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SUMF1及SUMF2对硫酸酯酶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蕾(综述);梁红艳;姜晓峰(审校)

    硫酸酯酶作为硫酸酯类分解代谢酶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其活性出现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硫酸酯酶的活性需要一个独立的翻译后调节,这个调节由硫酸酯酶的一种调控因子硫酸酯酶调控因子1(SUMF1)来完成。研究发现,硫酸酯酶具有另一种调控因子 SUMF2。其中 SUMF1既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又存在于真核生物中,SUMF2只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两者对硫酸酯酶的活性调节对生物体内硫酸酯类代谢有着深远的影响。该文对硫酸酯酶、SUMF1和SUMF2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微RNA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艳婷;喻才元(综述);周宇(审校)

    微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对靶基因信使 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进而调节基因表达。 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症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iRNA在炎症及相关疾病中表达异常,并通过调节多种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该文对miRNA与炎症及其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等)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Stra8在精子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仕昆;郭佳倩;郑哲;王建军(综述);郑英(审校)

    Stra8基因的表达具有发育阶段性,且仅表达于减数分裂前的生殖细胞,它在生殖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进行穿梭。视黄酸是维生素A的一种代谢产物。视黄酸可促进生殖细胞中Stra8基因的表达。维生素A缺乏小鼠精子发生停滞,生殖细胞退化,雄性小鼠不能生育。目前对于 Str8a 表达调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视黄酸相互作用的机制,但Stra 8在精子发生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B10细胞的研究现状

    作者:车玉兰;代佳音(综述);毕良佳;林江(审校)

    B 细胞中存在对免疫应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的调节性B 细胞( Bregs)。 Bregs具有抗原特异性并可通过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影响T细胞的活性和其介导的炎症反应。而B10细胞所产生的IL-10是B细胞产生IL-10的主要来源。因此,B10细胞在炎症、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B10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上的研究将是免疫学领域中的重要的进步。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余家静(综述);李志军(审校)

    随着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的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的存活率逐渐上升,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骨质疏松症作为 SLE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 SLE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继发严重骨折,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 SLE并发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充分认识SLE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SLE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予以综述。

  • 脂肪干细胞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关节软骨研究进展

    作者:朱江(综述);马洁(审校)

    关节软骨容易受到损伤,而且缺乏自我修复的能力,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体脂肪干细胞联合富血小板血浆( PRP)修复关节软骨疗效显著。干细胞是尚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骨、软骨和脂肪等细胞分化;PRP是高度浓缩的血小板提取物,含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将干细胞与PRP联合应用,双重强化了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且来源自体,安全可靠。

  • COPD患者病情变化与瘦素及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唐华林(综述);刘建红(审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的慢性肺部疾病,患病率高,但可预防和治疗。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类。 COPD 患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体质量减轻,这与血清瘦素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相关,且瘦素可能是 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性标志物并可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该文就COPD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COPD患者的病情变化与血清瘦素及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予以综述。

  • 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邱戌旦(综述);朱益民(审校)

    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它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FokⅠ、BsmⅠ、ApaⅠ和TaqⅠ与多种疾病发生均有关联。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所开展的 VDR 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结核病、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发现 VDR基因多态性存在较大的种族差异,并可能受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的影响。 VD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骨-软骨交互作用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洁(综述);王瑞辉;寇久社(审校)

    骨关节炎( OA)进程中,为适应局部生化环境及生物信号的改变,由软骨及软骨下骨构成的关节功能单位经历了不可控制的分解及合成代谢的重构过程。软骨及软骨下骨信号分子的交互作用使两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生血管及微裂隙的形成为骨-软骨间分子通讯提供结构基础。 WNT、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可能是构成OA中骨-软骨交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 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凌美蓉;邓星奇(综述);单红卫(审校)

    脓毒症是指由严重感染、创伤、手术、烧伤、休克等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往往由机体炎症失控或过度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处于该状态,即使原发致病因素减弱或者消除,仍可能伴有持续的炎症反应,甚至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目前认为,脓毒症的本质是致病微生物感染机体造成失控的炎症反应与免疫紊乱。改善脓毒症免疫紊乱已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方向。深入探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免疫调节措施,可为其预防和治疗开拓更广阔的思路和更合理的方案。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新进展

