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先兆子痫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颖;周树民

    先兆子痫因缺乏明确的疾病病因,诊断和治疗手段效果欠佳,仍是引起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先兆子痫的生物标志物包括细胞因子、蛋白、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这些因子参与先兆子痫的发病机制,成为影响其致病的因素.目前已发现的评估先兆子痫有效性的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先兆子痫的不同阶段时却是无效的.尚未发现可以早期诊断先兆子痫的单一生物标志物.然而,胎盘衍生的外泌体是合胞体滋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可能成为先兆子痫的佳生物标志物.

  • YAP/TAZ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榕;任建民;周雨菁;肖晓燕

    Yes相关蛋白(YAP)/TAZ同源蛋白作为Hippo信号通路中主要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近年来YAP/TAZ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其参与急性肾损伤的修复和慢性肾脏病的纤维化,在推动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进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YAP/TAZ激活状态下促增殖、抗凋亡的作用特点在多种肾脏疾病中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已逐步得到基础实验的支持.此外,YAP/TAZ抑制剂与激活剂的研发为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HLA-G在人类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

    作者:罗平;沈开元;黄彦妮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能表达于人类胚胎滋养层细胞,并参与妊娠期免疫调控. HLA-G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释放来诱导免疫耐受性的产生,调控滋养层细胞的侵入能力并且促使子宫螺旋动脉血管的重塑,促进胚胎成功着床和维持妊娠. HLA-G在人类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2 细胞至囊胚阶段均有表达,并与胚胎分化程度相关;分泌可溶性HLA-G的胚胎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较高,胚胎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HLA-G,含量受检测方法、灵敏度等因素影响;HLA-G结合形态学评分可更好地预测胚胎发育潜能,有望成为胚胎质量评估的可靠生化指标.

  •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LRRK2对细胞自噬的调节和机制

    作者:杨璇;胡月青;刘新秀;唐甜甜;贺菲菲;张巍;宋彬彬;于佳

    细胞自噬在帕金森病(P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PD中细胞自噬的调节机制仍不明确.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RRK2)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研究发现在神经元的自噬泡中有LRRK2的分布,在病理情况下LRRK2通过作用于自噬过程中的多个蛋白导致细胞自噬,包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过程的异常.LRRK2对细胞自噬的调节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因而理解LRRK2对于细胞自噬的调节功能及相关机制可以为选择治疗PD的新靶点提供指导.

  • Runx2基因调控致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悦;宫萍;王燕;郑咏之;贾美君;黄文祺;徐燕;姚成增

    Runx2是一种公认的转录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过程起重要作用.体内外的研究表明,它可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Smad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参与骨代谢,心血管系统的异位钙化,牙齿异常发育,肿瘤和器官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另外,相关微RNA、环境因素、细胞因子、激素以及中医药提取物等对Runx2所致疾病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以Runx2为靶点治疗临床疾病或将成为研究热点.

  • 高催乳素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培培;姚树永;杜向东

    高催乳素血症(HPRL)是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临床常见病症.国内外学者基于HPRL的发病原因,建立了多种HPRL动物模型.现有的HPRL动物模型主要为药物诱导的HPRL模型和基于病理基础建立的HPRL模型.近年来,学者们从受体和基因水平建立了一些较为新颖的动物模型,如多巴胺D2受体表达缺失模型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过表达转基因鼠模型.传统的药物诱导的HPRL模型较为成熟,且因操作简便,应用广泛;而新型模型技术要求高,较难复制,但对于研究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机制有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推崇.

  • IgA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雪;解汝娟

    IgA肾病(IgAN)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类型,也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特征性表现为含有IgA1的免疫沉积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 IgAN的发病以及肾衰竭进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此外,外周血各类细胞释放的微粒、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细胞外诱捕网、补体系统的变化等均会影响肾小球的功能,增加纤维蛋白与补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内的沉积,加速肾小球的损伤.了解IgAN的疾病机制对于IgAN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作者:李向阳;廖伟然;李婧;李智豪;朱红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目前腹部外科复杂、切除器官及组织多的手术之一,由于手术创伤大,切除器官多,手术时间长,导致其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术期病死率.以往关于PD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及共识,且并发症的治疗经验不完善,导致其危险因素和防治均有不同之处.胰瘘和出血是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且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术前应设立危险因素评分,针对高危险因素评分患者术前干预治疗,降低评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C级胰瘘治疗效果差,应早期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

  • 空搏灌注技术在心脏手术中的优缺点

    作者:王士礼;李刚

    在心外科发展历程中,停搏灌注技术作为先提出的心肌保护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停搏灌注技术虽然能保护心肌,但是也存在如心肌水肿、能量代谢紊乱、心肌顿抑和心肌细胞凋亡等不良后果.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医学家们提出一种新的保护心肌方案——空搏灌注技术.这种技术不但能避免停搏灌注技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在具有肥厚心肌的心脏手术中有明显优势.空搏灌注技术在心外科手术应用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疗进展

    作者:杨书英;王勇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涉及多个医学领域的危重症疾病,其发病率较低,但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母婴病死率较高. AFLP的发病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尽快做出早期识别和诊断,以减少严重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AFLP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均应及时终止妊娠,同时予以多学科的综合支持治疗,严重时需行人工肝治疗,甚至肝移植,以达到较好的预后.未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将为AFLP的早期诊治提供希望.

