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近感染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使全球面临严重问题,而对HIV新近感染的检测是估算HIV新发感染趋势研究的新方向.HIV核心蛋白p24抗原可早期检出因而用于HIV新近感染的检测,但因其敏感性低,对群体发病率的估计存在局限性;HIV核酸检测用于新近感染的判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尤其是集合核酸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核酸检测技术本身的高成本;BED(指HIV-1特异的B、E和D亚型)捕获酶联免疫法的数据结果则更能反映出新近感染高危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规律,对评估HIV新发感染动态趋势起到积极作用.

  • TGF-β/SMADS通路及其Smad4基因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玺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了TGF-β超家族的配体、受体、SMAD蛋白、上游和下游调节因子与多种信号通路间的相互对话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机制.Smad4基因是TGF-β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中间环节,其失活在人类肿瘤中占很高比例,可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认为,Smad4基因的蛋白失活主要与该基因的缺失、突变和甲基化有关.突变包括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等;缺失包括单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和双等位基因纯合性缺失.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慧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的减退.POCD可致患者康复延迟、住院天数延长及医疗费用增加等,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尽管已有大量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但对POC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只能从可能引起POCD的相关因素着手,提高对POCD危险因素的认识,在围术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 妊娠与血脂代谢异常的探究

    作者:郑媛媛

    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时期,随着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在孕妇体内生长,母体会发生许多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导致母体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血脂代谢就是其中重要变化之一.近年来发现血脂代谢出现严重异常时,常常伴发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通过对血脂代谢的研究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提高妊娠期母儿健康.该文对血脂代谢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作以下综述.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新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多能成体干细胞,是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之一.BMSCs是成骨细胞的起源,体外条件下,BMSCs可以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等多种细胞,这一过程受到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骨形成蛋白(BMPs)/Smad通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Wnt通路和钙离子通路等.这些信号通路对BMSCs成骨分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终维持了骨代谢平衡.BMSCs成骨分化对骨重建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BMSCs成骨分化相关通路可以揭示其分子调控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蛋氨酸脑啡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燕杰

    蛋氨酸脑啡肽(MENK)作为一种内源性神经肽被认为是联系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两大系统的重要物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机体免疫细胞表面广泛存在着MENK受体,MENK通过与这些受体的相互作用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目前,MENK应用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该文就MENK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受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展望其应用于癌症、艾滋病等免疫相关疾病治疗方面的广阔前景.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相关病理妊娠的研究进展

    作者:凤娅含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传统的DNA结合蛋白,是强大的致炎细胞因子,存在于多种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HMGB1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在致炎细胞因子刺激下主动分泌,也可由坏死细胞被动释放,该分子除了参与核小体的构建、稳定、调节基因的转录外,还可刺激炎性细胞活化并向炎症部位聚集,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分泌造成组织损伤.HMGB1参与妊娠,若其表达异常,将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产、胎膜早破等妊娠相关疾病.

  • 梅尼埃病基因学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周燕彬

    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常见的特发性内耳慢性疾病,病因不明.近几年梅尼埃病的基因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就梅尼埃病相关基因,包括报道较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水通道蛋白、群体凝血因子C同源物基因以及近较为热门的白细胞介素1基因、热休克蛋白70基因以及钾离子通道基因的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靳智华

    随着研究的深入、医疗科技的进步以及基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理方案的实施,乳腺癌的治疗已从过去的单纯手术治疗模式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个体化治理模式转变.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理念从初的"可以耐受的大治疗"转变为综合治疗保障下的"小有效治疗".保乳术及术后综合治疗已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文就近年来关于乳腺癌保乳术的理论基础、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等问题进行综述.

  • 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升;孙则干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作为脊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危害严重.该文通过探讨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出脊柱手术围术期存在较多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利于加强手术前后的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发生率.对已发生感染者应结合相关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尽快诊断,并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将不良后果降到低.

