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D-二聚体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丁敏;肖忠;孙多成;李玮;李景霞

    急性胰腺炎( 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临床上根据AP病情轻重及诊断预分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及方式。在临床检验上,已有多种AP的预测指标,其中D-二聚体等凝血因子可间接反映AP时胰腺的微循环状况,通过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可用于判断AP的病情轻重及诊断预分型,了解病情演变及预后,对AP的病情评估及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但好能从作用机制上进行分类探讨,由于AP病因复杂,实践中还有一定困难。

  • T h9细胞及其与炎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帆;杨瑞宁

    辅助性T细胞(Th)9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CD4+T细胞亚群,由于能够分泌白细胞介素9、白细胞介素10等炎性因子而在多种疾病包括皮炎、呼吸道疾病、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肝病等的发病机制及病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Th9细胞亚群的发现更加明确了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并且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 低钾性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丽君;江霞

    低钾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低钾血症病因中相当重要的一组疾病,其种类繁杂,诊治困难,主要由甲状腺毒症、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引起。目前,内源性激素在发病时的潜在机制已逐步阐明。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揭示了该组疾病的致病基因,证实了相关疾病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基因分型的确立以及基因检测筛选为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 环状 RNA的研究意义和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陈明达;胡万宁;孙国贵

    环状RNA( circRNA)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但近年才被发现和证实,并逐渐引起重视和深入研究的一种非编码RNA。 circRNA主要由外显子序列构成,呈闭合环状结构,性质稳定,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组织器官和发育过程的特异性。 circRNA主要通过微RNA海绵作用调控靶基因表达,在很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性使circRNA有潜力成为新型分子标志物和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在肿瘤转化医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 抗半乳糖抗体相关疾病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洪春姑;刘璐;何琛;蔡志明;牟丽莎

    抗半乳糖( Gal)抗体是人体丰富的天然抗体,与多种免疫疾病密切相关。 Gal抗原在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异常表达导致了Graves病;病原体携带或分泌的Gal抗原,可引发机体出现“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反应;抗Gal抗体也是异种器官移植的免疫屏障。在抗病毒、细菌和肿瘤疫苗中表达Gal表位,可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注射Gal脂多糖还可将肿瘤细胞转变为自体抗肿瘤疫苗,而Gal纳米颗粒可加速切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 黏蛋白在肠黏膜屏障中的保护调节机制

    作者:贺欣;张目涵;路瑶;冯百岁

    由化学屏障、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共同构成的肠黏膜屏障在防止细菌和抗原等有害物质入侵以及维持肠道营养吸收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同样具有多种类型的黏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个组织和器官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高度糖基化修饰的蛋白家族。了解黏蛋白与肠黏膜屏障的关系,将有助于了解肠道内复杂详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肠黏膜相关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艳丽;张鹏

    免疫疗法逐渐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效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及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是结合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之间有效的桥梁,可有效活化幼稚T淋巴细胞,并诱导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是公认的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和具有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

  • S100B的研究进展

    作者:云永利;陈萍

    S100 B是一种钙离子结合蛋白,在脑中主要由神经胶质细胞分泌,外周的成肌细胞也可分泌。 S100 B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生理浓度的S100 B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可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而过多的S100 B通过与其配体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结合,促进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凋亡,并且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参与并放大炎症反应,参与脑损伤过程。另外,在外周,S100B可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为临床肌营养不良的细胞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 成体肾脏干/祖细胞参与急性肾脏损伤的修复

    作者:谢晓强;杨恩明;杨水法;李宗金;贾晓花;冯国伟;章振保

    人类肾脏对于缺血和毒性损伤均非常敏感,肾小管坏死和炎症反应的激发均将导致急性肾脏损伤。尽管肾小管在遭遇损伤后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在多数情况下肾脏的修复能力无法满足再生的需要。成体肾脏干/祖细胞可能通过分化并终融合入肾组织的方式参与肾脏修复,或者由旁分泌因子诱导、促进肾脏的修复和再生。上皮细胞可暂时获得祖细胞的表型而进一步增殖,终取代损伤的肾小管细胞。

