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机械牵张力对破骨细胞的影响

    作者:刘晓瑛;胡竹林;康剑书

    骨的生长或吸收由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共同控制,而破骨细胞在骨的吸收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破骨细胞的增多与减少与机械牵张力的作用密切相关,改变不同机械牵张力,包括机械振动、压载荷、力学拉伸力和流体剪切力等,对破骨细胞作用的时间、强度等,即可改变破骨细胞的相应特性,从而改变破骨细胞的功能活性. 研究牵张力与破骨细胞的关系,将使牵张力在临床工作中的治疗作用得到重视.

  • 雄激素受体在激素依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美婷

    雄激素受体(AR)是类固醇激素受体家族成员,属于受配体激活的细胞内转录因子. AR在激素依赖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对 AR的研究发现,其既可以在胞质中调控信号通路,也可以在胞核内直接调控相关靶基因,从而参与肿瘤增殖、侵袭、细胞周期改变等过程. 目前只有少数AR相关性药物应用于部分激素依赖性肿瘤,总结及深入研究AR作用机制能进一步推进AR靶向治疗在激素依赖性肿瘤中的应用.

  • 天然多酚类抗氧化成分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力

    作者:热孜亚·艾买提;祖丽菲亚·吾斯曼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方法可以控制其发展. 氧化应激是该疾病的主要标志,并认为是 AD 的治疗目标. 饮食中所包含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消除自由基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来实现的. 此外,天然多酚类化合物通过刺激转录,能加速抗氧化系统. 该文综述了 AD患者大脑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原因,并阐述了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对AD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作用.

  •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现状

    作者:陆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但确切的机制至今尚未研究透彻. 近来,研究者们发现D1、D2 受体的过度活化、多巴胺和环腺苷酸调节的磷蛋白的调节机制、受体磷酸化磷酸酶 β/ζ的编码基因PTPRZ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类型,Z多肽1)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γ氨基丁酸α受亚单位α5 受体进行变构调节,能逆转多巴胺功能异常亢进,进而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 PI3 K/AKT/GSK-3β信号通路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述亮;韩燕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中被发现. 随着分子医学的发展,研究发现,该通路通过调控下游的多种效应分子对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其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是主要效应分子,两者联合被称为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该通路在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培养、心肌暖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离体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证实,但在心脏移植中对于心肌缺血冷保护及移植后的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报道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

  • 股骨头坏死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马勇

    股骨头坏死(ONFH)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良,从而引起的软骨坏死和变性,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该病一般在青壮年中发生率较高,且病程进展较为迅速,如不能及时得到救治,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股骨头塌陷,预后不良. 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酒精性ONFH学说、激素性ONFH学说、ONFH二次碰撞学说、遗传易患性等多种假说. 但ONFH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慢性肾脏疾病纤维化中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道勤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一个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具有维持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 的拮抗剂,BMP-7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抗纤维化因子,能抑制或逆转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 该文就近年BMP-7在慢性肾脏病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期待BMP-7今后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纤维化中开辟新的途径.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欣洋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使用十分广泛的塑化剂,为人类内分泌干扰物. 目前对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现有研究认为,其可能具有内分泌干扰、氧化损伤、免疫紊乱和遗传物质改变等多系统、多途径的毒性. 其内分泌干扰主要表现为可能通过多途径干扰雄性生殖系统发育及功能,对雌性生殖系统也可能有影响,表现出拟雌激素作用;氧化损伤主要可能的靶器官为肝脏;由于其体内代谢分布特性,免疫干扰表现在多器官中,表现多样;对神经毒性的相关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可上调或下调多种神经因子,可能有多器官的广泛毒性.

  • 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海鹏;姚建华

    炎症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根据炎症的发生是否与细菌感染有关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大类. 无论在感染性炎症还是在无菌性炎症,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特征都是中性粒细胞的迁徙和聚集. 中性粒细胞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线细胞,在感染性炎症中对于抵御入侵的病原体非常重要,而在无菌性炎症中对于组织和伤口的修复愈合同样重要,是炎症反应的核心因素,其功能对于人体生命至关重要.

