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于果

    我国患有胃癌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由于胃癌死亡的人数持续不降[1,2]。胃癌具有早期不易发现、病死数高等特点。虽然对于已经发现的胃癌患者可以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后易出现复发或转移[3]。提早发现和准确诊断胃癌,是现今医疗事业中急需解决的一项问题。对于胃癌的判断可以通过检验外周血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 ERT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癌胚抗原阳性患者的外周血中 hTERT 和 MMP‐7 mRNA 阳性率较低[4,5]。因此,我院就外周血中hTERT 及MMP‐7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调控的microRNA-21海绵抑制剂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作者:黄燕燕;续力云;刘晓光

    目的 构建由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microRNA-21(miR-21)海绵抑制剂慢病毒载体,探讨该重组慢病毒载体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hTERT启动子核心序列取代慢病毒载体RFP上游的CMV启动子;将重组成功的慢病毒载体Lenti-hTERT-miR-21-sp感染端粒酶阴性细胞HBE及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A549、H1299,观察RFP的表达情况;同时在肿瘤细胞中检测抑制miR-21表达后对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并应用含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抑制miR-21表达后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法鉴定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将包装后获得的高滴度病毒颗粒感染目的细胞后,发现重组病毒只能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且下调miR-21基因表达后,肿瘤细胞的生长能力受到抑制,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相比,抑制miR-21表达的A549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64条,其中20条上调,44条下调.结论 hTERT启动子能够严格地引导病毒载体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中特异性的封闭miR-21的表达,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芯片结果提示,miR-21引发肺癌可能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环磷酸腺苷对神经前体细胞内源性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作者:张小燕;王亚军;刘胜勇;王建伟;陆爱丽;王珂;张卫光;沈丽

    目的 探讨人类神经前体细胞中内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的转录活性及增殖与分化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系列hTERT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β-半乳苷酶表达载体,瞬时共转染HeLa细胞和hNPCs-G3细胞,检测不同长度启动子的活性.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增殖过程中hTERT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cAMP诱导分化过程中hTERT基因启动子活性.结果 hNPCs-G3神经前体细胞内源性hTERT基因的转录活性较低,主要依赖近端启动子区.bFGF上调hNPCs-G3神经前体细胞内源性hTERT基因的表达,其调控主要作用在-2 098~-1 099bp区域和-3 216bp~-2 098bp区域内;cAMP 抑制hNPCs-G3神经前体细胞hTERT基因的转录,其调控主要作用在近端启动子区.结论 神经前体细胞内源性hTERT基因的转录活性较低,bFGF可上调神经前体细胞内源性hTERT基因的表达,cAMP则可抑制hTERT基因的转录.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在不同类型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曾明凤;康晓静;曾颖;柴莉;吴秀娟;赵娟;孙振柱;王莹;王唯嘉

    目的:检测黑素瘤组织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黑素瘤类型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64例黑素瘤组织和30例色素痣组织中hTERT 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黑素瘤hTERT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黑素瘤组织中hTERT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52.43±5.42,高于色素痣组织的21.38±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P=0.000)。hTERT mRNA的表达与黑素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均无关(均P>0.05),而与黑素瘤类型、淋巴结转移、Clark分级相关(均P<0.05)。黏膜黑素瘤中hTERT mRNA表达水平高于肢端、非肢端黑素瘤(t=7.71,P=0.001),而肢端、非肢端黑素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素瘤组织中hTERT mRNA的表达升高,其中以黏膜黑素瘤尤为显著。 hTERT可能与黑素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 端粒、端粒酶及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盼

    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维持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稳定,研究发现它们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脱氧核糖核酸,维持染色体的完整;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核蛋白结构,可延长端粒并维持端粒稳定,与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癌变直接相关;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既是端粒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端粒酶的限速亚单位,直接决定端粒酶的活性.进一步研究端粒、端粒酶及hTERT的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并且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

  • 胃癌细胞株hTER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

    作者:程永波;房殿春;杨海捷;罗元辉

    目的 检测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方法 采用TRAP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免疫荧光法观察hTERT表达;选择hTERT启动子中-692~-403bp共290bp为靶序列,采取亚硫酸氢钠修饰和测序法(BSP)检测2种胃癌细胞株中靶序列甲基化状态并作分析.结果 端粒酶和hTERT在SGC-7901和BGC-823胃癌细胞株中都有表达;PCR扩增产物测序测出-634~-403bp共232bp,经比对与亚硫酸氢钠转化前源序列对应良好,此序列段26个CpG胞嘧啶中,BGC-823细胞株有25个发生甲基化,SGC-7901细胞株全部发生甲基化,经检索此序列段含2个MZF-2结合域即2个锌指基序,但仅可结合MZF-2一个转录调节因子.结论 高甲基化改变了DNA的空间结构可能是hTERT启动子高甲基化上调hTERT表达的原因之一,从而阻断了MZF-2与锌指基序的结合.

