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γδT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孟;马钰;陈姣;陆家海

    1、γδT细胞的概述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γδT细胞是早发生的T细胞.人γδT细胞发生于7~8周正常胎儿的胸腺髓质.γδT细胞的发育与αβT细胞相似,要经历功能性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表达和阴性选择以获得自身免疫耐受,但是否要经历阳性选择尚不清楚.γδT细胞据其δ链可分为δ1和δ2两个亚群,δ1亚群主要分布于外周器官的粘膜和皮下,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其数量不等;δ2亚群主要存在于外周血中,占T淋巴细胞的0.5%-10%.γδT细胞在成人外周血中只占T细胞的一小部分(2% -10%),但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约占人体总γδT细胞的90%以上,且主要为Vγ9Vδ2γδT细胞,主要呈现CD3+ CD4-CD8-表型[1].

  • 干扰素抵抗与JAK/STAT信号通道系统

    作者:宋仕玲;龚作炯

    干扰素(interfferon,IFN)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双股RNA刺激物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族蛋白质类,可作用于其它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发现IFN并证实其有抗病毒活性,近来还发现IFN具有抑制某些细胞生长、免疫调节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影响细胞分化和机体的发育等作用.目前IFN是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主要药物,然而慢性乙肝患者采用IFN治疗后出现持续性反应率不高,HBeAg阴转率约为30%[1],IFN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持续反应率也仅仅约为54%~56%[2].IFN疗效主要和机体免疫耐受、病毒基因变异、细胞内病毒基因整合、IFN抗体产生等有关,IFN抵抗(IFN resis-tance)出现的原因包括了宿主、病毒和IFN三方面因素,目前IFN抵抗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研究现状

    作者:卿玉玲;任红

    由于HBV感染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只感染人及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使乙型肝炎的研究一直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小鼠出生前就能在内源性HBV启动子的控制下,主要在肝脏内持续转基因表达,在肝细胞内没有HBsAg积累,也没有肝细胞病变,HBsAg以亚病毒颗粒的形式以9 000ng/ml的浓度分泌入血[1].这些小鼠对高水平的循环抗原耐受,不产生抗HBs,可被用作HBV慢性携带状态模型.本文对HBV转基因小鼠转基因表达、免疫耐受及打破免疫耐受的机理等作一简要综述.

  • 乙肝DNA疫苗

    作者:赫兢;辛绍杰

    DNA疫苗可以诱导长期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打破免疫耐受,作为未来治疗病毒、胞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及肿瘤的工具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DNA疫苗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描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乙肝DNA疫苗的发展.

  • 调节性B细胞在妊娠过程中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作者:陈现;何书贵;林蓉;何来宾;曾勇

    由于妊娠独特的免疫学特性,B细胞的多效功能被高度关注.调节性B(Breg)细胞是一类具有负性免疫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群,可通过产生白介素-10(IL 10)、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调节免疫耐受.近年来,Breg细胞在妊娠期间母-胎界面和周围血免疫耐受调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Breg细胞在妊娠过程中的免疫调节进行综述.

  • 蜕膜巨噬细胞在母胎界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楠;何亚萍;王健

    母胎界面免疫状态的形成和维持是妊娠过程得以建立和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蜕膜免疫细胞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妊娠早期的蜕膜组织中,蜕膜巨噬细胞(dMΦ)由Mφ1转变为M(φ)2型,发挥抗炎和吞噬作用,调节蜕膜局部的免疫功能,参与调控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过程.

  • 不同剂量PPDA接触致敏中Th1/Th2的调节作用

    作者:陈继莺;王学民;程英;秦鸥;林银芬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PPDA诱导免疫耐受的反应曲线和免疫耐受过程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调节关系.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PPDA建立3个不同的动物实验模型,连续12周,用临床皮肤评分法得到这3个实验模型免疫反应的曲线,并比较其强弱;在实验的4个阶段取其活组织用ELISA法进行IL-10,IL-12,IL-1a细胞因子测定,分析IL-10和IL-12在免疫耐受发生中的调节关系.结果 3组别各周平均反应分值无差别,在第7和9周实验剂量交叉时,大剂量组的皮肤反应大于小剂量组.IL-10皮肤含量在实验第6周达高峰,a1和a2组的IL-10含量在第8周较第6周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的IL-lO值在第12周较第6周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在第12周的IL-10含量低于a2组.第6周的IL-12含量大于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IL-12含量较第6周明显上升;a1组在第12周的IL-12大于a2组.IL-1a各组各周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小剂量抗原较大剂量抗原更易使Th1向Th2倾斜;IL-10可能调节Th2型免疫反应.

