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糖皮质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燕琳;杜晓刚

    股骨头坏死已成为激素治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高,当患者出现疼痛、跛行、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提示已进展到塌陷阶段,治疗较棘手,预后较差,能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检测、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发病机制研究仍是难点,但可知SANFH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研究证明激素作用于成骨细胞,使其产生受到抑制,促进凋亡,延长破骨细胞的寿命是导致骨坏死的直接因素,而激素引起的凝血和脂质代谢异常等全身因素是SANFH发生的继发因素.

  • 坏死性凋亡在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储岳宁;刘军

    坏死性凋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坏死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主要由受体交互作用蛋白1、受体交互作用蛋白3及混合连接激酶结构域样蛋白活化介导.坏死性凋亡参与多种病理状态下的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的激活.目前研究证实,坏死性凋亡涉及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干预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对肾脏具有抑制肾脏细胞死亡、限制炎症反应进展、改善肾功能等多种保护作用.深入研究坏死性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有助于为急性肾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 HPV及其相关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宝杰;杨志建

    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随后发展为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多种高致癌性HPV正在不断诱发包括宫颈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并维持很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近年来,针对HPV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通过疫苗预防HPV的感染仍然是目前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较为经济有效的关键策略.目前,虽然预防性HPV疫苗在全球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而且并无治疗性HPV疫苗上市.多种新型HPV疫苗研究为宫颈癌的进一步防治带来了希望.随着临床调查与研究的深入,低成本且安全有效的新型HPV疫苗备受关注.

  • 神经肽Y在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赛玲;陈然;龙骁

    神经肽Y(NPY)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存在于交感神经末梢,具有强大缩血管作用,主要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是调节血管收缩舒张的一种重要物质.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就对NPY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NPY在人体主要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 NPY能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加剧心力衰竭.早期行NPY检测,对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 小菌落变异型的特征及在持续性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晔华;穆红

    同质的微生物群体在环境压力尤其是抗菌药物治疗的压力作用下易产生小菌落变异型(SCV).SCV这类微生物亚群具有自发产生、生长缓慢且表型多样的特征.SCV在临床上常与复发或持续性感染有关.鉴于SCV菌株生长缓慢,与其野生型菌株的菌落相比明显减小,且产色素较少或者不产色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可能会忽视或漏检SCV菌株,终导致临床上常规抗生素疗程未覆盖SCV菌株或难以清除SCV引起的感染.临床上SCV菌株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宿主的基础免疫状态和抗生素治疗疗程是否规范相关,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对免疫力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或患有基础疾患的患者多送检标本,同时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也需要细心留意相关标本,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提高SCV菌株的检出率,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氧化应激与高血压

    作者:施伟丽;袁蓉;信琪琪;金宇;丛伟红;陈可冀

    氧化应激是血管损伤的重要因素,而血管受损后其收缩和舒张功能失调是血压异常的关键,因此阐明氧化应激在高血压发病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机制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血管氧化损伤与活性氧类(ROS)的过量生成密切相关,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作为血管内皮合成一氧化氮的关键酶,能拮抗ROS的生成、保护血管内皮.而eNOS活性受小凹蛋白、钙调蛋白、热激蛋白及血管紧张素Ⅱ等多种蛋白调节,其能使一氧化氮和ROS保持动态平衡.此外,血管促氧化酶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是ROS生成、血管氧化损伤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通过调节血管氧化应激水平防治高血压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 抑癌基因Claudin-7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昆;王晓楠;丁磊

    Claudin-7是紧密连接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维持细胞极性和屏障功能的紧密连接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非紧密连接功能.Claudin-7表达下降或缺失与炎症发生、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多种因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等)可调节Claudin-7的表达水平.Claudin-7基因全部剔除和条件性Clau-din-7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的构建为研究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而Claudin-7的表达下调或缺失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进一步证实了Claudin-7作为抑癌基因的可靠性.

  • 5-羟色胺1A受体及其基因rs6295位点多态性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翟天柱;沈宗霖;许秀峰

    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5-羟色胺(5-HT)系统活性降低是导致抑郁症的一大原因.通过增加5-HT能神经递质的方式可以达到缓解抑郁症症状的目的,而其受体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其中,5-HT1A自受体和异受体在5-HT的传递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对调节5-HT相关的抗抑郁作用至关重要.因此,5-HT1A受体的转录调控可能成为未来的新靶点,不仅可为筛选危险人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还能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 多功能钾离子通道BKCa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婷婷;吴曙辉;刘丹;朱静静;闫勇;吴学军

    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BKCa)属于细胞膜上的钾通道,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中,呈现出高密度表达,开放概率大、电导率高、调控位点多等特点.BKCa因其分子结构复杂、对K+的高通透性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结构特点,参与细胞的兴奋及代谢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并在多种重要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许多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深入研究BKCa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将为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奠定基础.

