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β-内酰胺环和侧链结构诱导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法庭;朱晓丹;波顺庆;严治;汤兴华;郭庆;张蓉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母核降解产生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和次要抗原决定簇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过敏的基础,部分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侧链抗原决定簇也可诱导过敏反应.母核和侧链结构的相似可导致青霉素类抗生素间发生完全或部分交叉反应.了解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流行病学现状,探讨交叉过敏的分子机制,可提高医务人员对青霉素过敏的认知,防止错误弃用青霉素以及滥用其他类型抗生素.

  • Preptin在代谢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芹芹;叶文

    许多激素对人体的各种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其中Prept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激素,其由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衍生而来.Preptin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诱导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低水平的Preptin可能参与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Preptin可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而参与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动态监测、调控Preptin水平将有助于代谢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的判断,从而为代谢相关性疾病诊治提供新靶点.

  • 股骨头坏死与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伟源;安荣泽;齐新文;陈军平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其因病程长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难以治疗,预后差.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多样,如髓芯减压、高压氧治疗、肌骨瓣移植等,但总体效果不理想,且疗效存在争议,多数患者终只能选择做股骨头假体置换.而细胞疗法的出现为其治疗带来希望.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无限增殖能力,来源丰富且没有显著的伦理问题,是细胞工程的种子细胞.因此,干细胞技术现已成为股骨头坏死治疗研究的热点.未来,应继续寻找创伤小、成本低且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电离辐射诱导microRNA改变及其对放射性脑病的影响

    作者:廖浩杰;余杨生;林玫君;区铭乾;揭婉辛;周海红

    放射性脑病(REP)主要发生在恶性头颈部肿瘤、动静脉畸形、肺癌脑转移等疾病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具有早期诊断难、预后不良且不可逆转的特点.然而,RE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晰.尽管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了多种治疗策略,但其疗效并不理想.若能寻求一组可早期诊断REP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为防治REP提供新途径.新研究表明,微RNA(miRNA)在电离辐射后表达异常是引起REP的重要机制之一,涉及辐射敏感性及辐射旁效应.研究miRNA将为早期检测预防REP提供新策略.

  • microRNA在肾脏疾病和生理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晏强;邹耀霜;眭维国;向月应;欧明林;陈洁晶;薛雯;戴勇

    慢性肾脏疾病(CKD)与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微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它们在肾脏发育、平衡和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各种CKD的发展中, miRN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硬化和终末期肾小球病变发生相关.miRNA在基因中具有调控作用,其可能成为肾病的一种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根据现有证据,miRNA可能与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囊肾病和移植排斥有关.

  • miR-328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刘磊;于宗良;邓红平

    微RNA(miRNA)通过结合靶基因的信使RNA形成翻译阻遏,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甚至癌变等生理病理过程.人类发现的miRNA多达上万种,其中miR-328因其在多种疾病基因谱中的差异性表达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及肿瘤领域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大多研究处于试验阶段,但新近的研究结果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及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为miRNA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 关节突关节退变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晓峰;崔志明;保国锋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腰背痛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大增加了医疗以及社会的负担,同时也明显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腰背痛的病因研究成为热点,人们逐渐认识到关节突关节退变在腰痛病因中的重要性,但目前对关节突关节退变的诊断更多依赖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对关节突关节退变的认识也仅限于解剖差异以及生物力学方面.关节突关节退变是一种炎症以及免疫反应,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显得尤为重要.关节突关节退变实质上是关节突关节长期慢性损伤与及时修复重构之间平衡的打破,导致关节突关节出现不可逆转的转变.关节突关节作为一个整体,其退变也包括软骨、软骨下骨、滑膜、关节囊等结构的变化,在这些区域分布着不同功能的细胞因子以及信号通路.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贾彦;李新月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因其涉及牙周、牙髓和根尖周组织,且多因素相互作用使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故导致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成为临床的难点,不但治疗方法综合复杂,而且治愈效果也不明确.目前,临床上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存在多种观点,尤其是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治尚未达成共识.而完善检查,查清病源,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在必要时联合新技术进行规范及系统的综合治疗,有望大限度地保存患牙.未来随着新技术、新药物及新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将取得更佳的效果.

  • 胃息肉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春燕;朱海杭

    胃息肉是胃黏膜增生性疾病,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胃息肉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抑酸剂使用、慢性炎症刺激、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但目前胃息肉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胃息肉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绝大部分胃息肉由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有一定恶变潜能,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与早期胃癌密切相关.随着电子胃镜的广泛应用,胃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增加.胃息肉的恶性转化倾向使胃息肉成为一个主要的临床问题.

  •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疗进展

    作者:潘希丁;周俊山

    脑卒中是我国第1位的死亡原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是患者死亡以及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SAP目前有明确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危险因素众多,结合多种危险因素制作SAP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SAP风险.SAP有其自身的病原学特点,在治疗上应根据病原学合理选择抗生素、给药途径和疗程.