  • 腰椎融合术式研究进展

    作者:刘政;李宏伟;王海洲;于卓力;水岩

    腰椎融合术是脊柱外科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侧凸畸形等腰椎疾病时应用为广泛的一项手术技术.腰椎融合术通过恢复脊柱正常序列、重建脊柱稳定性使患者消除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状从而达到治愈腰椎疾患的目的,但神经、硬膜囊、血管及脊髓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也屡见报道.目前腰椎融合方式多样,不同手术入路、不同融合方式均有其各自的优势及局限,临床医师在术式选择方面尚未达成共识,需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脑深部电刺激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敏;孙芳玲;田欣;刘婷婷;艾厚喜;郭德玉;王文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通过脑立体定位仪在特定神经核团植入电极,给予低频或高频电刺激来抑制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治疗各种神经精神疾病.与传统手术相比,DBS具有选择性好、靶点明确、无损伤、可调、可逆、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在神经调节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其可辅助传统手术发挥更广泛的作用.近年来,DBS在帕金森病、癫痫、肌张力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 酒精中毒研究方法进展

    作者:胡力文;严纯;许欣

    酒精中毒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伦理问题,酒精中毒研究主要采用啮齿动物模型.酒精中毒机制复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为学、病理学和基因学三类,因此涉及的研究方法众多,而且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基因表达谱分析、流式细胞术等高通量、自动化的方法逐渐广泛应用于酒精中毒研究.目前,随着对酒精中毒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行为表观学等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求,急性到慢性酒精摄入的研究重心也逐渐聚焦到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因此适用于复杂疾病性状研究的基因学方法愈发受到关注.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

    作者:王扬帅;乔海泉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危害大、补救难,可引起感染、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性强.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胰瘘相关的病死率虽有所下降,但发病率并没有改变.因此,明确胰瘘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方法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胰瘘的危害.胰瘘的危险因素包含局部因素、手术因素以及全身因素.胰瘘的治疗为分阶段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内镜及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

  • 铥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明博;安瑞华

    近年来,激光技术在外科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铥激光是一种较常用的医用激光,其波长约为2 μm,故又称为2 μm激光.在前列腺手术中,铥激光因具有术中损伤小、止血效果好、切割精准度高、并发症少、学习周期较短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根据铥激光的手术原理,治疗BPH出现了不同术式.目前,这些铥激光术式治疗BPH的优势已被证实,根据患者前列腺体积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铥激光术式进行治疗.随着铥激光技术的发展,未来其有可能代替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成为治疗BPH的标准方法.

  • 成人常见咳嗽原因的临床分析

    作者:卢彦帮;陈宏

    咳嗽是各级医院门诊工作中的常见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繁多,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依据病史的长短将咳嗽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咳嗽,同时不同类型咳嗽的临床病因也不尽相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咳嗽的诊疗工作也日趋重视.咳嗽门诊及相关实验室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咳嗽的临床病因及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探究更是成效显著,极大地服务了临床诊疗工作,使广大咳嗽患者受益匪浅.但应该继续努力创造出新的诊疗方法,促进新药品的问世.

  •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现状

    作者:郭娅琼;李竞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通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眼部症状,其治疗是临床的一大难点,需要同时考虑患者主观感受和病情的客观需求.目前主要有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激素、免疫抑制剂、生长抑素及类似物、球后放疗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活动性TAO患者,目前首选的是激素类;手术治疗则可用于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视力损害,以及为了追求更好疗效和外观,手术方式以眼眶减压术、眼肌手术、眼睑手术为主.各种治疗手段均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

  • 可视取石钳与取石网篮在两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奕;杨涛;宋辉;史文宗;李高岩

