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类疫苗接种时间表(0~3岁)

    作者:栾兆琳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功能:乙型肝炎疫苗是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此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从而控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流行.乙型肝炎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给儿童接种的疫苗.不良反应:很少有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个别人可能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微痛.24小时内即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有严重反应需及时诊治.

  •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免疫功能分析

    作者:魏玲玲

    目的 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的免疫功能.方法 初筛1024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选取无血清标志物个体行常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45d后检查HBV血清学,18例疫苗接种后HBsAb阳性者为应答组,22例HBaAb阴性者为无应答组,10例为接种疫苗者为对照组,对比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5名无任何血清标记物,病毒携带率为1.7%;应答组CD4+ CD60+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1.81±1.3)%,无应答组、对照物分别为(0.64±0.4)%、(0.56±0.4),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对照组与无应答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与Ts细胞活性增加及Th细胞早期活性不足有关,与IFNr分泌不足无关;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的负性调控受CD4+CD25+ Fox3Treg影响.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郭铁志;韩立新;罗研;陈忠明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市一级以上医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发肝癌患者9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并发肝癌与糖尿病、长期饮酒史、不良饮食、HBV DNA(+)、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谷草转氨酶(AST)、肝癌家族史、其他肿瘤家族史和未抗病毒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长期饮酒史、不良饮食、HBV DNA(+)、HBSAg(+)、抗-HBe(+)、肝癌家族史、未抗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存在较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给予密切关注,早期行抗病毒治疗.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N-糖基化修饰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作者:夏正林;萧金丰;王汉宁;陈开运;贺轲;段小鹏;陈京龙;向国安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arge surface protein of HBV,LHBs)N-糖基化修饰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LHBs基因进行单点突变,检测野生型LHBs和突变型LHBs对内质网应激和EAED路径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检测LHBs与多种泛素链的结合状态,确定LHBs的糖基化基序.结果 LHBs N-糖基化修饰与内质网应激有关.N15S、N123S、N177S位点突变的LHBs可以诱导L02细胞过表达EDEM.野生型LHBs和突变型LHBs均包含有P62衍生的UBA结合域.结论 LHBs N-糖基化修饰可以调节内质网应激.N320K可能是LHBs N-糖基化修饰的关键位点.

  • 乙肝病毒感染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间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宏杰;张凤久

    目的 探讨研究乙肝病毒(HBV)感染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4例资料完整的HBV相关肾炎(HBV-rel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患者的血清病毒学、肾脏及肝脏病理学和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 124例血清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患者中,HBV-GN的发生率69.49%,男性发生率(45.0%)显著高于女性(24.49%),P<0.05.血清HBeAg阳性组HBV-G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HBV DNA定量>105 copies/mL组HBV-GN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定量<105 copies/mL组.HBV-GN患者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组之间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内生肌醉清除率均无显著差异.血清HBV DNA定量>105copies/mL组与定量< 105 copies/mL组之间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亦无显著差异.HBV-GN患者肾组织局部HBcAg沉积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感染及其复制状态与HBV-GN的发生密切相关;但HBV的复制状态可能并不明显影响HBV-GN患者肾、肝组织的病变程度.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性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段海萍;王侠

    目的 通过对比,探讨了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的疑似乙型肝炎患者80例,抽取空腹血液样本后都分别进行乙肝病毒以及核心抗体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78例,检出率为97.5%;而ELISA检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76例,检出率为95.0%,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于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与IgG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0%和70.0%,而ELISA法检测两种抗体的阳性率则分别为18.8%和20.0%,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乙肝核心抗体IgM与IgG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法(P<0.05).ELISA法检出HBc-IgM的低限为0.135 IU/ml,检出HBc-IgM低限为0.143 IU/ml;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HBc-IgM低限为0.032 IU/ml,检出HBc-IgG低限为0.038 IU/ml.结论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乙型肝炎检测中具有高的检出率,尤其对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的检测敏感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感染患者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研究

    作者:黄林君;李飞;李晓琳;廖辉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感染者行剖宫产手术时应用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产行剖宫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感染患者及非HBV感染的孕妇各35例为研究对象,记为携带组、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回顾性研究,记录三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及置管时的出血情况.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效果、低血压发生率、心率减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组与HBV携带组的置管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HBV感染组与HBV携带组的置管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BV携带及感染患者行剖宫产时,应用硬膜外麻醉,其麻醉效果与未感染HBV正常人麻醉效果基本相同,但HBV携带及感染患者置管出血率高于常人,应引起临床重视.

  • 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荣军;徐春霞;王健;杨小丽;李焱;赵平;付丽;向洪志

    目的 探讨苦参素注射液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保肝及控制转氨酶水平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IL-10及DNA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FN-γ、IL-10及DNA水平下降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下降幅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NA及Hbe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患者DNA及HbeA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降低血清IFN-γ、IL-10及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体内复制作用,促进肝功能不断好转,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

  • HBV感染者HLA-Ⅰ类和HLA-Ⅱ类基因单倍型分析

    作者:王洪岩;程梅;刘宇;李兴库;张淑云

    目的 本研究对黑龙江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和Ⅱ类基因单倍型分析,并结合HBV-C2亚型探讨其与HBV感染者终清除病毒和慢性持续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230个HBV感染者与210个健康无血缘关系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HLA等位基因分型和单倍型的连锁分析.结果 本地区常见的单倍型是A*02-B*40.A*02-DRB1*08,A*02-DRB1*09,A*02-DRB1*12,A术11-DRB1*15,A*24-DRB1*09,A*33-DRB1*07,B*13-DRB1*12,B*15-DRB1*15,B*40-DRB1*08,B*40-DRB1* 09,B*51-DRB1* 09,B*51-DRB1*15,和A*02-B* 15-DRB1* 09携带者可能更易于感染HBV,而A*24-B*13,B*13-DRB1*09,A*02-DRB1*07,A*33-DRB1*13,A*33-DRB1*15,和A* 02-B* 40-DRB1* 15可能保护机体免受HBV感染.另外A*02-DRB1* 12可能还与病毒持续慢性感染相关.感染HBV C2亚型病毒后,A*24-DRB1* 14,B*15-DRB1* 04,A*02-B* 15,A*02-DRB1* 15和A*02-B15-DRB1* 09携带者可能伴有急性的临床发作过程并终清除病毒.结论 本研究报道了HLA单倍型与HBV感染亚型与感染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对HBV的潜在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乙肝病毒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关联研究