  • 稳定期COPD患者高碳酸血症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盛美;揭志军

    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为高碳酸血症期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甚至嗜睡、昏迷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稳定期COPD患者进展为高碳酸血症期往往意味着预后不佳,因此有必要控制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但控制的目标范围目前尚无结论.长期家庭氧疗、无创通气以及经鼻高流量氧疗是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的主要氧疗方式,此外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肺康复等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深入了解这些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敏;黄鹤

    心房颤动(AF)在临床上很常见,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其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寿命.AF的治疗方法首选节律控制,节律控制又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近年来,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已达到与射频导管消融相同的治疗效果.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可提高肺静脉隔离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并可提供新的消融策略和AF复发预测因素.对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的发展历史、临床疗效、局限性和展望等进行阐述,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安全有效地进行肺静脉隔离,从而促进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AF的广泛应用.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田佳宁;赵江博;程萌旗;陈德胜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关节疾病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重要治疗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失血及术后血红蛋白显著下降给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及康复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手术切口愈合延迟、感染率增加、康复时间延长、出院所需时间增加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满意度.近些年发现,手术创伤造成的出血进入组织间隙及关节腔和溶血等所引起的隐性失血是术后血红蛋白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基础疾病、止血带、手术入路、抗凝药等与隐形失血量有关.

  • 药师参与抗凝治疗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侯珂露;崔向丽;刘丽宏

    抗凝管理对于安全、有效地进行长期抗凝治疗至关重要,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管理与医师或其他医疗人员相比,可提高患者的抗凝达标率,减少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医疗成本.目前抗凝治疗管理主要集中在华法林等维生素K拮抗剂上,管理多采用抗凝门诊形式,少数通过网络、电话等进行患者自我监测和管理,药师上门监测等模式.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管理尚缺乏经验,仍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摸索.了解药师参与管理抗凝治疗的进展,可为未来我国药师参与抗凝治疗管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 复发性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亭亭;王晓慧;宋海鹏;聂影

    目的 探讨复发性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RCS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诊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R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分析疾病的特点及诊疗经过,后结合相关文献讨论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妊娠结局及预防.结果 该患者存在子宫瘢痕缺陷,考虑子宫瘢痕缺陷是瘢痕妊娠复发的高危因素;另外瘢痕妊娠治疗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结论 子宫瘢痕缺陷修补术并不能完全防止RCSP的发生;尽管早期终止妊娠仍被认为是瘢痕妊娠的治疗原则,但当患者充分了解围生期相关风险并严密随访的条件下,继续妊娠并成功分娩活产婴儿是可能的.

  • 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和靶向治疗

    作者:何男;韩世愈

    卵巢癌病死率高居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案是根治性手术联合铂类辅助化疗.虽然卵巢癌的治疗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大部分患者仍会出现耐药及复发.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耐药和复发的根源,因此从CSC出发可为临床治疗卵巢癌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卵巢癌干细胞的鉴定及分离均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抗卵巢癌的治疗中,通过对卵巢癌干细胞相关分子标志物及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研究已经成功引进了新的治疗方法.

  • LMR对实体肿瘤预后评估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迎光;孟玮;刘永烁

    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白细胞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细胞组分.炎症的严重程度与白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及其所占的比例密切相关,其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重要,且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目前研究已证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联合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预后中的意义也已被确认.近年来,LMR对实体肿瘤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也已成为热点.

  • 椎体血管瘤治疗进展

    作者:崔燕明;刘泽汉;王立春

    椎体血管瘤(VH)属于脊柱原发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发.VH可能被误认为恶性肿瘤,导致不必要的活检,出血风险高.血管瘤可呈弥漫性生长,可扩展至椎管的硬膜外区域,从而引起脊髓压迫和瘫痪.VH患者绝大多数没有症状,不需临床特殊干预治疗,而对于出现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可通过脊柱后路的手术减压、栓塞或放射治疗等手段来缓解.目前的公认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等.

  • 晚期HR(+)、HER-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紫昊;邹世芳;徐雨婷;陈翠翠;陈晰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对乳腺癌的认识,乳腺癌治疗理念由局部手术治疗发展为全身综合治疗,特别是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因其存在内脏转移或局部皮肤破溃,一般具有相应转移器官的症状,故全身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晚期乳腺癌的全身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普遍体质虚弱,前两者因不良反应显著,患者往往难以耐受,且作用短暂,一般不作为首选方案,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少,疗效相对缓慢、持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孟阳;刘丽珠;韩波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本身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路是诱导血管生成重要的调控途径,也是抗肿瘤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抗血管生成剂,是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作为晚期胃癌的推荐用药已经成为共识.由于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与耐受性和其剂量密切相关,高剂量阿帕替尼易引发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研究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心室扭转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全安;周玲;张晓慧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心室扭转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酒钢医院肾内科诊治的35例重度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段的3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和记录两组研究对象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及心尖、心底水平不同节段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测量节段包括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及下壁.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VSTd、LVPWd显著大于对照组[(1.1 ± 0.2) cm 比(0.9 ± 0.2) cm,(1.3 ± 0.3) cm 比(0.8 ± 0.1) cm](P<0.01),LVEDV、LVESV、LVSV及 LEVF均显著小于对照组[(64.5 ± 11.8) mL比(83.6 ± 19.6) mL,(21.4 ± 6.6) mL 比(35.5 ± 9.6) mL,(43.4 ± 11.4) mL 比(51.5 ± 12.6) mL,(61.5 ± 15.5)%比(71.5 ± 17.7) %,P<0.05或 P<0.01].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均呈逆时针旋转,观察组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旋转角度峰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心底水平,各节段心肌均呈顺时针旋转,观察组后壁、下壁旋转角度峰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1),其他节段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技术能够客观、准确地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脏形态、功能的变化及心室扭转,临床应用价值高.

