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干细胞向胆管上皮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谭;祝旭龙;李建辉

    干细胞种类繁多,其既能自我更新,又能被诱导分化.多种干细胞经不同方式及步骤的诱导刺激可向胆管细胞方向分化,而且在分化过程中表达一些特异标志物可用于胆管细胞的鉴定.尽管干细胞转化生成的胆管细胞可用于一些胆管疾病的治疗,但是关于干细胞向胆管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的研究并不多,且大都停留在细胞转化层面.该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递送系统搭载防龋基因疫苗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虎;亓鹏

    口腔防龋疫苗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展迅速,大多数疫苗已被证实在动物身上具有防龋作用.但防龋疫苗具有效价低、不稳定、易降解等缺点,给其应用带来了困扰.水凝胶、壳聚糖、脂质体等缓释系统能够保护疫苗本身的特性不被破坏,且能够按照需要缓慢释放,并具有靶向性等特点,其兴起有望解决防龋疫苗的缺点.该文结合有关文献就防龋疫苗搭载递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神经内分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晨曦

    该文简要介绍了肿瘤干细胞(CSC)和神经内分泌肿瘤(NEN)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在NEN患者的临床诊疗中确实存在诊断困难、传统治疗效果差以及预后不佳的现象.随后阐述了关于NEN信号通路的新研究进展,发现NEN中似乎也存在一些调控正常干细胞生长分化的信号通路,因此间接证实了NEN中存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干细胞的可能性,并且认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可能是造成NEN临床疗效差的重要原因.

  • 嗜酸性粒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关系

    作者:杨婷;梁灼萍

    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增多是鼻息肉的特征之一,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仍是争论的焦点.树突状细胞(DC)作为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并调节T细胞分化方向,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就EOS与DC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综述,以加深和丰富对鼻息肉发病机制的认识.

  • 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

    作者:陈晨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测定β细胞的分泌功能对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预测糖尿病的预后及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方法及指标众多,各有优缺点;加之胰岛素分泌方式具有复杂性,糖尿病不同阶段β细胞功能又有不同特点,均给β细胞功能评估工作带来困难.该文就各种β细胞功能评估方法及相关指标在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合理应用评估方法的建议.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与肝再生

    作者:李佳

    肝切除术后,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代谢性因子诱发的众多互联信号转导通路反应参与了肝再生的发生、发展及终止.近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作为信号分子,通过激活相关受体在肝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是目前肝再生研究的热点.胆汁酸通过激活肠道法尼酯X受体诱导产生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参与调节胆汁酸代谢,促进了肝再生.

  • 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时庆平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胱硫醚β合成酶(CBS)是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当其基因发生突变时,CBS活性就可能降低或丧失,导致血中Hcy水平升高,终导致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但目前该观点仍存在争议.降低血浆Hcy水平的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噪声性耳聋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清蕾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听觉长时间遭受噪声作用或因耳疲劳引起的缓慢渐进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形成感音神经性聋.因此,减少或消灭噪声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因噪声导致内耳、听神经等发生病变的具体机制并加深对组织结构的了解在正确引导噪声性耳聋的筛查和防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作者:孙寅

    肝泡型包虫病(HAE)是一种严重危害中国西部人群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目前仍为主要的确诊手段,并为手术方式选择以及预后提供依据.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根治性肝切除术为治疗的首选方案.近几年随着异体肝移植、自体肝移植技术的发展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文主要对近几年HAE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该病诊断与治疗现状.

