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TGF-β超家族与Smad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作者:郭永红;罗金燕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多效能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TGF-β超家族由调节不同生理功能的多种蛋白质组成,其功能包括胚胎发育、伤口愈合、趋化性和细胞周期调控.TGF-β可以诱导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在间质细胞表达,刺激产生蛋白酶抑制剂阻止ECM酶解.TGF-β对调节ECM的产生和转归及组织的动态平衡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疤痕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调节功能异常,它的过度表达可以形成组织纤维化.现将TGF-β超家族及目标基因发挥效应的信号系统Smads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凋亡

    作者:任云青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外的部位而引起的一种妇科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的妇女,发病率占一般人群的1%~7%,占不孕妇女的30%~40%.近年来关于EM的发病机制备受关注,尤其细胞凋亡在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仅就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简要综述,以利对临床治疗EM及EM不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扩张型心肌病免疫功能改变的研究

    作者:江儒文;刘唐威;伍伟锋

    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心肌细胞坏死、间质纤维化、胶原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均不明确.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发展促进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过程引起分子水平上的心肌细胞功能紊乱是DCM发病的重要机制.现仅以免疫功能为中心就DCM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免疫学新进展

    作者:李晶;王冬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特有的疾病.该疾病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结束后随之消失.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但是目前认为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

  • 乙型肝炎慢性化细胞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兵;陈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HBV得以在人体内持续复制,导致慢性化,必须通过某些机制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使之不易被清除.目前公认,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是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清除病毒关键在于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HBV感染早期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强度和质量决定感染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在辅助性T细胞(Th)亚群、树突状细胞(DC)、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T细胞活化、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等多方面均存在异常,可能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现综述如下.

  • β-内啡肽与脑出血关系及治疗

    作者:苏江

    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在1977年由国外学者首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发现并命名[1].体内β-EP主要来自脑垂体、下丘脑弓状核、海马回、杏仁核等肽能神经元.目前已发现β-EP的分子结构、体内代谢分布、药理特征及生理功能,并发现其在镇痛、调节呼吸、循环、消化功能和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休克、卒中、头痛、癫痫和脑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2].近年来国内外在缺血性脑卒中、颅脑损伤方面与β-EP关系研究较多,而β-EP在脑出血发病过程的机制、变化等报道较少,现仅就其二者关系及相关治疗予以综述.

  •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诊疗进展

    作者:郭玉军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及其分支位于心外膜下,这一解剖特征很早已被人们所认识.而壁冠状动脉(mural/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和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被用来描述同一种现象:冠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有时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这部分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该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

  •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预防

    作者:贠健;赵浩亮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临床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预后凶险.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其发病机制及预防对策研究的结果,现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林春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是造成痴呆的常见原因,可占痴呆患者总数的2/3以上,在65岁以上人群中,西方约有5%的人患此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AD的患病率为3%~5%[1].

  • 上肢周围神经医源性损伤及治疗进展

    作者:杨洪涛;梁剑虹

    上肢周围神经医源性损伤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上肢周围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生率占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4%~10%[1],轻者可造成部分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而重者可造成残疾,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因其是在医疗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故应引起各级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医患关系发生变化的现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姚国卫;施恩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较多见于我国和日本,发作时常伴血钾过低,其临床表现与周期性麻痹相似,但麻痹发生的机制不同[1],处理也不同,须引起注意.现将我院1990~2003年间收治的26例报告如下.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作者:徐静;孙久玲;李成寿

    自2003年8月至2004年3月,内科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符合现代内科学急性脑梗死制订的诊断标准[1],且具备下述条件:①发病时间不超过72h;②脑CT扫描除外颅内向血;③治疗前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④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⑤未用其他抗凝或溶栓药物.患者均已排除血液病、活动性出血性疾病、出血性梗死、房颤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9~75岁,平均(59±10)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1~68岁,平均(64±10)岁.

  •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作者:张毓熙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某一系统或多脏器受损为突出表现,常易漏诊、误诊,使其治疗效果不佳,现将我院1997~2004年收治的38例恙虫病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 经导管化学消融术的靶血管选择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兵;江洪;夏豪;漆曙辉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vpertrophic obsl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主要由于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晕厥,若不治疗,其预后较差,且易发生心脏性猝死.经皮腔内心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l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是目前国际上治疗HOCM的新方法,近期疗效较好,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探索.本文对我们心内科近来采用PTSMA技术成功治疗的1例HOCM患者加以分析,旨在探讨PTSMA的靶血管选择对HOCM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周英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4例参加体检的机关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进行腹部B超检查及血脂测定,对不同体质量指数脂肪肝的检出情况以及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34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126例,检出率为23.6%.②随BMI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其中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约是非肥胖组的4倍;脂肪肝组的BMI水平及肥胖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③脂肪肝组的血甘油三酯(TG)水平、高TG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肥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是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对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及其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静;李静;何宁

