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调节性B细胞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天

    B淋巴细胞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抗原呈递以及分泌抗体.新近研究发现,调节性B细胞(Bregs)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细胞因子作用于免疫系统,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转归和预后中发挥作用.了解Bregs在癌症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Bregs与癌症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玉梅;张丽贤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是由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和酒精中毒发展而来.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各种肝纤维化疾病的终末期,平均存活时间仅为5~7年.干细胞移植已成为肝病治疗研究的热点,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为肝硬化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该文就脐带血干细胞的特点、治疗肝硬化的理论基础、在肝硬化方面的应用、植入途径以及问题、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 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郁迪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发现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经下游多种靶点,即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核因子κB、细胞外信号调剂激酶等促进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存活PI3K/Akt和MAPK这两条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这两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通过上述途径有效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政;古莉华

    心肌缺血是引起一组连续进展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现有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如心肌酶谱等)只能在不可逆性心肌细胞损害时被检测出,而心肌缺血短期发作或可逆性发作时,此类标志物并不会明显升高.缺血修饰白蛋白是近年来被予以高度关注的反映早期心肌缺血的生物标志物,反应性灵敏,可辅助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以便早期临床干预.

  • 免疫调节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艳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因素、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免疫因素等.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和骨骼系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免疫细胞和骨细胞都处于骨骼腔的微环境中,它们共享有很多调节分子,包括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信号分子和转录因子等.免疫细胞能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多、活性增强,骨质吸收增加.该文就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17、辅助性T细胞17等细胞因子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阐述免疫调节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进展及经验总结

    作者:李懿;李光润

    DNA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学元件,参与正常细胞的发育分化、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和染色质重构等生命过程,在肿瘤演进中亦发挥重要作用.为满足不断深入的研究需求,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断提高,并逐步从个别位点向高通量检测发展.该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DNA甲基化分析方法,并简要总结了其在应用中的关键点和经验.

  •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的变迁和现状

    作者:刘建;张心远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间质浸润和肺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疾病.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常见、严重的类型.IPF发病机制的观念已经从慢性炎症演变为组织损伤后的异常修复过程.新的观点认为IPF是包括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在内的多种原因及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文旨在回顾历史,对IPF发病机制研究的变迁和目前的新进展进行梳理和综述.

  •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病理生理及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尽管40%~50%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开通,但心肌组织仍然灌注不足,即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现象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远端血栓栓塞、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性损伤和微循环个体易损性等.无复流可加重左心室重构、降低左心室功能及短期或长期生存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心肌呈色分级、心电图、心肌声学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均可检测无复流的发生.此外,在冠状动脉梗死初期或再灌注早期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如远端保护装置、舒血管、抗血小板和溶栓药物等均可减少或改善无复流的发生.该文的目的是全面总结无复流现象发生的机制、评估方法、预防和治疗策略.

  •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体的调控机制

    作者:张涛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是介导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蛋白,其可被广泛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物所激活,并通过胱天蛋白酶1(caspase-1)信号通路调节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活化,从而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NLRP3炎性体的调控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对NLRP3炎性体具有调控作用的物质,这些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炎症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该文对NLRP3炎性体的组成结构、激活和调控机制予以综述.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脓毒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莫桂熙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脓毒症的调控,影响脓毒症的进展.一方面,PPARγ阻止转录因子及其辅助因子与一氧化氮合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型环氧合酶2等炎症相关因子启动子上的相应位点结合,进而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因此,其在脓毒症的高炎性反应阶段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改善了部分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另一方面,PPARγ能诱导免疫细胞的凋亡和中性粒细胞的麻痹,这在高炎性反应阶段可能是有利的,但是在抗炎性反应为主的脓毒症后期,则可能会增加二次感染的机会,导致病情恶化.PPARγ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 冠心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秋霞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壁炎症性疾病,导致血管损伤或斑块的形成,其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目前有很多研究证实,冠心病与炎性因子和免疫有关,而与炎症和免疫有关的因子很多.目前有一些新的生物指标如:组织蛋白酶K、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肽素等.这些因子对冠心病的预后和危险分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骨代谢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海涛