    作者:王琦侠;李建英;倪庆仁;戴进前;郭亮;闫永平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发病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合并HBV感染DLBC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中心、以医院为基础的1∶4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初治DLBCL患者410例,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6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乙肝五项,比较组间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HBV感染组与未感染组DLB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异同.结果 DLBCL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68% vs4.57%,P<0.01),OR值为3.03(2.09-4.40);抗-HBc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1.22% vs38.48%,P<0.01),OR值为1.68(1.35-2.09).DLBCL患者中,HBV慢性和既往感染者<45岁年龄所占比例明显多于未感染组(P<0.01),HBV慢性感染者的肝功受损比例较高(P<0.01),而且HBV慢性和既往感染者在肿瘤细胞起源上与未感染者存在明显差异(P<0.01),常见累及部位为淋巴结和脾脏.结论 HBV可能是DLBCL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HBV感染的DLBCL患者肿瘤细胞起源以生发中心型多见;化疗时需要密切监测其HBV血清学和肝功变化.

  • 乙型肝炎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君;唐霓;黄爱龙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之一,对慢性乙型肝炎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彻底的解决方案,HB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它决定病毒能否成功感染细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病毒表面具有"细胞识别蛋白",在宿主细胞表面则有相应的靶细胞受体.病毒侵入特定细胞的首要步骤是病毒颗粒与其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HBV具有严格的宿主易感性和嗜肝细胞性,感染早期存在于HBV外膜的抗原特定肽段与肝细胞上特异受体识别并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启动HBV的复制周期.因此病毒的受体是HBV进入肝细胞的门户,阻断HBV与其受体的结合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途径之一.迄今为止,多数病毒与其细胞受体的关系得到了鉴定,对HBV虽然报道了很多可能起作用的受体,但至今仍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受体起关键作用.本文就HBV的受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受体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任来峰;申元英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HBV基因型与其危害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有多种HBV基因型分型方法,包括核酸测序、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单克隆抗体ELISA法、型特异性引物-PCR法、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线性探针分析(Line probe assay,LiPA)基因分型法、实时定量PCR-解链曲线分析(Real-time PCR and melting curve analysis)等.这些基因分型方法在HB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中各有优缺点.

  •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研究现状

    作者:卿玉玲;任红

    由于HBV感染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只感染人及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使乙型肝炎的研究一直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小鼠出生前就能在内源性HBV启动子的控制下,主要在肝脏内持续转基因表达,在肝细胞内没有HBsAg积累,也没有肝细胞病变,HBsAg以亚病毒颗粒的形式以9 000ng/ml的浓度分泌入血[1].这些小鼠对高水平的循环抗原耐受,不产生抗HBs,可被用作HBV慢性携带状态模型.本文对HBV转基因小鼠转基因表达、免疫耐受及打破免疫耐受的机理等作一简要综述.

  • 乙肝病毒cccDNA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涛;高英堂;韩涛

    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HBV的原始复制模板,对乙肝病毒的复制及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有关cccDNA的常用检测方法、不同标本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报道.

  • 乙肝病毒诱导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作者:顾炜;彭志海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发病率和HBsAg阳性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相关性.同时还显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群中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度为非感染人群的100倍以上.

  •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冼永超;程书权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依然是现阶段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有近4亿感染者为慢性HBV携带者,中国病例约占30%[1].HBV感染可导致急、慢性乙型肝炎,同时还是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高危因素.如何有效控制HBV感染仍是一个国际性难题[2],而HBV基因类型的甑别则成为对HBV的研究热点.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作者:翟芸;周钢桥;贺福初

    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可将乙型肝炎病毒(HBV)分为至少8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别命名为基因型A至H.近来的研究显示,不同的HBV基因型之间在致病性和病毒特性上可能存在差异,并且由此可能影响病毒的致病过程和治疗的疗效或预后状况.因此,确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的基因型对于HBV感染后疾病进展的风险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HBV基因型与HBeAg的血清转换、HBV感染后疾病严重程度、HBV感染后的慢性化以及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因转染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向维;张薛磊;丁馨;陈松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引起的严重危害我军广大官兵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着部队的有生力量,而HBV 感染也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原因.据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全军医疗信息管理系统2000年部队所有驻军以上医院住院病例病案数据库首页显示,乙肝在部队的经济负担排名中位列首位,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乙肝的发病.因此,攻克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直作为军队"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 乙型肝炎病毒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鲍旭丽;段钟平

    国内外学者应用数学模型研究抗病毒药物作用下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感染、复制、释放、清除的动力学过程,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威胁全世界3.5亿人健康的严重问题.尽管HBV的复制仅造成宿主细胞的轻微病变,但H--BV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损害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原因[1].近,有学者应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抗病毒药物干预下的病毒动力学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还可帮助临床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计划[2].本文就HBV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HBV X基因变异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劼;骆抗先

    本文对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于X基因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双突变及X基因的缺失变异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8719 条记录 1/436 页 « 12345678...4354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