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Th17细胞与肾炎的关系

    作者:王群文(综述);刘晓刚(审校)

    辅助性T细胞(Th)17是 CD4+T 细胞的一类亚群,是由 Th0细胞在白细胞介素(IL)6和IL-23的刺激下分化而成的Th细胞。 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有IL-17和IL-22等。 Th17细胞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机体防御反应有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突出了在肾小球肾炎中 Th17细胞和IL-17介导肾组织损伤的证据。该文通过探究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其在肾炎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Th17细胞与实验性肾炎和人类肾炎分别阐述其在临床中的意义,为未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 创伤性脑损伤后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晓冬(综述);雷平(审校)

    创伤性脑损伤是导致青壮年神经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脑损伤后,因血脑屏障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豁免地位随之改变,终导致特殊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免疫修复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更好地理解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协调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之间的作用,加强对脑损伤后免疫系统的保护,平稳安全地恢复免疫系统稳态,将有助于脑损伤的预后。

  • 维生素D与危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学柯(综述);潘灵辉(审校)

    维生素D不仅可调节钙磷代谢,而且可抑制增殖、调节部分激素的分泌和肌肉力量等,与多种危重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危重症患者中尤为常见,且与患者的高病死率、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高脓毒症的发生率以及需长时间机械通气等相关。补充维生素D对于正常人群和重症患者是相对安全的,很少有不良反应的报道。治疗性维生素D补充可改善患者预后,但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和确切的临床改善还未完全阐明。

  • Vaspin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梦;陈明丽(综述);李长清(审校)

    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Vaspin作为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因其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而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Vaspin的研究逐渐增多,Vaspin不但在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发挥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其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颈动脉硬化和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也有相关性。

  •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通路在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中的作用

    作者:任婷婷(综述);李鸿斌(审校)

    骨关节炎是主要累及关节软骨的慢性疾病,软骨损伤后不能再生。间充质干细胞是软骨修复的候选材料,其向软骨分化过程中受到细胞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转化生长因子Smad蛋白通路是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主要通路。但该通路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方面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向正常软骨分化,起到修复作用;也可以向肥大软骨分化,加速软骨退变。

  • γδT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特质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吴啟洪;朱婷婷;冯婷(综述);李虹(审校)

    γδT细胞是一群不同于αβT细胞的T淋巴细胞群,其表面T细胞受体由γ链和δ链组成。而γδT细胞本身亦是一群高度异质性细胞,其亚类种类多、表型多变、功能丰富。γδT细胞除传统的Vδ1、Vδ2和Vδ3γδT 细胞外,还可根据其功能差异分为调节性γδ、产生 IL-17的γδ、产生干扰素的γδT细胞、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特异性γδT细胞以及白细胞介素6γδT细胞。γδT细胞各亚类间生物学特性各异,在机体肿瘤、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机体连接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功能的桥梁。

  • 脂肪因子Chemerin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作者:张宏(综述);张慧娟(审校)

    Chemerin作为一种新型脂肪因子,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人们关于Chemerin对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甚少。该文通过对 Chemerin 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核因子κB(NF-κB)通路、白细胞介素8(IL-8)、Ⅳ型胶原蛋白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以期为新生血管性疾病提供更多重要、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治疗靶点和方向。

  •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与风湿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雅(综述);王晓非(审校)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一类白细胞介素7(IL-7)样细胞因子,在变态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学者们逐渐将目光聚焦在TSLP与风湿性疾病的关联。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中TSLP表达显著增高,与疾病进程显著相关;而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TSLP表达降低,与相关临床指标呈负相关。 TSLP在多种风湿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有望成为崭新的干预靶点。

  • Toll样受体4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永杰(综述);董哲(审校)

    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以通过识别并结合相应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引发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诱导炎症反应。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害具有重要作用。 TLR4在神经系统内广泛表达,脑出血、脑缺血、颅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均会导致各种内源性配体的释放以及TLR4表达水平上调,然后通过信号级联转导机制,参与到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干扰素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萍萍(综述);刘钢(审校)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发生智力低下、癫痫等各种后遗症的概率较高,如何优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干扰素作为一类保护性的细胞活性因子,以其抗病毒、抗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功能等特性,使许多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疾病或体质弱、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在治疗后收到良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对其的研发和应用。