  • 桥本甲状腺炎的免疫治疗现状及展望

    作者:马雅霞;杨传慧;冯玉玺;杜学芹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器官特异性免疫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方案主要为甲状腺激素替代及对症治疗,但其并不能遏制疾病本身进展,终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一些学者在不断尝试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以期达到病因治疗,从而阻止其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亦或治愈本病.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病因治疗将成为今后学者的研究方向.

  •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魏蕾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在环境因素、遗传背景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下,高度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导致免疫细胞和炎性因子活化,自身抗体生成,终因炎症瀑布放大和慢性炎症造成骨质破坏和关节重构. 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在 RA 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其发病机制的重要补充.

  • 垂体中间叶激素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珏

    垂体中间叶激素(IMD)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成员之一,其作用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素相似. IMD通过结合降钙素受体样受体与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3 所组成的受体复合物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IMD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心室重构等,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且该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减轻损伤所致.

  • 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滑膜炎症持续反复发作、关节内软骨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对RA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靶向治疗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及特异性,为难治性RA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中JNK信号通路及抑制剂SP600125的作用

    作者:许秀洪;吴春晓;王娇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内作用蛋白网络的重要一环,参与胞外信号从细胞表面转导到细胞内部的过程,可被多种因素激活, 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形态维持、骨架构建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有密切的关系,其中JNK信号通路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凋亡进程的主要机制之一. 大量实验提示,JN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抑制剂SP600125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应用JNK阻断剂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通过对这些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及调节机制的研究,有望为临床上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进展

    作者:陈小岚;金珊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进行性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 COPD 急性加重更是导致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在对 COPD患者进行抗感染、氧疗、祛痰、舒张支气管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急性加重发作的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 百日咳再现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海涛

    20世纪80年代国外将百日咳发病水平控制在低点后陆续出现百日咳发病反弹的报道,研究学者将该现象称为"百日咳再现". "百日咳再现"对免疫规划时期百日咳的防控提出新的挑战.百日咳发病率上升的同时,其流行特征亦发生改变,原先的应对策略已无法满足"百日咳再现"的防控需求. 该文将对国内外"百日咳再现"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模式的改变、"百日咳再现"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综述,对我国面对"百日咳再现"的防控形势提出建议.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治进展

    作者:黄玉柱;陈红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少见的、与 X 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病. ALD 的主要原因是极长链脂肪酸在肾上腺和神经系统中沉积. 其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遗传性脂类代谢病,也属于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代谢性疾病,无特异性治疗措施. 由于临床罕见,国内对于 ALD 的认识不足,往往不易识别而造成漏诊或误诊. 该文就ALD的诊治进展予以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于 ALD的认识.

  • 原发性高血压与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

    作者:庞胜峰

    高血压发病、发展过程中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采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资料,发现正常血压高值、非杓型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等均有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HRV可以检测到自主神经功能早期的异常变化,对评价心血管疾病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上发现二甲双胍、血管紧张素酶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干预后可以改善HRV,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

  • 大肠息肉病因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杨

    大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的突起性病变,目前关于大肠息肉病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中西医两方面,其中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叶酸摄入不足增加肠息肉患病风险,若叶酸过量会加速息肉癌变进程;代谢异常,尤其是高脂血症、血清胰岛素水平、肥胖影响息肉的形成与复发;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胆囊息肉增加肠息肉的发病率;而中医学则认为阳虚、湿热、寒湿、湿浊、痰浊及瘀血是息肉的形成原因.

  • 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治疗策略

    作者:胡莉华;张丽娜;ZHANG Li-na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其总体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处于不同分期病程的CKD患者,其血脂异常的质和量具有特殊性,影响临床终点事件. 他汀类药物具有减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事件风险、保护肾功能等作用,不同他汀在不同分期 CKD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可能存在差异. 该文就不同分期CKD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综述.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凤丽;董梅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金标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面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FFR并未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文就 FFR 及其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予以综述,以期推动FFR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发展.

