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Preptin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郑一波

    Preptin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多肽类激素,存在于胰岛β细胞中,由胰岛β细胞分泌,其第69位天冬氨酸至第102位亮氨酸之间序列与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一致.其生理意义在于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可能通过分泌环反馈调节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并具有生理放大效应.其在抗骨质疏松以及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 嗜酸性膀胱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培颖;朱延波

    嗜酸性膀胱炎(EC)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病理学征象,其特征是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膀胱透壁炎症.尽管EC可能与一些致病因素有关,如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药物、膀胱损伤、膀胱肿瘤等,但其致病机制仍然不太清楚.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频、血尿、排尿困难和耻骨上疼痛.膀胱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另外,支持诊断的实验室证据包括蛋白尿、镜下血尿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经尿道切除膀胱病变及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皮质类固醇.在上述治疗下病变有复发的趋势,故长期随访是有必要的.

  • 克罗恩病肠壁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作者:许佳

    克罗恩病是一种贯穿肠道全层的增殖性疾病,有慢性持续性肠道炎症,各种炎性因子、致纤维化因子等分泌增加,肠间质细胞过度增殖、肠壁上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肠道肌层过度生长,肠壁组织结构紊乱并明显增厚,导致肠壁纤维化形成.肠壁纤维化是克罗恩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有待于对其发生机制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 食管动力障碍与自身免疫疾病

    作者:王倩

    多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以出现食管动力障碍,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炎性肌病、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等.通常表现为反流症状或吞咽困难.但部分食管动力障碍的患者无临床症状.各种自身免疫疾病导致食管动力障碍的特点各不相同,治疗方面除采取对症治疗外还应重视治疗原发病.现就近年来自身免疫疾病导致的食管动力障碍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基因工程技术在抗菌肽研究应用中的作用

    作者:李素芹

    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热稳定性好、抗菌机制独特、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有望成为抗生素理想的替代品.然而,由于传统方法获得抗菌肽产量低、费时长、费用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这成为制约抗菌肽进入实际应用的大障碍.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菌肽成为为经济、科学的方法.现就抗菌肽的分类、作用机制及获取抗菌肽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 自然杀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体外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邵鸿家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抗病毒及肿瘤的固有免疫细胞,识别靶细胞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限制性,是肿瘤免疫过继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研究其分子细胞生物学特征和发育进程,并在体外扩增获得大量的高纯度NK细胞则是开展NK细胞临床免疫治疗的前提.现就NK细胞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体外扩增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白细胞介素17及其对哮喘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黄冬梅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募集中性粒细胞,诱导多种趋势因子、免疫炎性因子及金属蛋白酶释放和增强自身抗体表达等促进炎症作用.研究显示IL-17在哮喘的慢性炎症与呼吸道重构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可能实现IL-17基因的靶向治疗,为哮喘防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松果腺褪黑素及其受体对卵巢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堵吉

    松果体在人脑百会穴下,双眉之间,印堂之后深处,位于第三脑室.其分泌的主要效应物质褪黑素具有调节生物钟、生殖和抗氧化等作用.尽管褪黑素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整体呈现抑制作用,但其对卵巢局部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的.现就褪黑素及其受体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以及褪黑素及其受体对卵巢的作用予以综述.

  • 线粒体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允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SMC)增殖是COPD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氧化应激可刺激多种细胞增殖,亦可能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而导致COPD的发生和加重.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线粒体通过调节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调节BSMC的增殖、分化、凋亡.现就线粒体在BSMC增殖中发挥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凝血功能

    作者:梁翠格

    甲状腺疾病患者可发生凝血参数异常和临床凝血功能紊乱,甚至出现血栓或出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有关的大多数凝血异常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凝血参数直接作用的结果,自身免疫因素也影响甲亢凝血过程.甲亢患者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和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小板成熟和功能等,从而导致凝血状态改变并有发生血栓形成的倾向.因此,应评估甲亢患者的凝血状态.

