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细胞因子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鲍华烨

    白癜风是一种由于黑色素细胞受损导致色素脱失的常见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种细胞因子与白癜风的发病关系密切.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影响黑色素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抑制黑色素细胞生长,干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促进黑色素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该文旨在介绍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以及在白癜风上的应用和展望.

  • 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与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潮生

    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SSAO)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胺氧化酶.SSAO主要催化短链伯胺氧化脱氨并生成相应的醛类、过氧化氢和氨.甲胺和氨基丙酮是SSAO的生理性底物.心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血浆SSAO活性明显增高,其催化生成的毒性产物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SSAO与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急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急性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对其发生机制及有效地治疗策略一直是当今的研究热点.该损伤的机制较多,星形胶质细胞(AS)形成的瘢痕组织是阻碍神经再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脊髓损伤后AS中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BMPs与脊髓损伤有密切的关系.该文就BMPs信号在脊髓损伤中对胶质瘢痕的影响进行阐述.

  •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琛琪

    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包括肢体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止血带止血、休克、断肢再植、组织移植等均经历此过程.LIR损伤不但可引起患肢骨骼肌水肿、纤维化、患肢坏死,而且可影响全身各系统,严重时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过去的研究一直认为LIR损伤机制是由氧自由基、钙超载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等途径引发的,但近些年研究发现一氧化氮、抗凋亡基因等多种因子在LIR损伤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提示LIR损伤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基因芯片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赵辉

    基因芯片技术是现代生物研究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之一,以极高的密度将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或基因片段排列在片基上,与荧光标记的样本按碱基配对的原理同步杂交,可对基因的序列或功能进行研究.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微型化和较好的可对比性特点,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诊断、耐药性、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不断发展,前景广阔.该文就基因芯片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NALP3炎性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盼盼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又称NLRP3,NALP3炎性小体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在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被多种类型的病原体或危险信号所激活,是活化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分子平台,进而调控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成熟和分泌.近年来,NALP3炎性小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就NASH中NALP3-caspase-1-IL-1β炎性通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及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钢

    目前认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急性肺损伤(ALI)中有重要意义,在ALI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都参与对肺的损伤,使PS减少,同时使PS的功能发生变化;反之PS减少及功能异常又加重肺损伤,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PS替代治疗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遇到许多新问题.该文就PS的功能、代谢特点及其在ALI中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鱼精蛋白截短体在构建融合蛋白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远;姚璐

    融合蛋白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病毒感染和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但是其自身也有诸多缺点.鱼精蛋白截短体(tP)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具有DNA结合功能,编码序列寡核苷酸的设计与合成比较简单等优点,克服了融合蛋白欠稳定等缺点.因此,tP被用于融合蛋白的构建中,融合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已用于临床前研究,为病毒感染和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IL-17和IL-17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丽丽;沈婕;邓蓉蓉;赵玉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近期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17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IL-17及IL-17受体(IL-17R)家族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哮喘等.近来已有IL-17及IL-17R与疾病的报道,但其基因多态性(SNPs)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尚少.该文对IL-17和IL-17R及其SNPs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今后IL-17及IL-17R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技术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冯睡

    成熟体细胞能被重编程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具有分化全能性、体外易扩增、易于基因干扰或过表达等特性.随着诱导多潜能干细胞项技术在技术路线上的不断改进,以及其在细胞来源和分化方面的突破,该技术在再生医学、药物研发评价、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 UGT2B7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坚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LGT)是药物Ⅱ相代谢中至关重要的酶,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B7(LGT2B7)基因多态性对LGT的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LGT2B7基因型与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有关,根据基因型的不同可分为强代谢组及弱代谢组.该文主要阐述LGT2B7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的关系,着重叙述LGT2B7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康运凯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抗原丧失免疫耐受,从而导致了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器官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易患性和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一些学者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目前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和临床表现,对于治疗目前自身免疫性肝炎采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采用熊去氧胆酸和皮质激素治疗,对于终末期建议采用肝移植治疗.

  • Snapin在神经细胞中的功能及其在神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国强

    Snapin蛋白是可溶性NSF附着蛋白受体复合物的调控因子,在囊泡融合及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在神经和非神经细胞中大量表达的蛋白,Snapin蛋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神经细胞中Snapin与很多蛋白相互作用,在神经元生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神经退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小儿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新进展

    作者:孙浩

    小儿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且高复发性疾病.为患儿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案是治疗的首要目的.临床上常见的有传统开放手术取石、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碎石术、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输尿管软镜取石、药物溶石等治疗手段.目前小儿尿路结石的内镜微创外科治疗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内镜微创技术因碎石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微创内镜新技术将不断完善更新,进一步领跑小儿肾结石治疗前沿.