    临床上激素的应用是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重要高危因素.长期外源性激素的使用干扰了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及成骨与破骨的平衡,从而影响正常的骨代谢,引起ONFH.激素抑制了骨重塑导致骨质疏松并增加股骨头塌陷的风险.临床上应用激素治疗时应注意预防激素性ONFH,恰当的药物治疗能起到预防ONFH发生的作用.对激素性ONFH中骨代谢改变的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与肝脏疾病

    作者:徐跃元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其免疫抑制功能的重要性首先在肿瘤患者和荷瘤小鼠的研究中被提出.近年研究显示,MDSC和许多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MDSC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数量的改变常与肿瘤负荷、远处转移、分期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MDSC在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对阐述MDSC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在冠状动脉血管中应用进展

    作者:李树新

    随着技术发展和实验探索,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生物可降解支架有望替代金属永久性支架.应用支架是为发生血管重构和内皮愈合的早期(6~12个月)提供持续的支撑力.理想的可降解材料应具有和316 L不锈钢一样良好的力学性能,材料本身和降解产物是无毒性的,并且可以被生物体细胞和血液所吸收、利用.基于以上所涉及的特性,该文主要论述镁合金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近期应用进展.

  • SIRT3与线粒体适应

    作者:马路

    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3(SIRT3)是Sirtuins脱乙酰基酶家族中的一员,是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的同源物,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Ⅲ类去乙酰化酶,它调节许多线粒体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关系到代谢、氧化应激及细胞存活.SIRT3是线粒体适应性反应的调节因子,调节线粒体对应激等的适应性反应,包括代谢程序重排、加强抗氧化剂的防御机制等.另外,调控SIRT3可能是治疗线粒体功能障碍疾病的一个有希望的靶点.

  •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进展

    作者:刘磊

    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二尖瓣成形术较二尖瓣置换术有明显的优势.根据二尖瓣不同的病变,可以采用三角形切除术、矩形切除术、腱索转移术、腱索置换术、瓣环成形术等;根据技术条件及微创理念可以采用正中切口、部分正中切口、右侧胸壁小切口、胸腔镜、机器人及介入治疗等.相信随着技术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 绝经后女性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宏宁

    目前,心脏疾病的病死率已超过了脑卒中和肿瘤,成为我国女性首位死亡原因.我国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在迅速上升,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症状不如男性典型,因此导致了女性冠心病治疗率低,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年内,女性心脏性猝死(SCD)高于男性.女性SCD的危险因素与男性大的区别在于绝经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重视女性心脑血管疾病,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该文旨在探讨绝经后女性SC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发现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绝经后女性SCD.

  • 医学植入物相关感染诊断、预防和治疗新技术

    作者:徐胜勇

    医学植入物的应用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植入物相关感染的发生也在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黏附在植入物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下的细菌即为生物膜细菌.生物膜细菌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极强的抗生素抵抗性,是医学植入物感染重要的致病机制.预防生物膜的形成、加速生物膜的降解、杀灭生物膜细菌是预防和治疗植入物感染的研究重点.

  • 肺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作者:韩常宝;贾宁

    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近期研究发现肺炎可诱发心血管疾病或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近1/2的患者发病后24 h内出现心血管合并症,且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老年肺炎患者30 d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且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病死率高.肺炎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心肌、冠状动脉及凝血功能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增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

  • 右心室间隔部心脏起搏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智

    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要做到生理性起搏不仅要保证房室顺序、频率适应性起搏,还应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保持心肌电-机械收缩活动的同步性(大化近生理起搏部位的选择).在接近正常传导束(His)处行电极起搏可以提供接近人体正常的生理性传导,由此减少双心室非同步运动带来的种种弊端,这种起搏方式称之为选择部位起搏.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作为选择性起搏的一种已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就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烧伤后机体血液高凝状态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爽