  • 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

    作者:陈竹林;黄光;王俊芳;刘沛林;王海亮

    目的:研究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并分析认知功能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AERP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年龄≥60岁诊断为aMCI的患者40例作为aMCI组,选择42例同时期认知功能正常者作为NC组,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 MoCA)和AERPs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CI组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执行功能、延迟记忆评分均低于NC组[(3.93±1.02)分比(4.87±0.93)分,(1.47±1.25)分比(3.84±1.67)分,P <0.01]。画钟试验:aMCI 组在数字和指针项目上评分均低于 NC 组[(0.77±0.32)分比(0.90±0.13)分,(0.56±0.15)分比(0.83±0.24)分,P<0.05]。 aMCI组P300潜伏期较NC组延长[(399.70±41.36) ms比(348.44±39.25) ms,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MCI组MoCA总分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P<0.01),MoCA量表中的延时记忆、视空间执行功能、画钟试验评分与P300潜伏期均呈负相关( P<0.01或P<0.05)。结论老年aMCI患者延迟记忆、视空间执行能力受损,其认知功能下降与P300潜伏期延长有一定相关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失眠及戒除镇静剂成瘾后患者睡眠质量、多导睡眠图的变化

    作者:李国祥;胡亚梅;刘慧;石鹤峰;刘宝;李书剑;王丽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失眠及戒除镇静剂成瘾后患者睡眠症状、多导睡眠图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失眠和戒除镇静剂成瘾患者19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药磁渗透、经络导平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 RL)、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活动期( RA)、快速眼球运动强度( RI)、快速眼球运动密度( RD)、第1次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间(FRT)、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次数(RSN)、睡眠纺槌指数(SS);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剂停用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91.8±12.4) min比(345.3±11.6) min,(74.3±6.7)%比(63.7±5.6)%,(83.1±5.4)%比(71.4±4.8)%],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8.3±0.5)分比(11.8±0.8)分, P<0.01]。联合组RL显著高于对照组[(83.5±8.1) min比(71.5±7.3) min],RA、RI、RD、FRT、RSN、SS显著低于对照组[(58.4±5.3) U比(79.4±6.7) U,(23.1±3.5)%比(34.3±4.1)%,(80.7±5.6)%比(104.5±7.5)%,(13.2±2.1) min比(15.3±2.7) min,(3.1±0.2)次比(4.3±0.3)次,(4.2±0.3)%比(5.7±0.5)%](P<0.01)。联合组镇静剂停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9.6%(59/99)比39.4%(39/99),P<0.05]。结论慢性失眠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对镇静剂成瘾的戒除效果确切。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钅监;刘景峰;段美丽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SA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脓毒症治疗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导致SAE的危险因素。结果 SAE的发生率为55.81%(120/215), SAE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AE组[28.33%(34/120)比7.39%(7/95),P<0.05],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E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高于非SAE组[(90±8) U/L比(49±9) U/L,(144±7) U/L比(67±9) U/L,(20.3±5.1)μmol/L比(19.2±4.2)μmol/L,(43±13) mmHg(1 mmHg=0.133 kPa)比(37±14) mmHg],白蛋白显著低于非SAE组[(29±5) g/L比(31±6)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OR=5.117,95%CI 1.255~20.863)、白蛋白(OR=6.509,95%CI 3.351~12.643)、PaCO2(OR=5.828,95%CI 2.563~13.252)、APACHEⅡ评分(OR=5.375,95%CI 2.774~10.415)是SA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SAE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AE患者,APACHEⅡ评分、ALT、白蛋白、PaCO2对SAE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青年人冠心病发病相关因素