  • 前列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解偶联蛋白2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佳;毕长龙;王大鹏;刘丽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海马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72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R 损伤组、前列地尔组,各24只。采用二血管阻断法建立脑缺血模型,对照组于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后,经阴茎静脉滴注0.9% NaCl溶液1 mL/kg;I/R损伤组于脑缺血前5 min经阴茎静脉滴注0.9%NaCl溶液1 mL/kg,持续2 h;前列地尔组于脑缺血前5 min经阴茎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4μg/kg,持续2 h。对照组、I/R 损伤组和前列地尔组分别于再灌注后0,6,12,24 h 断头取脑组织并分离海马组织。检测脑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和海马UCP2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0、6、12、24 h 海马UCP2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无变化,I/R损伤组0、6、12、24 h 海马UCP2 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海马UCP2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前列地尔组0、6、12、24 h海马UCP2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0.824±0.023)比较,I/R损伤组24 h UCP2 mRNA表达(1.036±0.069)和前列地尔组24 h UCP2 mRNA表达(1.060±0.022)均显著增加(P <0.05)。与 I/R 损伤组比较,前列地尔组6 h UCP2 mRNA表达(1.129±0.053)和12 h UCP2 mRNA表达(1.076±0.029)显著增加(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增强脑I/R后UCP2 mRNA和UCP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前列地尔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心电图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婧;方永辉;谢周华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心电图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就诊的AIDS患者437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时期41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常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并按肝功能异常情况、CD4+T 淋巴细胞计数[Ⅰ级(214例)、Ⅱ级(149例)和Ⅲ级(74例)]、血清白蛋白(异常)情况分成各亚组[血清白蛋白减少组(313例)和血清白蛋白正常组(124例)],对各亚组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IDS 患者的心电图快心律失常率、慢心律失常率、左房室肥大率、右房室肥大率、ST-T 改变率、Q-T 间期延长率高于健康体检者[16.25%(71/437)比3.39%(14/413),9.38%(41/437)比1.69%(7/413),14.87%(65/437)比0.73%(3/413),1.37%(6/437)比0%,20.82%(91/437)比10.41%(43/423),14.19%(62/437)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Ⅱ级和Ⅲ级AIDS患者快心律失常、左房室肥大、ST-T改变、Q-T间期延长率显著高于Ⅰ级[20.13%(30/149)、33.78%(25/74)比8.41%(18/214);12.75%(19/149)、28.38%(21/74)比11.68%(25/214);19.46%(29/149)、45.95%(34/74)比13.08%(28/214),14.77%(22/149)、24.32%(18/74)比11.21%(24/214)]。Ⅲ级 AIDS患者快心律失常、左房室肥大、ST-T改变、Q-T间期延长率显著高于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白蛋白减少组的快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清白蛋白正常组[18.85%(59/313)比9.68%(1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氨酶升高组的快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转氨酶正常组[20.18%(46/228)比11.96%(25/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患者血清蛋白、转氨酶、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其心电图异常表现也不同,原因可能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并发症直接或间接损伤心脏引起。

  •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雪峰;乔智力;韩鹏飞;杨骄霞;刘云双;卢统庆;郭继芳

    目的:研究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收治的无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组织多普勒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15,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Ⅰ级,诊断为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LVEF>50%,组织多普勒 E/E′>15,NYHA 分级为Ⅱ级以上,作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80例。同期选择来本院就诊的无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LVEF>50%,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其他疾病患者80例,作为心功能正常组。测定受试者 NT-proBNP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状况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和心功能正常组[(479±62) ng/L比(217±35) ng/L、(63±16) ng/L, P<0.05]。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 <0.05)。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775,P <0.05)。结论 NT-proBNP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的程度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舒张性心力衰竭NT-proBNP早期的诊断指标。

  • 食物特异性IgE检测在婴幼儿哮喘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张存雪;魏静;杨配力;苑修太