    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W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成像手段,可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定量或半定量提供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成像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需要使用对比剂的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enhanced MRimaging)和无需使用对比剂的动脉质子自旋标记技术[1],而前者应用更广泛.现就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原发性腹部淋巴瘤的CT诊断

    作者:谢莉娜

    腹部脏器如肝、脾、胃、小肠和结肠等有较多的淋巴组织,除作为中、晚期淋巴瘤全身病变的一部分外,也可单独发生淋巴瘤.原发于肝、脾等实质脏器的淋巴瘤和胃肠道淋巴瘤在CT图像上均有一定特征性,而CT对这类疾病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仅就原发性腹部淋巴瘤CT诊断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

  • TNF-α、IL-6与慢性心血管炎症综合征

    作者:许凤;王颜刚

    1高血压与慢性炎症[1]1.1高血压与炎症级联反应原发性或特发性的高血压在人类中的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并且是以慢性代谢紊乱为基础的.高血压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对盐敏感,也即高血压对钠的摄入量有依赖性,但盐敏感的原因不明.尽管有多种机制可能与盐敏感的高血压有关,但一氧化氮(NO)系统似乎发挥着主要作用.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付建荣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正确评估和有效处理的关键是对心肌缺血事件的早期认识.为了降低医疗监护费用,使被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患者得以准确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其风险测定需要一种新的标准定义.

  • 强化降脂治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作者:刘彦华;陆竹;唐元升

    多个大型临床试验(如LIPID、CARE、4S等)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减少冠脉事件发生率和总病死率,但这些试验均不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近年来随着对ACS机制和他汀类药物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他汀类药物应用于ACS的设想,随后进行了一些临床试验,得出有益的初步结果.

  •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于忠省;宫义军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发生于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功能性的可逆性肾衰竭,以肾功能损害、动脉循环和内源性血管活性系统活性明显异常为特征,预后较差.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内脏小动脉明显扩张和全身动脉低血压,导致肾脏血管强烈收缩因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针灸减轻肿瘤放疗化疗后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作者:谷巍

    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常见方法,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放化疗药物选择性不高,在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内正常的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使得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全身反应、脱发等副作用,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针灸在缓解上述毒副作用中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 针刺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学东;刘书深;李壮志

    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它对保护人们的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解放以前,由于当时社会和科学的局限性,对针灸治病原理只进行过较少的探索和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逐渐研究针刺效应发挥作用的原理.6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临床应用.从70年代起,又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90年代以来,通过先进仪器如SPECT和PET等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探讨了针刺效应原理.现仅将针刺的现代医学研究和发展简略回顾如下.

  • 蛛网膜下腔麻醉致脊髓和脊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续飞;修培宏;高尔

    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神经损伤的因素很多,如长时间严重低血压,危及脊髓的血供;凝血机制异常引起的脊髓血肿;神经内注射;穿刺针斜面的直接损伤;直接来自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等[1].近年来麻醉药引起神经毒性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就局麻药对脊髓神经的影响因素简要综述如下.

  • 分娩镇痛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忠;张胜利

    分娩镇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持续的疼痛刺激使产妇烦躁、痛苦、休息不好,进而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现象,终会对分娩过程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如何缓解产妇的分娩痛具有重要意义,现仅就分娩痛的产生机制、分娩镇痛的特点及分娩镇痛新方法综述如下.

  • 心率变异性及其在临床和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邓林;徐昆

    1987年,Kleiger首先提出患者心肌梗死后其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有用指标.其后有许多人对HRV的测定方法、机制、各种疾病HRV的异常现象及其与临床征象、预后等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HRV的变化对确定某些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确有用处,作为一种无创的、可以重复而稳定的检查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

    作者:卞金俊;李文献;邓小明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可能与注射药物的毒性、穿刺针或置管不当导致的直接神经组织损害、感染、缺血或肿物压迫引起的脊髓损伤等因素有关[1,2].另外,与手术有关的操作不当、体位或患者原有身体状况也可表现为区域麻醉的"并发症".讨论区域麻醉的风险时,并发症的预测和防止,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为重要.

  • 少见术后硬膜外非阿片类和局麻药镇痛方法

    作者:詹芝娅

    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激反应增高,代谢、氧耗增加,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已经证明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目前硬膜外术后镇痛药物研究多的是阿片类,但阿片类药可产生很多不良作用,如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局麻药浓度高时可产生运动阻滞和循环、呼吸变化.本文综述近年来较少见的术后硬膜外非阿片类和局部麻醉药镇痛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

  • 遗传性癫痫的分子学研究进展

    作者:韩景秋;卜秦俐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而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研究显示,约40%的癫痫患者与遗传有关,特别是在儿童癫痫患者中[1].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遗传性原发性癫痫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编码基因突变导致特定的跨膜蛋白表达异常有关.现仅就遗传性癫痫的分子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冠心病易感基因MEF2A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进;佘强

    冠心病易感基因MEF2A的转录产物MEF2A蛋白是一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蛋白,其在功能上有许多独特点.它们与基因启动子中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 瘦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关系

    作者:赵兴娟;付磊;王素兰

    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的神经激素.它的基本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来完成对机体脂肪的调控.瘦素的发现对于与肥胖密切相关的疾病的研究有重大意义.近年研究证实,妊娠时人和动物的胎盘组织也合成瘦素,妊娠期瘦素增加,而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尤其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增加更为明显,故推测瘦素可能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现将瘦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生理学方面的关系概述如下.