  • 丙泊酚与七氟烷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祁爱花;王爱忠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电子检索 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7年8月,收集老年肺癌患者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文献,研究文献摘要和全文,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提取资料并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10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丙泊酚麻醉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6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SMD= -1.36,95% CI -2.13~ -0.59,P=0.0005)、术后1 d MMSE(SMD= -1.35,95% CI -1.79~ -0.92,P<0.00001)、术后3 d MMSE(SMD= -1.41, 95% CI -1.60~ -1.22,P<0.00001)和术后7 d MMSE(SMD= -0.43,95% CI -0.62~ -0.23,P<0.0001)评分明显低于七氟烷组.②丙泊酚组肺癌患者术后血浆 S100β 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七氟烷组(SMD =0.76,95% CI 0.46~1.07,P<0.00001).结论 丙泊酚较七氟烷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大.

  • 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静;张海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是乳腺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具有无创性及可重复性等优势,既能术前诊断腋窝可疑淋巴结又能为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被认为是检查腋窝淋巴结较可靠的方法.常规超声能从形态结构及血流状态评估淋巴结良恶性,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可进一步获得淋巴结软硬度及微血管灌注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为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新辅助化疗前后以及靶标植入为精准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带来了可能.同时随着光声分子成像以及介入治疗等超声新领域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超声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能谱CT鉴别颅内高密度病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承欣;崔冰

    能谱CT完美结合了CT领域低剂量与高清晰的优势.能谱CT球管可进行高、低两种不同能量X线瞬时切换的优势,弥补了传统CT成像结果易受伪影干扰、小病灶易被遗漏及密度相近病灶不易鉴别等缺陷.其物质分离、能谱曲线及有效原子序数等技术为颅内密度相近的高密度病变的定性、鉴别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且可对已知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亦可对未知物质所含成分进行推测,而对未知物质直接定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 胸外科术后镇痛研究进展

    作者:廖小勇;葛明建

    开胸术后的剧烈的疼痛可诱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肺炎、肺不张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术后镇痛一直是胸外科关注的重点.有效的镇痛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目前开胸术后常用的镇痛模式有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胸段硬膜外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以及切口局部麻醉药浸润等,多模式镇痛是发展趋势.

  • 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红云;魏嵘

    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是一种新型无创监测脑氧平衡的方法,通过评估脑部氧的供需平衡状况和脑血流量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应用.目前,rSO2的正常阈值尚未达成共识,但其主要与脑氧供、脑氧耗及红外线吸收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关.术中实时监测rSO2并将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优化围术期管理,降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rSO2监测初主要用于心脏外科及深低温停循环手术的脑保护中,随着临床应用增多,rSO2逐渐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及体外心肺复苏中,用于评估神经系统预后情况.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作者:张杰;解雅英;辛学东

    关于老年患者接受髋关节手术的麻醉方法一直有较多争论,麻醉方式的选择一直属于临床公认的难点.目前认为适合老年患者全髋置换的麻醉方式有多种.全身麻醉可以满足手术需要,但对老年高危患者循环波动较大;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对循环的影响相对降小,但是老年人脊椎蜕变,穿刺困难大大增加;区域阻滞通过阻断疼痛传导通道,术后恢复相对较快,镇痛效果持久,但其有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目前大部分认为区域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此类患者,应该继续进行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影响的研究并展望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 麻醉 老年
  •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进展

    作者:劳诚毅;马迪;全伟斌;杨威;苏烨;刘珍玉

    分娩疼痛作为孕妇的一个生理存在,长时间剧烈的疼痛可引起孕妇较为强烈的内分泌反应,体内儿茶酚胺增高会引起子宫胎盘血流下降,子宫受体激活及宫缩减弱等不良后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分娩镇痛作为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在分娩过程中要求镇痛已成为趋势.分娩镇痛的方法多样,目前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全世界公认有效的方法,其具有镇痛效果好、改善胎盘血流、减少代谢紊乱、产妇满意度高等优点.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