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胚胎植入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邱碧原;杨季云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胚胎植入前诊断的方法也更加快速、准确.随着全基因组扩增技术的完善、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的成熟,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始应用于胚胎植入前诊断,并凭借着通量大、速度快、准确度高、价格经济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现在不仅能对胚胎的全基因组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还能对单基因病进行诊断,选择植入健康的胚胎.胚胎活检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可能在不损伤胚胎的情况下就能对胚胎的遗传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

  • p311在肺发育及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娟;莫连芹;黄栋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患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肺泡发育障碍,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氧疗和辅助通气是改善患儿缺氧状态的重要治疗方法,长时间高氧暴露使未成熟肺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坏死,从而导致急性肺损伤,终由于呼吸功能衰竭引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近年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全球发病率逐年递增,存活者常伴有明显的肺功能低下和肺发育不良,目前尚无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p311基因是一种新发现的功能基因,在人体各器官广泛分布,物种间高度保守,其参与神经、肺及损伤上皮细胞的再生,维持血压平衡,促进肾纤维化及胶质瘤的侵袭等.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刁长会;刘修恒

    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临床上很多疾病经历的病理生理过程.器官和组织的损伤的程度与缺血的程度和缺血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缺血导致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细胞内pH值下降,线粒体和细胞内钙超载.再灌注时,缺血组织产生过多的活性氧类,使实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处于应激状态,随后这些细胞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导致细胞裂解和死亡.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表观遗传以及微粒的作用均参与I/R的发病过程.I/R过程中也涉及细胞信号转导的异常,炎症反应的激活,蛋白激酶的激活,体液因子、细胞因子、补体的参与以及细胞间和(或)血小板异常的相互作用.

  • Irisin与代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宗英;吴伟华

    Irisin是一种由小鼠和人运动后产生的肌肉因子/脂肪因子,其主要作用是诱导白色脂肪组织发生褐变,从而增加产热及能量消耗. Irisin对许多代谢性疾病均有影响,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代谢性骨病.尽管Irisin在啮齿动物中有较多研究,但是其对人的影响尚不明确.同时存在两种代谢疾病时,如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或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Irisin表达并未进一步减少,但这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不同的混杂因素可能影响不同的临床研究结果,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分析I risin有望作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靶点.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鑫志;谭庆丰;张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参与机体循环及体液调节的重要内分泌系统,其成员众多,且不断有新成员及新生理作用被发现. RAAS与慢性肾脏病、肝纤维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病等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且与风湿性心脏病关系密切,其能引起心肌纤维化、心房颤动、血栓形成、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直接或间接加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抗RAAS治疗可改善预后.未来,RAAS新成员及其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病理作用的研究,将为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东霖;王宇;张玉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因此备受关注.而氧疗可以延缓COPD恶化的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但是,传统氧疗的治疗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作为一种新氧疗方式,其高流速供氧气流可高效缓解COPD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同时充分的加温、加湿效果不仅可以增强患者氧疗的舒适感,缩短治疗时间,还可降低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痉挛的概率.此外,HFNC还能推迟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插管时间,为控制感染赢得时间.未来,HFNC能否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需进一步研究.

  •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的应用进展

    作者:杜欣欣;杨春波;潘鹏飞;于湘友

    成人在心脏外科手术后常出现低氧血症、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往往需要进行氧疗以维持足够的肺泡通气及氧合.经鼻高流量氧疗具有对吸入气体加温湿化、维持稳定的吸入氧浓度、清除鼻咽腔二氧化碳、产生呼气末正压效应等特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的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鼻高流量氧疗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研究不多,此类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疗效尚需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贺常萍;张家兵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再灌注治疗可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供应,保证心肌的血流灌注,降低病死率.再灌注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等,溶栓药物已从第一代药物尿激酶、链激酶等,发展到第二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第三代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变异体;PCI治疗包括直接PCI、补救PCI 及择期PCI.了解溶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疗效以及优缺点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 羊水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芝汝;朱利斌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常见的新生儿消化道炎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早产与极低出生体质量是NEC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由于母乳喂养能有效降低NEC的发病率,而羊水中含有类似母乳的成分,如表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故在胎儿时期羊水即具有促进肠形态发育、分化及功能完善的作用,提示羊水可作为促进肠发育成熟的主要营养因子,且羊水中存在多种具有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因此,羊水为防治NEC提供了一个新视野,但其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 床旁肺复张监测方法

    作者:陈莹;苏美仙

    肺复张手法作为保护性通气的策略之一,被认为能降低病死率、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虽然其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准确评价复张效果的方法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高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使呼气末容积增加,监测呼气末容积,而计算应变、量化复张和充气过度以及气体分布可在肺容量减少程度上评价ARDS的严重程度.近年来,可视化技术在重症医学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肺超声可用于监测肺复张的终点并确定佳PEEP,从而提高肺顺应性并改善氧合.因此,床旁监测肺复张手法也会成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监测肺复张并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未来可考虑以多参数结合的模式来监测肺复张手法的有效性.