  • 眶尖区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仲海

    眶尖区神经是视功能的主要支配神经,其损伤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视神经与动眼神经因组织学特点不同,损伤与再生机制各异.近年来的研究已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眶尖区神经损伤治疗是医学领域的历史性难题,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治疗方法有神经减压术、神经重建术、细胞移植术、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 肩袖损伤的治疗进展

    作者:聂博渊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度大的关节,也是参与日常活动中重要的关节之一.肩袖是组成肩关节软组织中重要的结构,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肩袖损伤则是引起肩部疼痛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袖损伤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其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由于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主要方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肩袖修复术、肩峰成形术、肩关节置换术和肌腱转移术等.

  • 视可尼可视喉镜的临床应用

    作者:温超

    视可尼可视喉镜(SOS)是一种纤维光导可塑形喉镜,它兼具光棒与纤维支气管镜的优点,不仅可以用于正常的气管插管,还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困难气管插管.它装配简单、前端角度可调节、插管成功率高,在人工呼吸道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就SOS的结构特点,应用前准备,临床应用(常规应用、困难呼吸道应用)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综述.

  • 剖宫产术中寒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绪东;赵金玉

    剖宫产是常见的妇产科手术之一.现如今,剖宫产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术中产妇出现的不良反应仍然较多.寒战是手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具体发生机制至今没有明确阐述.而剖宫产术中发生的寒战对母体和胎儿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预防和治疗术中寒战的手段较多,主要分为物理和药物疗法,但至今没有权威的预防和治疗指南.该文就术中寒战的相关研究以及在剖宫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寒战 剖宫产术 麻醉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张伟锋

    脊髓型颈椎病(CSM)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一经诊断常需手术治疗.前路手术可直接减压并可较好地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尤其近年来前路非融合技术及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更显示出其优越性.因单节段、连续两节段、多节段、非连续节段CSM减压及稳定性重建方式不同,针对其治疗的佳术式也不尽相同.

  • 儿童足舟骨缺血性坏死的概述

    作者:易新成

    儿童足舟骨缺血性坏死较少见,常见于3~5岁儿童,患儿多因中足区疼痛、触痛和肿胀来诊,偶伴跛行,病程平均持续18个月,X线片表现为足舟骨变扁及密度增高.该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足舟骨骨化延迟,继而发生异常骨化,加之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足舟骨负重逐渐增加等机械因素,造成了舟骨的缺血性坏死.该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积极保守治疗,可缩短病程,并可恢复至完全正常.

  • 真菌球型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晖

    真菌球型鼻窦炎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一种,多见于免疫状态正常者,为真菌性鼻窦炎常见的类型,多发病于一侧上颌窦.鼻腔、鼻窦局部阻塞是真菌球型鼻窦炎发病的主要原因,CT鼻窦扫描检查是目前较为准确的检查方法,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功能性鼻窦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该文介绍真菌球型鼻窦炎的发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宝霞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急症,其危害较大,尤其心脏和脑易遭受损害.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险,还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快速、准确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碳氧血红蛋白、心肌酶、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血常规、N末端前脑钠肽、乳酸、胃泌素、醛固酮、血浆D-二聚体、脑电图、头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了解预后.

  • 良恶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思路

    作者:余静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评估的要点鉴别结节的良恶性.通过病因、病史、体检和超声、磁共振成像、CT、甲状腺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测定、血清降钙素测定和其他甲状腺癌分子标志物检测),同时应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来鉴别良、恶性结节,对良恶性结节的判断大有帮助.

  • 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及临床特点

    作者:梁金华

    目的 探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动态变化特点与疾病进展、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承德市兴隆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147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第1日、第7日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并根据其病情进展与否分为进展组52例和非进展组95例,与同期147例健康体检者动态血压变化做比较,进展组及非进展组患者入院第30日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并分析其血压变化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进展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M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平均血压(dMBP)及血压昼夜节律与非进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及24 h平均血压(24h MB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 MBP、dSBP、dDBP、nSBP、nDBP、nMBP均与Rankin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老年急性脑梗死了解其血压变化及昼夜节律,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其疾病进展和损伤情况,评估其近期预后.

