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男性不育症的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王志峰;梁蔚波;郑建波

    根据WHO(1986)人类生殖研究发展和培训特别规划署研究报告,在发达国家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男性不育又占不育夫妇总数的43%[1].男性不育病因复杂,目前仍有大约40%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病因不明.不断发现新的基因和对这些基因的认识正在不断填补这些空白.目前研究较多的有:①Y染色体的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②常染色体的异常与男性不育;③内分泌相关基因与男性不育;④Bcl-2等基因家族与男性不育;⑤男性不育的基因治疗等.

  • 钠/碘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耿;常向云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其进入甲状腺细胞是由钠/碘转运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介导的.NIS能将碘从间质逆浓度转运到细胞内,这是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主要的限速步骤,NIS的功能异常与一些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对NIS有了很多新的认识,现仅就NIS的结构、功能、分布、调节及其在临床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肝纤维化

    作者:尚军洁;李孝生

    近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胞外基质的增加而不是其降解的减少,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始终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被视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下游反应元件,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参与细胞外基质(ECM)产生积聚等功能,这在多种纤维化疾患的研究中已得到证实,在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中均证实CTGF的异常高表达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已成为肝纤维化新的研究热点,仅就这方面近几年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中性粒细胞激活介导体外循环后心肌损伤的机制及其防治

    作者:周伟鹤;王胜利

    在体外循环下实行心脏外科手术目前已非常普遍,尽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体外循环装置、材料及灌注技术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使体外循环安全性已大大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但体外循环过程中,因血液成分大面积接触人工材料、气血界面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诸多因素激活了炎性细胞,引起各种炎性介质、趋化因子的一系列释放,由此引起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及相关的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失调,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作为主要的炎性细胞,在介导SIRS引起的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探讨PMN激活的机制有助于对CPB炎性反应进行可控的特异性干预,并使机体防御系统免受实质性损害.

  •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陈春美;杨卫忠

    一氧化氮(NO)是机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为神经传递、血管舒张、神经功能的内源性介质,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关系密切[1,2].近10余年来,其研究已迅速发展为当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NO作为内皮细胞舒张血管因子(EDRF),可调节脑血管的神经性支配,在维持神经元功能的完整性,脑血流恒定方面有重要作用.作为NO生物合成限速酶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具有催化L-精氨酸(L-Arg)生成NO和瓜氨酸的功能,可调节NO生物合成的活性和数量,其在脑血管运动的神经性支配的调节作用已越发令人关注[3,4].

  • 骨髓干细胞的肝细胞样细胞分化

    作者:于俊兰;徐迎新;李荣

    干细胞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骨髓干细胞是目前研究较多且较深入的一类成体干细胞,主要有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大类成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液学相关的方面,近年来对髓源干细胞分化潜能的研究层出不穷,现已证实它不仅能分化为同胚层的细胞,还能在一定条件下跨系、甚至跨胚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等[1-3],具有治疗相应脏器疾病的潜在价值.随着对骨髓源性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骨髓内存在能够向肝细胞样细胞横向分化的干细胞.这一发现提示,骨髓源性干细胞可能参与了体内肝组织的再生及损伤的修复与替代.现仅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纤维化疾病

    作者:齐晓艳;路欣;多景华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指具有刺激细胞从贴壁依赖性生长转变成为贴壁非依赖性生长的一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正常组织细胞及转化细胞中,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均可产生TGF-β.其生物学功能有促进胚胎发育,调节免疫,生长抑制,创伤修复,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等.现仅就TGF-β与纤维化疾病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 辅助性T细胞在aGVHD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逸;曹祥山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近30年来血液学有重大进展的领域,其持续深入的发展已成为治疗乃至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某些免疫异常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疾病,尤其是某些实体瘤的根本途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是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也是移植相关死亡主要的原因.文献报道,异基因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aGVHD的发生率为50%~80%,病死率则超过30%[1].对aGVHD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aGVHD的病理过程表现为来源于供体的T细胞识别,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攻击受体组织而发生的损伤性改变.在T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群体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对aGVHD的发生、发展及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助性T细胞群体与aGVHD的关系成为了移植免疫的研究热点.

  • 脑出血后脑损伤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高慧娟;黄永勤;李新毅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脑卒中具破坏性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病理学和实验研究显示,脑实质出血周围存在一个组织损伤和水肿进行性加重的区域,该区域内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如果能在此时间范围内给予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使受损的脑组织恢复功能.因此,对ICH后周围组织损伤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脑卒中研究的经济学评价

    作者:石玲燕;金嵘

    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造成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我国,脑卒中则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致死疾病.其致残率高,为国家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为此所花费的医药费用虽然高达上百亿元,但是对此病病死率的控制、残疾后的康复以及生活能力的恢复仍然不尽人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脑卒中新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的广泛应用,相关费用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在世界各国迅速上升.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保健资源,满足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脑卒中的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有所增加.

