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微RNA-155与Th1/Th17异常相关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明;晋红中

    微RNA(miRNA/miR)-155为一种多功能miRNA,参与到感染、免疫、炎症、肿瘤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miR-155可通过作用于靶基因对免疫细胞产生强大的调控作用,参与到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扁平苔藓、硬化性苔藓等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均存在miR-155表达异常,并且伴随着辅助性T细胞(Th)1/ Th17细胞的分化异常,提示miR-155表达异常与Th1/ Th17细胞分化相关,因此miR-155表达异常的研究,对于揭示Th1/ Th17细胞分化异常的机制,Th1/ Th17异常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CMV感染对HIV感染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立洋;丁海波;闻颖

    巨细胞病毒(CM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共感染率极高,当伴有活动性CMV感染时,将加速HIV感染者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进展.虽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CMV终末器官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CMV感染仍然是HIV感染者远期非AIDS相关死亡以及导致免疫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CMV感染对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免疫重建、异常免疫激活、炎症、心脑血管疾病、免疫衰老、HIV储存库的大小均有重要影响,而CMV特异性的T细胞与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相关机制并寻求可行的预防性治疗策略,如开发CMV疫苗,将有助于更好地临床管理CMV与HIV共感染患者.

  • OC-STAMP及其在巨噬细胞系细胞融合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慧敏;陈凤玲

    破骨细胞(OC)是唯一执行骨吸收功能的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谱系.在OC形成过程中,前体OC融合形成多核成熟OC.而细胞融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一些特殊蛋白或分子参与.OC多次跨膜蛋白(OC-STAM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融合分子.在OC-STAMP基因敲除的小鼠体内,OC和外源异物巨噬细胞的融合都被完全抑制,且在OC-STAMP缺乏的OC中,其骨吸收功能也明显下降.目前,OC-STAMP调节细胞融合的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OC-STAMP主要通过核因子κB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家族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驹;郝应禄;李燕萍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且易并发微量白蛋白尿.同时,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与As、靶器官血管损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行微量白蛋白尿水平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早期预测As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而早期采取适当措施,对于高血压As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改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彭肖;徐凤金

    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其可能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通路及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刺激产生.FSTL1有其特殊的结构,在胚胎发育的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迁移、组织重塑、肿瘤免疫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血清FSTL1水平与RA疾病活动的生化及临床指标有关,其可作为RA活动的一项血清学指标.FSTL在狼疮肾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国;王忠慧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均可为拟施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单肺通气,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是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气管支气管导管,与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相比,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插管成功率相对较高,定位方便,损伤较小,分隔双肺效果好且安全,对患者生理干扰小,可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选择性肺隔离技术使已行肺叶切除患者再次接受对侧开胸手术成为可能.

  •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围术期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罗启鹏;李轶楠;武勰;晏馥霞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者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异常,所以很容易误诊.随着对ALCAPA认识的不断深入、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技术的日趋完善,其诊断的特异性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儿在进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时,直视下才能发现ALCAPA,这无疑增加了围术期风险及管理难度.因此,探讨ALCAPA的围术期管理策略能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但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及指南来规范此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 高磷血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吉玲;孙阳;杨崇猛;朱芸;李红梅;童宗武

    高磷血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多器官功能损伤的关键因素,因此降磷治疗对患者血磷水平达标非常重要,采用不同透析方式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血磷控制目标.此外,在高磷血症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控制磷的摄入量与营养状况间的平衡,提高透析对血磷的清除效果,选择恰当的磷结合剂,结合中医疗法,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同时也需关注磷结合剂药物的安全性.

