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 主办单位: 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07
  • 国内刊号: 13-142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35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侯景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简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是由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批准,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月刊,双刊号:国内刊号: CN13-1424/R;ISSN2096-3807,主要刊载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栏目有综述、论著、影像研究、影像技术、医学影像、综合医学、探索发现等。全文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选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章具备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材料详实,数据可靠,语言精炼,层次分明。文章篇幅一般在2400-6000字

  符数左右为宜,图片要求清晰,对比适度,表格采用三横线制。

  2、为尊重作品版权、维护本刊权威性和作品质量,作者保证来搞不涉及抄袭、保密、署名排序等争议,来搞文责自负。

  3、文章内容完整。包含: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具体到科室)、所在省市、邮编、中文摘要(200字左右)、

  关键词(2-5个)、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详细通讯地址和电话等。

  4、获得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5、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本刊全文收录知网、万方数据库,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投稿须知:

  1.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标题除外)。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同时注明作者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地及其邮政编码。例如(张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 100853)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为主语,可用“文章”),一般不超过200 字。

  4.关键词:以3-8个为宜,中间用分号(;)相隔。

  5.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赞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项目课题题目、项目编号,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6.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

  7.正文:要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引用规范,数据准确。

  8.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标注于文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9.凡在本刊发表文章,作者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有权对所投文稿进行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注明。凡入用文章,本刊有权入编数据库。切忌一稿多投,三个月内未收到我刊回复,作者即可自行处理。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数据统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影响因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发文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总被引频次

无法辨别期刊质量?专业编辑老师一对一讲解,现在咨询 现在咨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常见问题

热门常见问题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评职称可以用吗?

    杂志是正规期刊可以用于评职称,但是每个单位规定不同,建议投稿前先查清楚单位是否认可该期刊。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官网是什么?

    杂志官网:http://www.yxyjzz.com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的影响因子是多少?

    知网没有显示该杂志的影响因子。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是国家级期刊吗?

    杂志是国家级期刊。

权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目录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68例早期H H 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6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峰值速度比率(E/A)进行比较.结果:两组LVDd、IVS、LVPW、LVEF、LA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A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HD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可以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治疗的重要诊断方法,为疾病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中抽选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B超诊断,并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对比的金标准,研究心脏B超诊断的效果.结果:采用心脏B超诊断的患者左房内径(27.78%)、左室末径(18.52%)、主动脉内径(11.11%)、右房内径(16.67%)、右室内径(7.41%)等概率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29.63%、16.67%、16.67%、25.93%、11.11%)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中采取心脏B超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对患者创伤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低剂量螺旋CT诊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价值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实施不同剂量的螺旋CT诊断,获得不同临床效果,探究不同剂量下螺旋CT临床诊断特点.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的C O P D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实施常规剂量螺旋CT诊断,观察组实施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结果:观察组图像优良率为95%高于对照组(75%)(χ2=13.295,P<0.05);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为1.37±0.23mSv,对照组为3.64±0.1mSv,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8.103,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诊断可以有效提高COPD患者CT检查结果图像的优良率,降低辐射剂量,有效避免患者由于CT检查带来的健康危害,同时清晰的CT图像有助于医师更准确的疾病诊断.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胎儿窘迫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洪验;廖燕梅;罗霞;李玲;陈旭光;王毅;蔡珺玲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胎儿窘迫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然后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8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是胎儿窘迫孕妇,共计40例;对照组是同期健康孕妇,共计40例,对两组孕妇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的脐动脉检测到的RI数值、S/D数值、PI数值均比对照组的数值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检测到的RI数值、S/D数值、PI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及时检测出胎儿窘迫现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肺心病中肺动脉高压对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肺心病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中选取48例作研究对象,以右心导管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予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对肺动脉高压的检出率差异.结果:(1)超声心动图检出率96.30%高于心电图的92.59%,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MPAP、PAWP、PVR水平均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肺心病中肺动脉高压的准确率较高,可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发生,对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有指导意义.

  • 超声诊断小儿肠息肉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肠息肉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可疑肠息肉继发性肠套叠患儿84例,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图像并跟踪诊治情况.结果:84例可疑肠息肉继发性肠套叠患儿均具有肠套叠典型超声表现,即长轴呈"假肾"状,短轴呈"同心圆"状.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息肉继发性肠套叠可准确判断套叠部位血供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探讨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首先挑选出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肠膜血管栓塞的患者132例,按照患者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为66人,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剖腹检查,为实验组患者提供急诊腹部CT检查,后对比两组病人的诊断确诊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发现,在临床检查中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时,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急诊腹部CT的认识会影响是否选用急诊腹部CT的检查,通过本次实验,发现实验组的确诊率为87.88%,对照组的确诊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出现概率13.46%,实验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为0,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发现在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时,是否为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家属对腹部CT检查的认识,并且我国目前的急诊腹部CT检查的确诊概率比腹部探查确诊概率低,腹部CT检查方法也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身体损伤,降低了治疗的复杂性,患者各种不良症状发生的概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探讨超声(US)及核磁共振(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各自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US)及核磁共振(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各自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1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US与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CSP诊断的准确率.结果:US共正确诊断出43例CSP,MRI共正确诊断出44例CSP,US对CSP诊断的准确率(84.3%)与MRI诊断准确率(86.3%)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病理检查,51例CSP主要表现为妊娠囊型(39例)和包块型(12例)两种类型,US、MRI分别诊断出33例、9例妊娠囊型和5例、12例包块型,可见,US对妊娠囊型CSP的诊断准确率较高,MRI对包块型CSP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在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方面,超声(US)及核磁共振(MRI)均有其各自的应用价值,前者对妊娠囊型CSP诊断效果良好,后者对包块型CSP诊断效果良好.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患者门静脉、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和评定.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声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二维超声和CDFI特异性较明显,具有较高的确诊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将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性质、位置等充分反映出来,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选择和积极推广.

  • 探索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分析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总结分析CT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结果:36例患者病理学检查诊断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4例(38.89%)、急性水肿性胰腺炎22例(61.11%),CT扫描诊断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3例,诊断准确率为92.86%(13/14);急性水肿性胰腺炎23例,诊断准确率为95.65%(22/23).结论:CT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较高,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放射DR平片与CT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放射DR平片与CT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纳入2016年7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91例,术前对全部患者进行放射DR平片检查,经外院CT和手术证实,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放射DR平片与CT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在不同程度骨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均要高于放射DR平片检查,相比放射DR平片检查中、重度评分更高,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术前采用CT影像学检查能够有效鉴别患者的骨折具体情况以及特征表现,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意见,诊断价值高于放射DR平片.

  • 多层螺旋CT在大面积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有9例为大脑前动脉狭窄,8例为大脑前动脉闭塞,9例为颈内动脉末端闭塞,9例为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直,检出准确率为100.00%,对比手术病理检查结果、CT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较好的大面积脑梗塞诊断价值,可以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临床应做推广.

  • 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明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优势与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共计234例,对234例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敏感度进行了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针对子宫内膜增生等病症时,无论是在阳性预测值还是诊断敏感度方面宫腔镜都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宫腔镜相较于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其可以有效提升阳性预测值以及诊断敏感性,值得在院内应用并推广.

  • 三维彩色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从我院超声科中选取200例胎儿进行临床检测,所有胎儿均给予三维彩色超声进行畸形诊断,存储图像信息执行三维重建,并结合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三维彩色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三维彩色超声后,确诊畸形胎儿12例,相较于病理诊断结果,确诊率为100.0%(12/12).结论:三维彩色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协助诊断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早期、快速、准确及无创伤性等优点,值得推广.

  • CT在小夹板固定治疗手指关节面粉碎骨折复位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在小夹板固定治疗手指关节面粉碎骨折复位临床疗效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53例手指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小夹板固定治疗手指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CT应用.结果:53例患者的骨折情况平均愈合时间为(5.97±2.03)周,手术后6个月随访,恢复情况评分:优、良、可、差的例数分别为35、16、1、1,总有效率为98.11%,无效率为1.89%.结论:CT在诊断小夹板固定治疗手指关节面粉碎骨折及复位情况的临床效果较好,小夹板固定治疗手指关节面粉碎骨折有操作简易、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医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乙组(60例)、甲组(60例).乙组患者常规肿瘤治疗,甲组患者介入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精神评分、支持评分、健康评分、活动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乙组患者,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介入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 探讨肝癌采用CT或MRI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康莹;董进;赵永兰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分析肝癌采用CT或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9月—2018年9月,均行CT以及MRI诊断,均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MRI诊断准确率显著较CT高,MRI肝内、肝外病灶检出个数显著较CT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MRI应用于肝癌诊断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助于患者及早接受针对性治疗,值得借鉴.

    关键词: 肝癌 CT MRI 诊断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诊断与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CT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价值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T检查,本组的58例患者中,肿块位于下腹部及盆腔内13例,占22.41%,肿块位于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周围45例,占77.59%,均为单发病灶;在CT图像上,可见肿块大小不一,呈椭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缘,大部分患者包膜完成,其密度不均匀,并且囊壁、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不均匀,分布分散,表现为斑片状;同时,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诊断,13例为低度和交界性恶性副神经瘤,45例为良性副神经瘤.结论:临床上给予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CT检查可以准确定位,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椎旁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佳文;袁培根;刘丽彦;郭忠宝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椎旁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4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椎旁阻滞组(PVB组)和竖脊肌阻滞组(ESP组),(n=20).2组患者常规麻醉诱导、维持,ESP组于术闭在胸5(T5)水平行竖脊肌平面阻滞,超声确定竖脊平面后给予0.5%罗哌卡因0.5ml/kg,PVB组于T5水平行椎旁间隙,平面内给予0.5%罗哌卡因0.5ml/kg.记录阻滞后1h(T0)、6h(T1)、12h(T2)、18h(T3)、24h(T4)患者VAS评分,描绘阻滞1h后冰感觉面积比.结果:与PVB组相比,ESP组T0-T2时间段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T3-T4时间段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ESP组1h冰感觉面积比显著扩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作用优于椎旁阻滞.

  • 阑尾黏液性疾病与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鉴别及临床分析

    作者:徐毅;李霞;王晶;贺菊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分析阑尾黏液性疾病与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鉴别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住院患者,例数136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136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3年2月1日—2017年2月10日,分为观察组一组(36例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进行超声鉴别,将两组的鉴别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的检出率97.22%与对照组检出率70.00%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的误诊率2.78%、漏诊率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诊断应用符合患者对于无创性、准确性的双重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大力应用.