  • 胚外体腔穿刺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朱春江

    胚外体腔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的一个生理含液体腔,环绕在胚胎/胎儿周围,所含成分可以用于研究孕早期母胚物质代谢和药物对早期胚胎的影响、孕早期产前诊断和移植治疗.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胚外体腔穿刺术早可在5 ~6孕周进行.现就胚外体腔的形成、胚外体腔液的成分和生理特点、临床应用及胚外体腔穿刺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C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中的作用

    作者:余小平

    C肽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原转化成胰岛素的副产物.长期以来,一直认为C肽无生物活性,在临床上一直作为判断B细胞功能的指标.随着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多项基础和临床研究都显示C肽水平与心血管、神经功能密切相关,从而日益受到重视.现从C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与迁移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与脑出血的共同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巴·巴音斯勒玛

    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合理的抗栓治疗是降低脑卒中的有效方法,同时存在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脑出血.所以用口服抗栓药物时,往往要评估脑卒中及出血的风险.现就如何权衡房颤抗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常见脑卒中与脑出血的共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 低甲状腺素血症与妊娠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梅

    甲状腺激素是物质代谢与神经智力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妊娠的各个环节均受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孕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严重程度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即使是孤立性低甲状腺素血症也会对儿童神经智力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发生与孕母碘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随妊娠周期不同而变化,建立妊娠特异的参考值范围可以减少低甲状腺素血症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妊娠早期母体低甲状腺素血症是儿童早期认知发育延迟的危险因素,维持孕期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妊娠结局及胎儿发育有重要意义.

  • 宫颈病变高危因素分析及筛查方法

    作者:张龙华

    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肿瘤第二位,目前研究表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与其年龄、生育史、性病史及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病变发展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现临床上有多种筛查方法,如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等,它们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降低了宫颈癌的病死率.

  • 有望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纤维增强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以财;姬烨

    骨缺损修复是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虽然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对力学强度要求高的部位,移植物的强度还需提高.大量的体外材料实验研究应用纤维增强的方式来增强生物材料的力学强度,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有高分子纤维、生物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现对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综述.

  • 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栓策略

    作者:海静如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2010版的房颤治疗指南中抗栓治疗跃居其治疗总策略的第一位.房颤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针对不同抗栓机制的联合治疗策略是合理的,但目前很难把握好有效抗凝及出血风险的平衡点,需要根据个体化的实际情况,在术前严格评估患者术后的栓塞及出血风险,预见性地选择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长期的持续抗栓方案.

  • 术后放射治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上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云鹏

    瘢痕疙瘩属于皮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是瘢痕组织对创伤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其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压迫疗法、激光治疗等,但目前研究认为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是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的放射源为90Sr-Y(90锶-镱)敷贴器,发射β射线.目前对于手术切除后何时进行放射治疗、疗程多长及放射剂量尚无统一的标准,其治疗存在个体化差异,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兴文

    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创伤性休克早期大多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对其主张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护机体本身代偿机制和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并发症,但与传统的积极液体复苏存在争论.在此就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出血未控性休克研究现状予以综述,旨在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治疗提供新的认识.

  • IABP在PCI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刘相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循环支持装置,能有效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后负荷、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改善缺血性胸痛和限制心肌梗死的范围.随着主动脉内气囊泵的器械和装置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改善与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发症显著下降,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患者,尤其是PCI术前、术中及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尤为重要,但对于在PCI患者中应用IABP的时机及疗效存在分歧.