  • 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王思雷;张莹莹;刘斌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6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采用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术后采用相关的美容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瘤生存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 vs 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8,P=0.014).两组患者的乳房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美容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良好.

  • 不同干粉剂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耿慧琴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长城铝业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A组)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的水平及呼吸功能指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5、IL-17、IL-33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A组患者IL-5、IL-17、IL-33的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IL-5、IL-17、IL-33的水平与PEF、FEV 1/FVC呈负相关.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更好,能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局部的炎性反应、改善呼吸功能.

  • 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配伍宫术宁胶棒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亚红;黄志兰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配伍宫术宁胶棒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前的宫颈准备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宝鸡市人民医院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生殖器萎缩妇女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0例.A组:术前口服戊酸雌二醇片3 mg/d,连用7d;B组:术前连续口服米非司酮片3d,50 mg/d,取环时两组常规配伍宫术宁胶棒.对比A、B两组取环时的宫颈扩张难易度、术中疼痛反应、取环时间、取环成功率、取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取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 A组阴道分泌物多、疼痛评分低、扩张宫颈容易,A组取环成功率为93.8%(75/80),B组为92.5%(74/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取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为(3.67±0.59) mm和(3.66±0.56) mm,B组取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为(3.44±0.80) mm和(3.45±0.76) mm;A、B两组取环后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3.46±0.84)d和(3.45±0.82)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两种药物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前的宫颈准备效果均切实、可靠.术前配伍宫术宁胶棒扩宫更安全.

  • 胸腔镜辅助下环抱式接骨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郭文炜;李永强;徐驰;杨鲸蓉;曾志勇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环抱式接骨器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胸腔镜辅助下接骨器手术治疗的3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肋骨骨折处切开复位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及伤口负压引流球.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胸廓外观正常,连枷胸消失,无一例出现反常呼吸,术后第1日复查X线胸片显示肺复张良好,骨折处对位对线满意,呼吸运动正常,疼痛消失快,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d,随访36例,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1~16(11.6±1.3)个月,患者均无排斥反应.结论 胸腔镜辅助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获得满意的效果,胸廓塌陷得以矫正,改善呼吸功能,有效弥补了传统开胸创伤大的不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大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在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娟;强萍

    目的 探讨大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8例,所有患者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辅助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依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每组39例.大剂量组给予口服10 mg戊酸雌二醇,每日1次,而小剂量组给予口服2 mg戊酸雌二醇,每日1次.术后1、3个月后行宫腔镜检查,术后6个月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在术后1、3个月宫颈形态恢复情况方面和术后6个月月经改善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术后6个月大剂量组子宫体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42.5±4.6) mL、(6.51±1.24) mm,小剂量组分别为(38.9±3.7) mL、(5.83±0.94) mm,大剂量组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均P<0.05).结论 大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能够有效防止宫腔粘连患者TCRA后的宫腔内再次粘连,恢复其月经情况,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 膝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凡棋;张兆德;于克迎;高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9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应用自体四股股薄肌腱、半腱肌腱重建PCL的手术患者23例,术前和术后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6~22个月,平均(10.5±0.5)个月,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均为阴性;术前Lysholn评分为(47.3±9.6)分,术后为(87.5±5.2)分,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肌腱、半腱肌腱重建PCL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早期恢复膝关节功能.

  • 中西医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安彦辉;徐丽杰;刘新娟

    目的 观察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清苑县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更年期功血患者156例,依据用药不同分为三组:A组(52例)口服妇科养荣胶囊;B组(52例)口服炔诺酮;C组(52例)联合口服妇科养荣胶囊+炔诺酮.观察三组患者24、48、72 h的出血控制率;完全止血率和完全止血时间;用药后出血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4 hA、B、C三组出血控制率分别为17.30%、44.23%、67.30%,48 h分别为44.23%、71.15%、94.23%,72 h分别为11.53%、28.84%、5.7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完全止血率和完全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5例用药后有不规则出血表现,B组6例用药后有突破性出血表现,C组用药后无不规则及突破性出血的表现;A、C两组无任何不良反应,B组有恶心反应者10例.结论 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止血效果显著,且无药物性出血反应及不良反应.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在社区随访的意义

    作者:姜虹;毕宪初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中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中心)门诊就诊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20例,社区中心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每日1片(100 mg/片),同时加服氯吡格雷每日1片(75 mg/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120例随访患者中男83例、女37例,年龄44~ 90(69.3±6.4)岁,在随访的人群中出血率和再入院率仅为3.33%,出血主要为消化道出血(3例)和脑出血(1例),120例随访患者社区中心随访1年用药费用显著低于本市三级医院一年用药费用[(1845.55±1064.89)元vs(3029.27±826.9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49,P<0.001).结论 经过三级医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后,转至社区中心继续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好、费用经济、并发症低,值得推广.