    烧伤作为一种应激原,可引起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入血,激活凝血因子,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这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常成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潜在危险.一旦血栓形成,无论血栓位于深静脉的近端还是远端,脱落后都会导致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危及患者生命.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一门科学,烧伤后血液学指标及凝血指标监测在预防DVT及肺栓塞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作者:马桂芬;陈婕;蒋金

    文章归纳了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概念、主要方法及现状,讨论了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可干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二级预防依从性的研究方案提出建议,以期在后续的研究中获得更为客观、准确的结果,为国内进行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

  •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景兰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耳血栓的“金标准”,心脏声学造影结合能量多普勒、心脏CT延迟成像、二维增强单相心脏CT等检测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都非常高.左心耳血流速度降低、左心耳壁运动速度降低、左心耳射血分数降低、左心耳应变降低、左心室肥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房增大等都是左心耳血栓的预测因子,有助于指导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 运动锻炼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林爱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运动疗法中除了早就被广泛使用的有氧运动外,等长收缩运动也被应用于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人们发现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的多项指标都有改善,对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且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的安全性并不低于正常人,在运动停止后,对心血管的改善效果还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参加运动锻炼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也会减少.运动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普及有赖于有丰富治疗经验的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打消患者对安全的顾虑.

    关键词: 运动 冠状心病 康复
  • 母体麻醉对胎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作者:邓少洁

    随着腔镜外科和胎儿手术的发展,妊娠期间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多.为这类患者实施麻醉时,必须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安全,尤其要注意全麻药可通过胎盘对胎儿的神经发育造成损害.不同孕期,胎儿神经发育的特点不同,造成的损害也不同.目前全麻药的神经毒性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求防治方案.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不同方式的技术探讨与分析

    作者:白寒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一种复杂且创伤较大的腹部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及壶腹部周围某些良恶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该术式包括胰肠、胃肠及胆肠吻合,而胰肠吻合则是决定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主要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胰肠吻合术式不断改良,已发展为数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该文就PD中胰肠吻合的不同方式作一综述.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的监测进展

    作者:孙淑荣

    妊娠妇女随着孕周的增加,其本身及胎儿代谢产物逐渐增多,加之循环血容量增加,使肾脏总体负荷加重,容易并发肾损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肾脏先受累.严重的肾损害会导致较高的母儿患病率和病死率,而肾脏损害存在无症状阶段,通过筛查才能发现相对早期的肾损害.探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敏感性指标,可早发现、早干预,从而减少不良产科结局.

  •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相关因素

    作者:宋溢娟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已历经10余年,从点状消融、节段性消融到肺静脉电位隔离术,消融术式日趋统一,成功率不断提高,安全性也在不断改善,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欧美国家报道的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成功率为91%~96%,但目前国内各中心消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存在首次消融术后有一定比例复发的问题.该文就影响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律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 呼吸机计划性脱机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宝华;郭炜妍

    机械通气在挽救患者性命的同时,还带来了很多负面作用,因此积极的脱机显得非常重要.当患者病情改善,就应准备进入自主呼吸试验(SBT).脱机参数尤其是浅快呼吸指数和呼吸道闭合压对脱机有很好的指导价值.目前常用的脱机方法有SBT法、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法和电脑智能法.其中SBT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脱机方法,它又包括压力支持通气、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和T管试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法适用于拔管后呼吸窘迫的患者,并且拔管后立即使用才能获益.电脑智能法便于操作,临床效果有待研究.

  • 病耻感量表现状

    作者:张芳;李晓萍;曾庆枝;高欣

    病耻感是一个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病耻感会对患者自身及其家人以及公共医疗活动产生严重影响.该文回顾了国内外疾病相关耻感量表及结构化问卷研究的文献,通过对量表条目或问卷内容的逐条分析,提炼出5个方面评价疾病相关的病耻感:①公众态度;②公众行为;③患者感受;④患者内化病耻感和对抗病耻;⑤患者被歧视或受限的经历.