  • 峡部不连伴低度滑脱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功林

    峡部不连伴低度滑脱的治疗方法选择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到目前为止,标准的治疗方法尚未确定.峡部直接修复术很适宜有症状但未合并椎间盘退变者.研究已表明原位植骨融合术不用器械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融合率较高,没有滑脱进展的危险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单平面减压联合原位植骨融合适用于下腰痛伴双侧或单侧腿部根性疼痛者.前路椎体间融合适用于伴有椎间盘退变者.不管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只有获得牢固融合、降低椎体间病理性活动才能防止滑脱的发展,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甲状腺结节的诊疗进展

    作者:闫昱杉

    甲状腺结节为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其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案多样,早期识别甲状腺良恶性对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等综合考虑,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应根据病理学结果行相应处理.目前仍存在误诊或者治疗不当的情况.近年来,诊断与治疗方法的进展,为甲状腺结节患者提供了更合理、规范的诊断方法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者:蔡敏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由少见病转变为多发病、常见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治疗主要根据股骨头坏死的分期,保守治疗适用于Ficat的0期和Ⅰ期,手术疗法适用于Ficat分期的Ⅱ、Ⅲ期及Ⅳ期.在此比较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回顾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现状.

  • 复杂性双胎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书君

    随着促排卵药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复杂性双胎是新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双胎的胚胎分化、胎儿发育相互间的影响,出现双胎之一死胎、畸形、双胎发育不一致等复杂情况.早期发现、诊断及干预复杂性双胎的发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多普勒彩超的应用及胎儿镜的开展对复杂性双胎的诊断及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

    作者:谭福勇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胆道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出现症状较晚,早期诊断困难,而且肝门部胆管癌所处的解剖位置特殊及其向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浸润的特点,外科根治性切除率低,因而预后较差.实施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包括对于侵犯的血管或转移的淋巴结的扩大切除以及肝移植术的应用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寻求胆管癌外科手术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胆管癌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华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0.1 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术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术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MAP无明显变化,心率和SpO2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MAP、心率及SpO2略有下降;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总体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秀杰;王明兰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联合组使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静脉滴注,巴曲酶组单用巴曲酶.结果治疗14 d后,联合组和巴曲酶组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巴曲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 高场磁共振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余留森;刘艳玲;余海霞;吴淮昌;贾小强

    目的 探讨1.5T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临床诊断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应用磁共振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的多种序列检查.结果 MRI成像均符合临床诊断,其中经括约肌肛瘘9例,括约肌间肛瘘16例,括约肌外肛瘘1例,括约肌上肛瘘5例;单纯性肛瘘11例,复杂性肛瘘20例;能够正确显示内口位置27例.结论 应用高场MRI能准确定位肛瘘的内口、瘘管的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 小剂量甲泼尼龙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

    作者:王贵宾;关凯;李放;单建林;赵广民;刘秀梅

    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MP)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后对坐骨神经痛是否有效.方法 将30例行PLIF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10例,A组:术后应用MP 160 mg/d,连续6 d;B组:术后应用MP 160 mg/d,连续3 d,以后每天减量40 mg,共应用6 d;C组:不应用,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 d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三组术前与术后比较下肢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PLIF术后应用小剂量MP是安全的,但对腰椎围术期缓解坐骨神经痛无明显帮助,术后下肢疼痛的缓解主要是手术解除了神经根压迫.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凌云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8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尿酸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结果对老年帕金森病的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HAMD评分、血尿酸水平以及年龄、性别与认知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与患者受教育程度以及尿酸值成正相关,与年龄、HAMD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其血尿酸水平可作为协助判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用简易指标,在出现异常时,应尽早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预后.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的时机选择

    作者:敬峥;李洪涛;陈燕芯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的时机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0例(56耳),根据干耳时间,选择7个组段干耳时间,每组干耳时间选择8耳行鼓膜成形术,记录每例患者的听力水平,并随访观察3个月,分析治疗后听力水平与干耳时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拟合佳方程Y^=12.5567+0.19671x-0.03221x2,发现鼓膜成形术选择在干耳时间2 ~4个月,听力水平提高高.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的佳时机选择在干耳时间2 ~4个月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使听力阈值大,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人体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叶秋芳

    人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l)是广泛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表面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属癌胚抗原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胞膜外区有Ig样结构域,CEACAM1-L型具有两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其生物学功能包括免疫调节、促进血管形成、调节血管重构、参与细胞凋亡调控、促进腺体管腔形成及调控胰岛素的清除,同时CEACAM1也是致病微生物的黏着受体.