  •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138例患者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合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照研究.结果: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回声水平、边界清楚与否、有无晕环、有无微小钙化、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论: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医生的手术提供一定有用价值.

  •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均采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检查和CT增强检查,诊断患者胆道狭窄的良恶性,根据终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综合分析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胆道狭窄的准确性.参照手术诊断结果,划分患者为良性胆道狭窄组和恶性胆道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T差值.结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6.7%,增强C T诊断准确率为95%,准确性较高.良性胆道狭窄组不同性质病变C T差值动脉期为(16.7±7.2)H U、门静脉期为(28.2±9.4)H U、延迟期为(24.7±8.3)H U;恶性胆道狭窄组不同性质病变CT差值动脉期为(29.9±11.9)H U、门静脉期为(51.6±18.5)H U、延迟期为(48.6±16.7)HU,良性组CT差值更高.P<0.05,具备统计学.结论: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 T诊断良恶性胆道狭窄更加灵敏和准确,对良恶性胆道狭窄可进行有效区分,临床应用的总体价值较高.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诊断,对此之间进行分析.结果: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显著优于DSA,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狭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脊柱转移瘤的MRI检查方法及诊断意义评定

    作者:石荣义;刘兆伟;王国强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采用MRI诊断的检查方法以及诊断意义.方法:对本院12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MRI影像学资料与诊断意见进行探讨,在脊柱转移瘤患者样本选取过程中分别从不同原发肿瘤患者中进行选取,其中肺癌患者35例、直肠癌患者22例、肾癌患者16例、肝癌患者16例、膀胱癌患者11例、前列腺癌患者10例、结肠癌患者8例、鼻咽癌患者2例等.结果:在影像学信号中发现,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影像异常信号表现可分为T1W低信号与T1W混合信号,在本次研究中85例患者表现为T1W低信号,发生率为70.8%;35例患者表现为T1W混合信号,发生率为29.2%;从患者病灶表现上发现,90例患者为多发病灶,占比率为75.0%;65例患者出现附件破坏,占比率为54.2%,62例患者出现椎弓根破坏,占比率为51.7%.从患者伴发疾病上分析,伴发压缩骨折患者68例,占比率为56.7%,表现方式为倒楔形、盘状、楔形等.结论:在脊柱转移瘤患者诊断中采用MRI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相对于常规X线诊断与CT诊断而言,诊断价值较高.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MRI检查与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MRI检查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1日—2018年11月30日本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MRI组与对照组,MRI组患者采用MRI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椎间盘膨出、脊髓变性、神经根受压、腰部侧弯等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检出率以及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MRI组患者椎间盘膨出、脊髓变性、神经根受压以及腰部侧弯检出率分别为87.50%、80.00%、91.67%、96.00%,均高于对照组(62.50%、40.00%、50.00%、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MRI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精准率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检出率,可为医生制定治疗与预后方案提供精准的参考依据.

  • 动脉期低强化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动脉期表现为低强化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8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9例,其动脉期均为低强化.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增强特征及有无胆胰管扩张、周围血管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9例均为单发,男5例、女4例;平扫等密度7例,稍低密度2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程度低于周围胰腺实质,门脉期、延迟扫描进行性强化,延迟扫描病灶高于胰腺实质7例,2例呈等密度.结论:动脉期低强化pNENs多期增强CT具有一定的特征,延迟期高强化的表现有助于治疗前明确诊断.

  • 经直肠超声造影辅助前列腺穿刺活检与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的对照观察

    作者:伍卓强;王佳讯;梁展鹏;邬家明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分析对比采用经直肠超声造影辅助前列腺穿刺活检与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后续诊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研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的82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此82例患者分成两组,在分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并对比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超声组采用经直肠超声造影辅助前列腺穿刺活检,与常规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相比患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经过统计学对比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超声组患者的人均穿刺针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而单针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则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相比,经直肠超声造影辅助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效率更高,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于2016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12例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MRI平扫及MRA的图像,分析其血管的异常分布、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MR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12例在MRI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其中10例同时累及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基底动脉扩张后的直径约5.0mm~14.5mm,延长的长度约为30.4mm~33.6mm.另外,12例病例中,4例迂曲的血管走行以上下方向折曲,8例为左右方向的扭曲延长.11例患者的MRI平扫中可发现梗死灶,梗死灶多发于后循环.结论:MRI及MRA有利于诊断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并对该症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提供有力依据,可作为首选检查.

  • 乳腺钼靶、乳腺平扫及动态增强磁共振共同应用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分析与价值

    目的:探究乳腺钼靶、乳腺平扫及动态增强磁共振共同应用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分析与应用价值.提高乳腺疾病在钼靶、MR中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我院20l5年5月—2017年4月对223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X线、MR表现回顾分析.结果:乳腺钼靶检查显示良性乳腺疾病102例,乳腺癌121例,其中伴有粗大钙化60例,细小、簇状钙化43例,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检查显示良性乳腺癌疾病95例,乳腺癌128例,在X线图像中乳腺良性病变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密度较正常腺体高且均匀,部分可伴有晕征,部分伴有粗大钙化,如结节状、粗棒状、环状或蛋壳样、缝线样、中空状、乳钙样、圆点状钙化;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密度较正常腺体高且不均匀,可见毛刺、增粗血管、及细小钙化;在MR图像中,95%良性病灶,边界清晰,呈团块、结节状稍长、等T1及T2的混杂信号影,DWI呈等、高信号,ADC图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时呈缓慢、持续性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呈流入型、平台型,早期强化率为87.5%~118.5%,ADC值为1.190~1.547×10-3mm2/s,周围分支血管未见增多、增粗;91.2%恶性病变形态不规整,边缘毛糙,可见粗短毛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早期强化率为1138.4%~160.9%,ADC值约0.694~0.854×10-3mm2/s,周围分支血管增多、增粗,结构紊乱.

  • 心脏超声在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对心脏超声在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了冠心病治疗的90例患者为对象,采取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心脏超声以及运动康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数据和生活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对比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超声在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中有着缓解患者心绞痛、推动其心功能情况的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经阴道与腹部超声在妇科盆腔肿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经阴道与腹部超声在妇科盆腔肿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妇科收治的疑似盆腔肿物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4月—2018年10月为研究时段.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与腹部超声检查,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经阴道与腹部超声在妇科盆腔肿物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病理诊断88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为盆腔肿物者;阴道超声检查出58例患者为盆腔肿物者;腹部超声检查出48例患者为盆腔肿物者.诊断符合率相比,阴道超声高于腹部超声,P<0.05.阴道超声灵敏度98.3%、特异度89.7%;腹部超声灵敏度87.3%、特异度75.9%.结论:在妇科盆腔肿物诊断中,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腹部超声,为临床提供高效的参考依据,可作为盆腔肿物常用诊断方案.

  • 探讨CT在盆腔妇科恶性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使用CT应用于盆腔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评估,并分组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共计60例患者使用阴道超声与CT进行术前评估,术后对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并观察病理结果,根据结果对两种方法盆腔妇科恶性肿瘤与临床分期准确率两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使用CT进行术前评估能够提高盆腔妇科恶性肿瘤和临床分期准确率较阴道超声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在术前对患有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前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CT诊断方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探析超声心动图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但是,由于受到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各类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的:在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把近一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了100例.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观察,从而与患者的心脏冠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对象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之后,检查出来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为94例;其中,右室流出道异常是14例、左房主动脉内径均异常是14例、左房右室内径均异常是16例、左室舒末径异常为22例、左房内径异常为28例,准确率是94.00%.同心脏冠脉造影检查出来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超声心动图这种检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对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以肝硬化为背景,通过超声造影对肝内微小结节情况进行诊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在通过超声诊断之前,均进行确诊,确认为肝硬化,然后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严格对比,从而对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超声造影诊断,发现有48例患者为肝硬化,诊断准确率为96.0%(48/50),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肝内微小结节共有56个,所有的肝内微小结节中表现为良性病灶的有34个,余下的22个均为肝细胞癌,34例表现为良性病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有28个,炎性假瘤有2个,血管瘤有3个,陈旧性血吸虫结节有1例.结论:通过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几乎可以准确检查出肝硬化患者的肝内微小结节数以及病理情况,临床中可以及时展开医治,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探讨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

    目的:探讨CT与MRI应用于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证明此类诊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施以头颅CT、MRI扫描,另一组患者施以CT扫描.为方便分组对比,CT、MRI联合诊断方式组成为联合组,CT扫描组称为CT组.经扫描后针对扫描结果展开分析,以手术诊断结果判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得出研究结果.结果:诊断方面,两组患者间具有较大差异,单一使用CT扫描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0.0%,而使用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除此以外,更存在诊断例数方面的差异性,证明CT联合MRI的诊断方式优于单一使用CT的诊断方式.结论:针对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出,针对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使用联合扫描方式诊断病症较原有模式下的单一使用CT扫描方式更为准确,更能够显示出实际情况.若相关单位具备条件,应切实使用此类方式展开诊断.

  •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与CT对比表现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X线与CT的表现.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纳入27例为对象,详细分析纳入对象的X线与CT表现,比较两种表现的不同之处.结果:纳入27例患者的软组织肿胀、软骨下囊变、痛风结节、骨质缺损、骨质破坏以及软组织钙化和关节改变,X线、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可以X线、CT检查,但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佳诊断方式.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探究

    作者:蒋清阳;郑华;胡燕;刘万倩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接收的6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并将其分为妊娠高血压组(共32例)、子痫前期组(共31例);另选择同期接收的正常孕妇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比各组检验结果.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和子痫前期组的双侧子宫动脉的RIm、PIm、S/Dm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子痫前期组的双侧子宫动脉的RIm、PIm、S/Dm值高于妊娠高血压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主要表现为RIm、PIm、S/Dm值的升高以及子宫动脉舒张早期的切迹;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预测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磁共振成像对形态学表现为良性特征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对形态学表现为良性特征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高度怀疑乳腺恶性肿瘤的患者60例.观察乳腺肿块在磁共振、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将其诊断乳腺癌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病变的病例在磁共振的成像特点.结果:磁共振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且磁共振检出了两例彩色多普勒诊断阴性的病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1例,乳腺黏液腺癌1例.结论:磁共振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 CT、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诊断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CT、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0例股骨头疾病患者.术前本组患者先行CT检查,再行磁共振检查,术后,对比病理与CT、磁共振诊断结果,统计两种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诊断灵敏度(84.93%、124/146)显著高于CT(63.01%,92/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诊断特异度(86.21%、150/174)显著高于C T(69.54%,121/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诊断准确率(85.63%、274/320)显著高于CT(66.56%、213/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诊断较为灵敏,且特异度和准确率也优于CT检查,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优先使用该影像学检查手段.