  • 表观遗传学在前列腺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宝杰

    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发生异常表观遗传学改变,这些畸变促进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肿瘤抑制基因沉默和致癌反转录病毒激活等.因此,表观遗传修饰为前列腺癌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前列腺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启动子甲基化是普遍存在的,组蛋白修饰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结果预测有关.并且,由去甲基化剂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引起的肿瘤抑制基因激活,可能是一个晚期疾病患者潜在的治疗选择.

  • 胰腺癌的化学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陈娟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化学治疗(化疗)是其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其他药物化疗基本上未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靶向治疗中,只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表现出活性.对于一般情况好的患者,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显著优于吉西他滨.以吉西他滨、氟尿嘧啶、顺铂为基础的多药综合化疗对于胰腺癌也显示出一定的活性.在一线治疗失败后,一般情况好的患者接受二线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获益.

  • 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现状

    作者:熊春艳

    黏膜下子宫肌瘤由于其位置贴近子宫内膜,其临床症状常常显著,临床治疗也相对棘手.目前有多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子宫切除或肌瘤剔除以及介入栓塞及消融治疗等.该文拟在治疗的可重复性、安全性、疗效及复发率等各方面综述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现状.

  • 维生素C抗癌作用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作者:刘祚仁

    研究证实,血浆维生素C浓度随给药途径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只有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血浆和尿液当中的维生素C浓度才能达到杀死癌细胞水平.大剂量维生素C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药,可以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症状和延长其生命.因此,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成为临床肿瘤治疗补充和替代疗法之一.为总结维生素C抗癌试验的研究现状,探讨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该文就大剂量维生素C在人体所进行的临床试验予以综述.

  • Y盒结合蛋白1及其对肿瘤发生的双刃剑作用

    作者:步玉辉;崔乃鹏;何欢;林丹丹

    Y盒结合蛋白1(YB-1)是一类包含冷休克结构域的蛋白家族成员,YB-1从结构上分为三部分:N端的单链DNA结构域、冷休克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它与DNA及RNA的相互作用、转录调节、翻译调控等有关.YB-1参与肿瘤细胞的转化、多重耐药及转移.YB-1对肿瘤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可作为诊断肿瘤的重要指标,是治疗肿瘤的重要的分子靶点.总之,YB-1不仅在肿瘤细胞的生长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肿瘤相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就YB-1的功能及其对肿瘤发生的促进及抑制等方面进行概述.

  • 端粒酶和PTEN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晓燕;陈平

    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基因的调控,端粒酶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它的激活能解决染色体复制缩短的问题,它的过度表达能使细胞永生化并直接导致肿瘤的形成.PTE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的抑癌基因,参与细胞生长调控、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发生及肿瘤转移的调节.PTE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大肠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所以对端粒酶和PTEN的一些相关性研究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阐述奠定了基础.

  • CEA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黄爱本;王晶;蒋延文

    肺癌患者经常可以检测到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但作为肿瘤标志物其在肿瘤的诊断、复发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目前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依赖影像学,因此患者需要频繁接触放射线,影响患者身体的康复,尤其是骨髓功能恢复,而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简便、易行、无创的特点,明确其对于肿瘤诊断、治疗的作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胸腔积液及肿瘤组织中CE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培根

    假性动脉瘤已成为介入治疗较常见的并发症,可产生局部症状,有较大的危险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传统的单纯局部加压包扎及外科手术治疗均有较大的局限性,不宜在临床推广应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瘤内凝血酶注射、瘤内血小板胶注射及覆膜支架瘤腔内隔绝等方法,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有很大的优越性.该文就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防治进展予以综述.