  •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和治疗抗性及靶向治疗

    作者:胡林

    恶性肿瘤是干细胞疾病,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放疗化疗抵抗和复发转移中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如化疗或放疗)只能杀死已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治疗后会复发.而针对肿瘤干细胞和(或)其微环境的靶向治疗有可能会消除肿瘤干细胞和根治癌症.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理念,给人类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策略和新希望.

  • STAT3与恶性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竞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是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它的持续激活可致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及抗凋亡蛋白上调,促进肿瘤的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TAT3蛋白,尤其是磷酸化的STAT3与其目的 基因在耐药细胞中异常激活或过度表达,提示其可增强肿瘤的耐药性.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现状及预后

    作者:李治荣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E-NETs)是一组起源于消化道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能产生多种肽类激素而引起特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但仅少数患者出现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治愈是治疗的首要目标,其次是控制症状及延缓肿瘤进展.手术是传统的一线治疗方案和唯一可达到治愈目的 的有效方法.但是,多数患者因在初次诊断NETs时即已出现转移而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这部分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术后相关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转移、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长效奥曲肽能缓解肿瘤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并延缓其进展,且与生物靶向制剂如依维莫司联合应用对抑制肿瘤增殖具有协同作用.全身肽受体靶向放射治疗也是未来治疗NETs的新途径.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作者:赵凤梅;王成桓;肖燕兰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收集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采用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MD)法评估其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FMD与UAER(r=-0.315,P=0.003)、糖化血红蛋白(r=-0.284,P=0.014)、体质量指数(BMI)(r=-0.210,P=0.040)呈负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UAER和HbA1c是内皮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的r2=0.280,P<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

  •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方法探讨

    作者:胡媛琴;刘威;林朱森;刘树元;李天杰;王立秋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急诊科接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急救的方法及用药情况.结果 6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65例有效,无效1例,死亡3例,有效率为93.85%.结论 及时有效的救治,良好的监护及合理的用药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 ELISA检测宫颈液基细胞p16INK4a、p21及p27表达的研究

    作者:苗劲蔚;张永清;徐春玉;房纯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标本中p16INK4a、p21和p27的表达区别及变化趋势.方法 212例高危HPV感染患者,因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异常行阴道镜活检病理学明确病变级别.阴道镜活检前取宫颈液基细胞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该液基细胞标本中p16INK4a、p21和p27蛋白表达数量,对比研究不同病变级别上述3种蛋白值的不同.结果 p16INK4a在正常宫颈上皮中呈现低表达,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p16INK4a逐渐升高,差异显著(P<0.01);而p21及p27下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只有宫颈癌中,p21及p27下调显著(P<0.05).p16INK4a达到12 ng/L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以上及CINⅢ以上病变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9%和88%;当p16INK4a达到24 ng/L以上,CINⅡ以上及CINⅢ以上病变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2%和91%.结论 ELISA方法检测宫颈液基细胞p16INK4a对CINⅡ及以上宫颈病变诊断具有意义.p16INK4a上调与宫颈癌发生及演进密切相关.p21、p27下调对判断CIN进展不具有意义.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与血压及心血管症状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黎明;张勤;沈利;陆咏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与血压及心血管症状的关系.方法 120例MHD患者连续测量6次透析前后的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同时,透析前后抽血测定生化值、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等;拍摄X线胸片测心胸比例,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清除率(URR)、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ACurea),调查和记录MHD患者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KT/V与Hb、血清白蛋白、PTH及Hct有相关性(P<0.05);透析充分组和透析不充分组透析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良好组与营养状况不良组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组和营养状况良好组心血管症状发生率较透析不充分组和营养状况不良组明显减少.结论 充分透析和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使MHD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心血管症状的发生.

