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灌注、弥散、功能成像原理及应用

    作者:徐子森;樊宽章;于天林

    本文简述了当今医学影像学检查中的灌注成像、弥散技术、功能成像等新的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 MSCT AW4.3工作站光盘刻录机故障分析

    作者:王振强;于海瑛

    AW4.3工作站是美国GE公司当前MR、CT、X线机通用的图像处理工作站,具有开放式LINUX操作系统,界面直观,功能强大,具备仿真内窥镜、灌注成像、一键去骨及内耳成像等各种软件.

  •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艳城

    目的 本文对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进行T1WI、T2WI、DWI、MRA、PWI、MRS等,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本组96例患者就诊后,经DWI检验后全部发现病灶;在24h内,经T2WI扫描,发现部分病灶,48h内发现全部病灶;MRA发现梗死灶大于15mm的患者与梗死灶小于15mm的患者进行比较,梗死灶大于15mm的患者脑动脉异常的比率较高;MRS显示梗死区NAA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血流灌注较对侧正常区少,同时可见不同程度Lac峰.结论 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多序列磁共振技术显示脑梗死灶,病灶周围会显示出缺血半暗带,通过此方法可使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对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

  • CT灌注成像对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低灌注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英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低灌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脑出血的患者54例,入院后进行CT灌注成像技术成像,对比不同区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血肿周围水肿带CBF与血肿大小关系.结果 病灶中心区、病灶周围水肿区、病灶周围水肿区外CBF、CBV及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周围水肿带CBF与血肿大小呈负相关(r=-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发生后,血肿周围组织呈现低灌注,通过CT灌注成像可以较好观察血肿中心及附近血流灌注,低灌注与血肿呈现负相关.

  • 胰腺癌的磁共振PWI应用探讨

    作者:杨新焕;闫东;袁曙光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胰腺癌的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表现,及灌注(PW)值对MR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正常组(非胰腺疾病患者)40例,胰腺癌组33 例,行胰腺MRI平扫、增强及灌注(PWI)检查.结果:胰腺癌组SS、MER、TTP灌注均值与正常人胰腺组胰腺灌注参数比较,SS、MER明显降低,TTP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结合PWI,能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对胰腺癌的判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界定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作者:李亮杰;刘志飞;贾啟龙;程艳玲

    目的:观察磁共振DWI和PWI界定急性脑梗死IP的效果.方法:根据栓塞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采用DWI和PWI界定急性脑梗死IP.结果:A组DWI(30.52±1.50)mm3,与B组及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BV及CI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半暗区CBV(0.69±0.58),与核心梗死灶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DWI和PWI应用到急性脑梗死IP的界定过程中,能够有效明确IP的存在,为治疗提高依据.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文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该方法在胰腺癌鉴别和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65例为观察组,胰腺组织正常的健康人员65例为对照组,均进行MSCT灌注成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 CT灌注参数:血流量( BF)、血容量( BV)、平均通过时间( MTT)、表面通透性( PS)及BF/PS。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经术前 MSCT灌注成像确诊为胰腺癌59例,占总数的90.77%(59/65)。对照组患者的BF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 BV、PS及 BF/PS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 MTT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参数BF、BV、PS、BF/PS反映了胰腺癌患者的血流生物特征,对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320层CT双入口灌注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灌注特点

    作者:李利佳;王迪;刘倩颖;敖国昆;董莘;崔媛

    目的 运用320层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灌注特点,研究病灶血液循环与结核病复治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在解放军第三O九医院确诊的5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结核球6例,浸润性病灶21例,空洞型病灶8例,多形性病灶19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初治治愈组30例、复治组24例(首次复治10例、多次复治14例).对初治治愈患者的灌注值与复治涂阳患者及初次复治与多次复治者的病灶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治治愈组患者的肺动脉血流量(pulmonary flow,PF)值为(46.4±9.2) ml·min-1·(100 ml)-1,高于复治组[(25.9±7.6) ml·min-1·(100 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P=0.001);而其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ronchial flow,BF)值为(18.9±10.0) ml·min-1·(100ml)-1,低于初治组[(24.8±8.8) ml·min-1· (100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25).多次复治组PF值为(20.7±4.6) ml·min-1·(100ml)-1,低于首次复治组[(32.6±5.3) ml·min-1·(100 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P=0.001),而其BF值为(25.8±3.2) ml·min-1·(100ml)-1,高于首次复治组[(22.3±5.2) ml·min-1·(100ml)-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41,P=0.648).结论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肺动脉血供明显低于初治治愈病灶,推测局部血液循环差是结核病患者复治的原因之一.

  • 孤立性肺结节实施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韩晓梅

    目的 研究孤立性肺结节实施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经病理证实良性、恶性及炎性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各项相关指标为标准对3组患者的灌注成像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良性的孤立性肺结节通透性(PS)、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及血流量(BF)分别为(4.6±3.1)mL/(min·100 g)、(6.3±1.5)s、(3.6±1.6)mL/100 g、(21.8±10.4)mL/(min·100 g)与炎性、恶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在对比剂通过时间上分别为(6.3±1.5),(7.0±0.6),(6.6±1.8)s,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立性肺结节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能有效鉴别良性、恶性及炎症病灶,其具有优异的诊断学价值,所获得的影像学数据及评估可为后期治疗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精准的临床参考依据.

