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尔茨海默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周波;张熙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早期常表现为情景记忆损害,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更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如记忆、执行功能、语言、视空间等)及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并可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包括淀粉样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及广泛的神经元缺失.A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然而一旦发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可逆转病程的药物.因此,AD的早期诊断与预警的基础研究,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 正常人听觉皮层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倪萍;陈自谦;许尚文;叶友强;毛春丽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观察纯音刺激时正常人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的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探讨实验过程中相关的质量控制问题,以提高听觉皮层Bold-fMRI实验的成功率.

  • 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皮层血氧依赖水平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倪萍;陈自谦;毛春丽;叶友强;许尚文

    利用BOLD-fMRI技术观察22例单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纯音刺激时,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BOLD-fMRI定量分析对揭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皮层特点的应用价值.实验发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纯音刺激健耳时,对侧听觉半球优势消失,其听觉皮层可能发生了结构重塑.

  • 精神分裂症任务BOLD-fMRI研究进展

    作者:张雄;杜秀娟;李旭文

    本文介绍任务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精神分裂症的脑功能定位和功能连接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功能磁共振成像自动刺激装置研究进展

    作者:王骁冠;祝祯伟;徐雅洁;田浩然;常严;张广才;蒋瑞瑞;杨晓冬

    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在人类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于fMRI的人体感官刺激手段和装置也在不断发展.如何准确认识各种fMRI研究对刺激装置的不同需求,并针对其开发设计适用的刺激装置,正成为脑功能研究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简单介绍了fMRI对刺激装置的需求背景,着重分析评价了fMRI研究中各类刺激装置的研发和使用现状,归纳了目前fMRI刺激装置在开发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上述内容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本文着力于对该领域作一个全景式的概括,使相关人员通过阅读本文获得对该领域的整体把握.

  • 梯度匀场参数优化及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俞文文;王征;聂生东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脑功能网络及其高级认知功能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非人灵长类动物颅骨的几何特征会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严重影响成像质量.本文采用3.0 T临床磁共振扫描仪,对基于场图的梯度匀场序列进行适当的参数优化(包括提高场图空间分辨率、缩小匀场范围),并与常规匀场方式对比,分别扫描了磁共振专用体模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通过基于梯度回波的相位图差值进行匀场效果的定性判断,并借助共振峰半高宽进行匀场效果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匀场序列经参数优化后,水模匀场区域内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半高宽降低超过34% (P<0.001),磁场均匀性提高,而非人灵长类动物活体实验的图像几何畸变得到显著改善.因此,经过优化后的匀场序列能够有效提高匀场质量,减小由于磁场不均匀导致的几何畸变,从而满足非人灵长类动物脑功能成像的匀场需要.

  • 功能磁共振技术在脑肿瘤切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

    作者:柳兴军;王健;刘慧权;陈子祥

    脑肿瘤切除以往主要依靠标准解剖定位和经典成像技术.近年来新技术逐渐发展、运用起来,不仅创伤小,而且可呈现患者个性化脑功能图像.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能够实现皮层功能定位;弥散张量成像(DTI)可研究分析活体白质结构.这两种技术结合使用可为术前计划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这些技术极大地改善了神经外科手术预后.目前的研究结果已表明fMRI和DTI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功能变化的评估

    作者:陈峰;王洁;甘解华;陈勇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及脑功能变化的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比较MRI与DSA评估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并通过功能MRI检测狭窄侧与对侧脑功能差异.结果:DSA检测轻度狭窄32例,中度狭窄11例,重度狭窄8例,完全闭塞2例,MRI检测轻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9例,完全闭塞2例,MRI检测和DSA检测的一致性良好(Kappa=0.903,P<0.001);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侧额叶FA值明显低于对侧(t=-2.539,P=0.013).结论:MRI可有效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狭窄程度,且对脑功能变化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展述评