    作者:朱义超;孙洁;修光辉;潘兴华(综述);凌斌;朱光旭(审校)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是当今危重症医学研究的重点,因病死率极高,研究其发病机制是有效治疗的根本,建立可重复性经济标准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基础。国内外对 MODS的研究方向不同,所依据的模型制作原理也不尽相同,因此其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也有较大差别。该文对MODS的相关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及优缺点予以综述,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巫洪坤(综述);梁贵友(审校)

    间充质干细胞( MSCs)是一类具有向广泛组织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移植、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具有广泛前景。近年来干细胞替代疗法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热点。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MSCs移植具有修复和改善心肌细胞及心血管细胞的能力。在临床研究中,MSCs能有效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诱导心肌重构,降低梗死面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对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支气管哮喘外周血中IL-16和MCP-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白军林;陈佩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6(IL-1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横山县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急性发作期组,3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缓解期组,另外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将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组(18例)、轻度组(12例)。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16、MCP-1水平,并对血清中IL-16、MCP-1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程、哮喘严重程度、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 IL-16、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 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 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中重度组血清IL-16、MCP-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健康对照组(P<0.05);轻度组患者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 IL-16、MCP-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血清 IL-16、MCP-1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病情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L-16、MCP-1在哮喘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外周血中IL-16、MCP-1的水平与哮喘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 脂肪乳剂联合肾上腺素对布比卡因中毒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孙保中;杨希营;隽兆东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联合肾上腺素对布比卡因中毒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绵羊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肾上腺素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布比卡因建立心脏毒性模型,其中肾上腺素组给予单次静脉注射25μg肾上腺素治疗,联合组给予30%的脂肪乳剂后静脉注射25μg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中毒羊在布比卡因注射前(T0)、中毒造模成功时(T1)、停止输注布比卡因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60 min (T5)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 MPAP)]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中毒后 MAP 恢复至布比卡因注射前80%时所需的时间(T80%MAP)。结果联合组心排出量、MAP、心率在 T1下降,T2即大幅度升高,至 T5时基本达到 T0水平,肾上腺素组则在T1下降,从T2开始缓慢上升,至T5时较T0降低,而对照组从T1下降,T2~T5升高较缓慢,T5时较T0降低很多。 CVP在联合组T1上升,T2开始下降,并一直持续下降至T5,较接近T0水平,肾上腺素组 T1升高,T2逐渐下降,至 T5下降较联合组慢,对照组 T1~T2升高,T3~T5下降,联合组、肾上腺素组和对照组心排出量、MAP、心率、CVP在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MPAP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联合组、肾上腺素组及对照组的 T80%MAP分别为(19.5±3.4) min、(32.8±6.5) min和(41.9±6.3) min,联合组 T80%MAP的时间短于肾上腺素组和对照组( t =4.441, P=0.000;t=7.642,P=0.000),而肾上腺素组又短于对照组(t=3.158,P=0.000)。结论与单一肾上腺素相比,脂肪乳剂联合肾上腺素能更好地改善布比卡因中毒羊的血流动力学,缩短心功能恢复时间,缓解心脏中毒症状。

  • 不同吻合方式对高龄患者食管次全切除术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吴少芳;夏丽红

    目的:探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和胸腔内吻合术对高龄食管癌患者食管次全切除术术后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吻合口部位的不同分为颈部吻合组(52例)和胸腔内吻合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颈部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7%(4/52)、3.8%(2/52)、28.8%(15/52),均显著低于胸腔内吻合组的22.5%(9/40)、20.0%(8/40)、67.5%(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颈部吻合组上切端癌残留率和总切端癌残留率分别为3.9%(2/52)、7.7%(4/52),均显著低于胸腔内吻合组的17.5%(7/40)、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吻合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胸腔内吻合组(69.2%比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食管次全切除术后应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 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研究

    作者:杨红英;梁艳

    目的:探讨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西安市第九医院和西安市天伦不孕不育医院收治的80例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0例无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脐血流检测和胎心监测,记录并比较围生结局,分析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胎儿的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 S/D)≥3和胎心基线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胎儿预后不良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D≥3的胎儿出生后正常率显著低于S/D<3的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刺激胎心监测(NST)反应型胎儿出生后的正常率显著高于 NST无反应型、可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采用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具有无创性,可准确对围生结局进行预测。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探讨

