飞蓟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谢静

    哮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该文从中医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近10年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认为应尽快建立具有统一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试验设计思路及评价标准,从而使临床研究更加规范化及具有横向及纵向可比性、延续性;同时结合中医学理论、现代医学分析手段及方法,更加深入地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机制,为防治小儿哮喘提供更多的手段及方法.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