    目的:研究食物特异性IgE检测在婴幼儿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婴幼儿哮喘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3例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及分析两组受试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 IgE 的结果。结果观察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 IgE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60.2%(50/83)比31.3%(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9,P<0.05)。观察组对大豆、鸡蛋、牛奶、小麦面粉、虾、鱼、螃蟹的过敏原特异性 IgE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13.2%(11/83)比3.6%(3/83),32.5%(27/83)比16.9%(14/83),57.8%(48/83)比20.5%(17/83),6.0%(5/83)比0%,6.0%(5/83)比0%,4.8%(4/83)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多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E阳性分布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组牛奶过敏原特异性 IgE 阳性率显著高于1~3岁组[74.5%(38/51)比31.2%(10/32)],鸡蛋过敏原特异性 IgE 阳性率低于1~3岁组[21.6%(11/51)比50.0%(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过敏原对婴幼儿哮喘病的病情发生及进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食物过敏原特异性 IgE 予以尽早检测,有利于婴幼儿哮喘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

  • 肥胖儿童血尿酸水平及糖脂代谢特征

    作者:刘栋;宋宏庆;王晓琴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的血尿酸及糖、脂代谢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于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的肥胖儿童276例作为肥胖组,选择同时期于本院健康体检合格且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儿童276例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分别对其三酰甘油( TG)、空腹血糖( 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血清尿酸及血清总胆固醇( TC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肥胖组儿童三酰甘油、FPG、LDL-C、TC显著高于对照组[(1.52±0.45) mmol/L比(0.82±0.36) mmol/L,(5.23±0.34) mmol/L比(4.97±0.46) mmol/L,(2.87±0.62) mmol/L比(2.21±0.43) mmol/L,(4.67±0.96) mmol/L比(4.42±0.51) mmol/L],HDL-C低于对照组[(1.24±0.23) mmol/L 比(1.43±0.2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肥胖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5±65) mmol/L比(302±62) mmol/L、23.19%(64/276)比9.06%(25/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肥胖可导致其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并显著升高血清尿酸水平。故定期检测肥胖儿童糖脂代谢、血清尿酸水平对预防和控制肥胖儿童高尿酸血症意义重大,同时应采取适当体育锻炼、心理疏导、饮食控制等干预措施。

  • 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修菊;伊丽达娜?米吉提;赵骏达;马俊旗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7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甲硝唑注射液1250 mg,加入到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等临床病症改善后改为口服用药;观察组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1200 mg+注射用氨曲南1000 mg,加入到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等临床病症改善后改为口服用药。两组用药总疗程14 d。于治疗前后行中医证候积分和局部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高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7.6±0.8)×109/L比(11.2±1.0)×109/L,(66±4) ng/L比(103±13) ng/L,(8.4±1.2) mg/L比(14.0±1.0) mg/L,(2.1±0.5) ng/L比(2.8±0.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2.69±0.54)分比(6.12±0.76)分,(1.80±0.78)分比(3.64±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局部体征积分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9.1%(106/107)比85.0%(91/107),98.1%(105/107)比82.2%(88/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2/107)比10.3%(1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不同蓝光及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徐晓妮;王亚萍;王卫华;张苏红

    目的:比较不同蓝光及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60例,按照照射光源不同分为冷光源蓝光组(80例)和传统蓝光组(80例),根据照射方式不同冷光源蓝光组分为冷光源持续照射组( A组,40例)和冷光源间歇照射组( B组,40例),传统蓝光组分为传统蓝光持续照射组( C组,40例)和传统蓝光间歇照射组( D组,40例),治疗时间均为72 h。比较各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和 B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39/40)、97.5%(39/40),均高于 C 组[78.5%(31/40)]和D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 和 B 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7.5%(3/40),均低于C组[55.0%(22/40)]、D 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A组和B组 ABR异常率分别为12.5%(5/40)、7.5%(3/40),均低于 C组[32.5%(13/40)]、D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冷光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听力损害。

