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衰老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杨茂林;孟思进

    线粒体在生产腺苷三磷酸的同时也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个体氧自由基的积累,造成线粒体结构功能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线粒体功能受损出现氧化磷酸化障碍,细胞因能量供应不足丧失动力引发衰老.而mtDNA特殊的结构使其易被攻击,积累大量的突变,终加速衰老的发生发展.mtDNA突变呈增龄性积累,表明线粒体DNA突变与衰老及衰老有关的衰退性疾病有关.

  • 细菌多重耐药性的组合遗传进化

    作者:姚印刚;门昆;武大伟;魏殿军

    近年来,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并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已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耐药机制包括染色体基因突变、外膜孔蛋白改变、药物主动外排系统表达亢进和产生灭活酶等.细菌耐药基因通过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整合型噬菌体、整合子的水平传递等发生传递.现就整合子、插入序列、插入序列共同区域在细菌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 内皮抑素与肺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芳芳;黄宇戈

    微血管和肺泡的发育在肺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微血管的发育受生长调节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的调节.内皮抑素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影响肺发育的成熟,与某些肺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就内皮抑素的作用机制,对肺发育及肺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器官纤维化

    作者:王文革;王俭勤

    近年来器官纤维化机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过程及其发生机制上.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1(PAI-1)是参与调节ECM代谢的关键酶系,PAI-1的异常表达在器官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对PAI-1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和肾纤维化、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器官纤维化的诊治提供参考.

  • 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文静;王军;胡辂;兰春慧;陈东风

    终末期肝病是急性或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常伴有肝衰竭的临床表现.目前,原位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方法,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因其成本高及排斥反应等不足使其临床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千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研究显示干细胞可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肝细胞,且能支持受损肝脏的再生,在治疗终末期肝病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 血管紧张素-(1-7)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信号通路进展

    作者:肖红丽;王艳;孙芳芳;阴赪宏

    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重要的终末活性产物,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内皮、舒张血管、抑制心肌重构、保护肾脏等生物学作用,凭借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增强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活性、负向调节AugⅡ/AT1受体激活的c-Src及其下游靶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等.

  • 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作者:魏冬;张俊峰

    T细胞作为一种炎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斑块的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T细胞表面潜在的抗原抗体所激活的信号通路,使不同的T细胞亚群具有促炎或抗炎的特性.激活的T细胞与血管壁周围其他细胞存在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存在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复杂过程.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力衰竭及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纬喆;赵延恕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脏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近年研究表明,心力衰竭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心肌细胞的凋亡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外部凋亡通路即死亡受体通路和内部凋亡通路即线粒体通路介导心肌细胞的凋亡,同时TNF-α又可激活核因子κB、AKT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说明TNF-α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双向效应,此与细胞转导通路有关.

  • 素食膳食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李学军;闫冰;杨叔禹

    膳食模式在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素食膳食模式能通过调节血脂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等作用降低某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但亦会因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而引起代谢异常.故素食膳食的应用宜权衡利弊,但在某些情况下,素食对预防和治疗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是有益的.

  • 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郭轩东;常履华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所有的血管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现从概念及意义,分类、流行病学研究与转归、相关因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综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为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预防和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尿酸对帕金森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春生;朱红灿

    作为一种非酶类的抗氧化物质,尿酸可能在帕金森病(PD)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高的尿酸水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痛风、高尿酸血症以及血浆尿酸水平较高的正常人群具有较低的PD发病风险.能够改变血浆尿酸水平的个别生活方武和饮食习惯与PD的发病风险相关,血浆尿酸水平较高的PD患者病程进展较慢,预后较好.用尿酸干预能够减轻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及6-羟基多巴胺对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对尿酸水平的控制可能为PD早期治疗及预防提供帮助.