  •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现状

    作者:杨念龙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尚无统一意见,该文就目前不同治疗方式及各方式的优劣进行综述,建议对于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可先考虑微通道经皮肾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中下段可首先考虑输尿管镜碎石术,对合并输尿管外病变或腔内治疗失败的嵌顿性结石可考虑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治疗,但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各单位的实际条件,以及医师对各手术的熟练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皓伦;白延平

    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0%以上.在美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因心源性猝死(SCD)而死亡.冠状动脉疾病一直是SCD重要的危险因素.另外,急性心肌缺血、结构性心脏缺陷、异常冠状动脉、原发性心肌病、基因变异以及室性心律失常也是导致SCD的重要原因.考虑SCD已成为当代心脏病学的一个重要挑战,该文旨在为SC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流行病学及病因学分析.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军坛

    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是高危儿神经发育的超早期预测工具,国外已广泛用于脑瘫等运动障碍的超早期预测.但是除了预测脑瘫外,国外围绕GMs质量评估技术的应用还作了不少研究.该文就GMs不同阶段的预测价值、GMs质量评估技术与其他神经评估方法的比较,以及GMs质量评估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GMs质量评估与母孕期疾病、GMs质量评估与脂肪酸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现状

    作者:郭强

    肝泡型包虫病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该病生长方式类似肿瘤一样以浸润式增殖的方式生长,可转移或侵害周围脏器,临床上素有“虫癌”或“寄生虫性肝癌”之称,预后较差.病灶侵入胆管时可出现梗阻性黄疸,液化空腔继发感染并破入胆管可引起胆管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外科手术是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肝囊型包虫病术区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魏玉超

    肝囊型包虫病(HCE)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肝胆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HCE手术方式有较大改善,主要手术方式有外囊完整剥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内囊摘除术等.但不同术武的HCE术后常有各种并发症发生,尤其以残腔感染和膈下感染较为严重,主要影响术区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有残肝面及包虫残腔的处理情况,术后残肝面的处理情况,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出血量,术前营养状况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两种主要钩虫分类鉴定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丹

    钩虫是全球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是寄生于人体的两种主要钩虫,可引起人体以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婴儿钩虫病亦可造成死亡.虫种的鉴别在流行病学、生态学、疾病防治及用药指导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综述两种钩虫的鉴别方法及分类研究进展.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晓丽;王巧云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术后采用不同抗凝药物治疗后的抗凝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元氏县医院住院治疗的2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其中低分子肝素钙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联合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右旋糖酐2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栓塞及出血情况.结果 分子肝素钙组深静脉栓塞及肺栓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x2=5.352、4.352,P<0.05),低分子肝素钙组患者伤口出血量及阴道出血量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钙组患者注射部位出血例数及血肿形成例数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术后的抗凝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鼻正压通气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俞济民

    目的 探讨经鼻正压通气(BiPAP)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肺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号单双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BiPAP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高于治疗前(P<0.05),PaCO2、pH值和格拉斯哥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面部压迫感、胃胀气、气胸发生率现象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联合醒脑静能改善肺性脑病患者临床显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非那雄胺联合桃核承气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锦涛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联合桃核承气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衡水市第四医院泌尿外科门诊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BPH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非那雄胺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桃核承气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大尿流率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Z=-3.12,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在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和大尿流率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那雄胺联合桃核承气汤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残余尿量,增加大尿流率,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单用非那雄胺,值得推广应用.

  • 大剂量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桂芹

    目的 探讨大剂量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四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ITP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将患儿分为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组、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和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组患者接受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及泼尼松维持治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患者接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及泼尼松维持治疗;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组患者接受口服大剂量泼尼松冲击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小板计数(PLT)、不良反应情况及花费.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儿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0.574,P>0.05);治疗第12周及治疗完成后,三组患者的PLT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治疗第12周及治疗完成后三组患者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5、0.887、0.802,P>0.05),泼尼松口服冲击治疗组患者的花费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低于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组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P<0.05).结论 大剂量口服泼尼松冲击治疗ITP的疗效堪比传统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较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的效果研究

