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裴晴

    目的: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中,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疑似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CT检查,1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4例呈现低密度病灶.9例常规MRI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6例未见明显异常.H-MRS检测显示,上述患者N-天门冬氨酸水平均下降,并在1.33ppm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明显倒置乳酸双峰.结论: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中,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能够应用于脑梗死进展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意义显著.

  • 绝经后妇女长期低剂量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Ⅳ.脑代谢产物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作者:左萍萍;胡凌;岳赟;刘雁勇;董毅龙;杨楠;葛秦生

    目的 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MRS)观察长期低剂量激素替代疗法(HRT)对绝经后妇女脑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并与载脂蛋白E不同基因型(ApoEε3和ε4)携带者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筛选北京协和医院151例绝经后健康女职工纳入了本研究,其中68例采用了小剂量HRT(4~33年,平均11.7年),为HRT组.对照组83例为未经HRT的本院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多型性(PCR-RFLP)方法测定ApoE基因分型,并采用3.0T VH3扫描仪行脑部MRS分析,以谱线下积分面积计算脑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醇(mI)和肌酸(Cr).结果 NAA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及其轴索.在ApoE ε3基因者中,HRT组和对照组灰质、白质和海马的代谢产物无明显差异,但在ApoEε4基因携带者中,NAA/Cr比值HRT组为(1.54±0.08),对照组为(1.45+0.13),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RT对与认知相关的脑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特别对携带阿尔兹海默病(AD)的易感基因携带者具有重要意义.

  • 磁共振波谱技术在听觉皮层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

    作者:倪萍;陈自谦;梁永辉;陈贤明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技术(1H-MRS)在听觉皮层应用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就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若干质量控制因素进行讨论.方法 采用单体素和多体素两种定位技术对10例健康志愿者右侧初级听皮层行1H-MRS扫描,分别对多体素波谱在听皮层颞平面、颞横回后内侧、颞横回前外侧的代谢物进行测量;单体素作为对照组.测量的主要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谷氨酰胺和谷氨酸(Glx)、γ-氨基丁酸乳酸(GABA)、乳酸(Lac)等等,计算NAA/(Cho+Cr)、Glx/(Cho+Cr)、GABA/(Cho+Cr)峰下面积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体素技术在听皮层各点的代谢物测量有较大差异,颞平面NAA/(Cho+Cr)比值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32,p =0.001);颞横回后内侧Glx/(Cho+Cr)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4,p =0.044);颞平面GABA/(Cho+Cr) 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457,p =0.003).结论 多体素1H-MRS较单体素技术更能准确反映听皮层代谢物含量的变化,设备的质量控制、扫描参数的合理设定以及感兴趣区的科学定位是结果准确可靠的保证.

  • 磁共振波谱两脉冲序列的比较

    作者:陈森彬;田树平;王子军;黄敏华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颅脑质子检测扫描脉冲序列PRESS和STEAM的优缺点.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再通过实验改变扫描参数得出扫描佳方案.结果STEAM的扫描时间较长,信噪比较低,但它能观察到极短T2的信号,能采集到较多的谱峰.而PRESS要观察极短T2的信号较难.但对于较长T2的物质来说,在相同的采集参数条件下,其信噪比却要高1倍.结论PRESS比STEAM要实用,它的扫描时间约节省一半,但STEAM能观察到更多的代谢产物.

  • MRI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倪萍;陈自谦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飞速发展为许多高端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伪影和心血管成像等难题,在心脏的冠脉成像、血管造影成像、弥散和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大大地满足了临床与科研的需要.

  • CT及MRI对前列腺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禹莉;王贵良;王琪;张文韬;邓明坤

    目的 探讨CT及MRI对前列腺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前列腺肉瘤患者的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 7例患者前列腺正常结构消失,由软组织肿块代之,肿块大径线在3.9~11.4 cm,平均7.4 cm.2例病灶呈类圆形,4例呈分叶状,1例形状不规则者边界欠清.1例病灶信号较均匀,6例呈不均匀的混杂密度/信号,其中4例病灶内见坏死.3例T2WI上见完整或不完整的低信号的假包膜.7例DWI序列呈弥散受限高信号,ADC图低信号.4例行磁共振波谱检查,胆碱(Cho)与枸橼酸盐(Cit)比值(Cho/Cit)明显增加.动态增强显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2例呈平台型,1例呈流出型.结论 前列腺肉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MRI对诊断该病有重要的价值.