    作者:刘金涛;王梅;周芸;严研

    目的:分析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青年人冠心病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83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60例青年志愿者(<45岁)为研究对象。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将冠心病患者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青年人冠心病发病相关因素。结果青年冠心病患者男性、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Gensini评分、高血压及糖尿病比例显著低于中老年患者(P<0.05);青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以单支、局限性血管病变为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青年冠心病组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存在吸烟史比例多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 OR=3.018,95%CI 1.713~5.317)、存在吸烟史( OR=2.035,95%CI 1.191~3.477)、高总胆固醇( OR=1.262,95%CI 1.063~1.498)、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1.043,95%CI 0.704~1.545)、高LDL-C(OR=1.247,95%CI 1.005~1.547)、高纤维蛋白原( OR =1.782,95%CI 1.194~2.660)、低血清尿酸( OR =1.183,95%CI 1.043~1.342)是影响青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主要为单支、局限性血管病变,男性、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总胆固醇、高LDL-C、高纤维蛋白原及低血清尿酸是影响青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作者:李聪;冯宪真;黄马玉;袁凤云;卢苏梅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被动抬腿试验(PLR),对照组行容量负荷试验(VE);分别于PLR、VE前后采用心脏超声监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前心率、CVP、MAP、CO、SV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后,两组CVP[观察组:(6.2±0.7) cmH2O(1 cmH2O=0.098 kPa)比(5.1±0.6) cmH2O;对照组:(6.1±0.8) cmH2O比(5.3±0.7) cmH2O]、CO[观察组:(4.0±0.7) L/min比(3.4±0.3) L/min;对照组:(3.9±0.5) L/min比(3.5±0.3) L/min]、SV[观察组:(30.7±3.4) mL比(26.4±3.1) mL;对照组:(31.1±3.7) mL比(26.6±2.8) mL]均较试验前显著增加( P<0.05);试验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率、CVP、MAP、CO、SV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脏超声联合PLR能够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且安全性更高,当患者存在扩容禁忌证时,可以采用PLR预测容量反应性,从而避免容量负荷过载的风险。

  • 老年妇女高危型生殖道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白彩云;李小琴;贺晶;薛娟

    目的:分析老年妇女高危型生殖道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妇女76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老年妇女均行HPV分型检测,再筛查宫颈细胞学,HPV阳性者继续检查病理组织,分析HPV感染情况。结果所有老年妇女中,总HPV感染率为12.0%(92/769)。其中高危型HPV(HR-HPV)和低危型HPV(LR-HPV)感染率分别为10.8%(83/769)、1.2%(9/769);单一感染率为10.0%(77/769),多重感染率为2.0%(15/769);其中,在多重感染中,二重感染率为1.4%(11/769);三重感染率为0.3%(2/769);四重感染率为0.1%(1/769);五重感染率为0.1%(1/769)。单一HPV感染前5位的为HPV16、52、58、6、18型,除HPV6外,其他均为HR-HPV。多重感染中HR-HPV合并高危型共12例, LR-HPV合并低危型共3例,分别占80.0%(12/15)和20.0%(3/15)。结论我院老年妇女HPV感染主要以单一感染为主,其合并感染以HR-HPV合并高危型为主。

  • 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冯光勇;黄伟;周峰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 DN)疗效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200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治疗组(100例)和厄贝沙坦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及饮食治疗,厄贝沙坦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片每次0.15 g,每日3次,连续治疗12周;联合治疗组在厄贝沙坦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魏酸哌嗪片每次0.15 g,每日3次,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24 h尿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并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94/100),高于厄贝沙坦组的81.0%(81/100)( P<0.05),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也优于厄贝沙坦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FPG、2 h PG、HbA1c、血肌酐、24 h尿蛋白、UAER、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UAER、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70.5±4.4) mmol/L 比(78.4±5.1) mmol/L、(0.35±0.02) g比(0.41±0.04) g、(64.4±4.5)μg/min 比(73.4±3.8)μg/min、(7.5±1.5) mPa? s 比(8.6±1.6) mPa? s、(5.0±0.4) mPa? s比(5.6±0.6) mPa? s、(6.8±1.3) mPa? s 比(7.9±1.5) mPa? s、(41.6±7.4)%比(53.8±6.3)%、(1.70±0.18) mPa? s比(1.81±0.21) mPa? s、(2.8±0.4) g/L比(3.2±0.4) g/L](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5/100),厄贝沙坦组为4.0%(4/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 P=0.733)。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显著提高DN的疗效、保护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微循环障碍有关。