  • 微创腰椎融合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李朋举;奚春阳;闫景龙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对一系列腰椎疾患(腰椎退行性变、创伤、感染、肿瘤等)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为神经组织减压、恢复腰椎生理前凸、矫正畸形等作用.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融合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存在一定的缺点.而微创腰椎融合术既可以有效减小对腰椎及周围组织的创伤,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慢性腰痛等,还可以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较为接近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未来腰椎疾病的治疗中,微创腰椎融合术将受到广大脊柱外科医师的青睐.

  • 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抗生素应用对肠道菌群和儿童期肥胖的影响

    作者:陈璐;朱惠娟;陈适;潘慧

    人类的生长发育与肠道菌群密不可分,生命早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重要时期,与成年后的代谢、免疫、消化等机体功能密切相关.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正常新生儿在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这可能由生产方式、喂养办法不同及早期抗生素应用等原因干扰肠道菌群的定植过程所致.另外,低出生体质量儿儿童期肥胖的发生比例增加.这是因为早期抗生素应用引起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对消化、免疫、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儿童期肥胖的发生.因此,研究早期抗生素应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对疾病的治疗和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还能为补充益生菌的数量和种类提供新方向.

  •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诊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作者:张雨佳;王丽杰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肌层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其中,暴发性心肌炎(FM)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FM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心内膜心肌活检等.除常规治疗外,在某些情况下FM患儿还需要抗心律失常、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等.近年来,新开展的医疗技术(体外膜肺、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大大降低了FM的病死率.未来,FM患儿治疗中的机械辅助装置将承担重要角色,以大限度地提高FM患儿的存活率及改善预后.

  • 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机制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杰;刘晓林;桂中豪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患者不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而且会伴发神经精神障碍,其中常见的是脑卒中后抑郁(PSD).关于PSD的发病机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应用的多的是神经递质假说,并由此提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PSD治疗的可能性,研究证实其确实有治疗PSD的作用,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除药物治疗外,康复锻炼、中医药、经颅直流电刺激、高压氧以及心理疏导也可用于PSD的治疗,经临床研究证实疗效较佳.

  • AOA3型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意强;王成日

    胸腰椎段(T11~L2)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AO A3型骨折为不完全爆裂性骨折,临床采用保守治疗、传统后路或后路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近年来,对于不需要椎管减压的A3型骨折患者,临床多趋向于后路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其入路方式包括椎旁肌间隙入路、经皮入路、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置钉方式以四钉、多钉固定为主.未来,后路微创内固定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将与导航技术、内镜下减压技术等技术结合,以期在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置钉准确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 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御;陈世玖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众多,临床常用的游离皮瓣、腹部带蒂皮瓣、邻指皮瓣、掌背动脉皮瓣等方法有益于手功能恢复,但均对供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皮瓣修复不仅要考虑覆盖缺损创面,更要兼顾恢复手功能、改善术后外观,在修复缺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供区的损伤.皮支链皮瓣用于修复手部小面积缺损取得了较好效果,术后功能及外观得到很大的改善.客观评价各类皮瓣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皮瓣,以期更有效地使用合适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天然产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俊霞;王琳琳;刘睿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龄人口(>65岁)痴呆的常见原因,致死率逐年升高.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由于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Tau蛋白磷酸化、胆碱能受体失调导致的.对于此病,临床大多采用对症治疗,目前尚无逆转疾病进程的药物.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系列的药用植物及从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在AD防治中展现出潜在的治疗作用,天然产物来源的药物具有多靶点、相对不良反应小的优势,逐渐成为医药工作者的重点开发对象.