  • 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孙雨;王华

    肺炎支原体(MP)脑炎是儿童期 MP感染的常见的肺外表现之一. 与其他脑炎相比,MP脑炎并无特征性临床改变. 对于MP脑炎患儿,要获取MP感染的直接证据相当困难(脑脊液中很少能检测到MP). 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对MP脑炎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低,故MP脑炎的诊断相当棘手,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由于 MP脑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被阐明,以致其治疗方案选择,特别是抗感染治疗,仍存较大争议.

  • 早产儿脑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彩霞;景卫莉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护技术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早产儿因出现脑损伤遗留后遗症的比例并没有降低,除了较为明确的缺氧缺血和感染两个上游机制外,新的研究提示脑损伤尚存在三个下游机制,分别为氧自由基的攻击、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兴奋性谷氨酸的毒性作用. 其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的毒性作用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4起作用.

  • 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减少的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舒芊

    人工流产后月经减少是妇科常见的疑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 该病的发生与子宫内膜损伤、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改变、子宫和卵巢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预防方法主要通过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治疗方法目前有激素药物治疗、节育器放置治疗、中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其中神经肌肉电刺激是近年来出现的以预防和治疗兼顾的一种方法,可能是将来人工流产术术后月经减少治疗的一个方向.

  • ECMO治疗成人重症ARDS与传统机械通气的比较及研究新进展

    作者:黄琳娜

    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治疗成人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关文献的查阅、归纳及分析,可以基本证实与体外氧合膜肺(ECMO)相比,传统机械通气被医务工作者熟知,且应用较为广泛,但有其局限性. 而ECMO已在治疗新生儿ARDS中作为标准方法,同时也在成人重症ARDS的治疗中展现出特有的优势. 由于ECMO本身的特点,其疗效及预后并不确切,且治疗的风险与费用较高,在临床应用中仍存争议. 但EMCO应用技术的进步有可能提高其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 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翠婷

    肠道细菌被称为人类的长寿细菌,是一种混合的微生物在肠道内与宿主共生,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因素以及随着时间变化具有差异. 这些细菌参与到机体的生理、代谢、营养、免疫等,然而肠道细菌失调和受损与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肥胖等. 因此,肠道细菌对于人类身体健康是极其重要的. 该文就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予以综述.

  • 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亚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

    作者:吕飒美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亚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4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 例作为肠预激组,选择同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 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肠预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 1 给予蒙脱石散 3g、匹维溴胺50 mg,每日3次,治疗4周;研究组2在研究组1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 1.0 g,每日2次,治疗2周.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肠预激组80 例中有50 例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率为62.5%,对照组80 例中有36 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5.5%,肠预激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2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0%(21/25),研究组1 总有效率为60.0%(15/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肠预激组4 种亚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各亚型之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没有显著的联系.

  •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铁蛋白肌酐比检测价值探讨

    作者:袁静宁

    目的 探讨尿铁蛋白/尿肌酐在脑梗死患者病情诊断中的检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2 年3月至2014年9 月开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本院进行体检6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以及尿液中的铁蛋白水平. 结果观察组尿铁蛋白/尿肌酐及血清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15.2 ±2.4) μg/g 比 (6.3 ±1.2) μg/g, (96.3 ±11.7) μg/L 比(46.6 ±12.2) μg/L,P<0.01]. 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尿铁蛋白/尿肌酐与血清铁蛋白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82,P<0.05). 观察组中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尿铁蛋白/尿肌酐越大,随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增多,尿铁蛋白/尿肌酐越大. 经 Pearson 相关分析,尿铁蛋白/尿肌酐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缺损评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73,0.675,均P<0.05). 结论 早期检测尿铁蛋白/尿肌酐对于脑梗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人附睾分泌蛋白4和CA125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耀楷

    目的 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4 (HE4 )和糖类抗原125 (CA125 )检测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5 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50 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4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E4、CA125水平,并比较不同病理分期、有无淋巴转移卵巢癌患者之间血清HE4、CA125水平,比较血清HE4、CA125单项或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诊断效能. 结果 卵巢癌组、良性组、对照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264 ±96)、(62 ±13)、(50 ±13) pmol/L,CA125 水平分别为(306 ±121)、(58 ±19)、(19 ±9) k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196 ±91) pmol/L比(357 ±137) pmol/L,(108 ± 34) kU/L比(412 ±168) kU/L,P<0.01],有淋巴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374 ±143) pmol/L比(201 ±98) pmol/L,(418 ±163) kU/L比(122 ±47) kU/L,P <0.01];血清HE4CA125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3.3%、95.6%、89.7%、96.6%、94.8%,均高于两者单项检测. 结论 血清 HE4、CA125 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提高早期卵巢癌的诊断率.