  • 不可切除性肝门胆管癌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钟振东;易为民;彭创

    肝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细胞癌常见的类型,依据不同的临床分期,其治疗方式和预后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对于肝门胆管癌的治疗呈现多样化发展.根治性切除是治愈的唯一方法,而实际情况下,大部分晚期患者发现时已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故辅助治疗方式对于不可切除性肝门胆管癌患者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介入技术和辅助设备的进步,不可切除性肝门胆管癌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得到多样化发展.支架置入能够有效解除胆管梗阻,门静脉栓塞能有效增加剩余肝体积,125I和光动力学疗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 重症尿脓毒血症的早期预警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奥;倪少滨;王春阳;贾光;王宏磊

    重症尿脓毒血症是泌尿外科和重症监护科常见的危重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重症尿脓毒血症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了解其早期预警及预后危险因素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C反应蛋白、血浆降钙素原、白蛋白以及血小板均在尿脓毒血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工作中综合分析各指标现已基本明确的作用,对于重症尿脓毒血症的早期预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 非通气因素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楠楠;栾永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引起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或阻止PPCs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非通气因素对PPCs的影响越来越引起重视.优化潜在可变因素及可变因素可显著降低PPCs的发生率.尽管不可变危险因素(如年龄、急诊手术)不可优化,但对于既存在不可变因素又并存可变(如吸烟、酗酒)及潜在可变因素(如哮喘、肝肾疾病)的患者应更加重视,通过综合评估并对后两者优化可以使PPCs的发生率降到低.

  • 烧伤早期肠内营养研究进展

    作者:吴宇文;吴允孚;刘军

    烧伤是一种常见创伤,随着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增加,机体的代谢紊乱和能量消耗也相应增加.严重烧伤患者常伴有肠黏膜屏障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细菌、毒素易位是全身异常炎症反应的重要启动因素,增加不良预后.对于严重烧伤患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烧伤后高代谢状态,维持肠屏障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具体实施过程中关键在于使用时机,推荐使用早期小剂量滋养性肠内营养.目前对于烧伤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已不单为满足营养需求,更在于其营养药理学、微生态免疫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根治性切除术对中晚期胆囊癌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梁刚;何盟国;谭栋;王智翔;魏志力;刘娟妮

    目的 探讨根治性切除术对中晚期胆囊癌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等四组,其中A组(24例)实施根治性切除术、B组(25例)实施姑息性切除术、C组(23例)实施剖腹探查术、D组(28例)实施单纯胆管外或胆管内引流术.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中位生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B组、C组、D组(P<0.05);术后A、B、C、D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8/24)比36.00%(9/25)比30.43%(7/23)比28.57%(8/28)](P>0.05).结论 根治性切除术能明显延长中晚期胆囊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远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CIK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晓园;王新梅;王灵芝

    目的 探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0例卵巢癌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方案作为基础治疗,按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注射用顺铂75 mg/m2静脉注射,治疗周期为3周,共2个周期.试验组在基础化疗的基础上采用CIK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90.0%(36/40)比72.5%(29/40)](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HE4和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71±13) pmol/L 比(134±18) pmol/L,(213±45) ng/L比(350±65)ng/L](P<0.01) .试验组患者白细胞降低和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2.5%(17/40)比72.5%(29/40),37.5%(15/40)比67.5%(27/40)](P<0.05) .结论 CIK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治疗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5-氟尿嘧啶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薛琨;杨艳萍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尖锐湿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氟尿嘧啶治疗,以0.3~0.4 mL/cm2注入疣体内,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并计算其复发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4,10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88%(62/64)比87.50%(56/64)](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32.5±4.2) ng/L比(24.8±6.6) ng/L],IL-4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2±3.0) ng/L比(15.2±3.8) ng/L,(22.8±5.9) ng/L比(30.2±4.7) ng/L](P<0.01).经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复发率分别为1.5%(1/64)和10.9%(7/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氟尿嘧啶联合CO2激光可有效降低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2、IL-4、IL-10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率.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基因甲基化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宇宁;刘佳;芦维圆;樊玉春;孔垂苗;韩旭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家族由细胞产生,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蛋白,与人类疾病有特殊关系.而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高,威胁着女性健康,同时有SOCS基因表达.由于SOCS-1基因在SOCS蛋白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途径.此外,SOCS-1基因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减少,其甲基化、突变或缺失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且SOCS-1基因的甲基化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以将SOCS-1基因甲基化作为今后卵巢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 骨肉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易生辉;秦刚;黄肖华;郑海军;陈博