  • 全髋关节初次置换微创前外侧手术入路的现状

    作者:陈检文;董立明;吴兴凯;朱治同

    近年来,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步成熟,多种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广泛.微创前外侧入路从肌间隙进入,对软组织的干扰小.该入路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后期瘢痕小.与传统及其他微创入路相比优势明确,但也有视野小、器械要求高、学习曲线长等不足.目前在切口、解剖定位标记及假体设计上已有新的尝试.远期来看该术式符合患者的期望,潜力较大.如能结合计算机导航辅助、3D打印技术及进一步开展骨组织的微创,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 克罗恩病患者抑郁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宇倩;张梦慈;谷云飞;杨柏霖;陈红锦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近年来,CD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步上升,该疾病具有慢性复发性、不可治愈性、致残性等特点,常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研究表明,伴有抑郁症状的CD患者通常预后较差,部分重度抑郁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而目前国内对于CD患者抑郁产生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较少,且地域、种族、环境、生活习惯、治疗方案等差异的存在,导致我国CD患者抑郁产生原因的资料相当欠缺.

  • 胎儿卵圆孔早闭/血流受限4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田玉翠;刘妍;王红梅;赵友萍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卵圆孔早闭/血流受限(FO-C/R)患者佳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围生结局.结果 2例患者为孕中期发生胎儿FO-C/R,合并严重心内外畸形,均行致死性引产.其余2例患者分别于孕30周、34周发现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FO-R)(其中1例同时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羊水过多、胎儿水肿、胎儿贫血、胎儿低蛋白血症),卵圆孔直径分别为2.6 mm、2.1 mm,动态随访至孕33周、35周胎儿卵圆孔直径分别为1.3 mm、2.1 mm伴三尖瓣反流时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心内结构及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孕中期发生的胎儿FO-C/R伴严重心内外畸形者,胎儿预后差.孕中晚期发现的未合并严重心内外畸形的胎儿FO-R患者可在胎儿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下继续妊娠,待胎儿肺成熟后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后心内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周晶;杨艳芳;张艳洁;汤奉琼;胡霖霖;李洪义;周志尊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唯一证实对预后有益的治疗手段,该方法具有在进行药物化疗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断肿瘤的动脉血供的特点.由于临床上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转移发生较早,许多病例不适宜手术切除,因此,TACE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TACE的治疗方法存在术后不良反应并伴有并发症的发生.了解TACE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机制和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提高TACE 治疗肝癌的效果有重要价值.

  • TNFAIP8蛋白家族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洁芳;张洪;吕舰;王丽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或TIPE)家族是新发现的免疫和肿瘤调节因子.该家族的4个成员虽然在结构上高度同源,但表达、分布不同,对肿瘤的作用也有较大差异.TIPE是凋亡的负调节因子,能够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TIPE1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抑瘤作用;TIPE2是一种负调控因子,能够抑制肿瘤生长;TIPE3是磷脂酰肌醇第二信使的转运蛋白,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随着对TIPE蛋白家族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多种肿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 非小细胞肺癌中微RNA的功能及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朝富;林益坤;符剑鸣;廖文英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临床上常见的肺癌类型,其致病机制十分复杂.微RNA(miRNA)属于小分子非编码RNA,特异性miRNA在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存在异常表达,且与疾病进展存在相关性.大量探讨了NSCLC中miRNA的表达改变情况及调节机制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特异性miRNA可作为NSCLC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无创生物学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此外,基于特异性miRNA的治疗方法也处于研究中,虽然体外实验显示出对NSCLC的显著疗效,但距离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一定距离.

  • GINS2的生物学特性及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坤;刘侠;康淑霞;刘可微;郝玉琴

    GINS复合物是一个环状核酸复制因子,其本质是一种复制解螺旋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GINS复合物在乳腺癌、黑色素瘤、肝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发生和发展.GINS2基因(又称PSF2基因)是GINS复合体的家族成员之一,在DNA复制和交叉链修复、维持染色体缩合及胚胎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等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GINS2基因在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严重程度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GINS2基因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点.

  • CyclinD1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竞伟;邵先茹;段秀庆

    细胞周期的失调控是乳腺癌进展的一个早期事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参与细胞周期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正常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调,它是参与乳腺癌细胞早期形成和生长的癌基因.乳腺癌中β联蛋白的异常表达可通过Cyclin D1来激活,并且Cyclin D1的过表达与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呈正相关.Cyclin 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癌的分期、分级、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选择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评估模型