  • 他汀类药物改善 AC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怡红;杨冬;刘淑玲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收治的8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辛伐他汀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等ACS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日20 mg,睡前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颈动脉斑块大小与数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以及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辛伐他汀组的颈动脉IMT明显变薄,斑块面积明显变小[(1.0±0.3) mm比(1.4±0.3) mm、(17.3±3.1) mm2比(24.8±5.9) mm2](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患者的颈动脉IMT较常规治疗组薄,斑块面积小[(1.0±0.3) mm 比(1.3±0.3) mm、(17.3±3.1) mm2比(24.8±5.2) mm2]( P <0.05),斑块数量[(1.9±0.3)个比(1.9±0.5)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辛伐他汀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4.9±0.8) mmol/L 比(6.3±1.0) mmol/L、(2.0±0.6) mmol/L 比(2.8±0.7) mmol/L、(10.4±3.1) mmol/L 比(3.1±0.7) mmol/L]及hs-CRP[(6.0±1.2) mmol/L比(9.9±2.7) mmol/L]水平均明显下降, HDL-C[(1.2±0.3) mmol/L比(1.6±0.4) mmol/L]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以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改善ACS患者颈动脉斑块IMT的厚度和面积,改善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64排螺旋 CT对心肌桥显示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薛武荣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对心肌桥形态特征的显示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影像中心接受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为心肌桥的患者199例,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观察心肌桥的64排螺旋CT特征,载心肌桥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况。结果199例患者共显示218处心肌桥,其中左前降支(LAD)中段发生率高,为63.3%(138/218)。心肌桥长度及厚度均以LAD中段大,分别为(18.4±3.9) mm和(2.9±0.8) mm。218处载心肌桥冠状动脉中124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硬化,发生率为56.9%(124/218)。完全型心肌桥发生载心肌桥冠状动脉硬化的比例显著高于不完全型心肌桥[64.4%(85/132)比45.3%(39/86)](P<0.05)。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发生载心肌桥冠状动脉硬化124处,发生率为56.9%(124/218),高于心肌桥后段的9.2%(20/218)(P<0.05)。载心肌桥冠状动脉迂曲成角者冠状动脉发生率为62.8%(137/218),显著高于走行正常者的37.2%(81/218),迂曲成角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正常者[(26.5±7.5)%比(19.5±5.3)%]( 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的特征,是良好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化综合治疗疗效及临床预后因素

    作者:黄壬峰;彭少华;李有强;梁武;赵娜

    目的:观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LS-SCLC)放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临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149例行放化综合治疗L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放化综合治疗临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化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0.6%(135/149)。放化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合并胸腔积液( OR=5.852,95%CI 2.442~14.024)、肿瘤体积( OR=3.074,95%CI 1.522~6.209)、临床分期( OR=2.256,95%CI 1.054~4.82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LS-SCLC放化综合治疗疗效好,合并胸腔积液、肿瘤体积较大、临床分期晚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瘦素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Th17和 Th1细胞平衡及炎性因子的关系

    作者:刘恩才;冯银霞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Th17、Th1细胞平衡及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8例AS患者为AS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试两组外周血CD4+Th17、CD4+Th1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两组瘦素、白细胞介素( IL)-6、IL-17、IL-2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结果 AS组外周血CD4+Th17、Th17/Th1、瘦素、IL-6、IL-17、IL-21、TNF-α水平分别为(2.38±0.79)%、(32.98±3.12)%、(3.12±1.02)μg/L、(3.05±1.21)μg/L、(7.86±0.97)μg/L、(182.32±34.86)μg/L、(7.12±1.29)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92±0.24)%、(19.25±3.25)%、(8.69±2.12)μg/L、(12.36±1.67)μg/L、(38.28±5.02)μg/L、(504.23±41.12)μg/L、(32.18±2.23)μg/L],而CD4+Th1细胞水平[(4.75±0.68)%]低于对照组[(11.85±0.96)%](P<0.01)。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显示,瘦素水平与CD4+Th17、IL-6、TNF-α呈正相关( r=0.458,0.412,0.447,P<0.05),而与CD4+Th1水平呈负相关( r=-0.387,P<0.05)。结论 A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Th17/Th1细胞比例失衡所致的免疫紊乱有关,且两者可能参与AS关节炎症过程。