    作者:凌丽;杨弟芳;谢煜;盛庭立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67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39例,B组患者28例。两组均先服用米非司酮150 mg(分5次服用),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0.4 mg阴道后穹窿上药,以后每4~6小时根据宫缩情况上药0.2 mg。 B组给予乳酸依沙吖啶100 mg经腹壁羊膜腔内注药。比较两种方法用药后宫缩开始时间、胎儿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成功率、阴道出血情况、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引产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A组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和用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别为(5.1±2.6) h、(4.4±2.1) h和(9.5±4.0) h,均较B组(19.6±5.4) h、(7.0±2.2) h和(26.7±7.3) h短(t=13.098, t=5.039,t=11.348,均P<0.01)。 A、B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出血、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配伍乳酸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均安全有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产程更短。

  •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戴小灵;侯志琴;朱兴华;何小珊;钟远辉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 PE)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CHDF)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2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38例)采用PE+综合内科治疗,B 组(42例)采用 PE +CHDF +综合内科治疗,C 组(40例)采用综合内科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变化及近期生存率情况。结果 B 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A组(68.4%)和C 组(52.5%)(P <0.01)。治疗后三组患者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B组改善程度大(P<0.01),而A组改善程度较C 组明显(P<0.01)。 B组症状改善率为100.0%,明显高于A组(73.7%)和C组(45.0%)(P<0.01)。 B组患者生存率为78.6%,明显高于A组(47.6%)和C组(35.0%)(P<0.01)。结论 PE联合CHDF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肝肾功能,提高近期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及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颖;余信利

    目的:探讨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 NAFL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片,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每次2片,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和肝功能指标、肝脏脂肪含量,并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0.9) mmol/L比(5.0±0.9) mmol/L,(1.2±0.3) mmol/L 比(4.7±0.5) mmol/L,(1.39±0.17) mmol/L 比(2.59±0.33) mmol/L,(5.4±0.7) mmol/L 比(6.3±1.1) mmol/L,(8.0±2.1) mmol/L 比(9.3±1.7) mmol/L,(7.0±0.7)%比(7.6±1.0)%,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17±0.21) mmol/L 比(1.01±0.23) mmol/L,P<0.01];观察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体质指数、肝脏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9±9.4) mmol/L 比(38.9±11.5) mmol/L,(35.6±6.7) mmol/L比(41.8±7.3) mmol/L,(22.4±3.8) kg/m2比(24.2±3.9) kg/m2,(55.3±4.3)%比(56.2±3.2)%,P <0.05或 P <0.01]。治疗12周后观察组 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76.5±21.7)%比(63.1±20.4)%,(2.6±0.5)比(3.2±0.6),P <0.05或P<0.01]。结论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能够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脏内脂肪沉积、纠正血脂异常等方面,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向珍;敖萍萍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采用5分法对甲状腺结节弹性图像进行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弹性超声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诊断学评价效能。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88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为69个,占78.4%,恶性结节19个,占21.6%。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90.1%,高于二维超声的85.2%和48.6%。超声弹性成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88)大于二维超声的曲线下面积(0.74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不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贤斌;吴海丽;肖艳林

    目的:比较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FESS)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 CRSs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4例CRSsN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112例。药物治疗组采用综合药物治疗,每日喷施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200μg,每日口服克拉霉素片250 mg,每日口服3次黏液溶解促排剂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每次300 mg;综合治疗组采用 FESS结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症状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结果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101/112),综合治疗组为93.8%(105/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VAS总评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1.1±0.5)分比(2.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心理健康、躯体功能及SNOT-20总评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13.0±0.8)分比(15.1±6.2)分、(11.0±1.3)分比(15.8±5.1)分、(12.3±2.3)分比(19.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药物治疗组满意率为86.6%(97/112),综合治疗组为98.2%(11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S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 CRSsNP的总体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和时间均优于单独药物治疗,综合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 体位改变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影响及拉坦前列素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倪学霞;许丽娟;翟亚楠;谢飞;伦敏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患者的影响及拉坦前列素( L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于张家口市第四医院进行诊治的33例 PO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正常眼压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其晨起坐位、仰卧位90 min后及再次转变为坐位15 min后眼内压( IOP)的改变情况,对比测定结果。进一步对 POAG患者应用0.005%LP进行治疗,根据IOP值变化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 POAG患者初坐位、卧位及终坐位时IOP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 POAG患者初坐位、卧位及终坐位时的 IOP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OAG患者应用0.005% LP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体位改变对POAG患者IOP影响较大,临床监测过程中应注意不同体位对患者疾病进展产生的影响,0.005% LP虽不能消除体位改变对IOP的影响,但可以降低影响水平。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丁涛;张士辉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齐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94例CVA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剂吸入治疗,每次1 mg,每6~8小时1次,必要时辅助以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每日3次,疗程为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睡前口服1次,疗程为8周。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肺功能指标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 及日间和夜间的大呼气流速绝对值]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下降明显,转化生长因子β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在小儿CVA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降低患儿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

