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冠心病冠脉支架再狭窄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佟翠艳;刘剑立;刘雪虹

    目的 研究老年人冠脉病变的特点及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冠脉造影资料较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析冠脉病变特点,并对其中复查冠脉造影的96例患者再狭窄情况,及再狭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冠脉病变特点、支架性质)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多支病变多见75.3%,再狭窄率26.3%,其中裸支架再狭窄率36.1%(13/36),紫杉醇23.3%(7/30),雷帕霉素16.7%(5/30).狭窄及无狭窄组患者的年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糖尿病病例数、支架长度、支架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裸支架组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药物洗脱支架组.结论 糖尿病、支架长度、多个支架、支架性质均为再狭窄的相关因素.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23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敬萍;李保;安健;杨滨;王仲朝;王慧仙;芦丽芳;高勇莉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流完全中断、无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0级,血流且闭塞时间≥3个月的病变.与非闭塞病变相比,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低,使用器械多,手术操作时间长,医生和患者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大,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成为介入治疗的难点.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敬香;曹丽霞;刘红光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下称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由于该检查与治疗属于创伤性检查方法,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加强护理工作对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0年6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的有关工作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的体会总结如下.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

    作者:左江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是指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继发血栓形成,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引起肢体发生缺血性改变,严重时科引起肢端坏死.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近年来,随着新型介入材料的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比例较前增加[2].其中支架植入术在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再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3].在此,本文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出现再狭窄的问题做出简要综述.

  •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李宇罡;杨栋;辛世杰

    自腔内治疗问世以来,支架植入始终是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血管支架也不断升级换代,从传统金属裸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虽然治疗效果逐渐提升,但是永久性金属残留所导致的二次干预困难与异物反应严重等问题始终严重影响着临床预后.可降解镁合金作为替代耐腐蚀金属的新型材料应运而生,已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可在植入早期提供有效的径向支撑力,而随着降解的开始镁合金逐渐被机体吸收,血管恢复原有收缩功能,在减少长期异物反应的基础上实现了同一部位多次干预的可能,解决了现阶段支架治疗中存在的沉疴,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文就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前景予以综述.

  • 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的腔内治疗体会

    作者:唐骁;郭大乔;陈斌;史振宇;蒋俊豪;徐欣;杨珏;王利新;唐涵斐;林长泼;严栋;符伟国

    目的 探讨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6年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30例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管开通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靶血管再狭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采用肱动脉入路16例,股动脉入路14例;肱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开通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成功开通肠系膜上动脉慢性狭窄或闭塞病变,共植入支架28枚,包括球扩式支架21枚及自膨式支架7枚.并发症包括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靶血管开通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25例(83.3%)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12~42)个月,术后1年肠系膜上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13.0%(3/23).结论 腔内治疗具有满意的短期疗效,已成为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患者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但是在开通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多技巧尝试、术后密切随访,可有助于改善腔内治疗的效果.

  • 医用无镍不锈钢在血管支架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姗姗;张炳春;杨柯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管支架材料主要是316L不锈钢和L605钴基合金,大量临床结果表明支架植入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再狭窄现象.这两种材料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镍元素,但在腐蚀介质中会发生镍离子的溶出,存在发生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风险.医用无镍不锈钢是一种以氮代替镍的新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将其应用于血管支架可避免因镍溶出而引发支架内再狭窄.一种新型支架材料的选择需要从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因此,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将医用无镍不锈钢的性能与传统不锈钢进行对比,阐述了将医用无镍不锈钢应用于血管支架的优势,展望了医用无镍不锈钢在血管支架领域的应用前景.

  • 多次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1例分析

    作者:江显卓;王薪茹

    某男,47岁,既往吸烟史30年,高脂血症7年.7年前因持续性胸痛入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当时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示:右冠脉闭塞,并对右冠脉植入支架治疗,术后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此后,因反复胸痛发作先后于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就医,多次行冠脉造影及植入支架治疗.近2个月,心绞痛频发,行冠脉造影,从结果看,考虑可能为前降支植入支架3枚,右冠脉植入3枚,回旋支植入2枚,左冠脉前降支6-7段支架内管腔丢失70%,回旋支11-13段支架内管腔丢失80-85%,支架内均有不同程度管腔丢失,狭窄重处达80%.