  • 肩胛骨X线片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中肩胛骨X线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影像科与临床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1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物理诊断和检查,观察组采用肩胛骨X线片拍摄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诊断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98%,对照组患者诊断结果准确率为73%,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差异显著.结论:采用肩胛骨X线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可详细诊断出病征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胸部DR及CT诊断肺癌对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胸部DR(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及CT诊断肺癌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7例.A组给予CT诊断,B组给予胸部DR诊断,对比疾病检出率.结果:A组对于≤5mm和5~10mm的肺部结节检出率高出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对肺癌的筛选效果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肺癌患者行CT诊断的效果优于胸部DR,其可明显诊断出微小肺部结节,且能够科学筛查肺癌类型,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胸部DR CT 肺癌 检出率
  • 乳腺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研究

    作者:范方裕;周柱玉;辛艳芬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乳腺肿瘤患者的超声资料,并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超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作用.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度分别为96.7%、92.0%、82.1%.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存在不同差异;良性肿瘤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血流信号较少),恶性肿瘤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血流信号丰富);恶性肿瘤的血流参数高于良性肿瘤,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B超脐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胎儿宫内窘迫采取B超脐血流测定、胎心监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收入单胎分娩孕妇324例,依据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4组,A组266例为脐血流、胎心监护均正常,B组17例为脐血流正常胎心监护异常者,C组24例为脐血流异常胎心监护正常,D组17例为脐血流、胎心监护均异常,对上述所有患者宫内窘迫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8~10分例数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意义(P<0.05),A组、B组、C组窒息发生率低于D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孕妇实施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检查,对临床诊断起着重要意义与价值,对提高诊断具有可靠性,值得推广.

  • 高分辨率CT对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对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理我院两年内经临床证实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高分辨率CT组和常规CT组,分别行高分辨率CT扫描与常规CT扫描,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扫描方式的CT图像对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常规CT组比较,高分辨率CT组支扩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组鉴别柱状、囊状、静脉曲张型及混合型支扩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部位、范围、类型及程度.结论:高分辨率CT对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具有很高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可清晰显示肺段以下的3~6级小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类型及程度,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目前诊断支扩常用、准确的检查方法.

  • 经皮穿刺超声引导下的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246例分析

    作者:孙倩;黄建钊;刘江伟;田利;赵鹏伟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穿刺超声引导下的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并评价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肝胆外科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246例肝单发血管瘤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46例肝血管瘤患者均行经皮穿刺超声引导下的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术,平均时间为(47.9±1.23)min;术中及术后246例患者共出现73例射频消融相关并发症,Ⅰ级并发症为67例,Ⅱ级并发症为3例,Ⅳ级并发症为3例,经治疗后均好转.2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09年5月—2016年5月.其中,246例随访患者中,病灶完全缓解为211例,缓解率为85.77%;部分缓解为23例,缓解率为9.35%;基本缓解为12例,缓解率为4.88%(P<0.05).结论:经皮穿刺超声引导下的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甲状腺癌诊断中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探析

    作者:李静艳;宋红雨;张敬超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诊断中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做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3例甲状腺瘤患者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征象与病理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实验组53例患者超声检测确诊42例,诊断符合率为79.24%.实验组患者二维超声征象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动脉收缩峰值速度及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区分为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通过比较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患者的超声征象差异,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多排螺旋CT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小肠梗阻诊断中多排螺旋CT的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2年间收治的100例小肠梗阻患者为对象,患者分别行多排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前者共有98例符合病理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准确率较高,应用小肠梗阻诊断中可以降低患者痛苦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颅脑超声在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50例儿科NICU住院疑似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新生儿列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8年5月—2018年12月,依次予以实施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同时予以MAR检查.就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以及诊断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颅脑超声检查显示的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检出率与MAR检查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实施床旁颅脑超声诊断,诊断精确,有利于医师的早期诊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所选1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所收治,首先采用磁共振检查,然后采用关节镜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将病理检查结果当成诊断金标准,对诊断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全部140例患者中,42例患者为关节软骨损害,74例患者为韧带磨损、变性及水肿,24例患者为半月板裂痕性损伤;在诊断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方面,核磁共振检查显著高于关节镜检查(P<0.05).结论: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时,核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诊断需求能得以有效满足,值得临床推广.

  • 恶性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质量保证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保证其治疗质量的措施.方法:选取62例于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记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对保证治疗质量的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2个月的病情缓解率为91.94%,1年后存活率为83.87%,死亡10例,占总例数的16.13%.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控制癌细胞增长,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急症中诊断价值

    作者:司彩凤;范宏艳;闫艳;华文文;邵敏静;卜雄伟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对于妇产科急症中采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方法以及诊断价值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我们医院超声科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接诊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妇产科急症病人各50例施行分析,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妇产科急症病人做为对照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妇产科急症病人做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妇产科急症病人的诊断总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研究组妇产科急症病人接受不同检查措施之后的诊断总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症病人,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急症病人.结论:临床中针对妇产科急症病人,为其提供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应该在妇产科急症诊断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所有患者在行病例检测的基础上,再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6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病理检测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58例,诊断符合率为96.67%.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55例,诊断准确率为91.67%;误诊5例,误诊率为8.33%.病理诊断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中准确率较高,结合病理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杨丽;刘蜻蜻;马红梅;陈海燕;王静;张国美;李海莎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了大理大学附属医院从2014年3月—2014年12月的100例手术乳腺疾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机器进行术前常规乳腺彩超检查及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的评估较单纯常规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结论:乳腺常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因病变组织结构的不同以及病变周围组织结构的不同,还有检查医师弹性成像操作手法等多方面影响,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还是存在一定误差,可作为常规超声的辅助诊断,但不作为主要诊断依据.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肥胖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肥胖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9例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肥胖患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显示及其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及内部血流,患儿治疗后再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前后变化.结果:适度加压配合深呼吸能够很好地显示肥胖患儿的肿大肠系膜淋巴结,189例患儿腹腔肠系膜均可见聚集成簇肿大淋巴结,95例位于右下腹部,50例位于脐周部,44例右下腹及脐周均可见.长径:11~18mm,短径:5~12mm.L/S比值≥2,肿大淋巴结内可见呈树枝状分布血流信号,常规抗炎治疗后,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肥胖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

  •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红利;吴海燕;张宏业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后是否使用加压包扎对穿刺点渗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8年11月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置管术后,常规压迫穿刺点30min后,对照组以弹力绷带对穿刺点加压包扎,观察组不用任何压迫措施,对比观察穿刺点24小时渗血情况.结果:两组间渗血量基本相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后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对渗血的预防无明显获益.

  •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姑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晓惠;程全安;常国峰;蔡红霞;牛丽丽;蔡芝军;苏健;王洋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姑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从本院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总共选取64例患者,研究时间从2016年1月—2018年9月,将64例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姑息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较为优异,经对比发现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姑息治疗,手术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MD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MD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8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83例,依照不同的疾病诊断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参考组,研究组有患者42例,参考组有41例.参考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疾病检查,研究组使用MD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疾病误诊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疾病误诊率为0.0%,参考组为14.6%,研究组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MD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透明细胞型肾癌患者的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疾病误诊率比较低,适合在临床推广.

  •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医护人员防护策略

    作者:李海兵;王琤;陈梦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患者的医护人员的防护策略.方法:2018年3月—2018年8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放射性核素治疗,并对医护人员进行时间防护、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调查医护人员的受照射情况.结果:不同时间段使用铅屏后医护工作者受照射剂量均低于不接受铅屏照射剂量(P<0.05);观察组服用碘131后医护工作者受照射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必要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方式,减少受照射量,保护身体健康.

  • 64排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64排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8年10月间收治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CT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为易损斑块观察组(3例)和非易损斑块对照组(3例),分析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对富含脂质的易破裂的脂质斑块CT值具有特征性.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CT可效诊断易损斑块,参照易损斑块危险因素可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祁建军;尚辉;高向东;郝晓光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从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结肠癌患者当中选取其中的77例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研究分析对象,对这77例患者在结肠癌术前和术后进行CT诊断,分析术前CT的诊断率、CT分期诊断符合率、术后复发诊断率和术后分期诊断符合率.结果:从术前诊断情况来看,术前诊断为结肠癌的有70例,术前诊断率为90.91%;术前分期诊断的符合率为Ⅰ期17例,诊断率为85.00%,Ⅱ期31例,诊断率为88.57%,Ⅲ期16例,诊断率为100%,Ⅳ期6例,诊断率为100%;在本次的77例患者中,术后复发的有27例,复发率为35.06%,CT诊断24例,诊断率为88.89%,分期诊断的符合率为Ⅰ期5例,诊断率为83.33%,Ⅱ期9例,诊断率为81.82%,Ⅲ期6例,诊断率为100%,Ⅳ期4例,诊断率为100%.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CT扫描诊断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当中都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结肠癌的术前术后分期诊断符合率普遍比较高,尤其是结肠癌Ⅲ期和Ⅳ期的诊断符合率高达100%,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探讨256层i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目的:剖析并探究256层i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解放军第900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35例(35个病灶),每位患者均行256层i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CT影像学特征,归纳并剖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35例(35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影者23例,呈等密度影者12例;增强动脉期病灶除外中央疤痕呈显著均匀强化者33例,增强不明显者2例,其中可见增粗的血管影者6例;门静脉期呈高密度影者16例,呈略高或等密度影者19例,延迟期呈略高密度影者7例,呈等密度影者26例,呈不均匀低密度影者2例.平扫显示有中央疤痕者6例,29例有中央疤痕者行动态增强扫描后显示,动脉期与门脉期中央疤痕强化不明显呈低密度影,而延迟期则强化明显.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256层i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中的特征性表现,可降低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难度,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 巨大纵膈畸胎瘤误诊1例分析

    纵隔畸胎瘤可分为囊性、实性两种,按其分化程度又分为成熟型、未成熟型和恶性畸胎瘤.囊性成熟型畸胎瘤以外胚层组织为主,分化良好,属于良性肿瘤.由于良性畸胎瘤患者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影像学特点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报道了笔者医院收治的一例巨大纵膈囊性畸胎瘤患者被误诊后的诊疗情况,为该病症的临床识别、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中多排螺旋CT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 T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排螺旋CT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和图像质量.结果:在检查符合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在图像质量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图像优良率更高(P<0.05);在检查时间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时间更短(P<0.05);在误诊率和漏诊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中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高,图像质量好,检查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 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检查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实验组200例,参考组200例.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优质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监测时间完整率、生活日志记录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考组;实验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总监测时间的完整性、提高患者生活日志记录的合格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所以综合优质护理可以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推广应用.