  • 颈肩痛的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刘顺;曾小云;许建文

    广义的颈肩痛指的是颈肩部的所有不适,是多种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其发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其中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研究较为常见,而工作相关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在目前已成为颈肩痛病因研究的热点.但是,颈肩痛病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如相关基因的联合作用、各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病因的多因素分析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 白内障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与进展

    作者:姜淑敏;韩琪

    老年型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到现在为止仍无有效的药物能彻底治愈,只能借助手术(即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患者复明.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术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也在不断地改进.手术方武由初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到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再至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初的(以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为代表)切口大、手术时间长、组织损伤多、伤口修复慢,逐步过渡发展为现在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少、伤口修复快.人工晶状体引入及其不断的改进又使得术后远近视力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志;莫雪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实验研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神经细胞分化,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种子细胞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移植途径和方法,移植后的体内示踪技术,治疗进展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珊;龙汉春;彭国光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疾病,目前治疗以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但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可产生运动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诱发运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其受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左旋多巴剂量及治疗时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年龄为保护性因素,不同药物的使用可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出现.

  • 产后甲状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楼寒钰;吴艺捷

    产后甲状腺炎是一种发生于产后一年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患病率较高,表现为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甲状腺功能障碍.目前认为,妊娠期的免疫抑制在产后消失,出现暂时性免疫反应增加是引起产后甲状腺炎的主要因素,同时一些细胞因子在产后甲状腺炎的自行缓解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此外,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遗传因素、微嵌合体及环境因素等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

  • 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治疗垂直分离斜视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丽娜;杨士强;郭新

    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是治疗垂直分离性斜视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近些年,下斜肌前转位手术不断改进,分级的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增强的下斜肌前转位手术,以及单眼、双眼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在治疗垂直分离斜视临床应用中均有各自的原理和优缺点.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包括限制上转综合征在内的术后并发症.

  • 鼻部脑膜脑膨出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于焕新;刘钢

    鼻部脑膜脑膨出是脑膜和部分脑组织经过发育不完善或钙化不全的颅底骨质疝入鼻部所致的先天性畸形.临床表现隐匿,极易误诊,处理不当容易并发脑脊液鼻漏和脑膜炎.随着CT、MRI等影像学和鼻内镜检查技术的提高,鼻部脑膜脑膨出的诊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鼻内镜外科手术已基本代替传统的外科开颅手术,具有安全、简单、微创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局部亚低温及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作者:解春丽;朱海英;殷延霞;马英文

    局部亚低温和细胞移植可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和抑制凋亡.局部亚低温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以抑制脑梗死后所激活的细胞凋亡途径中的caspase-3和细胞凋亡诱导因子表达,促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为重要途径.在细胞移植抗凋亡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移植细胞所分泌的体液因子,对脑梗死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现综述局部亚低温和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后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围术期血糖控制新进展

    作者:郑玉珍;张彦

    围术期手术和麻醉应激皆可引起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机制与应激激素和细胞因子加速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有关.高血糖对机体影响主要是术后感染,其原因是高血糖降低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及氧化爆发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的功能,并影响多形核细胞的免疫功能.血糖升高可延长危重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血糖调控的主要药物有口服降糖药和静脉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因其代谢半衰期长,血糖浓度难以调整,一般情况下,围术期停用口服降糖药;静脉输注短效胰岛素.输注胰岛素的方法随着自动化的发展,巳发展为增强型计算机控制预测模型,该方法可安全有效地调控围术期血糖浓度.

    关键词: 围术期 糖尿病 血糖
  • 疟疾防治的研究现状

    作者:邢杰;阎玉文

    疟疾是一种具传染性并由蚊子携带传播所引起的慢性疾病.我国疟疾防治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疟疾流行因素复杂,另外受流动人口和周边一些国家疫情的影响,防治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建议通过加强传染源检测和疫情监测,加强媒介昆虫防制和人群防护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工作;治疗上为避免抗疟药广泛使用产生的抗药性,应采用合理的联合用药的方式,达到治疗疟疾和延缓抗药性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 疟疾 预防 治疗
  • 癫痫儿童认知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吴庭书;杨昆胜