  •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越;李大可

    目的 分析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 V-loc)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缝合子宫创面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使用V-Loc缝合子宫创面,对照组采用普通抗菌薇乔线缝合子宫创面.记录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创面缝合时间、肌瘤总重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创面缝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0.4 ±19.4) min 比(93.5 ±33.1) min,(21.8 ±13.2) mL 比(40.8 ±23.5) mL,(10.5 ±1.5) min比(17.7 ±2.5) min](均P<0.01),两组肌瘤总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创面缝合时间和手术总时间.

  • 恶性胸膜间皮瘤免疫治疗进展

    作者:程康;呼群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罕见的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恶性肿瘤,只有少数患者符合手术治疗的条件,大部分MPM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的晚期.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治疗癌症的方法,具有精确性强、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中免疫毒素治疗、过继细胞治疗能针对MPM特有的间皮素,通过改变患者体内的免疫状态实现抗肿瘤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可以阻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通路,使T细胞脱离功能抑制状态,进而实现对MPM细胞的杀伤.

  • 羟磷灰石在乳腺癌中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俞柯杰;蔡振刚

    乳腺微钙化灶通常被认为是早期乳腺癌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之一,若在乳腺浸润性癌中发现微钙化,则是预后不良的征象.从矿化物的组成上来看,目前认为羟磷灰石是这种非触及型乳腺癌微钙化的主要成分,但是其具体的矿化形成机制目前还尚不明确.近年来对羟磷灰石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表明,上皮间充质转化以及成骨样细胞与乳腺癌微钙化的形成密切相关.乳腺癌细胞经过上皮间充质转化获得间质特征,进一步分化为成骨样细胞,促进羟磷灰石的形成,从而形成乳腺癌微钙化灶.

  •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春旭;代文杰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预后通常较差,且不易早期诊断,一旦发生远处转移,缺乏控制其进展的有效手段,对于伴随症状或潜在风险高的转移灶,通常以手术切除以及体外放疗等局部治疗方法来控制疾病进展.随着对RAIR-DTC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药物治疗为疾病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多激酶抑制剂包括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已被Ⅲ期临床试验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反应.作用在其他靶点多激酶抑制剂也在进行临床试验,可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 长链非编码RNA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伟欣;李东霞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调控性非编码RNA分子,其本身并不编码蛋白或很少有编码蛋白质功能,在哺乳动物基因组普遍被转录. lncRNA通过多个层面参与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在肿瘤的形成中具有潜在的促癌或抑癌作用,且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同时,lncRNA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且筛选与黑色素瘤发病和进展有关的lncRNA有助于阐明其发生机制.因此,未来从基因层面进行研究对黑色素瘤的治疗及新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 胃癌精准诊断新进展

    作者:朱晓芸;于红刚

    精准医疗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及生活习惯,为患者量身设计出的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大化和不良反应小化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胃癌为消化道的常见肿瘤之一,其症状不典型,目前诊断及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胃癌进行精准诊断,并予以个体化、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难以满足"精准医疗"的要求.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医学诊断新技术的发展,未来一些新靶点(微RNA、环状RNA、循环肿瘤细胞)、新技术(病理人工智能、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将逐步成熟并应用于胃癌诊断,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的存活率提供新思路.

  • 银杏叶提取物对单纯性龈炎患者菌斑中两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兆玉;刘旭妍;车静怡;吴一梦;潘爽;牛玉梅

    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EGb)漱口前后单纯性龈炎患者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以及患者牙周病学常用指数的变化.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大学生中选取患有单纯性龈炎且均能检测出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60名志愿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期间采用单盲法,对照组采用蒸馏水漱口;试验组采用EGb溶液漱口,受试者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漱口一次,每次20 mL,连续2周.分别于漱口前、漱口后7 d、14 d取菌斑样本,同时检查和记录两组患者含漱前后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出血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菌斑样本中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结果 应用EGb漱口14 d后,试验组牙龈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两组时点间、组间· 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qPCR结果显示,应用EGb漱口14 d后,试验组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两组组间、组间· 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Gb漱口后,单纯性龈炎患者牙龈指数降低,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减少,变形链球菌的含量无变化.