  • 防止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继宏;温树正

    肌腱损伤术后导致粘连,严重影响手功能,是手外科领域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肌腱的结构、营养、愈合机制及手术方式的改进等方面,从不同层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现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肌腱 愈合 粘连 预防
  • 窄QRS心动过速的分类及体表心电图诊断

    作者:孙建霞;李桂云;程峻;郑秀菊

    窄QRS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动过速[1](134),指QRS波时间<0.12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窄QRS心动过速系由室上性激动经完好的希-浦氏系统下传至心室所致[2].窄QRS心动过速分类方法众多[3,4].在此基础上把窄QRS心动过速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心房扑动2:1或1:1传导、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本文旨在探讨各种具有急症意义的窄QRS心动过速的识别,为临床正确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 孪生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仲兴

    1分类在2001年出版的Bergey's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第1卷]中,孪生球菌属被列入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目,葡萄球菌科中的第2属[1].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张金彪;冯殿福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组以累及全身骨骼肌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年来,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血清肌酶的升高,肌电图改变及肌肉病理.治疗主要以皮质类固醇为主.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PM/DM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有了进一步的进展,现着重对PM/DM诊断与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爱芬;马平

    各种原因造成的肢体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象,恢复充足的血液供应乃缺血组织成活之关键,但是缺血组织再灌注又可导致缺血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此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如果缺血组织的范围较广泛,如腹主动脉瘤手术、主要的血管栓塞或损伤、高位肢体离断、严重肢体挤压伤及长时间应用止血带等,再灌注损伤不仅存在于缺血组织,尚可进一步引发远隔器官的损伤,进一步发展时可衍变成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可见,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超过缺血局部,波及远处的非缺血器官[1].因此肢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机制一直是重症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就此内容简要综述.

    关键词: 四肢 缺血 再灌注 损伤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川;向光明;余光开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我国疫情也较严重.本病病死率较高,可高达25%,存活者近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后遗症.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进一步加强对乙脑发病机制的研究,对于早期认识本病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JEV的病原学、脑损伤机制、免疫学变化及疫苗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 儿童学习障碍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刘宗爱;王鲜艳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障碍之一,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推理以及计算能力的获得和应用方面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这类儿童不存在感觉器官和运动能力的缺陷,不是智力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是一种源于一组障碍所构成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阅读障碍(reading disability,RD)是LD的特殊形式,表现在阅读、拼写方面极度困难,占LD儿童的80%,占学龄儿童的5%~10%.LD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国内外学者对此所进行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了有效、及时的对LD患儿进行干预,其病因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在家族遗传、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神经解剖等3个方面.

  • 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滨;郝素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于1983年由澳大利亚人Warren和Warshall等发现.已经肯定,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胃癌也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开始认识到HP与其他一些疾病也密切相关,文献报道较多的有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皮肤病、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根除HP后对以上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就近年来HP与以上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

    作者:黄锦华

    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常被认为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应用,发现部分患者的出血是由于胃黏膜严重糜烂坏死出血所致.此病又称为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1984年Sarfeh等[1]提出PHG与非PHG在形态、功能、治疗上都有不同,因其病理组织学上炎性改变依据不足,可称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引起人们重视.PHG常与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存在,而PHG出血可占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10%~60%[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损害越重,则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轻者以PHG合并出血为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重者则以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主[3],下面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简述如下.

  • 心性猝死的兼症与近展

    作者:谭国姣;罗一明

    心性猝死(cardiac sudden death,CSD),是于由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发病后很短时间内的死亡.于1960年WHO发表的高血压和冠心病(CHD),专家委员会确定猝死为"在发生临床表现几分钟内瞬间死亡",196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组织的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脏病(inchemic heart disease,IHD)科学会议及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WHO的CHDMA和流行病学会员会所提出的定义为:突然未能预料自然死亡,系出现急性症状或体征,在瞬间或估计在24h内死亡.目前,随着医学发展,CSD分子心脏病学,CSD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在内科系统CSD是常见的临床危急重病的一个综合征.1979年WHO在发表的IHD命名标准中为"原发性心脏骤停"(primary cardiac arrest,PCA),PCA 90%以上由心脏病引起,其中75%是由CHD所致,即CSD大多数为心源性引起.而引起CSD分为两类:①原发性心脏骤停(primary cardiac arrest,PCA).②继续性心脏骤停(secondery cardiac arrest,SCA),所导致的兼症医学(Splanchinic)[1,2],而CSD是兼症医学综合联合证(Splanchinic Linkage Syndrom,SLS)的新概念.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作者:白金川;曹相原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h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呼吸道,在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即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危重病医疗的广泛开展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VAP成为院内感染和抢救成功的重要问题.Cook[1]报道,由VAP所致死亡的发生率为20%~71%.某些特定的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VAP病死率高,有文献报道高达87%[2].Shorr等[3]报道VAP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9d,患者的医疗费用也明显增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VAP的发生,对于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仅就VAP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综述如下.