    儿童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渐趋成熟的时期,也是癫痫的高发阶段.具有多种因素对儿童癫痫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的损害是癫痫治疗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治疗上的一大挑战.现就癫痫患儿认知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认知障碍
  • 帕金森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梁天佳;莫雪安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治疗存在诸多困难,目前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左旋多巴替代治疗,但仍不能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因此,临床上还采用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中晚期可选择适当的外科手术,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菁;刘美奇;李靖;王秀琴;任可;戴京璋;秦英;赵进喜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对照组30例,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定性、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红细胞数、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控制情况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除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外,其他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及尿红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微球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炎,可以降低尿蛋白及尿常规红细胞数,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两种介入方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雪松;廖冬青;董延江;宋超

    目的 对比观察臭氧溶核术及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63例经临床、CT及MRI明确诊断的单纯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臭氧溶核术治疗的为A组(33例),应用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的为B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穿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75.8%,B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治疗时间为(18.2±3.9)min,B组为(43.3±6.7)min;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8±0.6)d,B组为(6.0±0.8)d,两组穿刺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溶核术及椎间盘切吸术均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臭氧溶核术由于其操作更为简单,住院时间更短,效价比更有优势,因此更适于中小医院开展.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韩志敏;李晓辉;郭成云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门峡中心医院普外科1991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00例,按不同时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观察组为改进方法组,对照组为传统方法组,观察两组度瓣坏死情况,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150例中皮瓣坏死34例,坏死率为22.7%;观察组150例中皮瓣坏死21例,坏死率为14.0%,两组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腋下、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够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 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段美香;刘元明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并与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8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芬太尼组(镇痛药物为布比卡因加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组(镇痛药物为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期间疼痛相关指标,对产科质量及各产程时间的影响.结果 两组助产士记录的镇痛效果、产妇自行评估的镇痛效果.镇痛显效时间及首次患者自控镇痛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次给药有效按压次、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分娩及胎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继升

    目的 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应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进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40例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的变化情况,总结轻比重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T1、T2、T3、T4、T5各时间点MAP、心率、SpO2监测结果与麻醉前(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轻比重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有明显的可行性.

  •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作者:周继红;柳广南

    肺癌是常见的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预后较差,胸部X线及痰细胞筛查不能有效提高生存率.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具有分析速度快、高通量、样品用量少、敏感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能直接分析组分复杂的生物样品.该技术也成功地用于研究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等方面获得了明显进展.

  • 西妥昔单抗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作者:吕汪霞;马胜林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可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以及血管生成等生物学效应.多种常见肿瘤如大肠癌,头颈部鳞癌、肺癌等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表达,因此西妥昔单抗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抑癌基因p53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亚东;甘润良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于恶性肿瘤首位.p53是目前研究广泛和深入的抑癌基因之一,其突变或缺失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5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过表达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p53基因CD72的多态性与胃癌的易感性有关,可能成为指导胃癌综合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胃癌 抑癌基因 P53
  • 人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林茵;曲军英

    卵巢组织的玻璃化冷冻技术是一项极有希望的保护生殖能力的技术,特别是对于接受放疗化疗后出现月经紊乱、闭经和不孕的女性肿瘤患者.这一技术的广泛接受,要求其具有安全、易于操作、效果理想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的方法和应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 蛋白酶体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崔利;谷潇;时莎;王斯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人工培养的细胞具有有效的抗肿瘤活性,通过降解受调控的促生长细胞周期蛋白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这种可以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法被证明在动物模型以及人体试验中都非常有效.第一个获准临床试验和上市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获得了较高的总体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这些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也激励着科学工作者们不断地向新的领域研究和探索.

  • 游离DNA与临床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群;王德生

    游离DNA是一种存在于血浆或血清、脑脊液及滑膜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A.体液中游离DNA水平和(或)基因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对象,游离DNA取材简便,更适合于临床疾病的研究应用.游离DNA在临床肿瘤中的研究应用广泛,研究发现游离DNA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游离DNA 肿瘤 外周血
  • HER2过表达与胃癌预后及靶向治疗的关系

    作者:李保奇;岑洪;胡晓桦

    晚期胃癌预后差,化疗效果不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从多个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活动,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胃癌肠型比弥漫型HER2阳性表达率高,胃食管连接部HER2阳性表达率比胃部的高.HercepTest评分标准可用于评估HER2表达水平.近研究发现,部分胃癌患者存在HER2过表达是预后不良因素.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有可能是未来治疗HER2过表达胃癌的标准方案.