  • 提上睑肌和Muller 肌延长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疗效

    作者:李妍;史俊虎;王娟;李荣荣;张宏彬;刘杉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和Muller肌延长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河北省眼科医院接诊的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患者108例(10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54眼)。观察组采用提上睑肌和Muller肌延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提上睑肌中央腱膜切断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满意率和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方巩膜露白和睑裂宽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12±0.21) mm 比(3.02±0.48) mm、(9.1±0.9) mm 比(10.2±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上睑覆盖角膜高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2±2.1) mm/min比(6.9±2.0) mm/min、(5.8±2.1) s比(4.1±1.4) s、(2.56±0.45) mm比(2.01±0.2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4%(51/54)比66.67%(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上睑肌肉和Muller肌延长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丽萍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胶州市现代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25 mg/d,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宫瘤消胶囊6粒/次,每日3次,米非司酮的口服剂量同对照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细胞因子和性激素的水平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1.1±4.2)μg/L比(15.2±4.0)μg/L],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2±5) pg/L比(31±9)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孕激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孕激素、雌二醇、FSH、LH 低于对照组[(1.08±0.32) nmol/L 比(1.37±0.44) nmol/L,(42.68±2.94) pmol/L 比(56.44±3.16) pmol/L,(12.24±3.56) U/L 比(15.43±3.86) U/L,(12.57±2.87) U/L 比(15.48±3.54)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0%(34/50)比92.0%(46/50),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6.0%(23/50)比2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能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或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影响比较

    作者:范凌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或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给药量分别为100 mg/d和10 mg/d)和单独用药组(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各4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含量、HBV拷贝数监测。结果治疗后单独用药组和初始联合用药组患者于肝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和白蛋白(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14) U/L比(40±11) U/L;(27±12)μmol/L比(25±11)μmol/L;(35±4) g/L比(35±5) g/L](P >0.05)。治疗6个月时单独用药组 HBV DNA 转阴率、ALT复常率显著低于初始联合用药组[57.5%(23/40)比87.5%(35/40),67.5%(27/40)比95.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V DNA拷贝数在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呈现递减的趋势[单独用药组:(1.9±0.3)×106拷贝/L、(0.9±0.4)×106拷贝/L 比(5.1±1.1)×106拷贝/L;初始联合组:(1.3±0.5)×106拷贝/L、(0.8±0.3)×106拷贝/L比(5.3±1.0)×106拷贝/L],两组在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给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拉米夫定单独给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影响基本一致。但联合给药起效较早,能够更好地抑制 HBV 的复制,临床治疗疗效更佳。

  • 发热期重症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杨璐萍

    目的:评估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发热期重症患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射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热期重症肺炎患儿1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76例(83.5%)出现白色至黄色的分泌物,65例(71.4%)黏膜苍白,26例(28.65)黏膜充血,41例(45.1%)气道呈高反应性,11例(12.1%)纵行皱襞,12例(13.2%)气管支气管;治疗后患者的体温、痰量、白细胞计数、肺啰音等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6.4±1.2)℃比(37.5±1.6)℃,(8.5±2.2) mL/d 比(17.5±2.3) mL/d,(7.1±2.1)×109/L 比(9.8±2.1)×109/L,(1.2±0.2) d 比(1.9±0.3) d](P <0.01);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O2)显著高于对照组[(71.2±3.4) mmHg (1 mmHg =0.133 kPa)比(64.3±3.4) mmHg,(96.4±5.6)%比(94.5±5.6)%],肺炎严重度指数( PSI)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 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0.4±2.1)分比(85.3±6.7)分,(11.2±2.3)分比(17.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8%(90/92)比66.3%(6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发热期重症肺炎患儿,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经济成本,治疗疗效显著。