    关键词: 病耻感 歧视 量表
  •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作者:何安仁;刘桂勇;万齐福;杜建兵;王新;宋洪飞

    目的 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潜江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5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RL组(45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MPCNL组(40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碎石成功率、一次性碎石清除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URL组及MPCNL组术中各出现1例肾出血和1例尿外渗并发症;URL组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一次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低于MPCNL组[71.1%比85.0%,(4.2±1.6)d比(7.1±1.9)d] 8.22%比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实际要求制订治疗方案.

  • 益气化瘀冲剂试验性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马剑飞;崔文华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冲剂试验性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入住淄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的120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益气化瘀冲剂组,每组60例.安慰剂组,每日1袋安慰剂,早晚两次;益气化瘀冲剂组,每日1袋益气化瘀冲剂,早晚2次.上述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西药抗心力衰竭为基础治疗方法,一个试验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与心电图监测结果、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安慰剂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益气化瘀冲剂组(81.7%比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安慰剂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安慰剂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低于治疗前,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LVDd低于治疗前;安慰剂组治疗后HR低于治疗前,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HR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率及房性期前收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罗虎成;高烽华;于艳文;夏永刚;宋任浩

    目的 分析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铜城人民医院实施输血治疗的4654例创伤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4654例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83例(1.78%),其中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分别占74.7%(62/83)、24.1%(20/83)和1.2%(1/83).②有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者(3.10%比1.57%),女性有妊娠史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妊娠史者(3.94%比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不同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史、妊娠史、不同类型血液制剂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输血史及妊娠史与创伤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有关,滤白细胞成分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加强输血前筛查等是避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 异氟烷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血糖、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姝颖;苏娴;杜丽;张宏伟

    目的 探讨异氟烷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血糖、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异氟烷组及丙泊酚/芬太尼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异氟烷组术中3h出现血糖高峰而后下降,丙泊酚/芬太尼组术后2h出现血糖高峰,两组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烷组手术前后三酰甘油水平较平稳,丙泊酚/芬太尼组术中1h、3h三酰甘油水平显著升高,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氟烷组三酰甘油水平低于丙泊酚/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和第3日的尿量、血肌酐增加,术后第7日下降,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氟烷组患者血肌酐升高水平小于丙泊酚/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异氟烷麻醉时对三酰甘油的改变不大,术中患者血糖可大幅升高,当患者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需予以注意,异氟烷麻醉对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肌酐的较好控制,而对尿素氮及尿酸影响不大.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的评估预测分析

    作者:李金洪;孙红振;胡波;刘鹏;黄海洋;赵建华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末后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评估预测.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CSM患者117例,分析和评估不同脊髓受压程度、节段、年龄、病程和术式的改善程度.结果 术后Ⅰ度、Ⅱ度和Ⅲ度患者JOA评分分别为(15.62±5.17)分、(14.18±5.42)分和(8.54±3.41)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的(11.41±3.82)分、(9.22±3.01)分和(5.48±2.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节段、双节段、三节段和四节段患者JOA评分分别为(15.98±6.33)分、(14.26±7.31)分、(9.14±3.84)分和(6.05±2.36)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的(12.05±5.18)分、(9.43±5.42)分、(6.02±2.38)分和(4.52±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40 ~ 60岁和≥60岁患者术后JOA评分分别为(15.52±4.94)分、(13.38±4.58)分和(10.16±3.17)分,均高于术前的(13.27±4.35)分、(10.45±3.84)分和(7.36±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年和≥1年术后JOA评分分别为(14.62±5.31)分和(1218±3.95)分,均高于术前的(10.78±4.14)分和(9.57±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路和后路术后JOA评分分别为(14.58±5.42)分和(13.46±4.59)分,均高于术前的(10.15±4.50)分和(9.24±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M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脊髓受压程度和病变部位有关,JOA对于患者的术后状况评估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外固定支架在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宇;张庆宏;范恒俊;张福利;吴凯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九○三医院诊治的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内固定治疗组51例行有限内固定分期治疗,联合治疗组51例行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分期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年,采用Johner-Wruhs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内固定治疗组(94.1%比80.4%、98.0%比86.3%),联合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内固定治疗组(14.2±0.5)周比(16.7±0.6)周],联合治疗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内固定治疗组(3.9%比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分期治疗中,外固定支架的使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踝关节功能,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且安全性更高.