  • 低剂量CT扫描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给予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由尿路造影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94例,根据实施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施常规剂量CT扫描者47例为对照组,实施低剂量CT扫描者47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对两组患者CT扫描结石分布、结石检出率、CT图像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泌尿系统结石分布区域(P>0.05);观察组患者SD显著高于对照组,SN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主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诊断泌尿系统结石能达到与常规剂量相近的图像质量,使用安全率更高,推广意义较大.

  •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非金属眼前节异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节非金属异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诊治的20例非金属眼前节异物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病例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对患者均实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且予以针对性临床治疗,分析诊治效果.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均发现眼前节异物样强回声现象,采取局麻处理、手术显微镜检查、眼内窥镜探查取出异物,明确为非金属异物.患者手术治疗均成功.患者手术之后均抗感染治疗,术后无眼压异常现象,无白内障症状,其视力未降低,无感染症状,无脉络膜,无视网膜脱离情况,无睫状体睫状体脱离情况.结论:对非金属眼前节异物采取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效果良好.

  • 口腔全景片评价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口腔全景片评价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的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更年期妇女60例,为其开展口腔全景片拍摄,测定MRI(下颌骨吸收指数)、PMI(曲面体层下颌指数)、下颌骨相对BMD(骨密度),并开展全身BMD测定,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下颌骨相对BMD及PMI与全身BMD具有相关性,其中MRI与腰椎BMD有相关性.结论:更年期妇女颌骨BMD与全身BMD存在相关性,口腔全景片在评价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江华;王玥;刘欣波;房伟伟;刘争杨;王鑫鑫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130例.对照组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时,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状态的患者比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处于波动状态的患者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量表在0级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普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64排螺旋C T增强扫描过程中,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所以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接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2例,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参照,分析其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良性:恶性=34:28)为标准,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良性29例,恶性34例,其中漏诊2例,误诊1例,其诊断敏感性(94.12%)、特异性(96.43%)和准确性(95.16%)较高,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结论:在甲状腺疾病良恶性鉴别中,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MRI扫描在诊断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作者:李怡;冼柳芳;叶丹枫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析MRI扫描在诊断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检查与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检出率、出血性病灶检出率.结果:MRI扫描检查检出率与CT检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扫描检查出血性病灶检出率与CT检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MRI扫描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效果,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便值得临床推广.

  • 原发性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及介入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侧支供血影像学表现类型,分析介入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其侧支供血的分型与介入治疗方案.结果: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非肝动脉型23例,肝动脉型11例,混合型6例.肝动脉型患者可予以常规方法行介入治疗;考虑到非肝动脉型患者的侧支供血情况相对复杂,血管相较于正常人更为纤细,经血管行介入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与风险,可考虑采取非血管途径的介入治疗方案.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侧支供血影像学表现类型等信息,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案.

  • 颈动脉分叉角同颈内动脉起始处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孙万京;仲玲珊;李春阳;刘凤杰;王胜林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收集所需的头颈主动脉弓CTA检查患者的图像,测量和计算颈动脉分叉角α,探讨α与颈内动脉正常管腔和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年龄分为25~44岁年龄组,45~64岁年龄组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根据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比较正常组与粥样硬化组的α值的差异.结果:正常组α角小于粥样硬化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越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越大.

  • 17例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任俏;商靖;孙燕霞;崔湧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增强CT检查过程中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过敏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行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射发生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急救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7例病例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为注射碘对比剂2~17分钟,中位数时间为9分钟.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症状.经过抗过敏治疗、对症处理后全部缓解.结论: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掌握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及时发现与迅速处理过敏症状对于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要在短的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处理.

  •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骶髂关节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骶髂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9月内收治的82例骶髂关节炎患者,所有病例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本组82例患者,MRI显示,79例确诊骶髂关节炎,确诊率96.34%(79/82),其中,35例(44.31%)骨关节面粗糙紊乱,12例(15.18%)关节骨质破坏增生硬化,14例(17.73%)囊性改变,9例(11.39%)关节融合,9例(11.39%)关节腔隙变窄.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骶髂关节炎,确诊率高,值得推广借鉴.

  • 头颈部CTA在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叶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头颈部CTA在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叶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自发性脑叶出血患者的CT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在自发性脑叶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3例患者中,动脉瘤患者8例,其中大脑中动脉3例,前交通动脉2例,后交通动脉2例,右侧颈内动脉鞍上段1例;AVM6例,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烟雾病4例,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5例病因不明.12例行手术治疗,6例行内科治疗,4例转院,1例死亡.结论:头颈部CTA对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叶出血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病因诊断及指导治疗的首选方法.

  • 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志霞;刘坤;贾惠惠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取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采用CT扫描检查,后分析患者手术前分期的情况,并且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临床的病理学结果相对比得知,CT影像诊断直肠癌T1-T2期的诊断率为53.3%(32/60),T3期诊断诊断率为75%(45/60),T4期诊断正诊断率为41.73%(25/60).结论:直肠癌患者CT影像诊断术前分期具备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宣传.

  • 探讨彩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对胎儿进行彩超诊断,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在2017年7月—2018年8月到我院中孕期产前系统检查的12018名孕妇,均接受胎儿心脏彩超检查,便于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检查,12018名孕妇中共筛查出115例心脏异常,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肥厚型心肌病、单心室、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分别21例、13例、9例、1例、5例、11例、55例.后经过病理诊断及新生儿心脏彩色多普勒筛查,共有120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现彩超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95.83%(115/120).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到胎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工作中去,能够获得理想的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适宜推广.

  • 肝脏副神经节瘤1例超声造影表现

    相关文献报道原发性肝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表现多为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延迟期持续增强,缓慢廓清,通常认为是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罕见有报道,个案报道表现为快进慢出等.本例影像学表现则有所不同,对此本文进行了综合分析.

  • 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的序贯应用

    目的:探究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使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中40例患者.A组使用X线诊断、B组使用CT诊断、C组使用乳腺磁共振.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均要高于A组和B组,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A、B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的作用均较好,但乳腺磁共振在诊断和术前评估方面更具有优势,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和术前评估的定性准确率、定位准确率,及时对患者病情有了准确的了解,有利于预后治疗工作的开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DR在脊柱侧弯患者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像中的优势探讨

    目的:了解脊柱侧弯患者应用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像过程中用DR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取本院诊疗需要接受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像患者50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DR方式检测,通过比较两种方式下图像质量以及成像方式以归纳DR在此类摄像中的优势.结果:DR摄像方式中,DR图像评分令人满意;无论正位图像或者侧位图像,DR检测所得图像质量均有指导价值.结论:DR站立位全脊柱摄像具备成像时间短、操作简捷、能够自动完成无缝拼接,所得图像有细腻、清晰的优点,在脊柱侧弯临床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疑诊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为标准,对彩超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者73例,检出率为84.88%,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70例,检出率为81.40%,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彩超检查发现,不同直径肿块的血流分级、RI、PSV等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此次研究共纳入患者82例,所有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检查,并以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以此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等指标.结果:此次研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较高.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以及诊断准确性高的检查方式,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可靠依据,进行临床推广普及.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临床应用

    作者:沈辉;尹峰;张梅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45例经穿刺或病理确诊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均予以彩超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对乳腺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检出率及肿瘤内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彩超诊断检出率相比单纯行二维超声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且CDFI示浸润性导管癌血流表现多为Ⅱ~Ⅲ级,先比其它肿瘤明显更高(P<0.05).结论:彩超检查可准确显示肿瘤内部病变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B超、腹部CT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1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需接受B超与腹部CT扫描检查,分析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诊断基础上接受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确诊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确诊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断,核磁胰胆管成像的应用效果较好,医生可将其与常规诊断方式联合应用.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的手术室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1%,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为95.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13%,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为80.0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的手术室护理结果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综合手术室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手术室护理方法具有护理推广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338例,分成良性、恶性、交界性三组,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38例患者392个病灶,279例为良性肿瘤,占82.54%,41例为恶性肿瘤,占12.13%,其余18例为交界性肿瘤,占5.3%.通过对392个卵巢肿瘤病灶超声观察分析,从病灶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包膜完整性、分房性、有无乳头、盆腹腔积液及血流信号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病灶大小跟分房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剩余指标对比时均存在有显著差异.结论:良性和恶性卵巢原发性肿瘤在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指导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 CT与MRI在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冉华;杨翠;沈琪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院8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磁共振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中选90例为对象,均行磁共振检查和螺旋CT扫描.结果:Ⅰ、Ⅱ级骶髂关节炎以及总诊断符合率:磁共振分别为96.20%、96.97%、96.55%,C T分别为68.35%、83.33%、75.17%,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应用磁共振诊断优势明显,对骶髂关节炎改变敏感,早期检出骶髂关节炎,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值得推广.

  •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我们这次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着重分析和探究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所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常规的管理模式,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整体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干预后的造影剂泄露比例及重复扫描比例等相关方面进行相应的对比和分析.

  • 经直肠超声结合支持向量机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蕾;侯秀昆;王辉;王聪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经直肠超声结合支持向量机在诊断前列腺癌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肺癌患者,均采取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低剂量多层螺旋C T的管壁增厚、腔内外病变、阻塞性病灶和转移性改变等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对钙化、坏死、细短毛刺、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等肺癌征象的显示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还能获取足够的胸部影像,较为清晰地显示肺癌患者的各种征象.