  •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艳城

    目的 本文对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进行T1WI、T2WI、DWI、MRA、PWI、MRS等,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本组96例患者就诊后,经DWI检验后全部发现病灶;在24h内,经T2WI扫描,发现部分病灶,48h内发现全部病灶;MRA发现梗死灶大于15mm的患者与梗死灶小于15mm的患者进行比较,梗死灶大于15mm的患者脑动脉异常的比率较高;MRS显示梗死区NAA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血流灌注较对侧正常区少,同时可见不同程度Lac峰.结论 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多序列磁共振技术显示脑梗死灶,病灶周围会显示出缺血半暗带,通过此方法可使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对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

  • 磁共振波谱及扩散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效果

    作者:刘振华;阙瑞华;黄洪磊;罗森;谌阳;杨家友;吴志涛;陈晓燕;林碧金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MRS)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PCNSL的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MRS和DWI的诊断资料,分析两者在PCNSL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4例PCNSL患者共检测出32个病灶;MRS检测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峰降低,脂质峰和乳酸峰的存在达到90.6%(29/32)。DWI诊断高倍信号约占87.5%(21/24),12.5%的混杂信号,瘤体实质区域ADC的值为(0.60±0.08)mm2/s,与病理学检测的一致性高达95.8%。结论 DWI和MRS在对PCNSL进行诊断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MRS诊断图谱显示NAA 峰降低,Cho峰升高,Cr峰降低,大部分存在脂质峰和乳酸峰, DWI因弥散受限,造成ADC降低的特点,这些诊断结果的特征有利于磁共振对于PCNSL的诊断。

  • 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艳华

    目的 分析磁共振波谱(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诊治的42例脑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手段分成CT组与MRS组,各21例.对比两种检查手段对脑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对脑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1.0%,低于MRS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对额叶、颞叶肿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对胶质瘤、转移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在脑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单体素1H波谱技术

    作者:王凤鸣;李国雄;刘伟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是医学影像学近年来发展的新的检查手段,它以非侵入的方式获得组织代谢的化学信息.1H MRS可对神经元的丢失、神经胶质增生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对单体素1H波谱的获得及注意事项作一描述.

  • 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付滢铄;余红军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 MRS)在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两种检查方式,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采用MRS诊断技术)与对照组(采用CT诊断技术),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脑胶质瘤患者的检出率90.47%(19/21 ),良性肿瘤患者检出率为83.33%(5/6 ),感染性患者检出率为89.47%(17/19),检出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波谱在肿瘤的诊疗中准确性高,诊疗效果明显优于CT,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 早期帕金森病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波谱研究

    作者:郑国良;周雁玲;董延江;王珲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波普对早期帕金森病诊断的作用.方法:收治帕金森病患者50例,其中早期患者25例、中晚期患者25例,选取非帕金森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同时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MRS).结果:双侧基底核区FA值从对照组、早期组到中晚期组呈下降趋势;双侧丘脑区和双侧额叶区FA值从对照组、中晚期组到早期组呈下降趋势.NAA/Cr和Cho/Cr值从对照组、早期组到中晚期组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DTI和MRS作为无创性检测方法可以为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磁共振波谱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在颞叶癫痫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焕明;胡飞;陈俊;熊玉波;陈阳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RS)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在颞叶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2年12月于武汉脑科医院采用MRS和VEEG行定位诊断,并行前颞叶切除的5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4 ~62岁.病程4~10年.临床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0例,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12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9例.MRS检查提示左侧海马硬化26例,右侧海马硬化25例.VEEG监测提示左颞异常放电26例,右颞异常放电25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MRS和VEEG监测结果,对所有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包括大部分海马和杏仁核).结果 51例的术后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3年,随访发现36例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le Ⅰ级),11例术后较术前显著改善(EngleⅡ级),4例效果不佳(EngleⅣ级),手术总有效率92.16%.结论 MRS结合VEEG对颞叶癫痫有明显的定位诊断价值,对诊断明确的颞叶癫痫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疗效较满意.

  • 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陈春兵;周碧婧

    目的:研究分析线粒体脑肌病的M R I临床表现,探讨其在确诊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山医院从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经过临床检查和病理证实的患有线粒体脑肌病的病患共26例,其中男10例,女16例,所有病患都进行了常规颅脑M R I检查,另外8例病患外加磁共振灌注成像,10例外加磁共振波谱检查.结果:26例患者的头颅进行常规M R I检查结果均表现异常,病灶检出率是100%,其中M R I表现特征主要分为3大类:(1)26例患者中有20例大脑半球呈现单侧或双侧病灶,均体现:T1W I低信号、T2W I高信号.病灶大多涉及范围顶、颞、深部灰质核团和枕叶皮层.(2)12例患者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脑萎缩现象,5例病灶呈现对称性,7例不对成.且伴有多发性,具有迁移的特性和不同于血管分布区的特点.详细检查呈水印状,分析很大部分是由脑组织层状坏死引起的.(3)6例进行头部常规扫描的结果显示仅有轻度脑萎缩.DWI及FLAIR序列会更有效的明确显示出隐藏的病灶,8例患者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均表现为高灌注,10例进行磁共振波谱检查显示为无异常信号的脑区、病变区或者在脑室系统中可见有特征明显的乳酸峰.结论:线粒体脑肌病的颅脑MRI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征性,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于诊断、鉴别线粒体脑肌病以及对该病引起的代谢物改变等检验很有前景.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波谱在鉴别老年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比较

    作者:牛犇;曹辉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波谱在鉴别老年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在本院因乳腺肿块住院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3例,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波谱检查,对比单纯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以及两者对疾病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等.结果: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乳腺肿块的灵敏度70.45%,特异度为73.53%,正确率为71.31%;磁共振波谱对乳腺肿块的灵敏度71.60%,特异度为75.61%,正确率为72.95%;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灵敏度96.47%,特异度为89.19%,正确率为94.26%;两者联合应用对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以及磁共振波谱,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波谱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相似,若两者联合应用,会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正确率,对其术前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谱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王冰