  • "新型医用材料"给临床医学带来了生机

    作者:刘永莲;陈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厂家在临床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医用材料".所谓"新型医用材料"是指那些利用高科技技术,高成本投入,有突破现有医学技术框架趋势的新型材料,如各种支架、人工关节、吻合器、PDA封堵器、止痛泵及静脉留置针等.这些新型材料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科技成果及科研课题相继出现如:(1)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TC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2)封闭抗原法诱导同种带瓣血管移植的免疫耐受实验研究等.

  • 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杨宁;秦卫兵;王一峰;苗竹林;崔蓉;王小兰;王永霞;韩兰英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目前认为可能与同种异体免疫调节机制失衡有关.笔者对封闭抗体(BA)缺乏的RSA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诱导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人工授精妊娠期P,IL -4,IFN -γ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炀;耿琳琳;黄俊;王幼劬

    目的:连续监测人工授精助孕妊娠周期不同时期孕酮(P),γ-干扰素(IFN -γ)和白细胞介素-4(IL -4)水平,从生殖免疫学角度分析细胞因子及孕激素变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确定黄体支持方法的合理和安全性.方法:不孕患者728个人工授精治疗周期,术后口服黄体酮胶囊予以黄体支持,连续检测190个妊娠周期不同时期(早卵泡期、排卵期、孕卵着床期、孕早期、孕中期)血P,IFN -γ和IL -4水平.结果:妊娠周期中IFN -γ与P水平变化呈负相关,IL -4与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与正常妊娠组相比,生化妊娠组与流产组P水平异常下降,IFN -γ水平异常升高,IL -4水平异常降低.结论:正常妊娠周期中P可以调节母-胎免疫界面由Th1细胞优势向Th2细胞优势转化,产生母-胎免疫耐受,妊娠顺利进行.异常妊娠时没有足够浓度的P保护和维持,Th1细胞因子过度表达,胚胎吸收率较高,导致流产.因此在人工助孕治疗中适当地使用黄体支持方法提高孕激素水平对于成功妊娠是必要的.

  • 母胎界面的免疫识别及免疫耐受研究概况

    作者:宋济范;刘先菊

    对母体来说,胎儿是半"自己"半"非己"的移植物.虽然母体和胎儿具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但在整个妊娠过程中胎儿并不被母体排斥,其机制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治疗反复性流产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段彪;王璐;黄薇薇;王守红;杜海燕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用于反复性流产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昆明白新生鼠的血液和能正常生育的BALB/c雄鼠血液中分别分离单核淋巴细胞,再用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以CBA/J雌鼠×DBA/2J雄鼠交配组合作为反复自然流产的动物模型,于孕期给予鼠尾静脉注射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注射CD4+ CD25+T细胞组小鼠CD4+ CD25+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为(17.49±0.60)%,高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的(14.68±0.83)%、无菌PBS组的(9.54±0.85)%和不注射组的(9.28±0.68)%(t=4.754,P<0.05;t=13.242,P<0.05;£=15.621,P<0.05).CD4+ CD25+调节T细胞中的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5.85±0.45)高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2.86士0.54)、无菌PBS组(1.08土0.16)和不注射组(1.00±0.00)(t=7.276,P<0.05;£=17.227,P<0.05;t=18.635,P<0.05).在第4天和第8天分别注射调节T细胞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胚胎吸收率为(4.92±0.08)%,低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的(13.07±0.06)%、注射无菌PBS组的(23.11±0.12)%和不注射组的(25.47±0.11)%(t=-2.603,P<0.05;t=-4.012,P<0.05;t=-4.700,P<0.05).结论:给反复性流产小鼠于孕期进行多次CD4+ CD25+T细胞注射,免疫治疗效果好于传统的注射单核淋巴细胞.

  • 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乙肝的几点建议

    作者:杨丽萍;武起彪

    由于乙肝病毒的变异性和机体的免疫耐受致使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仍处于困难时期.因此中医中药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本人就多年治疗乙肝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器官移植中移植耐受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敏;李秀芬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途径之一,缺点是副作用和存活时间受限.理想器官移植是不引起受者免疫系统的反应,并有正常的功能,即受者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指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被激活,不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而造成免疫无反应性.如果既可以避免排斥反应,还可以维持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它将是解决器官移植的佳途径.本文对主要对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及近年来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 双类似物鼻黏膜耐受对预防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

    作者:王丽华;王化冰;田庆华;富羽弘;王维治

    目的选择双类似物 (Lys262-Ala207)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进行鼻黏膜免疫耐受,探讨其对预防EAMG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EAMG模型在致敏前10 d(A组)及致敏当日(B组)鼻腔给药,观察预防给药后各组间病情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1)急性期和慢性期预防耐受A、B组鼠病情明显轻于相应的对照组,慢性期A组明显轻于B组;(2)慢性期第50 天时CD4+CD25+ T细胞含量(单位:cpm×103)A组(11.34±1.62)、B组(8.68±1.83)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C组:6.78±1.63,D组:6.43±1.69),且A组高于B组;(3)预防耐受A、B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阳性细胞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A、B组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Lys262-Ala207和AChR-α 100~116肽段等特异性抗原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Lys262-Ala207鼻黏膜免疫耐受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在防治EAMG中起重要作用.

