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运用研究

    作者:田明;朱福君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急诊科120例创伤性休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实验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两小时后心率为(106.5±6.9)次/min,血压为(88.6±2.8)mmHg,血氧饱和度为(94.6±7.1)%;对照组两小时后心率为(116.8±7.3)次/min,血压为(75.6±4.5),血氧饱和度为(91.3±3.2)%.限制性液体复苏生命体征恢复较快,较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限制性液体复苏预后和转归优于非限制性液体复苏,康复率较高,并发症出现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早期的治疗中,限制性液体复苏与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是常用方法,二者相比,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迅速恢复患者生命体征,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重视与推广应用.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治疗38例体会

    作者:闫涛;王君艳;郭菲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急性反应期的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A组,未输注胶体液)21例,呼吸衰竭16例,肾功不全14例,心功能不全9例,死亡5例.治疗组(B组,输注胶体液)17例,呼吸衰竭10例,肾功能不全7例,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2例.早期液体输入量及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应用PICCO容量性指标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姜兴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应用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容量性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12例,采纳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12例,在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实施液体复苏),比较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乳酸、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死亡率.结果:研究组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乳酸水平以及死亡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在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实施液体复苏,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 3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管理方法

    作者:冼敏玲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管理方法方法2011年7月到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共 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2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液体复苏的管理方法,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20例患者,死亡3例,生存率为 85%;对照组12例患者死亡3例,生存率75%,实验组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讨论在进行者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除按疾病护理常规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外,加强监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尤为重要,对于病情的判断起着关键作用,这样才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对比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效果

    作者:麦麦提图尔荪·麦麦提;阿卜力克木·阿卜力米提

    目的:分析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于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0例采取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40例则应用限制性的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护理以后,发生研究组患者在急诊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中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序贯性机械通气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作者:丁维强;武巧云;李九月;师玉贤;李涛

    目的 分析序贯性机械通气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并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PaO2/FiO2、RR及HR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性机械通气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降低患者病死率、VAP发生率,并缩短住ICU时间及总通气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Pcv-aCO2在脓毒症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中的监测价值

    作者:罗良剑;王坚强;叶海娇;陈伟阳;张玉珍

    目的:探讨脓毒症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三门县人民医院收住重症医学科(ICU)的58例脓毒症性休克患者,采集入ICU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时(T0)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6 h(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中心静脉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并追踪28天病死率.根据液体复苏时间分为EGDT前(T0)组和EGDT后6 h(T6)组;根据EGDT治疗6h的Pcv-aCO2是否≥6 mmHg,分为Pcv-aCO2达标组和Pcv-aCO2未达标组.结果:与复苏前T0组比较,T6组患者的血乳酸和Pcv-aCO2指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EGDT后6 hPcv-aCO2是否达标分组,两组的病死率和6h乳酸清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aCO2可以早期发现组织灌注不足,对指导脓毒症性休克的容量复苏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脓毒症休克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97例回顾性研究

    作者:樊艺;姚瑶;李莉;王晓飞;张贵方;余勰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脓毒症休克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患者97例,将患者分为90 d存活组和90 d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如单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以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白蛋白水平、乳酸清除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每日液体正平衡均值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合并肠功能障碍、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比例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死亡因素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的变量为白蛋白水平(RR=0.51)、乳酸清除率水平(RR=0.31)、每日液体正平衡均值(RR=3.70)、合并急性肾损伤(RR=4.92).结论:脓毒症休克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患者白蛋白水平、乳酸清除率水平、每日液体正平衡均值、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为影响预后的强相关因素.

  • 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

    作者:温晓艳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成NS组、万汶组、高钠组、霍姆组,各20例,分别给予盐水、羟乙基淀粉、3%高渗氯化钠、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进行复苏.结果:四组复苏后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四组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MAP和CVP逐渐升高,HR逐渐降低,在复苏1小时霍姆组与其他3组MAP、CV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6小时后霍姆组与万汶组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高钠组和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是感染性休克旱期液体复苏的首选复苏液.

  • 创伤休克病人液体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运用-附294例救治体会

    作者:黄公澍;罗莉

    目的对院前急救中的创伤休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在院前急救中合理的液体复苏方案.方法符合休克诊断标准者纳入研究范围,对其进行现场救治后评估,并追踪现场救治对入院后治疗的影响.结果院前急救的成功率、脱险率低,院内的成功率、脱险率较高,病种统计中交通伤多,休克发生率高者为血管损伤,年龄段以20~29岁多.结论创伤休克病人的院前急救应以治疗失血性休克为主,早期及时止血、适量补液,对病人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及时地转送至医院,能为创伤休克病人的院内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成功率.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

    作者:刘桂平

    目的:腹部闭合伤的致伤因素复杂,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易漏诊。在诊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影响早期诊断的因素,注重物理检查。急诊原则注重一个“快”字。液体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证,行剖腹探查手术,迅速控制出血。

  • 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及手术前移的治疗研究

    作者:凌建忠;刘号;张小琴;胡志成;周磊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及手术前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确定性手术前移治疗。结果:研究组复苏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死亡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通过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确定性手术前移治疗效果显著。

