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SLC30A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晶;王建平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SLC30A8基因位于8q24.11,编码的蛋白为ZnT-8,其特异性地在胰腺内分泌细胞表达,与胰岛素的储存和分泌有关,其风险等位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联比较强的变异.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SLC30A8基因变异型增加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机制.

  • CD99在淋巴造血系统的表达与功能

    作者:刘芳;刘靖;刘娜;岳赟

    由MIC2基因所编码的人CD99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胸腺T淋巴细胞、前B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淋巴造血细胞上有着特定的表达,它参与了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凋亡、前B细胞的发育、中性粒细胞的渗出、单核细胞的游走等多种细胞事件.机制可能涉及非整合素介导的黏附过程,而其异常表达常常导致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CD99高度同源的鼠源性CD99样抗原可能主要参与了炎性反应及免疫调节.

  • 尿毒症毒素与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敏;韦真理

    神经病变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神经病变复杂,牵涉到大脑、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器等内脏及肌肉组织.其检测主要有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及神经传导电生理,而后者是客观的.尿毒症患者即使行血液透析治疗仍有较高的病死率,现认为主要与中分子范围的神经毒素潴留有关.目前尿毒症神经病变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清除中分子毒素效果差.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及血浆吸附治疗均对神经病变有效.

  • 精原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洪;李泽惠;邱学德

    精原干细胞是精子生成的源泉,因此它在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的治疗、生物工程学、遗传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众多学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筛选,得到一些用于鉴定它的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如α6和β1整合素、c-kit、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的受体、Piwi基因等,但仍没有获得一个单一的特异性高的筛选指标.现对精原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表面分子、细胞内特异分子三方面标志物的研究成果予以总结.

  • 类固醇激素与中心性肥胖

    作者:张丽;李晓南

    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的积聚与中心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体内脂肪组织的分布受到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等类固醇激素影响.这些激素可能通过部位特异性受体分布、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影响人体脂肪组织的积聚和分布.循环中或组织局部的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糖脂代谢,参与代谢综合征产生.

  • 松弛素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清河;郭汉城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而松弛素(RLX)具有抗纤维化功能.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失调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LX可通过介导Smad细胞间信号,如抑制前纤维化因子、成纤维细胞分化和胶原产生,以及增强由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的胶原降解等通路来发挥抗肾脏纤维化作用.RLX还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RLX基因治疗肾脏纤维化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 瘦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作者:孙颖;翁山耕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编码产物,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具有调节摄食、能量代谢、生殖、造血、免疫等生理功能,参与炎性反应、损伤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瘦素与人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深入研究瘦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对人体多种疾病的作用机制,可为防治人体某些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或途径.

  • 胎盘蛋白13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小燕;颜建英

    胎盘功能缺陷被认为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病的起始因素.胎盘蛋白13(PP13)是新发现的特异性高表达于胎盘的蛋白之一,对于维持妊娠起着重要作用.胎盘PP13表达的减少可能致胎盘浅植入并参与子痫前期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近来许多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孕早期血清PP13显著降低,认为其可作为子痫前期的早期筛查标志物.

  • 肝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作者:徐安书;文正荣;孙志为

    制作肝硬化模型以小动物如鼠、兔等为主,用于筛选抗肝硬化药物研究、观察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肝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肝硬化、肝癌研究的理论基础,应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选用恰当的动物模型.理想的肝硬化动物模型应具有人类肝硬化的形态特征、高重复性和低病死率.为此,寻找理想的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是研究者的努力方向.

  • 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作者:迟博;徐红

    当阴道生态环境改变和阴道免疫功能失衡,使正常阴道内的菌群失衡或感染致病病原体时,即发生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与许多严重的妇产科并发症有直接关系,并可加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随着电子及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其病原学研究、检验效能的提高以及治疗措施的改进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研究进展

    作者:罗宇文;蒋卫平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性髋关节疾患的标准手术方法之一,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创新界面材料的使用增加了关节面的耐磨性,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微创手术的发展,使手术创伤越来越小,疗效更加明显;而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人工全髋置换术将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关键词: 人工 全髋关节 置换
  • 出生缺陷的现状与再生育监测

    作者:马明福;张丹妍;侯志伟;李练兵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致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我国出生缺陷前5位的出生缺陷为:先天性心脏病(25.1/万);多指(趾)(16.3/万);总唇裂(13.1/万);神经管缺陷(7.2/万);先天性脑积水(6.8/万).为预防再生育的出生缺陷再发生,应以卫生、计生、科研等为技术依托单位,建立省市、区县、乡镇和村级对出生缺陷的干预平台和五级联动再生育鉴定体系网,需政策性支撑和财政保障.