  •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患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文贤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ARF)是战时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创伤后ARF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MOSF)时,其病死率更高[1].因此,研究创伤后ARF患者出现MOSF的临床特点及积极寻找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总结了近12年的创伤后ARF合并MOSF患者,并以同期创伤后ARF非出现多脏器衰竭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 肝硬化血清淀粉酶变化及分析

    作者:陈卓鹏

    为探讨血清淀粉酶(AMS)对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我们测定4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MS,并与肝纤维化及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 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与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晓华;贺其图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转移、扩散的一个关键因素,它是在原有血管的基础上,血管内皮细胞以出芽的方式形成血管的过程.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的进展和播散与血管新生有关.肿瘤的生长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阶段转变为有血管的快速生长阶段.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体积不超过2~3mm3,只有新血管长入肿瘤后,肿瘤才能迅速生长[1].经过30年来对血管新生的广泛研究,血管新生在肿瘤中的作用已得到了确认,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新生与抗凋亡蛋白Bcl-2在白血病的发展及预后方面密切相关,抗血管新生可能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成为治疗白血病的一个新的有效方案[2,3].

  • 乙型肝炎病毒整合及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涛;王一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促发因素,据估计,HBV感染率占世界总人口的5%,长期慢性感染者终生期50%发生HCC.HBV整合发生于急慢性HBV感染、HBV携带者、肝硬化、HCC及癌旁组织,在HBsAg阳性的HCC中,约85%可检出HBV的整合,HBV的整合与HCC密切相关,对HBV整合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HCC的发生机制.

  •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作者:何宋兵;汪良;张雁云

    肿瘤的免疫监视机制,即宿主免疫系统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这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近再度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1].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淋巴细胞和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分子如γ干扰素(IFN-γ)等,一起参与对某些肿瘤的预防;在鉴定大量能被T细胞识别的人类相关或特异性肿瘤抗原,以及在分离肿瘤转移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免疫监视的证据.此外,研究发现在某些肿瘤中,T细胞的浸润与患者显著提高的生存率有关.这些均提示免疫治疗或疫苗有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大量研究已显示荷载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抗原蛋白、多肽或DNA的肿瘤疫苗联合注射细胞因子或辅助剂可以产生免疫和临床效应,但这些免疫效应通常较弱,临床上更是很少能达到完全和持久的效应[2].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蒋清林;荣本兵;李作孝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后2/5(枕叶、颞叶底部)、脑干、小脑和丘脑后部.病损后可产生以下症状:眩晕、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共济失调、面部麻木、眼肌麻痹、复视、视力视野障碍、肢体麻木瘫痪、猝倒发作及意识障碍等[1].一旦发展成椎-基底血栓、其病死率达20%~30%,因而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和减少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现状

    作者:吴子衡;谷力加

    电视胸腔镜术在心脏外科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10余年的发展,表现出该项微创技术在治疗心脏疾病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疤痕小、术后美观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已成为微创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代表着胸心外科发展的新趋势.现仅就电视胸腔镜微创技术在国内外心脏外科领域应用现状及疗效综述如下.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晶;刘斌;孙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或完全失明.近年来,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和专业临床等领域不同角度交互渗透,进行大量观察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尤为突出.近几年研究表明,VEGF在DR发生、发展,尤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有关研究研究综述如下.

  • TNF-α和IGF-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作者:林鹭平;李兴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据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已诊断)约1.94亿,到2025年将突破3.33亿,我国约有4 000多万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肾病也在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病理变化呈慢性进行性进展,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进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糖尿病肾病时,其血清以及肾脏局部浓度有显著变化,从而提示二者与糖尿病肾病之间有着显著联系.现仅就TNF-α、IGF-1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简要综述.

  • MMPs/TIMPs、TGF-β1及PKC与糖尿病肾病

    作者:胡玲;柳洁

    糖尿病肾病(DN)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管、肾小球聚集终导致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1].ECM合成降解失衡与DN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是关键的肾脏ECM降解酶体系,TIMPs在调节ECM降解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糖尿病(DM)时高血糖作为启动因子,诱导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ECM的合成和降解,而这一作用主要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物质蛋白激酶C(PKC)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高表达实现的[2].现就TIMPs、TGF-β1和PKC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综述如下.

  • Ghrelin与糖尿病

    作者:林少达;陈小华

    1999年Kojima等[1]在小鼠胃内分泌细胞发现一种含28个氨基酸的多肽,为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它能诱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分泌,并与能量代谢、肥胖和胰岛素分泌有关,现将ghrelin与糖尿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 参麦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勤;刘宏;李秉芝;刘启宗

    参麦注射液是在传统古方"参麦饮"基础上研制出的中药注射剂.由红参、麦冬提取物混合而成.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

  • 心脏骤停的溶栓治疗

    作者:贾红轩;卢一郡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 降压药的大型临床试验解析与应用

    作者:杨昆;郭庆畲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18.6%,绝对人数约1.6亿,其中老年人占高血压患病率的60%~70%.JNC-7(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第7次)[1]报道指出血压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呈线性关系,并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55岁血压正常者在以后生命过程中90%将发生高血压.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