    作者:文竹;黄婧

    目的 研究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绵阳市中心医院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诱导期观察组给予阿托品0.03 mg/kg皮下注射,5min后给予芬太尼1~2 μg/kg、丙泊酚1~2 mg/kg,分次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 2μg/kg、丙泊酚1~2mg/kg,分次静脉推注.观察麻醉前后两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生理应激情况.结果 观察组插管后1、3、5 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3例(8.11%)、剧烈咳嗽3例(8.11%)、躁动不安2例(5.41%),均显著少于对照组[7例(18.92%)、8例(21.62%)、6例(16.22%)](x2=6.782,7.283,8.921,P<0.05).检查后第3日,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9.86±1.09) min、外周血血糖水平(4.31±0.49)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2±2.57) min、(5.67±0.62) mmol/L;外周血胰岛素水平(13.98±1.62) m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6±1.23) 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能稳定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多层螺旋CT对肠道Crohn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光辉;赵京旗;张红蕊;史志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于肠道Crohn病(C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住院治疗的16例肠道Crohn病患者的MSCT资料,总结CD的发病部位、MSCT征象,分析CD并发症及肠外器官改变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单纯小肠发病者5例(31.3%),小肠和结肠均发病者10例(62.6%),单纯结肠发病者1例(6.1%);12例为多节段性发病;16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状肠壁增厚,6侧有偏心性增厚;增强扫描,7例患者肠壁呈多层状强化,6例呈双层状强化,3例为单层均一强化.肠系膜密度增高、边缘不清,并可见纤维条索影11例;系膜血管增多、扩张、扭曲及梳样征8例;合并窦道和脓肿形成者1例,不全梗阻2例;肠腔外病变有胆结石2例,肾结石1例,骶髂关节炎3例,肛周脓肿1例.结论 MSCT能够清晰显示CD患者肠壁增厚的程度、肠管分层以及强化情况,明确诊断肠系膜及肠管外病变情况,MSCT对于CD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分析

    作者:杨友刚;戚世鹏;张德兵;丁平

    目的 探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重庆市九龙坡区笫五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常规髋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为人工关节置换组(50例);采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为微创关节置换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微创关节置换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人工关节置换组(92.0% vs 84.0%),微创关节置换组临床疗效优于人工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0,P =0.017);微创关节置换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平均引流量均少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微创全髋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糖尿病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作者:于大淼;廉永云

    目的 评估糖尿病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切口愈合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接受TKA的患者161例,其中合并有糖尿病者34例,术前调节血糖在6.7~10 mmol/L,尿糖±~+为宜.34例患者每日测三餐前和睡前血糖及尿糖.隐性糖尿病或能用饮食控制者(12例),根据尿糖结果决定是否应用胰岛素.如血糖控制适宜,可择期行TKA,术后加强功能锻炼,并给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3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30个月.HSS评分由术前29~ 45(37.0±7.0)分提高到术后80~98(89±8)分(P<0.05).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的50°96°(73±22)°增加到术后100°~120°(110±9)°(P<0.05).2例患者发生膝部感染并发症.结论 术前调整血糖术后可获得满意效果,糖尿病患者TKA术后深部感染愈后效果欠佳.

  •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临床分析

    作者:刘伟;王友良

    目的 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湖北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医院治疗的肛裂患者13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手术治疗,观察组(66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水肿、切口感染、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疗效可靠,能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Livin与caspase-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炯;杨留才;李仕红;徐红涛

    目的 研究生存蛋白(Livin)与胱天蛋白酶(caspase)-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于亭湖区人民医院就诊且进行活检或手术治疗的患者268例,其中子宫内膜癌组织患者196例为试验组,取子宫内膜癌患者肌瘤旁正常组织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L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L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宫颈正常组织,而caspase-3在宫颈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Livin和caspase-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5).结论 Livin可能通过与caspase-3共同作用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 半髋置换与DHS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作者:阳智慧

    目的 探讨半髋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半髋置换术组与DHS组,每组各41例,DHS组患者给予DHS治疗,半髋置换术组患者给予半髋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早负重时间及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半髋置换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DHS组患者(P<0.05);半髋置换术组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P<0.05).结论 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负重时间早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作者:胡中华