  • 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李鸿;张玉琴

    各种原因造成的重症脑功能损伤早期进行脑功能评估,对判断预后及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观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影像技术对昏迷预后的判断缺乏特异性,且敏感性差.而动态脑电图监测可以对昏迷患者脑功能动态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是判断预后和脑死亡的重要指标.目前较为常用的三种脑电图分级标准为Lavizzari分级标准、Synek分级和Young分级标准.脑电图及其分级标准在不同病因的重症脑功能损伤的预后评估中均有很好的准确率和相符性.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涛;常青;徐平

    作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规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自体大隐静脉是移植血管的主要来源,但移植术后再狭窄不仅降低了手术成功率并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移植损伤、血管扩张、管壁缺血、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进而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斑块形成,终导致移植静脉再狭窄.人为干预再狭窄的方法有药物、血管外支架、扩张液、电磁辐射和基因工程等,但单一因素的干预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多因素联合干预将成为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腔内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刘红;高锦团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很高.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全身不良反应小、有效浓度高等优点.目前关节腔内研究的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生物制剂、透明质酸以及中药制剂等.有文献报道,三氧化二砷可促进RA 滑膜细胞凋亡,有望为RA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 后方入路暴露右肾外动脉有关的解剖及变异

    作者:李昊;王伟;石永福

    右肾开放性手术中右肾外动脉的处理方法较多,从不同入路暴露右肾外动脉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通过右肾周组织器官与肾脏的毗邻关系;右肾外动脉的发出部位、长度、分支及与右肾静脉之间的位置关系;右肾外动脉与其他相关脏器的解剖关系可以看出,后方入路暴露右肾外动脉并结扎阻断之是较为安全的一种手术方法,但须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右肾动脉及其毗邻器官的变异情况.

    关键词: 右肾 动脉 解剖
  • 儿童胰岛素抵抗的评价方法

    作者:姜丽红;刘戈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肥胖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评价方法包括:瘦素、脂联素、Ghrelin、视黄醇-结合蛋白4等脂肪细胞因子和结合蛋白的测定,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微小模型分析的频繁采样静脉血糖耐受试验、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比值等生化评价方法.然而,对于儿童,由于许多生化指标分布的正常数据还没有建立,故而没有特异的切点值可用来准确诊断胰岛素抵抗.因此,临床应用时需多种方法综合考虑.

  • 胃肠间质瘤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邹媛;李智慧;谢贤镛;黄琴莉;文彬;但汉彬

    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效果并评价不同部位GIST的预后.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1年12月到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56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随访.结果 56例GIST术前无一例确诊.肿瘤发生部位:胃27例,小肠 11例,其他部位18例.6例首诊已出现转移,其中5例为胃外GIST.10例呈明显浸润生长,其中9例为胃外GIS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阳性率97.1%,CD34阳性率87.5%.术后随访时间5~75个月,总获访率71.4%(40/56),28例无瘤健在,5例带瘤生存,7例于术后2~20个月死亡.死亡病例主要为胃外GIST,且为首诊转移或明确浸润生长者.结论 GIST术前确诊困难,CD117和CD34是病理确诊的重要标志物.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式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相关.肿瘤的预后与其发生部位、生长方式及首诊转移有关.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高度恶性的GIST单纯外科治疗预后差.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儿童体内锌营养状况的评价

    作者:杨洪亮;苏咏梅;宋其海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对儿童锌缺乏监测的意义,以及PA水平与儿童体内锌含量的关系.方法对292例门诊体检无感染及肝炎儿童进行血清PA及锌检测.根据锌含量将儿童分为锌正常组(254例)、轻度缺锌组(26例)、中度缺锌组(7例)和重度缺锌组(5例),比较各组血清PA和锌检测的结果.结果以锌<11.6 μmol/L、PA<125 mg/L为阳性判定标准,锌正常组儿童血清PA阳性率为5.9%,锌缺乏组儿童PA阳性率为78.9%,两组PA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缺锌组儿童血清PA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缺锌组儿童PA阳性数为19例,中度缺锌组儿童为6例,重度缺锌组儿童为5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是儿童锌缺乏的一个很有价值的监测指标,与儿童血清锌水平存在相关性.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Pilon骨折

    作者:李晓斐;孙天胜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C3型Pilon骨折分别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14例予以骨植骨修补骨缺损.其中大块髂骨植入7例,自体松质骨填塞7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0个月.参照Mazur制订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是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大块髂骨植骨能有效解决严重骨缺损,有利于功能恢复.