  •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手术麻醉效果评价

    作者:王小江;姜锋;赵建生;范丽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收治的择期行ERCP术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0.5μg/kg,之后以1μg/(kg? h)的速度持续输注)复合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量为1μg/kg)(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静脉注射,给药量为0.05 mg/kg)复合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量为1μg/kg)(咪达唑仑组)、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剂量为1.5 mg/kg,然后以3 mg/( kg? h)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输注]复合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量为1μg/kg)(丙泊酚组)等。记录麻醉前( T0)、手术开始时( T1)、手术开始后5 min (T2)、15 min (T3)、30 min (T4)以及手术完成时(T5),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芬太尼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血压、心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右美托咪定组心率[(69.1±5.4)、(60.4±3.9)、(61.9±5.5)、(59.3±4.2)、(57.4±3.9)、(57.1±3.9)次/min]、收缩压[(158.9±8.8)、(140.1±8.0)、(148.5±10.1)、(133.4±8.3)、(131.5±8.5)、(129.5±7.9)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6.1±7.2)、(91.3±7.3)、(96.0±6.9)、(92.1±7.0)、(90.3±7.0)、(87.5±6.8) mmHg]波动幅度小,三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右美托咪定组各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无明显变化,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先降低后升高,T2时低,三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右美托咪定组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130±10) mg比(145±12) mg、(150±9) mg,P<0.05]。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2.5%(1/40),7.5%(3/40),5.0%(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ERCP手术的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技术对贲门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传进;刘川鄂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技术对普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接受贲门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基于全身麻醉后行手术治疗;试验组基于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下接受贲门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术中麻醉用药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七氟烷控制浓度、术中追加舒芬太尼量、24 h内舒芬太尼追加量、呼吸机支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40±0.11)%比(2.12±0.11)%,(5.02±1.01)μg比(26.01±4.03)μg,(0.10±0.01) mg 比(0.41±0.10) mg,(45±15) min 比(100±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两组患者手术拔管后逐渐清醒,视觉模拟评分( VAS)呈上升趋势,试验组各时点VSA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和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技术对普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尼莫地平联合抗栓干预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作者:郝熙枝;尹丽丽;王万里;刘万明;彭丽琴;陈丽霞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抗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张北县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26例,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联合治疗组(1013例)和常规治疗组(1013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常规抗栓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抗栓综合治疗,依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10、15 d进行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语言、四肢肌力、步行能力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5、10、15 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大,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15 d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抗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 经尿道双极电切术与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较

    作者:蔡振;周华设

    目的:比较经尿道双极电切术与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收治的78例BPH患者分为剜除术组和电切术组,每组39例。剜除术组使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电切术组采取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增生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大尿流率、生活质量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剜除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少于电切术组[(98.3±11.2) mL比(124.2±15.5) mL、(51.3±8.4) min比(68.3±10.4) min、(6.3±1.2) d 比(8.4±1.1) d、(3.9±0.4) d比(4.4±0.9) d、(5.3±0.9) d 比(7.0±1.2) d],前列腺切除质量多于电切术组[(47.2±3.5) g比(32.4±2.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IPSS、残余尿量、大尿流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剜除术组和电切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2)分比(7.3±1.2)分、(14.2±1.2) mL比(14.4±1.2) mL、(20.3±2.4) mL/s比(20.4±2.5)mL/s](P>0.05)。剜除术组的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肌体疼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心理卫生、活力评分[(68.4±10.2)分、(73.2±11.4)分、(78.2±12.3)分、(76.4±10.3)分、(76.3±12.4)分、(74.3±12.9)分、(71.4±10.5)分、(68.3±9.7)分]明显高于电切术组[(59.3±9.7)分、(65.8±10.4)分、(67.7±11.1)分、(66.4±8.6)分、(68.4±11.2)分、(65.8±10.6)分、(65.5±8.5)分、(60.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较双极电切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手术更为彻底,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孟鲁司特口服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

    作者:李凌;苏秋玉;常丽媛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口服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5岁剂量为4 mg/d,6~10岁剂量为5 mg/d,每日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5、10 d咳嗽评分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在治疗5、10 d的下降速度更快[观察组:(2.01±0.33)分、(1.03±0.14)分比(2.51±0.48)分;对照组:(1.47±0.21)分、(0.31±0.05)分比(2.51±0.48)分],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6.4±1.2) d比(8.9±2.2) d、(8.4±2.1) d 比(11.0±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儿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89%(34/37)比70.27%(26/3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1/37)比5.41%(2/37)](χ2=0.3474,P>0.05)。结论孟鲁司特口服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能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 院前急救中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效果分析

    作者:范新;牛庆学;李伟荣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三二0一医院收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院前急救时采用呼吸畅通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各生命特征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相关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H 值等,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命特征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77.6±9.3)次/min 比(87.3±9.4)次/min,(18.9±2.5)次/min 比(24.4±2.4)次/min],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85.2±12.1)%比(78.4±9.5)%],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12.98±1.92) kPa 比(10.86±1.24)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7.43±0.76) kPa比(9.02±0.87) kPa],pH值高于对照组(7.19±0.23比7.0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825,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生命体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作为该病院前治疗的首选进行推广。

  •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联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艾冬梅