    作者:母其文

    经颅磁刺激(TMS)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非侵入性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改变刺激部位及与该部位存在结构和功能连接的远端脑区的血氧水平。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TMS-fMRI)能实时观察到TMS脉冲刺激对这些脑区神经活动的兴奋或抑制情况。本文对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技术进展进行评述。

  • 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进展

    作者:陆晓妹;张明

    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Psychogenic non-epileptic seizures,PNES)是阵发性疾病,临床症状与癫痫十分相似,临床上PNES确诊的金标准是视频脑电图(VEEG).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影像学检查方法也已用于PNES的辅助诊断.回顾近年的相关文献,对PNES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0小时对健康年轻医生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作者:郭玉峰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0小时对健康年轻医生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运用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30名健康的年轻医生在正常的睡眠状态下以及30h的睡眠剥夺之后的磁共振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在睡眠剥夺的前后全脑功能与双侧的海马种子区域的连接变化.比较睡眠剥夺前后工作记忆任务测试结果.结果:同睡眠剥夺之前对比,在30h的睡眠剥夺之后:双侧的海马种子部位主要同右侧的后扣带回呈现正功能的连接;同双侧的中央后回则呈现负功能的连接.结论:对健康的年轻医生实施30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者的学习以及记忆能力能力受到影响.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异氟醚吸入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李宁;于兵;郭启勇

    本研究拟通过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ALFF进行分析,观察其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差异,为治疗POC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2010年7月~2011年3月收治拟在全身麻醉进行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187例,男132例,女55例,年龄70~98岁,平均77岁,所有患者受教育程度能配合完成神经心理学测试,ASA Ⅱ~Ⅲ级.除外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史,服用苯二氮类药物或各种抗抑郁药史,心血管、神经系统手术史,精神疾病家族史,Alzheimer病及帕金森病病史,酗酒和毒物依赖史的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高血压患者注意功能的评价分析

    作者:宋振强

    目的:评价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高血压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研究对象参与此次研究,其中40例为Ⅱ或Ⅲ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及职业等一般资料相匹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FMRI T1WI和T2WI检查,加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注意功能、焦虑状态评分及MRI表现,分析高血压患者注意功能与M R I表现的关系。结果:注意功能评分,观察组为26.3±1.1,对照组为33.6±3.5;焦虑状态评分,观察组为48.6±5.4,对照组为39.8±3.7;观察组反应时间为(652±189)ms、反应正确率为(74±19)%;对照组反应时间为(502±147)ms、反应正确率为91±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FMRI检查均有病理性影像改变,病灶部位依次为顶叶、枕叶、小脑半球、额叶、颞叶、脑干及丘脑,多位于皮质及皮质下区;T1WI主要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主要呈稍高信号,DWI主要呈等及稍高信号。结论:FMRI可更敏感及特异性地诊断高血压,通过病灶部位的异常FMRI信号评价高血压患者注意功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和互相关分析的脑功能连接研究

    作者:许新梅;王惠南;黄伟

    功能相关的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利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联合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和互相关(cross correlation analysis,CCA)分析方法检测人脑初级运动皮层功能连接网络.首先采用空间ICA定位初级运动皮层,作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然后采用互相关分析方法检测静息状态大脑特定皮层的功能连接性.实验结果表明:此研究方法较好地检测了大脑运动系统的典型区域,包括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等,与解剖学、组织化学及生理学技术检测的结果相一致,证实了该方法在脑功能连接性研究方面是有效的.

  • 调肝运脾方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内兴奋区域激活面积的影响

    作者:霍清萍;张仲伟;王宇新;李金菩

    目的 探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内各兴奋区域激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配对对照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分别观察18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用药后在不同容量直肠气囊刺激时脑内扣带回前皮层(ACC)、脑岛皮层(IC)、前额叶皮层(PFC)和丘脑(THAL)兴奋区域激活面积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注气量达到120 ml时,IC、PFC和THAL兴奋区域面积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C和THAL兴奋区域面积较对照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调肝运脾方对IBS患者脑肠轴及其调节机制功能紊乱的干预,与其抑制IBS患者脑内IC、PFC和THAL兴奋区域面积激活程度有关.