    关键词: 血运重建 再狭窄 PTCA
  • 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

    作者:王杰槟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对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从而评价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8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测量PCI手术前后两组病人血清MMP-2的水平,从而评价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PCI术后24小时血清MMP-2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血管内皮损伤可以使血清MMP-2水平明显升高,而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可以抑制血清MMP-2的表达,经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后,病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PCI术后患者血清PPM-2的水平,从而有效预防PCI病人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作者:董会肖

    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被广泛接受并成为很多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支架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该技术需行动脉穿刺,术中使用大量的肝素、造影剂及导管对冠状动脉的刺激加之病人术前、中、后的生理心理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 ,甚至导致死亡.因此 ,护士应提高对可能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认知、预防和处理能力.现将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低能量红激光局部照射对移植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冀慎泉;郎晓讴;李军;刘冰冰;马文锋;张强

    目的:研究低能量红激光局部照射对自体移植静脉段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80只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随机分成低能量红激光局部内膜照射组、对照组,每组按取材天数3、7、14、28天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纽10只.取材固定,行HE染色、Verhoeff弹力纤维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bcl-2、bax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TUNEL法检测VSMC周亡、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移植血管内膜厚度、计算细胞增殖及凋亡百分比.结果:术后两组移植静脉段的内膜平均厚度,激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NA阳性片示,激光组VSMC增殖较对照组受到明显抑制(P<0.01);凋亡检测示,凋亡指数14、28天激光组高于对照组(P<0.01);p53的表达,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bax/bcl-2的表达,14、28天激光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能量红激光局部照射可以抑制自体移植静脉的内膜增生及VSMC的增殖,促进VSMC的凋亡,减少再狭窄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ax、bcl-2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 血管损伤后胶原纤维的改变

    作者:王淑卿;牟春平;吴永全

    目的:探讨血管内膜损伤后胶原纤维的改变及其在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重350g左右),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术后1天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及30天组(n=8).用改良的2F Forgarty球囊拉伤胸主动脉,于上述各时点处死,取损伤段动脉,冰冻切片,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一偏振光法检测胶原的动态改变过程.结果:正常大鼠血管中、外膜有一定的Ⅰ、Ⅲ型胶原存在,以Ⅲ型胶原为主,术后1天,Ⅰ、Ⅲ型胶原开始增加,以Ⅲ型为主,3天到7天,Ⅲ型胶原增加达高峰,中膜及新生内膜可见明显Ⅲ型胶原存在,14-30天Ⅲ型胶原逐渐下降,而Ⅰ型胶原在7天至14天增加达高峰.14天到30天仍保持明显增加趋势,新生内膜主要由Ⅰ型胶原组成.结论:血管内膜损伤后,胶原纤维动态改变,参与血管重塑、新生内膜形成及再狭窄过程.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淑玲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支架植入术对老年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1年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未发生再狭窄组,其中再狭窄组45例患者入选研究组,未发生再狭窄患者87例入选对照组,分析所有患者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总有效率为80.3%,糖尿病、吸烟、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尿酸(UA)是再狭窄发生的独立性因素,而较大的支架直径和高总胆红素(TBIL)为其独立性保护因素(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对老年冠心病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大支架、术后患者应戒烟、积极控制血糖、尽可能地降低脂蛋白[Lp(a)]、FIB以及UA的相关水平,减小再狭窄发生的风险.

  • 内镜下置入食管长、短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对照研究

    作者:滕进波;撒建新;张文君;张丽红

    目的探讨两种内镜下支架置入方法对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将4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分别为短支架组(20例)和长支杰组(22例),术后随访12个月,了解其置管成功率、出血率、胸痛发生率、支架移位率及再狭窄率.结果两组病人12个月随访置管成功率、出血率、胸痛发生率均为100%,无支架移位.再狭窄率分别为35%、4.5%.结论长支架组疗效优于短支架组.