  • 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学平

    目的:探讨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AA)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PTLD)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解放军第第一八七中心医院诊治的142例儿童AAA患儿,所选患儿均常规应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 T淋巴细胞球蛋白+全身放疗的组合治疗方法,经过allo-HSCT后,患儿应用甲氨蝶呤和环孢霉素来对植物抗宿主病进行预防。对于移植后外周血Epstein-Barr病毒( EBV)-DNA拷贝数不断升高的患儿,首先应用利妥昔单进行治疗。当确诊为 PTLD 时减少或者停止应用免疫抑制剂。结果 AAA 患儿进行allo-HSCT 后PTLD发生率为4.2%,患儿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热,同时可见淋巴结及扁导体肿大,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无效果。其中有4例患儿经过移植后对外周血 EBV-DNA拷贝数进行监测,在出现PTLD前均存在拷贝数持续升高的现象,同时进行第一次利妥昔单治疗后拷贝数仍然不断升高。6例 PTLD患儿中有4例治疗有效,到目前位置仍然无任何疾病;2例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出现 PTLD的第34、96日死亡。结论 PTLD是AAA患儿进行 allo-HSCT 后很少见到的一种并发症,但一旦发病病死率较高;对患儿外周血EBV-DNA拷贝数进行动态监测,对诊治有一定的帮助;提前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有助于降低PTLD患儿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nup88、Ataxin-3和PTEN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建波

    目的:检测核孔蛋白复合体蛋白88( nup88)、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相关蛋白3( Ataxin-3)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 PTE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探讨三者的表达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平山县人民医院外2科103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68例正常结肠黏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 nup88、Ataxin-3和 PTEN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nup88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1.8%(74/103)比20.6%(14/68)],观察组中 Ataxin-3和 PTEN 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5.0%(36/103)比82.4%(56/68),19.4%(20/103)比73.5%(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nup88、Ataxin-3和PTEN的表达在不同 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癌结节及脉管浸润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nup88、Ataxin-3与PTEN的表达无相关性( 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nup88、Ataxin-3和 PTEN 异常表达,但是三者不具有协同作用,3种蛋白可能是通过各自的通路发挥促肿瘤进展的作用。

  •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进军

    目的:探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农垦三亚医院长期住院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1580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 HAP 分为 HAP 组和非 HAP 组,分析 HAP 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HAP 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 HAP 发病率为5.6%(89/158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以上、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胸腔积液、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均为HAP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HAP发病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

  • 可溶性CD105和新蝶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浩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05( sCD105)和新蝶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随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72例。根据病情的不同将72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46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 组,26例);另选择同期5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46例 AMI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8例患者存在 ST段抬高( A组),28例患者未存在ST段抬高( B 组)。统计受试者血清 sCD105、新蝶呤水平。结果ACS组血清sCD105、新蝶呤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82±3.82)μg/L 比(5.91±1.21)μg/L、(153.52±9.27)μg/L比(82.67±4.78)μg/L,P<0.05]; A组血清sCD105、新蝶呤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20±4)μg/L比(16±4)μg/L、(158±10)μg/L比(154±9)μg/L,P<0.05];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清sCD105、新蝶呤水平均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显著降低[(17±4)μg/L比(9±3)μg/L、(154±9)μg/L比(71±7)μg/L,P<0.01],血清 sCD105与 ACS呈正相关(r=0.392, P=0.009);血清新蝶呤与 ACS 呈显著正相关(r=0.381,P =0.012);血清 sCD105、新蝶呤与烟龄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sCD105与血清新蝶呤呈明显正相关(r=0.435,P=0.008)。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中sCD105、新蝶呤表达水平较高,血清sCD105、新蝶呤与ACS发病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 1,25(OH)2 D3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hs-CRP、MMP-9的关系