  • 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兴丽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方法 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2 例)和对照组(54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二甲双胍1500 mg/d及苯那普利15 mg/d. 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疗效.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FINS、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优于对照组(P<0.05 ). 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介入性超声诊断后方衰减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刚

    目的 探讨介入性超声诊断后方衰减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70例有后方衰减的乳腺肿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介入性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恶性29 例,良性41例; 介入性超声检查诊断为恶性33例,良性37例;病理金标准结果恶性39 例,良性31 例. 采用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56.4%(22/39),阳性预测值为75.9%(22/29),特异度为77.4%(24/31);介入性超声检查恶性肿瘤灵敏度为91.4%(32/39),阳性预测值为97.0%(32/33),特异度为97.1%(34/35). 结论 介入性超声对存在后方衰减的乳腺肿瘤能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

  • 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夏德国;高巨;纪维;龙丰云;杨柳青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 年3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单侧 TKA患者4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24例)和对照组(24 例). 手术后,超声组行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对照组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持续镇痛2d. 在此期间,记录两组各时间段的静息及运动状态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对两组肌力评分、不良反应、满意度进行观察. 结果 超声组1、2、4、12、48 h静息疼痛 VAS评分分别为(3.4 ±1.9)分、(3.1 ±1.8)分、(4.7 ±1.8)分、(2.4 ±1.7)分、(2.8 ±1.9)分、(1.9 ±1.5)分,与对照组对应时间段(6.4 ±1.3)分、(6.2 ±1.1)分、(6.2 ±1.0)分、(6.1 ±1.2)分、(5.4 ±1.0)分、(3.5 ±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4、12、48 h超声组动态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3 ±1.6)分、(4.8 ±1.5)分、(4.4 ±1.3)分、(4.3 ±1.2)分、(4.6 ±1.8)分、(3.4 ±1.3)分,与对照组对应时间段(7.4 ±1.2)分、(7.5 ±1.3)分、(7.5 ±1.2)分、(7.3 ±1.1)分、(6.6 ±1.1)分、(5.5 ±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组满意度为87.5%(21/24),对照组满意度为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镇痛2 d内,超声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3/24)和45.8%(11/24),超声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临床TKA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较静脉自控镇痛好,且不良反应小.

  •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和营养指数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贤勇;张智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力、营养指数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广顺分院2012 年 6 月至 2013 年6 月住院的COPD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62 例)采用早期肠内鼻饲营养支持,对照组(50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前后对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数、血浆总蛋白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gA、IgG、CD3+、CD4+均高于治疗前,IgM 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 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老年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从而提高其免疫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 位移技术对鉴别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价值

    作者:徐士军;董晓柳;李智琳;杨建国;孙玉会

    目的 研究位移技术对于鉴别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拟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的患者200例,均进行常规阶段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位移技术测定. 结果 经位移技术诊断后, 200例拟诊断患者中有神经根型颈椎病73 例(36.5%) ,腕管综合征75 例(37.5%) ,神经根型合并腕管综合征3例(1.5%),肘管综合征4例(2.0%),未见异常45例(22.5%). 腕管综合征的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28.7 ±0.3) m/s,食指为(31.5 ±0.4) m/s,中指为(32.2 ±0.5) m/s,腕部潜伏期为(4.8 ±1.9) 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60 ±5) m/s;神经根型颈椎病分别为(43.5 ±9.9) m/s、(46.7 ±15.0) m/s、(45.4 ±16.4) m/s、(3.6 ±0.4) m/s、(63 ±5) m/s. 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位移技术有助于鉴别神经传导阻滞与否,从而有效鉴别腕管综合征及神经根型颈椎病.