    分析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联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40例)、B组(44例)、C 组(50例)。 A 组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每晚1粒,阴道给药,连用12 d。 B组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每晚1粒(连用12 d)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每晚1片,阴道给药,连用12 d。 C组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每晚1粒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每晚1片,阴道给药,连用18 d。治疗前后定期测定各组患者乳酸菌检出率以及各组患者微生态改变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条带数及组内相似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4±1比24±5,(11±5)%比(35±6)%](P<0.05)。 B组患者治疗后DGGE条带数较治疗前减少(13±1比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相似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39±10)%比(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 组患者治疗后DGGE条带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组内相似度明显较治疗前升高[(72±10)%比(34±6)%](P<0.05)。治疗后,B 组和 C 组 DGGE 条带数、组内相似度高于 A 组,C 组DGGE条带数、组内相似度高于 B 组( P <0.01)。 A 组、B 组、C 组治疗后乳酸菌检出率分别为15.0%(6/40),52.3%(23/44),76.0%(38/50),B组乳酸菌检出率显著高于 A组,C 组高于 A组和B组( P<0.05)。结论单独采用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会破坏阴道微生态环境,而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联合甲硝唑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地延长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的时间将有利于抗生素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重建。

  • 《医学综述》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医学综述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创面恢复的影响

    作者:白莉;甘从康;陈云华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遂宁市射洪中医院进行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术后观察组患者接受浸有重组人表皮因子的凝胶纱条填塞切口,而对照组接受浸有甲硝唑的凝胶纱条填塞切口。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个月的随访,对患者1个月内的疼痛程度、肉芽生长情况、创面分泌物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周、4周,观察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显著少于对照组[(1.32±0.25)分比(2.04±0.31)分,(0.45±0.05)分比(1.23±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患者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1.68±0.33)分比(2.13±0.28)分,(0.79±0.03)分比(1.58±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2周,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1.27±0.42)分比(1.42±0.38)分,(0.79±0.08)分比(1.02±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硝唑相比,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显著促进切口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在术后短时间内虽然对疼痛感无显著改善,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有效缓解切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雾化吸入米力农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作者:任建立;张义和;刘虎;马星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米力农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观察组在体外循环中雾化吸入米力农(0.5 g/L),对照组常规处理,静脉灌注前列腺素E150 ng/(kg? min)。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呼吸机辅助时间与平均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提高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2.1±2.3)%比(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辅助呼吸时间为(7.8±1.3) h,对照组为(8.3±1.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65±6)%比(60±6)%,(70±7)%比(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1 h、2 h、4 h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均呈降低趋势[(31.3±1.7) mmHg (1 mmHg =0.133 kPa )、(28.5±2.8) mmHg、(26.6±2.1) mmHg],而对照组手术后1 h、2 h缓慢上升[(43.6±4.5) mmHg、(46.1±4.3)mmHg],手术后4 h稍有下降[(45.2±3.7) mmHg]。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米力农能有效提高肺氧合能力,降低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平均肺动脉压,减轻肺损伤。

  • 两种术式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视力以及浅前房影响的比较

    作者:潘丽梅;王朝瑜;刘正聪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两种术式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治疗后患者的眼压、视力以及浅前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5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为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治疗后患者的眼压、视力以及浅前房形成率,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90 d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30、90 d眼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并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上升趋势更慢,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4.2±3.7)、(18.6±4.9)、(21.5±5.3) mmHg 比(46.2±8.4) mmHg;观察组:(13.9±3.4)、(15.9±3.8)、(17.4±4.8) mmHg 比44.2±9.8) mmHg](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0.88±0.09比0.50±0.11)(P<0.01)。观察组浅前房形成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25)比36.0%(9/25),4.0%(1/25)比28.0%(7/25),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方法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的视力状况、手术后浅前房可以达到深度稳定,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的顺应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许洁如;陈超;沈宁佳;俞文隆(综述);张永杰(审校)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GC)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机制不明确,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不明显,单一检查手段无法满足诊断需要,且与胆囊癌鉴别困难,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一旦确诊或怀疑为XGC应积极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与实施存在难度。提高对XGC的认识,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紧密结合临床,争取早诊断、早手术治疗已成为临床共识。

  • 雌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小容;黄秋玲(综述);梁桂玲(审校)