  • 左旋卡尼汀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临床实验研究

    作者:吴留广;葛翼鹏;高成山;金辉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是否能够改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6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前3 d开始用左旋卡尼汀静脉滴注预处理,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无院内死亡.实验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56±8)%显著高于组对照组(5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1,P<0.05).实验组无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照组6例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5);实验组重症监护时间(18.97±5.70)h明显短于对照组(23.20±12.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30±3.43)d,显著长于实验组(9.33±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结论术前应用左旋卡尼汀预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术后心功能,减少术后院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5例AP患者,其中31例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常规禁食及持续胃肠减压、胰酶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另34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7 d,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腹胀、腹痛、呕吐、恶心、发热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P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功能的临床应用

    作者:戴莹;郭薇

    近年发展起来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不仅继承了传统M型超声时间-空间分辨力高的优点,还克服了角度的依赖性,可以获取各方向室壁的心肌运动曲线,通过分析软件可以简捷获取心脏运动时相及心肌的运动速度、应变率等信息,为全面定量分析心肌功能提供巨大帮助.

  • 肋软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张秀虹;么恩亮

    X线平片通常不能显示肋软骨损伤,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急需做出诊断和处理的急诊患者价值有限,多层螺旋CT以其扫描层薄、扫描速度快等技术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扫描,又因其图像分辨率高,且有丰富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可清楚地显示肋软骨的形态与结构,并且能准确定位肋软骨损伤,是目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和诊断肋软骨损伤的佳方法.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晨晖;侯艳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目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X线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MSCT)、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超声检查等.其中MSCT用于心脏检查的发展速度快,临床应用逐年增多,随着MSCT软硬件方面的迅速发展,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影像诊断中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孕期诊断超声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安;雷彩虹

    超声波可以通过生物学效应作用于人体及动物的器官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甚至细胞因子,引起它们的变化乃至损伤,这种变化与超声辐射时间及强度成正比.诊断超声引起组织细胞的凋亡是近期效应、是可逆的,并且分子水平的损伤具有累积效应.孕期是器官组织、细胞的敏感时期,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孕期超声检查要尽可能使用低剂量的原则.

  •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左心房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静秋;倪锐志

    目前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功能的方法很多,包括左心房内径、左心房构型指标等.心肌应变率成像是组织速度成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可作为评价心房局部心肌功能新的量化指标,但其本身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斑点追踪技术是一项崭新的测量应变及应变率的方法,为临床心房功能的评价和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 松塔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小满;胡艳芬;刘光明;彭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松塔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松塔中含有萜类、木质素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药物开发前景.现就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予以综述,以期对松塔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柯晴;岑洪;胡晓桦

    随着对肿瘤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异常在血液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地西他滨是一种去甲基化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其具有抑制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地西他滨的表观遗传学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 应用宫缩抑制剂治疗早产的现状

    作者:李锦珍;刘颖菊

    宫缩抑制剂是治疗早产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抑制早产临产,延长妊娠,以使单疗程促胎肺成熟药物发挥作用,改善胎儿成熟度和新生儿结局,降低与早产成熟度有关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不同地区和国家常用宫缩抑制剂种类略有不同,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且母胎安全的宫缩抑制剂.本文就我国临床常用宫缩抑制剂的使用现状予以简要综述.

  • 应用益气扶正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林;丁治国;滕占庆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正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益气扶正法作为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不仅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稳定或缩小瘤体,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的同时可以修复机体气血津液损伤,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已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得到较好验证.

  •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绞痛中的应用近况

    作者:叶婷;刘洪星;高嵩山

    越来越多的中药经分析提纯制成注射剂被广泛运用到心绞痛的治疗中,其成分有符合中医辨证治疗的药物,如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和补气药黄芪等,还有经现代研究证实有效的银杏叶、葛根素等.此类药物或为单药提纯或为复方搭配,经研究证实其均对心绞痛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此类药物的适用范围尚很局限,对其进行的研究大多存在小样本、重复和盲目的问题,目前就如何更规范有效应用此类药物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 小儿脑瘫的中医研究近况

    作者:张健;赵澎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科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脑瘫的康复中,中医传统疗法已受到广泛重视.中医药治疗脑瘫一般从整体调节出发,注重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渗透,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及药浴等疗法,在促进脑细胞的功能代谢、改善局部微循环以及促进肌肉和神经末梢的功能活动等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并有效地提高了脑瘫康复质量.

  • 当归造血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黎建云;刘元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由多种原因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为气血两虚.当归为益气、补血中药有造血刺激作用.随着细胞培养技术、药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当归造血刺激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许多成果,结合近年文献,主要从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改善造血微环境、调节免疫及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阐述当归造血刺激作用机制.