    作者:宫武装;薛慧芳;陈宁;白波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1,25-二羟基维生素 D3[(1,25(OH)2D3]的水平及与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就诊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纳入者血清中的1,25(OH)2D3、hs-CRP和MMP-9水平。结果病例组1,25(OH)2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hs-CRP和 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1,25(OH)2D3水平与hs-CRP及MMP-9呈负相关(r=-0.679,-0.597,P<0.01),而hs-CRP与MMP-9呈正相关(r=2.78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1,25(OH)2D3、hs-CRP和 MMP-9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的炎性变化有关。

  • 耐药性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春霞;郑维红;刘肇绩;张岱威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发生耐药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12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耐药性癫痫和控制良好癫痫患者各46例,比较两者在病程、发作类型、病灶、颞叶起源、脑炎病史等指标间的差异,并用 Logistic回归研究相关差异指标评估有无病灶的耐药性癫痫患者的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颞叶起源异常放电(P=0.011)、是否有颅内病灶(P=0.044)以及具有脑炎病史(P=0.040)是耐药性的危险因素,总病程( P=0.012)和有颞叶起源放电( P =0.015)是无病灶癫痫患者耐药性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针对有颅内病灶、颞叶起源异常放电和脑炎病史的癫痫患者,需考虑耐药性癫痫的可能,以早期干预,早期规范治疗,避免耐药性发生。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

    作者:邓敏;冯增光

    目的:比较持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两种复合麻醉方法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择期在湘潭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或直肠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25例和舒芬太尼组25例。舒芬太尼组的效应室浓度为0.4μg/L,丙泊酚血浆浓度为4 mg/L。术中调整丙泊酚浓度在4 mg/L,间断注射罗库溴铵,并在术前40 min停止输入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的效应室浓度为4.0μg/L,过程与舒芬太尼组相同,并在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恢复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苏醒时间及导管拔除时间显著短于舒芬太尼组患者[(9.3±4.1) min 比(16.8±8.2) min、(12.5±2.3) min 比(22.6±3.8) min,P<0.01],但麻醉苏醒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80.0%比36.0%, 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时,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方式患者比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患者恢复质量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 G-CSF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学鹏;杨凯;陈鹏;刘兵;张媛;王芳;郭智;刘晓东;楼金星;陈惠仁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白血病患者4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次缓解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二次缓解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三次缓解4例、混合细胞白血病6例,加速期慢性髓系白血病4例,予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每次输注细胞量逐级增加,每次输注间隔4周。观察供者输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疗效,并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再次完全缓解24例,未缓解16例。输注后,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6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9例,未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 G-CSF 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对白血病复发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

  •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金涛;王晓锋;陈浩漩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轻-中度远端成人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轻-中度远端成人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5例,采用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5例)和西医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急性期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灌肠剂为甲硝唑(无糖)100 mL+氢化可的松100 mg,缓解期用自制中药灌肠方(生地榆30 g、仙鹤草30 g、白茅根30 g、白芨15 g、苦参15 g、黄芩10 g、枯矾10 g、冰片3 g)灌肠;西医组:急性期口服美沙拉嗪,灌肠剂为甲硝唑(无糖)100 mL+氢化可的松100 mg,缓解期联合美沙拉嗪口服、灌肠。所有病例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记录并分析两组病例用药时程、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医药费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用药时程[(27.5±2.7) d 比(28.4±3.3)d]、有效率(93.3%比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医药费用均显著低于西医组[6.7%比25.0%,(543±11)元比(1120±8)元,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用于轻-中度远端成人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济、安全、有效。

  • 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

    作者:范丹;冯湘生;曹妃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在临床控制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汝城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76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8例。对照组单用西格列汀治疗每次50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卡波糖口服治疗,每次100 mg,每日1次。经3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176/1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155/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血清C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药物性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降低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胰岛功能。