    作者:徐娟;殷勇;赵丽霞;纪凤娟;周雅娟;朱蕾;刘世英

    目的 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试建立相关评估模型.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住院的确诊为CAP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感染多重耐药细菌的患儿纳入病例组,未感染多重耐药细菌的病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CAP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评估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诊断准确性.结果 共纳入1303例病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岁、咳痰、气促、确诊肺炎前30 d有抗生素使用史、早产、入院时脉搏血氧饱和度≤0.92、白细胞介素6≥15 ng/L以及胸部X线提示两肺受累是儿童CAP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联合评分系统判断CAP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 (SE=0.029,95%CI 0.767~0.882,P<0.001),联合评分的佳诊断界值为5分,其灵敏度为70.3%,特异度为83.7%.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CAP患儿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评估模型效能较高,可以帮助儿科医师早期识别需要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

  • 肌肉浸润性膀胱癌中腺苷酸激酶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庞亮;刘光明;荆振;姚世杰

    目的 探讨腺苷酸激酶4(AK4)在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1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膀胱癌根治手术治疗的85例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膀胱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AK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AK4的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AK4在膀胱癌组织中均有一定的阳性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AK4的阳性高表达率为70.6%(60/85).膀胱癌远处转移的AK4高表达率高于无远处转移者,有脉管内瘤栓的AK4高表达率高于无脉管内瘤栓者(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AK4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提示,在膀胱癌中AK4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存在AK4表达水平上调,并与膀胱癌远处转移和脉管内瘤栓有关,且AK4异常表达可能提示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

  • 偶发肾上腺占位的影像学诊断策略

    作者:高井海;高凌云;车舒平

    在影像临床工作中偶发肾上腺占位极为常见.这些病变尽管大多为良性,仍需排除潜在的恶性可能.因此,临床的首要工作是排除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特征,并确定常见的良性病变肾上腺腺瘤.CT、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多种成像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CT平扫肾上腺占位低衰减(<10 Hu),增强CT绝对廓清比≥60%和(或)相对廓清比≥40%及MRI反相位序列信号降低,则提示为腺瘤.能谱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迅猛发展为肾上腺占位精确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及思路.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秉宜;郭瑞强;平杰;张玲;章晓锋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是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以从三维空间上追踪心肌回声斑点的运动,且能对心肌的三维力学状态等生理现象进行客观而准确的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D-STI除了可以评价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外,还能准确评价左心室的形变和局部功能,以及同步运动等,其可靠性和重复性已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得到验证.

  • 超声技术评估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蔚;张强;龚兰

    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心血管疾病是MS的主要临床结局,目前临床评估其心血管损害程度主要依赖超声技术.从传统B超发展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清晰地显示心血管结构,还能反映其功能状态.同时,逐步发展起来的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也为研究心血管细微结构功能变化提供了可能性.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成熟,心脏-血管偶联的概念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性研究,并在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心力衰竭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因此,应用超声技术评估MS患者的心血管偶联状态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 DPP-4抑制剂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汤云昭;田琳琳;倪长霖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的主要降糖机制是通过减少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降解来增强胰岛素分泌,是一种相对较新类型的口服降糖药.其降血糖功效较好,然而关于其长期安全的数据尚未确定.虽然临床前研究表明DPP-4抑制剂具有潜在的心脏保护作用,但目前心血管安全性试验的临床资料表明其对心血管结局有中性作用.此外,上市后有报道药物可引起一些相关不良反应的事件,包括胰腺炎和超敏反应等.密切的药物监测是解决胰腺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不确定性所必需的,而对心血管结局的潜在影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阐明.

  • 代谢调节因子Irisin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少林;熊静妮;沙永红;张美彪;李先辉

    鸢尾素(Irisin)作为一种新激素,其前体物质为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NDC5),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调控.肌肉收缩运动可增加PGC1-α表达,后者正反馈调控促使FNDC5水解断裂产生Irisin.Irisin能够诱导白脂肪棕色化、促进代谢、增加能耗、减轻体质量、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这为2型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众多学者积极探索Irisin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在不久将来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用于此类疾病的防治.

  •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黄韵;胡吉

    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严重威胁围生期母婴安全,并会对GDM母亲及其子代产生长远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GDM的早期预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期为GDM高危妇女的早期管理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从而降低GDM的发病率,减轻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双方的不良影响.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GDM的遗传易感基因、炎性因子、血脂和孕早期空腹血糖等方面.GDM的遗传易患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肯定,众多临床研究显示GDM的发病风险与多种炎性因子密切相关,而孕早期空腹血糖、血脂等也被发现是GDM的重要预测因素.

  • 《医学综述》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征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