  • 肺癌血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祝晋芳;孙月雯;冯源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占全球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筛查方法早期诊断能力差,血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理想,将成为肺癌筛查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肺癌学肿瘤标志物有肿瘤释放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浆激肽释放酶、肿瘤相关循环RNA等.现就当前一些备受关注的血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肺癌的价值等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新进展

    作者:刘文斌;许戈良;荚卫东

    血管生成拟态是指具有可塑性、侵袭性的肿瘤细胞所形成的非内皮细胞衬覆的微血管通道,其在体内显示为过碘酸席夫染色阳性和CD31染色阴性的图案,在体外三维培养体系中显示为管状或图案样的网络,其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潜能以及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

  • TLR-2、MMP-9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关系

    作者:吴淑献;沈志忠

    Toll样受体2(TLR-2)是一种跨膜受体,在病原体感染机体中可发挥天然免疫作用,并通过其胞内信号转导而连接获得性免疫.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内肽酶,其作用底物为Ⅰ、Ⅲ、Ⅳ、Ⅴ型胶原以及明胶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相对于正常外耳道上皮、中耳的胆脂瘤上皮中TLR-2和MMP-9均为高表达.

  • 头颈部鳞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周霞东;包景峰;关泉林

    分子靶向治疗为头颈部鳞癌(SCCHN)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它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靶分子及其调控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SCCHN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中,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多靶点抑制剂的药物治疗已经显示出了潜在的疗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国祥;王毅军

    十二指肠间质瘤是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肿瘤,临床非常少见,多见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症状无特异性,出血为常见症状,主要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早期诊断困难,终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CD117阳性率高,特异性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可以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转移的十二指肠间质瘤可选择格列卫新辅助靶向治疗方法.

  • Ezrin功能特点及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维;茅乃权

    Ezrin(埃兹蛋白)是ERM蛋白家族(Ezrin-Radxin-Moesin)的一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参与控制细胞的形态、黏附、运动及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转换生长信号等过程,同时与肺癌及其他多种肿瘤的侵袭力、转移、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现就PTEN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 Ezrin 功能特点 肺癌
  • 胃癌卵巢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涛;许庆文

    胃癌合并卵巢转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也是导致女性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胃癌卵巢转移多见于40~50岁绝经前妇女,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是胃癌的逆行性淋巴道转移.胃癌卵巢转移的诊断要点包括既往或同时的胃癌病史和发现双侧卵巢实性肿瘤.治疗以根治性切除原发瘤和转移灶为主,并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胃癌卵巢转移多预后不良,根治性手术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宫颈癌手术治疗新进展

    作者:钟柏冰;李水莲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出现年轻化趋势.同时,随着检查手段更新,接受早期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保留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性功能及盆底自主神经功能,适当缩小手术范围,并采用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可达到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并成为宫颈癌手术的发展趋势.

  •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双;卢玉波;祝英杰

    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是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酶.研究表明,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中普遍存在DNA-PK表达的变化,提示该酶在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放射敏感性和预后有重要关系.近年来,关于DNA-PK的结构与功能、在肿瘤细胞株中的活性、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日益深入,以DNA-PK为靶点的DNA修复抑制剂作为肿瘤放化疗增敏药已陆续研发并进入临床前试验,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APE/Ref-1与妇科肿瘤的研究

    作者:曾宪瑞;李英勇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APE)又名氧化还原因子1(Ref-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除了修复AP 位点外,还保持很多转录因子的活性还原状态,对维持DNA的稳定和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APE/Ref-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部位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而APE/Ref-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妇科肿瘤放疗的敏感性有关.

  • 绿色荧光蛋白在膀胱肿瘤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赵献;颜汝平;王剑松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来源于海洋多管水母属的荧光标志物.其能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具有对细胞无毒性,检测无需底物及辅助因子,且可以实时跟踪记录细胞生长情况,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的优点.绿色荧光蛋白的性质特点使其在膀胱肿瘤动物模型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时梅;杨燕初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细胞内关键性的信号转导蛋白,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去分化以及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肿瘤中均有STAT3的异常表达.现就STAT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炎症性肠病化学致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海明;赵航;郑萍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具有癌变倾向特点的疾病,临床研究中存在诸多限制,应用动物模型是较理想的研究途径.在肠炎基础上化学方法诱癌,操作简便、周期短、模拟度高,可阐明癌变的某些重要分子机制,也是研究肠癌形成过程中炎症作用的重要方法,为进一步药物试验创造条件.该方法国外已较成熟,值得推广使用.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