    目的 比较可视取石钳与取石网篮在两镜(腹腔镜、胆管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评估均需采用经保胆取石手术治疗.上述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可视取石钳组和取石网篮组,各6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经胆囊镜探查、保胆取石手术,术中取石钳组应用可视取石钳取石,取石网篮组应用取石网篮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经两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术中无并发症,无需要中转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取石钳组:64例患者均一次性取石成功(1次取石成功率100.0%),手术时间(52.7 ±13.4) min,术后无手术并发症,1年结石复发率为1.6%(1/64).取石篮组:64例患者中58例为一次性取石成功,1次取石成功率为90.6%(58/64),手术时间(61.2 ±14.2) min,术后1例(1.6%)发热患者,经物理降温后2 d内体温降至正常,1年结石复发率为3.1%(2/64).两组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可获得良好的除石效果,其中采用可视取石钳取石的取石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

  • 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灿;耿巍;田祥;张旗;刘新;苑晓宇;赵琳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515例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再住院组(117例)和非再住院组(398例),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单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女性、年龄>75岁,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7分,住院时间≥16 d,应用袢利尿剂,合并心房颤动、慢性肺病、肾功能不全、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的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住院组高脂血症发生率较低,且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较少(P<0.05). 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年龄>75岁、CCI评分≥7分、心房颤动、低钠血症、住院时间≥16 d及袢利尿剂的应用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综合评估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用药等情况及个体化处理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

  • CD3/TCR的信号转导及CD+3T淋巴细胞在实体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殷和松;孔英君;李世敏;孙文学;张敏;刘珍珍

    T淋巴细胞作为一类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不仅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效应. T淋巴细胞活化的启动需要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呈递细胞抗原的细胞外连接及动态信号复合物的后续形成,CD3/TCR复合物在T细胞识别抗原和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D+3T淋巴细胞的表达在肿瘤抑制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 半胱氨酰白三烯及其受体拮抗剂在癌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欣;何志巍

    癌症的发生、发展机制较为复杂,是目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疾病之一.炎症及其介质无论是癌症的发病因素还是推进癌症的发展中均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半胱氨酰白三烯主要由花生四烯酸通过脂质氧化酶途径产生,作为重要的炎性介质之一,参与炎症级联反应,其与癌症的关系密不可分,对癌症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有一定作用.因此,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半胱氨酰白三烯在癌症中的作用将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胃癌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高琳琳;宋光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下的多步骤过程,其病理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在影响胃癌发病的多种因素中,遗传易患性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多种基因及其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已经取得极大进展,这为胃癌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依据.现已证明,多种胃癌相关基因均存在基因多态性现象,而同种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 液体活检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邱泽平;张晶;杨迟晖;曾乃燕

    近年来二代测序发展迅速.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套临床自动化测序系统,突破了循环肿瘤DNA( ctDNA)在检测技术上的限制. ctDNA和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对优化结直肠癌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术后复发监测及靶向药物用药后的耐药分析方面,ctDNA与CTC的应用已十分接近临床且被证明效果优于现有检验手段.此外,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领域,ctDNA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已有实验策略可准确识别肿瘤原发灶.未来,在标准化实验流程并完善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后,液体活检将成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检测方法.

  • 纳米医学在口腔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毅;任刚

    口腔癌是口腔医学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纳米医学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进步带来了希望.纳米医学平台具有高效装载药物、核酸和核磁共振造影剂的能力,因此纳米相关载体对于某些临床药物、核酸和造影剂等具有增效减毒的潜力.在化疗预防中应用纳米技术装载的药物能在化疗抵抗的耐药细胞株上产生明显高于药物自由形式的抗肿瘤活性.使用纳米颗粒装载化疗药物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且降低了体内外的药物毒性.纳米科学还通过开发靶向磁性纳米颗粒,从而提高了光动力疗法的疗效.后,利用纳米粒子进行基因治疗,在抑制基因表达方面已取得了肯定的成果.

  • VEGF、p53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霓;游金辉

    肿瘤骨转移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肿瘤骨转移是临床的迫切需求.目前临床上尚未有明确的细胞因子可以预测或者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可通过参与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等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VEGF、p53在恶性肿瘤有无骨转移性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

  • 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琛茹;关泉林;周永宁

    免疫检查点治疗是目前肿瘤学领域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已在多种实体瘤中观察到长期缓解,但在结直肠癌(CRC)的应用仍未取得可观的成果. CRC肿瘤微环境的相关研究发现,升高的Foxp3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CD+8T细胞有关,提示预后良好.错配修复基因的缺失会损害DNA的修复,导致新抗原的产生,从而被免疫系统识别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综合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CRC患者的治疗有效.未来应致力于预测生物标志物及拟定免疫检查点联合治疗方案来改善CRC患者的预后.