  • 鼻敏感颗粒调控变应性鼻炎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

    作者:史军;刘玉;严士海;严道南

    目的:探讨鼻敏感颗粒通过诱导Treg细胞变化,使变应性鼻炎的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达到治疗目的.方法: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鼻敏感颗粒组,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予以鼻敏感颗粒灌胃,借助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标本的 CD4+CD25+Foxp3+Treg和IL-4、IL-10、TGF-β1、IL-13的数值.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CD4+CD25+Foxp3+Treg在造模成功后下降(P<0.05),但在鼻敏感颗粒治疗后上升(P<0.05),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P>0.05).细胞因子ELISA法的结果表明,在造模成功后IL-10和TGF-β1浓度明显下降(P<0.000 1),IL-4和IL-13浓度明显上升(P<0.000 1),而在鼻敏感颗粒治疗后IL-10和TGF-β1的血中浓度回升但未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IL-4和IL-13血中浓度下降但未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结论:鼻敏感颗粒可以上调变应性鼻炎大鼠的Treg细胞数量,使其分泌的IL-10 和TGF-β1量上升,抑制Th2细胞活性,使IL-4和IL-13分泌量下降,从而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 以树突状细胞为标靶的哮喘中西医认识及治疗手段

    作者:明溪;薛征;王俊玉;虞坚尔

    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及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终可导致气道重塑等不可逆器质性损害.哮喘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多种炎性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性反应递质等,并受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因子调控.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一类有众多表型及不同功能亚群的生物系统,被发现是参与哮喘发病的重要细胞,在启动哮喘免疫反应和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DC具有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等重要功能,直接影响着哮喘的发生发展.糖皮质激素至今仍被证实是预防哮喘发作的有效药物,但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备受关注;而中医药多靶点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DC无疑是探索哮喘发病机制和探索安全有效的免疫疗法及研发天然中药产品的一个重要研究靶点.现从DC的研究概况、DC与哮喘发病的中西医认识及其相关性、主要研究工作等整理论述,以期为今后阐释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提供部分思路.

  • 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Treg细胞调控的研究

    作者:史军;刘玉;严士海;姜鹏君;严道南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方通过诱导Treg细胞变化,使变应性鼻炎的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达到治疗目的.方法:本研究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益气温阳方组,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予以益气温阳方灌胃,结束后取脾组织标本,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标本的CD4+CD25+Treg和CD4+CD25+ Foxp3+Treg数值.结果: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绘制均数图进行趋势分析表明:CD4+CD25+Treg细胞数值从正常组到模型组是下降的,经过益气温阳方治疗后回升,但未恢复到正常大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而CD4+CD25+ Foxp3+Treg细胞数值从正常组到模型组是下降的,经过益气温阳方治疗后回升,且达到正常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益气温阳方可以上调变应性鼻炎大鼠的Treg细胞水平,增强其免疫耐受功能,从而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 异种骨髓移植后苏木水提物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江雁;彭新;高天旭

    目前,治疗移植排斥反应通常运用免疫抑制疗法,但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且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如环孢素A等,因此在免疫抑制的治疗过程中,虽然使得异体器官长期存活,却严重降低了受体对感染和肿瘤的抵抗能力.因此,高效、低毒、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药物是治疗中的首选.中药苏木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作用较雷公藤为强,其毒副作用远较雷公藤为低.在针对器官移植的众多研究中,诱导受体产生对同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则是理想的途径.笔者用苏木水提物联合亚致死剂量照射的方法成功地在小鼠到大鼠的骨髓移植中诱导了供者特异的免疫耐受,现报道如下.

  • HBV携带亚健康状态免疫辨证的思路

    作者:杨丽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威胁着人民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有80%以上存在着生理或心理上的各种表现,但他们又不是疾病状态,而是亚健康状态.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免疫辨证,利用中医药进行调理,以显示中医防治慢性乙肝的优势.

1833 条记录 1/92 页 « 12345678...919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