  • 我院营养科业务开展概况与居民认知调查分析

    作者:孙俊波;汤敏;凌国瑞

    目的 了解我院营养科业务开展情况及本地居民对营养及营养科认知状况,为我市今后开展营养宣教提供资料.方法 统计2012年度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营养科门诊咨询患者的数量、年龄及咨询疾病的种类;统计2012年度临床各科室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对在门诊就诊的居民进行营养态度及对营养科认知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2年营养科门诊接受营养咨询的居民1081人次,平均每日2.96人次;50~ 59岁年龄段咨询营养问题的人次多(365人次,33.8%),40岁及以上咨询者844例(78.1%).咨询糖尿病饮食的患者多(32.9%),其次为高血压(19.9%)和痛风(10.8%).本院56个临床科室有10个科室提出了营养会诊要求,占17.9%(10/56).实施营养治疗例数多的科室是神经外科(24.8%),其次为胸外科(23.8%)和神经内科(20.1%).接受问卷调查的300居民中35.0%知道医院有营养科,27.3%认为营养师的参加对治疗疾病有帮助,9.3%的居民曾经到营养科咨询过.91.0%的居民认为营养对健康重要,78.0%的居民关注自己的营养状况;仅28.0%的居民认为营养科参入临床治疗疾病.对营养态度和对营养科的认知“高学历组”与“低学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营养科业务开展状况不佳,虽然本地居民营养态度及关注度高,但居民对医院营养科及营养师的功能与职责认识不足.医疗机构在加强营养知识宣教的同时应对营养科的职责与功能进行宣传,这对营养知识的普及、营养科建设和居民进行营养咨询和营养保健意义重大.

  • 不同手术时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王树强

    目的 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手术时机.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固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HICH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于出血后4~6h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于出血后7~72 h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比较两组存活患者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和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37,P=0.711),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GOS预后评估,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Z =9.462,P =0.024).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Z =8.517,P=0.036).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HICH,能够快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继发性脑组织损害,远期临床疗效优于早期手术治疗.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永霞;韩瑛;杜玲;李贞艳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2DM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合并脑梗死组102例和无脑梗死组9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化学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FMD、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 合并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脑梗死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PG[(6.0±1.2) mmol/L比(11.4±3.2)mmol/L]、HbA1c[(6.0±1.0)%比(10.9±1.3)%]、HOMA-IR[(2.0±1.1)比(4.0±1.4)]、TC[(3.4±0.7) mmol/L比(6.0±0.9) mmol/L]、TG[(1.4±0.6) mmol/L比(2.9±0.5)mmol/L]均显著降低,FMD则较治疗前[(2.4±1.6)比(6.3±0.9)]显著升高,无脑梗死纽治疗后较治疗前FPG[(5.0±2.1)mmol/L比(10.7±4.2) mmol/L]、HbA1c[(5.4±0.3)%比(9.1±1.5)%]、HOMA-IR[(2.0±0.4)比(3.0±1.0)]、TC[(3.3±1.0) mmol/L比(5.8±0.9) mmol/L]、TG[(1.3±0.5) mmol/L比(2.7±0.7) mmol/L]显著降低,FMD[(10.2±1.3)比(5.2±2.2)]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T2DM患者无论是否合并脑梗死,其FMD都已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合并脑梗死患者下降更为显著.

  • 七氟烷和丙泊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邱友庆;熊金玲

    目的 探讨七氟烷、丙泊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患者分成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七氟烷组患者采用1%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在术前、主动脉开放后第2、8、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第8、16、72小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 两组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肺动脉楔嵌压(PAWP)、总胆红素、AST、AL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氘代试剂(CIL)、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MAP、HR、PAWP、TBIL、AST及ALT的影响相似,但是对SVI、LVSWI、BUN及Cr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 淋巴瘤合并乳糜胸胸腔积液分析

    作者:郝从均;罗继征

    目的 通过分析淋巴瘤合并乳糜胸患者胸腔积液的特点,为胸腔积液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8例淋巴瘤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数据,包括胸腔积液常规和生化检测.结果 按照渗出液和漏出液的诊断标准,7例患者的胸腔积液属于渗出液,患者渗出液中蛋白水平均升高,其中合并乳酸脱氢酶升高者1例,患者合并曲霉菌肺炎;1例患者的胸腔积液属于漏出液,患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 淋巴瘤合并乳糜胸患者胸腔积液检测总体上符合渗出液的标准,以蛋白升高为主.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可能合并肺炎旁积液,若蛋白升高未到达渗出液诊断标准时可能有漏出液因素参与.