  •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作者:曾玮

    目的: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荆州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77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VC组(40例)和SIMV组(3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后呼吸力学指标及并发症。结果PRVC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SIMV组(73.0%)(P<0.05);PRVC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及SIMV组治疗后(P<0.05或P<0.01),PRVC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30±12) mmHg (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治疗前[(117±11) mmHg,P<0.05]及SIMV组治疗后[(122±12) mmHg, P <0.01];PRVC 组患者治疗4 h、2 d 后气道峰压[(27±8) cmH2O,(23±7) cmH2O]均显著低于SIMV组[(36±9) cmH2O,(33±10) cmH2O,P<0.01], PRVC组和SIMV组患者治疗2 d后每分钟通气量[(6.07±1.54) L/min,(6.37±1.74) L/min]和平均动脉压[(9.3±3.3) cmH2O,(9.7±3.6) cmH2O]均明显低于治疗4 h后[(7.95±2.23) L/min,(8.01±2.20) L/min;(12.9±3.3) cmH2O,(13.1±3.2) cmH2O,P<0.01],但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VC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 SIMV 组(24.3%)(P<0.05)。结论 PRVC治疗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气道峰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慧芬;任占云;宗惠花;赵彦平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65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联合组给予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多巴丝肼起始剂量为每日250 mg,大时可加至750 mg,每日分3~4次用药;盐酸普拉克索起始剂量为每日0.375 mg,每周加量1次,每次日剂量增加0.75 mg,每日大的剂量为1.5 mg,每日3次)。对照组单独给予多巴丝肼治疗,用法参照联合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情况,并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 UPDRS)运动检查部分( Part Ⅲ)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UPDRS 评分为(18±5)分,优于治疗前的(30±5)分和对照组的(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功能改善(10 m折返步行时间除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作者:曹健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为进一步诊断及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潞河教学医院就诊90例高血压(高血压组)患者和10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连续24 h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进行动态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在白天、夜间以及24 h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组白天、夜间24 h收缩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40.2±9.5) mmHg (1 mmHg =0.133 kPa )比(122.5±4.9) mmHg、(151.6±17.6) mmHg比(121.7±4.8) mmHg、(143.1±9.8) mmHg 比(119.8±4.0) mmHg],(均P<0.01);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高血压组患者的血压存在昼夜波动,夜间收缩压相对较高[(151.6±17.6) mmHg 比(140.2±9.5) mmHg](P<0.01),但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而正常对照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较正常者明显升高,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因此要加强对夜间收缩压的控制,并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防止血压升高所带来的心血管事件。

  • 发作性睡病研究进展

    作者:郝茂林;商笑(综述);杜怡峰(审校)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经过不断研究,发作性睡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该病与HLA-DQB1*06:02基因和下丘脑分泌素密切相关,同时2个新的易患基因也已明确。诊断标准的制订更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一些新药的研制成功和给药方式的改进也提高了发作性睡病的疗效。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发作性睡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好的实验依据。

  • 重症医学科中严重创伤患者隐匿伤诊断进展

    作者:李昶(综述);杨万杰(审校)

    多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使创伤更加复杂。严重创伤患者多因合并重要器官损伤而出现漏诊。不同部位的漏诊可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发生可见于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特别是ICU内此类患者因其自身常伴发意识障碍或应用镇静治疗而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文献报道了漏诊发生的原因,表明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漏诊发生。

  • 减肥手术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力园;李东浩;康军聪(综述);宋光耀(审校)

    全球肥胖的发病率在近几十年中持续增长,尽管人们试图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干预,育龄女性在孕期肥胖者仍占20%,肥胖女性妊娠几乎可以导致所有产科并发症的增加,并且造成胎儿的先天异常和宫内异常生长。由于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局限性,减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肥胖和减少孕期肥胖相关并发症有效的方式。对于特定类型的并发症,减肥手术后的怀孕似乎比孕期肥胖更安全。

  • 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雯(综述);薛希均(审校)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突发性聋)为耳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病因学说较多,公认的为内耳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但由于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治疗方法多样,且多具盲目性,无法评价其疗效。因此,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年龄、性别、伴发症状、合并2型糖尿病、听力学表现、治疗方法等因素对突发性聋的预后影响予以综述。

  • 尿酸代谢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南竹(综述);贠相华(审校)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近年来提出的氧化应激及自由基损伤学说认为,氧自由基生成与清除间的不平衡是诱发 AD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尿酸是内源性过氧化氮清除剂,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但在血尿酸水平过高时,其又有促氧化特性,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这说明尿酸水平可以作为一个敏感指标,反映A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

  • 肝活检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陶森(综述);郭卉(审校)