    关键词: 脊柱 术后 感染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所森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外界因素、遗传因素及自身内环境的异常都与颅内AS的形成相关,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包括年龄、代谢综合征和血脂异常等.这些因素在导致颅内AS形成的过程中危险程度各有不同.在由AS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是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但一些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在抗AS过程中的作用也值得关注.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

    作者:孙欢欢

    消化不良是用来描述"难以消化"的医学术语,指位于上腹部的一组异质性症状,包括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患病率高,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健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负担.目前尚无治疗FD的特效方法及药物.该文以FD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生理学改变为基础,重点阐述评估近年来FD治疗的方法及药物.

  • 眼眶炎性假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菲;赵鹏翔;吴亚楠

    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在眼眶病变中排第三位.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清,主要有感染与免疫两大学说,目前更倾向于免疫学说,认为与免疫球蛋白G4(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有关.患者体内IgG4血清水平增高,并表现出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手术治疗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手段也支持病因是自身免疫学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仅仅是局限于肺部的疾病,它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造成全身损害.近年来这种全身损害及合并症日益受到重视,但其产生的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肺部炎症溢出可能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及产生合并症的重要原因.该文围绕COPD肺部炎症与全身炎症、合并症的关系及合并症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 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星悦

    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北美地区8% ~1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引起,在亚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30% ~50%.小血管、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栓子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脑卒中病因,而不同的发病机制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目前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抗血小板治疗、血管成形术、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并加以药物治疗.

  •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气象流行病学分析与探讨

    作者:孙立明;阮朝良;王洪;李燕霞

    运用气象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有关气象因素与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气候因素改变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影响,探讨可用于研究气象因素与传染病之间关系的科学方法,并利用气象因素对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进行预测预警,进一步揭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气象流行病学规律,对于建立疾病早期气象预报预警系统,预测传染病的发病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科学防治法定报告传染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俊峰

    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发病急,进展快,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预后差,属于临床上的常见急症.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发生时,缺氧及高度呼吸困难是患者致命的威胁,可及时给予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十分严重者应实施面罩呼吸机治疗.目的 是使上述症状尽快缓解.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重点对诱因及基本病因实施治疗.该文主要从流行病学分析、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及外科治疗等方面对AHF的治疗状况进行综述.

  • 老年人营养干预原则及方法研究

    作者:冯景;乔德丽;凌莹

    由于老龄化导致慢性疾病快速增加,对老年人采取营养干预能显著改善其营养不良水平、降低慢性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采取合理有效地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减轻国家医疗负担.该文主要明确老年人营养干预的目标和原则,并对国内外老年人营养干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营养干预的步骤及方法.

  • 慢性肾衰竭合并结核病在抗结核治疗中药动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立萍;姚晶瑞;易丽萍

    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常常发生结核杆菌感染,如慢性肾衰竭.抗结核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药动学及剂量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尤其是透析患者应更加重视.抗结核药物在透析一段时间后通常被透析清除一部分,需要随时调整剂量.然而,在肾衰竭的患者中对这些药物的剂量调节仍需进一步的药动学研究,特别是血液透析对于药动学的影响.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慧萍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白念珠菌是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菌,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协调能有效抵抗念珠菌.近些年念珠菌的免疫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C型凝集素样受体家族、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的发现.该文重点介绍了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念珠菌识别及细胞因子IL-17应答在宿主防御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介绍相关免疫缺陷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现状

    作者:郑海滨

    介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病的治疗,随着新方法、新器械及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各种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指征及禁忌证均在逐渐改变,需要对其再次评估,并对相关问题重新阐述.杂交技术在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可能是今后介入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该文就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予以综述.

  • 子宫脱垂的术式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航;黄宇晖;丁锦丽

    子宫脱垂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主要源于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包括肌肉、神经等.近年来伴随着盆底解剖理论的提出和分子技术的发展,子宫脱垂的术式探索广泛开展,提出了许多新术式.该文从传统手术方式和现代手术方式两个方面对子宫脱垂的各种术式加以阐述,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利于临床选择应用及进一步地研究探讨.