  • 肝囊肿经超声介入置管引流并注射硬化剂的治疗

    目的:关于肝囊肿疾病采用置管引流(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干预的临床价值探究.方法:选取47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待确诊为肝囊肿后制定手术方案治疗疾病,全部患者均要在超声引导下接受导管引流处理,并且注射适当剂量的无水乙醇.结果:47例患者经过治疗未见有患者发生治疗无效的情况发生,但有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用类型的并发症.结论:临床治疗肝囊肿期间,医生需要综合把握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手术预后方案,给予患者经超声介入置管引流以及硬化剂注射治疗法的治疗,以此增强患者疾病治疗价值,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 双源CTFlash扫描模式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研究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应用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期间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对照组:45例,双源CT Sequence扫描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的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主观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而客观影像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检查有效辐射剂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可提高主观图像质量,同时不影响客观图像质量,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异位妊娠通过腹部超声诊断与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通过腹部超声诊断与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76例,对其先后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阴道超声的诊断敏感性(96.72%)、特异性(93.33%)和准确性(96.05%)均高于腹部超声检查[(83.61%),(53.33%),(7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超声相比,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敏感性较高,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使用.

  • 磁共振成像的伪影分析及其解决对策探析

    伪影是指在磁共振成像扫描过程中,被检查部位的成像与相应断层组织实际解剖结构不符的图像信息,多表现图像缺失、模糊、重叠等.面对当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检查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消除和抑制磁共振成像伪影,已受到临床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本文就对磁共振成像伪影产生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更好地帮助临床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

  • 探讨X线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X线钼靶联合彩色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0%左右,显著高于单纯X线钼靶检查(73%)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0%).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检查乳腺的患者,钼靶联合彩超能够有效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于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X线钼靶对于微小和散在钙化有明显的优势,彩色超声多普勒对于导管扩张型、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有优势.结论:X线钼靶和彩超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各有优势,联合应用乳腺钼靶和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90%).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段爱梅;何绍飞;李金兰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实施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115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11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图像,观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情况.结果:115例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中发现45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检出率为39.13%,其中,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的患者22例,发生于第一对角支的患者5例,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患者7例,发生在钝缘支的患者4例,发生在回旋支的患者1例,发生在第二对角支的患者3例,发生多支病变的患者3例.结论:针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实施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价值高,属于现阶段鉴别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冠心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 低剂量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低剂量C 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肺部小结节患者57例,对其实施常规剂量C T检查和低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在肺部小结节患者的结节密度不均匀、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粘连症、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的检查中,常规CT剂量扫描与低剂量C T扫描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小结节患者中能够在检出患者病灶情况、保证诊断准确性的情况下,降低辐射剂量,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 胰腺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王琪;李素梅;郝丽;付海杰;李广霞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究采用影像学诊断胰腺囊腺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前来就医的胰腺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超声、CT及MRI诊断,将单一超声诊断结果归入对照组,CT联合MRI诊断结果归入观察组,终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胰腺囊腺癌、囊腺癌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更高,而误诊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超声联合MRI影像学手段对胰腺囊腺肿瘤开展诊断,可实现较优诊断效果.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临床诊断中体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82例孕期产妇,对其腹中胎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析胎儿心脏状况,对比超声图像和产后胎儿病例检查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合并胎儿心脏畸形2例;占2.4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大多数胎儿心脏畸形做出正确诊断,值得推广.

  • 儿童结肠脾曲综合征的X线表现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结肠脾曲综合征的X线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2018年6月间临床症状符合或疑似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17例,对其进行钡剂灌肠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发现结肠脾曲形态异常,其中13例合并结肠脾曲与肝曲关系异常,另有3例横结肠成大U形.结论:X线钡灌肠造影是诊断结肠脾曲综合征的主要依据,为临床儿童顽固性便秘及经常性不完全肠梗阻提供了重要诊断思路.

  •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纵膈型肺癌患者应用MRI以及CT诊断的影像表现与诊断效果.方法:抽取42例在我院接受纵膈型肺癌诊治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扫描检查.结果:MRI与CT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灵敏度均为100%,两种诊断方式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以及CT检查在纵膈型肺癌患者的病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能够使临床确诊率得到明显提高.

  •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的临床价值探讨性研究分析

    作者:美合日阿依·麦麦吐孙;努丽曼姑·麦麦提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3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其斑块回声图像特点分为软斑组、硬斑组及混合斑组.记录比较三组超声造影增强情况,斑块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等时间-强度定量分析情况.结果:超声造影增强率为65.59%,软斑组(86.8%)>混合斑组(70.83%)>硬斑组(35.48%)(χ2=20.347,P=0.000);三组造影增强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9,P=0.000).三组斑块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304,P=0.000;F=4.927,P=0.009;F=5.762,P=0.001);斑块峰值强度,软斑组>混合斑组>硬斑组;达峰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软斑组<混合斑组<硬斑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讨冠心病患者使用128排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128-SCTCA)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28-SCTCA技术对我院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同时与其冠脉造影(CAG)资料相结合,对128-SCTCA技术的检查准确情况做评估.结果:98例患者经CAG诊断共检出冠脉节段1170个,包括轻度、中度与重度狭窄各有21个、92个和80个,阴性节段977个;128-SCTCA检出轻度、中度与重度狭窄各有34个、93个和58个,阴性节段985个,二者比较符合者1087个,检测准确率为92.91%.128-SCTCA技术对冠心病的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依次为79.07%(136/172)、98.50%(983/998)、90.07%(136/151)和96.47%(983/1019).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128-SCTCA技术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兼具无创、安全及经济等特点,可作为今后临床检测冠心病的一种推荐方法.

  • 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CT+MRI联合检查的应用研究

    作者:祖丽菲亚·买合木提;努尔麦麦提·喀斯木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对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使用CT联合MRI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接诊的68例疑似妇科盆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CT检查患者设为A组(34例),采取CT、MRI联合检查设为B组(34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共68例疑似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均得以确诊,包括26例子宫肌瘤、10例宫颈癌,25例卵巢囊肿,7例其他,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得知B组诊断符合率(97.06%)高于A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提供CT、MRI联合检查,可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性,明确疾病类型,促使患者尽早得到针对性治疗,以延长生存时间.

  • 探究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探究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拟进行手术的3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常规化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检查、联合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共计290良性结节.共计136个恶性结节.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其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9.7%、90.3%、88.2%以及87.9%、89.0%、89.7%.联合诊断的有效率高,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为97.2%、96.6%、98.5%.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和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相比,联合检查的ROC曲线面积大,P<0.05.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造影联合检查,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有着良好的诊断价值.此法能够全面提升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X线与CT对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采取X线、CT诊断效果比较.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X线检查,观察组予以C T检查,对两组临床诊断率、特异性、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率分别为90.0%、95.0%、92.5%高于对照组67.5%、65.0%、72.5%,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四肢骨折患者予以CT诊断,提示临床诊断率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卵巢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卵巢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复发性卵巢肿瘤病理检查和诊断标准的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CT组,MRI组,PET组,CA125组以及CA125-MRI组.每组50例,T组患者进行常规行CT检查,MRI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PET组患者进行常规PET检查,CA125组患者进行常规CA125,CA125-MRI组患者使用CA125和MRI双重检查.比较各组对复发性卵巢癌的特异性、敏感性、曲线下面积.结果:CA125-MRI组患者对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125-MRI可以提供比CA125更多的信息,MRI是对当前CA125方法的重要补充.

  • 酒精依赖致精神障碍头颅CT影像异常统计分析

    目的:对酒精依赖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行头颅CT的影像学异常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数字表随机选择酒精依赖造成精神障碍的患者共计50例(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患者的头颅CT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头颅CT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获得从CT资料各项测量值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各项CT影像测量值上,除第四脑室宽度,其余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差,差异显著(P<0.05).50例患者中,19例持续饮酒时不超过10年,CT显示异常12例,占比63%;剩余31例持续饮酒超过10年,CT显示异常30例,占比97%.结论:酒精依赖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头颅异常集中在脑室脑沟扩大,脑回变窄,且患病概率和饮酒年龄、饮酒量有直接的关系.

  •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份收治的前列腺癌的患者24例观察组,选择同时期的前列腺增生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1H-MRS图像后处理后CC/C指标比较.结果:两组比较CC/C指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检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对癌症病变位置的物质代谢情况进行全面的反应,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1.5T核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深入探究与分析1.5T核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分别采用MRI以及超声诊断的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率、定位错误率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8.0%(196/200),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的85.0%(170/200),同时MRI检查的漏诊率及定位错误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诊断中采用1.5T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西门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洪云;李德栋;郭磊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西门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14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给予所有患者128层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并针对检测图像执行Frank评分,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等情况,评价CAG与DSCTCA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探究西门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西门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针对冠状动脉狭窄后,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通过西门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与准确度,针对轻、中度狭窄和血管闭塞的敏感度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 全数字化乳腺钼钨双靶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全数字化乳腺钼钨双靶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1月入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共有53.49%患者发现肿块及结节现象,同时乳腺的局限性密度出现增加现象,有乳腺结构紊乱的共7%.发病年龄分布为30~72岁,平均年龄为(51.15±1.56)岁,共有58.14%发现钙化现象,或少量钙化泥沙样,共有5例患者出现乳头凹陷现象,占5.81%,共有12例患者出现乳晕增厚或皮肤增厚情况,占比13.95%,共有3例患者出现乳腺皮肤凹陷现象,占比3.49%;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共35例,占比40.70%,导管内癌患者30例,占比34.88%,早期浸润小叶癌患者15例,占比17.44%,其他类型癌症共7例,占比8.14%.结论:通过数字化钼钨双靶乳腺摄影技术进行综合摄影具有较好的摄影效果,可以实现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对微小的钙化病变的发现创造了条件,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乳腺的摄影,有利于早期乳腺癌病灶的发现和明确的诊断.

  • 关于CT影像和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比较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70~80岁,平均(75.43±4.31)岁.根据发病时间分为24小时、24小时、48小时、48小时以上.患者分为20例、16例、14例进行小型分组.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他们或者有语言障碍,或者有意识问题;当然我们排除了心脑血管病患者.我们医师对患者进行了颅脑MRI以及相关的CT检验;检查时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扫描仪,用该先进食品进行颅脑方面的CT检验.结果:经影像分析,颅脑CT检测出来的检出率,要比MRI检测出来的低;但检查时间MRI却比CD颅脑要长,这二者的比较均符合P<0.05.结论:与CT相比,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对小脑梗死病变的检出能力明显高于CT.