  • 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魏东华;江中潮

    目的 探讨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治疗的13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65 例.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DHS 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显著低于 PFNA 组(Z =-2.623,P=0.009);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等显著少于DHS组(P <0.05 或 P <0.01 ) ,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 DHS 组(χ2 =6.562,P<0.05). 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方法.

  • 榄香烯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凤丽;宋凤平;李仝;李京华;吴晓丽;康宁

    目的 探讨榄香烯联合顺铂 +长春瑞滨(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3 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静脉推注长春瑞滨25 mg/m2 ,顺铂以80 mg/m2 给药;观察组患者采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 NP 化疗方案,同时配合使用榄香烯注射液,第1~8日静脉滴注,每日400 mg.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 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 结果 观察组改善率为66.7%(40/6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2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278,P=0.012).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9,P=0.02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鳞癌的临床疗效均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对于骨髓抑制方面,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多集中在Ⅰ~Ⅱ度. 结论 榄香烯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颅面特征头影测量在预测诊断骨性安氏Ⅲ类错颌中的价值及前方牵引矫治的疗效评估

    作者:马艳;周丽荣

    目的 探讨颅面特征头影测量在预测诊断骨性安氏Ⅲ类错颌中的作用及前方牵引矫治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就诊的28 例安氏Ⅲ类错颌患者(观察组) ,和同期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对照组) ,测量面部骨性结构,分析安氏Ⅲ类错颌的颅面特征. 对安氏Ⅲ类错颌患者采用前方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颌面硬组织结构变化情况,评价前方牵引治疗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上颌复合体 S-Ar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35.8 ± 2.9) mm比(38.5 ±3.2) mm,P <0.05],下颌复合体 G0-Gn、G0-Gn/S-Ar、Cd-G0/S-Ar、Cd-Gn/S-Ar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77.8 ±6.5 ) mm 比(72.1 ±3.8 ) mm, (2.13 ±0.33 ) vs (1.80 ±0.18 ) , (1.82 ±0.29)vs (1.71 ±0.21),(3.47 ±0.41) vs (2.98 ±0.24),P<0.05]. 治疗后代表上颌骨前后生长变化的项目 SNA 角、N-ANS 距、N-Me 距较治疗前显著增大[ (81.73 ±3.31 ) °比(76.17 ± 2.48)°,(52.19 ±3.35) mm比(46.31 ±1.19) mm,(98.79 ±3.19) mm 比(92.67 ±3.29) mm,P <0.05],代表上下颌关系的指标 ANB 角、Wits 角较治疗前显著增大[(1.79 ±0.47)°比(-2.27 ± 1.46)°,(-0.29 ±0.43)°比(-7.57 ±1.13)°, P <0.05];而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上颌复合体过短、下颌平面较长的患者发生安氏Ⅲ类错颌的可能性较大;前方牵引能促进上颌骨生长,有效治疗安氏Ⅲ类错颌.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观察