    肝组织活检是对各种肝脏疾病的性质判定及严重程度评估的金标准。近年来肝活检术在肝病患者诊治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报道颇多,表明其对肝损害病因判定、占位性病变性质判定等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从携带者到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判定有重要作用。该文将介绍肝组织活检的方法与安全性以及肝损害病因判定,重点介绍肝组织活检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

  • 作者投稿须知

    作者:

    关键词:
  •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的特点

    作者:李冠华(综述);乔晟;李月川(审校)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 ITBA)是一种相当少见的曲霉菌相关的肺部疾患,仅在一小部分患者中单独的或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IPA)存在,或者是存在于IPA的早期。曲霉菌可以导致各种致命的呼吸道曲霉菌病。免疫功能正常者同样可以罹患呼吸道曲霉菌感染。 ITBA的放射学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当临床怀疑曲霉菌累及呼吸道时应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ITBA的确诊依据是曲霉菌侵袭深及受累呼吸道的基膜。 ITBA的预后更多的依赖于基础疾病情况而不是曲霉菌呼吸道受累的形式,更大程度上是由感染宿主的免疫状态所决定的。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曲霉菌
  • 低氧性肺静脉收缩及重塑

    作者:徐磊(综述);付秀华(审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合并肺动脉高压( PH),逐渐发展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泡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和重塑是PH形成的原因。肺血管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长期以来,肺动脉在PH发病中的作用受到关注,而肺静脉受到忽视。研究表明同肺动脉一样肺静脉在低氧时也会出现肺静脉的收缩和重塑,低氧时肺静脉在PH形成中的作用值得思考。

  • 放射性膀胱炎的诊治进展

    作者:段晶晶(综述);孔为民(审校)

    放射性膀胱炎可分为三度,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膀胱镜检查。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膀胱炎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轻度采用保守配合高压氧治疗;中度采用膀胱冲洗联合经尿道电凝止血治疗;重度采用经尿道电凝止血联合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医用三氧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可应用于重度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该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放射性膀胱炎的诊治进展予以综述。

  • CBP基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桂香;李致玲(综述);周栋(审校)

    Src羧基末端激酶结合蛋白( CBP)是一种一次性跨膜蛋白,具有乙酰转移酶的活性。它能通过乙酰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方式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和介导多种转录因子的生成,从而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以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病理生理变化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该文通过概述 CBP与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及淋巴瘤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 survivin在肝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璐蓉;黄晓丹(综述);季国忠(审校)

    survivin 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成员,具有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特点。研究发现, survivin 参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抑制及血管形成,对肝癌的辅助诊断、转移判断、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方法,如反义寡核苷酸技术、RNA干扰技术等特异性地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抗肝癌效应,因此认为以survivin为潜在的基因靶点作为肝癌治疗的新思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致瘤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傅点;王玲;田丰(综述);程文(审校)

    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的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 CHD1L)是一种新近被证实与在许多实体瘤中表达增多的致癌基因,它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q21区。 CHD1 L在肝细胞癌和其他肿瘤中的功能性研究提示,该基因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可以引起细胞增殖、调节G1/S过渡期并且可以抑制细胞凋亡。 CHD1L活化的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凋亡蛋白Nur77,或通过上调CHD1L调控的靶基因(如ARHGEF9、SPOCK1或TCTP)受体以激活蛋白激酶B通路,从而干扰细胞死亡程序。 CHD1L目前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可独立评价一些实体性肿瘤进展、预后以及生存率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的对CHD1L的认识在将来也许可以激励大家进行对一些特定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

  • 躯干四肢软组织肉瘤的放疗

    作者:刘长青(综述);方志伟(审校)

    保留功能的手术结合放疗是躯干四肢软组织肉瘤标准的综合治疗模式。术后放疗能够防止局部复发,对于高危患者还能延长生存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辅助治疗方法,但长期纤维化、水肿、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高。术前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与术后放疗相似,但手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术前和术后放疗中采用调强放疗技术,能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维持良好的肢体功能。

  • 微RNA在胰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秋文;甘平(综述);谭晶(审校)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除手术切除外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5年内生存率<5%。微RNA( miRNAs)家族在分子层面影响着RNA-RNA的相互作用,miRNA在转录后水平对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增殖、凋亡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对细胞的作用同样存在于肿瘤细胞中。近几年来已发现20种以上的miRNAs,在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化疗的敏感性中的表达存在差异。