  • 围术期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蓉

    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的上升导致了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提高了麻醉管理的难度.充分认识血糖的变化及其调控对保障患者围术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干预围术期血糖的变化,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文就围术期血糖控制的相关问题,如围术期高血糖形成的原因、高血糖对机体的影响及血糖控制的目标与各种措施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曹磊;江莲;谢诤;谢伟国;陈建波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两组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祛痰等基础治疗,同时A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B组予以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24 h时,记录两组止血的效果,同时记录与服用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B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7.50%,A组总有效率为85.00%,B组的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出现胸闷、高血压、心悸等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出汗、面色苍白、腹泻、腹痛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急性颅脑损伤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萍;刘忠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颅脑损伤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颅脑损伤组在损伤后24 h内及第2、6、12日的S100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颅脑损伤轻、中、重型组中患者血清S100B水平在损伤24 h内及第2、6、12日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血清S100B水平越高.颅脑损伤轻、中、重型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4.2%、73.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S100B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65,P<0.05).结论 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反映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早期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血清标志物,为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严崴巍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潜江市中心医院于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子宫全切组(63例)和子宫肌瘤剔除组(67例),采用免疫法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症状.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催乳素、雌二醇均有明显变化,子宫全切组变化更明显,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催乳素增加,E2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1% vs 1.5%,P<0.05).结论 子宫全切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乳腺癌合并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杜宝昌;刘军;崔静;王凤琴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的诊断途径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途径、治疗方法及预后.病理检查包括:经CT引导肺占位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病理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或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乳腺和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后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结果 26例终诊断为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占同期乳腺癌住院手术患者的2%;18例经过常规病理与第一原发癌病理对照即明确诊断;8例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确诊.21例为乳腺癌检查时,胸部X线片和或CT检查发现肺部占位,其中15例无明显肺癌临床症状;9例肺脏单发结节,仅5例手术,均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临床及病理证实均为Ⅰ~Ⅱ期肺癌,均得到及时的准确诊断和恰当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乳腺癌合并肺癌可能并不少见,及时取得病理诊断结果,是恰当治疗、改善预后的前提和关键.

  • 96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与纠正

    作者:孙育

    目的 分析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1月在天坛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96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的复检标准进行复检,分析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其纠正方法.结果 96例血小板假性减少样本中,57例属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28例属于大血小板现象,6例由冷凝集素引起,1例属于血小板卫星现象,其他4例无明显原因.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可能存在假性现象,尤其是假性减少,引起假性减少因素包括EDTA依赖、大血小板、冷凝集素、血小板卫星及其他,因根据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

  • 江西丰城手足口病20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建平;袁金凤;傅点

    目的 探讨江西省丰城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年3月至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周岁以下儿童,占92%(184/200),大部分患儿临床表现较轻,预后良好.>60%的患儿有发热,约1/4的患儿有肢体抖动.实验室检查近1/2白细胞总数升高,少数患儿血糖异常,极少数心肌酶谱异常.病原学检查CoxA16核酸阳性者占13.2%,EV71核酸阳性者占51.0%,CoxA16及EV71核酸均阴性者占39.6%.重症患儿大多以惊跳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占25.5%(51/200).结论 目前江西丰城地区手足口病患儿大部分仍以轻型为主;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其次为CoxA16.在县一级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方式主要为临床诊断.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全员培训,加强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预防 治疗
  •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作者:王平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大庆油田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EN组和TPN组,EN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TPN组40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在患者胃肠道功能刚恢复后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并过渡到EN,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EN组在营养状况方面显著优于TPN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且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腹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中转手术率和病死率均低于TPN组(P<0.05).结论 EN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显著优于TPN支持治疗.