  • CT灌注成像与MRI增强检查对脑膜瘤的分型价值研究

    作者:方东光

    目的:比较CT灌注成像与MRI增强检查对脑膜瘤的分型价值.方法: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67例,均进行CT灌注成像与MRI增强检查,分析CT灌注成像与MRI增强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二者对脑膜瘤的分型价值.结果:MRI增强检查对脑膜瘤的分型诊断符合率95.5%(64/67),CT灌注成像的诊断符合率91.0%(61/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显示脑膜瘤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血管表面通透性(PS)均明显高于对侧脑组织(P<0.05);不同分型脑膜瘤的CBV、CBF、P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与MRI增强检查对脑膜瘤的分型诊断价值均较高,并且CT灌注成像能够更好地获取脑膜瘤血供信息,应该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案.

    关键词: 脑膜瘤 CT MRI 灌注成像
  • 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晟;朱全新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技术(CTP)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给予CTA联合CTP诊断,分析联合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率.结果:CTA联合CT可以明确显示患者脑梗死病症情况,便于诊断分辨脑梗死区和半暗带区,两种CT成像技术相互配合,诊断及治疗有效率高达82%.结论:脑梗死临床发病速度快,病情变化快,采用CTA联合CTP有利于临床提高诊断的效率、准确性和及时性,优势明显.

  • 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分级及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作者:贾济波;杨文广;朱全新;牛雪花;陈允东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评估血吸虫肝硬化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88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分别为23例、25例和27例,健康志愿者及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者1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的肝脏灌注参数,研究各组不同的肝脏灌注参数差异、CT形态学分级和Child-Pugh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血吸虫性肝硬化组的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作为评估血吸虫肝硬化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参考.

  • 颅脑疾病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杜敬仙;魏忠荣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脑灌注成像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检查手段,由于其普及率高,操作简便,其覆盖范围广,一次检查可以获得多个灌注参数,已经成为一种研究脑组织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成像方法,为临床颅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信息.本文就MSCT灌注成像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 320排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 价值评价

    作者:李颖

    目的:对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320排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结节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仅使用320排CT灌注扫描,将良性、恶性肺结节的灌注参数进行记录并对比,同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肺动脉灌注值以及灌注指数方面,恶性肺结节明显低于良性肺结节(P<0.05);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值方面,恶性肺结节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良恶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为(35/38),准确性为,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鉴别中应用320排CT灌注成像的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界定急性脑梗死缺血 半影区的效果分析

    作者:袁蕾蕾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界定急性脑梗死缺血半影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86例医院收治出现急性脑梗死症状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急诊MRI检查,行头颅T1WI、T2WI、DWI以及PI扫描,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灌注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以及终梗死区体积,并比较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与灌注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之间的差异、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与终梗死区体积之间的差异.结果:86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终被诊断为脑梗死.76例患者T1WI未发现异常信号,T2WI有8例出现异常信号,32例灌注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14例灌注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随访观察发现,56例终梗死区体积>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20例终梗死区体积与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信号区体积相近.相关性分析发现,缺血半影区体积与梗死区体积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早急性脑梗死缺血半影区界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 胸部CT平扫、灌注成像对中央型肺癌诊断及分型的价值

    作者:粟华明;文鹏程

    目的:分析探讨对中央型肺癌病患使用胸部CT平扫及灌注成像在其诊断和分型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中央型肺癌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胸部CT扫描及灌注成像,分析比较扫描及成像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及分型的情况.结果:病患胸部CT平扫结果显示,病患肺门区有结块状或块状软组织密度病变,边缘不规则,为毛刺或分叶状;CT平扫联合灌注成像结果显示鳞癌51例,腺癌28例,诊断准确率为91.86%(79/86),与病理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灌注成像中,鳞癌的强化峰值为22.1±6.3,和腺癌的28.6±7.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央型肺癌病患使用胸部CT平扫及灌注成像可有效观察病变情况,且可有效进行分型,准确率较高,对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及分型有参考价值,有临床推广使用意义.

  • 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应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关宏锏;咸丰元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残致死率均非常高.而在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即超早期内,中心坏死灶周边脑组织的神经功能是有可能被挽救的.也就是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重点在于挽救这部分梗死灶周边的缺血半暗带(IP).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水平,其中CT灌注成像(CTPI)作为一种功能性成像方法,以其准确、快速、费效比高而为临床所广泛应用.现就CTPI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方面做综述,并为临床应用及治疗进行评价.

  • CT灌注成像对肺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窦新民;张建伟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研究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8例SPN患者行同层CT动态增强扫描,建立时间-密度曲线(TAC),统计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系数(PS)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将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肺良恶性结节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TAC),恶性结节的表面渗透系数(PS)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血流量(BF),血容量(BV)也高于良性结节(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有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冬庚

    目的 调查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统计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的诊断结果,探讨分析二者何为诊断准确率高、效果好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2011年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75例脑胶质瘤患者分别应用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进行诊断,比较二者准确性和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对脑胶质瘤的诊断率分别为93.33%和70.67%.结论 脑胶质瘤的诊断非常重要,明确肿瘤恶性程度和大小,方可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准确有效地切除肿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CT 磁共振 灌注成像
  • 耿道颖影像预警脑血管病

    作者:肖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享誉国内外,人们津津乐道于那里的医生如何在脑子里做手术,如何在快的时间抢救脑卒中患者。其实,如此精准的神经外科手术和神经内科治疗,都离不开“幕后功臣”--影像医学新技术。
      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耿道颖,在放射科从医三十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医学影像的细微差异中找寻疾病的蛛丝马迹。她带领华山医院放射科率先建立以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脑CT灌注成像(CTP)多模式扫描方案为基础的脑血管病早期预警技术,为脑血管病诊疗及预后评估开创了新空间。她在国际上较早运用计算机模拟镜像动脉瘤模型,可以无创预测脑动脉瘤破裂风险,为医患双方决策手术方式及选择栓塞材料提供支撑。

1038 条记录 1/52 页 « 12345678...515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