  • 端粒酶与人乳头瘤病毒及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巧丽;陈晓红;马守叶(综述);王海琳(审校)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只有一部分HPV感染的患者终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HPV感染后引起的端粒酶活性改变与宫颈病变息息相关。其不仅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可用于宫颈病变的疗效评估。宫颈癌发生前有一个循序渐进且可逆转的癌前病变过程;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该文对近年来端粒酶中的hTERT、hTERC与HPV、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未来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三党(综述);刘宏斌(审校)

    端粒是真核细胞维持自身染色体稳定的重要成分,其 DNA 序列位于染色体的末端,端粒的长度会随着染色体的不完全复制和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酶相关基因的突变会造成端粒酶活性的降低以及端粒长度缩短,过短的端粒无法保护基因组维持正常的稳定性,终造成细胞的老化、凋亡或恶变。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的活性一致,其表达被认为是端粒酶活性的关键步骤。该文就hTERT与肿瘤的关系予以综述。

  • 胃癌患者外周血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质金属蛋白酶-7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牡丹;刘晓玲;王春艳;高峻;张素珍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 mRNA 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监测胃癌血液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血液标本中的总RNA,将其反转录成cDNA,然后用RT-PCR技术检测血液标本中MMP-7 mRNA和HTERT mRNA表达,计算样本的△Ct值.结果 126例胃癌患者中,HTERT mRNA阳性58例,阴性68例.MMP-7 mRNA阳性46例,阴性80例.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的胃癌患者外周血HTERT、MMP-7 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阳性率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较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外周血HTERT、MMP-7 mRNA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胚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HTERT、MMP-7 mRNA阳性率较癌胚抗原阴性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中,HTERT、MMP-7阳性与阴性患者复发转移情况比较,检测后6、12个月HTERT阳性组较阴性组肿瘤复发转移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测后12个月MMP-7阳性组较阴性组肿瘤复发转移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HTERT及MMP-7 mRNA表达对早期发现血液微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盂彦;郗彦凤;韩飞;吴雨雷;高太虎

    端粒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具有人体肿瘤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RT)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酶,只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和永生化细胞中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平行相关[1].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是1996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是第1个将脆性微点与肿瘤联系起来的抑癌基因.本实验拟通过检测口腔鳞癌(OSCC)中FHIT及hTRT的表达情况,探讨抑癌基因FHIT、hTRT在OSCC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

    作者:张超;曹洁;张素芳

    背景:随着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基因修饰技术的兴起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66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给予野百合碱腹腔注射(60 mg/kg)进行肺动脉高压模型复制,造模成功63只随机分成3组,其中肺动脉高压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的L-DMEM培养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移植后3周观察对比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1水平,以及右心室的肥大指数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治疗3周后各组间大鼠动脉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组大鼠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和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②各组大鼠右心室的肥大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与肺动脉高压组及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④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组心肌细胞凋亡数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和肺动脉高压组明显减少。⑤结果显示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还可以保护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

  • 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

    作者:徐英

    背景:保护机体肺血管的内皮细胞,是降低肺循环压力,预防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环节。目的:观察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进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纯化,在腺病毒介导下使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成功导入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肺动脉高压组、空腺病毒组、腺病毒转染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野百合碱进行肺动脉高压模型复制后,于颈内静脉分别注射1 mL的伊戈尔低糖培养基(L-DBEB),1 mL (1.5×1010 L-1)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1.5×1010 L-1)腺病毒介导下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移植21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水平、血浆内皮素1水平以及右心室的肥大指数。结果与结论:各组大鼠动脉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与肺动脉高压组及空腺病毒组比较,腺病毒转染组大鼠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平均肺动脉压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腺病毒转染组大鼠右心室肥大指数与肺动脉高压组及空腺病毒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腺病毒转染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及空腺病毒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改善大鼠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还可以保护机体血管内皮细胞。

  • 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修饰的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

    作者:刘慧萍;钟晓龙;赵晴;黄文起;安珂

    文章亮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含量有限以及复制衰老等问题,制约其在镇痛研究中的应用。实验成功构建了人端粒酶反转录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并证实该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以及增殖能力有明显提高,同时保留了干细胞特性和转化特性,为将来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研究提供了性状均一稳定的安全载体细胞。

  • 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腺相关病毒2载体在人髓核细胞的表达

    作者:孙杰;潘志强;朱跃良;周田华

    背景:动物研究显示,自体髓核细胞移植能有效修复椎间盘退变。然而髓核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差,这就限制了其作为种子细胞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
      目的:构建包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腺相关病毒2载体,观察其转染人髓核细胞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表达。
      方法:构建pSNAV2.0-pRSV-hTERT质粒并鉴定,采用AAVMaxTM包装系统进行重组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的构建,以 PCR 及酶切方法验证构建的质粒,构建成功后扩增,并纯化。利用腺相关病毒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载体转染第1代人髓核细胞,测定佳感染复数。参照此感染复数值,确定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对人髓核细胞转染的相关感染复数;对照组采用不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腺相关病毒2进行转染。转染后1,2,4周分别采用RT-PCR对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并获得了滴度达2×1011 v·g/mL的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测得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对人髓核细胞的佳感染复数为5×104 v·g/cel。在以1×104,5×104,1×105 v·g/cel 转染人髓核后,均可检测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的高量表达。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方法,发现以转染后2周时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mRNA表达量相对高(P <0.05),4周时仍可见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的稳定表达。而对照组无论在何时间点均未能检测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提示利用腺相关病毒2可以成功构建包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能有效转染人髓核细胞并稳定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此结果可能为增强髓核细胞性能提供新的策略。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肾损伤