  • 个体化静脉营养治疗对不能进食晚期肿瘤患者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雷;潘新刚;丛明华;李宁;宋晨鑫;何慧丽

    目的 研究个体化静脉营养治疗对晚期不能进食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住院的40例不能进食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营养支持组20例:接受个体化静脉营养治疗联合减症支持治疗;减症组20例:接受减症支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生存期及治疗一个月后部分血生化指标.结果 营养支持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76.7±24.0) d,减症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8.2±15.4)d,营养支持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减症组显著延长(P<0.01),营养支持组6例患者死于恶病质,减症组13例死于恶病质,营养支持组显著少于减症组(P<0.05).营养支持组一个月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8.53±0.91) kg/m2 vs (17.83±0.75) kg/m2、(31.31±2.88) g/L vs (27.35±2.67) g/L、(1.78±0.40) g/L vs (1.29±0.18) g/L,P<0.01],而减症组一个月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7.14±1.58) kg/m2 vs (18.88±1.23) kg/m2、(24.88±3.58) g/L vs (26.99±2.79) g/L、(1.09±0.25) g/L vs(1.49±0.23) g/L,P<0.01)].结论 个体化静脉营养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不能进食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及降低恶病质死因.

  • 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患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骆强翔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其发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中心开展基于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患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大多数学者针对单一基因开展研究,且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如果某种或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被证实,将为基于基因水平的前列腺癌防治提供广阔的思路.

  • 骨肉瘤干细胞起源、分离纯化及鉴定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金銮;蓝文彬;刘蔚楠;李祥

    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骨肉瘤及其他恶性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表明骨肉瘤干细胞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文献还未报道特异性高的标志物用于分选鉴定骨肉瘤干细胞,针对骨肉瘤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文就肿瘤干细胞学说及其细胞来源、骨肉瘤干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免疫学表型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TRAIL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满玉

    脑胶质瘤是发病率高且具有侵袭性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虽然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放射治疗及化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在众多的新型治疗方法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通过与死亡受体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组织无损伤,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三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海鹏

    三阴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是新近被分出的乳腺癌亚型,有着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病理特征,对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治疗无效,全身化疗是该亚型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但是远期疗效不佳.TNBC的分子特点、化疗方案的选择及靶向治疗等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 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周建光;杨梅;曹海涛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不易发现,晚期的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很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成为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甲胎蛋白(AFP)是诊断PHC公认的肿瘤标志物,但存在较高的假阴性,为弥补其实验室诊断的不足、提高PHC的检出率,高尔基体蛋白73、DLC-1基因、α-L-岩藻糖苷酶、米托蒽醌抗性基因、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特异性、敏感性更高的肿瘤标志物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

  • 丙泊酚长期镇静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涛;王君艳

    目的 观察丙泊酚长期镇静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的影响及认知功能改变与海马RAGE蛋白表达有无关联,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各14只.预实验找出使大鼠反正反射消失的剂量,丙泊酚腹腔注射30 mg/kg,尾静脉穿刺留置静脉导管.在尾静脉再给予丙泊酚组镇静作用的基本剂量即36 ~72 mg/(h·kg),每日连续输注8 h,连续给药5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于完全停药后1 d应用Morris水迷宫对两组大鼠开始连续5 d的行为学观察,记录逃逸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时间.末次大鼠水迷宫测试1 h后,取大鼠海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RAGE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定位航行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第1 ~4日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②空间探索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空间探索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两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4,22.33,P<0.05);③ELISA法测定RAGE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海马RAGE蛋白表达显著上调(F=5.247,P=0.007).结论 ①丙泊酚长期镇静可损害成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导致成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可能与其上调海马RAGE表达有关.

  • 应用ABCD2评分预测眩晕患者脑梗死风险

    作者:任爱兵;解旭东;刘建辉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对眩晕患者脑梗死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解放军第252医院收治的眩晕患者268例,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对患者行ABCD2评分,分析组间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史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结果 脑梗死组就诊时血压≥140/90 mm Hg、肢体无力比例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ABCD2评分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利用ROC曲线,以ABCD2评分来预测脑梗死情况,曲线下面积为0.90,P=0.000,95%CI为0.835 ~0.966,Cutoff值为4.5分.结论 ABCD2评分可对眩晕后脑梗死风险进行预测,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陈昕;刘琦;李友芸;蒋智敏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探讨脂联素在CRF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的CRF患者,根据有无合并临床心血管事件将其分为CRF无心血管病变组和CRF伴心血管病变组,测定空腹血清脂联素,分析脂联素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F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CRF患者脂联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37.44±13.27)mg/L vs(25.47±9.21) mg/L,t=0.708,P<0.05],CRF合并心血管病变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CRF未合并心血管病变组[(43.17±9.43) mg/L vs(30.71±14.11) mg/L,t=2.625,P<0.05].体质量指数、肌酐、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因素.结论 低脂联素血症可能为CRF患者心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低脂联素血症和微炎症反应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CRF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 针刀结合盐酸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柴伟光;王文波;殷明宇;张彤宾;齐颖