  • Trophinin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家刚;刘长安

    目的 研究Trophinin(Tro)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32例,正常胰腺组织1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Tro蛋白的表达水平;追踪随访患者术后24个月生存状况,并与实验结合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结果分析.结果免疫组化Tro蛋白主要表达在癌细胞细胞核、核膜,少量表达在细胞质.Tro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3%(26/32)、40.6%(13/32)、10.0%(1/10).Tro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CEA、CA199以及CA125无关;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神经侵袭关系密切.追踪随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Tro高度表达的患者24个月生存期明显低于低度表达及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Tro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Tro高表达者预后差,Tro可以作为胰腺癌临床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

  • 未成熟猪心肌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

    作者:武书玲;姚建民

    目的 探索建立未成熟猪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CPB)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未成熟猪CPB模型,待鼻咽温降至32 ℃阻断升主动脉,继续降温至鼻咽温20 ~25 ℃低流量持续灌注,阻断2 h后开放,进行复温、调整停机,停机后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2 h.结果 停机后20只乳猪均能顺利复跳,平均动脉压、心率在CPB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气指标经调整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 未成熟猪CPB模型是更适合临床研究CPB的理想动物模型.

  • 应用FD-OCT检测正常及近视性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作者:余绍军;罗灵;史亚波;胡莲娜

    目的 分析正常及不同屈光度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对4 ~15岁儿童(59例)61只眼近视组及22只眼正常对照组使用RTVue-FD-OCT检测平均RNFL厚度和8个区域(TU、ST、SN、NU、NL、IN、IT、TL)的RNFL厚度,分析RNFL厚度的分布特点及与屈光度和眼轴的关系.结果 近视组与正常组平均RNFL厚度有统计学差异(F=22.860,P=0.000);8个区域中,除TU及TL外,其余6区域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与屈光度、眼轴长度呈负线性关系(r=-0.787、-0.798,P<0.05).结论 儿童平均RNFL随屈光度数及眼轴的增加而变薄,尤其上方和下方RNFL厚度变薄明显.

  •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现状及新技术应用进展

    作者:闫晨曦

    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已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二维灰阶超声结合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光散射成像以及SonoCT等新技术显著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现就这些检查方法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 PET/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国旭;郭佳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对结肠癌进行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预后评估等已经得到了临床认可.目前应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作为PET/CT显像的常规显像剂,由于18F-FDG参与体内葡萄糖代谢,并滞留于体内,所以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被显像仪检测到,其对肿瘤属于非特异性显像,故新的特异的正电子药物的研发非常必要.同时,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受到体位、生理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对结果进行判定时应参考各方面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现从显像剂、显像方法、结果判断、临床应用等方面对PET/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梁庄

    超声检查对胎儿无创伤、无致畸作用、无叠加效应,诊断准确且安全性高,是目前产科产前诊断与筛查胎儿畸形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产前筛查是目前诊断胎儿畸形的必要手段,孕11 ~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是孕早期诊断胎儿畸形有意义的一项检查,特别是筛查染色体异常的较敏感的指标.现将超声测量胎儿NT厚度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常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吕明

    蛋白激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其为药物靶点的激酶抑制剂成为近年药物研发与应用的热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肠间质瘤、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肾细胞癌等多种疾病治疗中显示出较传统治疗药物的优越性,部分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线用药.

  • 依达拉奉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刘奕君

    依达拉奉是一种作用机制明确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目前主要用于脑梗死的治疗.近年来的临床和动物实验已证实依达拉奉可以作用于多个器官,缺血/再灌注期间,依达拉奉可通过加快羟自由基的清除,下调炎症过程,降低基质金属酶的水平,抑制一氧化氮的过度生成,减缓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死亡过程,对心肌、肺、肠、肝脏、胰腺和肾脏等器官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提示围术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对上述器官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干预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新一代铂类药物奥沙利铂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建军

    奥沙利铂与其他抗癌药物的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及减少因剂量过大导致的不良反应,分子靶向药物也陆续应用于抗肿瘤治疗,这对于实现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从药动学特点、作用机制、耐药机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合论述新一代铂类抗癌药物奥沙利铂的研究进展,为奥沙利铂剂量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从细胞周期来阐述其耐药机制,总结传统耐药机制的理论.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