  •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肠易激 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郑寒丹;马喆;丁邦友;方臻臻;包春辉;顾沐恩;严逸騄;吴焕淦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病并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其发病率高、症状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针灸治疗IBS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该技术研究IBS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发现IBS多个脑区活动存在异常,如脑岛、前扣带回、前额叶等与IBS内脏感觉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脑区,而针灸治疗对相应脑区的功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为我们了解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本文就应用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对IBS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健康成人合谷穴、后溪穴的针刺 fMRI 比较研究

    作者:杨骏;李传富;徐春生;张庆萍;陈东晓;汪林英;朱一芳;张威;武媛媛;黄建军;卢琦

    目的:利用 fMRI 探讨针刺合谷穴和后溪穴主治疾病的中枢神经生理学机制及两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共募集4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分为针刺合谷穴组与针刺后溪穴组,每组各20名。采用改良后的组块设计方案,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两组健康志愿者左侧合谷穴或后溪穴任务态 fMRI 数据。利用 AFNI 程序分析脑激活区,对所有的功能数据进行组分析和组间分析,并利用 Monte Carlo 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校正(P =0.002,α≤0.05)。结果:针刺左侧合谷穴激活脑区包括:双侧中央前回、顶上小叶、颞上回、豆状核、壳核、小脑,右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额中回、颞中回、缘上回、丘脑、丘脑底核、尾状核、扣带回,左侧额下回、枕中回和脑岛;针刺左侧后溪穴激活脑区包括:双侧脑岛、小脑,右侧中央前回、额中回、尾状核头和体,左侧扣带回、丘脑和腹后内侧核;针刺左侧合谷穴和后溪穴,组间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合谷穴组较后溪穴组右侧额中回、额下回激活减弱,左侧扣带回、左侧中央前回激活增强。结论:本研究为“面口合谷收”“后溪通督脉”理论提供了客观的证据,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合谷穴治疗汗症、后溪穴治疗颈项腰背部疾病以及两穴的镇痛作用的中枢神经机制;并进一步从中枢神经层面表明了部位相近的穴位存在功能相对特异性。

  • 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经穴和大脑皮层的关系

    作者:田丽芳;周诚;陈敏;周天罡;蔡葵;王文超;杨正汉;赵伟峰;王嘉州;赖松;李果珍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人体穴位时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兴奋的现象,探讨经穴、经络和大脑皮层的联系.方法:分别针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光明6例、阳陵泉6例和足阳明胃经穴位伏兔6例、足三里6例,均为健康人.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针刺时大脑的功能状态.结果: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和阳陵泉穴,对侧枕叶视皮层均有明显兴奋,其中5例受试者(光明穴3例、阳陵泉穴2例)双侧枕叶视皮层都有明显的兴奋区;针刺后枕叶视皮层的平均BOLD信号强度增加的水平为(3.31±1.2)%.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和伏兔穴可以引起下丘脑、海马回、额回的神经兴奋,平均BOLD信号强度增加(4.28±1.5)%.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引起大脑相应区域的神经兴奋,同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引起大脑兴奋的区域相同.提示经穴、经络和大脑皮层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

  • 关于针刺得气中枢响应的fMRI研究现状与思索

    作者:张青;余玲玲;刘诗琴;黄光英;徐沙贝;王伟

    针刺得气的客观化研究成为针灸领域热点,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观察得气在脑部活动反应常用的技术之一.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针刺得气引起中枢响应的fMRI研究进行整理,以探讨针刺得气对脑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目前研究认为,得气的中枢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旁边缘脑区结构的负激活,针刺得气可引起部分脑区的显著激活效应并参与针刺疗效机制;此外,不同性质的得气感在脑区的反应存在差异.

  •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作者: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进行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关于经络的研究;②关于针灸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③针刺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④核磁试验设计方法;⑤核磁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表明,fMR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一个新方法.

838 条记录 1/42 页 « 12345678...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