  • 水通道蛋白基因在胎肺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细保;刘慧姝

    1胎肺发育与胎肺内液体分泌的关系胎肺的发育对新生儿的存活及新生儿的健康极其重要.肺发育不全常与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相关.肺发育不全的发生率在活婴中约为0-11%.而妊娠35周后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第1周内死亡者中,几乎1/3患有严重的肺发育不全.

  • 胎儿染色体病的早期筛查

    作者:任健俐;韩玉环

    染色体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造成基因物质得失所引起的特有的临床表现.常见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异常.常染色体异常有: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等这些又被称为非整倍体异常,还有非常罕见的多倍体异常;性染色体异常有:Turner's综合征、性染色体三体异常等.

  • Wnt信号与肥胖

    作者:张敏;郭锡熔;陈荣华

    肥胖是一种能量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能量代谢紊乱有着重要联系,作为机体的主要储能部位,脂肪细胞的分化对肥胖症无疑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脂肪细胞的分化调控已成为肥胖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热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其中,Wnt蛋白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及辅助受体的结合,启动一系列下游因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完成其信号转导过程,对脂肪形成起到抑制作用.现将对Wnt蛋白与脂肪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进展

    作者:宋玉强;张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多发性神经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病隐袭,主要是感觉神经受累,感觉神经受累方式分为大纤维型、小纤维型和混合型三类,以小纤维型多见,主要表现为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自主神经小纤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糖尿病早期累及的是无髓小纤维和有髓小纤维.糖尿病性交感神经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通过临床表现判断较困难.

  • Ca2+-ATP酶和糖尿病

    作者:晋瑞;王惠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不足形成持续性高血糖的病症,继而导致一些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功能障碍及形态学上改变.新资料表明,全球糖尿病患者正以每年500万例数量增长,糖尿病的治疗刻不容缓.虽然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学者们从基因调控,细胞生物学等不同领域探索其发展过程、致病机制,以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人类的危害.近年来,学者们一直关注着Ca2+-ATP酶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以及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现予综述如下.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抗血管新生药的应用

    作者:刘兆胜;卢法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成人失明的重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初期,毛细血管呈瘤样增生,病理学图像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如视网膜病变进展,则引起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处于缺血状态.视网膜缺血使眼内视丘的血管新生增多,新生血管破裂引起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的血管收缩,引起牵拉性视网膜剥离,眼角处新生血管呈膜样增生,引起眼内房水流出受阻,眼内压升高,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现仅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Ang)等血管调节因子介导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及有关抗血管新生药的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并发症

    作者:潘海林

    糖尿病微血管病并发症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已证实有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和进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丝裂原,可能通过改变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肾脏肥大等机制参与糖尿病肾病(DN)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进展.

  •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

    作者:许凤;王颜刚

    胰岛素对主要胰岛素敏感组织作用的缺陷(脂肪组织、肌肉和肝脏)被认为会导致慢性、低水平炎症状态的恶化.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与触发因子和始动事件无关;任何与慢性炎症有关的过程都会削弱胰岛素作用,作为恶性循环,胰岛素抵抗又会使炎症恶化[1].

  • 光化学血管成形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峰;李吕力

    光化学血管成形术又称光血管成形术(photoangioplasty),不同于以往的血管内激光治疗,它使用光敏性化学药物通过血管内激光照射激活,是安全的、选择性的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光动力学疗法[1].光血管成形术的出现为大面积动脉粥样硬化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2].

  • 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

    作者:张涛;谢延风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减少、面具样脸、流涎等特点.该病病变主要是由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系统的部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衰竭死亡,但其(特别是原发性帕金森病)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

  • Celsior器官保存液及其对供心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志斌;严志焜

    器官移植时供体器官的高效保存是保证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器官保存液的改进与发展,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施尔生液(Celsior液)是一种新型的器官保存液,1994年由Pasteur-Merieux研制成功以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欧洲.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在肾疾病领域的应用进展

    作者:吴俊;梅长林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为哺乳动物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因子,产生于肾脏(90%)及肝脏,它的基本生理功能是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1948年BoHSdor与Jalsvito首次发现,1985年Jacobs等[1]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性贫血以及肿瘤等各种慢性疾患所伴发的贫血.

  • 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燕;佘强

    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死亡占全部心脏病死亡的50%,占全部心力衰竭死亡的40%.尽管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有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纵观各种治疗手段,远期效果均不理想,寻求全新的、更好的根治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的当务之急.随着近年来干细胞研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应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