    目的 探讨针刀结合盐酸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疼痛的患者63例,采用针刀结合盐酸川芎嗪对其疼痛进行治疗,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存质量(QOL)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VAS评分在治疗前为(7.5±2.2)分,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为(3.7±1.6)分、(1.6±1.3)分、(1.5±1.4)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评分在治疗前为(59.5±10.8)分,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为(74.2±8.2)分、(82.2±7.7)分、(85.5±8.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结合盐酸川芎嗪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收到较好的疗效.

  • 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王志刚;许庆华;苏密龙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程度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8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参考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方法将其分为A组(45例,营养不良评分≥3)和B组(36例,营养不良评分<3),用健康组(20例)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测定三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分析,A组和B组患者用相同方案治疗,6个月末观察两组患者病灶X线片变化以及痰菌变化.结果 营养不良组(A组和B组)肺结核患者中外周血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A组外周血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显著低于B组[(38.2±10.4 vs 46.5±13.6)、(19.3±6.7 vs 24.8±11.6)、(0.87±0.4 vs 1.1±0.7)、(10.8±3.6 vs 14.9±5.7)](P<0.05).营养不良评分越高,下降越明显,治愈时间也越长.结论 营养不良程度影响到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影响疾病的转归,抗结核治疗同时应注意营养支持.

  • VEGFR-3的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徐永良;李文媛;王莹;冯克俭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与直肠癌淋巴结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VEGFR-3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5月来牡丹江肿瘤医院就诊的原发直肠癌患者45 例以及20例直肠息肉手术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VEGFR-3在直肠癌和直肠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VEGFR-3蛋白及 mRNA的表达较直肠息肉组显著增加(χ2=12.087,t=5.127,P<0.05),VEGFR-3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临床分期有关(χ2=8.159,12.784,P<0.05).VEGFR-3阳性表达与生存率呈负相关(χ2=5.367,P<0.05).结论 VEGFR-3高表达促进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它是直肠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 NR4A1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郭宝强

    孤儿核受体NR4A1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同时功能十分广泛,不仅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增殖或凋亡),还与神经性疾病、类固醇激素的生成、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能量调控密切相关.近年来,NR4A1与能量代谢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发现在能量平衡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2型糖尿病等疾病发生关系密切.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海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越来越多的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根本原因之一.抗氧化剂可抑制病理状态下机体活性氧类的产生增多,同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氧化损伤,达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研究和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将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肠屏障受损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婷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屏障受损与2型糖尿病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激活有关.肠屏障受损可引起机体非特异性炎性激活并促进2型糖尿病的进展,2型糖尿病又可反作用于肠道而引起肠屏障受损.该文对其中的作用过程及其机制进行论述,对肠屏障受损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方向.

  • 维生素C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作者:吴夕

    众多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可导致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维生素C作为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维生素C可改善糖尿病介导的细胞、动物模型和人群的氧化应激水平,与抗氧化系统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其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补充维生素C是否能降低糖尿病人群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维生素D及维生素D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敏

    维生素D受体(VDR)是亲核蛋白,属于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在体内主要介导维生素D的细胞作用.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25-二羟胆骨化醇在体内作用广泛,与VDR结合后,除了产生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外,还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分化、调节免疫及抑制细胞坏死、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等非钙调作用.近年来,活性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备受注目,广泛应用于临床前抗肿瘤研究,有可能成为防治肿瘤的很有前景的药物.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玲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不断出现,并已成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大挑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之一.但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也逐渐增多,使治疗药物的选择非常局限.联合用药在体外研究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新型药物的开发也显得格外重要.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