  • NT-proBNP、CK-MB、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及心脏手术术后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雅娟;殷勇;纪凤娟;徐娟

    目的 探究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酶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以及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入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且肺炎恢复后行心脏手术患儿140例进行数据统计和临床分析,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诊断,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死亡, Aristotele分值,NT-pro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对心功能正常与心功能不全组NT-proBNP、心肌酶水平进行对比,并计算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及分析NT-proBNP及心肌酶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及手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心功能不全组患儿血浆NT-proBNP、cTNI、CK-MB水平较心功能正常组患儿高,NT-proBNP用于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界值为2 929.5 ng/mL,灵敏度为62.0%,特异度为65.6%.心脏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组与无术后并发症组患儿NT-proBNP、CK-MB之间存在差异,与术后发生并发症数目之间存在弱的相关性,与部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之间也有相关性.用年龄 +体表面积( BSA)+Aristotele 评分建立预测模型,Cox 回归分析发现加入lgNT-proBNP及cTNI后其预测价值升高.结论 NT-proBNP用于判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发生心力衰竭的界值为2 929.5 ng/mL. NT-proBNP、CK-MB升高提示发生术后并发症可能大. NT-proBNP、cTNI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后的预测.

  • 基于DW-MRI纹理分析建立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性模型的研究

    作者:董立新;李新;杨森;毛羽;付占昭;董静;郑岳

    目的 建立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图像的纹理分析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性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并准备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进行MRI检测,得到其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对于每组图像均由两个影像医师在肿瘤大层面进行肿瘤的感兴趣区勾画并用软件Mazda version 4.6分析,提取出一系列纹理参数.采用一致性相关系数和动态范围矩阵方法验证参数的可重复性和冗余度,之后采用t检验筛选有意义的纹理参数.将筛选得到的参数进行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治疗敏感性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抗拒组DWI图像中的偏度、和熵、熵、差异熵、差值方差高于敏感组,抗拒组ADC图像中的峰度、熵、对比度、和方差高于敏感组,和均值低于敏感组(P<0.05),且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 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熵以及和均值纳入预测概率计算公式中. ROC曲线评估结果显示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86 7(P<0.05).结论 基于DW-MRI的纹理分析方法在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性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中药调节肠道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祎稀;邱艳艳;徐可;殷佩浩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在基因、饮食和环境等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结直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转化成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位于全球恶性肿瘤的第三和第四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肠道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来自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其中,针对肠道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研究是抗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重要环节,中药因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促进的双向调节作用等优势已在肿瘤治疗的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因此,未来对中药靶向肠道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皓月;黄力;吴佳芸;乔佳君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认为"瘀滞不停,皆能眩晕",可见血瘀是高血压的病机,是引起高血压发病与病情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中医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干预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相关,这不仅为"从瘀论治高血压"提供了现实依据,还为高血压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 小儿肌性斜颈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娟;邱丽漪

    肌性斜颈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儿头歪向患侧,患侧颈部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肿块.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早期治疗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目前,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风险高,且多遗留有瘢痕,影响美观,故给患儿和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其中,大多数患儿在疾病早期通过中医治疗可痊愈,从而避免承担手术的痛苦和风险.中医治疗通过辨证论治,注重局部和整体结合,其治疗方法可分为推拿、针灸、中药治疗三种,可单独使用,也可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未来,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可结合理疗康复,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 右美托咪定减轻手术患者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惠茹;辛学东;解雅英

    研究表明,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围术期应激、手术创伤、炎症反应又进一步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出现一系列右美托咪定(Dex)对各类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Dex能通过降低疼痛、降低应激作用和炎症反应以及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而改善手术患者的免疫抑制.目前Dex能在麻醉实施及术后管理中改善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为临床提供一些新的治疗依据,期望Dex能提高非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

  • 右美托咪定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王雪;宋春雨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镇静-催眠药物,适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的镇静.右美托咪定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右美托咪定可维持围术期循环稳定,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自身疾病、环境因素以及对未来的忧虑等影响因素,使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是提高患者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老年人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优缺点

    作者:甄灼;王辉

    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对机体的影响存在差异,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状态导致其受麻醉的影响较大,合适的麻醉选择可以有效改善预后.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静脉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两类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各有不同的优缺点.七氟烷在脏器保护方面存在较大优势,适用于长时间手术.丙泊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在临床麻醉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麻醉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哲瑾;王彦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精神科较为常用,与传统的电休克治疗相比,MECT在治疗前给患者施用一定量的肌肉松弛剂和静脉麻醉药,更利于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紧张情绪和身体损伤.丙泊酚和琥珀胆碱是目前MECT常用的麻醉药物,然而由于丙泊酚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琥珀胆碱特殊的药理作用,丙泊酚和琥珀胆碱药在MECT中的应用受到不少争议.另外,通电治疗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麻醉药物应用的更新、优化和合理搭配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