    中老年女性盆底支持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 )的发生。绝经后妇女PFD的发生率增加、症状加重,提示 PFD 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缺乏有关系。女性生殖道组织中主韧带、宫骶韧带、肛提肌、阴道后穹隆组织和阴道壁组织均存在雌激素受体(ER),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腔组织功能改变,PFD也相应加重。因此,应用雌激素疗法逆转盆腔组织功能改变可能是治疗PFD的一种方式,但其机制复杂,各部位ER分布并不相同,其在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 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章健萍(综述);郭建荣;金孝岠(审校)

    随着对异体输血风险认识加深,自体输血越来越受关注。贮存式自体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液保护策略应用于临床,它不仅能够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还能够缓解我国临床用血紧张的局面。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适应证、采血原则以及其对机体重要功能的影响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积极探索其应用前景,可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 蜂蜇伤蜂毒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燕(综述);张帆;曹灵红(审校)

    蜂蜇伤后根据其损伤的程度出现不同的症状,有的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目前国内关于蜂蜇伤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轻症者用蛇药等中药解毒对症处理,重症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见的处理方式即是重症监护病房综合治疗。而蜂蜇伤的蜂毒免疫治疗,可以减轻早期的过敏反应,获得对蜂毒的主动免疫,防止更为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过敏反应,在临床上可以减少因严重过敏反应引起的死亡。目前在国内尚未开展,而在国外运用较多,已广泛应用于蜂蛰伤的治疗,对于减轻蜂蛰伤后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作用,众多临床实践证明,蜂毒免疫治疗在我国防治蜂蜇伤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内脏脂肪的测定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徐艺文(综述);朱惠娟(审校)

    内脏脂肪与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因此有必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内脏脂肪的测量方法中,CT被视为金标准,而新兴的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准确性较好且易于推广。内脏脂肪的测定在代谢性疾病、某些癌症、减肥及手术评估方面均有应用。将内脏脂肪面积控制在<100 cm2可降低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内脏脂肪的增加似乎与某些癌症的发生相关。内脏脂肪的测量不仅可监测减肥效果,还可作为某些手术的评估方法之一。

  • 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群(综述);李德天(审校)

    腹膜透析为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与血液透析以及肾移植共同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提供生存机会。由于多种原因,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率较高。心血管疾病、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肿瘤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亦包括腹膜透析患者本身存在的导致病死率增加的因素。控制和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可有助于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延长生存时间。

  • 早期声门型喉癌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海容(综述);龚正鹏(审校)

    声门型喉癌是喉癌常见的类型。目前,早期声门型喉癌的首选微创治疗方式尚未统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对于治疗喉的声音及生活质量的重视,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外科治疗从传统的喉裂开手术转变到经口支撑喉镜的微创手术(如二氧化碳激光手术等)治疗。因此二氧化碳激光微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佳,社会经济学效益好,喉功能保存好,术后生活质量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婷(综述);郭鹏翔;王季石(审校)

    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中,其中以β2受体表达为主。β-AR能介导内源性儿茶酚胺在多种靶细胞中发挥作用,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逃逸等过程,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而β-AR阻滞剂能够反转以上效应,因此该类药物的应用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福音。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胃癌的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何琼(综述);朱贤(审校)

    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等密切相关。近年来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多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表达或基因改变,既往研究发现TKIS在胃癌中显示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然而,部分患者不能从治疗中获益,为治疗带来困惑。因此,有必要阐明不同靶点TKIs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精准医疗提供理论支持。

  • 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瑜(综述);丁佑铭;周文波(审校)

    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 DOK)在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DOK蛋白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相关的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其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DOK 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也可为表观遗传学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

  • 微RNA表达谱联合基因表达谱在肺癌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庞建丽(综述);张艳亮;段勇(审校)

    微RNAs( miRNAs)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是目前非编码 RNA研究的热点。miRNAs通过与靶基因信使RNA 3′端非翻译区序列互补性结合,引起靶基因信使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实现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 miRNAs在肺癌等多种人类疾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功能已明确的miRNA 及其靶基因数目不多,因此 miRNA-信使 RNA的数据挖掘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

  • Maspin基因及其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忠敏(综述);李宝江;刘晓智(审校)