    目前骨肉瘤的治疗仍以手术联合系统化疗为主,基因治疗、新辅助治疗等的研究也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临床上一个主要的且尚未解决的问题是不能手术切除或复发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需要有新的方法以改善预后.而化疗的发展改善了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及保肢率,基因治疗及新辅助治疗等的研究进展为骨肉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 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祝新;张增峰

    鼻咽癌多选择以放疗、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随着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在鼻咽癌综合治疗模式中的推广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得到改善,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领域的焦点,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都显示出潜在的疗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免疫治疗具有疗效高、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有望为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 Nucleostemin基因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露;姬青春;韩世愈

    核干细胞因子(NS)在大多数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表达,是干细胞和癌细胞维持自我复制、增殖所必需的蛋白质,并保持细胞在不分化状态,维持干细胞的扩增,抑制其向成熟细胞的转化,是肿瘤细胞和干细胞通过G2/M检验点的特异性调控因子.卵巢癌是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NS的病理生理作用主要涉及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等方面.NS信使RNA以及NS蛋白在卵巢癌实体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并且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因此,深入了解卵巢癌生物学特征,是治疗卵巢癌的关键.

  • 肥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作者:周悦;闫爽

    目前,肥胖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快速增长,严重影响了公众健康及国民生活质量.且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体内高水平的促甲状腺激素、多种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异常表达、高血糖及高血脂均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甲状腺癌在女性中高发与其雌激素水平有关,且雌激素本身可介导甲状腺癌的发生.而女性不同时期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又影响其脂肪分布,故使不同时期的女性更易发生肥胖,这也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密不可分.因此,未来可将肥胖作为临床预防甲状腺癌的新靶点.

  • 卵巢癌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进展

    作者:卢锦;王金华

    手术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仍以经腹方式为主,因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时有发生,自身因素,如年龄、肥胖、糖尿病、原发病或伴发症、腹内压增高、心理应激、女性激素水平,医源性因素,如新辅助化疗、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二次手术、术后处理,引起的切口脂肪液化、感染、切口裂开、切口疝以及癌细胞切口种植转移等相关并发症均可影响卵巢癌术后切口愈合,进而严重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对卵巢癌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和预防进行总结,有益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研究进展

    作者:毛晓春;王可敬

    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为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成人甲状腺癌有所不同,其侵袭性较强、易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多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结合超声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虽然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现时多分期较晚,但总体预后较好.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手术方式仍存在争议,此外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内分泌治疗、放射性131I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 p53基因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相关性Meta分析

    作者:聂小凤;杨丽华;张琴;冷天艳;陈艳

    目的 探讨p53基因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恶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Google、Elsevier、Springer、OVID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6年3月发表的关于p53基因与OEM恶变相关性的研究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p53基因突变、p53蛋白表达增高是OEM向EAOC转化的风险因素(合并OR=28.85,95%CI 14.86~55.98,P<0.05);p53基因突变、p53蛋白表达增高是aEM向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转化的风险因素(合并OR=5.70,95%CI 2.95~11.03,P<0.05);p53基因突变、p53蛋白表达增高是OEM向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EM)转化的风险因素(合并OR=0.18,95%CI 0.09~0.39,P<0.05).结论 组织p53基因突变、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增高在OEM恶变过程中可能是一个常见事件,贯穿于OEM向aEM转化,再向EAOC转化的整个过程,是OEM恶变的风险因素.