  • 神经影像学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风华;刘小燕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各地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改善ASD患儿的预后、提高ASD患儿的生命质量,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尤为重要.目前ASD早期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但其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难度颇高,特别是小年龄儿童的诊断尺度难以把握.近年来,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发现ASD患者存在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这对ASD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检查技术进展

    作者:吕金鑫;孙鑫;田野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动脉内膜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成分可影响稳定性,而不稳定型斑块的破裂可引起血管狭窄、栓塞,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血管疾病.可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手段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稳定性进行研究,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观察的参数也不同,也有各自的优缺点.通过辅助检查可提早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进行合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超声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晓娜;张小鹏;王斌儒;刘海鹏;陈晓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是超声.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超声技术、超声新技术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些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体现了各自的优越性及不足.虽然手术是甲状腺结节的主流治疗方法,治疗彻底,但创伤大、影响美观,因此超声引导下经皮微创性治疗应运而生,如经皮乙醇注射、射频消融、激光消融和微波消融.经皮乙醇注射更适合治疗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是唯一一种被越来越多用于复发性甲状腺癌的微创方法.激光消融治疗区域可预测,相对比较精准,降低了对周围结构的损伤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微波消融消融区域更大、消融时间更快、患者痛苦相对小.

  • 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红卫;罗渝昆

    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 SW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具有无创、实时、准确、可重复测量的优势,可定量获得组织的弹性模量值.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2D SWE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肝纤维化的分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正逐渐成为肝脏超声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另外,2D SWE在门静脉高压的监测及肝移植术后评估中也有一定的价值.虽然其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检查手段,但未来仍有一些操作规范及疾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探讨.

  • 2型糖尿病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作者:史丽伟;倪青;冯玲;张美珍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显著增加. T2DM和NAFLD常常相互影响,致使肝病进展、内分泌代谢紊乱加重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加.中西医在诊疗T2DM合并NAFLD方面取得新进展.磁共振波谱分析、肝组织学活检、肝脏超声、血清肝酶测定以及脂肪肝指数等检查方法在诊断NAFLD方面应用特点各异.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西药吡格列酮、维生素E、维生素D、二甲双胍以及奥贝胆酸等药物治疗T2DM合并NAFLD研究取得了新进步.中医认为,T2DM合并NAFLD主要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或痰瘀互结有关,治疗上主要从肝脾论治,应用疏肝健脾中药复方或针刺疗法治疗T2DM合并NAFLD,在改善肝脏组织学及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TCF7L2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炜林;吴天敏;陈金水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基因变异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且产生了T2DM的遗传易感性.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发现与T2DM密切相关的许多基因变异.核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是发现早、研究较深入的基因之一,其表达产物转录因子TCF7L2介导Wnt信号通路,调节靶基因在全身各组织表达维持血糖平衡,该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通过影响Wnt信号通路调节胰岛素分泌及外周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T2DM的易感性,其中rs79031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与T2DM相关性密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 双酚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飞飞;谭季春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病因假设包括激素代谢失调、表观遗传学、遗传缺陷和环境因素,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双酚A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种,是与PCOS疾病相关环境因素中研究较多的一种化合物,既可影响类固醇激素的生成、卵泡的生长发育以及卵巢形态,又可影响代谢、肥胖和胰岛素调节等. PCOS患者血清中的双酚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女性,且与血清睾酮和雄烯二酮及代表胰岛素抵抗的Matsuda 指数呈正相关,同时可通过干扰促性腺激素或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可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改变.通过多项研究可推测双酚A通过干扰代谢和卵巢功能机制影响PCOS疾病的发生发展.

  •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王营飞;贺娟;张学敏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黑质神经元丢失出现的纹状体多巴胺缺乏所致,黑质神经元胞内包涵体含有α-突触核苷聚集物,是PD的神经病理标志. PD包括一系列运动性与非运动性症状,但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多不能自行发现,且会影响工作、生活等,故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多通过患者的运动性症状来进行诊断,但发现后多为中晚期,患者预后不良.未来,随着对PD认识的逐渐深入,其诊断将更加完善.

  • 干燥综合征的认识简史和分类标准的变迁

    作者:侯佳奇;薛鸾

    干燥综合征并非一种古老的疾病,初的个案报道记录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Henrik Sj?gren首先系统地研究了该病,提出了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的术语,并认识到该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发现了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同时唇腺活检技术也得以发展,大大提高了干燥综合征的诊断能力.随着对干燥综合征认识的深入,干燥综合征的分类标准也在不断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制定目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分类标准能作为诊断标准使用,这是由于干燥综合征的疾病本质仍未被完全揭示.干燥综合征的诊断能力的加强有赖于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对发病机制的深刻理解.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