    作者:王天生;张建军

    背景: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是调控增殖及定向分化的首选生长因子之一,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为建立基因工程的永生化干细胞系奠定了基础。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1 mL L-DMEM培养液;空载病毒组:尾静脉注射1 mL经空载病毒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hTERT转染组尾静脉注射1 mL经PLXSN-hTERT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3,28天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示hTERT转染组的肾小管损伤评分<空载病毒组<对照组(P <0.05)。移植后第28天,CM-Dil阳性细胞数为hTERT转染组>空载病毒组>对照组(P <0.05)。移植细胞后第1,3,14,28天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为hTERT转染组<空载病毒组<对照组(P <0.05)。结果证实,hTERT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肾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 特异性靶向卵巢癌COC1细胞的Puma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

    作者:邹冬玲;周琦;王冬

    目的:建立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启动子介导的p53正向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实现Puma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定向表达.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Puma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以及hTERT启动子区,并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表达载体pDC316中;将重组载体包装为腺病毒颗粒,进而感染正常卵巢上皮细胞HUM-CELL-0088以及卵巢癌COC1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u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及FCM法检测Puma表达对COC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hTERT启动子介导的Puma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DC316-hTERT-Puma.表达载体pDC316-hTERT-Puma能够介导Puma基因在卵巢癌COC1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而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低表达;Puma基因成功表达后,COC1细胞的增殖被抑制(P<0.05),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启动子介导的Puma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实现了Puma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定向表达,为进一步实现Puma在卵巢癌中的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 人永生化细胞系模型建立的方法

    作者:汪廷乐;宋萌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其中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肿瘤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无法在体内研究肿瘤发生的全过程,为此需要借助于体外细胞模型来完成该类研究.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只是基于啮齿动物细胞系水平,但要明确致癌物质的确切作用,则需要人细胞模型.因此,建立永生化人细胞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人永生化细胞系模型建立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讨论.

  • RNA干扰技术对HeLa细胞hTERT基因的抑制作用

    作者:高晓龙;王培军;邵志红;王国良;李铭华

    目的 探讨RNA干扰对宫颈癌HeLa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抑制效应.方法 化学合成靶向于hTERT基因的siRNA,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宫颈癌细胞内.实验分组:转染组siRNA-1、siRNA-2、siRNA-3、siRNA-4、阴性对照组(siRNA-NC)、空白对照组(Blank).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宫颈癌细胞转染后细胞hTERT mRNA和蛋白水平,MTS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iRNA-3组的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hTERT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hTER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RNAi干扰技术,以hTERT基因为靶点的siRNA能特异性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hTERT基因,下调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猿猴病毒40T抗原介导永生化黑素细胞对其核型、HLA-DR和hTERT表达的影响

    作者:常海;邓军;郝飞;杨希川;钟白玉;叶庆佾

    目的:观察猿猴病毒40T(sv40T)抗原介导黑素细胞(melanocyte,MC)永生化对染色体核型、人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tlcocyte antigen-DR,HLA-DR)和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SV40T抗原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经SofastTM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至体外培养的第4代MC细胞,使其永生化,通过C418筛选,滤纸片法挑选单一克隆.对培养至第15代的永生化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LA-DR和hTERT蛋白的表达,反转录(RT)-PCR检测hTERT mRNA表达,以人黑素瘤A375细胞株为对照.结果:SV40T抗原介导的永生化黑素细胞具有正常的二倍体.HLA-DR和hTERT的表达未受影响,均为阴性,同时也未检测到hTERT mRNA的表达.结论:①转化的Mc染色体为正常核型、HLA-DR的表达不受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和SV40T抗原的影响;②SV40T抗原不通过上调端粒酶反转录酶活性途径介导细胞永生化,同时也说明该转化细胞不易向恶性转化.

  • hTERT基因转染激活人毛乳头细胞端粒酶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官智;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杨桂红

    目的:明确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能否激活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DPC)的端粒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空载体质粒pIRES2-EGFP和含有hTERT基因的质粒pIRES2-EGFP-hTERT分别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DPC,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连续传代培养.应用反转录(RT)-PCR法检测hTERT mRNA的表达,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未转染DPC和空载体转染细胞(DPC-EGFP)无hTERT 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为阴性;而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细胞(DPC-hTERT)稳定表达hTERT mRNA,同时端粒酶活性转为阳性.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能够激活体外培养人DPC的端粒酶,为建立永生化细胞系奠定基础.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