  • 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价值

    作者:邢文强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冠心病患者45例,接受冠状动脉植入术治疗,作为研究对象,共植入55枚支架,利用256层螺旋CT检查观察支架是否存在变形、再狭窄等情况,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CAG检出支架阳性8枚,术后支架再狭窄发生率14.55%。256层螺旋CT检出支架阳性11枚,阴性44枚,支架内再狭窄敏感性87.5%,特异性85.5%,阳性预测值63.64%,阴性预测值97.73%。结论:25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准确率较高。

  • 地塞米松预防兔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作者:凌林;胡名松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新西兰兔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30只,建立兔自体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生物蛋白胶组和地塞米松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周测量内膜、中膜厚度及管壁炎性细胞数、周期蛋白(PCNA)阳性细胞率和凋亡细胞阳性率.结果:术后3周,地塞米松组较生物蛋白胶组、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内膜、中膜增生厚度,炎性细胞数减少;生物蛋白胶组较空白对照组也可抑制内膜、中膜厚度增生,3组数据PCNA阳性细胞率、凋亡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在新西兰兔自体静脉移植中能通过抑制局部炎性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防止移植静脉再狭窄.

  •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股腘动脉狭窄闭塞疾病斑块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作者:鹿凯;刘巍立

    目的 初步探讨股腘动脉狭窄闭塞病变应用斑块切除术结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股腘动脉的狭窄闭塞病变患者行斑块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行常规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A组,行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质量的患者30例为B组.术后随访一年,比较2组患者的再狭窄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11.7个月,病死率3%,2例患者死于心脏疾病,1例患者死于颅脑肿瘤.患者保肢率为95.6%.1年免于再狭窄率药物涂层球囊组为77.9%(70.9%~87.5%);PTA组为43.8%(30.5%~57.1%).结论 与普通球囊组相比,斑块切除术联合DCB能够显著降低再次狭窄闭塞的发生率.

  • 术前sCD40L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付剑云;苏又苏;杜冀辉;吴京兰;方红城;王执兵;谢培益;陈少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sCD40L对再狭窄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成功接受普通支架置入术的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2例,分别于支架术前,术后1,5,15 d和180 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sCD40L.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支架内再狭窄率23.9%(22/92).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和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P均<0.0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水平sCD40L持续至术后6个月,而无再狭窄患者术后5d则恢复至正常.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术前血清sCD40L>3.96μg/L为截断值,计算术前sCD40L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72.7%、90%、69.6%、91.3%、85.9%和7.2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术前sCD40L是术后再狭窄独立预测因子,OR=1.92(95%CI=1.39~2.64,P=0.013).结论: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增加提示sCD40L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支架术前血清sCD40L是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sCD40L有可能用于临床支架放置前危险分层的评价.

  • 分析超声检测椎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与影响因素

    作者:王凌;崔蓉;刘强

    目的:分析超声检测椎动脉支架置入(VAOS)后再狭窄与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接收并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采取超声检测术前及术后一年患者椎动脉管及血流情况,统计再狭窄的发生率,然后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远期再狭窄率是43.0%;而支架类型、术后残留狭窄以及脑血管疾病、降脂药物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采取药物涂层支架、降低术后残余狭窄以及口服降脂类药物能够降低VAOS患者术后远期再狭窄率,提升远期疗效.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实验室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玉峰;张殿印;侯玉芹

    目的 评价实验室检查发现与症状性椎基底动脉(VB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36例症状性VBA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实验室资料,以经颅多普勒(TCD)、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率.选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10项观察指标,监测术前以及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分析上述各种因素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36例患者有40处狭窄,置入支架40枚,平均随访时间为(16.5±15.4)个月(3个月~3年),TCD、CDI随访30例,DSA随访6例,8例(8/36,22.2%)出现>50%的再狭窄.支架术前上述指标在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支架术后3~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的8例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Hcy及UA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的28例患者,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浆hs-CRP、IL-6、TNF-α、Hcy及U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1749 条记录 1/88 页 « 12345678...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