    作者:陈雪江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09 年8 月至2012年5月来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1例. 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痛消失、颈项强直消失、脑脊液恢复、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6.5 ±1.8) min比(15.3 ±3.6) min,(12.8 ±4.2) min 比 (21.9 ±6.5) min,(6.2 ±2.3) min 比(18.6 ±4.4) min,(4.1 ±0.2) min 比(9.8 ±3.6) min, 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64.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为54.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田志华;郝钢华;于艳丽;蒲慧然;宋志超;邢军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Cerb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8 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CerbB-2及Ki-67在不同病理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转移等的表达情况. 结果 子宫内膜样癌中ER、PR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Ⅰ期和Ⅱ期ER、P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Ⅰ期 CerbB-2、Ki-67 阳性表达率低于Ⅱ期和Ⅲ ~Ⅳ期(P<0.05);G1 级 Ki-67 阳性率低于 G2、G3 级,ER、PR阳性表达率高于 G3 级,CerbB-2 阳性率低于G3 级(P<0.05);肌层浸润深度>1/2的癌组织中 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肌层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1/2组,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肌层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1/2组(P<0.05 );有淋巴结转移的ER、PR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转移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 在90例子宫内膜癌中,CerbB-2 与 Ki-67 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 <0.05). 结论 CerhB-2、Ki-67 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不良预后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晓红;杜双霞;卢波;吕志坤;唐彦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I)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0 年2 月至2013 年10 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CW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 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00 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1次/d)、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双抗血小板治疗,治疗2 周.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小板参数等变化情况. 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阿司匹林组总有效率为6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等血小板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9.6 ± 1.4) fL比(12.8 ±1.5) fL,(11.3 ±2.7) fL 比(14.4 ±3.1) fL,0.285 ±0.060 比0.337 ±0.062,均P<0.05].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 CWI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鼻腔扩容技术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叶锦华;黄建华;盖锡球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技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于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40例中重度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纤维鼻咽镜和上呼吸道三维重建技术确定阻塞位置为鼻、鼻咽和腭咽平面,于内镜下鼻腔扩容鼻腔病变,术后2个月行主观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复查多导睡眠监测各项指标. 结果 所有患者鼾声指数及ES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ESS评分从(14.6 ±6.2)分下降为 (5.4 ±2.3)分;鼾声指数从(186 ±90)次/h 降至(83 ±42)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腔扩容术可以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及鼾声指数,但不能改善OSAHS患者的AHI及LSaO2 水平,说明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仍须行口咽部手术,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癌症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防治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

    临床治疗癌症患者时为了给予化疗药物、血液制品和胃肠道外营养,常给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而血栓形成是置入导管后的常见并发症.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RT)可导致肺栓塞、感染以及导管故障. 大部分CRT并无症状,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对此并发症提高警觉. CRT的诊断依赖于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一旦确诊,需权衡抗凝治疗风险与CRT并发症风险后再行决定治疗策略.

  • 腹腔镜技术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汉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其在膀胱癌根治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适应证为T2-4a、N0-X、M0 浸润性膀胱癌,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 G3 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指征,同时也包括部分难治性膀胱肿瘤.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的方法分男、女两种,男性常需要切除前列腺,女性则需要切除子宫. 腹腔镜下原位膀胱的重建方式有多种,其中以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为主. 目前该术式开展时间不长,大宗病例、多中心的报道较少,虽然近期疗效得到泌尿外科医师的肯定,但是远期疗效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 热激蛋白抑制剂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树龙

    热激蛋白(HSP)在协助人类细胞正确折叠、激活以及装配方面起关键作用,并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分化、浸润、血管生成、转移和细胞凋亡. 同时,其还能促使肿瘤细胞刺激免疫系统并产生免疫应答,HSP作为新的肿瘤靶向治疗位点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新的研究表明,格尔德霉素类似物以及其他新型小分子HSP抑制剂能抑制与肿瘤相关的HSP伴侣蛋白的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对其进行评估. 该文就HSP抑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LncRNA与miRNA的交互作用及调控机制对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影响

    作者:芮强

    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被作为人类基因组中重要的调控分子之一,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其生物学调控功能. 研究表明, LncRNA 也可作为一种竞争性的内源性 RNA 与非编码微 RNA (miRNA)交互作用,共同参与靶向基因的调控,对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miRNA通过大量蛋白质编码基因靶向调控LncRNA的表达,miRNA和LncRNA在调节细胞过程均有重要作用. 该文在分别介绍miRNA与LncRNA功能的基础上,总结 miRNA与 LncRNA 交互作用及调控机制对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影响.

  •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贾志凌;杨永昌;张淑艳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2~10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已确诊的50例细菌感染病患者作为细菌感染组,34 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CRP值和WBC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细菌感染患者的CRP值、WBC计数具有相同的升高趋势,且细菌感染组的CRP值和 WBC计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CRP值阳性率与WBC计数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计数操作简便,成本低廉,CRP 的测定结果敏感性较高,两种指标在细菌感染快速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关实验指标及炎性因子检测研究

    作者:张海龙;张俊英;晋学英;李伟;郝华明;张凤兰

    目的 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关实验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免疫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等的影响. 方法 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涉县中医院收治的118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 例)和对照组(58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 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补体、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改变.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7,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关实验指标以及相关炎性因子均有很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广泛性应用.