    目的 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以采取有针对性诊疗措施,为临床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5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有9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91%;心内科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是呼吸道38例(40.86%)、泌尿道25例(26.88%),消化道13例(13.98%)和皮肤11例(11.83%)等;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单因素x2检验分析,医院感染与年龄、病程、血清白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心功能分级以及合并基础疾病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2.612,P=0.014)、心功能分级(OR=2.128,P=0.013)、侵入性操作(OR=2.051,P=0.022)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OR=2.607,P=0.015)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当密切监测高龄患者,减少侵入性操作,治疗原发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取有针对性的诊疗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

    作者:王自强;顾海霞;张海燕

    目的 总结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三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确诊的6例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为进一步观察病灶特点,对其中5例行强化扫描,均表现为肺外围胸膜下的团块状影,大多与胸膜粘连,病变多为囊实性,内见空洞影和气泡影;增强扫描后,病灶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3例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确诊,另外3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确诊.结论 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仔细观察病灶的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 广州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及预防对策

    作者:王周阳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监测的HIV感染者55例和AIDS患者57例分别作为HIV组和AIDS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对三组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测量身高、体质量指数,并测量上臂围和小腿围,测定清晨空腹血清白蛋白水平,根据体质量指数、上臂围、小腿围评价HIV组、AIDS组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营养状况.结果 MNA-SF得分HIV组患者为(10.521±2.68)分,AIDS组为(6.357±3.02)分,健康对照组为(13.190±2.89)分,HIV组、AIDS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AIDS组较HIV组更低.HIV组体质量指数过低、上臂围和小腿围显示营养不良者分别为38.18%、41.82%和36.36%,AIDS组分别为73.68%、71.93%和73.68%,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33%、10.00%和11.67%;HIV组、AIDS组均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且AIDS患者较HIV组更多;上述比较三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HIV组MNA-SF得分、体质量指数过低者、上臂围及小腿围显示营养不良者分别为(12.892±2.25)分、14.55%、10.91%和14.55%,AIDS患者分别为(12.338±2.19)分、15.79%、12.28%和15.79%;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HIV组及AIDS组干预后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和AIDS患者营养状况普遍偏差,且AIDS患者营养状况差于HIV患者,但经过相应的预防干预,可以提高HIV和AIDS患者的免疫力,改善其营养状况.

  • 奥硝唑对牙周炎患者疗效以及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刘柳芳;黄文荣;李雪飞

    目的 分析奥硝唑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患者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硝唑组和甲硝唑组,各39例,奥硝唑组用奥硝唑0.5g与地塞米松0.75 g混匀,之后再加入10 mL的甘油,将混合糊状药剂在探针的引导下放入患者的牙周袋当中,每日2次,连续使用1周,甲硝唑组采用甲硝唑0.5g与地塞米松0.75 g混匀,之后再加入10 mL的甘油,将该混合糊状药剂在探针的引导下放入患者的牙周袋当中,每日2次,连续使用1周.对奥硝唑组和甲硝唑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对于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 奥硝唑组治疗后的探测深度以及附着丧失程度显著低于甲硝唑组(P<0.05);奥硝唑组的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甲硝唑组的有效率(82.05%),P<0.05;奥硝唑组与甲硝唑组相比,CRP[(1.61±0.23) mg/L vs(2.13±0.27)mg/L]、白细胞介素6[(15.31 ±2.63)ng/L vs(19.82±3.92) ng/L]、干扰素γ(26.18 ±7.86) ng/L vs(53.41±15.73) ng/L]均显著低于甲硝唑组(P<0.05);白细胞介素4水平[(19.73±4.12) ng/L vs(14.96±2.78) ng/L]显著高于甲硝唑组(P<0.05).结论 奥硝唑能有效治疗牙周炎,疗效显著,临床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 牙周炎 奥硝唑 治疗
  • 回顾性分析16排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