  • DR和CT影像诊断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DR和CT影像诊断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脊柱爆炸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R检查诊断,实验组患者采用CT影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检查时长以及检查费用.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对照组患者的检查费用更低,检查时长更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和CT诊断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CT的诊断正确率更高,但是DR的检查费用更低,检查时长更短,在具体的诊断中,可以将DR与CT两种方式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于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入的22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其中对照组实施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采取经阴道超声,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在子宫内膜增生100.00%、子宫内膜息肉100.00%、子宫内膜癌82.35%、子宫黏膜下肌瘤93.33%检查结果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80.88%、47.06%、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采取阴道彩色超声能够有效改善提高临床诊断率,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 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检查,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脑血容量(CBV)方面,镜像区和患侧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方面,镜像区和患侧之间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6例患者中,经过CT血管造影发现,66例颅内与颈部动脉狭窄,20例未发现血管狭窄.具体狭窄情况为脑后动脉合并大脑前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前动脉狭窄各8例,基底动脉狭窄4例,单侧大脑前、后动脉狭窄各1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15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25例.结论:将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联合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助于了解患者脑部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和狭窄情况,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CT扫描食管造影和内窥镜测量食管癌病变长度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CT扫描食管造影和内窥镜测量食管癌病变长度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1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CT检查符合例数79例(66.39%),食管造影符合例数89例(74.79%),内窥镜符合例数96例(80.67%),三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三种检查方法中,内窥镜检查符合例数多,但应综合三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考虑.

  •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小肝癌、肝结节性病变分别以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态(MRI-LAVA)增强检查的检出效能.方法:以2014年7月—2018年8月期间医院诊治的12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LAVA增强、DWI检出,按临床检查方法分增强组、DWI成像组,每组人数127例,观察两组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组疾病诊断率差异.结果:增强组病灶检出率79.0%、定性诊断率为81.1%,DWI成像组检出率、定性诊断率分别为74.9%、66.9%,组间比较两组病灶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增强组定性诊断率高于成像组,P<0.05.结论:小肝癌、肝结节性病变以DWI、MRI-LAVA增强检查,均具有较高病灶检出率,DWI定性诊断率较低.

  • MR影像诊断肩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采用MR影像学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病患66例,给予所有病患MR影像检查,同时给予病患关节镜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对M R影像检查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6例病患,关节镜确诊肩袖撕裂病患55例,MR影像诊断52例,MR诊断准确率为94.5%;关节镜确诊盂唇损伤病患11例,MR影像诊断9例,MR诊断准确率为81.8%;肩袖撕裂在MR影像中主要表现为以冈上肌肌腱撕裂,盂唇损伤的MR影像表现通常会同时出现关节渗出.结论: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采用MR影像学,能较好呈现肩关节组织的形态结构,对肩关节损伤类型可较好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对无症状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 T对无症状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无症状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23例,右侧19例;肾上极19例,肾中极10例,肾下极3例;病灶大小:0.49×0.71cm~2.53×3.91cm;28例<2cm,2cm≤14例<6cm;肿瘤呈椭圆形或圆形,位于肾轮廓内29例,肾轮廓外13例.24例强化显著减退,呈一过性强化;12例强化减退缓慢.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无症状肾癌的早期诊断具较高应用价值,通过观察CT影像特征,有助于患者前期尽早诊断与后期手术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 基于CT数据的影像学方法在口腔正畸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对口腔正畸患者使用基于CT数据的影像学方法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诊疗口腔正畸患者100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治疗中通过三维CT扫描成像的手段检查口腔病灶位置,根据所得数据指导口腔正畸治疗方案细节调整,归纳基于CT数据的影像学方法对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意义.结果:患者在完成口腔正畸治疗后有93例表示对正畸治疗效果相对满意.结论: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通过三维CT扫描方式进行了解和指导不但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的掌握口腔具体情况如口腔部位的平衡状态、补偿状态效果图等,对患者口腔病症有更加精准的诊断,还能够对治疗方案制定调整有引导作用,提高疗效,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临床诊断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6年9月—2018年7月6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分别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对两种诊断手段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均高于心电图检查结果(P<0.05);超声诊断左室肥厚、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的确诊率分别为(49.21%、41.27%、14.29%、12.7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总体效果优于心电图,可提示心脏情况,为患者病情确定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 早期股骨头坏死CT与MRI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坏死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临床诊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63髋)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为同期进行CT与MRI的诊断,并且均使用ARCO分期验证法评价CT与MRI对于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种方式各有特征的显示率.结果:MRI检查出(1~2期)ONFH的检出率为(91%)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6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的价值以显著的差异明显优于CT,对于显示率较高的线样征与骨髓水肿等有显著的体现,值得临床应用.

  • 数字摄影系统在腰椎摄影中的低剂量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正侧位数字化摄影(DR)的合理曝光条件,降低被检者的曝光量(mAs)的同时确保影像质量,总结腰椎摄影中开展数字摄影系统低剂量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腰椎正侧位摄影的被检者(志愿者)30例施行分析,对30例被检者分别以不同KVp进行数字化摄影,使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曝光后记录其对应的曝光量(mAs),同时采集腰椎正侧位影像,分析对比影像质量,总结数字摄影技术对于腰椎显示清晰程度.结果:适当的高KVp摄影,降低了X线曝光量(mAs),同时影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腰椎摄影中开展低剂量数字摄影能够降低病人接受辐射剂量,同时不会对诊断结果造成干扰,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实施高频超声诊断举措的成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6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展开两种模式检查诊断,即分别是胸部X线片、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在230例患者中,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肋骨骨折检出率是77.78%,检出肋软骨骨折率为0%,未检出率为20.96%,总体检出率为77.78%;通过采取高频超声检查显示,检出肋骨骨折率为88.89%,肋软骨骨折率为8.08%,未检出率为3.03%,总体检出率为96.97%.相较于胸部X线片检查而言,应用高频超声诊断检查举措得到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具有更好的精准度,值得推广应用此种模式.

  • 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积新;成薇;胡碧琼;李燊宇;秦源;肖钰耀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入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100例颈动脉管腔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斑块分级、颈动脉狭窄程度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分级异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程度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呈负相关,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越差、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越高.

  • 探讨MPA多种成像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多种成像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共计55例,采用多种MR扫描序列对患者进行扫描,比较检查结果.结果:3DVIBE序列的显示效果要明显好于其他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胰腺癌的诊断中,MRI检查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不同的扫描序列将会具有不同的效果,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关键词: MRI 序列扫描 胰腺癌
  • 探析孕11~13+6W系统超声在早期胎儿结构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陶承颜;王霞;赵渝军;钟飞飞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妊娠11~13+6W时孕妇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早期筛查胎儿结构畸形中的临床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间在我科接受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孕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在11~13+6W、CRL45-84mm时进行系统性、规范化的超声检查,即早期系统超声筛查,并做好追踪随访,将早期系统超声筛查结果与追踪随访的结果、中孕期Ⅲ级系统超声筛查的结果以及胎儿引产或者出生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计算出早期系统超声筛查符合率,进而明确孕11~13+6W时系统超声检查在早期筛查胎儿结构畸形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00例孕妇中,共检出6例为胎儿畸形,畸形位置6处,畸形检出率为2%,经中孕期Ⅲ级系统超声筛查、引产或者分娩后被证实的胎儿畸形共计7处,漏诊为1处,漏诊率为0.3%.结论:孕11~13+6周时系统超声筛查,可较早明确胎儿结构畸形,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减轻对孕妇身体及心理伤害.

  • 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对肺癌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在2016年9月—2018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72例肺癌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 T低剂量胸部扫描以及常规剂量扫描,并对不同扫描方式的肺癌检出率、毛刺、钙化、分叶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图像质量情况、有效放射剂量情况.结果:64排螺旋CT常规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空洞、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26.39%(19/72)、33.33%(24/72)、13.89%(10/72)、27.78%(20/72);低剂量CT有效放射剂量(0.64±0.04)mGy·cm较常规剂量CT(0.91±0.04)mGy·cm低(P<0.05).结论:对于肺癌患者而言,进行64排螺旋C低剂量胸部方式诊断的效果可观,其诊断准确率较理想,可推广应用,帮助降低辐射量,有利于确保生命安全.

  •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胎儿左右心先心病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沈艳;李丽;骆志玲;李健;李维君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胎儿左右心先心病的心功能进行评估,旨在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在胎儿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胎儿左右心先心病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9月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确诊为胎儿左心系统先心病或右心系统先性病的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及三尖瓣瓣环的Sm、Em、Am,并计算Em/Am、E/Em及MPI指数,与41例同孕周正常胎儿的相应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频谱多普勒测量所得二尖瓣及三尖瓣E峰、A峰、E/A值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MPI值大于对照组MPI值;CVPS评分病例组小于对照组,结果表现出显著差异性(P<0.05),但在两个亚组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较传统的胎儿心功能评价方法而言,更加敏感、可重复性更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作者:杨培红;骆丽;刘杨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对临床高度怀疑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8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37例,多发肌瘤21例,所有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低或等信号,在T2WI为低或混杂信号.行动态增强扫描时,子宫肌瘤通常呈轻度强化.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非常敏感,是诊断子宫肌瘤重要检查手段.

  •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84例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对照组:真空垫体位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热塑体膜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体位固定方法所存在的误差情况,并对放射造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体位固定技术在不同方位所产生的误差率非常低,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统计放射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腹部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应用热塑体膜对患者进行精准的固定,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降低放射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整体放射治疗效果.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在经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和X线扫描的阳性率.结果:早期肺癌的CT检出阳性率高于X线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癌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可进行早期诊断.