    Maspin是一种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具有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及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近年的研究多集中于 Maspin基因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肿瘤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Maspin在不同肿瘤中表达趋势不完全相同,探讨其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机制,为分析胃肠道肿瘤的耐药机制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氯喹抗肿瘤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倩;袁冬梅(综述);宋勇(审校)

    氯喹作为传统的老药,不仅用于抗疟疾治疗,还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近年发现氯喹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在克服肿瘤耐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氯喹不仅通过抑制肿瘤的自噬增加放化疗的敏感性,还可抑制腺苷三磷酸结合体家族蛋白,减少抗肿瘤药物的排出;另外,氯喹还可通过影响DNA分子的稳定性、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同时提高蛋白酶体抑制剂效应、促进肿瘤免疫,进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 炎性因子在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作者:卜宁(综述);徐静(审校)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模式的现代化,2型糖尿病的人群数量在全球呈迅猛式增长;同时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更加深入。2型糖尿病与炎性因子有因果关系,在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常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也与炎性因子有关。该文从分子层次解释两种疾病相互依存的原因,以期为临床提供利用炎性因子作为预测疾病风险的依据。

  • 常用心血管药物的新发糖尿病风险研究进展

    作者:胡高频;李旭楠(综述);姜东炬(审校)

    糖尿病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子。他汀类、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为常用心血管药物,它们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然而也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尽管存在不同假说,药物相关的新发糖尿病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对于有新发糖尿病高风险患者,应充分评估药物的心血管获益和新发糖尿病风险。膳食管理和运动组成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联合用药也可能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

  • Betatrophin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关系

    作者:杨敏(综述);王秋月(审校)

    Betatrophin是一种新发现的分泌性蛋白,是血管紧张素样蛋白家族中的新成员。在小鼠体内主要存在于肝脏及脂肪组织中,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肝脏中。在胰岛素抵抗小鼠中Betatrophin 有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调节脂代谢以及改善糖耐量的作用。近几年对Betatrophin在人类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Betatrophin 在人类 T2DM 中水平相应增加,并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及脂代谢密切相关,成为治疗糖尿病及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药物新的作用靶点。

  • 脂肪组织功能失调与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彦梅(综述);周厚广;黄延焱(审校)

    2型糖尿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脂肪组织功能失调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其中,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异常和慢性低级别炎症反应在介导糖尿病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型脂质分子软脂酸羟基硬脂酸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抗炎症作用,有可能成为干预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

  • 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循环障碍特点分析

    作者:霍瑞婷(综述);关小宏(审校)

    糖尿病肾病( 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很常见,它们同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且两者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合并其中任何一种并发症的糖尿病足患者都会出现甲襞微循环(甲襞微循环积分及病理)、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动力学指标)和血液成分(血糖、血脂等)的改变。 DN与DR严重威胁着糖尿病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明确糖尿病足患者DN与DR的微循环障碍特点,有助于了解和判断其发展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永飞(综述);赵贵锋(审校)

    脑血管痉挛( CVS)是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CVS时因局部脑血管收缩使受累脑组织区域血供减少,从而引起缺血缺氧性神经功能损害而使患者致残、致亡、影响预后。尽管治疗aSAH的方法不断改进,但CVS仍然是aSAH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 CVS 经常发生在aSAH后的第3日,发病后第5~7日达到高峰,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很多药物用于预防或者治疗CVS。该文就近年来对于CVS的药物治疗种类、用药方式及疗效进行综述。

  • 瑞舒伐他汀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作者:姜雨微;姜文海;马连华;张廷鑫(综述);谢敏敏(审校)

    瑞舒伐他汀是目前为止公认的性价比较高的一类调脂药物,它的调脂和非调脂功能已逐渐被大家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与此同时,瑞舒伐他汀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9和2C19进行缓慢代谢,与抗精神病药物间相互作用小,可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然而,目前精神领域对瑞舒伐他汀的研究仅局限于其降脂功能,其非调脂功能研究较少。

  • 抗抑郁药物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林国华(综述);江回春(审校)

    抗抑郁药除了具有抗抑郁及抗焦虑的临床治疗作用外,同样具有不良反应。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中枢性不良反应和外周性不良反应。其中抗抑郁药物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属于外周性不良反应。抗抑郁药物会引起性功能障碍已成为共识。因此,在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应考虑到性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服药后性功能的变化,以制订个性化的处理方案。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