    关键词: 胰腺癌 微RNA 诊断 治疗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现状

    作者:袁宝红;钟鉴宏(综述);袁卫平(审校)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 HCC)的主要病因,高病毒载量是影响 H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HCC的各种治疗均有激活HBV的可能性,治疗的同时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抑制病毒的再激活,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针对 HCC的治疗后持续的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肿瘤复发与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基本病因治疗,在HC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RNA干扰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大龙(综述);刘黎明(审校)

    RNA干扰( RNAi)技术是利用双链 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信使 RNA,从而阻断特定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与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相比,RNAi技术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是更有效的方法。目前,RNAi技术是肿瘤基因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技术,它抑制癌基因表达及肿瘤血管生成,沉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肿瘤耐药相关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吸烟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

    作者:谢文剑(综述);陈绍良(审校)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延缓动脉阻塞性疾病的病情发展,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Framingham 心脏研究结果显示,每日吸烟10支,能使男性心血管病死率增加18%,女性心血管病死率增加31%。但是,近几个随机对照试验亚组分析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更能显著地从氯吡格雷中获益。该文回顾了相关的医学文献,就吸烟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效的不同影响进行综述。

  • H2受体拮抗剂预防低剂量阿司匹林相关上消化道损伤的研究

    作者:莫晨(综述);徐铭宝(审校)

    随着低剂量阿司匹林(LDA)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中的广泛应用,LDA相关上消化道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质子泵抑制剂( PPI)能够有效预防 LDA相关的上消化道损伤,但长期应用PPI的不良反应、价格及其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使PPI的预防作用受到质疑。传统的抑酸药物H2受体拮抗剂( H2 RA)再次受到关注。该文就H2 RA对LDA相关上消化道损伤的预防效果及与PPI的疗效比较予以综述。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廖倩(综述);黄伟华(审校)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位于膀胱颈的下方,包绕着膀胱口与尿道结合部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是中老年男性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典型症状为排尿不适,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而对于早期有临床症状或年龄偏大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BPH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该文对5α-还原酶抑制剂、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植物药、中成药等药物治疗BPH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 自噬调控剂研究进展

    作者:郑晓凤(综述);马蓉霞(综述);张方信(审校)

    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经溶酶体介导的对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降解、维持细胞内环境自身稳定的过程,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它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进程以及炎症、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多数情况下,自噬对细胞或机体是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但有时也可以导致细胞的死亡。近几年来,自噬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而自噬调控剂的研发也应运而生。自噬调控剂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有望通过对其的深入研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方法。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游达礼(综述);胡善友(审校)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氯吡格雷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案。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均经肝脏酶代谢,联合应用时,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与氯吡格雷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氯吡格雷的药物代谢与药效特征,甚至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该文从氯吡格雷的药物代谢、临床疗效、临床评价等方面,依据现有研究文献,对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郭茹茹(综述);曹兰芳;孔宪明(审校)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累及多关节且进行性破坏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的紊乱在疾病的演变中起重要作用。用于治疗 RA的非甾体消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均只降低疾病活动度以及诱导缓解,而不能完全控制关节破坏。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辅助治疗,其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在 RA中的应用备受关注,为 RA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视频喉镜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靳皓(综述);陈萍(审校)

    视频喉镜可提供更佳的声门视野,并可将插管过程呈像于显示屏上,增加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所需的插管条件更易于实现,获得更高的困难插管成功率,更短的学习曲线,正逐渐成为一线插管用具,在手术室、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得到广泛的使用,但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视频喉镜可供选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困难气道。

  • 腹腔镜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龙结根(综述);徐永鸿(审校)

    在胃癌手术中,过去以开腹手术为主,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与进步,腹腔镜胃癌手术得以广泛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疗效得到证实,已是Ⅰ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对于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疗效仍需要临床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及相关基础研究得出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未来微创胃肠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进展

    作者:庄晓泉(综述);王焰(审校)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随着手术经验的逐渐积累和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其较快的术后恢复过程及其潜在的微创优势、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学疗效已被学术界认可。临床应用已从早期胃癌逐渐扩大到进展期胃癌,但运用在进展期胃癌尚有争议。其争论焦点在于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量;腹腔镜相关的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等。该文就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2009~2013年《医学综述》在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指标与排名情况

    作者:

    关键词: 医学综述 期刊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