    目的:对脑胶质瘤的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谱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将其划分为高级别胶质瘤组与低级别胶质瘤组两组.高级别组12例,低级别组8例,为其提供MRI结合H-MRS检查,检查全部患者Cr值、Hho值与NAA值,对同级别胶质瘤不同位置、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Cr总量出现轻度下降,变化不大;Cho明显升高、NAA出现明显下降.NAA/Cho值与NAA/Cr值能够将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直观地反映出来.结论:采用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谱诊断的方式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诊断,所得出的诊断结果对于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范围确定以及分组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基于磁共振波谱技术探讨肾虚对老年人听皮层代谢的影响

    作者:梁永辉;曾志梅;窦小清;陈十燕;陈自谦;夏加林;陈贤明

    目的 运用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研究肾虚对老年人听皮层代谢的影响.方法 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体检人员中选择受试者,分为老年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受试者均予以纯音听阈检测和“肾虚”程度评价,再运用1H-MRS行双侧听皮层检测,在工作站上测量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乳酸(Lac)及NAA/Cr、Cho/Cr、NAA/Cho、Lac/Cr等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肾虚程度及上述听皮层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老年人听皮层代谢变化与“肾虚”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组高频听阈、肾虚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5、19.558,P<0.05);听皮层NAA/Cr下降、Cho/Cr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5、0.927,P>0.05); NAA/Cho明显下降,Lac/Cr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44.871,P<0.05).老年组听皮层NAA/Cho和肾虚积分呈负相关(r=-0.773,P=0.025).结论 老年人“肾虚”程度与听皮层神经元的丢失和听力减退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发生在老年人的听觉障碍有关.

  • 应用磁共振波谱评价滋肾益髓方对髓海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黑质主要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作者:韦一佛;陈路;刘明;李学军;马丽珍;王粟实;冉维正;田文杨;张昕洋;王垚;罗现科;陈志刚

    目的:运用磁共振波谱(MRS)观察滋肾益髓方对髓海不足型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区神经元活性的影响,为滋肾益髓方治疗PD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PD患者46例,以抗PD西药治疗为基础,加用中药滋肾益髓方治疗3个月.于入组时、治疗3个月分别进行PD一般资料收集、中西医量表评定,通过MRS采集大脑黑质区NAA、Cr、Cho数值,计算出NAA/Cr、Cho/Cr比值.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上述数据变化,探究滋肾髓方治疗PD的影像学依据.结果:治疗后患者黑质区上述MRS数据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D患者病轻侧NAA/Cr与UPDRS-Ⅱ+Ⅲ及PD-QOL-Ⅰ、PD-QOL-Ⅰ+Ⅱ呈负相关,病轻侧Cho/Cr与UPDRS-Ⅲ、UPDRS-Ⅱ+Ⅲ及PDQOL-Ⅰ、PD-QOL-Ⅰ+Ⅱ呈正相关.结论:滋肾益髓方可延缓PD患者黑质区神经元损害,保持神经元活性.

  • 加减薯蓣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作者:谭子虎;兰汉超;杨琼;陈军;刘金欢;王洲弈;蔡丽

    目的:观察加减薯蓣丸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的干预效果及磁共振波谱(MRS)的变化特点.方法:纳入符合VCIND诊断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3例),在针对血管危险因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减薯蓣丸,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疗程16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多体素1 H-MRS代谢值.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经加减薯蓣丸干预后右角回、左丘脑Cho/Cr显著下降(P<0.05;P<0.01),右丘脑、海马NAA/Cr显著下降(P<0.01,P<0.05),对照组经盐酸多奈哌齐干预后左丘脑Cho/Cr显著下降(P<0.05)、右海马NAMCr显著下降(P<0.05).结论:加减薯蓣丸可以有效干预VCIND的病程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药物对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调节及神经系统的修复有关.

  • 电针对偏头痛患者右侧丘脑和扣带前回代谢影响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作者:林磊;丁瑞庆;谷涛

    目的 观察电针对偏头痛患者右侧丘脑和扣带前回代谢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风池、百会、行间穴,分别对15例偏头痛患者和15例头痛患者进行连续5天的电针治疗,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应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对针刺前后两组患者右侧丘脑及扣带前回的代谢物N-乙酰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复合物(Cho)分别在2.02 ppm、3.02 ppm、3.23 ppm位置的波峰进行检测,计算NAA/Cr、Cho/Cr治疗前后差值. 结果 治疗后偏头痛组患者右侧丘脑NAA/Cr值较前升高,而头痛组略降低;针刺治疗前后偏头痛组右侧丘脑NAA/Cr差值显著高于头痛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右侧丘脑Cho/Cr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偏头痛组扣带前回NAA/Cr、Cho/Cr与头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后偏头痛患者右侧丘脑代谢水平显著上升,可能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911 条记录 1/46 页 « 12345678...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