  • 缺血性结肠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许俊;邱超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07 年1 月至2013 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治疗的143 例缺血性结肠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作次数分为复发组(54例)及初发组(89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在心脏病史、高血压疾病史、内镜分级、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发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D-二聚体、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病史、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三酰甘油及D-二聚体增高是缺血性结肠炎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5 ). 结论 心脏病史、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三酰甘油及D-二聚体增高是缺血性结肠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具有这些特点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应予特殊关注,防止缺血性结肠炎复发.

  • 核素显像在存活心肌判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可为;刘徽婷;彭冬;黄德娟

    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备受关注. 随着近年来关注重心从临床诊断到预后判断的转变,存活心肌的有效检测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决策的制订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突显. 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功能显像手段在存活心肌判断中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估价心肌活力的方法. 该文将重点介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及心肌乏氧显像在存活心肌判断中应用及不足.

  • 阿尔茨海默病中常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作者:李海娇;林翠茹;龙淼淼;王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的逐年增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21 世纪威胁人类的严重疾病之一.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将多种MRI技术联合应用,可提供脑组织解剖、功能、代谢等多方面信息,且具有高分辨率、高精确度、无创性等特点. 多模态MRI在AD研究中的普遍应用将为AD的研究提供更丰富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磁敏感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顾爱燕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在特定外力作用机制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主要特征为轴索肿胀和轴索回缩球形成,伴脑实质不同程度的胶质细胞肿胀、变形,也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研究显示其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差. 如何早期诊断DAI已成为创伤性脑损伤影像研究的难点. 磁敏感成像是利用体磁化效应差异而产生图像对比的磁共振成像法,对于微小出血灶比 CT、磁共振成像有更高的检出率,对DA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前庭功能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王雪杰;龙淼淼;尹建忠

    眩晕是干扰人类正常生活的一个常见症状,而前庭系统病变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正常人与眩晕患者进行前庭功能相关区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主要综述前庭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成果,包括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并将经前庭冷热或直流电刺激后的健康受试者与患有急慢性外周、中枢前庭病变者的激活-负激活模式进行比对. 某些特定的激活-负激活模式可以归因于不同前庭病变的功能缺损,但是对于古老前庭系统的不同感觉及感觉运动功能这个复杂难题的彻底理解还仅处于初级阶段.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明茹

    肝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前列. 其中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的共同病理学基础,肝纤维化甚至部分早期肝硬化是可以发生逆转的,因此早期诊断疾病对于病情的进展及转归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无创超声诊断技术,其具有定性及定量分析组织弹性的能力,可以较真实地还原病变的大小、位置及形态,判定病变的良恶性,因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叶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会芳;赵元华;王淑静;尉爱红

    叶黄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安全的天然色素,其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及促进凋亡等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 叶黄素为含有紫罗酮环的类胡萝卜素,有多个共轭双键,因此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在抗氧化、预防白内障、延缓动脉硬化以及抗肿瘤等多方面发挥生物学功能. 该文就叶黄素在国内外抗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中药成分蓝雪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冯筱巍

    由于新药研发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天然产物的研究. 中药成分蓝雪醌是一种天然的α-萘醌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紫金标、白花丹等药用植物中. 蓝雪醌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抗氧化、消炎止痛、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该文主要对蓝雪醌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归纳,为蓝雪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祁昌杰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感染、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RA,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一些抗原刺激诱发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关. 中医药治疗RA有其独特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药物以及中西医结合等. 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关于RA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三阳三阴辨证的理论基础

    作者:樊新荣

    三阳三阴辨证是枟伤寒论枠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是辨证的纲领与论治的准则. 历代医家认为,三阳三阴辨证理论基础源于枟周易枠枟内经枠相关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基础研究是正确认识事物规律的基石,避开理论基础研究就难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三阳三阴辨证(后世俗称"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该文从哲学基础之阴阳五行及医学基础之枟内经枠枟难经枠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