  •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女性雌二醇与海马区细胞代谢物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作者:霍慧艳;申云霞;鲁琳;娄明武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女性雌二醇与海马区细胞代谢物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围绝经期女性15例作为围绝经期组,同期选择体检中心健康年轻女性15例作为健康年轻女性组,均收集两组受试者年龄、体质指数、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应用3.0T1H-MRS检测双侧海马体部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总肌酸(Cr)、胆碱(Cho)等代谢物浓度,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 围绝经期组雌二醇低于健康年轻女性组[(20.07±11.12) ng/L比(43.82±10.48) ng/L](P<0.05).围绝经期组右侧海马NAA/Cr、Cho/Cr低于健康年轻女性组(1.15±0.22比1.40±0.23,1.12±0.18比1.27±0.15)(P<0.05).Pearson相关分析:30例女性左侧海马和右侧海马NAA/Cr与雌二醇呈正相关(r=0.395,P=0.031;r=0.520,P=0.003);左侧海马NAA/(Cr+Cho)和右侧海马NAA/(Cr+Cho)与雌二醇呈正相关(r=0.465,P=0.010;r=0.466,P=0.009).左侧NAA/Cr、左侧NAA/(Cr+Cho)、右侧NAA/Cr与年龄呈负相关(r=-0.445,P=0.014;r=-0.398,P=0.029;r=-0.466,P=0.010).右侧NAA/(Cr+Cho)、右侧NAA/Cr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0.430,P=0.018;r=-0.363,P=0.049).结论 女性血清雌二醇水平越高,大脑海马体部NAA/Cr越高,血清雌二醇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海马区细胞的代谢,且双侧海马体部NAA/Cr值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关键词: 雌二醇 海马 波谱
  • Tenascin-C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阳;王秋月

    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多种途径导致DKD的发生.腱生蛋白C(TNC)作为细胞外基质糖蛋白,不仅存在于多种炎症反应的结果中,还可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TGF)、Toll样受体4(TLR4)、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Wnt/β-联蛋白(β-catenin)等促炎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但其在DKD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深入探究其机制将为明确DKD的发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找到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新的方向.

  • 核因子κB抑制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佳雯;朱涛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目前只是对症治疗,还没有具体的预防或治疗措施.而炎症参与了DPN的发生、发展且涉及一个复杂的分子网络和过程.在DPN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抗炎药物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且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剂蛋白和NF-κB抑制剂激酶等髓样分化蛋白88依赖型/非依赖型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分子也参与了DPN的病程进展,其中NF-κB主要调控炎症反应.可见,使用NF-κB抑制物对于减缓DPN有重要作用,通过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来缓解糖尿病神经病理病变可能是未来治疗DPN的一个新方向.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晶露;邱琳;雒晓春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由多因素、多种机制导致,主要有遗传表观学方面的改变,如DNA甲基化、微RNA、组蛋白修饰等.同时,糖代谢紊乱激活蛋白激酶C通路、多元醇通路,产生大量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活性氧类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降低一氧化氮的产生.此外,还有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及相关因子的作用.这些作用机制终共同参与了DN的发生.目前,DN发病机制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 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的临床和分子标志物

    作者:陈星华;杨简;丁国华

    糖尿病肾病(DN)自然病程差异悬殊,肾小球滤过率改变呈异质性,且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与肾脏存活率密切相关,但白蛋白尿作为DN进展的观点受到挑战.临床上,除血清肌酐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外,还可以用尿足细胞排泄率,肾小球、肾小管和肾血管的组织病理改变反映DN病程的进展;同时,血液、尿液相关分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和TNFR2、尿液血管紧张素原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N病程的进展.学者们建议,将联合应用尿白蛋白排泄率+估算肾小球滤过虑(胱抑素C优于肌酐)+血清TNFR1或TNFR2作为DN进展的标志物.未来,基于尿液蛋白组学的研究会让人们对DN进展的认识进入新高度.

  • 不宁腿综合征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沈斌;刘红;李卫宁

    脑血管疾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感觉运动相关睡眠障碍.RLS与脑血管疾病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两者相关,RLS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并可能影响脑血管疾病预后.但RLS治疗在脑血管疾病预防和功能康复上的作用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该文对RLS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两者的相互关系,为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感染与干燥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丽;李志军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分泌腺中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血清中存在的多种自身抗体为主要特点.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和性激素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发生多系统器官组织病理损伤.而与SS关系较密切的感染性因素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其中被广泛研究的细菌感染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感染为EB病毒、巨细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各种感染性因素在SS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SS发病机制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仍无法满足SS临床诊断的需要.因此,未来需进一步研究SS发病的相关因素,尤其是上述感染性因素.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