  • 16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胸部外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均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方法,并对其检查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方法的检查阳性率为90.00%;损伤以复合损伤发生率高,肋骨骨折发生率、胸骨骨折发生率、肩胛骨骨折发生率、锁骨骨折发生率、胸骨骨折发生率分别为70.00%、21.67%、20.00%、25.00%、8.33%;骨折以靠近腋缘处为主,以第4~7肋骨骨折居多,肝脾挫伤发生率、肺挫伤发生率、气胸及液气胸发生率、胸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心包血肿发生率、皮下气肿发生率分别为11.67%、21.67%、28.33%、5.00%、3.33%、1.67%.结论:胸部外伤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的应用效果显著,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多模态影像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者:隋广平;梁冬梅;王春玥;宫术娟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多模态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进行研究,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作为常规组)与光散射成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钼靶+磁共振5种成像方式联合检查(作为联合组),并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其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组患者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75.7%、72.7%、48.4%;联合组分别为91.9%、93.9%、85.8%;组间对比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多模态影像学技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择52例于我院检查的疑似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分别对其实施心脏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予以诊断,对比2种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疑似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4例、阴性8例;心脏超声检查阳性35例、阴性17例;磁共振成像检查阳性43例、阴性9例.与心脏超声检查(95.45%、87.50%、94.23%)相比,疑似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34.09%)、特异度(25.00%)、准确性(59.62%)较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准确性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 脊柱骨折64排CT及1.5TMRI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对脊柱骨折行以64排CT及1.5T 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所选患者分别采用64排CT及1.5T MRI诊断,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经手术结果证实,经64排CT检查发现,18例椎间盘存在程度不一的突起症状、20例存在粉碎性椎体骨折症状、13例椎板骨折患者、11例患者脊椎管内有骨碎片进入、8例患者为关节型紊乱;经1.5T MRI检查发现,椎间盘受损患者16例、马尾神经及脊髓变化患者有25例、后韧带损伤患者15例、前韧带损伤患者13例、骨小梁损伤患者1例.64排CT检查确诊69例,确诊率为98.57%,1.5T MRI检查确诊68例,确诊率为97.14%,两组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排CT及1.5T MRI均可以作为脊柱骨折诊断的有效方式,且两种诊断方式各有特点.

  • 对比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比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方法:筛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良性肿瘤与肺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X线胸片诊断的检查方法,实验组则是采用CT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分别观察并通过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对照组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66.7%,肺癌诊断准确率为81.6%,实验组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0.9%,肺癌诊断准确率为92.3%,显然实验组各项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肿瘤和肺癌的诊断中,CT诊断成功率显然高于X线胸片,是鉴别良性肿瘤和肺癌好的诊断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更好的效果[1].

  •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144例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给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给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方面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时,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有着较高的检出率,此种诊断方式推广价值较高.

  • 乳腺癌早期诊断中超声诊断技术价值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癌早期诊断中超声诊断技术价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超声检查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乳腺良性病变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诊断.比较两组影像学肿块特征及血流信号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影像学肿块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砂粒样钙化以及后方回声减弱特征均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分级主要为Ⅱ级、Ⅲ级,仅有少部分为0级、Ⅰ级,与对照组对应数据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超声诊断具有显著性差异,前者超声诊断显示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且有砂粒样钙化现象;且血流分级和乳腺良性病患者差异较大,对乳腺癌早期患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2月50例早期肺癌,均给予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诊断,比两种诊断方式临床有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准确率高于胸部X线,且检查所需费用及检查时间均高于胸部X线(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分叶征及胸水检出情况比较中无意义(P>0.05),其余各种象征检出情况多层螺旋CT均高于胸部X线(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具有较的准确性,但费用及花费时间与胸部X线比较相对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320排CT冠脉成像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320排CT冠脉成像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5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320排CT冠脉成像(CTA)及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和对比两者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结果:冠脉CTA与冠脉造影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方面的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斑块处狭窄率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斑块CT值显著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320排CT冠脉成像不仅能有效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程度,还能评价其斑块成份,从而能有效区分急性冠脉综合症和稳定型心绞痛.

  • 放射技术应用于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比观察

    作者:滕美珠;续晋铭;邱诗雄;薛晓瑜;陈建华;周萍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诊断冠心病的检出率以对放射性技术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做出评价.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抽取我来我院检查并接受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冠心病检查,包括X线平片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放射性核素诊断、冠脉造影检查,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几种诊断的冠心病检出率.结果:冠脉造影诊断显示128例患者均为冠心病(100%),X线平片检出率为79.69%(102/128),CT诊断检出率为85.94%(110/128),核磁共振诊断检出率为88.28%(113/128),放射性核素诊断检出率为93.75%(120/128).结论:放射性技术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为患者冠心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心电图编辑在心律失常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莫景雄;韦蔚;吴惠凤;于松静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分析讨论在心律失常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使用心电图编辑的具体价值和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2777例患者中490例心律失常患者,对所有患者扫描数据进行心电图(ECG)编辑软件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图像质量,并分析ECG编辑软件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经ECG编辑软件处理图像质量(91.22%)明显高于处理前(76.73%),P<0.05.结论:在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使用ECG编辑软件进行数据重建可明显提升扫描图像质量,为之后的诊治提供有力依据.

  •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踝关节骨折诊断的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从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出100例(就诊时间:2016年3月—2017年5月),术前、术后对100例患者实施X线片检查、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统计检查结果数据.结果:术前经X线片检查,有18例患者漏诊,符合率为82.00%,应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后其中16例被纠正,符合率为98.00%,明显比X线片检查数据高(P<0.05).手术结束后随访过程中实施X线片检查,显示有8例患者关节面未完全复位,但利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发现有19例患者关节面仍存在轻度不平现象,即未完全复位,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的关节面未完全复位检出率高于X线片检查(P<0.05).结论:术前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率较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方向,术后关节功能评估中应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准确了解患者关节恢复情况.

  • 浅谈环境因素对医疗影像设备的影响与处治方案

    影响医疗影像设备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尘埃、电源质量、电磁干扰、鼠患等,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因素,更是设备投入使用后需要常年面对的主要问题.设备主管部门牵头,与相关使用科室齐抓共管,实施合理管控方案,可以逐步减少、乃至杜绝不良环境因素对医疗影像设备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医疗影像设备完好运行.

  • 全数字乳腺机在摄影中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分析

    目的:探讨全数字乳腺摄影机在乳腺摄影中的辐射剂量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优化选择.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100例不同厚度(20例20mm;20例30mm;20例40mm;20例50mm;20例60mm)且采用Philips Mammo Diagnost DR型数字乳腺机摄影的乳腺影像资料.依次应用Mo/Mo,Mo/Rh,W/Rh三种不同靶面-滤过组合,分别对以上五种不同厚度的乳腺在双乳的头尾位和内外斜位各进行一次摄片,然后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使用Mo/Mo,Mo/Rh,W/Rh三种不同靶面-滤过组合,当受压腺体厚度为20mm时,三种不同靶面-滤过组合的辐射剂量等同,而在受压腺体厚度为30mm、40mm、50mm和60mm时,W/Rh组合小且W/Rh组合的图像质量与Mo/Mo组合和Mo/Rh组合相比较优.结论:随着受压腺体厚度的增加,在实际工作应优化选择靶面-滤过组合,Philips Mammo Diagnost DR型数字乳腺摄影机在各种厚度的腺体和不同分型的腺体摄影下图像质量都非常清晰.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用W/Rh组合,既能优化图像又能低化辐射剂量.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应用

    作者:李素梅;王琪;李广霞;伏冬梅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予以患者心电图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不同心脏疾病类型检出情况.结果:此次研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不同心脏病类型检出率方面上均高于心电图检查,并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明确患者病情具有显著优势,故值得临床使用.

  • CT肺动脉造影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危险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李晶晶;郭磊;李聚财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危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分析CT肺动脉造影表现,并依据CT检测的肺栓塞类型不同,将患者划分为周围型肺栓塞组(35例)和中央型肺栓塞及栓塞多支广泛组(27例),对比两组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60%、右心功能不全检出率,并在研究期间调查和统计已检出患者休克、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2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CT肺动脉造影征象可以分为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两种.中央型肺栓塞及栓塞多支广泛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60%、右心功能不全检出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栓塞患者,且检出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发现,中央型患者休克和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周围型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不仅可以确诊患者疾病,同时还能有效评估其疾病危险程度,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 MD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石爱军;包忠英;陈文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研讨在小肠疾病的临床影像学诊断中采用MDCT小肠造影技术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2018年6月于本院普外科就诊的怀疑小肠病变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者,所有受试者术前均予以MDCTE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将其影像学结果与手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研究120例受试者中,有42例由MDCTE诊断为小肠病变,且其结果符合临床的终确诊.此外,剩余78例患者诊断为阴性,63例符合指标,10例出现漏诊,5例出现误诊.将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后可知,在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中,MDCTE的敏感度为73.68%(42/57),其特异度为100%(42/42),正确率为87.5%(42+63)/120).此外,其阳性预测值为100%(42/42),阴性预测值为80.76%(63/78).结论:临床上在小肠病变中有许多常见的疾病如小肠肿瘤、小肠炎症以及肠梗阻等其在MDCTE的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临床医生在诊断该类疾病时,可极大的参考MDCTE的做出的诊断,并与患者临床的其他症状体征相结合,以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正确性.

  • 浅谈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浅谈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依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检测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早期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灵敏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诊断出阳性患者141例,诊断准确率为94.0%,漏诊20例,漏诊率为13.3%,0例误诊;对照组检测出121例阳性患者,漏诊22例,漏诊率为14.7%,误诊18例,误诊率为12.0%.结论: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相比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而且降低漏诊和误诊率,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 MSCT及MRI三期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作者:张文馨;陈文静;李学栋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MSCT(多层螺旋CT)及MRI三期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肝脏肿瘤患者中选取13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与MRI三期扫描,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有144个病灶在动脉期被检出,60个为高密度病灶;有86个病灶在门静脉期被检出,48个为低密度病灶,有12例经过平扫之后,没有观察到有异常现象出现,MRI检查中的T2WI序列中有异常信号被发现,对其行增强扫描之后,更加清楚的显示出了病灶.结论: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MSCT及MRI三期扫描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不同温度造影剂对640排冠状动脉CTA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造影剂对640排冠状动脉CTA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的700例冠状动脉CTA患者均选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700例患者分组方法为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350例以及对照组350例.对照组在室温环境下实施冠状动脉CTA检查,观察组需要加热造影剂至37摄氏度实施冠状动脉CTA.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关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肢体灼热感、胸闷、恶心呕吐、心率变化以及心电图T波变化比例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注入造影剂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经统计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640排冠状动脉CTA患者而言,将造影剂加热至37摄氏度,可缓解患者不适感,改善心率和心电图.