  • 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的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娟;张萌萌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接诊的108例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2例)和开腹手术组(56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卵巢功能[雌二醇、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G、IgA、IgE]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10.8±2.8) mL比(48.3±5.5) mL、(1.0±0.3) d比(1.9±0.4) d、(5.2±0.7) d比(8.0±0.9) d、(1.2±0.3) d比(1.9±0.9) d、(4220±221)元比(6078±200)元](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H、F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雌二醇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60.0±3.6) mmol/L比(66.6±4.8) mmol/L],LH、FSH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17.0±1.1) U/L比(11.4±1.1) U/L、(20.0±1.6) U/L比(12.7±1.5) U/L](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IgG、IgA高于开腹手术组(13.1±1.8) g/L比(10.8±1.7) g/L、(1.9±0.1) g/L比(1.4±0.3) g/L,IgE低于开腹手术组[(121±28) g/L比(145±27) g/L,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保护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早期肠外营养对多发伤患者能量摄入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秦艺玮;康焰;尚观胜;杨静;田宇

    目的:探讨早期肠外营养对多发伤患者能量摄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联合组,每组45例。肠内营养组给予单纯的肠内营养,联合组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在受伤后1周内增加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恢复口服饮食时间,第3、7、14日能量摄入与蛋白质摄入量,以及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时间。结果联合组营养支持开始时间早于肠内营养组[(40.2±11.7) h比(54.9±13.4) h],但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晚于肠内营养组[(73.8±21.6) h 比(54.9±13.4) h](P<0.05),两组患者恢复口服饮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逐渐增多,且联合组的摄入量均高于同时段肠内营养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肠外营养可增加患者的能量与蛋白质摄入,但并未改善患者的预后。

  • 超声监视下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复位术治疗肠道肿瘤肠套叠的效果

    作者:涂昊;刘炼;章思伟;侯小川;卢薇

    目的:探究超声监视下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复位术治疗肠道肿瘤肠套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就诊的肠道肿瘤并发肠套叠患者2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给予超声监视下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复位及其他常规辅助治疗、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X线监视下加压空气灌肠复位术进行治疗,其余辅助治疗措施同试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转复耗时、转复成功率、穿孔率、手术率,治疗后36 h肠道功能低下和便血发生率,转复操作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以及治疗后呕吐及腹部胀痛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转复耗时少于对照组[(18.95±5.36) min 比(22.02±7.38) min],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17%(97/103)比80.58%(83/103)],穿孔率及手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97%(1/103)比6.80%(7/103),4.85%(5/103)比16.50%(17/103)](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肠道功能低下及便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65%(12/103)比25.24%(26/103),7.77%(8/103)比18.45%(19/103)]( 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呕吐及腹部胀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48%(18/103)比31.07%(32/103),10.68%(11/103)比22.33%(23/103)](P<0.05)。试验组患者主观感受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97.09%(100/103)比90.29%(93/103)](P<0.05)。结论超声监视下行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复位术可明显提高转复速度及转复成功率,并且可以通过动态实时准确的监视明确病变部位,观察肠道壁压力承受情况,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可通过0.9%氯化钠注射液对肠道的润滑作用避免干结粪便对肠壁的损伤及治疗后便血的出现。

  •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影响

    作者:谷志宏

    目的:探究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武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加用热毒宁0.6 mL/( kg? d),混合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的小儿氛基酸治疗10 mL/( kg? d)。3~5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和总病程,同时检测患儿血液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总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1.75±0.54) d 比(2.46±0.36) d、(1.94±0.17) d比(2.64±0.43) d、(2.76±0.65) d比(4.42±0.45) d、(5.13±0.56) d 比(6.79±0.67) d](P<0.05)。两组治疗后1、3 d 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上升速度更慢,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能有效改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CK-MB水平,有助于改善患儿病情,缩短治疗周期。