  • DNA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琳;许海南;方瑾

    结直肠癌中DNA甲基化异常已经被广泛地研究,特别是基因如APC的甲基化状态改变为结直肠腺瘤-癌的发展步骤之一已被广泛认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对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甲基化异常改变的研究及其进展发现,结直肠癌中除有基因突变外.同时都存在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现对CDKN2/p16、MGMT、p53、Maspin等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及其在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WT1基因与急性白血病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永志;李维佳;黄颖

    WT1基因是人体内一个复杂的基因,它在一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呈现有规律的表达,这使它一直成为多年来研究的热点.WT1在人类多数急性白血病(AL)细胞异常地高表达,而在正常人的骨髓则无表达或极微量表达,提示WT1基因与AL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近年,对该基因的突变、表达水平与AL预后的关系,以及针对该基因的免疫治疗都有新的研究成果.

  • SD大鼠绝经模型建立的研究

    作者:梁秀兰;阮祥燕;蒋辉;王迎

    目的 探讨利用大鼠卵巢切除术建立绝经模型及验证模型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大鼠绝经模型的建立提供经验.方法 4月龄史-道(SD)雌性大鼠20只,10只采用背部脊柱两侧切口,切除卵巢,10只作为正常对照,利用吉姆萨染色法观察阴道脱落细胞,验证模型,并记录图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较两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0只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完整,去势组与对照组相比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伤口感染,1只切口裂开.结论 该卵巢摘除方法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大鼠绝经模型激素水平标准的建立有待进一步研究.

  • 5-羟色胺综合征研究现状

    作者:许昌泰;李云庆

    5-羟色胺综合征(5-HTS)是神经系统中5-HT功能亢进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认知功能和行为改变、神经肌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它是由药物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细胞突触间隙5-HT递质浓度过多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可能危及生命,多数由治疗性药物、故意服药或意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

  •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程涵蓉;李栋才;邱书奇

    变应性鼻炎(AR)是青少年易患的疾病之一,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危因素.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与OSAHS的发病密切相关.当有变应性鼻炎时,正常的气道解剖结构、免疫机制出现异常.AR与睡眠呼吸障碍、上呼吸道阻抗、脸部增长等有关,这些因素诱发或加重OSASH.正确规范治疗AR可预防OSAHS,或缓解已经存在的OSAHS的症状.

  • 心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国会;王宇宏;苏伟;贾士来

    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心肾综合征(CRS)非常常见,其与预后不良有关.目前,CR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肾功能恶化和利尿剂抵抗,CRS的治疗更加困难.包括B型利钠肽、超滤、持续的呋塞米输注、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和腺苷受体拮抗剂等的综合治疗可能效果较好.CR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与代谢综合征

    作者:崔琴;周红文

    脂质的异位沉积是代谢综合征(MS)发病的中心环节,与脂肪肝、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相关.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具有3个异构体,它主要通过调节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在体内能量稳态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显示,SREBPs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组成,同时在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脂肪肝患者可有高表达,但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SREBPs也参与MS各组分的发生发展,对SREBPs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MS及其各组分的认识,并指导临床治疗.

  • 血栓形成与中药防治

    作者:黄烨;陈可冀;殷惠军

    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理环节.抗栓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目前使用的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剂和溶栓剂.尽管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同时出现的出血等不良反应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寻找抗血小板以外的多途径抗栓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中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且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因此在预防血栓前状态研究方面备受关注.

  • 中医药防治胆石病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沈平;梁晓强;张静喆

    胆石病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可能造成的副损伤、结石的残留及复发仍制约其发展.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胆石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愈来愈多.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中药能从多个环节、多个靶点来发挥防治胆石病的作用,主要是对胆道系统功能、胆汁脂质热力学平衡及胆色素代谢、成核缺陷及胆管感染等方面的影响.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