  • 双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膝部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双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在膝部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抽选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所接诊的60例膝部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初诊前后顺序分成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患者采取双螺旋CT检查,对联合组患者采取双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结果:联合组肿瘤检出率为93.3%,单一组肿瘤检出率为73.3%,有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联合组在范围和侵袭性以及内部均匀性方面的检查结果与单一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双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膝部骨肿瘤可更全面掌握病理改变范围,诊断准确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双期扫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CTA的应用

    作者:梁冬玲;岑建;黎丽娜;农俊彬;杨军克;黄晓;黄忠清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起,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CTA检查,采用双期扫描技术,共收集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病例43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随机收集2017年以前已经确诊的主动脉夹层的病例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均按单期扫描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病例之间在真假腔确定率与破裂口位置确定率的差别.结果:真假腔确定率:观察组为93.02%,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25,P=0.013);破裂口位置确定率:观察组为90.69%,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5,P=0.017).结论:双期扫描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主动脉夹层CTA真假腔确定率及破裂口位置确定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在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肺癌的筛查提供更有效手段.方法:本文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DR胸片检查的5000例肺癌高危人群的影像学资料,采取回顾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出1100例肺结节(占22.00%)高于DR胸片的8.80%(44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检出率为1.40%(70/5000),高于DR胸片的0.40%(20/5000)(P<0.05).结论:在针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相较于传统的DR胸片检查具有更高的肺结节和肺癌的检出率,对早期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按照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诊断的综合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病例126例,均为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所接诊,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超声诊断以及超声弹性成像,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准确性进行统计,超声弹性成像存在优势,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具备有极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可帮助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确诊.

  • 双源CT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双源CT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为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期间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以双源CT诊断,总结双源CT征象、诊断价值.结果:经双源C T诊断,降结肠癌患者1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9例,升结肠癌以及结肠脾曲癌患者各7例,结肠肝曲癌以及横结肠癌患者各6例,直肠癌患者4例,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双源CT检查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简单,为疾病真早诊治提供有效参考,具有应用价值.

  •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在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圣玉;张慧杰;王书江;许颖;董生坤;冯少华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在血管性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血管性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均予以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其病例资料及检查结果予以回顾分析.结果:CTA显示,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共68例血管病变、2例正常.68例血管病变中包括18例颅内动脉瘤(25.71%,18/70)、17例颈总动脉狭窄(24.29%,18/70)、19例颅内动脉畸形(27.14%,19/70)、1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0.00%,14/70);结论:64排螺旋C T头颈部可对头颈部的血管病变进行确诊,有助于为后续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将其作为血管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分析1.5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

    目的:对1.5T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7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收治,均实施1.5T核磁共振技术,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7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则实施CT检查,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情况以及诊断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1)患者诊断率比较:观察组的确诊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T1WI加权处理显示韧带受损患者的信号特点为高低混合信号、低信号,T2WI加权处理显示信号特点为高信号.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1.5T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诊断率较高,精确性好.

  • 双源CTFlash扫描技术在心脏三维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马云通;李冲冲;赵中庆;岳芳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究双源CT Flash扫描技术在心脏三维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CT室接收的550例需要行CT心脏扫描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0例)采取双源CT Flash扫描技术,对照组(280例)采取常规心脏三维扫描技术,对比两组的扫描结果与辐射剂量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辐射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源CT Flash扫描技术应用于心脏三维成像中,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获取高质量的诊断图像,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对肺部肿瘤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44例肺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有8例良性病变、8例鳞状细胞癌、7例小细胞癌、12例高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均予以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对其诊断效能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病理类型在b值为0与600时的ADC值均显著高于b值为0与800、0与1000时的ADC值(P<0.05);各病理类型在b值为0与800时的ADC值均显著高于0与1000时的ADC值(P<0.05).结论:对肺部肿瘤采取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可准确鉴别肺部肿瘤类型,其灵敏度、特异度均高,值得大范围推广.

  • 心肌磁共振延时强化成像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心肌磁共振延时强化成像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本院接收的8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均经临床病史询问、心电图检查初步判定为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将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为疾病确诊的金标准,分析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效果.结果:80例患者检出冠心病38例,其中前降支狭窄24支,回旋支狭窄22支,右冠状动脉狭窄10支;MRI检出延时强化35例,其中左前降支供血区病变24个,左回旋支供血区病变20个、右冠供血区病变9个,其符合率分别为92.11%、100.00%、91.00%、70.00%.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其临床诊疗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MRI表现

    作者:刘金良;王增奎;许晶晶;张兆福;李晓冬;孙志红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总结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核磁共振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病理检查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6例患者,分析其病灶形态、T2WI脂肪抑制信号、DWI信号、动态增强强化方式、TIC等核磁共振影像特征.结果:所有患者病灶均位于同一象限内,边缘不清晰,不规则多结节,2例散播,4例淋巴结增大,T2加权脂肪抑制以及弥散加权均为高信号,均为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可见环状脓肿,TIC曲线包括流出型1例,平台型3例,缓升型2例.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核磁共振影像学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征性,可通过术前检验判定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助于后期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纳入135例2016年7月—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91例良性肿瘤划入研究一组,44例甲状腺癌划入研究二组.对两组患者行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研究一组诊断准确率为87.91%,与研究二组的86.36%不相上下(P>0.05);与研究一组比较,研究二组结节纵径与横径比更大,边界形态不规则,低回声以及微钙化患者所占比例更高,且血流阻力指数、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呈较低水平(P<0.05).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技术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结合超声图像特征以及血流分布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产前超声在诊断血管前置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产前超声在诊断血管前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12例我院确诊的血管前置孕妇,对所有孕妇产前超声图像资料及妊娠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中10例血管前置,漏诊2例.其中4例无胎盘低置、8例合并低置胎盘,9例胎盘帆状脐带入口,1例边缘脐带入口,2例副胎盘.产前超诊断的10例患者中均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未出现新生儿死亡的情况.中孕期漏诊患者因妊高症36周给予剖宫产手术,并确诊为血管前置;晚孕期漏诊孕妇顺产过程中脐血管破裂,胎心消失.结论:在血管前置中实施产前超声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便捷性较高,中孕期是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的佳时期,临床上必须要对产前超声诊断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准确实施剖宫产手术,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 25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鼻骨骨折诊断的应用研究

    目的:25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42例鼻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256排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以评价256排螺旋C T对鼻骨骨折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256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明确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及分型,42例患者中,单纯线性骨折24例;粉碎性骨折18例;复合性骨折28例.结论:256排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立体、多方位准确显示鼻骨骨折,检查准确率较X线数字成像(DR)明显提高,在鼻骨骨折明确诊断中有其独特优势,对临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1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疾病的诊断,进而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疾病,并且对患者护理前后疾病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后敏感性97.56%、特异性95.12%、和准确性97.56%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的敏感性78.05%、特异性73.17%和准确性75.61%(P<0.05).结论:对患者使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进行疾病的检查期间做好患者优质护理方面的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接受检查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子宫切口妊娠采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76例子宫切口妊娠诊断患者分析,先后予以经阴道、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理分型诊断的符合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应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组(38例,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纳入病例进行追踪随访,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2.11%高于对照组73.68%,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经阴道超声在单纯妊娠囊型、混合包块型、蜂窝型中的诊断准确率均比经腹超声诊断准确率高,有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广泛应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录的3687例孕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将所有产后胎儿进行进一步的超声检查及病理分析,同时做一定时期的随行访问调查,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准确率及漏诊率.结果:在胎儿出生后进行准确诊断,得出共有53例(1.44%)患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其中大血管错位的有3例(5.66%),左动脉缩窄的有8例(15.09%),房间隔发生缺损的有16例(30.19%),动脉导管未闭的有22例(41.51%),复杂先心病的有4例(7.5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确诊为阳性的有48例(1.31%),准确率高达90.57%,漏诊率为9.43%.结论: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判断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局部放大功能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徐秀梅;翟虹;苏娜;周娜;郭媛洁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局部放大功能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病理结果的89名患者103个结节的常规超声及使用局部放大功能的声像图资料,对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使用局部放大功能后声像图特征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指标包括结节的边界、边缘形态、内部钙化大大小形态、周边及内部血流.结果:103个微小结节中,恶性结节74例(71.8%),良性结节29例(28.1%),74例恶性结节使用局部放大功能后,病灶边缘的毛刺症、内部微钙化以及血流显示率都明显提高,29例良性结节内部回声及血流模式较常规超声显示的更为清晰.结论:局部放大功能对甲状腺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弥补了常规超声的的不足.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进行恢复性分析研究,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对弥散加权系数明显高于亚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慢性脑梗死患者,但与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相比系数较低,不同类型患者对比具有较大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采用核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可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阳性病灶有91个,阴性有2例,阳性检出率为97.85%.采用T2W I诊断可发现患者阳性病灶有83个,阴性有10个,阳性检出率为89.25%,由此可见,核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T2WI技术,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患者尽早诊断后的治疗,为患者的治疗赢取更多有价值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核磁影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邵建中;张兴芳;刘亮;高修成 期刊:《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7期

    目的:评价核磁影像技术诊断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取CT、MRI成像两种方法为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对比CT诊断和MRI诊断对于不同分期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MRI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6%(48/50),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0%(40/50)(P<0.05).MRI在各分期阶段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诊断.结论:直肠癌患者接受核磁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高,核磁影像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超声心动图评价放疗后心脏毒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采用辅助放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存时间,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心脏是胸部放射治疗时主要的受累器官,放射治疗造成的相关心脏毒性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准确预测心脏毒性十分重要.超声心动图因操作简便、经济及无创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评估心功能,其相关新技术可弥补常规超声心动图的不足、提高评估心功能的敏感度和准确率,使早期、准确评估心脏毒性成为一种可能.本文主要针对超声心动图及其新技术在评估放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方面展开综述.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增长,且出现年轻化趋势.我国加大了对乳腺癌的筛查力度,二维高频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式,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不高.随着医学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开始应用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中.本文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分类和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

  • 磁共振成像诊断高血压相关脑小血管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血压为脑小血管病和脑部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脑小血管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脑小血管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沉积淀粉样物质、纤维素坏死、脂质透明样变以及玻璃样变.在对高血压相关脑小血管病进行早期诊断时,常规MR检查的诊断难度较大;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则为早期诊断高血压相关脑小血管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