  • 小剂量来氟米特联合胸腺肽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岳宪虎;刘磊

    目的:探讨小剂量来氟米特联合胸腺肽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早期RA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10 mg/d,口服)联合胸腺肽(40 mg/d,肌内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10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5) min比(40±6) min,(3.8±1.0)个比(4.6±1.1)个,(4.0±1.2)个比(4.8±1.4)个,(1.5±0.2) mU/L比(1.7±0.3) mU/L,(31±9) mm/1 h比(35±10) mm/1 h,(35.6±6.6) mg/L比(39.6±7.2) mg/L,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39/41)比75.6%(31/41),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来氟米特联合胸腺肽治疗早期RA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临床检查进展

    作者:张丽琴;陈子林

    干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包括泪液分泌不足引起的干眼和泪液蒸发过强引起的干眼。其中后者主要指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目前关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临床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以及相应辅助检查。目前干眼的临床检查种类繁多,传统的方法如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新兴的临床检查方法如眼表综合分析仪、干眼仪、泪液渗透压等。期待能够找到简便、可重复性高、较为客观的检查方法来辅助诊断干眼。

  • 基于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方法的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郭安;刘建军

    帕金森病( 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功能影像学显示,PD在引起黑质纹状体系统改变的同时伴有脑白质纤维等其他区域的病理变化。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 TBSS )的扩散张量成像( DTI)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脑白质异常区域进行定位,为定量评估脑白质病变提供可靠参数。该文就TBSS的DTI的分析方法与限度、在PD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优缺点进行总结。

  • 孕期肥胖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毛雪梅;许瑞青;盛晓英

    孕期肥胖会造成孕期和产后并发症增多,并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孕前和孕期体质指数的增加,早产率和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同时阴道助产的概率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肥胖还会增加剖宫产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孕期肥胖的孕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高出生体质量、大于胎龄儿的风险增加,新生儿病态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因此,要采取措施早期确认存在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减少孕期肥胖的发生,防止并早期治疗围生期并发症。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吕信鹏;邓颖

    一氧化碳( CO)中毒是我国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中毒后可出现多种相关并发症,其中尤以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为难治。当今的医疗及科技水平对于DEACMP的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暂无确切的诊断依据,治疗上也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故该病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细胞等,但因均无法达到治愈效果,故仍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迟发性脑病。

  • 原发性高血压与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作者:房君;斯琴;纳贡毕力格;沙日耐

    原发性高血压( EH)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同时又受到机体周围环境的影响。 EH患者的心理变化与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血管活性物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症状与血压变化相互作用容易使机体进入恶性循环,而且EH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对血压的升高也产生一定的作用。探讨EH的心理及环境因素可以进一步为高血压的心理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

  • 学龄前儿童哮喘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碧玉;卢燕鸣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疾病,约一半的儿童在1岁前至少经历过1次喘息或呼吸困难等哮喘样症状,其中部分可发展为哮喘。在临床实践中,医师主要结合家族史、特应质、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致敏、外周嗜酸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喘息发生的严重程度等因素预测喘息儿童将来发生哮喘的概率。目前尚无可靠的客观手段以帮助临床医师进行学龄前儿童哮喘的诊断,因此提高对学龄前儿童哮喘的预测能力至关重要。

  •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助衡;张静;周冠华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已由过去的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发展到现在的早期非手术个体化治疗,主要包括液体复苏、抗生素的使用、早期肠内营养、特效药物和我国的传统医学治疗。液体复苏为基础的支持治疗被认为是急性胰腺炎的标准治疗方法,且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对液体复苏所需要的液体种类、速度和持续时间等问题尚未见一致结论,支持治疗的疗效也并不令人满意。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断改进液体复苏、抗生素的使用、早期肠内营养、特效药物和我国的传统医学治疗。该文就上述领域内的现状、问题和新进展进行综述,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超声膀胱测容仪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丁懿;万跃;周宪;罗焕丽;靳富;王颖