  • 血浆脑钠肽指导休克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春明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是否能够作为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一项指导指标.方法:收治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测定患者容量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将复苏后心排血量增加值≥15%的扩容有效患者作为观察组,<15%的扩容无效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容量复苏前,观察组血浆脑钠肽以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容量复苏后,观察组心排血量要高于对照组,血浆脑钠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能够作为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海家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治疗对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初期不同液体复苏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对休克转归的影响.结果:在122例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中,充分液体复苏组(53例)死亡率28.5%(15例),限制液体复苏组(69例)死亡率13.1%(9例),两组死亡率及并发症比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血浆凝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充分液体复苏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降低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早期休克患儿42例的诊治经验总结

    作者:李荣梅

    目的:分析小儿早期休克的诊治经验和治疗要点,为小儿早期休克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休克患儿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休克代偿期患儿42例作为早期休克组,休克失代偿期患儿28例作为中晚期休克组。分析两组补液量、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休克组补液量显著低于中晚期休克组,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中晚期休克组(P<0.01)。早期休克组总有效率为85.71%,中晚期休克组总有效率42.86%,早期休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晚期休克组(P<0.05)。早期休克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中晚期休克组(P<0.01),两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液体复苏是治疗小儿休克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并给以及时的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改善休克患儿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 大黄对延迟复苏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坚;厉振凯;王毅鑫;苏文利

    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们对延迟复苏患者在实施综合液体复苏的同时,采用大黄胃管内注入的方法防治应激性溃疡18例,并与用奥美拉唑治疗的17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 直肠Dieulafoy病2例

    作者:张爽;王莉;张旭;杨清峰;江泳;梅俏

    病例1患者女,74岁,因10 h 内便血1000 mL 于2013年1月23日急诊入院。患者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时血糖、血压控制欠佳。患者长期便秘,否认痔疮病史。发病前患者因便秘行灌肠排出干结大便后,反复出现便血。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46/72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贫血貌。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肌卫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分。直肠指诊未触及肿物,指套血染。急查血常规:WBC 6.78×109/L,RBC 3.24×1012/L,Hb 93g/L,PLT 232×109/L。血生化检查:白蛋白25.7 g/L,血糖6.35 mmol/L,钙2.00 mmol/L。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17.1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27.6 s。予止血剂、补液。患者入院1 h后再次排鲜红色血便2次,总量约500 mL。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立即输注血浆200 mL,RBC悬液2 U,行急诊结肠镜检查见:直肠腔内大量新鲜血液及血凝块,生理盐水冲洗后见齿状线上5 cm处有出血性病灶2处,一处呈活动性出血(图1A),另一处呈喷射状出血(图1B),置止血夹4枚予机械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后,观察5 min,无活动性出血退镜。临床诊断为直肠Dieulafoy病( rectal Dieulafoy's lesion,RDL)。结肠镜检查和镜下治疗后,患者继续补液,监测血糖、血压。患者6h 后再次排暗红色血便1次,量约800 mL,血压降至70/40 mmHg,心率降至45次/min,浑身湿冷,四肢抽动,即刻予加压输全血、液体复苏,直肠内置2块凡士林纱布包裹的肛管压迫止血。同时送急诊手术室行病灶局部缝合止血术。术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10 d后出院。随访至2014年3月未再出血。

  • 闭环复苏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液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鹏;郑捷文;吴太虎

    失血性休克的复苏理论与技术是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和危重病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焦点.闭环复苏技术以目标血压为复苏终点,通过优化输液“容量”和“速度”制定佳的治疗方案,在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文中介绍了当前几种主要的液体复苏闭环控制系统,包括基于PID控制器的线性控制系统,还有基于模糊逻辑、决策支持等智能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同时结合现代复苏理论和医学应急救援的发展需求,讨论了闭环复苏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中的再评估

    作者:史迪;郭树彬;于学忠

    目的 明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能否作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评估指标,寻找超声检查指标用于反映指导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断治疗.方法 对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500 mL生理盐水液体复苏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一般生命体征同时测量床旁心脏超声参数,进行一般生命体征参数与超声参数的前后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4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50.00±17.71)岁,超声检查时间为(8.68±5.73) min,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为(29.32±8.06) min,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0.43±0.16)、(0.38±0.13).左室流出道的峰流速Vpeak在液体复苏治疗前后的相关性为Vpeak补液前与补液后r值0.755、P为0.001.左室流出道峰流速Vpeak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EDV在液体复苏治疗前后相关性P为0.03及0.05.结论 (1) IVC-CI并未表现出与液体复苏疗效间的相关性,本次实验认为不能作为其评估指标.(2)在本实验中,Vpeak在补液前后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为上升趋势.(3)Vpeak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与LEDV相关性,支持Vpeak是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的结论.(4)心脏超声检查耗时明显低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

  •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作者:袁向东;吴粤;叶珩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患者,随机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组)两种不同复苏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清乳酸、血气剩余碱值(BE)、输入液体量和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两种不同复苏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清乳酸、BE等变化幅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在进行手术前输液量为(27484±649)ml,限制组在进行手术前输液量为(1863±67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常规组病死率为18.9%,限制组病死率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结论 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873 条记录 1/44 页 « 12345678...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