  • 双绒毛膜三胎妊娠经阴道减胎术后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莫凤媚;丘映

    目的 分析双绒毛膜三胎妊娠行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受孕的20例多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其中双绒毛膜三胎妊娠7例(A组),三绒毛膜三胎妊娠13例(B组)均于移植后33~ 56 d行减胎术,减灭1胎,保留2胎.比较两组自然胎几丢失率、分娩率、婴儿畸形率.结果 A组的自然胎儿丢失率、婴儿畸形率显著高于B组(64.3%比19.2%,40.0%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率(42.9%比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避免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双绒毛膜三胎妊娠减胎时宜减灭单绒毛膜双胎,保留单绒毛膜单胎.

  • 乌司他丁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永涛;秦志均;赵石蓉;陈洪文

    目的 探讨静脉预先注射乌司他丁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5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30例,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3 mL;乌司他丁10万U组30例,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万U/3 mL;乌司他丁20万U组30例,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3 mL.2 min后松开止血带,3组患者均推注0.06 mg/kg罗库溴铵,并行注射部位疼痛评分.结果 对照组、乌司他丁10万U组和20万U组罗库溴铵注射痛总发生率分别66.7%、70.0%、2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20万U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10万U组(P<0.01).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预注乌司他丁10万U和20万U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安全、有效,且以乌司他丁20万U效果更佳.

  • 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和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鲁金玲;李晓军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NHB)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为新生儿NHB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住院的确诊为NHB的11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NHB的病因依次为溶血性疾病(35.5%)、继发感染(18.2%)、外源性母乳性黄疸(17.3%)等.经积极治疗,NHB的总有效率为96.0%.胆红素脑病主要是由溶血疾病、继发感染、围生因素等引起,处于痉挛期的患儿的病死率较高.结论 新生几NHB的病因较多,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实时监测新生儿黄疸的水平,避免发展胆红素脑病.

  • 短暂性脑缺血对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及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边焕茹;王真;刘保萍;李文英;郭文杰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及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1周前是否有同侧TIA发作分为TIA组(49例)和非TIA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并比较血糖、血脂、肌酐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进行脑梗死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IA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分级均优于非T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是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OR=0.625,P<0.05).结论 TIA能够减少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脑耐受缺血,对继发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相关,而纤维蛋白原可作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高低能作为TIA患者预后辅助判断指标.

  • 复方炔诺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其固

    目的 探讨复方炔诺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64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复方炔诺酮组.联合组(32例)给予复方炔诺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复方炔诺酮组(32例)给予复方炔诺酮治疗.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PBG)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PBG以及FIN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复方炔诺酮组;复方炔诺酮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睾酮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FSH与复方炔诺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H及睾酮显著低于复方炔诺酮组(P<0.05).结论 复方炔诺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复方炔诺酮片.

  • 新生大鼠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及初步鉴定

    作者:张巨彪;苏秀兰;欧阳晓晖

    目的 探讨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新生大鼠胰腺干细胞的方法.方法 取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新生大鼠的胰腺组织,用完整胰腺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胰岛.以低糖改良Eagel培养液为基础培养液,于不同时期分别添加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转铁蛋白-硒添加剂、白血病抑制因子、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的营养因子B27、神经元培养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的营养因子N2等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及生长特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培养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及细胞角质蛋白19(CK-19)检测,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①新生大鼠胰腺内纤维组织少,体积小,完整胰腺胶原酶消化法简化了胰岛分离步骤,减少了污染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培养.②培养24 h可见细胞贴壁,但贴壁细胞数量较少,改用无血清培养后,贴壁细胞快速生长,10~ 15 d形成单层细胞汇集,细胞形态较一致.③培养所得细胞一直较多表达胰腺干细胞的标志物Nestin,随培养时间延长,表达CK-19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结论 新生大鼠胰腺消化后,获得的细胞于不同时期表达胰腺干细胞的标志物Nestin、CK-19.