    作者:庞勇;何崇保;杨平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江油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16排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同时行传统的椎间盘层面轴位扫描与全腰椎容积扫描,比较扫描结果与诊断效果.结果 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除了在L2~L3段膨出的诊断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诊断突出及L1~k、L3~L4、L4~L5、L5 ~S1段两种扫描方法诊断膨出和突出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扫描全腰椎容积扫描重建法在L1 ~ L2段和L2~L3段扫描出膨出和突出情况,而传统轴位扫描法在此段却未有发现.结论 传统轴位扫描法与客积扫描重建法具有相同的诊断结果,但16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个椎体缘的增生、椎管与椎间孔的骨性狭窄等方面具有优势,诊断范围显著优于传统的扫描技术.

  • 宫腔镜下滚球电极去除子宫内膜治疗月经过多合并严重内科疾病3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静文;杨晓红

    目的 探讨官腔镜下滚球电极去除子宫内膜治疗月经过多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因月经过多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行官腔镜滚球电极电凝去除子宫内膜治疗的患者共35例,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合并的内科病情无加重,随访1年,月经改善有效率为97%,贫血纠正率为100%.结论 宫腔镜下滚球电极去除子宫内膜治疗月经过多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临床效果显著,对月经过多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凡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常常发生感染,面感染诱发的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在感染的早期找到一些可靠的指标来辅助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感染监测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C反应蛋白、血培养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这些监测指标有其局限性,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降钙素原、内毒素、(1-3)-β-D葡聚糖是感染监测的重要指标,其适宜在实验室开展并能指导临床用药.

  • 恶性肿瘤发病与Th17细胞关联性探讨

    作者:马薇;王冲

    Th17细胞是T细胞亚群之一,近年来对其分化、调控等已经有深入研究,并证实Th17细胞能够与其他免疫细胞协同发挥免疫调控的效应,其功能增强与细胞因子高表达可导致严重的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有研究证明,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Th17细胞比例增加或功能增强密切相关.目前,Th17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生与进展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尚未有明确结论,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胰腺癌新进展

    作者:孙春蕾

    胰腺癌是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病变早期难以发现,根治性手术时机难以把握.随着肿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兴方式,目前临床应用为广泛的是125I粒子.临床研究表明,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在局部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与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相比具有重要意义.

  • 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家银

    近年来,随着对肾细胞癌(RCC)肿瘤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研究者对免疫治疗重新产生了兴趣.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α曾经是免疫治疗RCC的标准,接种肿瘤融合疫苗、同种异基因树突状细胞、基因修饰的过继细胞能使一些转移性RCC患者获益,T细胞的调节剂程序性死亡1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同样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新免疫治疗肿瘤的观点是使患者对免疫治疗获得持久的反应而没有明显的不良发应.

  • 利伐沙班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靳志海;杜进;赵艳飞;李蕾;陈伟;夏吉利;马华;孟昭英

    目的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效果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以关键词“利伐沙班、关节置换”为检索词,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语言为中文,检索时间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计算机共检索出文献40篇;以“Rivaroxaban、arthro-plasty”为关键词在Pubmed中检索,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检索的研究对象为人类,检索时间限制在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检索文献82篇.结果 在2008~2013年中文文献分布中,已发表的中文文献有40篇,2009年少,为0篇,2011年多,前3年所发表的论文为5篇.从PubMed搜索到的关于利伐沙班预防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外文期刊有47种,符合检索条件的共78篇,发表文献多的期刊是Lancet,有5篇,所占比例是6.41%.结论 利伐沙班在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比一般药物好,建议在关节置换术后使用利伐沙班.

  • 支气管哮喘并结核感染儿童的临床治疗

    作者:肖厚兰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感染的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感染的4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未合并结核感染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布地纳德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时加用沙丁胺醇,病情较重时给予甲泼尼龙或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的沙丁胺醇平均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期间两组急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次数稍多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和呼气流量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 结核感染提高了吸入类激素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哮喘患儿人工结核感染可能为防治支气管哮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与新思路.