  • 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杨瑞敏;房勤茂;王义成;张凡;高辰玮

    目的 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29例(甲状腺癌组),术前应用e-Flow成像技术检测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统计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MVD与肿瘤类型的关系.结果 ①甲状腺癌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甲状腺腺瘤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MVD值比较,甲状腺癌组MVD值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肿瘤的血流分级与CD34、CD105标记的甲状腺肿瘤血管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Ⅰ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血管病理学特征和血流信号分级存在明显差别,e-Flow成像技术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应激状态下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

    作者:周晓莉;饶一武

    目的 观察急、慢性应激状态下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东风医院外科住院的31例手术创伤患者为急性应激组,在内分泌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1例为慢性应激组,同期在东风医院体检的无内分泌疾病的31例健康查体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8:00、16:00及24:00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结果 ①急性应激组患者血清皮质醇、ACTH在不同时点间均升高,且高皮质醇与高ACTH发生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应激组患者血清皮质醇、ACTH在不同时点间均升高,且皮质醇与ACTH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慢性应激组与急性应激组患者比较,血清皮质醇(8:00、16:00)和ACTH(8:00、24:00)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相关性分析:血清皮质醇与ACTH在急、慢性应激组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急性应激组患者HPA分泌亢进,慢性应激组患者HPA分泌昼夜节律紊乱.

  • 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鞠涛;周青山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氧治疗组和呼吸机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氧治疗组60例给予1 ~2 L/min低流量吸氧;呼吸机组60例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插管率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0气分析中的pH值、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呼吸机组的有效率达91.67%,显著高于吸氧治疗组的76.67%(P<0.05);而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低于吸氧治疗组(8.33% vs 26.67%)、(1.67% vs 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时,血气分析改善迅速、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但需注意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

  • 细粒棘球蚴抗原B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凤;邢英;伊力多斯·艾合他木夫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抗原B(抗原B)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1型糖尿病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20只NOD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原B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各10只.记录并比较两组小鼠初始/成模后/用药后1、2、3周的体质量和血糖变化值.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的水平;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胰腺组织中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 在用药后3周各组小鼠之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处理组体质量下降明显;生理盐水处理组血糖上升水平较抗原B处理组高(P<0.0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抗原B处理组IL-2水平较生理盐水处理组低,血清IL-10水平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抗原B处理组IL-2 mRNA表达量较生理盐水处理组显著下调,IL-10显著上调(P<0.05).结论 细粒棘球蚴抗原B可以降低IL-2水平,升高IL-10水平,暂可认为使Th1/Th2细胞发生免疫偏移,向着有利于胰岛保护的方向,细粒棘球蚴抗原B可能有预防或治疗1型糖尿病的作用.

  • 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10年效果评价

    作者:晋容珍;董洋;王粉珍

    目的 评价BLB种植系统在国内应用10年以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搜集国内相关文献,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6篇,有效植入数目为2677枚,长随访时间为11年,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5年、10年的累积存留率分别为94.66%和91.16%.结论 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效果可靠,长期成功率较高,适应证广泛,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系统.

  • 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作用分析

    作者:殷萍;魏亚芬

    目的 探讨醒脑静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降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MMP-9的含量.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7.31%和40.38%,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2278,P=0.0069),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MMP-9的表达水平分别为(98.53±35.60)%和(120.07±39.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7.74,P<0.05).结论 醒脑静对脑梗死老年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能有效下调血清中MMP-9的表达水平,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君毅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引起心脏和血管系统的损害,因此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如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等.治疗要遵循降压药物应用的四大原则,根据患者的发病机制和合并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将血压降到患者能够耐受的合理范围,以大限度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危害.

  •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

    作者:付珊;张翠丽

    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脏性猝死等恶性事件,已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快速的病情进展、较高的病死率至今困扰临床医师.近年来,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射频消融术的应用已为许多患者带去福音,然而受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治疗手段在许多基层医院都无法实施.寻找一种操作简单、费用低、风险小、能够广泛开展的方法依然是医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 新型外用敷贴制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秀丽

    敷贴法是将中药方剂制成散剂、膏剂或巴布剂,直接敷贴于患处的方法,通过药物渗透入体内,达到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舒经活络、活血祛淤的效果,靶向性好,敷贴法作为中医外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临床应用方面作用甚广.该文通过对近年来新型外用敷贴制剂治疗KOA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发病现状、中医外治意义、常见新剂型及其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加以阐述,探讨中医外治治疗KOA的作用机制.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