    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膀胱体积的变化是制约盆腔恶性肿瘤实现精确放疗的关键。目前常用的依赖人体生物反馈法憋尿不能满足精确放疗的要求,使用导尿管进行人工膀胱充盈则为有创操作,不良反应明显。超声膀胱测容仪可快速计算出人体膀胱容量,其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可有效监测和管理膀胱充盈度,确保放疗时膀胱体积在目标范围内,减少盆腔内器官及靶区的位移,实现盆腔恶性肿瘤的精确放疗。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虎;余保平

    消化系统肿瘤已逐渐成为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早期发现也显得尤为重要。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消化系统肿瘤的监测、筛查和诊断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新型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以提高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率。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抗肿瘤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宏志;王璐;白杨;徐万海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是一种由SERPINF1表达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初因能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分化被发现。 PEDF具有强有力的抑制血管新生、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PEDF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细胞反应,包括调节细胞凋亡、分化、迁移、侵袭和干细胞维持,这使PEDF成为一种潜在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有关将PEDF用作肿瘤治疗的研究策略已经被提出,然而将其应用到临床仍需要大量研究进一步阐明PEDF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 非小细胞肺癌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丽华;章程;刘敏亚;蒋明;房健民

    外泌体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纳米囊泡,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外泌体,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具有调节肿瘤病理进程、血管生成、转移和免疫逃逸等生物学功能。NSCLC外泌体中的特异性蛋白质和微RNA( miRNA)存在差异性表达,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目前,NSCLC外泌体中对肺癌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成分仍待明确,外泌体的应用标准化等问题是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 宫颈癌的个体化综合化治疗进展

    作者:赵艺;郝淑维;崔澂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其发病年龄逐年降低。目前,宫颈癌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但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放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两者均可进一步损害机体;而部分年轻患者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故现有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化、个体化治疗。学者们通过改进手术及放化疗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光动力疗法、中药治疗、联合治疗等来对抗宫颈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因此未来综合化、个体化治疗方式将成为主流。

  • 人乳头瘤病毒与鼻腔鼻窦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月;阎艾慧

    人乳头瘤病毒( HPV)易于感染人类鳞-柱交界区周围黏膜组织,其致癌作用与p53、Rb蛋白、p16以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成员等多种细胞因子有关,涉及人体多个系统。 HPV感染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其感染与否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因此,研究HPV的致癌作用机制,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载脂蛋白M表达调控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小炫;高家林;章尧

    载脂蛋白M(apoM)是一类在血液中主要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中的载脂蛋白,其表达具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 ApoM的表达调节主要受肝细胞核因子1α/4α、肝受体同系物1、法尼酯X受体、肝X受体、叉头状转录因子a2等转录因子以及激素和细胞炎性因子等调控,但其具体调控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尚待阐明。目前apoM在癌症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表达失调与癌症具有高度关联性。

  • 性格与糖尿病的关系

    作者:惠灿灿;孙建然;邓大同;王佑民

    性格作为人核心的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的重要体现。性格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影响了机体的免疫、炎症系统,而且与患者的遵医行为密切相关。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性格特征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除了饮食、运动干预外,性格干预也可作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组成部分。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邓英英;邱琳;雒晓春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SCH)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SCH在2型糖尿病中的发生率升高,SCH通过影响血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参数、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增加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SCH是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该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并重视患SCH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情况,通过给予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治疗SCH以减少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再评估

    作者:贺克强;柴小青;李卫平

    随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引起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即使在2型糖尿病晚期仍然可以使用其他治疗方式来替代胰岛素治疗,过度强化血糖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远期存活率,而且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致死风险。通过对比英国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行动的研究及甘精胰岛素初始干预转归等临床研究结果,可对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再评估。

  • 血清炎性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损斑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俊华;刘艳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作为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情凶险、致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ACS的重要启动环节即为易损斑块的破裂,而炎症机制在易损斑块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多种血清炎性因子参与了易损斑块的形成、失稳定性以及破裂,这对于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和ACS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益生菌与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毕紫娟;张仕晟;袁建业

    人类肠道作为消化和营养吸收器官,在维持整个机体的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与肠道菌群是分不开的。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其发病与肠道菌群有关,但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IBS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医疗健康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这一现状迫在眉睫。而益生菌治疗IBS的目的即在于重建被破坏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