  • 胰腺异位副脾的CT、MRI诊断进展

    作者:赵旭

    副脾是脾常见的先天变异,胰尾部为副脾第2常见发生部位,但胰腺异位副脾(IPAS)的影像学报道并不多见.IPAS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无需特殊治疗,因此,正确认识IPAS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与其他胰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如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瘤非常重要,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或手术.IPAS在CT、磁共振上与脾脏表现相似、增强扫描早期IPAS的不均匀强化有助于诊断.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磁共振扫描时T2WI上IPAS信号下降有助于确诊.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敏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是超声成像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使临床医师能够采用无创的方法,方便、立体地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准确地评价心脏的舒缩功能.该文就RT-3 DE技术在评价左心室形态、容积和左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以及左心室非同步性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促进RT-3DE在评价左心室功能方面的广泛应用.

  • 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张秋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医学领域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概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支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评价成为医学关注的焦点.该文就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

    作者:王翠花

    正常妊娠期妇女,伴随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体内各激素水平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继而引起孕妇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也发生显著改变.正常妊娠妇女血脂水平较非妊娠妇女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升高.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孕期血脂变化不同,以孕晚期血脂升高为明显,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异常不仅可导致胎儿过度生长,也可能引起羊水过多,使宫内压力增加,胎盘血流减慢引起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等其他并发症.

  •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线粒体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永光;朱伟;陆志刚;高美芳;WEI Meng

    生理情况下,胰岛素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底物利用,参与细胞生理进程.胰岛素不仅参与调节血管张力,长链脂肪酸吸收,而且参与蛋白合成调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现不同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胰岛素可作用于线粒体蛋白合成并调控线粒体生理功能;并且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得到广泛研究,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尤为重要.因此,该文聚焦在胰岛素如何调控线粒体蛋白合成及相关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降压药物的合理选用

    作者:韩荣旗;宋畅;李焕文;王玉慧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中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晚期重要的微血管病变,高血压既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损害和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类患者临床降压药物合理选用有助于其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并可延缓肾病进程.该文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血压目标水平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介绍了DN患者常用降压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选择,指导临床该类患者的血压控制.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2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佩;王绚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影响全人类的高发的感染性疾病.HCV感染除了会造成极大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外,更为严重的是HCV可导致终末期器官损害.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HCV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

  • 被动吸烟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作者:程林华

    被动吸烟是2型糖尿病(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被动吸烟可影响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并促进他们的一些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主要与被动吸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有关.研究被动吸烟与T2DM及其并发症间的关系,可以为T2DM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对白血病的影响

    作者:周冰燕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不仅参与机体内钙磷的调节,而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免疫调节、浸润及转移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大剂量的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白血病时,具有诱导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的生物效应.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时可以减少其不良反应,还可以增强其他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该文旨在对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对白血病的影响予以综述.

  • 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菲

    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对血小板的抑制具有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存在抵抗现象而仍有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明确抵抗的机制将使患者受益.氯吡格雷抵抗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认为基因多态性是一个重要原因.该文主要从氯吡格雷的吸收、活化和作用受体三方面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

  • 丹参水溶性成分间相互转化及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洪超;李伟;马晓慧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丹参的传统应用方式为水煎煮液,因此丹参水溶性成分是其主要药效基础.中药是个复杂的混合体系,各成分间可能存在拮抗、协同或转化等作用.有关丹参水溶性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相关总结综述.为丹参系列药物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就近年来丹参水溶性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及相互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的再认识

    作者:李霞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长期应用,研究者们开始质疑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引起肝功能损害、肌溶解这些传统的不良反应外,对于其是否会引起认知功能缺陷、肿瘤及糖尿病的风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荟萃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引起认知功能改变和引发肿瘤的证据还不充分,但有增加新发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与他汀类药物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相比,新发糖尿病风险表现的微乎其微.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