  • 肾移植术后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泉源;严礼琴;魏涧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患者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30例肾移植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环孢素A组(n=15)和他克莫司组(n=15),分别每日口服环孢素A 7 ~8 mg/kg或他克莫司0.1 mg/kg,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两组其他治疗方式保持一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素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TG和HDL-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1),TC和LDL-C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且他克莫司组优于环孢素A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及血尿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他克莫司组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水平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环孢素A相比,他克莫司对肾移植患者脂质代谢的干扰更小,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也更突出.

  •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糖类抗原19-9及癌胚抗原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博;刘彩霞;刘明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GⅠ)、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对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30例作为胃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PGⅠ、CA19-9、CEA,并进行两组对照分析.结果 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A19-9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PGⅠ、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类型胃癌患者血清PGⅠ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的胃癌患者PGⅠ水平低于无转移组,CA19-9水平高于无转移组(P<0.01).单一检测血清PGⅠ、CA19-9和CEA的阳性率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GⅠ、CA19-9和CEA对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价值,对制订胃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 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超声表现

    作者:齐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使用自身血管在主动脉和病变冠状动脉间建立旁路,从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乳内动脉是CABG常选用的动脉.超声作为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可用于CABG术后判断桥血管是否通畅及远端冠状动脉血供情况,并可代替冠状动脉造影评估CABG术后桥血管通畅性及远端冠状动脉血供情况.

  • 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琴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育龄期妇女出现长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明显增多且经期延长,绝经期后妇女再次出现阴道流血或者排液现象.阴道超声检查是大多数患者容易接受的检查方式,可通过阴道超声二维、彩色多普勒甚至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观察内膜形态、血流分布等情况.阴道超声检查可初步诊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快捷的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

  •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的病理基础及临床价值

    作者:詹想想;赵兵;杞灵斌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筛查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方法,疾病的图像特征与病理组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Graves病、甲状腺恶性结节等疾病的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表现及特点进行综合叙述,进而为上述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做出指导.

  • 影像学在盆底器官脱垂的应用

    作者:黄陆荣

    随着整体理论、吊床理论及肛提肌维持盆底器官的重要性等多种观点的提出,盆底嚣官脱垂(POP)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获得POP的完整信息,应结合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手段,在辅助检查手段中应用广泛、有优势的影像学技术.多种影像学技术应用于盆底,包括静态及动态盆底影像学技术,帮助临床医师全面了解POP的发病机制、诊断并建立盆底治疗方案及完善的术后随访体系.

  • 超声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莎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经成为治疗内科难治性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力衰竭的一种方法,其改善了房室、室间和室内的同步性.超声心动图(UCG)在CRT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准确评估心脏机械不同步运动的部位、范围及程度.UCG在CRT术前病例筛查、选择、预测,术后疗效评估、随访观察及动态优化程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就UCG在慢性心力衰竭CRT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磁共振成像常用方法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安全明;郑文彬;郝朋元

    脊髓损伤后,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显示大多数的脊髓损伤情况,但是有临床报道只行常规核磁检查对脊髓损伤的诊治仍有不足,造成漏诊或误诊,临床可以根据脊髓损伤的特点,适当追加扩散加权成像技术、钆喷酸葡胺造影技术、脂肪抑制技术等序列信号的检查,可以早期、明确地诊断出脊髓损伤的情况,特别是对临床神经症状较重而常规MRI表现不明显的脊髓损伤患者.开展MRI新序列信号检查的研究对脊髓损伤的诊治有较大的意义,可以早期判断疾病的预后及是否早期行手术,应该引起相关科室医师的重视.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